【熱門】科學活動教案范文錦集7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幫助小熊的快樂。
2.加深對圖形的認識。
3.能夠區(qū)分圖形特征,嘗試根據圖形特征、大小進行配對。
重點:
區(qū)分圖形特征、大小。
難點:
根據圖形特征、大小、進行配對。
活動準備:
1、畫有房子和小路的背景圖、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 不同大小的'圖形)。
2、形狀、大小不同的圖形多個。小熊圖片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熊寶寶摔跤了,激發(fā)幼兒幫助小熊的情感。
教師出示小熊哭的表情圖
師:今天我們苗苗四班來了一個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看,是誰呀!
幼:“小熊”師:“小熊怎么了?我們來一起問問吧!”“原來小熊回家時馬路上有許多洞洞,讓小熊摔得好痛!那可怎么辦呢?”“讓我們一起來幫一幫他吧!”
2、一起幫小熊修路。
。1)教師出示大馬路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馬路上洞洞的形狀、大小。
(2)師:這就是讓小熊摔倒的大馬路,你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他們有什么不一樣?
(3)請幼兒說說怎么修?用什么修?(引導幼兒想象)
。4)為小熊修路。請個別幼兒來搬“石頭”。(引導幼兒說出形狀和大。
鼓勵幼兒一起幫助同伴搬“石頭”修路(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進行配對。)
可能出現狀況1:圖形未配上。(提醒幼兒看看形狀對不對)
狀況2:圖形配上,大小沒配上。(提醒幼兒看看大小對不對)
小結:原來要把洞洞填滿,把路修好,需要找和洞洞的形狀和大小都一樣的“石頭”才行。
(5)師生共同檢查“修路”情況。
重點提問:我們終于把路修好了,我們請小熊來檢查下吧!“小朋友們真棒,謝謝你們!”
。6)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幫我們的好朋友小熊把路修好了,F在小熊為了感謝小朋友們,特地請你們去他家玩呢?讓我們出發(fā)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紙是幼兒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東西, 幼兒常常用它來畫畫、寫字、做手工作品。在觀察中發(fā)現大班的幼兒在創(chuàng)造思維(主要是求異性發(fā)散性)上有了明顯地發(fā)展,他們已不滿足于已經發(fā)現的幾種玩法、用法,而是喜歡去探索新的方法,去重新利用“舊”的事物, 為本次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操作活動,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2、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懂得只要用折疊等方法,改變紙的形狀,紙就能承受一定的力。
活動準備:
1、長方形的白紙若干
2、一元硬幣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說說紙的用途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說說紙,紙可以用來干什么?(畫畫、寫字、做手工等)
二、 嘗試兩張紙做紙桌
1、今天,葉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2張紙,請你做一張可以站起來的紙桌。
2、集中討論:“我的紙桌站起來了”。(幼兒用語言表述或結合實物表述)
我們的紙桌做好了嗎?你是怎么做的.?這是桌子的什么?(桌面)這呢?(桌腿)你做的桌腿是什么形狀的?
三、嘗試紙桌的承重力
1、你的紙桌上可以放東西嗎?葉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20枚一元硬幣,請你試一試,你的紙桌有多少承重力。
2、組織交流:你的紙桌上放了幾枚一元硬幣?它是什么形狀的桌腿?你發(fā)現哪種形狀的桌腿比較牢,桌面上可放硬幣多些?在嘗試做紙桌的過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四、進一步改造紙桌
1、怎么樣的桌子是最牢固的呢?我們來試一試,這一張最牢固的桌子吧。
2、鼓勵幼兒嘗試實驗各種形狀的桌腿承受力的本領,教師巡回指導。
五、挑戰(zhàn)五百枚硬幣
1、前些天我的朋友告訴我,他的紙桌上能放五百枚硬幣。你覺得這件事,是真是假?為什么你覺得是真或是假?(幼兒明確的闡述自己的理由)
2、你們有什么辦法來證實這件事的真假?
小結:小朋友想用實事求事的辦法來試試。誰說得對,誰說得錯?
3、無論是真是假,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葉老師這里有五百枚硬幣,誰愿意用你的紙桌來試一試?
4、小結:有時聽別人說的話,你覺得有點信、有點不信,最好呢!我們去動手試試,因為事實會告訴我們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不正確的。
六、活動延伸:
我們的紙桌上還可以放什么呢?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xiāng)的主要作物——茶葉,了解茶葉的特征和喝茶的好處。
2、初步了解茶葉的制作過程,知道茶葉是從哪里來的。
3、增進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錄像、磁帶。
2、新鮮茶葉和茶葉。
3、茶道表演。
活動過程:
一、認識茶葉,引發(fā)興趣
1、(出示新鮮茶葉)小朋友,你們認識這是什么?(幼兒回答)
2、(出示干茶葉)這又是什么?(幼兒回答)
3、對了,這兩樣都是茶葉,它們是什么樣的?有什么不一樣?
4、一個是剛剛摘來的新鮮茶葉,一個是已經做好的、可以泡茶喝的茶葉。
二、看錄像,了解茶葉的制作過程
1、新鮮茶葉是怎么變成泡茶的茶葉呢?(幼兒回答)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關于茶葉制作的錄像,一起來看看吧!(播放錄像)
3、交流:茶葉是怎么制作的?
三、看錄像,了解茶葉從哪里來
1、新鮮的茶葉又是從哪里來的?(幼兒回答)
2、觀看錄像,了解松陽的茶葉
3、小結:茶葉是我們松陽的特產,最有名的有松陽銀猴、碧云天、松陽白茶。每年到了茶葉開始采摘的時候,我們都要舉辦茶商大會,邀請全國各地的茶商都到我們松陽來買茶葉,現在很多人只要說起茶葉都知道我們松陽,都說松陽的.茶葉——好!
四、交流喝茶的好處
1、喝茶有什么好處呢?
2、介紹相關知識:茶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yǎng)價值和醫(yī)藥功效都很高。經常飲茶的人,對輻射、齲齒、癌癥、心血管疾病等都有較強的抵抗力,還有保護肌膚的作用,所以茶被稱為保健飲品。
五、看茶道表演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茶道表演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幼兒對各種蟲類的認知程度。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通過讓幼兒看書、圖片、收集蟲蟲的資料及有關的小知識。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問題,幼兒回答――你能說出你認識的`蟲蟲的名稱嗎?你能描述出他的樣子嗎?
2、幼兒回答,教師簡筆畫記錄。
浩楠:我認識菜青蟲,它全身是綠色的,愛吃青菜的葉子,是個壞蟲子。我認識螳螂,它前面有兩把大刀,身體是綠色的,有的是咖啡色的,身上還長著翅膀,他吃害蟲是好的蟲。我還認識七星瓢蟲,它也是好蟲子,身體像半個球,是紅色的,上面有七個黑點。
張一佳:我認識蝴蝶,它有4個翅膀,上面有美麗的花紋,他喜歡在花里飛來飛去,采花粉。范進祥:我見過螞蚱,由兩種,一種胖的,一種瘦的,他們都有須子,都有翅膀,有6條腿,有時候他會飛著走,又時候他蹦來蹦去。
豆豆:我認識西瓜蟲,它有很多腿,用手一碰它,它就團在一起,變成個小球球。這是它在保護自己。
3、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幼兒不太認識的蟲蟲。
4、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自己認識的蟲蟲。(延伸活動)
活動反思:
秋天的草叢里到處都隱藏著各種小蟲,活動時,孩子們認識了很多的蟲蟲,如:螞蚱、蛐蛐、螳螂、蜘蛛、豆蟲、毛毛蟲、蝴蝶、蜻蜓等。通過捕捉和觀察,孩子們對它們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非常了解。因此,孩子們描述很仔細。特別是對秋天特有的幾種蟲子,幼兒更加喜愛。因此,我們以探索秋天常見的幾種蟲子為重點。進一步延伸,讓幼兒在會描述的基礎上,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為我們的下一個活動:制做圖書《我認識的蟲蟲》打好了基礎。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自然界中充滿著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就拿"風"這一自然現象來說,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們會面,是孩子們從能來到戶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現象,F在正是孩子們探索風的好季節(jié)。在幼兒園,會聽到孩子們在議論: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昨天我看見廣場有放風箏的,飛的可高了;今天風大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從孩子的話中,發(fā)現"風"是孩子需要的、感興趣的內容。追隨孩子的經驗和生活,就讓孩子圍繞"風"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風的秘密"的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風的存在,探索風產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嘗試制造風。
2、初步了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萌發(fā)探索自然現象的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探索風產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嘗試制造風。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請家長配合,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關于"風"的資料和知識。
2、物質準備:風車、扇子、電風扇、吹風機、塑料瓶、塑料玩偶、針筒、視頻《風的危害》和《風能的利用》、風的音效、各種植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感受風的存在
1、設置情境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特殊的朋友和我們一起活動,請小朋友猜一猜他會是誰呢?打開門歡迎我們的朋友和我們一起活動吧!門外什么也沒有,我們的朋友在哪里呢?
2、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感受一下,你能猜出我們的朋友是誰嗎?
二、嘗試制造風探索風產生的原因
1、提問:我們今天請來的是我們的"風"朋友那風是哪里來的?
。ㄓ變鹤杂苫卮穑
2、投放各種材料,請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制造風"。
3、交流討論
。1)你是用什么方法"造"出風來的?(幼兒邊回答邊演示)
。2)幼兒互相嘗試同伴造風的方法,進一步感覺風的形成。(邊嘗試邊思考)
。3)為什么一扇、一捏、一擠、風葉一轉動就會有風呢?(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小結:當我們一扇、一捏、一擠壓、一開開關風葉轉動時,空氣就流動了,空氣一流動就產生了風
三、風的基本特征請幼兒相互合作,兩人互相對著扇風,請幼兒看看、聞聞、摸摸風是什么樣的?
小結:風是摸不到、嘗不到、聞不到、看不到的.一種氣體。
四、游戲:大風和小風幼兒分別戴頭飾扮演各種植物,聽音效用肢體表現小風來時植物怎樣動,大風來時植物怎樣動。
五、通過短片了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觀看短片《風的危害》后提問:風對人類有什么危害呢?怎樣減小風災?
2、觀看短片《風能的利用》后提問:風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好處?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風能?
六、教師總結,以游戲《風車和風兒共游戲》結束活動風車想請小朋友與風兒一起做游戲,大家快舉起你的風車一起歡迎我們的風朋友和我們一起游戲吧。(幼兒隨音樂玩)
活動延伸:請家長帶幼兒去戶外放風箏或去參觀風能發(fā)電。
教學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我設計的這節(jié)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欲望。
活動中,教師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于環(huán)節(jié)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松口吹到幼兒的頭發(fā)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顒泳瓦@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fā)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被顒又校變和ㄟ^ “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選擇材料制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并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球體與圓柱體的特征。
2、引導幼兒有目的、有意識地觀察,能夠大膽地講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點:
探索發(fā)現球體與圓柱體的特征。
活動難點:
能夠大膽地講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不同的物體。
2、多媒體圖片。
3、大方籃兩個,一個貼"球體"、一個貼"圓柱體"。
4、桌子四張,上面擺放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漿糊、棉簽),桌布四塊。
5、繩子、白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會滾動的朋友。
1、小朋友們,我們的周圍有許多有趣的東西。下面,小朋友們先去玩一玩,看看哪些東西會滾動。我們選一個會滾動的做我們的朋友,好嗎?(幼兒通過探索,尋找發(fā)現可以滾動的物體)。
2、小朋友們,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交流)
3、誰到前面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新朋友呢?
。1)球體:你的朋友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圓圓的、很光滑)誰和他找的一樣?摸摸你的朋友,看看有什么感覺。像這樣圓圓的、沒有角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球體。叫做什么呀?
(2)圓柱體:你的朋友是誰?它是什么樣子的?上面的圓和下面的圓是一樣大的嗎?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繩測量、用筆畫)這樣長長的'、上下有兩個一樣大的圓的是圓柱體。還有誰找的朋友是圓柱體呢?
二、誰能變高。
1、我們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朋友。那我想問問大家,球體和圓柱體,哪種能堆起來,變得更高呢?(幼兒自由猜測)我們來試試,好嗎?堆球體的,到紅地毯上;堆圓柱體的,到綠地毯上。(幼兒試驗)
2、什么東西能堆得更高呀?球體為什么堆不起來呢?(渾身都是圓溜溜的,會向各個方向滾動)那圓柱體為什么能堆起來呢?(有兩個圓圓的面,橫著才會滾,豎起來時就能站穩(wěn)了)
3、小結。
4、請你們的朋友到筐里休息一下吧。(提醒幼兒分類擺放)
三、滾滾樂。
1、我們的球體寶寶和圓柱體寶寶本領真大,它們會滾來滾去的。我們向它們學習一下這項本領,好嗎?誰來學學球體寶寶是怎樣滾的?(把頭和身子縮在一起,向各個方向滾動)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2、全體幼兒在地毯上自由學球體和圓柱體滾動,教師提醒幼兒要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
四、生活中的球體和圓柱體。
1、小朋友們又學會了一項新的本領,老師真高興!你們知道嗎,在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是球體和圓柱體的。誰來說一說?
2、老師也找到了一些類似球體和圓柱體的東西,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欣賞多媒體畫面,教師與幼兒一起觀看并講解、提問)
五、做一做。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的材料,有橡皮泥,還有卡紙。我們可以用橡皮泥捏成球體和圓柱體,也可以用卡紙卷成圓柱體。不過,老師提供的卡紙有各種形狀的,小朋友試一試,看看什么樣的紙才能卷成圓柱體。
2、幼兒制作球體和圓柱體,教師巡回指導。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薄⑻剿鞑⒏兄虻幕咎卣。
2、了解球的種類,體驗玩球的樂趣。
。、通過動手制作球,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二、活動準備:
。薄⒏鞣N各樣的球:如:籃球、足球、;乒乓球、鐵球、氣球、網球、壘球等。
。病⒀b有水和吹起來的氣球若干。
3、制作球可選擇的材料:報紙、海綿、棉花、泥土、沙土、布、橡皮泥、膠帶、塑料袋、水、藥丸殼等。
4、木板做成的斜面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球,探索球的特性。
。、提供各種球,請幼兒自由玩球。
。、提問:球是什么樣的?(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教師在幼兒探索的基礎上小結:球大多數是圓的,能滾動,能跳起來,有的輕有的`重,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空心和實心球的不同。
。、提供裝有水和吹起來的氣球若干個,請幼兒試著玩一玩。
。病⑻釂枺哼@些氣球有什么不同?
。、幼兒討論回答:一個裝了水,一個沒裝水;裝水的沉,沒裝水的輕;一個軟一個硬;裝水的彈不起來,沒裝水的能彈起來。
。、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小結:裝有水的氣球是實心的,沒裝水的氣球是空心的。
。、請幼兒嘗試將教師提供的各種球按空心和實心分開。
三、提供多種材料,請幼兒動手做一個球。
。、教師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請幼兒尋找自己認為最適合做球的材料,動手做一個球。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使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
四、游戲:看誰的球滾得遠
教師提供斜面若干,請幼兒嘗試滾動自己的球,比一比誰做的球滾得遠。
五、討論: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球?它們都是圓形的嗎?
六、延伸活動:請幼兒找一種材料,做一個跳得最高的球。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30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4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科學活動教案07-20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2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科學活動教案02-24
科學的活動教案05-31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