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橋教案模板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橋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橋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熟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2、想象詩句描寫的意象,領悟詩的意境,體會游子的鄉(xiāng)愁。
教學過程
一、過渡導入,整體感知。
1、李白的《靜夜思》,想一想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2、播放多媒體展示的詩文、意境圖,聽配樂朗誦,初步感知詩的節(jié)奏、韻律、意境。
3、板書課題,讀題解題。
。1)、楓橋:在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5公里楓橋鎮(zhèn),建于唐代。該橋因唐朝詩人張繼寫了《楓橋夜泊》這首詩而聞名。請同學們查字典了解“泊”的意思:船停靠岸邊。誰能說說“楓橋夜泊”的意思?(夜里,船停靠在楓橋的一條河邊)
。2)、作者簡介:張繼。唐朝詩人,出生在襄州(今湖北襄樊市)。他的詩作比較樸實,《楓橋夜泊》較有名。
二、自讀課文,釋疑解惑。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對照文中注釋,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2、小組交流,釋疑解惑。
3、全班交流,質疑問難。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在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能夠解決的,可暫不作答。
三、品詞析句,想象悟情。
1、詩人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什么時侯的.情景?
。ㄔ娙藢懙氖乔锛,因為詩中提到了“霜”。時間是深夜,因為詩中提到了“月落”、“霜”、“漁火”、“夜半鐘聲”等等)
2、在這首詩中詩人寫了哪些景物?
(詩人寫了“月落”、“烏啼”、“霜”、“江楓”、“漁火”、“寒山寺”、“夜半鐘聲”等等。)
3、選擇一個或幾個詞語,說說這些詞語表達的意象。
江邊的漁火:江中亮起漁火,說明夜幕降臨,游子的又一個夜泊開始了。
西沉的明月、滿天的飛霜:描繪了一幅幽暗、深遠而又寒冷的畫面,也暗示著黑夜漫長。
驚叫的烏鴉、悠遠的鐘聲:這兩種聲響更加襯托夜的寧靜、凄清。
江邊的楓樹、孤零的客船、隱約的古寺:說明停泊地的偏僻、荒涼。
4、想象:這是一幅什么樣的江南秋夜圖?用筆把你和詩人的情感畫出來。(描繪了一幅寧靜、幽暗、寒冷、凄清、遼遠而又美麗的江南秋夜圖。)
5、音畫渲染,體驗意境。
(1)、播放意境圖,播放音樂古曲《漢宮秋月》。
(2)、教師進行意境描繪:一個深秋的夜晚,一輪明月高掛,灑下清冷的光輝,江邊幾棵楓樹,隱約可見,江里兩三點漁火,時隱時現(xiàn)。一葉小舟孤零零地停泊在楓橋邊上。一個游子眺望遠處隱隱約約的寒山寺……
。3)、再次播放《漢宮秋月》,學生在音樂中自己揣摩誦讀。
。4)、提問:讀詩時你的內心有什么感受?(心中難以言說的思鄉(xiāng)之愁,漂泊之愁)
。5)、你能通過讀,再次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嗎?(生跟隨音樂齊讀)
。6)、再次播放《漢宮秋月》,師生共同吟誦詩句,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與情感。
四、拓展閱讀,比較延伸。
。1)、出示杜牧的《泊秦淮》及部分詞語解釋: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注釋:秦淮:指秦淮河;\:籠罩。商女:賣唱的女子。江:指秦淮河。猶:還。后庭花:指《玉樹后庭花》,南朝陳代亡國之君陳后主所作的歌曲,被后人認為是亡國之音。
(2)、讓學生理解詩句大意,比較《楓橋夜泊》與《泊秦淮》在“愁”的內涵上有何不同。
。ā稐鳂蛞共础繁磉_的是個人之愁,《泊秦淮》表達的是憂國之愁。)
。3)、課外搜集這類題材的古詩,熟讀成誦,開一個古詩誦讀會。
橋教案 篇2
一、導課
1、a、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建筑事業(yè)越來越發(fā)達,如高樓大廈,橋梁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現(xiàn)代化的橋梁。
。ǹ船F(xiàn)代化的橋梁建筑)
b、同學們,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雄偉、美麗建設者非常的聰明、能干)
2、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這樣一個聰明能干的人,他就是李春,不但設計還親自參加建造了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出示趙州橋的.圖片,同時出示李春的頭像)叫安濟橋,又叫趙州橋,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板書,趙州橋)(齊讀課題)它為什么會聞名世界呢?學了課文,我們就會知道了。
二、新授
1、自學。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的音,認清生字的形。
。2)從課文中找出寫趙州橋特點的句子,用劃出。
2、檢查。
(1)a詞語. 趙縣 隋朝 石匠 砌成 橋墩 創(chuàng)舉 堅固 智慧 橫跨 創(chuàng)舉
b近意詞.
c反義詞.
。2)課文。抽生逐節(jié)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著,有沒有讀錯的。
。3)趙州橋的特點是什么呢?(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板書堅固、美觀)課文哪部分在寫堅固,哪部分在寫美觀?(第二自然段在寫堅固,第三自然段在寫美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請同學們快速的默讀第二自然段,哪句話寫出了趙州橋的設計的優(yōu)點呢?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
。2)這種設計指的是怎樣的設計呢?(出示趙州橋的圖片)
。╝、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
b、洞頂上左右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板書)
(3)那為什么說這樣的設計是一個創(chuàng)舉呢?創(chuàng)舉是什么意思?
a、幫助理解:
這種設計指。它的好處,一是,因為;二是,因為。
b、(這座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既可以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這種設計以前是沒有的,所以說是個創(chuàng)舉。)
c、既又是什么關系呢?(并列)
換成既可以減輕橋身的重量,又可以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意思不變。
d、造句。
。4)朗讀。
隋匠天工落奇橋,飲盡世代洪水惡,石骨長虹映燕趙,風雨梳妝歲歲立。帶著崇敬之情來朗讀這一自然段。
。5)剛才,我們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時候,是先抓住重點詞創(chuàng)舉,然后再來理解整段話的意思,F(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單元提示,一段話中,有些詞語或句子跟這段話的主要內容關系特別密切。閱讀時,找出這些詞句,想一想跟其他詞句的關系,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這段話的意思。我們下節(jié)課學習的時候就可以用上這種方法。
4、做個講解員向在坐的同學和老師介紹一下世界文明的趙州橋。
橋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7個字,會認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學習。感受橋的奇妙,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感受橋的奇妙,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新課
課前準備,學生畫自己見過的橋。
1、同學們,你們見過什么樣的橋?(學生拿著畫介紹,并貼在黑板一角)
2、同學們介紹的有用木頭造的橋,有用石頭造的橋,還有用水泥早的`橋、鋼鐵造的橋。
3、玻璃、紙、鹽各有什么特點?(玻璃碗,易碎;紙薄,易破;鹽易化)而這些東西卻可以用開造橋呢?此時,你想說什么?
4、板書課題,《奇妙的橋》。
二、過橋識字游戲
背景,黑板上畫一座橋,生字擺右邊。
1、生自由認讀生字。
2、同坐互讀,正音。
3、指名上來讀會認的字,讀對了就讓自己“過橋”。
4、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在右邊。
5、學生讀詞語,把生字和他的朋友送同學。
三、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讀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內進行朗讀接力。小組成員每人讀一自然段,依此進行,讀完全文。讀完后,小組成員互相糾正讀音。
3、全班展示。每組選一名代表在全班展示。選5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全文。
4、再讀課文,找找課文中學會哪幾種神奇的橋?指名答,師隨機板書。
四、小組合作,自學生字
1、抽讀卡片并口頭組詞。
2、小組合作識記生字。A觀察B討論C匯報
3、生提出難寫的字,師范寫。
4、生描紅,練習。
5、作業(yè)展評。
第二課時
一、學習新課
1、游戲:聽音找卡片。
2、齊讀生字。
二、指導朗讀,感悟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其實,除了木頭、石頭、水泥、鋼鐵能造橋外,玻璃、紙、鹽也能造橋呢,不信就趕快讀讀課文2-4自然段吧。
3、你喜歡哪種橋?指名說。
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分小組說一說,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那種橋。
4、全班交流,重點指導說好第二自然段。
(1)請喜歡玻璃橋的同學讀第二自然段,并說說它有什么特點?
(2)你覺得玻璃橋最奇妙的地方在哪里?
(3)看插圖回答,為什么說走在玻璃橋上,似乎走進了童話世界?引導想象,體會玻璃橋的奇妙之處。齊讀這一句。
5、請喜歡三、四自然段的同學讀課文,并介紹紙和鹽做的橋的特點。
結合課文及生活實際理解“斷裂、通行無阻”的意思。教師隨機用學生熟悉的地方之間距離來比較,體會到橋的長度,感受鹽橋的奇妙。
6、用多種形式練讀三、四自然段。
7、教師對照板書小結各種橋的特點,引出最后一自然段。指名說,齊讀。
三、拓展延伸,說說畫畫
1、課前同學們畫了用石頭、木頭、水泥和鋼鐵造的橋,這節(jié)課又認識了三種奇妙的橋,仔細想一想,你還想造什么樣的橋呢?
2、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生展現(xiàn)心中的橋,可以說一說,可以畫一畫,還可以上網查一查,動手做一做。
4、課后作業(yè),查找資料,了解一下還有哪些奇妙的橋?
板書:
23、奇妙的橋
橋教案 篇4
一、 選定主題
期中考過后,我開始了第三單元的教學。第三單元學的是有關建筑園林、名勝古跡的說明文。其“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的主題就是《說不盡的橋》,我認為這個主題便于學生開展活動,于是我選定了它。
二、組建團隊
由于3班平時參與活動的熱情較高,我決定就讓3班與橋文化來一次親密接觸。3班共有52個學生,按桌椅的排列情況分成4個小組。我就以這四個小組為單位組建了四個活動團隊,分配以賞橋、寫橋、畫橋、知橋的.學習活動任務,并由各組長全權負責活動的組織與進度。
三、 制訂計劃
參照課本上的活動,我給每一組的具體活動任務分別是:
1、賞橋:搜集并整理、歸納相關材料,設計創(chuàng)作一版手抄報和一版剪貼報(小組全員合作完成)。展示成果時由小組派代表上講臺解說主題、版面設計和材料選取等方面的內容。
2、寫橋:仔細觀察一座橋,并了解、搜集有關它的修建情況等資料,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紹性文字(小組成員個體完成)。小組討論(教師做指導)找出最符合要求(介紹性)的文章與最不符合要求的文章。展示成果時由小組派代表上講臺朗讀范文,朗讀完后,要求第4小組(他們組出競賽題)同學說說兩篇文章哪一篇更符合“介紹性文字”這個特點,為什么?并結合平時學說明文的經驗,說說他們在文章里都聽到了哪些有關于說明文的知識點。
3、畫橋:設想未來的橋是什么樣子的,畫出來(小組成員個體完成)。小組討論找出符合要求(未來)的作品。展示成果時由設計者們分別上講臺展示創(chuàng)作并介紹自己的設計理念。
4、知橋:搜集并整理、歸納相關材料,擬出競賽題(小組全員合作完成)。將題目分成必答題、選答題和搶答題三種類型,題數靈活把握,以競賽時間20分鐘為宜(教師做指導)。競賽時由本小組指定念題員、記分員、記時員并組織紀律,其余三組作答。
四、開展活動
我給學生三個周末的時間準備,初定在第15周周一展示。我強調全員參與,并輔以“獲贊”機制,明確論“功”行“賞”,多做事情多得贊,獨立完成的作品,越優(yōu)秀贊越多。各組長組織、協(xié)調小組成員,并如實記錄他們參與的積極程度。
五、展示成果、反思總結
第15周剛好是本年段的教研周,我們備課組長安排我開課。于是我決定把這次綜合性學習作為公開課的內容。
我將這節(jié)課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1、教師導入2、分小組展示、3、教師總結、4、布置作業(yè)。
分小組展示是整節(jié)課的重點,大約占40分鐘,在每個小組展示后,我也有給予適當點評,但課堂主要還是交給學生。
橋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感受作者形象生動的語言。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總的特征進行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總的特征進行說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那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明性的小品文——《橋之美》。拿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這篇文章說明對象是什么?橋之美體現(xiàn)在何處?作者是如何說明橋之美的?
二、討論學習:
1、自讀課文,討論。要求:邊讀邊思考剛才總結的問題。
2、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是橋之美。
在作者眼里,橋的美并不著眼于橋自身的結構美,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作者舉了烏鎮(zhèn)的石橋、石橋與細柳合作創(chuàng)造的動人景致、長橋之美、山區(qū)的風雨橋、《清明上河圖》中的橋、人造索橋,以及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
●厚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狹窄擁擠,令人憋悶;而石橋輪廓鮮明簡單,能使空間陡然疏朗開闊,令人神清氣爽。
●細弱的柳枝拂著堅硬的石塊,強弱、輕重、動靜不同,顏色對比,陽剛與陰柔兩種美的不同,和諧而統(tǒng)一。
●長橋打破了背景的單調,富有靈氣和生命。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給人安閑、自在的感覺,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形成鮮明的對照。
3、小結:
吳冠中老先生以其畫家獨有的眼光給我們品評了橋之美,先總的.說了美在哪里——橋之美主要在于和周圍景色的融和、映襯,注意到塊、線、面的搭配;和周圍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然后舉了一些實例,說明了什么樣的橋梁才是美麗的。條理清楚,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引導我們對這些人類的智慧結晶進行了欣賞。
4、再疑:你是否贊同吳冠中先生的看法?為什么?
三、拓展學習:
那么,我們也用自己的眼睛來看一些橋梁,試著品評一下這些橋美在哪里。
。ǔ鍪緲蛄簣D片)
——可以從構造奇特、用料特別、特定意義、外觀造型等不同方面進行說明。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橋之美》這篇文章,作者先從總的方面說了作為一個畫家,對橋梁的欣賞的著重點,然后分別舉例說明了橋與周圍景色之間的關系。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欣賞橋之美的又一種角度;而且,我們還知道,說明一個事物時,應先抓住該事物總的特征來說明,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注意。
五、作業(yè)。
請給將要修建的南京長江三橋設計一個方案,說明一下你的設計思路。
橋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會認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新型大橋的神奇,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樂于發(fā)明的興趣與愿望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激發(fā)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愿望。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朗讀錄音磁帶。
2、汽車在潛水橋上行駛的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識記生字
一、激趣導入新課
借助圖畫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賞蘭蘭過橋的片斷,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板書課題:蘭蘭過橋
二、初讀課文,引導思考
1、師:我想:好多同學都過過橋,而蘭蘭過的橋跟我們過的可不一樣。究竟哪點不一樣呢?我們讀了課文就會知道。
2、學生小聲讀課文。
要求:
。1)畫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自己認為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2)想一想,蘭蘭過了哪幾座橋?
3、檢查認讀生字的情況。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讀、集體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檢查學習生字、生詞的情況
4、回答“蘭蘭過了哪幾座橋?”(潛水橋和塑料橋)
三、師:好。讓我們先來過一過潛水橋
1、清大家先找到寫“潛水橋”的段落,認真地讀一讀。想想這座橋與我們平常過的橋有什么不同。
2、再讀一讀,讓我們像蘭蘭那樣過一過這座橋,體會體會走在這座橋上的感受。
四、檢查學生自讀的情況
師:誰能說說這座橋與我們平常過的橋有什么不同?(實際上是說“潛水橋”的特點)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歸納“潛水橋”的特點:
1、架在水面上。
2、用玻璃磚造的。
3、像一座長長的透明的房子。
師:說說你走過這座橋的感受好嗎?
學生可以說課文中蘭蘭的感受(魚在周圍游,船在橋頂上駛來駛去),也可以說自己通過想象的感受。
五、師:這座特別的“潛水橋”我們已經走過了,F(xiàn)在,我們把這座橋的生字學會好嗎?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蘭
橋
座
特
結
實
。、說說你們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幾個生字。
讓學生交流自己記住生字的方法,教師加以肯定。
。、這幾個生字中哪個最不好寫?
根據多數學生的意見教師進行書寫指導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的一部分
課堂訂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識記生字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走過了“潛水橋”。這節(jié)課我們走一走蘭蘭過的另一座橋,好不好?
二、學習“塑料橋”這一部分的內容
1、提示學習方法。
師: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有了過“潛水橋”的經驗。大家回憶回憶,“潛水橋”是怎么過的?
(1)找出這座橋的特點(與平常的橋不一樣的地方)。
。2)說說我們走在這座橋上的'感受。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出“塑料橋”的特點:
輕巧,便于攜帶,塑料做成,空氣做填充材料。
。2)說說走在上面的感覺。
“又平又穩(wěn)”。學生說出自己想象出來的感覺也可以。
4、走過了兩座神奇的橋,你有什么想法?
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的愿望,對他們合理的新想法要熱情鼓勵。如果有時間,可讓學生把自己的設計畫下來,再相互交流。
三、書寫本課余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頂
野
取
提
術
1、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幾個生字
讓學生交流自己記住生字的方法,教師加以肯定。
2、這幾個生字中哪個最不好寫?
根據多數學生的意見教師進行書寫指導
提示:“野”左邊的“里”字,最后一筆是“提”不是“橫”。
“取”左邊的“耳”字,最后一筆是“提”不是“橫”。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余下的部分
五、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用“頂、提、特、輕、奇”口頭組詞語
六、完成課后練習第4題
比較句子,讓學生說體會。(第二句比第一句具體、形象)
橋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音樂aba的結構和性質,學習在a段音樂處較合拍地做兔跳動作。
2.在教師啟發(fā)下,學習用不同的身體動作創(chuàng)編“花”的各種姿態(tài)。
3.游戲中,知道尋找空地方進行活動。
二、活動內容:
1、教師啟發(fā)幼兒用身體的'不同姿態(tài)創(chuàng)編“花”的造型。
開火車去郊游,看,草地上開了許多美麗的花,花是什么養(yǎng)的?誰來做做看?
2、教師出示小兔子布偶,引導幼兒欣賞a段音樂。
瞧?誰也來看花了?(教師演示布偶,跟a段音樂有節(jié)奏的跳)
3、教師鼓勵幼兒邊欣賞a段音樂,邊用拍手動作感知a段音樂節(jié)奏。
1.提問:小兔是怎樣來的呢?(蹦蹦跳跳)我們一起來拍手歡迎它,好嗎?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兔跳。
提問:小兔是怎樣跳的呢?誰能學一學?
小兔跳的時候聲音怎么樣?(很輕)
那你們覺得用什么地方跳,聲音就會輕輕的呢?(用腳尖跳)
3.教師帶幼兒聽a段音樂一拍一拍做兔跳。注意,要跟著音樂來跳哦!
教師帶幼兒一起用手指在腿上學小兔子輕輕跳,好嗎?
4、完整欣賞音樂,聽辨出b段捉迷藏音樂。
提問:小兔玩得真高興,還和媽媽捉迷藏呢,我們來聽一聽音樂中什么地方是小兔子在跳?(前、后)什么地方小兔子藏了起來?(中間)
5、游戲,創(chuàng)編花造型
小兔和媽媽捉迷藏時,變成了一朵花,媽媽就找不到了。
橋教案 篇8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能聽懂并會說Hi/Hello,I’m×××.Hi/Hello,×××.
2、并掌握單詞:UncleBooky,Ken,Ann,Mocky.
3、用剛學過的句子學會自我介紹,要求模仿正確,語調自然。
4、聽懂課堂用語Standup,please.Sitdown,please,并作出相應的.動作。
二、教學重點:學會句型Hi,I’m×××.Hello,×××.
三、教學難點:學習用句子Hi,I’m×××.Hello,×××.進行自我介紹和打招呼。
四: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教師面帶笑容走進教室,先作自我介紹,用英語說I’m×××(教師自己的名字)然后用中文說我是×××。接著再說一遍英文。教師再說,從今天起我給
你們上英語課,我們大家一起學。
2、學習課堂用語Standup,please.Sitdown,please。
教師說Standup,please.然后伸出雙手,掌心向上擺動,示意學生起立。教師再說Sitdown,please.掌心向下擺動,示意學生坐下。教師走到學生當中,邊說邊示意。全班學生做,小組做,最后抽查個別學生做。
接著,教師又站回講臺前,再慢速而準確地說一遍,讓學生注意教師發(fā)音的口型。
3、學習單詞Uncle
學習用句型Hi,I’m×××.Hello,×××.進行對話。
。1)教師在講臺前作示范,帶表情和手勢。要求學生注意看教師發(fā)音的口型和表情。
。2)教師再說I’m×××(教師自己的名字)。注意夸大口型發(fā)出I’m的音給學生聽。讓學生模仿發(fā)音。告訴學生意思是“我是”。讓學生在后面接上自己的姓和名,表示“我是×××!
。3)教師帶領學生反復練習I’m的發(fā)音。在基本掌握后,再帶領學生操練這
個句型,讓學生在I’m后面說出自己的名字。練習兩遍后教師在黑板上寫出Hi,I’m??這個句型,再教學生讀Hi,告訴他們是“喂”的意思。
。4)學生自由練習句型,教師巡視指導。練習完后,請兩位同學到講臺前表演一下。
4、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
5、布置學生在課后多練習剛學完的這個句型。
橋教案 篇9
設計理念
學習方式的轉變主要體現(xiàn)在由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轉為獨立自主地學習。設計中我采取以圖為線、以讀為本、以文為例的學習框架,設計了“索圖”“讀圖”“述圖”“寫圖”“等學習步驟和環(huán)節(jié),目的是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展示過程,強調自主,鼓勵發(fā)現(xiàn),重視拓展遷移,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設計與實施
《盧溝橋的獅子》是一篇介紹我國著名的建筑——盧溝橋的“看圖學文”說明文。
教學中應特別注意以下能力的培養(yǎng):一是圖文對照、披圖入文的閱讀能力;二是重點觀察和想像能力;三是積累語言和應用語言的能力?傊畱⒁庵鸩教岣邔W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盧溝橋的獅子》的教學重點應是:理解并體會課文關于石獅形狀惟妙惟肖的描寫語句,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仔細觀察和描寫的方法;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聯(lián)系“七七事變”,了解盧溝橋的歷史意義,體會中國人民不畏、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
實施步驟
一、索圖,拓寬學習領域
課文原有三幅圖,一幅是盧溝橋一側的全圖,兩幅是盧溝橋獅子的特寫。這對學生全面形象地了解盧溝橋的獅子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拓展的必要。因此,課前可讓學生在課外查找有關的圖文結合的資料,結合課文預習,了解盧溝橋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和建筑特點以及它在歷史上的地位等等。
二、讀圖,指導互動探究
教學中根據學生對課文三幅圖的觀察以及查索所得,請學生在讀圖的基礎上各抒自己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重點找出與三幅圖相對應的語句,體會盧溝橋獅子數量多的特點。
課文介紹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又該如何認識?
教師在這里可以提出“課文寫了幾種神態(tài)、動作的獅子?還有哪些課文里沒寫?”等問題,引導學生充分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推動互動的'開展。
于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將課外搜集的資料展示交流,教師指導學生作進一步的觀察,使豐富的表象活起來。
三、述圖,多讀以求感悟
圍繞課文第二自然段這個重點段,指導學生多讀,體會作者是怎樣從“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兩個方面來描寫獅子特點的。
具體步驟為:
1蹦讀,畫出描寫獅子特點的語句,圈出不理解的詞語并質疑;
2幣讀,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和“有的……有的……”的句式結構,并積累語言知識;
3蔽蚨粒一邊讀一邊想,體會這段話中哪些內容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再用品讀法,指導學生誦讀。讓學生反復朗讀,并通過讀讀、議議來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精湛的雕刻藝術和豐富的藝術想像力。
4敝傅急乘校在學生理解句意和理清表達順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熟讀成誦。在背誦指導中,先分層,再分類,在加強有層次的理解和記憶中進行背誦。
四、寫圖,注意想像拓展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苯虒W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在入情讀文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的想像。如教學第二段時,可以抓住文中的省略號,讓學生展開想像,把其他獅子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述出來;也可以抓住第三段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想像古代勞動人民建造大橋或雕刻獅子的情景;還可以抓住第四段課文內容,讓學生想像在“七七事變”中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英勇抗敵的情景。
在閱讀教學中,把讀、想、說、寫有機結合起來,能收到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效結合的效果。
【橋教案】相關文章:
《橋》教案07-10
《橋》的教案02-24
橋的教案03-10
《橋》教案06-01
橋的小學教案03-05
美術橋的教案05-19
有關橋教案05-25
奇妙的橋教案03-30
象鼻橋教案03-29
關于的橋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