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班美術教案匯總十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在手指印上進行添畫的繪畫技能。
2、通過欣賞、觀察范畫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進行添畫變出各種形象的方法,并大膽嘗試,創(chuàng)造添畫作品。
3、在繪畫過程中,大膽想象,注意畫面的整潔。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細頭的黑色水筆,多種顏色的顏料,抹布。
紅色筆在白站白紙上畫一個大的橢圓形的手指羅紋,黑色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幼兒用書,觀察手印畫。
欣賞手印畫,說說圖上有什么?有那些有趣的小動物?這些畫與我們原來圖畫一樣嗎?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畫的嗎?
2、教師示范印畫先用手指蘸上你喜歡的顏料,然后,在紙上印上手指印,還可以換一個手指和一種顏色在印上幾個手指印。提醒幼兒手指印不要印得太密,以免影響添畫,使畫面過于擁擠。
去洗手間洗手并將手擦干凈。
用黑色細頭水筆在手指印上進行添畫,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形象。
教師在范例上添畫,變出一只漂亮的孔雀。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
4、展示幼兒作品,幼兒相互欣賞、討論。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每組提供的顏料太多,因為活動的重點并不是感受色彩的變化,因此,可以每組提供一種顏料,小組之間可以不一樣。個別幼兒作畫時的動物方向不一樣,我利用講評的時候進行了教育。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利用各種廢舊瓶蓋以及輔助材料,進行粘貼組合,使其成為各種不同的造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在做做玩玩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動手、動腦習慣,體驗成功的喜悅。
3、根據幼兒自己的能力差異,自由選擇。
教學準備:各類塑料瓶蓋、橡皮泥、泥工板、卡紙、油畫棒、剪刀、彩色、透明膠、雙面貼。
教學過程:
一、引起興趣。
出示各種廢舊物制作的玩具圖片,供幼兒欣賞,以拓展幼兒的思維。
1、提問:師:瞧!這些是什么?他們使用什么做成的?怎么做的?幼兒回答。
2、提問:老師今天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瓶蓋,我們要用瓶蓋來制作各種東西,請大家自由交談,相互討論,看看能用瓶蓋搭出什么東西。
幼兒相互交流的過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幼兒回答,自己想創(chuàng)作的物品,并簡單介紹想用什么方法創(chuàng)作。
二、幼兒操作過程
1、教師介紹操作材料:今天我們分了三組,看看你們誰能利用瓶蓋在紙上創(chuàng)作出一幅漂亮的圖畫;另一組看看誰能利用瓶蓋和橡皮泥創(chuàng)作出畫,還有一組請大家動動腦筋,看看能用瓶蓋做出有趣的玩具。
2、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區(qū)域,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3、提醒幼兒可以發(fā)揮想象,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形象,注意粘得要牢固一些。
4、在巡視過程中,對于想象力豐富、制作細致有耐心的幼兒給予肯定。
三、作品展示
在展示臺上展出幼兒的作品,大家一起欣賞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活動反思:本課的學習內容是讓幼兒用熟悉的瓶蓋制作出漂亮的作品,對他們來說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極大地調動孩子們參與的主動性。課上我利用電腦圖片欣賞導入,被人們廢棄的東西也有美的地方,扔掉了很可惜,在美術上就把它利用好,出示用廢舊材料制作的作品讓幼兒欣賞,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盡管在課前做了精心的準備,但是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失誤。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還是不夠到位,應該讓幼兒做之前說一說想做什么,怎樣做,去開拓幼兒的思路,應鼓勵幼兒大膽去創(chuàng)新。課堂上語言不夠精煉。在介紹制作材料的時候,教師也沒有交代清楚,以至橡皮泥的一組幼兒,創(chuàng)作的不夠理想。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細心考慮和完善修改,才能很好地完成本課教學任務。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學習用水粉繪畫企鵝。
2、水粉背景簡單干濕畫法,培養(yǎng)幼兒藝術感。
3、簡單細致作畫,學會點綴細節(jié)。
材料準備:白色水粉紙、水粉筆、水粉顏料、顏料盤、涮筆筒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觀察企鵝圖片,介紹企鵝生存的環(huán)境,氣候,了解其特征。引導幼兒觀察企鵝的身體結構,說出企鵝身上的顏色,形態(tài)。
教師:大家看一看,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這個小動物叫什么名字?(回答:企鵝)對了,這是可愛的企鵝。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企鵝是地球上最大的不會飛的鳥,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了。企鵝雖然是鳥類,但是它們不會飛翔。它們的腳長在身體最下部,呈直立姿勢,因此可以像我們人類一樣,直立行走;它們的腳趾間還有蹼,是不是和小鴨子的腳很像呀!企鵝的前肢像魚的鰭,羽毛也很短。它們的背部是黑色,腹部是白色,小朋友們看企鵝像不像穿了一件漂亮的燕尾服?
實際操作:
1. 教師演示主題事物干畫法,用純色顏料不加水,教師教用水粉畫企鵝,黑白色畫身體,用紅黃色點綴嘴和翅膀,幼兒自由發(fā)揮畫面,大膽布局
2. 教師演示背景濕畫法,用少量顏料加水畫出淡水粉背景色
3. 教師要告訴孩子先畫主體,再畫背景
4.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學目的:
1、讓幼兒學習用吹塑紙進行版畫繪畫,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細致認真作畫及動手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意識,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媒體的教學手段,引導幼兒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畫出新穎的形象。
2.鼓勵幼兒想象、大膽嘗試,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電腦、投影儀,視頻轉換儀各一臺。
2.自制軟件一份
3.幼兒繪畫用品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欣賞作品,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哥哥、姐姐的畫,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大屏幕上展示作品) 你看到了什么?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畫中的小秘密?(原來這些畫都由各種手形變成的。)
二、玩一玩、變一變,引導幼兒探索:
1.讓幼兒玩手指游戲:握一握,張一張,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會變成什么?
2.引導幼兒講述:我把兩手握一握,并一并,翹起小指變成小貓……
三、多媒體演示,幫助幼兒理解手形畫:
1.展示手形
(1)想一想,這個手形會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這個手形是怎樣變成孔雀的?孔雀的身體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體,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頭和頸就變成了美麗的孔雀。)
(2)這個手形能不能再變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 提示:這個手形是怎樣變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體,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長長的,還掛上了一個個果子,多可愛)。
2.展示手形二 想一想,這個手形添上幾筆變成什么?(展示雞) 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雞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腳)
四、幼兒繪畫,老師指導:
1.鼓勵幼兒自己變化手形,大膽嘗試。
2.指導幼兒在紙上擺好要畫的手形用筆從最外面的手指開始,仔細地沿著手的形狀走,一直畫到最后一個手指,啟發(fā)幼兒添畫并進行裝飾。
五、用視頻轉變儀展示作品,清幼兒介紹,你的小手變成了什么?怎么變的?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將自己的大膽想像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產生向往太空,向往月球的愿望。
活動過程
一、說說月亮像什么。
二、教師將大月亮粘貼到背景圖上,引出故事。
1.師:晚上,月亮爬過樹梢,出現(xiàn)在天空上,小動物們看到了月亮,大家議論起來。
2.講述小貓、小狗、小豬等動物對月亮的想像,講述時盡量放慢速度,給予幼兒充分想像的時間。
3.說完小羊的想法后,教師停止講述,請幼兒來想像:你希望月亮是什么做的呢?
4.在幼兒各抒己見后,教師告訴幼兒小兔的.想法:小兔的想法和其他動物不一樣,小兔希望月亮還是月亮,他要坐飛船到月亮上拜訪他的兔子兄弟!
三、畫畫奇特的月亮。
1.師:如果我們坐著飛船到月亮上去,你希望月亮上有什么?
2.師:請先在白紙上畫一個大大的月亮,月亮里會有些什么呢?大膽地把它畫出來吧!
3.幼兒想像月亮上的奇特事物并把自己的想法畫下來。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展示:請把自己畫的講給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聽。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會用水、墨、宣紙進行拓印。
2、會根據拓印的影象,大膽想象并進行合適的添畫。
3、積極參與活動,樂于表現(xiàn),體驗新方法作畫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毛筆、墨汁、顏料、棉簽、盆子、水及宣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觀察材料,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東西,請你們去看一看,認一認,都有哪些東西?
2、幼兒自由觀察,講講看到的東西。(宣紙、盆、水、墨汁)
3、小結:桌上有水、墨汁、宣紙(介紹與平時不同,吸水性強),這些東西在一起還可以畫畫哦,猜一猜怎么畫?
[自由觀察,一下子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了作畫工具上,讓幼兒樂意講述怎樣用這些工具作畫。]
(二)介紹方法,訓練技能。
1、介紹水墨拓印步驟:
在水中很快地滴一些墨汁;
看到變化后,拿起宣紙蓋在盆子上,讓水墨充分的吸附在宣紙上;
拎起宣紙,呈現(xiàn)一定的影象。(水墨吸到了紙上,看看像什么?)
[由于墨汁滴入水中馬上就變化了,而且宣紙很快地把影象吸附在紙上,幼兒感到很神奇,為投入到下面的活動打下基礎]
2、幼兒拓印。
(1)你想不想試一試水墨拓印?
(2)拓印要求:
適當的滴一些墨汁在水中;拿起宣紙,輕輕蓋在盆子上;最后輕輕拿起宣紙。
(3)幼兒操作。
[水墨拓印的演示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很想動一動,親手實踐,感受水墨變化——吸附變化的過程]
(4)幼兒講講,拓印影像象什么?有沒有覺得這些圖象缺什么?
[在水墨拓印成功后,幼兒活動的熱情更高了,都能圍繞問題大膽想象,并且積極地講述自己的拓印作品]
(三)大膽想象,適當添畫。
1、出示準備的一些材料——顏料盒、顏料、棉簽,“呆會可以用上這些東西,把畫打扮得更漂亮”。
2、添畫要求:
需要什么顏色,就用棉簽蘸上顏料添畫;
用過的棉簽放在相同顏色的邊上,讓同伴共享;
還需要另外的顏色,可以再另擠顏料;
注意操作衛(wèi)生。
3、幼兒根據自己拓印的影象進行大膽地添畫,教師巡導。
[在自由想象表述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運用顏料添畫,增強幼兒的審美情趣。]
(四)展示作品,師生共評。
[給大家展示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進一步獲得成功感,積極地體驗到“水墨拓印添畫”的樂趣。]
四、活動延伸:
1、布置畫展,體驗水墨拓印添畫的樂趣。
2、區(qū)域活動中,繼續(xù)拓印添畫,增強幼兒的表現(xiàn)力。
[讓幼兒在寬松的時空上繼續(xù)體驗到新作畫方式的快樂,增強水墨拓印添畫的技能等。]
大班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我園是縣教師進修學校幼教室實施市級立項課題《創(chuàng)建低成本高質量的幼兒教育研究》的課題研究基地,隨著課題研究的推進,我們也清楚地認識:農村有著豐富的自然和社會資源,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它們,使它們成為實現(xiàn)高質量幼兒教育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和人力條件,這是實施《綱要》基本的實踐策略。近期,幼兒園在戶外體育活動的場所中投放了許多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農村自然資源的游戲活動材料,如:稻草、竹子、石子等做成的各種體育器械材料。
在引導幼兒使用這些材料的活動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投擲區(qū)的“流星錘” 和體育游戲“揪尾巴”(兩種材料是稻草做成的)最感興趣,稻草是農村常見的自然材料,而它在這里發(fā)揮的作用顯然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了順應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我設計了大班美術活動《稻草變變變》,旨在為了挖掘本土教育資源,充分利用農村的各種鄉(xiāng)土材料,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有效地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稻草制作各種造型的作品,發(fā)展幼兒的初步打結、搓、編稻草的操作能力和經驗。
2、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學習分享知識經驗,感受快樂。
3、初步了解稻草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初步的'打結、搓、編的技能和經驗
2、物質準備:
。1)請家長幫忙收集水稻和稻草
(2)樹葉、膠帶、毛線、碎步、剪刀、筆等。
。3)在教室四周布置一些稻草制品,如草繩、草鞋、稻草人、稻草樹等。
。4)每桌準備一個紙簍,用于裝剪下的碎稻草等垃圾。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今天xx小朋友的爸爸送來了兩件禮物,我們一起猜猜是什么?“小時身穿綠衣裳,長大換上黃衣裳,秋風吹來收割忙,農民伯伯喜洋洋!薄八锷鷣硭镩L,小時綠來老時黃,黃金甲殼外面包,珍珠心兒里面藏!保ㄋ荆⿲α,是水稻。我們都知道了水稻的稻谷進行加工后就是大米,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凱杰小朋友的爸爸還送來另一件禮物,就是稻草,那么稻草有什么本領呢?(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交流分享)
老師小結:稻草可以做燃料,用來煮飯、燒菜;燒成灰可以做肥料;草根留在田里也可以做肥料。
2、引導幼兒進一步探討稻草在生活中的用處。
師:稻草除了能當肥料外,還有其他本領呢。ǚ謩e出示圖片)
。1)抗洪救災時,解放軍叔叔用什么裝泥土、黃沙去堵洪水的?
。2)玻璃在運輸過程中為什么用稻草包一包?
(3)養(yǎng)雞場、養(yǎng)鴨場為小雞、小鴨搭草房子。
。4)冬天用稻草蓋青菜、蘿卜,青菜、蘿卜就不會被凍壞。
3、嘗試進行制作稻草制品。
(1)欣賞草編作品,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師:稻草除了有剛才說的這些本領外,在我們班它的本領更大了,它會變,看看它能干什么?它能變成草鞋。(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2)教師示范并講解草鞋的制作方法。
師:稻草怎樣變成草鞋的呢?老師先變給你們看。可以兩人合作,一個用紙板剪出鞋樣,另一個進行裝飾。鞋底用一截截稻草粘好,鞋面可用編好的草辮交叉或平行粘兩段,最后再用輔助材料如皺紋紙或花布進行裝飾,這樣就可以變成一雙漂亮的草鞋啦。。
(3)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設想
師:你們還想用稻草變什么?
幼:可以變繩子。
幼:變稻草人
幼:變成樹。
師:小朋友的想法可真多,現(xiàn)在老師就請你們用老師提供的這些材料把你們的作品變出來,好嗎?
。ㄓ變夯卮疬^程中注意幼兒的語言表達,教師可以幫助總結歸納)
4、幼兒自選材料共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制作稻草人、搓草繩,并給幼兒的探索活動予以適當的支持。
(2) 鼓勵幼兒根據需要尋求幫助或相互合作商討。
。3) 提醒幼兒注意剪刀的安全使用。
(4)提醒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注意講衛(wèi)生,將剪下的碎稻草等垃圾放入紙簍里。
。ń處熤攸c指導:稻草娃娃外型---先用毛線在身體的兩邊扎出“手臂”,注意扎緊系緊,用剪刀剪短一點;再把多余的“身體”分成兩把扎出兩條“腿”,注意系下一點,這樣一個娃娃的形狀就出來了。)
5、引導幼兒收拾、整理材料。
6、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說一說、玩一玩,教師予以表揚和鼓勵,讓幼兒體驗成功感。
。1)給作品寫上自己或合作者的名字,體驗創(chuàng)作的成功。
(2)小朋友,你們用稻草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給大家玩一玩。
(3)總結:小朋友真聰明,知道了我們家鄉(xiāng)的水稻全身都是寶,你們還會做稻草制品了,真能干,你們心里感到高興嗎?我們把這些稻草玩具送給弟弟妹妹們玩吧。
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欣賞京劇臉譜鮮艷的色彩和夸張的形象,激發(fā)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2、學習用對稱的方法,豐富的色彩和夸張的圖案來設計京劇臉譜。
3、認識并欣賞了京劇臉譜,讓幼兒知道臉譜的不同顏色代表不同類型的人。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實物京劇臉譜、黑白局部臉譜貼磁(一套)、與黑白臉譜紋樣相同的彩色完整臉譜一個。供幼兒欣賞、選用的紋樣圖案兩張,京劇碟片。
幼兒材料:幼兒操作卡,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一個橢圓形臉的輪廓(人手一份),第二層次是已經畫好一半京劇紋樣的臉譜(每組一份),第三層次是已經完全勾勒好的京劇臉譜(每組一份),勾線筆、油畫棒、墊板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幼兒欣賞京劇選段。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京劇,我們一起仔細看看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兒交流后,教師歸納:京劇是中國特有的戲劇藝術,在世界上很有名氣,人們提到京劇就會想到中國。京劇演員臉上的妝非?鋸埡吞貏e,涂著鮮艷漂亮的油彩。你們知道這種臉部的化妝在京劇里叫什么嗎?
師:它呀,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京劇臉譜》。這個京劇臉譜這么特別,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探索一下京劇臉譜的秘密呢?(由京劇片段導入活動,能夠提高孩子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引出本節(jié)活動的主題:臉譜。)
(二)觀察、了解臉譜的對稱性和夸張性特點,感受京劇臉譜的獨特魅力。
1.幼兒觀察臉譜,感受臉譜中色彩、紋樣的夸張性和對稱性。
師:我這兒有許多臉譜,你喜歡哪一個?喜歡它的什么? 把你覺得有趣、特別的地方找出來告訴大家,好嗎?
(1)當幼兒說到"我喜歡它的顏色。"教師提問"它用了哪些顏色?它們搭配在一起怎么樣?我們再看看其它臉譜,它們又用了哪些顏色?(教師讓幼兒關注黑白色的臉譜和其他色調的臉譜)
(2)當幼兒說到"我喜歡它的花紋。"教師提問:"這個紋樣裝飾在了臉譜的哪里?它是什么樣子的?我們看看其它的臉譜用了哪些紋樣?"教師小結:這些臉譜的紋樣很好看,有的裝飾在了下巴上,有的裝飾在了額頭上,還有的`讓臉譜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變得很夸張了。
(3)教師提問:這么多的臉譜,你發(fā)現(xiàn)了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幼兒明確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選擇、設計京劇臉譜。
1.幼兒觀察教師演示操作方法。
教師提問:這些臉譜是怎么畫的呢?
2.明確操作要求:先設計紋樣裝飾對稱臉譜,再為臉譜涂色。如果想不出紋樣的話,可以選擇老師準備的紋樣,按老師畫面上的臉譜畫出一樣的紋樣。(教師出示供幼兒欣賞、選用的紋樣圖案)
3.教師組織幼兒分組畫臉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設計。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1.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賞,感受其中的美。
2.幼兒結合經驗進行點評。
師:請你介紹一下自己設計的臉譜。
。ń處熞龑в變簭念伾D案和對稱性等方面進行講評。)
(五)活動延伸。
把幼兒設計的京劇臉譜都放到主題墻里,讓幼兒可以欣賞到更多同伴的作品。
小百科;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大班美術教案 篇9
目標:通過觀察、擺放感知物體的遠近關系,并能嘗試用水粉表現(xiàn)陽光下的樹林,初步積累寫生經驗。
重點:表現(xiàn)陽光下的樹林
難點:理解近的物體清晰,遠的物體模糊,能初步表現(xiàn)。
準備:
1.各種樹模板(清晰和模糊兩種)
2.深綠、淺綠、黃色、橘黃、咖啡、黑色皺紙碎片
過程:
一.觀察:感知各種樹,初步感知物體遠近關系。
師:你們看見了哪些樹?它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二.擺放:理解遠近關系。
1.實物擺放
。1)師:這里有許多樹,請你們來擺擺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為什么?
(2)幼兒分組擺放。
(3)師總結:近的樹葉子清晰放在前面,遠的樹模糊放在后面。
2.皺紙表現(xiàn)樹
。1)師:樹有哪些顏色?(幼兒邊回答,教師邊出示皺紙。)這么多顏色呀,那么我們先用皺紙來試試看,做一幅陽光下的.樹林。
。2)師生共同撒皺紙
邊撒邊小結:近的樹顏色對比強烈、筆觸小,遠的樹顏色相近、筆觸大。
三.自由創(chuàng)作
師:你想畫哪些樹?哪些在前,哪些在后?還有些什么?
這些樹可以用什么筆觸來畫?
四.欣賞交流
師:誰的樹林最美?
大班美術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的聯(lián)想,感受畫面構圖意境的深遠。
2、仔細觀察作品,學習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自己對“奔馬”的感受。
3、了解水墨畫中的中鋒和側鋒所畫線條的不同。
(二)活動準備
1、徐悲鴻的自畫像以及其他作品。
2、徐悲鴻的《奔馬》圖。
3、“賽馬”的磁帶、錄音機,投影儀。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賽馬”的音樂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聽聽,這是什么聲音?你們有沒有看過馬奔跑時是什么樣的?
2、出示徐悲鴻的作品《奔馬》,師幼共同欣賞。
1)欣賞、感受馬強健有力的形象和奔跑如飛的`形態(tài)。
教師:畫面上的這些馬在干什么?看上去怎么樣?畫家畫了幾匹馬?這些馬是怎么跑的?(幼兒模仿)馬飛奔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幼兒模仿)
2)欣賞這副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造型美。
教師:這幅畫時用什么工具畫的?這些線條看上去有什么不同?你知道是怎么畫的嗎?畫家哪些地方用了濃墨?那些地方用了淡墨?為什么要這樣用?
3)感受“奔馬”的構圖美。
教師:大家能不能從畫面上看出馬在什么地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3、出示徐悲鴻自畫像,簡要介紹畫家及他的作品。
教師:這就是畫這幅《奔馬》的畫家和他其它的一些作品。你喜歡他畫的畫嗎?這是我們國家著名的畫家徐悲鴻爺爺。他畫過很多很多畫,他畫的馬是人們最喜歡的,也是最著名的。
4、播放“賽馬”音樂,自由結束活動。
(四)活動提示
1、師幼共同收集一些馬的裝飾品,讓幼兒了解更多關于馬的不同造型。
2、在班級環(huán)境中布置一個國畫展示區(qū),加深對國畫這一繪畫形式的認知。
【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 大班美術教案06-19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8-18
美術大班教案02-27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7-29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07-27
大班美術教案【經典】07-23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8-14
大班美術教案(經典)08-12
大班美術教案【精選】08-08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