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橋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橋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橋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半灣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萬斛珠!边@副對聯所描繪的情境;
3.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了解有關對聯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對“對聯”這一漢語言獨特藝術形成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作者(鄭板橋)的相關資料;
2.搜集對聯和關于對聯特點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設計方案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關于“鄭板橋”,你知道哪些?
2.交流關于鄭板橋的資料。
3.齊讀題目,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 鄭板橋為什么給漁民題聯?
* 鄭板橋給漁民題了怎樣的對聯?
* 這副對聯中蘊含了怎樣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結合書后生字表和工具書讀準字音。
2.值得注意的讀音有:傍晚、裊裊、狂風驟起、菱藕、斛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聽準字音。
4.通過弄清字音與字義。
斛:量器名,古時以十斗為斛,后來又以五斗為斛。
5.著重強調易錯的生字,如:“艘”的筆順;“驟”的第12筆是“丿”不能丟;“碑”的第11筆為“丿”。
三、再讀課文,體會當時作者見到的情景。
1.為生動形象地描繪鄭板橋乘船去興化途中所見的情景,作者在遣詞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詞語,請同學找一找。
2.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詞語:“湖光十色”、“輕煙裊裊”、“漁歌陣陣”等等。
3.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指導朗讀。
4.交流課前提出的問題:指導朗讀“半灣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萬斛珠”這副對聯。
5.畫一畫對聯的第一句和文種的哪些語句相對應?文中的哪些語句寫了對聯的后半句。
6.分別指導朗讀第一和第三自然段。
7.交流自己對文字的理解,想象鄭板橋當時看到的畫面。
8.回過頭再來讀這幅意味深長的對聯。
四、背誦與積累。
1.背誦對聯。
2.背誦你認為描寫優(yōu)美的語句。
3.閱讀課后的`“積累”中的文章《斗雞山上的對聯》。
設計方案二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對聯,就是寫對子,它言簡意賅,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漢語言的獨特表達形式?梢哉f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對聯的故事。
二、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1.自主讀書。要求:
(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
(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匯報交流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情況。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2)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自讀釋疑: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三、指導朗讀。
橋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我發(fā)現孩子們對小動物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尤其是對小動物的叫聲、動作、外形特征、生活習性都很感興趣,而《過橋》是一首描寫小動物過橋的兒歌,整首兒歌語句簡單、形象,符合我班幼兒年齡偏小的特點,也能滿足幼兒對小動物探索的欲望,因此,我設計了本活動。
活動目標
知道兒歌名稱,學會念 兒歌;會說出小動物的'名稱和過橋的樣子;樂意參與學習兒歌,培育孩子對語言活動的興起。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說出小動物的名稱和過橋的樣子。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小動物教具:小兔、小鹿、小烏龜、小鴨、袋鼠媽媽和小袋鼠、一幅背景圖。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隨音樂《走路》進入活動室并找位置坐好。
2、學習兒歌
。1)引題:以小動物要去住在河對面的小熊一起過生日,引出兒歌題目《過橋》。
(2)演示小動物過橋的樣子,強調其名稱和過橋的樣子。
(3)引導幼兒用語言來表達小動物過橋的樣子。
3、音樂游戲:按《走路》的曲子來仿編《過橋》,并讓幼兒進行歌表演來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小兔、小鴨等小動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物,因此,活動中幼兒都能極參與學習,對動物過橋兒歌非常感興趣,很快學會念兒歌,同時,能正確地說出對動物的名稱和過橋的樣子,活動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
橋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在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同時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讓學生讀這篇科幻故事,激發(fā)學生好好學習,將來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
3、通過拓展閱讀、創(chuàng)編故事,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在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同時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fā)學生好好學習的欲望,從小賦予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句子,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策略:
1、引導學生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想象、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運用講授式、啟發(fā)引導式、自主學習等各種教學策略,提供閱讀資源,指導學生自主閱讀。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積累語文素養(yǎng)。
資源準備:
演示文稿、小試卷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橋字導入
出示圖片“木橋”,你看到了什么?分析“橋”左右結構,“木”表形,“喬”表聲。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呢?
生:總結這個字的記字方法。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橋,架在清清小河上的石拱橋,橫跨大江的斜拉橋,還有架設在陸地上的立交橋,他們千姿百態(tài),方便著我們的生活。橋可以帶我們到我們想去的地方,板書(過),誰過橋?
板書(蘭蘭)蘭蘭怎么樣?通過強調不同的詞語對課題進行深入的理解。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蘭蘭過橋》這篇課文。
2、老師首先檢查一下大家的詞語是不是掌握了:
蘭花架設特別驚奇輕巧(開火車)
工程師玻璃磚采野花劃過去定計劃(搶答)
波浪滾滾各種各樣又平又穩(wěn)又薄又結實
橋梁專家(解釋詞義)引出句子
3、讀句子: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
突出橋梁專家朗讀
突出會變魔術朗讀
體會爺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將給我們帶來驚喜。
[設計意圖:通過質疑,導入新課,讓學生在疑問中提升獲取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一下子全身心的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
二、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
生:兩種橋分別是潛水橋和塑料橋
2學習課文1—4段。
(1)爺爺在什么樣的情形下,向蘭蘭展現了潛水橋呢?
有一天,他開著小汽車帶蘭蘭去玩。在路上,他們遇見一條波浪滾滾的大河。爺爺沒有停車,一直向大河里開去。蘭蘭嚇得閉上了眼睛。[
師生合作讀。師讀爺爺的做法,學生加上動作來體會蘭蘭的心情。
請大家讀一讀自然段,想想這是怎么回事?(原來這是一座潛水橋)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2)蘭蘭所看到的潛水橋什么樣呢?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從“原來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橋,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這句話中看出,潛水橋怎樣?(是架在水里的,樣子就像一幢長長的房子)
(3)這就是爺爺帶蘭蘭過的第一種橋。
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嗎?把答案畫在書上
爺爺告訴她,這種橋叫潛水橋,是用特別結實的玻璃磚造成的。
通過完成這個填空,你又知道了什么?(潛水橋是用什么造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找出有關句子讀,通過想象、讀悟進一步理解潛水橋的特點,加強對潛水橋的認識。]
潛水橋(名稱)
在水里(在哪)
像一幢長長地房子(什么樣)
使用特別結實的玻璃磚造成的。(什么造的)
邊小結邊出示,然后讓學生連起來讀一讀。
是!站在這透明的潛水橋上,蘭蘭看到了什么呢?
比較:這兩句話你喜歡哪一句?
蘭蘭透過玻璃看見魚和船只。
蘭蘭透過玻璃看見大大小小的魚游來游去,各種各樣的船只從橋頂上駛過來劃過去。
提問:通過讀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什么是各種各樣?你想想蘭蘭還會看到哪些船?駛過來劃過去什么意思呢?
指導朗讀。
我們同桌之間加上動作互相讀讀。
你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嗎?
。1)出示文中的句子,學生讀一讀
。2)去掉“大大小小的”“游來游去”“各種各樣的”“駛過來劃過去”,中間加上“和”字,讓學生再讀一讀(一定要有動態(tài)變化消失的過程),問:通順嗎?
(3)繼續(xù)追問:這樣寫也通順,為什么書上要這樣寫呢,你讀出了什么?在學生說的基礎上教師小結,這句話不僅寫出了魚和船的樣子,還寫了不同的動作,這樣寫多生動啊。再來讀一讀。加上動作。(4)試著背一背,填空。
這句話寫出了魚的樣子,船的'樣子,說得很具體,我們知道了很多的船是不同的樣子,這就叫寫具體,我們在寫話的時候也要像這樣寫具體。
檢查背誦:
蘭蘭驚奇地站在(),透過玻璃看見()的魚(),()的船只從橋頂上()。
。5)看到這樣的橋,你是什么樣的心情?
蘭蘭感到非常驚奇,你知道什么是驚奇?你能換個詞嗎?
是誰讓我們看到了這么驚奇的橋?(神奇)
教師小結,引出“神奇”。師:在波浪滾滾的大河下面建了玻璃橋,不僅讓安全的通過了大河,還讓她看到了美麗的景象,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你的感受嗎?[
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讀句子,啟發(fā)學生想象,理解潛水橋透明這個特點,體會蘭蘭所看到的美麗景象,并讓學生認識到把句子寫具體的重要。]
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紙的不同變化與承受力之間的關系。
2、大膽地動手操作并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準備:
白紙、紙杯、積木 活動過程:
一、猜測引題
1、(出示三座不同紙質的紙橋)這里有三座不同的紙搭成的紙橋,這是一座?(面巾紙橋)這座呢?最后一座呢?
問:這三座紙橋誰的力氣大,頂住的積木多?
2、到底會是怎樣的結果呢,我們用積木比一比。(我們應該把積木放在什么位置呢?)
3、為什么紙板橋能頂住積木?
二、第一次操作
1、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讓一張薄薄的白紙變成大力士頂住一塊積木呢?等會就請你們去試一試,出發(fā)之前聽好老師的要求:
①、請你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去試一試②、等老師拍手時把紙和積木放回籮筐里。
2、幼兒操作
教師巡回指導(教師用照相機記錄幼兒的方法)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白紙變成大力士的?
3、交流分享
。1)你的紙橋能頂住一塊積木了嗎?你是用什么辦法的?
(2)老師還把小朋友的方法用照片拍下來了,我們一起看一看。(展示照片里的方法)
4、小結:原來通過手折、卷改變紙的形狀它就能頂住積木。
三、第二次操作
1、你們的紙橋能頂住更多的積木嗎?
等會再請你們去試一試。出發(fā)之前同樣聽好我的要求:
、、不要把積木放在橋墩上,要放在橋面的中間②、當老師拍手是把的橋留在桌面上然后回到座位上。
2、幼兒操作
3、分享交流:
誰來介紹一下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紙橋變牢固的?(你一開始就用這個辦法的嗎?)
你們都用什么辦法讓紙橋能頂住更多的積木的`?
4、小結:一張白白的紙多折幾次后它就能頂住更多的積木。
四、延伸
今天我們通過的自己的努力把薄薄的白紙變成能頂住積木的大力士,等會區(qū)角活動時請你們拿各種不同的紙去試一試。另外也請你們想想,怎樣讓面巾紙也變成能拎的動瓶子的大力士。
橋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理解作者列舉了對方哪些“新解”,又怎樣逐一加以反駁的。
2.學會如何欣賞詩歌。
[教學重難點]
學習編寫閱讀提綱,梳理文章的結構層次。
[教學時數]總計3課時
[教學步驟]
。ǖ谝徽n時)
一、導入。
1.解釋下列詞語。
考證:研究文獻或歷史問題時,根據資料來考核、證實和說明。
望文生義:不懂某一詞句的正確意義,從字面上去附會,做出錯誤的解釋。
膾炙人口(kuàizhì):美味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大家都稱贊。炙:烤熟的肉。膾:切得很細的肉。招徠:招攬。
無懈可擊:沒有可以被人攻擊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嚴密。
揆情度理(kuí):按照一般情理推測揣度。
索然無味: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牽強附會:把關系不大的事物勉強地址在一起。
無可厚非:不可過分指責,表示雖有缺點,但是可以原諒。
2閱讀全文,思考預習提示中的問題。
二、研讀課文。
1.速讀全文,給課文編寫閱讀提綱。
第一部分(l~2段):引用詩歌提出反駁的對象(楓橋夜泊)新解,認為,這首詩之所以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無論如何不在于如考據家所認為的在兩句詩中羅列了三座橋和一座山,而在于詩人以匠心獨運的杰出才能,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圖畫。
第二部分(3~7段):分別對“烏啼”“江楓”“愁眠”的新解進行反駁。
第三部分(8段):總結,認為這樣的“新解”會使詩的意境全失,興味索然。希望文學研究者不要這樣做。
2提問:課文第里段提出反駁的對象后,為什么寫“初聽覺得很新鮮,同時也對自己過去望文生義的理解感到慚愧”然后文筆一轉,又提出自己的疑問?
[明確]:因為考證的內容是前人未說過的.所以覺得很新鮮,同時,因為別人能提出新觀點,對古代的詩進行考證而自己卻未能做到感到很慚愧。然后文筆一轉,又提出質疑,這樣寫使文章波瀾起伏,曲折有致。
3提問:第1段連用了3個問句,起什么作用?
[明確]:連用3個問句引起讀者的深思。
4.提問:你同意作者在第2段對詩歌意境的描述嗎?為什么?
。ǖ诙n時)
一、繼續(xù)學習課文。
1.提問:作者在第3段分幾個層次來反駁?有語言標志嗎?
[明確]:按“首先”“其次”“第三”分成三個層次。
2.提問:第3段如何分3層反駁的?
[明確]:第一層:先引用“新解”作者的考證,樹起批駁的靶子!靶陆狻弊髡哒J為烏啼不是烏鴉叫而是一座橋名。論據是“烏鴉的習性,在日落之后黎明之前是不啼叫的”“據寒山寺住持說,烏啼橋建于隋大業(yè)七年,毀于清同治年間”。結論是詩中‘明落鳥啼”說的是“月亮向烏啼那方向落下去了!痹龠M行反駁。先駁“烏啼”,認為在一般情況下,烏鴉確實不在夜間啼叫,但不等于說烏鴉夜啼的情況絕對不會有。引詩詞曲為證:
橋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了解盧溝橋的特點。
2.揣摩學習本文說明語言特點,弄清本文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激發(fā)對橋梁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1、2。
教學難點:
同教學目標2。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默寫生字詞。
巧妙絕倫 和諧 惟妙惟肖 勻稱 推崇 古樸 弧形
2、指名說出趙州橋的特點及說明順序。
二、指導學習研討
閱讀課文6—9節(jié),探討下列問題
1、盧溝橋是個聯拱石橋,和趙州橋一樣,是我國最著名的石拱橋呢,它有哪些特點?
2、我們學習了課文,了解了趙州橋(獨拱石橋)和盧溝橋(聯拱石橋)的特點。請大家說說這兩座橋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作者是怎樣通過這兩個典型事例說明中國石拱橋有哪些特點的?作者是怎
樣說明的?
3、我國石拱橋為什么會取得這樣光輝的成就呢?三個原因中哪個是最主要的?為什么?
4、朗讀第10段,思考:
作者怎樣說明解放后我國石拱橋建筑和我國橋梁事業(yè)的'飛躍發(fā)展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fā)展?
揣摩本文語言特點,列出課文中用詞準確的句子,說說括號里詞語的作用。
1.《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有記載的”使發(fā)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
2.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很廣,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3. 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wěn)妥。)
4.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橋。(“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
符合實際情況。)弄清本文說明方法
請生速讀課文,思考文章在說明中國石拱橋特點時運用了什么方法?舉例說明。例如:
1、說明趙州橋及盧溝橋的長、寬、高時采用了 列數字 方法。
2、說明趙州橋及盧溝橋的形式時,分別采用了 引用 、打比方、摹貌方法
3、說明趙州橋及盧溝橋的特點時,分別采用了 列數字、作詮釋、舉例子等方法
4、用趙州橋和盧溝橋來說明石拱橋的特點是 舉例子的 說明方法。
三、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二
2、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 ------。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還刻著他的名字!
(2)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橋教案】相關文章:
《橋》教案06-01
《橋》教案07-10
《橋》的教案02-24
橋的教案03-10
《橋》優(yōu)秀教案03-14
有關橋的教案03-13
《象鼻橋》教案03-29
橋教案模板03-26
奇怪的橋教案01-11
大班橋的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