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托班語言教案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托班語言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托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初步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初步知道朋友之間要和睦相處。
【活動準備】
《小鴨找朋友》VCD一盤、電視機、DVD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畫面(一):有一群小鴨在河邊、河里嬉戲、玩耍,小黃鴨看見了,高興得跳起來,它走向小鴨們,和小鴨一起游戲,小黃鴨的臉上露出了歡快的笑臉。
師:小鴨高興的笑了,小鴨為什么笑了?
幼:小鴨找到了朋友。
幼:小鴨有朋友了。
幼:小鴨心里不難受。
2、畫面(二):有一只在哭泣的小黃鴨。
師:小鴨為什么哭了?
幼:小鴨找不到爸爸媽媽了。
幼:小鴨沒有媽媽。
幼:沒人跟小鴨玩。
幼:小鴨找不到朋友。
幼:小鴨沒有朋友。
幼:小鴨心里難受要打人。
3、畫面(三):小黃鴨一路在找朋友,一直找不到朋友。
師:小鴨為什么找不到朋友?
幼:因為小鴨不乖。
幼:小鴨愛哭,不勇敢,我沒有哭。
幼:小鴨打人就沒有朋友,不是好寶寶。
幼:小鴨玩具不讓小朋友玩就沒有好朋友。
幼:叫小鴨要乖,才有好朋友。我和茜彬是好朋友。
自由交流:
師:你和誰是好朋友?
幼:我和慧英是好朋友。
幼:我和宋北航、陳鷺是好朋友。
幼:我和小鴨是好朋友。
幼對幼:我們倆個是好朋友。
師:家里的朋友多還是幼兒園的朋友多?
幼:幼兒園的.朋友多。
幼:周毓熙、黃筱丹、鄭秉政……是我的好朋友,我有許多好朋友……
二、小結:
1)師:幼兒園的朋友多,幼兒園有許多小朋友,還有老師這個大朋友,只有到幼兒園,才有許多朋友玩,玩起來可快樂了。
2)請小朋友找自己喜歡的朋友拉拉手,相互擁抱,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師:與好朋友抱一抱,心里怎么樣?
幼:高興。
幼:舒服。
師:讓我們天天上幼兒園,天天跟好朋友玩,好嗎?
幼:好!
托班語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通過動物之間的對話,感知故事內容,豐富動詞詞語。
2、 感受同伴之間合作愉快。
活動準備
1、 各種動物卡片:大象、小老鼠、小白兔、小羊、小貓。
2、 完整掛圖。
活動過程
1、 通過談話,引出故事。
如:親愛的小朋友,今天老師又把我的故事盒給帶來了,小朋友是不是想老師又要給我們講故事呢?這還真對了,今天老師再給你們講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睡著了,咦?在講之前我想問小朋友你們是怎么睡著的?(幼兒討論)那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故事中的它們是怎么一起睡著的?
2、 邊講故事邊出示相應的圖片,并引導幼兒做相應的.動作表演。
如:小朋友,你們看,我?guī)砹耸裁纯蓯鄣膭游铮浚ㄓ變鹤鞔穑盒±鲜螅┠悄膫小朋友告訴我小老鼠長的什么樣子?它是怎么叫的?哪個小朋友能不能模仿小老鼠叫呢?
3、 教師小結:小老鼠的頭是尖尖的,眼睛是圓圓的,身體很小,愛吃糧食,它的叫聲很尖細,發(fā)出“吱吱”的聲音,那小老鼠今天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我們接下來再講。
4、 再重復故事,讓幼兒熟悉故事內容。
如:親愛的小朋友,故事講完了,好聽嗎?再聽老師講一遍好嗎?都注意聽哦,一會我要請小朋友邊講故事邊表演,哪個小朋友講得好,我就送他唐老鴨。
5、 請個別幼兒邊講故事邊表演。
6、 請個別幼兒表演,分配角色。
如:親愛的小朋友,我們都了解了故事的內容,現在我就要請幾個小朋友來扮演這些小動物,我看小朋友表演得好不好?會不會講故事呢?
7、 引導大家一起背誦故事。
如:親愛的小朋友,你們的表演太棒了,鼓鼓掌,為自己加油,最后讓我們再一起回味這個故事,跟老師一起講這個故事,老師說一句,你們也跟一句,好不好?
8、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越來越棒了,真為你們高興,你們都長大了,都懂事了,非常好,我希望今后你們更加努力,加油哦!
托班語言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能跟老師學念創(chuàng)編過的兒歌。
2.喜歡與同伴一起做拉大鋸的民間游戲,感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在餐后游戲時老師和幼兒做過統(tǒng)拉大鋸的游戲。
三、教學過程:
1.教師請一名幼兒上來和老師做拉大鋸的.游戲,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帶幼兒學念創(chuàng)編過的拉大鋸的兒歌。
3.幼兒游戲,教師積極參與和幼兒共同游戲,促進幼兒的學習興趣。
4.幼兒自己找同伴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感悟:
拉大鋸這個民間的游戲活動,之前也在餐后游戲活動中進行過。幼兒在老師的帶動下興趣也很高。但由于以往的兒歌語句比較多,幼兒不容易記住。有的幼兒在游戲中不知不覺會把自己平時說的話加進去。如:拉大鋸,拉大鋸,拉到北京去;或拉到某某家里去等。因此我們自己創(chuàng)編了拉大鋸的兒歌“拉大鋸,拉大鋸,寶寶家(可隨機選一地點或某一幼兒的家),去看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戲!币驗閮焊柚杏行﹣碓从谟變浩綍r的經驗。所以幼兒記起來比較容易。幼兒感到新鮮、好奇,參與活動的興趣就更高了。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模式融入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幼兒在活動中也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平時也樂意與同伴一起加入到拉大鋸的游戲活動中去
托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游戲活動。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
活動準備:
1、小貓、小狗、小羊、小白兔,小鴨子的頭飾若干個。
3、小魚、骨頭、小草、蘿卜,蟲子的圖案若干個。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動物頭飾,帶領幼兒學做動物的樣子。
我是小花貓,喵喵喵(小狗,小羊,小猴)教師帶領幼兒跑一跑,跳一跳)
2、 教師引導幼兒幫小動物找食物。
小動物們肚子餓了,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東西吃好嗎?小花貓要找什么食物呢?小狗呢……
3、 邊找食物邊念兒歌:
小花貓喵喵喵,抓到老鼠喵喵喵。
小花狗汪汪汪,肯肯骨頭汪汪汪。
小鴨子嘎嘎嘎,吃到小蟲嘎嘎嘎。
小綿羊咩咩咩,來吃小草咩咩咩。
小白兔蹦蹦跳,拔起蘿卜跳跳跳。
4、教師給幼兒帶上頭飾,讓小朋友們扮演小動物找食物。
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找食物。
5、活動反復進行,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動物找食物的了解。
6、教師鼓勵幼兒找對了食物。
教師小結:
謝謝小朋友幫小動物們找到了食物,你們真棒!
托班語言教案:小手小腳
活動目標:
1、在聽兒歌及跟做動作的過程中,理解“搓、捏、撓、敲”的意思。
2、嘗試用完整的語言進行大膽地表述。
3、對小手游戲感興趣。
活動準備:
小手能干的照片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
2、小手的本領
剛才我們用什么做游戲了? 你覺得小手能干嗎? 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領?(吃飯、玩游戲、穿衣服、穿鞋子、用剪刀)
總結:你們的小手真能干,會用勺子,會穿褲子,會穿衣服,會穿鞋子,會畫畫,會用剪刀,還會做游戲。等我們小朋友再長大一些,小手會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戲
下面,我們再用小手玩?zhèn)游戲。請你按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說“小手小手拍拍”,小朋友們就要拍拍手,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敲一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搓一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捏一捏。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撓一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藏一藏。
3. 引出游戲“找小手”:可愛的小手全都不見了!現在我的大手要來找你們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趕快放到腿上,好嗎?
4. 教師悄悄地走到幼兒的身后,用手摸或握每一個幼兒的手,提醒他們盡快把手放在腿上,并請他們說說自己的小手藏在哪里了。
5. 游戲反復進行。
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水果歌
活動目標
1、觀察梨子、蘋果等水果的顏色,初步嘗試根據圖譜學念兒歌。
2、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梨子、蘋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正面沒涂色,反面涂有顏色)。
2、水果掛飾(梨子、蘋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老鼠導入
“今天呀,小老鼠還帶了幾位水果寶寶來做客。你們猜猜都有誰呢?好,現在就請它們出來和大家見見面。”
1、教師逐一出示蘋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圖片(沒涂顏色的一面),并引導幼兒說出是什么水果。
2、“仔細看看,它們有顏色嗎?”(沒有)
3、請幼兒說說蘋果是什么顏色的,說對了,老師則將圖片翻過來,即紅紅的蘋果。
4、用同樣的方法,請幼兒說說其它水果的顏色,如說對了,老師則將該水果的圖片翻過來,即黃梨子、紫葡萄、綠西瓜。
5、教師小結:邊告訴幼兒紅紅的蘋果,黃黃的梨子,綠綠的西瓜,紫紫的葡萄都是水果邊出示水果文字。
二、學念兒歌《水果歌》
接下來,小老鼠還帶來了幾道小難題想請大家?guī)蛶兔Γ覀円黄鹣葋砜纯葱±鲜蟮牡谝坏佬‰y題。
1、學念蘋果。
引導幼兒看圖譜引導幼兒說:什么水果紅紅的?(請幼兒回答,互動)啟發(fā)幼兒編第二句:蘋果蘋果紅紅的。
2、學念梨子。
3、(幼兒看圖譜教師引導幼兒說:什么水果黃黃的?(啟發(fā)幼兒說出“梨子梨子黃黃的。”
3、學念葡萄。
請一能力強的.幼兒編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編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請幼兒把剛才編的兒歌連起來念一遍。
什么水果紅紅的?蘋果蘋果紅紅的。什么水果黃黃的?梨子梨子黃黃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們編的兒歌真好聽,F在我們再給西瓜編。誰會把兩句一下子編出來?”
6、請幼兒模仿前面的句式編出:什么水果綠綠的?西瓜西瓜綠綠的。
7、請幼兒試著把編的兒歌連起來念一遍。
三、游戲:水果歌。
分角色,聽到相應的角色的幼兒起身應答。
四、鼓勵幼兒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編進兒歌,并念給爸爸媽媽聽。
托班語言教案 篇5
托班語言案例:大家一起玩
背景、緣起:
現今社會,獨生子女的數量越來越多,隨著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的變化,孩子得到了長輩們的百般疼愛,他們的無理要求總會得到家長的認可,導致現在的孩子養(yǎng)成了自私、孤僻、霸道、不合群等種種不良行為。在家里,他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形成了他們比較任性的脾氣。一旦他們要和同伴們一起生活時,就不容易和同伴進行相處。這樣的狀況如果一直延續(xù)下去,就會直接影響孩子將來的社交能力和所從事的事業(yè)。就拿本班幼兒來說吧,有幾個孩子就非常內向,整天一個人坐著,當然就沒有朋友了;有的孩子比較霸道,經常動不動就打小朋友,也沒有孩子跟他一起玩。沒有了朋友,就會使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光彩。下面我就描述一下關于一個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時所發(fā)生的情況。
案例描述:
一次上午玩區(qū)角活動的時候,孩子們都分散在各個區(qū)域中活動,突然,建筑角傳來了樂樂的尖叫聲,我以為發(fā)生了什么事,就連忙跑過去看個究竟,原來她和佳佳正在槍一塊積木,這時佳佳大聲地說:“這是我的,她槍我的積木!蔽铱戳丝磁赃,找了一塊相同的'積木給樂樂,勸解了兩個人的爭吵。不一會兒,在拼搭區(qū)中又傳來了樂樂的尖叫聲,我一看,她和棟棟兩人在爭搶一個空盒子,當她發(fā)現棟棟不肯放手時,竟然揮手打人了,而此時我看見地上有好幾個相同的空盒子,我一看這情況,忙跑上去制止了她的行為。
分析:
對于2—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生活的空間就是自己的家庭,而在家里由于獨生子女的原因,他們要什么就有什么,成了皇帝與公主,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而形成了他們比較任性的脾氣。一旦他們要和同伴們一起生活時,就不太容易和同伴進行交流和相處,樂樂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在與家長的交流中,我得知:孩子是由奶奶照顧的,因此比較寵愛,養(yǎng)成了孩子任性的壞脾氣,而且由于老年人不太會陪著孩子玩,所以經常讓孩子看電視,以減少孩子的吵鬧。因此樂樂到了幼兒園后,她看到幼兒園有這么多家里沒有的玩具,很高興,這個也想玩,那個也想玩,但卻不知道怎么玩。一旦發(fā)現同伴有好的玩法,她就認為這是好的玩具,就去槍同伴手中的玩具,哪怕是自己的手中已有了一個和同伴相同的玩具。另外,她還不懂得怎樣跟小朋友交流,因為在家里任性慣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形成了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霸權,缺乏了用語言來表達她的想法。以上案例中的小主人公,就是不懂得表達,不會用:“times;times;我跟你一起玩,好嗎?”而是直接用槍的,這中間很容易就會引起她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因為她缺乏和小朋友之間用語言來溝通。針對以上這一情況,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游戲活動時,多關注樂樂的行動,讓她拿和同伴相同的玩具,引導她看同伴怎么玩,自己也學著怎么玩,同時讓她多與同伴說說話,多溝通、多交流,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懂得如何與同伴溝通與交流的方法。
2、在自由活動時,多帶樂樂一起玩,讓她體驗不同游戲的樂趣,同時也感受和大家一起玩的情趣。
此外,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教師的辛勤教育外,父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長也要注意對孩子的語言發(fā)展教育,為孩子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盡量多抽點時間陪孩子玩,教孩子一些玩游戲的方法,讓孩子感受相互游戲的樂趣。
托班語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輕信號穩(wěn)步地四散走
教學材料:
穿線的舊紙片盒、娃娃等玩具數只
教學過程:
1、孩子每個人1輛拉線的'紙片車,自己獨立地選取一只玩具娃娃放于拉線紙片車內,在場所上四散自由走。
2、孩子走了數圈后,聽見幼兒教師講“娃娃要回家了”的訊號后,將娃娃拉到家門跟前,放娃娃到教師周圍歇息。
3、教師跟幼兒溝通教學游戲情況。
4、孩子又一次選娃娃,開展“我陪娃娃到外面玩”的教學游戲。
教學提議:
1。拖拉線的長約80厘米,線最好不要太細。
2。娃娃家的門跟前要設4-5個,防止孩子擁擠。
教學二:大伙兒玩得好高興
教學內容:大伙兒玩得好高興(閱讀)
教學材料:
圖片、童謠《大伙兒玩得好高興》
教學過程:
1。孩子自由閱讀,幼兒教師個別指導。
2。幼兒教師展示掛圖,朗誦童謠。
3。孩子一邊看書一邊聽幼兒教師朗誦。
4。幼兒教師放慢速度,啟發(fā)孩子跟讀童謠。
教學提議:
幼兒教師教學前將童謠錄音,教學中可好幾次播放錄音,方便孩子重復體會與效仿。
附童謠:大伙兒玩得好高興
孩子,快點來看,
幼兒園里玩具多,
有車子,有積木,
另外還有一個毛絨玩具,
你來玩,我來玩,
大伙兒玩得好高興。
【托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托班語言講禮貌教案:托班語言教案大全04-14
托班語言教案02-20
托班語言活動教案03-14
幼兒園托班語言教案:你好_托班教案03-08
關于托班語言教案06-06
托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01-28
托班語言教案:大頭01-08
托班語言教案15篇03-10
托班語言教案:小熊拔牙02-08
托班語言教案(15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