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班教案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名稱:數學——有趣的數字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復習5以內的數字,初步認識數字“6”
2,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電話本,!—6的數字卡
活動過程:一,用打電話的方式,列出不同數字的排序
1, 小動物要開運動會了,我們怎么才能通知他們呢?
2, 打電話要知道電話號碼,我們來查一查,小動物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3, 這么多的電話號碼哪些地方是一樣的?
4, 都有5個數字,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呢?
小結:相同的幾個數字,經過不同的排列,就會有不同的電話號碼,真有趣!
二,初步認識數字“6”
1, 還有一個動物朋友我們沒有通知到,他的.電話號碼變成了6位數,看看,多了哪個數字?
2, 出示電話卡,讓幼兒觀察尋找6
3, “6”象什么?6的小圓圈是在下面的。
三,幼兒動手操作,感知數字的變化
1, 你們想不想用123456這6個數字來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幼兒操作,并愿意將自己的電話號碼讀出來與大家分享。
2, 幼兒再次操作,并展示。
四,延伸活動:
1, 你們知道老師家的電話號碼是幾位數的?
2, 那你們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回家教室以后,我們來做一本電話號碼本,記下好朋友的電話。
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的與要求:
1.再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學習根據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動作,注意動作的形象和節(jié)奏的合拍。
2.大膽主動的邀請同伴合作表演,學習兩兩合作分角色表演。
3.體驗歌曲中小朋友之間寬容所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
再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學習根據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動作。
教學難點:
能與同伴合作表演,學習兩兩合作分角色表演。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教學課件,幼兒已會記歌詞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想做一名懂禮貌的'好孩子,那怎樣做才是懂禮貌?讓幼兒自由發(fā)言。
2.引出課題《禮貌歌》。
3.發(fā)生練習
1=C――F 2/4
12 34︱5—︱555︱555︱54 32︱
小朋友唱 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1 — ‖
啦 。
二、基本部分
1.放映課件,幫助幼兒回憶歌詞內容,引起興趣。
2.教師范唱歌曲,幼兒仔細聽后回答問題。
提問:
(1)歌曲是幾拍子的?
(2)歌曲里說了一件什么事?
3.幼兒看掛圖一起朗誦歌詞。
4.教師教唱歌曲,直到幼兒唱會為止。
5.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給與指導。
6.教師幫助幼兒兩兩分角色表演。
(1)教師和幼兒討論兩兩分角色表演的分配方式。
(2)教師引導幼兒商量兩兩合作表演的角色分配和動作安排。
(3)幼兒主動邀請同伴進行角色表演2-3遍。
7.幼兒邊唱歌曲邊進行表演。
三、結束部分
1.教師,教育幼兒小朋友之間要寬容相處,互相幫助。
2.下課休息。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訓練幼兒單腳跳及雙腳夾包拋的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耐力和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沙包4個。
【活動方法】
將幼兒分成相等的4隊,站在起跑線后。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始,每隊的`第一個幼兒雙腳夾住沙包用力拋向前方,然后單腳跳到沙包處,再用力夾包向前拋,單腳跳……直到終點線,迅速拾起沙包跑回,將沙包交給第二個幼兒,依次進行,以最先完成的隊為勝。
二、游戲規(guī)則:
1、必須雙腳夾沙包向前拋,單腳跳到沙包所拋的位置。
2、把沙包拋到終點線后,要迅速拾起沙包向回跑。交給下一個幼兒。
三、注意事項:
1、游戲開始前,教師要先向幼兒介紹雙腳夾包拋的要領。
2、鼓勵幼兒用力向前拋,以此加快速度。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愛玩水是幼兒的天性,在日常生活當中只要幼兒接觸到水,就常常玩得很開心。既然孩子們對水這么感興趣,于是我設計了好玩的水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的基本特性,知道水德重要性。
2. 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索活動
3. 萌發(fā)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第一條目標意在豐富幼兒的基本認知,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裝有水,牛奶,醋的三個杯子。一盆水,圖片,玩水的玩具。
2. 知識經驗:請家長給孩子講一些生活中有關水于人們關系的故事。
活動過程:探索活動——集體討論——提取經驗——聯系生活實際——拓展生活經驗——獲得感悟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探索活動
(1) 了解水是無色,無味的。
(2) 玩水探索水的基它特征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分享交流
利用圖片和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討論水是從哪里來的?水有什么用途?讓幼兒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人們喝的水叫淡水,淡水資源在地球上是很有限的,只有幼兒認識了水,知道了水的形成過程,才能知道節(jié)約用水。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拓展經驗
讓幼兒進一步認識水對與人們生活的重要性,知道人類沒有了水就會面臨巨大的危險。此環(huán)節(jié)我會利用圖片來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產生認知認同。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談話活動
也是本次活動的結束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問題《如何做節(jié)約水的好娃娃》。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表揚能將自己的節(jié)約水的方法介紹給別人的好娃娃,該環(huán)節(jié)可以很好地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對幼兒節(jié)約水的思想情感再次進行提升。
教學反思
我想: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應該從孩子抓起,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喚起全社會的人都來自覺地節(jié)約用水。通過這個活動,我想孩子們對于生活中熟悉的水一定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鍛煉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及協調能力,使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遵守活動規(guī)則。
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材料:
廢舊易拉罐若干、膠帶等。
活動過程:
1、將準備好的易拉罐三個一組用膠帶緊緊纏在一起,最少需要制作二十組。
2、將制作好的.梅花樁分成兩組排放。
3、讓幼兒均分成兩隊站立在兩組梅花樁后面。
4、讓幼兒排好隊,;本文按順序讓幼兒走上梅花樁,提醒幼兒雙腳站穩(wěn),要踩在易拉罐中間,伸開雙臂保持平衡。
5、哪一組幼兒首先又穩(wěn)又快的通過梅花樁,哪一組幼兒獲勝。
6、反復進行游戲,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順利通過梅花樁。
7、幼兒之間相互討論怎樣才能使身體平衡。
8、游戲結束,將所用物品整理放回原處。
活動總結:
通過這次戶外活動,提高了幼兒的身體平衡性協調性以及靈活性。
教學反思:
走“梅花樁”時,從哪落地就從哪里重新踩上“梅花樁”,教師注意保護幼兒的安全,通過快速奔跑的動作練習,鍛煉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雙手的靈活性。培養(yǎng)幼兒協作克服困難的精神。
大班教案 篇6
春天是萬物復蘇、充滿生機的季節(jié),于是我班三個教師就商量并預設了四月份的主題活動——春天的秘密。然而,就在我們發(fā)動家長和幼兒共同布置“春天”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孩子們依然陶醉在三月主題活動——我愛我家中的生成課程“爸爸、媽媽,我會做”的氛圍中,他們依然愿用動手來表達和發(fā)泄自己的情感。恰巧省編教材正好有“我們的服飾”這一主題活動,于是我們便順應了孩子的需求,抓住孩子的興趣點,把這月的主題及時轉到“多姿多彩的服飾”上來。
一、幼兒的感性認識與“我家的服飾”。
剛開始,為使幼兒感受不同季節(jié)服裝的功能和服裝的豐富多彩,我們便想讓幼兒以調查表的形式來對自家的服飾有一認識和了解。
實錄:
與眾不同的調查表
佳明:“老師,你快看高犀子的'調查表,他寫了些算題。”
老師:“犀子,你為什么這樣填呀?”
犀子:“因為我爸爸、媽媽和我,我們每個季節(jié)的衣服都不同!
老師:“恩?那2+4+6+7=19是什么意思呀?”
犀子:“就是說我媽媽的衣服有2件紅色的、4件綠色的、6件灰色的、7件黑色的,一共有19件衣服!
由此看來,這一形式不但使幼兒對服飾的樣式、顏色等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還培養(yǎng)了孩子的統計、分類能力。
二、主題墻的產生——“多姿多彩的服飾”。
在幼兒調查的基礎上,我們又請孩子設計服飾(畫、制作),充分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實錄一:
特殊的交通工具
若塵:“老師,你看我設計的服裝。”
老師:“這么多呀?!”
若塵:“恩,我設計的衣服可以作為交通工具。穿上這件就能一下子到海洋里,穿上這件就能到外星球上去,穿上這件就······”
實錄二:
“廢物”衣服
文倩:“老師,我的衣服是用羽絨服袋(內袋)和撲克牌做的。”
舒寧:“老師,我的衣服是用掛歷紙做的!
葉蒙:“老師,我的衣服是用廢報紙做的。”
睿臻:“我的衣服是用廢光碟做的!
淑云:“我的衣服是用飲料瓶上的蓋做的!
……
我們把孩子們做的衣服掛到了主題墻上(剩下的放到了表演區(qū)),把孩子畫的作品,先讓孩子剪下來,然后貼在了主題墻的周圍作了邊框。
三、“漂亮的包包”。
有了漂亮的衣服,當然要有漂亮的包來搭配,于是我們在引導孩子收集包的實物與圖片之后,又指導孩子先畫并制作出了“漂亮的包包”。
實錄:
夢真:“老師,我用一個紙盒子做了個包!
書涵:“老師,我用白紙做了個包,可是我給它畫上了漂亮的畫!
夢真:“那叫裝飾畫!”
欣宇:“老師,我做了一個折疊包,他可以縮小到能能裝進口袋,用的時候再把它放開就行了。”
宇子:“老師,我設計的包,不用你提著,一按按扭,它就跟你走!
……
給孩子一個空間,將孩子的作品展示出來,就形成了“漂亮的包包”
四、“瞧,我的小鞋”。
鞋子也是服飾一族,我們當然不能忽視,在引導幼兒搜集實物、圖片,了解了鞋子的顏色、樣式、材料、功能等的基礎上,我們又讓孩子動起手來——親手設計并制作小鞋。
淑云:“老師,你看,我做的鞋子怎么翹起來了(原來鞋底做小了)?”
老師:“動動腦筋想想看!
淑云:“一定是鞋底做小了,不過沒關系,我把它做成跳踢踏舞的鞋子吧!
五、生成課程
表演區(qū):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服飾越來越豐富,帽子和眼鏡也成了服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們制作出了博士帽、廚師帽、涼帽等,再配上各式眼鏡,我班的服飾一族真是多姿多彩。
“我為烈士獻花環(huán)”:四月五日清明節(jié)這天,我班孩子用皺紋紙、衛(wèi)生紙、呼啦圈親手制作了花環(huán),并列隊到烈士陵園為烈士獻上了花環(huán)。
實錄:
文浩:“老師,烈士叔叔和阿姨能看到我們嗎?”
雨情:“老師,他們能聽到我們說的話嗎?”
悅悅:“老師,我們給烈士叔叔和阿姨唱首歌吧。”
環(huán)宇:“那我們就唱《國旗,國旗紅紅的哩》吧,我覺得這首歌挺適合的。”
孩子的情感是最真摯的,孩子唱出了自己的心聲,道出了自己的感受:“謝謝敬愛的叔叔阿姨,我們長大了會和你們一樣。”
由此看來,孩子有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參與討論,能產生強烈的互動效應,他們不僅分享同伴的的生活經驗,而且能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并試圖使各自的經驗在某一問題上達成統一。
這個主題基本結束,我們的活動是步步深入并開展,且活動中有著緊密聯系,再有幼兒的興趣,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確實是積極主動的。在活動中,幼兒動手、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有了提高,也知道了服飾與我們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又不乏情感教育——“我為烈士獻花環(huán)”。因此,在活動中選擇和制定適合幼兒特點的材料,抓住幼兒興趣點,這樣不僅讓幼兒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我們也樹立了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觀念,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和材料,讓幼兒在與環(huán)境和材料的交互作用中獲得更多的經驗。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1-05
大班教案12-31
大班教案01-01
大班教案01-01
大班教案01-31
大班教案02-06
大班教案02-03
大班教案02-03
大班教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