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小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我們都知道,蘿卜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jié),蘿卜在農(nóng)村菜場等地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白蘿卜、胡蘿卜、卞蘿卜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它營養(yǎng)豐富,吃法繁多,可煮湯、可涼拌、可紅燒、可腌著吃,有的還可生吃呢!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蘿卜,但對蘿卜的種類、用途、營養(yǎng)價值等還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幼兒不愛吃蘿卜的現(xiàn)象。因此,我認為:此活動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因此,在話題《秋天的果實》中我結(jié)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生成了此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了解蘿卜的外形,形成對蘿卜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蘿卜的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發(fā)幼兒愛蘿卜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觀察白蘿卜、胡蘿卜,學會從顏色、外形、味道等方面進行相對應的比較,找出其不同點。
2、知道蘿卜有營養(yǎng),喜歡吃蘿卜。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蘿卜的特征、用途。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品嘗蘿卜,使活動得到深化。
難點:講述蘿卜的不同特征,并通過集體小結(jié)、整理兩種蘿卜的特征。
【活動準備】
1、白蘿卜、胡蘿卜若干(數(shù)量超過幼兒的人數(shù)),切成小塊的兩盤蘿卜及牙簽。
2、小兔子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3、課前請家長配合有意識地讓幼兒認識一些蘿卜食品并品嘗。
【活動過程】
1、以游戲的形式和口吻進入主題。
(1)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場地,手指蘿卜筐:“寶寶們,看那里有什么呀?”幼兒集體邊看邊一起回答:“有蘿卜!
師:“那現(xiàn)在媽媽請寶寶每人去拔一個蘿卜!
(2)教師帶動幼兒跳著去拔蘿卜,拔好后按一白蘿卜一胡蘿卜相隔坐好座位。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顒右婚_始我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小兔拔蘿卜”的語言情境和物質(zhì)(蘿卜)情境,引發(fā)幼兒觀察蘿卜的興趣,從形式上,內(nèi)容實質(zhì)上深深吸引孩子。)
2、比較兩種蘿卜的異同。
(1)認識名稱:寶寶,告訴媽媽你拔到的是什么蘿卜?(引導幼兒先從名稱上分清兩種蘿卜)
(2)比較兩種蘿卜:
比較顏色:看一看,它們的顏色一樣嗎?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分別觀察自己與同伴的蘿卜,學習詞語:桔黃)
比較形狀:看看寶寶手里的蘿卜是什么樣的?和好朋友手里的蘿卜一樣嗎?(引導幼兒說出蘿卜有大有小、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摸摸蘿卜的皮有什么感覺?(學習詞語:光滑)
比較味道:你知道蘿卜有什么用?(引導幼兒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自由地講述。)今天媽媽給寶寶們準備了生的白蘿卜和胡蘿卜,請寶寶們?nèi)L嘗看是什么味道的?(幼兒自由品嘗并及時地講述自己吃到的白蘿卜、胡蘿卜分別是什么味道的)
(評析:根據(jù)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在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讓幼兒人手一個蘿卜,引導幼兒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嘴巴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幼兒通過比比、摸摸、說說各自看到的蘿卜的特征。)
3、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jié)。
(1)白蘿卜里外都是白的,圓圓的或長圓的,皮很光滑,吃起來甜甜的;胡蘿卜里外都是桔黃色的,長長的有點尖,皮不光滑,吃起來有點藥味,也有甜味。蘿卜很有營養(yǎng),小朋友應該多吃。
(2)寶寶們,拿起我們拔到的'蘿卜到食堂看阿姨怎么用蘿卜做成好吃的菜。(幼兒帶著蘿卜和老師一起離開活動室去食堂)
(評析:在活動中孩子獲得經(jīng)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就通過引導與幼兒一同小結(jié)的方式,對幼兒獲取蘿卜的經(jīng)驗進行整理。同時,引導幼兒品嘗蘿卜,大家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tài)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多吃蘿卜(蔬菜)營養(yǎng)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yǎng),使身體長得更捧,目標2就自然完成了。)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雨屋探秘”中能根據(jù)大雨小雨圖譜有輕響的拍奏相應的節(jié)奏,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
2、體驗在游戲中闖關(guān)成功的喜悅之情。
活動準備:
已有經(jīng)驗:會看圖譜節(jié)奏
PPT音樂糖果籃
活動過程:
一、音樂進場,進入情境,激發(fā)興趣
導語:我們學過一首關(guān)于大雨小雨的歌曲,把好聽的歌曲唱給客人老師聽吧。
歌表演《大雨小雨》2遍(鋼琴伴奏)
唱完歌曲播放PPT下雨了
導語:呀,下雨了,讓我們來躲躲雨吧
坐在小椅子上,把鈴鼓放于椅子下(師示范提醒)
播放PPT雨屋
過渡:下這么大的雨,我們?nèi)フ覀屋子躲躲雨吧。
二、繼續(xù)激趣,根據(jù)提示和圖譜進行闖關(guān)探秘
1、用手響響的拍奏大雨的節(jié)奏聲音。
提問:這屋子的門怎么不開啊?
播放PPT(想進雨屋,請解開門上的密碼)并出示密碼
導語:孩子們,一起看一看想想辦法。
如果拍手沒有注意聲音的輕響。
提問:怎么沒有打開呀?請給我們點提示吧。
播放PPT錄音(提示:請注意是大雨還是小雨)
提問:提示是什么意思呀?我們應該怎么解開密碼?
師幼共同拍奏,成功,播放開門PPT
2、用腳輕輕的踩奏小雨的節(jié)奏聲音。
播放PPT(小女孩說恭喜你們進入雨屋的世界,你們可真厲害,后面還有更大的驚喜等著你們,如果還想進入后面的藍色雨屋,請解開門上的密碼。)
提問:你們想繼續(xù)嗎?
繼續(xù)播放PPT藍色門上的密碼
提問:這次的密碼有什么不一樣?
追問:還需要注意什么?(腳的.方向)
如果幼兒未能注意交替踩腳 ,門不打開,并播放PPT提示(提示:注意腳的方向)
提問:提示告訴我們注意什么?
小結(jié):再來試一試,輕輕的左右交替踩節(jié)奏。
師幼共同踩奏,成功,播放開門PPT
3、用鈴鼓響響的拍奏大雨的節(jié)奏聲音。
播放ppt(袋鼠說:歡迎勇士們,我是雨屋的主人,我給你們準備了一份寶藏,如果你們能解開密碼就能拿到寶箱的鑰匙。)
繼續(xù)播放PPT到密碼
提問:這個密碼有點兒不一樣,怎么解開密碼。
提問: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小結(jié):我們做好準備,一起去解開密碼,獲得鑰匙。
集體成功解開,播放PPT,開寶箱
三、打開寶箱,獲得寶藏,體驗闖關(guān)成功的喜悅之情
導語:我們打開寶箱啦!去看看有什么寶藏呀!
請一位幼兒取出幕布后的寶藏
小結(jié):讓我們一起和其他小伙伴分享我們獲得的寶藏吧!
小班教案 篇3
目標
1.感知柔軟、堅硬、光滑、粗糙的感覺。
2.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覺。
準備
1.一個紙盒,上面挖一個小洞(大小能保證幼兒把手伸進里面并能從里面拿出東西)。
2.紙盒內(nèi)放入海綿玩具、玻璃球、布娃娃、板刷等物,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基本相等。
過程
1.猜猜寶貝。
——教師出示神奇的百寶箱。這是一個神奇百寶箱,里面有許多寶貝,請你們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怎么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寶貝呢?
2.摸摸百寶箱。
——鼓勵幼兒上來摸一摸,并告訴大家自己摸到的寶貝可能是什么,摸上去的感覺怎么樣。
——把這個寶貝拿出來讓別的幼兒摸一摸,看一看。
——這是一件什么寶貝?有什么用?
——請幼兒玩一玩自己摸到的寶貝,想出多種玩的方法。
——鼓勵幼兒互相交換觀察各自摸到的物品,感知它們的特點。
建議
1.百寶箱內(nèi)的物品盡可能是多種質(zhì)地的,且數(shù)量要多。
2.幼兒摸寶貝時不能看,待說出自己的.感覺并猜想是什么后,方能拿出來驗證。
活動反思
整節(jié)課幼兒始終保持著積極地學習態(tài)度,對提供的各種材料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都爭著去摸一摸、說一說,活動內(nèi)容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使幼兒在知識的積累與情感的體驗得到雙重發(fā)展。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詩意、歡快的氣氛。
2、初步嘗試用動作和聲音表現(xiàn)雨打荷葉的歡樂情境。
活動準備:
故事《小雨人兒》自制圖書;雨天的'下雨聲;小雨人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測導入
(價值取向:通過聽雨聲的錄音引發(fā)對于雨天情景的關(guān)注,對故事的興趣。)
提問:
1、聽,是什么聲音?
2、認識小雨人,和小雨人打招呼。
二、分段欣賞
(價值取向:以教師分段講述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用動作和聲音表現(xiàn)雨打荷葉。)
第一段:小雨人從哪里來?
看看小雨人去了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觀看圖片)
第二段:(互動提問理解故事)
1、咦,這個池塘怎么這么綠呀!
。ㄒ驗槔锩嫜b滿了荷葉。
2、荷葉像什么?
。ê扇~像鼓。
故事講至“噠噠,噠噠(緩慢)噠噠噠噠噠噠(歡快)”
3、荷葉鼓發(fā)出什么樣好聽的聲音的呢?
。▽W學荷葉鼓發(fā)出的聲音)
第三段:
1、好聽的鼓聲把正在睡午覺的朋友們驚醒了。看是誰?
2、荷花、青蛙、紅鯉魚要來跳舞了,我們來表演一下。
三、完整欣賞
。▋r值取向:運用自制圖書配上背景音樂,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感受故事詩意、歡快的氣氛。)
1、共同看故事
。ㄓ梅、小鈴、指點的方式幫助孩子仔細閱讀畫面;)
讓我們一起來完整看看這個故事。
2、共同來講述故事
1)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結(jié):故事的名字叫《小雨人》。
2)提問:你認為小雨人兒是一個個怎么樣的小朋友?(調(diào)皮、好玩的小孩)
小結(jié):小雨人兒是一個個調(diào)皮、天真的小朋友們,他們跟著朋友們歡快的舞動著。
拓展:
下雨了,可能是小雨人來找我們做朋友呢,不要害怕,和他做朋友,和他一起跳跳舞吧!
故事:
小雨人兒在哪里?小雨人兒都躲在云朵里。他們排著很長很長的隊伍,在天上跑來跑去,尋找著好玩的事兒。中午的時候,小雨人兒跑到了一個池塘的上空。
"這個池塘怎么這么綠呀?""因為池塘里裝滿了荷葉。""你們看,這些荷葉像什么?"小雨人兒個個都是好玩的孩子。
"荷葉像鼓。""我們要敲鼓""我們要敲鼓"小雨人兒邁著整齊的步伐,從天上跑下來。
嘩!嘩!嘩!
嘩!嘩!嘩!
數(shù)不清的小雨人兒,密密地降落在荷葉上,"噠噠"地敲起了荷葉鼓。
噠噠噠!噠噠噠!
噠噠噠噠噠噠噠!
"多么好聽的鼓聲!"正在睡午覺的荷花醒來了!青蛙醒來了!紅鯉魚醒來了!
噠噠噠!噠噠噠!
噠噠噠噠噠噠噠!
調(diào)皮的小雨人兒越敲越歡。
荷花說:"我要跳舞!"青蛙說:"我要跳舞!"中午的池塘熱鬧起來。
噠噠噠!噠噠噠!
噠噠噠噠噠噠噠!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冬日陽光的溫暖,并體驗表演故事的樂趣。
2、能夠說出故事中的對話,理解故事內(nèi)容。
3、知道曬太陽是冬天一種取暖的方式,勤曬被子有利于健康。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nèi)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5、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重點
認真傾聽故事,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難點
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準備
1、前期經(jīng)驗準備:帶領(lǐng)幼兒到戶外感受沒有陽光的地方有什么感覺(陰涼、冷冷的),陽光照在身上什么感覺(暖暖的、很舒服)。
2、教具準備:課件、故事視頻、動物頭飾、情景創(chuàng)設、被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冬季)冬季有什么特點?如果太陽出來以后,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是怎么樣的?”(暖暖的很舒服)。冬天來到了,小動物們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呢?
二、學習故事對話,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播放故事,幼兒傾聽。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面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小松鼠的被子是什么?小松鼠曬過的被子上聞到了什么?”
2、再次欣賞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我們聽聽小動物們都說了些什么,請你們仔細聽!
“小松鼠問了胖小豬、小山羊什么?他們是怎么回答小松鼠的?最后小松鼠說了什么?”小動物曬過被子后,蓋著有太陽味的被子,心情是怎樣的?
教師小結(jié):冬天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勤曬被子能將被子進行消毒,讓我們的被子香香的,身體棒棒的。
3、利用教具,師幼共同講述故事,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師:“孩子們,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吧!
教師帶領(lǐng)幼兒講故事,引導幼兒大膽地講述。
三、情景表演,體驗表演樂趣
教師為幼兒帶上頭飾進行表演,全體幼兒分為三組,一組表演小松鼠,一組表演小山羊,一組表演小豬,幼兒自愿選擇角色。
師:“孩子們,現(xiàn)在我們來當作小動物一起來表演吧!”
小結(jié):孩子們表演的都非常好,曬太陽也是冬天的一種取暖的方式,還能讓我們身體更加強壯呢!
四、活動延伸
發(fā)散幼兒思維進行談話活動。
師:“還有誰喜歡太陽?為什么?”
教學反思:
《香香的被子》是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它以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語言通俗易懂,情節(jié)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tài)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于幼兒接受。而且故事貼近幼兒生活,知道曬太陽的作用,培養(yǎng)一些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兒對于曬被子的好處經(jīng)驗掌握的還是比較好的,知道被子放久了,上面會有很多細菌,要讓太陽公公用陽光消滅它們。被子濕了,也要用太陽光曬一曬。在故事講述時,幼兒聽的很認真,很快知道故事里的三個主人公的大致對話,我也讓幼兒嘗試跟著老師講故事,說說主人公在里面的對話,幼兒還是樂意說說的。并將 ABB形式的形容詞作為本次活動語言學習的重點,孩子們一開始對這樣的詞覺得很滑稽、有趣,于是我就借機將孩子的這個發(fā)現(xiàn)強調(diào),幫助孩子理解,豐富了孩子詞匯,并嘗試運用這些語言,孩子們興趣濃厚。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閱讀圖畫故事,感知認識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
2、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用語言講述故事中重復的象聲詞,并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洗澡情景。
3、能一頁一頁地翻閱圖畫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音樂磁帶《洗刷刷》和錄音機一臺。
3、幼兒欣賞過《洗刷刷》音樂。
4、實物展示儀、電視機一臺。
【活動過程】
一、通過語言,引出閱讀活動。
師:小朋友,你洗澡嗎?你在哪里洗澡?你和誰在一洗澡?你們是怎么洗澡的?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有趣的圖畫故事《在澡堂里認識自己》。
二、幼兒閱讀圖畫書。
1、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打開相應的畫面,提醒幼兒一頁一頁地翻閱畫面。
2、教師關(guān)注幼兒閱讀,并與個別幼兒進行交流。
3、師:圖畫書一里有誰?講了什么故事?
三、師生共同閱讀幼兒用書。
教師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帶領(lǐng)幼兒一頁一頁地翻閱畫面,并用象聲詞表達洗澡時發(fā)出的聲音。
四、表演故事中的洗澡動作,講述洗澡發(fā)出的聲音。
1、教師帶領(lǐng)幼兒看圖完整呢感地閱讀故事。
2、教師熊爸爸和小熊在一起洗澡,他們洗了那些地方?是怎樣洗的?發(fā)出了什么聲音?
3、啟發(fā)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故事中洗澡的情景,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重復講述象聲詞2-4遍。
4、啟發(fā)幼兒想一想,說一說:你家里洗澡的時候,最喜歡洗什么地方?洗澡的時候發(fā)出什么聲音?
五、音樂活動:洗刷刷。
1、師:小熊個爸爸在一起洗澡,真好玩呀!小朋友我們大家在一起洗澡玩好嗎?
2、播放《洗刷刷》音樂,讓幼兒自己找個空地方,隨著歡快的音樂節(jié)奏,自己洗澡或和同伴相互洗澡,鼓勵幼兒清晰身體的不同地方,感知洗澡的.樂趣。
【活動延伸】
準備中我還畫了熊爸爸和熊寶寶的圖。
活動以熊爸爸和熊寶寶出去活動后出汗了為開始,引起幼兒的興趣。
【活動反思】
活動中通過學習熊爸爸和熊寶寶洗澡,并用象聲詞發(fā)出洗澡的聲音,讓幼兒更感興趣,幼兒學起來也容易記住,在不知不覺中知道自己身上的各個部位。活動中還讓幼兒學熊爸爸和熊寶寶洗澡,并邊洗澡邊嘴巴發(fā)出象聲詞。最后讓幼兒聽音樂一起洗澡,讓幼兒進一步感知洗澡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7
目標:
通過用瓶子樂器演奏活動,使幼兒初步感受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guān)系。
準備:
《大貓和小貓》音樂、裝有豆子的瓶子
過程:
1、讓瓶子來唱歌:寶寶搖晃瓶子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guān)系。
2、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并用瓶子樂器演奏,提醒寶寶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11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10
小班教案12-08
小班教案12-13
小班教案12-16
小班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