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三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l 活動準備:
1. 每人準備大小不一的紙張。
2. 幼兒觀看過電視節(jié)目《超級變變變》。
活動過程:
一. 幼兒制作紙棒,并比較紙棒的不同。
1. 幼兒制作紙棒。
請你用紙做一個紙棒。
2. 比較紙棒的不同。
你做的紙棒和別人一樣嗎?為什么?
。ㄒ龑в變赫f出紙棒有長短、粗細、花紋間的不同)
二. 啟發(fā)幼兒想象,并嘗試用紙棒進行表演。
1. 啟發(fā)幼兒想象。
你做的紙棒像什么?
。ㄓ變喊l(fā)揮想象,討論并上臺表演。)
2. 鼓勵幼兒嘗試表演。
我們現在來玩一個“猜猜看”的游戲,請你不要用嘴告訴我們把紙棒變成了什么,而要用你的身體、動作來告訴我們,好嗎?
三. 小組共同合作表演,培養(yǎng)幼兒合作能力。
1. 提出要求。
現在我們知道可以用身體動作和一些道具來進行有趣的表演,我們來進行一個“紙棒變變變”的表演比賽好嗎?請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來表演。想好要表演什么,應該設計怎樣的動作。
2. 幼兒結伴討論,分組排練,教師巡回了解幼兒的想法,適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鼓勵幼兒互相合作。
3. 集體交流。
四. 集體玩紙棒游戲。
紙棒除了可以表演,還能做游戲呢?想一想,你的紙棒可以做什么游戲?
。ㄓ變河懻,集體做游戲)
活動過程:
一. 幼兒制作紙棒,并比較紙棒的不同。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滲透了兩個物體間比較長短、粗細、厚薄等數學概念。幼兒通過自己制作紙棒,說說自己制作的紙棒是什么樣子的,和別人的有什么不同,從而進行比較,為下一個表演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二. 啟發(fā)幼兒想象,并嘗試用紙棒進行表演。
幼兒對紙棒進行了比較,對紙棒有了一定的認識,于是我啟發(fā)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說說自己做的紙棒像什么,幼兒根據紙棒的長短、厚薄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想象,有的說細細的紙棒像香煙,有的說長長的紙棒像話筒,有的'說粗粗的紙棒像煙花,為此我抓住這個時機,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描述進行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有的幼兒因為自己做了一個紙棒,不能進行充分地表演,于是他主動與同伴合作,共同進行表演,體現了幼兒的合作能力。
三. 集體玩紙棒游戲。
幼兒對紙棒進行了各種各樣地表演后,我還啟發(fā)幼兒想一想紙棒還能做什么游戲,在我的啟發(fā)下幼兒想出了跳格子游戲和拼英文字母的游戲,但在活動過程中我發(fā)現幼兒因為桌椅的限制不能自由地玩紙棒的游戲,應該打破桌椅的束縛,讓幼兒自由地組合隨意地在地上玩游戲,這樣幼兒就能盡情地進行游戲了。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教育中,充分挖掘生活中幼兒能接觸到的多種藝術樣式,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紙棒是一種開發(fā)性的、能讓幼兒在發(fā)現中學習的材料,它有助于打開思路,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因此活動“紙棒變變變”就受了電視娛樂節(jié)目“超級變變變”的啟發(fā),表現的內容于幼兒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在活動過程中,我本著“了解兒童、相信兒童、支持兒童”的原則,以“兒童展示——發(fā)現問題——教師引導——相互交流”的方式,不斷滿足幼兒的需要,為他們搭建自我體驗、自由展示的舞臺。
活動目標:
1. 通過制作,比較出紙棒的不同之處如花紋、粗細、長短等特征。
2. 通過比較對紙棒進行發(fā)散思維的想象,有一定的想象能力。
3. 能用肢體語言進行藝術表演,有一定的合作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認識、了解地球,知道地球是一個十分巨大的球體,是我們人類和其它動物共同居住生活的地方。
2、教育幼兒愛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和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電視機、電腦、2個課件;
2、地球儀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請你猜一猜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法國人……都住在什么地方。
二、向幼兒介紹地球
1、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地球嗎?它是什么形狀?(幼兒自由回答)
2、出示地球儀,請幼兒觀察并討論地球的形狀。
小結:地球是一個非常大的球體,形狀像球而略扁,地球儀就是縮小的地球模型。
3、通過看課件,讓幼兒了解地球上面有什么?
(1)提問:地球是一個很大的'球體,你們知道它上面有什么?(請幼兒憑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識回答)
大班科學活動:吃奶的和下蛋的
大班科學活動?聰明的黑貓警長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根據《指南》所提倡的“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好玩的冰”。通過兩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禮物,讓孩子們在與冰的親密接觸與操作中具體感知冰的特性并獲得冰融化經驗,最后在欣賞夾心冰塊制作過程中激發(fā)幼兒動手制作冰制品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辦法讓冰融化并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冰塊,杯子,夾心冰塊,積木、筷子、熱水、盤子,毛巾,盆,PPT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發(fā)興趣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東西,看看是什么?老師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請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來告訴老師冰是怎么樣的?
2.幼兒探索并交流。
提問:冰是怎么樣的?
3.小結:原來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涼涼的,滑滑的,玩一玩,還會變成水。
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讓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師想送你們一些小禮物,可是這些禮物都藏在冰塊里,你們要想個辦法才能拿到禮物,想個什么辦法呢,誰來說一說?你們覺得這么多的辦法都能拿到禮物是嗎?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熱水、木塊、小棒,請你去試一試,看誰能夠拿到禮物。
2.嘗試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辦法拿到了禮物?你發(fā)現最后冰變得怎么樣了?
3.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辦法,有的用熱水泡冰塊,有的用小棒攪拌,還有的用木塊敲,冰塊慢慢化掉了,越來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禮物,真開心!
三、播放PPT,了解夾心冰塊制作過程。
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把禮物放在冰塊里面的?誰先來猜猜看。(幼兒猜想)還是請夾心冰塊寶寶自己來告訴你們吧。(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夾心冰塊送給爸爸媽。
活動反思:
冬天是一個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個奇特的世界。晶瑩剔透的冰,深受孩子們的喜歡。他們對冰有著濃厚的興趣,可對冰的認識僅僅只是一些感性的經驗,對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開展“冬爺爺的禮物”主題活動中,我從孩子們的生活中選材設計教學方案,讓孩子自己動手實踐,喚起他們的已有經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經典]07-26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科學活動教案07-20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科學活動教案10-31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2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3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30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