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逆向思維》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逆向思維》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逆向思維》教案1
——逆向思維的運用
主備人:使用班級:1-22使用日期:
教學目標:1、使學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維”
2、學會在寫作文中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
教學重點:使學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維”
教學難點:學會在寫作文中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
一、導入
二、什么是逆向思維?
“反彈琶琶”即逆向思維在寫作中的運用。所謂逆向思維,即克服思維定勢,從問題的相反方向進行思索,從而顯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逆向思維法就是反過來想一想,不采用人們通常思考問題的思路,而是從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問題。逆向思維法具有挑戰(zhàn)性,常能出奇制勝,取得突破勝解決問題的方法。
“反彈”就是從某論點的對立角度去確立新觀點,去闡發(fā)新見解。"即反其意而用之,是求異思維的一種形式和結果,是經(jīng)過了多種多樣方向的"求異"之后,最終確定了朝原來的"信息"相反(或相對)的方向發(fā)展的一種表現(xiàn),即是一種逆向求異思維。運用逆向求異思維的方法,立意才會有新的意境,發(fā)人深省。例如:
1、阿拉伯的一個大財主,對兩個兒子說,你們?nèi)ベ愸R,終點是沙漠中的綠洲,誰的馬后到,我的全部財產(chǎn)就給誰。兩個兒子聽后,都騎上自己的馬,緩慢的行走,太陽炙熱,沙漠烤人,沒過多久,兩個人便熱得支撐不住了。正巧一個“智多星”路過這里,給他們出了一條妙計,讓兩人換馬騎。因為父親說要看哪匹馬后到,兩人一換馬,比慢的賽馬就變成了比快的賽馬。換了馬,騎的是對方的馬,對方的馬先到了,自己的馬就會后到。這個辦法看起來只是換了一種騎法,實際上是換了一種思維方式,換了一個角度分析問題。這個問題若只是從正面講話進行思考,是根本解決不了的,只有從反面去考慮,才可將問題解決。
2、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星期六的早晨,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牧師在準備講道。那天下著雨,他的妻子沒在家,他的小兒子吵鬧不休,令他心煩。他無可奈何地他拿起一本雜志,一頁一頁的翻著,他翻到了一幅色彩鮮艷的大圖畫——世界地圖。他把地圖撕成碎片,丟在地上,對兒子說:“小約翰,如果你能把這些碎片收攏,我就給你兩角五分錢。”牧師以為這件事會花費小約翰上午的大部分時間,免得再反煩他。沒想不到十分鐘,小約翰就來敲他的門了。牧師見兒子如此快地拼好了那地圖,十分驚訝。他問道:“小約翰,這件事你怎么做得這么快?”小約翰回答說:“這很容易,在地圖的背面有一個人照片,我把這個人的照片收攏,然后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么這個世界也是正確的!薄@個故事告訴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時侯若從反面去思考、去解決,會找到更好的方法。
正是,反彈琵琶是逆向思維方法。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常常有“卡殼”的現(xiàn)象,會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此時如果折回來從事物的反面去思考,有時會出現(xiàn)“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這種把通常的思維反過來,在對立的思維道路上打開新局面的思維叫做逆向思維。
三、逆向思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學會逆向思維,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敢于破除習慣的思維方式和舊的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跳出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的老框框,大膽設想。發(fā)前人之未發(fā),化腐朽為神奇,標新立異。
2、立論要經(jīng)得起推敲。逆向求異應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或特定的社會背景中進行,只有嚴格遵循客觀規(guī)律,準確把握事物的本質,才能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如果把“反彈”誤為“亂彈”,立論偏頗,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貽笑大方。
3、有時,"反其意而用之"只表現(xiàn)為局部范圍的補充、發(fā)揮,并不一定要全部推翻原采的觀點?沒有異想,哪來天開?","熟不一定生巧","弄斧應到班門","不看風焉能使舵"等,都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或特定的社會背景中的合理的逆向思考。對于這一類的"反其意而用之",一定要嚴格遵循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嚴肅地探索,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避免從-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反彈”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觀點都能逆向求異。那些違反科學道理,有悖于人們共識和傷害人感情的“反彈”,都是不可取的。如“螳臂擋車”,貶抑螳螂已成共識,你若想褒揚它,想借此改變?nèi)藗兊膫鹘y(tǒng)觀念,人們將難以贊同。我建議同學們用“反彈”這一手法時還是先作一番思考。一般來說,以下幾種情況不適用“反彈”
一是自古以來人們公認的道理。比如“尊老愛幼”,你不能說要“欺老騙幼”。
二是一些寓言、神話、成語、典故,不能單從表面字意理解,而應把握其內(nèi)在含義。如《愚公移山》告訴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種精神,如果從愚公的做法這一角度思考,得出:移山不如搬家“這一結論,這是有悖于寓言的原意的。
三是對名人的優(yōu)秀事跡不宜反彈。
四是對國家政策、路線、方針、不宜用反彈。
總而言之,我們寫文章要有新意,要敢于表達意見,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可以懷疑一切、否定一切。
經(jīng)典例文
"誠信"漂流記
話說誠信被那個"聰明"的年輕入投棄到水里以后,他拼命地游著,最后來到了一個小島上。"誠信"就躺在沙灘上休息,心里計劃著等待哪位路過的朋友允許他搭船,救他一命。
突然,"誠信"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歡樂輕松的音樂。他于是馬上站起來,向著音樂傳來的方向望去:他看見一只小船正向這邊駛來。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寫著"快樂"二字,原來是快樂的小船。"誠信"忙喊道:"快樂快樂,我是誠信,你拉我回岸可以嗎?""快樂"一聽,笑著對"誠信"說:"不行不行,我一有了誠信就不快樂了,你看這社會上有多少人因為說實話而不快樂,對不起,我無能為力。"說罷,"快樂"走了。
過了一會兒,"地位"又來了,誠信忙喊到;"地位地位,我是誠信,我想搭你的船回家可以嗎?""地位"忙把船劃遠了,回頭對"誠信"說:"不行不行,誠信可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來之不易啊!有了你這個誠信我豈不倒霉,并且連地位也難以保住啊!"誠信很失望地看著"地位"的背影,眼里充滿了不解和疑惑,他又接著等。
隨著一片有節(jié)奏的卻不和諧的聲音傳來,"競爭"們乘著小船來了,"誠信"喊道:"競爭,競爭,我能不能搭你的小船一程?"競爭們問道:"你是誰,你能給我們多少好處?""誠信"不想說,怕說了又沒人理,但"誠信"畢竟是誠信,他說:"我是誠信……""你是誠信啊,你這不成心給我們添麻煩嗎?如今競爭這么激烈,我們'不正當競爭'怎么、敢要你誠信?"言罷,揚長而去。
正當誠信感到近乎絕望的時候,一個慈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孩子,上船吧!"--個白發(fā)蒼蒼的老者在船上掌著舵道:"我是時間老人。""那您為什么要救我呢?"老人微笑著說:"只有時間才知道誠信有多么重要!"沒有誠信,快樂不長久,地位是虛假的,競爭也是失敗的。"在回去的路上,時間老人指著因翻船而落水的"快樂""地位"、"競爭"意味深長地說道:"沒有誠信,快樂不長久,地位是虛假的,競爭也是失敗的。注意:一個事物的有無結果如何,人們很少去想到底有怎么樣,沒有怎樣;一個該有的事物,想想沒有了會怎樣,這就是逆向思維--"誠信"該有,丟棄以后會怎樣,想一想,寫出來就是用"反彈琵琶"法來寫作。
四、訓練題
1、如寫牽牛花,一般人多贊美它勇于攀登,奮發(fā)向上,為“四化”進軍吹奏喇叭;逆向思維則諷刺它攀著繩索樹枝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軟骨頭。
例一:牽;ǎ阌惺裁粗档抿湴恋哪?你看你——爬上了竹竿,高高地吹著你的小喇叭,仿佛是勝利的號角?墒,請看看你所依托的竹竿吧,他們什么也沒有說!
例二:牽;,我贊美你!你沒有牡丹的富貴,沒有荷花的清高,也沒有菊花傲世孤高的姿態(tài),可是你從不自卑,哪怕是生在瓦礫堆中,破舊的墻角,你仍然開得轟轟烈烈,把你的小喇叭朝著太陽!
2、請分別就“雪”、“曇花”、“彩虹”、“竹子”“小草”、“荷花”等物為立意的對象,仿照上面的方式各寫兩段話。
3、請采用逆向思維法從“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孟母三遷”“知足者長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薄昂民R不吃回頭草”“天平”“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中任選一個為立意的對象,寫一段話。
五、學生質疑
六、課上總結
七、布置作業(yè)讀下面材料,從逆向思維的角度寫一段話談談你的看法
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里之富人見之,閉門而不出;貧者見之,挈妻子而走。(《莊子》)
《逆向思維》教案2
【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會逆向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技能
【教學重點】
1.學會逆向思維方法
2.掌握逆向思維技巧
【教學方法】
發(fā)現(xiàn)法、討論法、競賽法、訓練法
【教學過程】
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讓思維向對立面的方向發(fā)展,從問題的相反面深入地進行探索,樹立新思想,創(chuàng)立新形象。當大家都朝著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向思考問題時,而你卻獨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叫逆向思維。人們習慣于沿著事物發(fā)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辦法。其實,對于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倒過來思考,從求解回到已知條件,反過去想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
案例一:司馬光砸缸
有人落水,常規(guī)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面對緊急險情,運用了逆向思維,果斷地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離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案例二:
有一道趣味題是這樣的:有四個相同的瓶子,怎樣擺放才能使其中任意兩個瓶口的距離都相等呢?可能我們琢磨了很久還找不到答案。那么,辦法是什么呢?原來,把三個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頂點,將第四個瓶子倒過來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來了。把第四個瓶子“倒過來”,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維啊!
案例三:
日本是一個經(jīng)濟強國,卻又是一個資源貧乏國,因此他們十分崇尚節(jié)儉。當復印機大量吞噬紙張的時候,他們一張白紙正反兩面都利用起來,一張頂兩張,節(jié)約了一半。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學家不以此為滿足,他們通過逆向思維,發(fā)明了一種“反復印機”,已經(jīng)復印過的紙張通過它以后,上面的`圖文消失了。重新還原成一張白紙。這樣一來,一張白紙可以重復使用許多次,不僅創(chuàng)造了財富,節(jié)約了資源,而且使人們樹立起新的價值觀:節(jié)儉固然重要,創(chuàng)新更為可貴。
智力思維訓練題:
ABCDE所代表的省份
對地理非常感興趣的幾個同學聚在一起研究地圖。其中的一個同學在地圖上標上了標號A、B、C、D、E,讓其他的同學說出他所標的地方都是哪些城市。
甲說:B是陜西。E是甘肅;
乙說:B是湖北,D是山東;
丙說:A是山東,E是吉林;
丁說:C是湖北,D是吉林;
戊說:B是甘肅,C是陜西。
這五個人每人只答對了一個省,并且每個編號只有一個人答對。你知道ABCDE分別是哪幾個省嗎?
答案:假設甲說的第一句話正確,那么B是陜西,戊的第一句話就是錯誤的,戊的第二句話就是正確的;C是陜西就不符合條件。
甲說的第二句話正確。那么E就是甘肅。
戊的第二句話就是正確的,C是陜西。
同理可推出A是山東,B是湖北,C是陜西,D是吉林,E是甘肅。
【《逆向思維》教案】相關文章:
《逆向》教案02-26
中班思維教案03-25
談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案04-03
思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選10篇)05-16
孩子的溝通能力思維07-25
《故事思維》讀書筆記03-07
《麥肯錫思維》讀書筆記10-04
《勝者思維》讀書筆記及感悟02-20
《學會正面思維》讀書筆記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