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
一.教學要求
。ㄒ唬﹩卧傄
要求學生初步了解我國西部地區(qū)有代表性的音樂特點及相關文化,如西藏的拉薩、長江三峽及三峽工程,西南地區(qū)苗族、彝族的音樂特點等,通過音樂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視譜演唱歌曲、分辨音樂結構和音樂情緒的能力,能為歌曲設計領唱與齊唱。
(二)具體要求
1.能用熱愛家鄉(xiāng)那樣的情感演唱《拉薩謠》。
2.能積極地參與“走進西藏”音樂會。
3.能分辨管弦樂合奏《北京喜訊到邊寨》的音樂結構,感受不同樂段的情緒,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
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5.能了解一些有關西藏、三峽的相關知識。
二、教學準備
。ㄒ唬┙叹
布達拉宮的圖片或錄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號子》等錄音帶。
。ǘ┵Y料
有關西藏、三峽及三峽工程的資料和圖片。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單元重點:
1.用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演唱《拉薩謠》。
2.感受《北京喜訊到邊寨》中苗、彝民族音樂的特點。
本單元難點:
1.啟發(fā)學生用熱愛自己家鄉(xiāng)那樣的情感演唱《拉薩謠》。
2.分辨管弦樂合奏《北京喜訊到邊寨》的音樂結構。
3.感受《三峽的孩子愛三峽》川江號子的風格。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 、學唱歌曲:《拉薩謠》。
2 、了解西部地區(qū)的風土人情。
教學目標
1 、能用熱愛家鄉(xiāng)一樣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薩謠》。
3 、了解西部地區(qū)的風土人情,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重難點
1 、用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演唱歌曲。
2 、能隨教師琴聲視唱曲譜。
教學準備
風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欣賞《走進西藏》
教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它會帶領同學們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方,會給同學們帶來美的享受,我們一起來聽。(錄音播放《走進西藏》學生靜聽)
提問:聽到這首優(yōu)美的歌曲,你仿佛來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麗的景色?(生回答)
教師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請同學們邊觀看邊總結:西藏位于我國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有最美麗的雪域風情,有勤勞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氣勢宏偉的布達拉宮,更有那風格獨特優(yōu)美、粗獷的音樂。讓我們一起聽一聽。
二、學習歌曲《拉薩謠》
。ㄒ唬⿲W唱曲譜
1 、播放歌曲《拉薩謠》學生靜聽,并談一談聽后的感覺,及歌曲的特點。
2 、教師總結:《拉薩謠》這首歌曲是我國當代作曲家何訓田所作的曲子,樂曲優(yōu)美獨特,粗獷樸實,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演唱歌曲,《拉薩謠》吧!
(教師出示曲譜,并播放樂曲旋律,請學生邊聽邊找出組成旋律的各音:)
。1 2 3 6)
3 、教師引導學生隨琴演唱以上各音。
4 、隨教師琴聲輕聲演唱歌譜(用啦的演唱方式進行練習、哼鳴演唱等)。
。ǘ⿲W唱歌詞
1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 、教師介紹歌詞內容,使學生了解西部地區(qū)的風土人情。
3 、教師范唱(伴奏)。
4 、在理解了歌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導、師領唱,生跟唱、師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個人展示)
5 、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礎上,再次欣賞《拉薩謠》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6 、讓學生結合拉薩謠的歌詞談論一下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抒發(fā)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自主學唱歌曲并設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等;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優(yōu)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劃分,并通過歌聲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并設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等;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優(yōu)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劃分,并通過歌聲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2、學唱歌曲
。1)聽一遍范唱錄音。
。2)討論歌曲的歌詞表現(xiàn)的是什么內容?(師生共同討論)第一部分實際上只有兩句歌詞:“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歌聲與微笑架起了友誼的橋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繪了“友誼花開遍地香”的情景。這首歌雖然短小,意義卻不小。
(3)隨教師的琴聲學唱第一部的歌譜,隨后全體學生共同學唱歌唱部分的第二聲部歌譜,應特別注意應“3-#5”處#5的音準。
(4)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教學的重點在對聲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壓著唱,四拍的.長音要唱夠時值。
(5)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重點放在第二聲部(特別是最后兩小節(jié))。
(6)二聲部合唱,最好是男女聲各有一半唱第一聲部,另一半唱第二聲部。
3、小結
4、課后作業(yè):按照教科書的要求,要背唱《歌聲與微笑》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聲部),請同學們在課外多加練習,同時考慮為這首歌曲創(chuàng)編集體舞的動作。
學唱《在卡吉德洛森林》
這首短小精干的波蘭民歌,具有三拍子音樂的舞蹈風格。初聽時,引領學生作第一拍跺腳、第二、第三拍拍手的動作感受三拍子音樂的風格。前兩個樂句要求用連貫的聲音演唱,后兩個樂句用輕快、跳躍的聲音演唱。二聲部第二樂句接第三樂句處,注意唱準五度音程。結合教材中的練聲曲,學習連音和跳音的唱法。
(二)欣賞男聲合唱《游擊隊歌》,混聲合唱《茨崗》。
《游擊隊歌》是我國老一輩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賀綠汀的代表作。它誕生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歲月。全曲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特點,曲調輕快流利,節(jié)奏活躍,富于變化,充滿旺盛的活力,生動地刻畫了游擊健兒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群體形象和樂觀昂揚的精神面貌。
《茨崗》是一部混聲合唱,主要讓學生接觸浪漫派音樂的代表作曲家——舒曼的作品,體驗茨崗人豐富的感情和富有異國情調的詩意。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3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祖國印象》。用深情的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在聽賞合唱《我愛我的祖國》時,感受、體驗“我”和祖國之間永不分割的真摯情感。
2、能積極參與二部輪唱,體驗輪唱的樂趣;能在音樂活動中將曲子按拍號分類存檔。
教學重難點:了解二部輪唱、體驗二部輪唱的樂趣; 通過各項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
一、 導入新課
1 、談話導入
你們知道我們?yōu)槭裁丛诿恐芏家M行升旗活動嗎?每當舉行升旗儀式的時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2、 揭示課題
二、用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1、全班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2、聽錄音范唱,整體感受歌曲的情境及節(jié)拍特點;
3、復習3/8拍子的含義及強弱規(guī)律;
4、引導學生說出6/8拍子的含義及強弱規(guī)律,并討論歌曲中幾種典型節(jié)奏
5、全班隨著范唱音樂輕輕劃拍,加深對音樂的印象;
6、 隨琴跟唱歌詞三遍,第一遍用“|a”模唱,第二、三遍帶詞演唱;
7、突破難點,分組劃拍演唱;
8、 藝術處理:
學生討論,老師歸納。
三、感受《我和我的祖國》
1、初聽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緒和節(jié)拍特點;
2、復聽全曲,體驗“我”和祖國永不分割的情感;
3、再聽全曲,表現(xiàn)情感,可跟唱,身勢律動等。
四、課堂小結
第四課 祖國在我心中
課時: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演唱歌曲《祖國印象》,并隨機評價。
二、讀譜學唱《美妙的歌聲》
1、介紹各種演唱形式;
2、隨琴識讀樂譜;
3、熟唱歌曲;
4、將全班分成兩個輪唱組,并進行輪唱練習
。1) 要求:輪唱是不同時開始,但同時結束的`演唱形式,結束時兩個聲部一定要整齊。
。2) 方法:當?shù)谝宦暡砍交貢r,第二聲部從處進入,第一聲部將 反復一次,以便兩個聲部同時結束。
5、說說輪唱與齊唱的氣份是否一樣,輪唱有何特點。
三、給下載的音樂存檔
1、 學生回憶2/4,3/4拍子的含義及其規(guī)律;
2、 教師彈奏譜例,學生隨及輕輕劃拍,辨別拍子;
3、 請學生為教師彈奏的譜例存檔,將相應的拍子寫上序號。
四、課堂小結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革命歌曲留下的歷史足跡,使我們不忘過去,這就是音樂的社會功能。讓我們在革命歌曲的音樂中,牢記革命傳統(tǒng),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這是進行以德育為核心的好教材。
2.通過課前收集資料,讓學生加深對革命“足跡”的認識。
教學重點
歌曲裝飾音的唱法
教學方法
視聽結合教學法,練習法,啟發(fā)引導式……
教具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引導把課前收集的資料“壓縮”,學會概括總結。
教學過程
一、 聆聽《紅星歌》
1.課前先請個別學生準備《閃閃的紅星》故事。
2.欣賞全歌?
在欣賞前給全體學生講故事。
設問:歌曲講述了什么內容?反映的是什么時期的斗爭。
3.再聽全歌。
設問:音樂分為幾個部分?哪部分的曲調是相同的`?次出現(xiàn)相同的音樂時請舉手示意。
4.復聽全歌?梢噪S音樂哼唱歌曲。
設問:歌曲的體裁是進行曲,還是舞曲、搖籃曲
5.小結:這是反映工農革命時期少年兒童積極參加革命斗爭的足跡。
二、表演《雨花石》?
1.簡介書上插圖“南京雨花臺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這首歌的曲調節(jié)奏較復雜: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這首歌曲不宜讓學生識譜視唱,主要通過聆聽范唱,范唱曲調從聽覺中加強學生的模仿記憶,有了基本旋律的輪廓后,讓學生看譜唱曲。為了加強其記憶,可分為二部學習。第一部分為前四樂句,第二部分為后四樂句加尾聲。有困難的小節(jié),必需是以樂句的單位進行指導。
3.在曲調開始學唱時先不加裝飾音,當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簡單講解倚音的寫法與作用(寫法:左上角;作用:裝飾性)。?
4.在曲調唱得很流暢的基礎上填上歌詞,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現(xiàn)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質。
5.在學生充分理解歌詞深刻含義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四句歌詞設計四個造型為歌曲做背景,并充滿深情地唱好歌曲。
三、學生以組設計不同的方法來豐富歌曲
抽查,相互評價
四、小結本課
教學反思:
課堂上沒有花架子,每個過程的安排環(huán)環(huán)相扣,師生共同隨著感情的升華步步推進;對于這一單元中的革命英雄主義、愛國主義的教育,我沒有空洞的說教,只是想用音樂的力量震撼學生的心靈。雖然基本達到了預先的教學目標,但課堂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卻是課前沒有設想到的,如時間的控制,倘若前面的環(huán)節(jié)再緊湊、精煉些,就可以讓學生的感受與體驗更加充分。在歌曲教唱環(huán)節(jié),可以放手更寬些,充分利用學生的潛能,這樣能更好地提高效率。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用熱情、愉快的聲音學會演唱《小鳥,請到這里來》,積極參與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動參與即興接唱的音樂創(chuàng)遍活動。
2、能認真聽賞電子音樂《森林晨光》,并能用語言描述音樂所表現(xiàn)的情景。
3、能用歡快,明亮的音樂跟唱《綠色的歌謠》。體驗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動搜集與環(huán)保相關的資料并參與課堂交流。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用輕快、圓潤的聲音演唱《小鳥,請到這里來》。
怎樣指導學生創(chuàng)遍歌詞、歌曲是本節(jié)課老師值得探討的'問題。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電子琴
教學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講述《小鳥的故事》
二、導入
播放音樂《阿根廷別為我哭泣》。聽了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結合你看到的一些現(xiàn)象來說一說。
三、導學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鳥,請到這里來》
2、即興接歌詞
用響板擊拍節(jié)奏:
2 xx xx |xx x| 4
師:小鳥 請到 這里 來。學生按此節(jié)奏接著說:這里 。 師:小鳥 請到 這里 來。生:這里 森林 長成 排。
這里 草地 像綠 海。
這里 鮮花 為你 載。
這里 清泉 為你 開。
聽老師彈奏四段曲子,想一想:這四個樂句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3、排列旋律
。1) 聽旋律(1~4句);
。2) 說聯(lián)系,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組裝詞曲
將首先接歌詞的內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學唱歌曲
1、 學習歌曲第一樂段
對比一下,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們創(chuàng)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學習歌曲第一樂段
。1)用小鳥展翅的動作解決八分休止音的節(jié)奏問題。
(2)用“啦”輕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樂段。
3、全班齊唱歌曲
第二課時
一、表現(xiàn)創(chuàng)作
1、情感處理
。1)第一樂段;
、賹W生輕聲唱一遍,感受體驗歌曲情緒;
②分析討論:小鳥們漸漸地飛回來了,飛來了。力度?情緒
。2)第二樂段:
①輕唱一遍,感受、體驗;
②分析討論:小鳥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興地呼喚著小鳥快回來。這里力度?情緒?
、劾蠋熆偨Y:
很好,這一段我們應該唱得跳躍一些,用明亮的聲音表現(xiàn)小鳥那種自由飛翔,
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六、表現(xiàn)歌曲
。1) 全班隨樂輕唱歌曲;
。2) 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勢動作為歌曲配節(jié)奏。
七、交流體會,升華美感
1、和小鳥做游戲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6
【教學內容】
1、唱:《七子之歌——澳門》
2、露一手:聞一多《七子之歌》
【教學目標】
1、了解澳門的地理位置及相關歷史,增強愛國熱情。
2、理解《七子之歌》這首歌所表現(xiàn)的內容,并能以恰當?shù)乃俣、力度、音色和情緒來表現(xiàn)。
3、誦讀詩歌《七子之歌》,開拓音樂視野,加深音樂文化素養(yǎng)的積淀。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音樂作品內涵,確切地表現(xiàn)出音樂作品的情感。
2、踴躍參與音樂與相關文化知識的交流活動。
【教具準備】
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隨著《春天的故事》的音樂走進教室。
2、提問: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什么歌曲?歌曲中提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你們知道是誰嗎?
3、介紹一國兩制。
二、導人新課
1、師:一國兩制,使香港、澳門分別于1997、1999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讓我們看到了祖國統(tǒng)一的'愿望是可以實現(xiàn)的。在此之前,許多文人學者通過手中的筆,寫下了許多讓我們感動的詩句。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一位。
2、介紹聞一多和他的《七子之歌》
三、學唱新歌
1、師:音樂是無聲的吶喊,歌聲是傾吐的心聲。讓我們靜靜地感受聞先生當時寫作時的心境吧!請同學們一起來哼唱旋律。
生:體會情感并討論。
師:小結
曲式:A + B
情感:真誠地傾訴思念 + 渴望回歸的吶喊
模唱旋律:mu + a
2、把歌詞填進去完整地演唱。(提醒學生注意演唱時也要用朗誦時的感覺和情緒。)
3、提問:歌曲中有幾處呼喚“母親”的地方,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ǜ枨卸啻魏魡灸赣H,其中有的表現(xiàn)急切,有的表現(xiàn)深情,有的則表現(xiàn)為激動。從激動的吶喊到內心的期盼,表達了游子迫切希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心情。)
4、再次隨音樂演唱。(要求通過自己設計力度、速度、音色變化來表現(xiàn)歌曲。)
5、學生分組討論演唱,評出最佳演唱方案。
6、教師評價學生的表演。
四、拓展延伸
露一手:聞一多《七子之歌》
1、以歌曲的伴奏音樂為背景,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誦。
學生談感想。
2、師生共同評價。
五、總結下課。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1、聽《步步高》
2、聽唱《步步高,新春到》
3、拓展:廣東音樂
教學目標:
1、充分感受廣東音樂的風格特點,了解相關文化。
2、學會用自然的聲音,歡快地情緒演唱該曲。
3、欣賞更多的廣東音樂。
教學重點:能聽辨出廣東音樂中常用的幾種樂器。
教學難點:在聽熟樂曲的基礎上,跟著音樂邊劃拍子邊哼唱歌譜。
教具準備:錄音、鋼琴、高胡、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患䴓菲鳎ǜ吆?/p>
2、誰能來試著演奏這件樂器。
3、高胡有別于二胡。高胡的.聲音更為明亮,它是由二胡改造而成,也稱粵胡。你可知道“粵”是我國哪個省的簡稱。(廣東)
4、介紹其它樂器。秦琴、揚琴(出示圖片)
5、有一位廣東的作曲家呂文成,創(chuàng)作了很多用以上這些樂器演奏的樂曲,接下來讓我們欣賞他的代表作《步步高》
二、賞析結合
1、這音樂情緒如何。
2、你能用一個“l(fā)v”字來跟著模唱,感受此曲的歡快嗎?
3、播放《步步高,新春到》
(1)歌曲描繪了什么樣的意境?
。2)能否用線條或色彩來記錄你聽到的音樂。
(3)導學生跟琴摸唱。
(4)完整哼唱該曲。
4、再聽《步步高,新春到》,為歌曲配上聲勢動作,劃拍子。
三、拓展
1、廣東音樂的特點:流行于廣東地區(qū)的絲竹樂,主要由高胡、揚琴、秦琴和琵琶等樂器演奏。廣東音樂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調流暢優(yōu)美,節(jié)奏活潑明快。
2、聽其它作品如:《雨打芭蕉》, 《平湖秋月》等。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8
教材分析:歌曲《故鄉(xiāng)的親人》在教材中要求為“聽賞與跟唱”。同時,本曲也是株洲市20xx年度義務教育階段音樂學科“三必”內容之一。樂曲的作者以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聯(lián)系到了美國的歷史文化。旋律優(yōu)美,結構簡單,音域跨度適中,符合五年級學生聽賞能力和吹奏水平的范圍。
教學目標:
1.在音樂活動中感受歌曲《故鄉(xiāng)的親人》情感意境
2.能夠用豎笛演奏的方式來體驗歌曲《故鄉(xiāng)的親人》
3.在學習《故鄉(xiāng)的親人》的過程中認識美國作曲家福斯特
教學設計意圖(理念):
將豎笛教學貫穿歌曲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從聽賞、吹奏、身勢律動等活動中感受音樂旋律優(yōu)美的意境,同時認識曲作者。
教學設計亮點:
趣味的音樂教學活動貫穿始終,在簡單的豎笛學習中熟悉歌曲,學生在歌曲意境鋪墊的驅使下能夠運用唱、奏等方式抒發(fā)對歌曲情感的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運用不同的音樂活動方式感受歌曲
能夠用豎笛演奏的方式來體驗歌曲
教學準備:鋼琴、豎笛、口琴、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放松導入(集中注意力活動“拇指游戲”,伴奏《老黑奴》)
2.熟悉C調指法
、倏佳哿Γ褐敢舫簦▎我簦
指音吹音(單音、音組、音階)
②考聽力:彈音唱音(單音)
彈音吹音(音組)
二、新課
1.視力放松操
①播放《故鄉(xiāng)的親人》(師配節(jié)奏)學生視力放松操
、诮榻B曲名《故鄉(xiāng)的親人》、作者:史蒂芬·福斯特
2.身勢律動
、僭負]手(學生模仿老師的動作)
第一句:點頭
第二句:單手一拍一次……
第三句:舉起雙手……
第四句:單手一排一次……(和第二句動作一樣)
、谧邉樱ㄖ貜颓懊鎰幼鳎
、劢榻B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及特點
3.用豎笛為歌曲伴奏
、賹W生吹奏每句的最后一小節(jié)(單獨吹四拍→鋼琴彈奏前面學生吹奏長音)
②學生吹第一個音伴奏(每個音吹足四拍)
4.教師口琴范奏全曲
三、拓展
1.學生用“Wu”哼唱歌曲旋律
2.教師范奏與原曲合作加支聲伴奏
3.學生嘗試與教師合作加支聲伴奏
四、小結
拇指游戲《老黑奴》
作者:斯蒂芬福斯特作品:《故鄉(xiāng)的親人》、《老黑奴》
學生聽《蘇珊娜》出教室
教學反思:
現(xiàn)代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是開闊的世界,學生成長環(huán)境是豐富多彩的多元化的世界。在音樂教學中常常誤入了“為了唱而唱”或“為了奏而奏”的教學模式里。為了追趕上學生日益多元的信息量,也在不斷的更新教學手段。但一切的教學手段、學生所學習的技能、感受音樂過程中參與的活動等內容,最終都是為了輔助孩子們找到抒發(fā)情感的方式,和增加音樂表達能力所作的鋪墊。經歷這堂課的不斷打磨和改進過程,我有了以上的啟示。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9
教學內容:
欣賞《大河之舞》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大河之舞》,感受愛爾蘭民族的熱情奔放。
2、結合相關資料,了解愛爾蘭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學過程:
1、播放歌曲。
2、討論: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從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紹愛爾蘭民族音樂舞蹈傳統(tǒng)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資料,進一步感受愛爾蘭音樂、舞蹈的熱情奔放。
5、跟著電視學跳踢踏舞。
6、再聽音樂,感受樂曲節(jié)奏的變化。并讓學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7、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活動《稍息立正站好》
教學目標:
1、在聽賞中感受歌曲的熱烈,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音樂的興趣。
2、能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自編韻律操,表現(xiàn)音樂。
教學過程:
1、復習上節(jié)課相關內容。
2、聽賞范曉萱翻唱的歌曲《稍息立正站好》。初步感受樂曲的熱烈和強烈的節(jié)感。
3、說一說歌曲的特點。
4、跟著錄音學唱歌曲第二段。
5、學生根據歌曲內容、節(jié)奏分組自編動作。
6、各組表演。
7、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編排動作。
8、跟著音樂表演韻律操。
9、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音樂伴奏下,大部分學生肢體協(xié)調、準確、具有準確的節(jié)奏感。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大家一起來》
教學目標:
1、在聽賞中感受歌曲的'熱烈,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音樂的興趣。
2、能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自編韻律操,表現(xiàn)音樂。
教學過程:
1、復習上節(jié)課相關內容。
2、聽賞孫悅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來》。初步感受樂曲的熱烈和強烈的節(jié)感。
3、說一說歌曲的特點。
4、跟著錄音學唱歌曲。
5、學生根據歌曲內容、節(jié)奏分組自編動作。
6、各組表演。
7、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編排動作。
8、跟著音樂表演韻律操。
9、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積極參與,大膽表現(xiàn)。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才才
1.冬雪給大地帶來嚴寒,雪景給我們帶來銀白世界的歡樂。這一自然現(xiàn)象給音樂文化提供資源。雖然祖國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觀其美景,但我們可以從歌曲、樂曲、京劇的音樂聲中去尋找體驗、去獲得樂趣。
2.初步學習模擬方法創(chuàng)作歌曲。
教學重難點:
1.空拍
34555(55)|65432(22)|71222(22)
2.2和#2的音高區(qū)別
教學內容:
1.表演《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2.欣賞《踏雪尋梅》
教具準備:
多媒體、鋼琴、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上課
(1)、師生問好
。2)、課前熱身
二、情境導入
(1)、談話:
師: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生:四個
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生:冬季
喜歡么?為什么?生:各種答。。。
。▽С龆炖镉醒{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也喜歡那么我們一起來一次冬之旅吧!
。2)、播放冬景
師:老師本人非常喜歡冬季,冬季里的美景吸引了我,特別是雪,因為雪花不僅能帶來快樂還能帶給我一個夢,怎樣的夢呢?你們聽。。!
三、教唱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1)、播放音樂
。2)、初聽歌曲
帶著問題聆聽:
1、歌曲中有幾種小動物?
2、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聽后回答問題
歌曲的情緒(歡快)
1、播放歌曲中小動物的圖片(讓學生模仿小動物的聲音以及其他冬眠的動物名稱,為下面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3)、初讀歌詞(加上動作)
。4)、再次聆聽
帶著歌詞,簡譜聆聽,聽一下或者看一下歌曲中出現(xiàn)了什么音樂符號
找出升號#指出難點講解2和#2的區(qū)別(教唱時解決)
。5)、再次聆聽
帶著找出的難點重點聆聽
。6)、教唱歌曲
1、教師范唱
2、跟琴模唱用“啦”模唱
3、學生填詞
4、解決重點
35555(55)|65432(22)|
告訴小青蛙(呱呱)告訴小甲蟲(嗤嗤)
71222(22)
告訴小刺猬(吱吱)
分組模仿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更直觀的感受空拍,用動物
的聲音來替代使學生更直觀更準備的把握空拍。
5、集體跟唱
6、表演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
圣誕老人看見我們表現(xiàn)的好給我們送來了禮物。(發(fā)放打擊樂)
。1)、用各自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2)、分組表演:舞蹈組、演奏組、演唱組
7、編創(chuàng)樂園
為歌曲編創(chuàng)歌詞
三、欣賞《踏雪尋梅》
1、新課導入
有古詩《梅花》導入
2、播放梅花圖片
踏著冬雪去尋找魅力的梅花
3、播放歌曲
四、拓展提高,完美結課
雪景非常美,但很少能看到了,因為人類的破壞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增加使全球變暖。所以我呼吁大家保護環(huán)境,從自我做起。謝謝!
教學反思:
《雪花帶來冬天的夢》是一首比較富有童真童趣的歌曲,內容中涉及到附點節(jié)奏,弱起小節(jié)和升記號三個主要的樂理知識點,旋律還是比較朗朗上口的,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將目光主要是聚集到了如何將課堂上得更加有趣,即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掌握歌曲。因此教學設計主要就是從目標入手,從關注學生的參與和關注音樂的聆聽兩個點展開設想:在導入部分,我以語言講述四季更替,直接導入冬天的主題,在圖片轉換過程中以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的伴奏音樂作為背景音樂,作此設計主要是希望在無意識中讓學生對歌曲旋律有一個初步的感受,然后在學唱歌曲過程中涉及到的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配合伴奏音樂朗讀歌詞,在聽音樂過程中尋找變化音,并跟琴演唱變化音等環(huán)節(jié)都是為了完成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準確掌握升號、弱起小節(jié)和附點節(jié)奏等樂理知識這兩個課時教學重點而開展的;在基本完成學唱歌曲的任務之后,引導學生們?yōu)楦枨尤雱幼鬟M行表演,則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鞏固歌曲,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在創(chuàng)編和拓展環(huán)節(jié)中,我希望可以盡可能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編能力,所以將創(chuàng)編由剛開始設想的改變冬眠小動物的名稱,擴展到了對整首作品進行創(chuàng)編,當然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否可以實現(xiàn)這個美好愿望,達到這個目標,還需在教學實踐中加以檢驗;拓展欣賞的部分,以動物找到了溫暖的窩冬眠,對比延伸到依然挺立在凜冽寒風中的植物梅花,進而聆聽《踏雪尋梅》,為下節(jié)課進行欣賞介紹做好一個提前的聽力準備,另外我也準備了日常生活中較為熟悉的幾首與雪花和冬季相聯(lián)系的作品:《雪絨花》、《鈴兒響叮當》、《我像雪花天上來》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希望以此拓寬孩子們的聆聽范疇,具體賞析幾首作品則根據教學實踐的開展加以取舍。
這節(jié)課應該說是比較順利的按照自己所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完了,學生的氛圍也算是比較活躍,尤其是一起為歌曲加入動作,以及創(chuàng)編新歌曲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還是給予了一定的正面積極的.反饋,讓我看到了五年級孩子非?蓯鄣囊幻,這一點讓我十分欣喜。但整個教學還是存在許多問題的:主要的一個問題應該算是自己的老問題的,那就是備課的內容依然太多,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無法深入,而本課在設計時所設定的教學目標中涉及到了要鞏固附點節(jié)奏、弱起節(jié)奏,但在實踐過程中,自己還是太急了,沒有展開切實的幫助學生掌握這些知識點的操作練習;另外對于歌曲的掌握和熟悉,其實做的也還不夠,演唱的部分如果安排更多的時間進行反復鞏固會更好一些。
每一次的教學實踐都是一次非常好的自我錘煉,再接再厲吧!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1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欣賞《彼得與狼》
二、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復習已有的樂器知識,對樂曲中的所有人物和動物進行介紹。為整首作品進行欣賞前的鋪墊。
三、教學重難點
記住每種樂器的聲音,認識樂器并馬上說出樂器的形狀。
四、教具
圖片 錄音機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西洋樂器可以分哪幾大類? 每一分類各舉兩種樂器。
弓弦樂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樂器: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等。
銅管樂器:小號、長號、圓號等。
打擊樂:定音鼓、大鼓、小軍鼓等。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展示樂器的圖片和音響,對已有樂器知識進行檢驗和復習。
2、揭示課題。每一種樂器都具有獨特的音色。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用各種樂器講述的一個故事《彼得與狼>>.
3、故事梗概。有誰知道這個故事的內容?
4、人物介紹。
(1) 彼得
播放彼得和老爺爺?shù)闹黝}。
師:請聽下面的兩段旋律,哪一段描述的是彼得?為什么?
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節(jié)奏跳躍,似乎彼得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孩。
學生跟琴視唱主題。用有 彈性的聲音,表現(xiàn)彼得活潑的樣子。
。2)老爺爺
這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爺爺。請問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音色、速度如何?表現(xiàn)老爺爺什么特點。
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爺爺說話聲音低,速度慢,說明是爺爺?shù)哪挲g特點。節(jié)奏緊奏暗示老人絮叨的特點。
。3動物
在這個故事中,有許多的動物。每一種動物都是用一種樂器表現(xiàn)的。下面分別播放四段樂曲,請判斷這段旋律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誰?為什么?
播放小鳥的主題:長笛明亮的音色、流暢的旋律形象的描述了狼的兇狠和惡毒。
分別播放燕鴨子和貓的主題:讓學生判斷。
鴨子更笨拙,貓更狡猾。
5、總結:每一個人物或動物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他們在故事中怎樣表演?這個故事怎樣用樂器表現(xiàn)的?我們下節(jié)課分段欣賞。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繼續(xù)欣賞《彼得與狼》
二、教學目標
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分段欣賞《彼得與狼》。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和想象力,提高學生對音樂理解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和想象力。
2、提高學生對音樂理解的能力。
四、教具
錄音機 錄音帶
五、教學過程
1、復習
作品中每個人物或動物的主題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2、分段欣賞
。1)片段一:彼得出場。
清晨,明媚的陽光透過樹梢,灑下綠茵茵的草地上。是誰走在草地上?他的心情怎樣?你能不能隨著音樂得旋律,哼唱彼得的旋律,體會彼得此刻的心情?
。2)片段二:小鳥出場。
彼得走著走著,先后遇到了他的三個朋友。你聽他先遇到的是誰?(小鳥) 他們在做什么?(彼得和小鳥他們在互相問好、對話等等。)再聽此段旋律。全班分成兩組,一組聽到弦樂演奏的彼得主題,請舉紅牌;另一組聽到長笛演奏的小鳥主題,請舉黃牌。
(3)片段三:鴨子出場。
彼得又遇到了誰?(鴨子) 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誰?它們在干什么?(鴨子與小鳥正吵得面紅耳赤)怎樣表現(xiàn)他們在吵架?(節(jié)奏緊張、速度快)再聽此段旋律。全班分成兩組,一組聽到雙簧管演奏的鴨子主題,請舉紅牌;另一組聽到長笛演奏的小鳥主題,請舉黃牌。
。4)片段四:貓出場。
這是誰?(貓) 貓怎樣出現(xiàn)的?為什么?(貓準備偷襲鴨子,是小心翼翼的。)
。5)片段五:老爺爺出場。正在這時,誰出現(xiàn)了?(老爺爺)
。6)片段六:狼出場了? 從哪走過來?怎么聽出來的?(狼從樹林的深處慢慢走了出來。音樂力度漸強,表明狼越走越近。)
。7)片段七:動物們的反應。
貓見到狼怎樣反應。怎么聽出來的?(貓見到狼迅速爬到了樹上。速度越來越快,旋律上行,表明貓快速爬到樹的高處。)
小鳥呢?(長笛高音區(qū)快速的演奏,表示小鳥飛到高處去。)
鴨子見到狼怎樣反應?怎么聽出來的?(鴨子拼命地逃跑。音樂速度越來越快,表明鴨子著急得心情。)
結果呢?(音樂出現(xiàn)了強音,像是鴨子的慘叫。最終還是被狼抓住了,一口吞了下去。)
(8) 片段八:智斗
彼得在屋內看到了所發(fā)生的一切。他運用智慧與狼周旋。(聽音樂) 音樂描述了什么?樂器代表誰?音樂主題是誰?說明什么?(小鳥在狼的頭上盤旋。樂器是代表小鳥的長笛,音樂主題是彼得。小鳥代表彼得的智慧與狼周旋。)
。9) 片段九:放繩
彼得迅速從墻頭順著樹枝爬到了大樹上,他用手中的繩子拴了一個結,然后…
彼得在做什么?怎么聽出來的?(音階下行表示繩子從樹的高處順了下來。)
。10) 片段十:捉狼
彼得手中的繩子悄悄地套在狼的尾巴上,用力一拽。(狼拼命掙扎。)
。11) 片段十一:獵人出場。
誰出現(xiàn)了?(定音鼓和大鼓代表的獵人)
獵人是怎樣從樹林深處走來的?(力度由弱到強)
3、總結
同學們開動腦筋、積極參與,下節(jié)課我們完整欣賞這部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第三課時
一、教學內容
繼續(xù)欣賞《彼得與狼》
二、教學目標
完整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能夠真正了解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1、能夠真正了解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征。
2、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四、教具
錄音機
五、教學過程
完整欣賞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總結人物性格與音樂的關系:
彼得--—弦樂四重奏----勇敢堅定
小鳥----長笛-----靈巧活潑
鴨子----雙簧管----笨拙
貓----單簧管-----狡猾的
老爺爺----大管----絮叨
狼----圓號----窮兇極惡的
獵人----定音鼓和大鼓----槍聲
六、分解色進行表演。
七、總結
故事到了這里已經結束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遇事要沉著冷靜。要勇敢、不怕困難。要善于動腦。)
知識目標:
1、認識認識打擊樂器碰鈴和響板!阿焙汀阿,感受音的長短,并且學會正確的演奏方法。
2、通過學習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識。
能力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圓潤的發(fā)聲,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初步學習演奏方法。
3、通過音樂游戲,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4、通過聲音創(chuàng)編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對創(chuàng)造的興趣,并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情感目標:
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fā)展的新人。
質量目標: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guī)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學期新擴展了音樂創(chuàng)造和音樂與之相關的文化內容,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三、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于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許是以前經常鍛煉,表現(xiàn)非常好。小朋友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大約占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還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沒有接受過長期的訓練,還不能很好的表現(xiàn)自己,性格內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樂課及課外活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興趣,打好基礎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牧童》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培養(yǎng)學生演唱二聲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節(jié)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把這種節(jié)奏所表達的快樂情緒用歌聲表達出來。
3、通過學唱歌曲,感受體驗并用自己自然真摯地歌聲表現(xiàn)歌曲活潑的情緒。
教學重點:感受體驗歌曲活潑的情緒。
教學難點:訓練學生二聲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準備:圖片(牧童、羊、白云、鮮花、綠草……)、音響資料、鋼琴、歌譜。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學生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教室,音樂采用《請來看看我們美麗的村莊》。
2、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個美麗的地方去玩一玩,豎起你的小耳朵、閉上你的眼睛,仔細的聽聽、想想,我們要去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音樂起(背景音樂采用歌曲旋律)
配樂旁白(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綠油油的青草地,遠處,一個手提著羊鞭、身背著小笛的小孩兒,趕著小黃牛和一群雪白可愛的小羊兒走了過來,小羊兒們看到了清澈的水,高興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滾兒,津津有味地喝了起來,小孩兒也高興的取出小笛吹起來,聽,悠揚的笛聲傳來了……)
3、學生回答
師:“我們去的地方是一個什么樣兒的'地方?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生:我們仿佛來到了大草原,看到許多牛羊……
4、請學生貼出畫面
。1)師:那讓我們把這美麗的地方貼畫出來吧。
。2)學生選擇背景畫到黑板進行貼畫。
。3)點題:師:“猜猜看,牛羊是誰趕來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4)生:“牛羊是牧童趕來的!薄澳镣褪欠拍恋膬和。
。5)貼出牧童出示課題
二、學唱歌曲
。ㄒ唬┱莆展(jié)奏
1、師:“看到這么美麗的畫面,老師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聽……”
2、聽錄音范唱。(出示歌譜)
3、師:“歌曲的演唱情緒是什么樣的?”
4、生:“非常高興、熱烈歡快……”
5、師:“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二聲部合唱”。
7、學生慢速按節(jié)奏讀第一段節(jié)奏。
8、出示切分節(jié)奏xxx
9、師:“切分節(jié)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現(xiàn)了?共出現(xiàn)了幾次?”(讓學生指出切分節(jié)奏在歌曲中的運用)
10、學生小組討論。
11、師:“說說切分節(jié)奏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樂色彩?”
12、生:“切分節(jié)奏的運用使得音樂顯得活潑、跳躍!
13、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活潑、歡快的情緒來朗讀歌詞好嗎?”
14、生:“好!”
15、隨音樂伴奏按節(jié)奏讀歌詞。(用快樂的情緒讀歌詞)
16、師:“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小比賽,分三組,每組一段,按節(jié)奏讀歌詞,比一比哪組節(jié)奏準確并能表達出活潑歡快的情緒!
17、小組比賽(老師進行評價)
(二)視唱曲譜
1、出示高聲部旋律。
2、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歌譜學習。比一比,看一看哪組學的最認真,速度最快!”
3、小組進行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4、師:“老師要檢驗一下,看看大家學得怎樣,在教師鋼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聲部旋律!
5、學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切分節(jié)奏,體會樂曲快樂的情緒。
6、學唱二聲部旋律
。1)再聽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師:“你覺得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們剛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聲?”學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聲處。
。3)教師出示二聲部旋律。
。4)分小組學唱第二、三句旋律。
。5)師:“哪組試試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師鋼琴指導音準)
(6)小組進行演唱。
(7)師:“我們來一個旋律接龍好嗎?老師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組一句怎么樣?”
(8)生:“太棒了!”
。9)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10)兩個聲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師演唱高聲部,學生演唱低聲部。
b、學生分兩組進行合唱。
(11)師:“看樣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詞了,下面我們就試著把歌詞填進去演唱好嗎?”
(12)生:“好!”
。13)分兩聲部進行填詞演唱。
三、知識擴展:
1、師:“你們知道歌曲《牧童》是哪個地區(qū)的歌曲嗎?”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國的”……。
3、教師介紹:《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個可愛的國家,擁有肥沃的平原和連綿的高山峻嶺,牧童們在自己的家鄉(xiāng)自由地放聲歌唱。
4、國旗
5、首都:布拉迪斯發(fā)。人口:539萬。面積:4.9萬平方公里。
6、風景欣賞:
四、小結:
課下尋找斯洛伐克的相關材料。
五、隨《牧童》歡快旋律出教室。
教學反思:
收集整理資料,在音樂活動中積極感受,積極參與。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3
第一課朝夕
教學內容
1通過鋼琴和伴奏帶教唱學生《清晨》和《晚風》兩首歌曲。2對比歌曲欣賞描繪早晨的《晨景》和描繪夜幕的中國箏曲《漁舟唱晚》.
3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及編配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樂《晨景》感受極為純樸,具有牧歌風格的音樂。
2通過欣賞外國的晨景,學唱描繪中國晨景的歌曲《清晨》。學唱俄羅斯歌曲《晚風》,感受中國器樂描繪夜幕的音樂風格。3對比國內、國外描繪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樂風格。4唱好二聲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現(xiàn)能力
5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教學重難點
1《清晨》因四段歌詞太長,所以選擇1、3、4段唱,第2段由學生課后自己學唱。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唱《清晨》第二樂段的曲調,重點是音準:“441|664|3.1|5”中的大跳要唱準。
3《晚風》第一小節(jié)的弱起部分,低聲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
全曲6/8拍的強弱對比。
4歌唱為主,欣賞為輔。
教材分析:
1.管弦樂《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為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評劇《培爾?金特》寫了二十三段配樂。后選擇其中八段改編為兩個組曲。本曲就是《培爾?金特》第一組曲中的第一首。這原是詩劇第四幕中主人翁培爾?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時,描寫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樂。樂曲的主題僅在五聲音階范圍內活動,極為純樸,具有牧歌風格。
2.箏曲《漁舟唱晚》
這是近代古箏家婁樹華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加工改編而成的一首傳統(tǒng)箏曲,表現(xiàn)了夕陽西照、湖面歌聲四起,滿懷豐收喜悅的漁民,駕著片片白帆,紛紛而歸的動人畫面。標題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句。樂曲大體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韻致悠揚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優(yōu)美而舒緩;樂曲的第二部分清躍歡快,通過復式遞升遞降的旋律發(fā)展手法使旋律線循環(huán)往復、跌宕起伏。
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彈撥樂器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就流行于當時秦國(今陜西一帶),因此人們稱它為古箏,箏的形狀狹長而扁平,琴體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條弦,均按五聲音階排列。箏的傳統(tǒng)奏法是用右手彈奏琴弦,掌握音高和節(jié)奏,左手則在音柱左側用按、滑、揉、吟等手法來調節(jié)弦音變化,美化音色,裝飾旋律,雙
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韻味濃郁的音樂來。
3.歌曲《清晨》
這是一首曲調規(guī)整,旋律明快而又流暢的歌曲。2/4拍,宮調式,三段體結構。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個方整的樂句組成,第一、第三樂句是旋律的重復,第二、第四樂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變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節(jié)間奏,更使曲調輕快活潑,富有動感,它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人們早起迎著晨曦鍛煉身體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優(yōu)美舒展,與前段形成了對比。歌曲通過了對春天的草原、綠油油的秧苗、叢叢的山林等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繪,不僅表現(xiàn)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充分地表現(xiàn)了人們只爭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隨后,歌曲在“D?S”反復后又重復了第一部分的曲調,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4.歌曲《晚風》
這是一首富有田園風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風”為題材,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象。“夕陽的晚上”、“樹叢中的夜鶯在歌唱”??。抒發(fā)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熱愛。歌曲為6/8拍,大調式,由三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曲調優(yōu)美抒情,委婉動聽。第一樂句在弱起小節(jié)進入后以平穩(wěn)的節(jié)奏展開,在第1小節(jié)和第3小節(jié)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變化,使得曲調在平穩(wěn)中稍有起伏,似乎音樂一下子就把人們帶到了黃昏時刻、當晚風吹來時四周田野一片靜謐的情景之中,富有詩情畫意。第二樂句在四度跳進后,出現(xiàn)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個較大的起伏,抒發(fā)了人們在美麗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樹叢中的
夜鶯一樣快樂的歌唱。第三樂句完全重復了第二樂句的旋律。把贊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得以進一步的抒發(fā)。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唱描繪中國晨景的歌曲《清晨》,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
2、通過欣賞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樂《晨景》感受極為純樸,具有牧歌風格的音樂
教學內容:
歌曲《清晨》,聆聽《晨景》
教學重難點:
1《清晨》因四段歌詞太長,所以選擇1、3、4段唱,第2段由學生課后自己學唱。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唱《清晨》第二樂段的曲調,重點是音準:“441|664|3.1|5”中的大跳要唱準。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歌曲《清晨》
1、導入:
今天,我們請四位同學上臺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劇,是關于清晨我們起床之后的故事。無論你怎樣描繪清晨,但一定要特別,最好不要
和其它同學表演得一樣。(選擇性格活潑開朗,大方的同學。時間控制在3分種以內)。
學生表演同學們表演得真不錯,通過剛才的表演,同學們對接下來的學習定會感到好奇,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音樂節(jié)奏,去歌曲中的清晨感受吧!
2、帶著問題完整的聆聽一遍范唱
設問:歌曲表達的內容和我們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樣嗎?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3、跟著鋼琴用“LU”哼唱歌曲(2遍)
4、朗誦一遍歌詞(充分理解歌詞的內涵。)
5、加上唱歌詞歌唱《清晨》
這是一首校園歌曲,在演唱風格上要把握通俗樸素,要想說話似的歌唱。唱好之后,注意處理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之間的對比表現(xiàn)。第二樂句比第一樂句處理得稍強一點。
6、選擇你認為合適的樂器給《清晨》伴奏
伴奏的節(jié)奏由表演者自由加進,但是一定要是具有美感和和諧的音響。
三、欣賞格里格的管弦樂《晨景》
1、導入:
師:請問同學們認為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太陽都是同一時間升起來的嗎?
各國的晨景是否都是一樣的呢?(同學討論)教師做總結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4
教學內容:
接力出版社音樂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45頁歌曲《愉快的夢》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用輕柔、連貫、優(yōu)美的聲音表達歌曲的意境,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聽賞、演唱、感受歌曲,引導學生在歌唱時能突出6/8拍節(jié)拍特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歌曲《愉快的夢》,讓學生放飛心中夢想,通過自己努力去實現(xiàn)夢想。
教學重點:
能用輕柔,連貫,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的一聲部。
教學難點:
6/8拍的強弱規(guī)律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談話:同學們,誰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關于日本這個國家,你了解多少?(根據學生的回答,隨即做出評價及鼓勵)
2.播放多媒體課件:“哦!看來,你們對日本的了解還真是不少,現(xiàn)在老師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到美麗的日本去看一看。(播放有關日本風景、名勝、飲食、服飾等圖片。同時配上日本民歌。如:《櫻花》、《四季歌》。)播放時,教師可做簡單的講解。
二、聆聽歌曲范唱
1.“就在這個美麗的國家,有一個可愛的,和你們同齡的孩子,他在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做了一個神奇而有趣的夢。你們想知道他夢到了什么嗎?(想。┠蔷涂炜扉]上你們的小眼睛,和老師一起伴隨著音樂走進他的夢鄉(xiāng)……(播放歌曲《愉快的夢》最好是帶有動畫的VCD歌曲,或獨立制作動畫。讓學生邊看邊聽使學生更直觀的感受他都夢到了什么。)在播放音樂的同時,老師邊聽邊打拍子。(3/4拍)
2.歌曲聆聽結束后,師生談歌曲的內容。
問:剛才,在同學們聽音樂的同時有誰注意到老師在做什么?(打拍子)
三、學習歌曲
1.初聽音樂。
2.復聽音樂。
師:歌曲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現(xiàn)它的這個愉快呢?你能不能從力度,演唱形式這兩個方面來說說呢?
3.用“LU”哼唱旋律,體會輕柔、連貫、優(yōu)美的聲音。
4.念歌詞,體會情感,強調驚喜的呼喊聲。
5.唱歌詞,隨琴一起。
6.再聽歌曲,分析歌詞內容。
7.有感情地演唱。
師:剛才我們用聲音表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夢,你能告訴大家你做過哪些十分美麗的、令人愉快的夢呢?能告訴我們,讓我們和你一起分享嗎? 師:有一個日本小朋友,在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也做了個神奇而愉快的夢,那么他夢到了些什么呢?讓我們閉上眼睛,姑且著優(yōu)美的音樂進入他的夢鄉(xiāng)……師:你覺得在這個夢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這個地方舉一下手來告訴我們嗎? 學生演唱
四、延伸創(chuàng)編
1.同學們,你們唱得真好聽。下面,請大家每人選出一張你最喜歡的彩紙,讓我們一邊唱著夢之歌,一邊折一支滿載理想的夢之船。讓我們把自己心中的夢想都裝載到夢之船上?凑l折的又快又好。(播放范唱帶,邊唱邊折)
2.折好后,拿著自己的夢之船,相互交流自己的.夢想。教師給予鼓勵,支持。
3.同學們,你們的夢想可真是五彩繽紛,美麗極了。
五、課堂小結。
師:雖然做夢很虛幻,但是如果人類沒有夢的話,那我們到現(xiàn)在還沒有飛機,也沒有電視機,更不用說電腦啦,飛船啦等等。所以做夢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夢之后,如果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xiàn)它,讓它美夢成真,豈不是更好嗎?所以,大家從現(xiàn)在開始就努力,為了能讓你美夢成真,加油吧!!讓我們一起帶著美麗的夢走向你們的將來吧!。S音樂出教室。)
同學們,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格言我們大家共同勉勵:
現(xiàn)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辛勤的勞動是架在河上的橋梁。(老師做簡單講解)
“同學們,快為你心中的夢想而努力奮斗吧!老師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夠夢想成真!”
六、最后,在歌曲《愉快的夢》中結束本堂課。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用滿懷深情的歌聲表達祝福祖國的心愿,激發(fā)學生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2、進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3、以班級召開一次“迎新年音樂聯(lián)歡會”表達同學們對未來的美好祝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年快要到了大家想用怎樣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呢?
二、分小組進行準備。
1、看音樂錄像,內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
2、教師檢查學生準備的節(jié)目及資料。
3、學生分成小組活動,把自己準備的節(jié)目表演給大家,讓小組同學進行審議,評定。
4、學生進行合作排練,教師到各組指導
三、展示活動。
1、請各組同學把自己的節(jié)目與大家進行交流。
2、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迎新年音樂聯(lián)歡會”。
四、教師進行小結
五、根據音樂會順利進行的情況,評選“組織獎”讓學生很有自信的展示自己創(chuàng)作,編導的節(jié)目。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2-13
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2-02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優(yōu)秀03-22
五年級級音樂上冊教案11-11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15篇)02-17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通用15篇)02-17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集錦15篇)02-27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匯編15篇)02-27
五年級音樂上冊教案合集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