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
教具準備:
掛圖、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拼音王國里最有意思的聲母,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三幅圖。
2、誰能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指名說)
生:一只大公雞。
生:一個氣球。
生:一個西瓜。
(西瓜的特點:切開了?纯聪笫裁)
二、今天咱們要認識的聲母就和這三副如圖有點關系
學習新聲母。
1、(出示:jqx貼在相應的.位置)猜一猜它們叫什么?
2、小組內(nèi)自學,討論結果。
3、匯報學習結果,師糾正,師生共同評價。
4、編順口溜:一只小雞jjj,一個氣球qqq,一個西瓜__。
三、練習jqx與韻母相拼
1、出示“雞、七、西”,學生認讀。
2、評一評,改一改
雞七西
qī xī jī
3、游戲形式練習拼讀
每人拿一個拼音卡片,找找朋友,并把它拼出來。(聲母為jqx)
四、比一比,賽一賽,爭做有心人
1、出示:gǔ hú kū
jú qǔ xū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尋找jqx與ü的拼讀規(guī)律)
3、小結:順口溜:小ü小ü有禮貌,見了jqx就脫帽。
五、拓展練習
1、想一想,說一說,你知道那些和ü相拼得音節(jié)?
2、仔細觀察查字表中的音節(jié),你能不能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 初讀課文,學習并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 品讀句子,從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中感悟琴聲的美妙。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 教師板書課題,導:琴聲美妙悅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先生寫的《彈琴姑娘》。
2、 學生齊讀題目,教師強調(diào)“琴”字書寫。
3、 導入:這是一位怎樣的姑娘呢?她彈出的琴聲又是怎樣的呢?請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教師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讀通順。
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然后強調(diào)要點。字音:“滯”是卷舌音;“鍥”讀“qiè”,不能讀成“qì”;“券”讀“quàn”,不能讀作“juàn”。
3、 學生再讀生字新詞,讀中鞏固、積累。
4、 指名反饋:文中反復用了什么詞語直接描寫小姑娘彈出的琴聲?
(學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 指名用自己喜歡的音調(diào)和節(jié)湊讀一讀這一詞語。
6、 師:對于作者來說,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聲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
7、 找出相關詞語。教師出示:( )的琴聲
8、 集體反饋,教師填詞,并指導學生讀一讀。(好聽)的琴聲(悠揚、像夜鶯般、……)
9、 教師小結:是呀,多么美好的琴聲啊!對作者來說它悠揚而熟悉,還有甜味兒,像夜鶯、流水般,讓人覺得安慰、親切、優(yōu)美、輕松。
10、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思考:圍繞彈琴姑娘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并小組討論交流、展示。
三、想像畫面,感悟琴聲
1、教師:同學們,究竟是什么打動了兒童文學家的心,讓他對一個小女孩如此欽佩?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字里行間去尋找原因,用波浪線畫出那一幅幅將琴聲融為一體的美麗景色。
(1)學生默讀勾畫,教師巡視。
(2)指名反饋,教師出示相關語段。
生:“只要琴聲一響,雨點就……,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師:“只要……就……灑在……灑在……也灑在……”,用排比句式將春雨和琴聲描寫融為一體,雨聲與琴聲交織出美妙的音樂。誰再來讀?
生:“人們都到街頭、湖濱廣場,公園里去乘涼仍然不斷的傳出好聽的琴聲-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師:是啊,悶熱的夏日里,窗口動聽的琴聲仍不斷,難怪作者會邊走邊想像邊欽佩這彈琴人。是誰又讓天高氣爽的秋日更加恬靜呢?
生:“晴朗的夜里,月牙兒分為清明…………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師:琴聲聲聲入耳,“我”是贊嘆不絕。讀出冬日琴聲迎接風雪夜歸人的感受。
生:“冬天的寒夜,…………”
師:琴聲給作者留下怎樣的`印象?讓作者有怎樣的想法?請同學們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2、教師小結:課文按春、夏、秋、冬的順序描寫了小姑娘彈奏的琴聲,琴聲與景色融為一體,很有表現(xiàn)力。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品一品。
3、指名反饋:讀了這些語句,你的腦海里呈現(xiàn)出怎樣的畫面?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畫面有感情地讀一讀。
5、教師總結:同學們,作者是一位兒童文學家,有一顆敏感的心,他在這一年四季聽琴感受中情感變化也不同。這一部分通過:“我”聽琴的感受和情感變化來間接描寫小姑娘的品質(zhì)。琴聲與景色融為一體,就是作者表達的巧妙之處。
6、作者四季聽琴的感受,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的感受?找出來讀一讀。
四、課堂小結
1、學生:談一談本節(jié)課學習的感悟。
2、教師小結:同學,這節(jié)課的學習真是美的享受,我們讀到了許多生動、優(yōu)美的句子,似乎看到了四季優(yōu)美的景色,仿佛聽到了彈琴姑娘手下飛出來的悠揚的琴聲。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3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詞語、句子)和課文掛圖。
學生:課前認識紫丁香樹,翻閱資料查找與紫丁香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1.導言:同學們,見過紫丁香嗎?它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學生說,老師配合并出示課文掛圖。)
2.老師小結:紫丁香樹葉對生,卵圓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濃香。丁香花春季盛開,芳香四溢,是庭園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株紫丁香》。(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語做個記號,可以向你的學習伙伴請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課件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見我會讀。學生在小組內(nèi)認讀。
3.鼓勵質(zhì)疑,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學生能解釋的請學生解釋,不能解釋的教師指導學生邊學課文邊理解。
三、朗讀感悟,真情互動
1.自由朗讀,想一想,說一說:我們?yōu)槭裁匆诶蠋煷扒霸砸恢曜隙∠悖?/p>
2.教師范讀,讀出師生之間的真摯感情。
3.學生自讀,說說自己從詩中體會到了什么,并讀讀有關的詩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問題。
4.分小組合作探究朗讀,每組選一節(jié),先準備,再上講臺朗讀。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二、三、四節(jié)。
(1)老師一邊有感情地朗讀,一邊課件出示第二、三、四節(jié)。
。2)引導學生就老師的'朗讀進行評議,再自己揣摩朗讀。
。3)每組推選一名同學比賽讀二、三、四節(jié),由學生互評。
。4)品味詞語。
課件展示:綠葉沙沙像(),剛開的花兒像()
將讓學生比較朗讀,體會到疲倦、掛牽讀起來押韻。
6.學生朗讀課文,表達出詩中飽含的感情,直至背誦。
四、拓展延伸,師生融情
問題1:老師日夜為我們操勞,我們要怎樣感謝老師呢?(學生搶答。)
問題2:老師,我想對您說(可以說贊美老師的話,也可以給老師提建議。)
五、生字再現(xiàn),鞏固字詞。
1.同桌合作認讀生字和帶生字的詞語;
2.開火車認讀生字。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4
一、教材特點
《故事兩則》是五年級語文教材中的自讀課文,配合第三組教材“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而設置的拓展性練習。
《故事兩則》第一則故事為《加了一句話》,講一位法國著名詩人見到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婦人一天什么也沒討到,在她的乞討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這句話,讓那些路過的人主動投幣,表現(xiàn)了語言的強大魔力。
第二則故事《我們一起消滅法西斯》講的是周恩來總理在招待外賓時,對“萬”字圖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場面的尷尬。
二、教學目標
1、自讀課文,理解大意,理解內(nèi)容。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語言的魅力。
3、引導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培養(yǎng)機智巧妙的語言。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精煉語言藝術的魅力,激發(fā)積累優(yōu)美語言的'興趣。
教學難點:對精妙的進一步感悟和拓展。
四、教學方法
以探究式教學為主,在自主學習中感悟,通過拓展性練習,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達到只是建物的拓展目的。
五、課前準備
1、教師根據(jù)本課拓展性練習的教學思路,利用網(wǎng)絡資源和媒體效應,收集資料,拓展性練習作輻射準備。
2、學生一是重溫第三組教材的訓練重點,二是收集相關的事例,作好交流準備。
六、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就是這樣奇妙。凡是精煉、幽默、生動的語言都是被藝術化了的語言。今天這堂課,老師和同學們一道走進語言藝術的殿堂,共同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板書課題)
(二)閱讀理解
1、出示閱讀要求(課件)
(1)借助工具書,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生活積累,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這兩則故事分別講了什么,聯(lián)系上下文,找出變化的原因,邊讀邊動筆圈畫。
(3)把不理解的地方標識出來,組交流,合作學習。
2、檢驗閱讀效果
(1)指名讀課文
(2)讓學生說說自讀中解決了哪些問題。
(3)把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3、品讀理解
(1)“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
A:比較:“我什么也看不見”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見!”
B:對加上“春天到了”課文是怎么解讀的?
C:你是怎么想的?(課件:百花爭艷的春天)
D:這句話精妙在哪?(加了一句,前后的情況有什么不同?)
引讀:師:春天到了生:我什么也看不見!
師:春天多美好生:我什么也看不見!
師:春天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生:我什么也看不見!
(2)“我們一起消滅法西斯”
填空:
當人們看到“春天到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見”,想到,心情,于是對老人產(chǎn)生了。是產(chǎn)生了這么大的作用,因為它有。
A:“法西斯”在這句話里指什么?
B:“消滅”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C:論一論這句話的幽默之意。
(三)感悟內(nèi)化
1、學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精妙句子。
2、大家評定,把肯定的寫在黑板上。
3、課件展示練習內(nèi)容。
廣告詞:請不要把手伸向向你微笑的花朵!
(1)故事中的語言(找—議)。
(2)根據(jù)漫畫寫一句話。
(四)總結
精妙的語言是智慧果,愿同學們盡情享受語言藝術的快樂之果。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5
【學習目標】
1、認識“坑、考”等6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第二段并能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段。
4、了解童年李四光為什么對大石頭產(chǎn)生疑問,并設置懸念,引發(fā)下幾段內(nèi)容的求知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1、談話激趣: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玩過捉迷藏?誰來說說,你都喜歡藏在什么樣地方呢?為什么喜歡藏在那兒?
2、介紹李四光:
你們都是聰明活潑的好孩子,跟李四光一樣。(板書:李四光)李四光是誰?你們知道嗎?
3、導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李四光和奇怪的大石頭之間的故事。
(板書:奇怪的大石頭)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教師:同學們趕緊讀讀課文,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不懂的詞句問問同桌!(學生讀課文)大家都是認真的.好孩子,把課文都預習好幾遍了。盧老師特意找了一些難讀的字詞來考考大家:
轉來轉去、考察、秦嶺、遺跡、研究、
嚴嚴實實、躲閃、突兀、流域、砸、
孤零零、成果、震驚、大坑、隕石
(個別讀,開小火車檢查)
三、學習第二段
1、給合課文上的圖片來認識“孤零零”“嚴嚴實實”“轉來轉去”在文中所有的效果。
2、再認讀第二段,找一找其中精彩的字詞,并說明原因。
3、看著圖畫把第一段中,捉迷藏的內(nèi)容復述下來。
四、觀察圖片,設置懸念為下一課時做準備
1、哪一位是李四光,并說明原因。
2、他在想什么?此時此刻的李四光臉上又會有什么樣的表情?
3、請帶著這樣的表情讀讀“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4、“接下來的故事又會如何發(fā)展?這個問題會不會一直困擾著李四光?”請小朋友課后自己學習以下內(nèi)容。
五,書寫指導
1、認讀生字。
2、觀察生字,說說哪些地方容易寫錯。(在寫“紀”時,要注意右邊是“己”不是“已”;“旅”要和“旋”易混,“藏”和“臥”筆順易錯,要注意區(qū)分,不要寫錯。)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6
一、明確目標與欣賞鼓勵相結合
有一個小孩讀三年級的朋友曾向我訴苦說:“我的兒子只要有打作文草稿的家庭作業(yè),就會叫苦連天。因為他們的老師總要求學生把草稿寫在一張16開的白紙上,并規(guī)定非寫滿不可。”要求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寫滿整整一張16開的紙,這要求確實偏高了,這樣做必然會適得其反,導致大部分學生害怕寫作文、厭寫作文。
《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解讀這一目標,不難發(fā)現(xiàn)新課標把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放在三年級習作教學的首位。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三年級同學的習作可以說是最初步、最淺近的文字表達,一開始必然是幼稚的、初級的、甚至是錯誤百出的,它得經(jīng)歷一個過程,語言由不通到通順,內(nèi)容由簡單到具體,表達由平淡到生動的過程。因此我們不能拔苗助長,而應該明確三年級習作教學的要求,遵循孩子身心發(fā)展和認知的規(guī)律,一步一個腳印地進行訓練。
目標明確了,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在批改學生的作文和日記時多以鼓勵表揚為主,學會欣賞孩子稚嫩的語言,學會感受孩子奇特的想象,學會包容孩子的詞不達意,竭力尋找習作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句話寫得好,我都用笑臉或紅五星等方式大加贊賞,寫得好的或進步很大的作文就粘貼到墻壁上的習作欄里,使學生產(chǎn)生愉悅的成就感,讓學生覺得寫作文原來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學生一旦對寫作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滿腔熱情地去寫,為今后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捕捉素材與放飛思維相結合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的確,奧妙無窮的大自然和色彩斑斕的社會生活為學生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鮮活素材?墒怯幸淮蟛糠謱W生不善于捕捉周邊的事和景,一旦要寫日記或作文,總以為要寫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活動、比賽等,除此之外就沒有東西可寫了。因此學生要寫日記時,總是要求爸爸媽媽帶自己到哪里玩玩才會下筆寫。
為了引導學生學會選材,我就有意識地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搬進習作課堂。如有一段時間我們班好久沒有得到流動紅旗了,經(jīng)過一個星期的努力,星期一的升旗儀式上,我們終于請回了鮮艷的流動紅旗。于是我靈機一動,把第一節(jié)語文課改為習作課,我先請學生說說由于前幾個星期流動紅旗沒有到我們班來作客,今天去參加升旗儀式的時候你心里是怎樣想的?當你聽到我們班獲得流動紅旗的時候,你的心情又是怎么樣的?今天我們把流動紅旗請回來了,你心里有什么打算?由于這是一件剛剛發(fā)生的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因此同學們各個爭先恐后地說著自己的心里話。于是我趁熱打鐵,以《流動紅旗又回來了》為題,寫一篇作文。同學們一個個興趣盎然,批改時只要學生寫的全都是真心話,我都獎給他們五張笑臉!后來我經(jīng)常把學生不留意的、習以為常的發(fā)生在校園里、教室里的小事為題材,布置學生回去寫一篇日記,如:一次國旗下的講話、午飯時的吵鬧聲、桌子底下的一張廢紙、一場雷陣雨、橡皮不見了、粗心要不得等等。久而久之,學生明白了:原來身邊的小事都可以寫成作文或日記!練的次數(shù)多了,學生慢慢也學會了觀察,善于捕捉生活中一個個精彩的瞬間。
盧梭曾經(jīng)說過:“兒童有他們特有的看法、熱情和情感,如果用我們大人的看法、熱情和情感去取代,那簡直是愚蠢的。”當學生學會了選材后,我就鼓勵學生應該用每一個感官去看、聽、摸、問、聞自己想寫的內(nèi)容,大膽地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實踐證明,如果我們放飛學生的思維,不用大人的眼光、標準去禁錮小孩的大腦和手,那么孩子的習作往往會充滿靈性和童趣的。如:滕青怡在《初春》里寫到:“初春真像一個頑皮的孩子,把一半的春天給藏起來了。我真想快點看到被這個頑皮的`小孩藏起來的另一半春天!敝旌杲軐懘河畏窒硎澄锏那榫埃簵钌仙习褧锏氖称芬坏拐f:“兄弟們,吃我的,我的好吃!蔽覀儺惪谕暤卣f:“謝謝楊長官,你也多吃點!”“ok!小兵們!”透過這些極富有個性的語言,我們可以感受到孩子們無拘無束分享食物的歡樂情景?梢娢覀円龑W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放飛他們的思維,那么孩子的習作就會成為生活的精彩剪影!
三、閱讀教學與練筆仿寫相結合
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模仿對于兒童,正如獨立創(chuàng)造對于成人那樣同等重要!蓖诰蛘Z文書里一篇篇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里的習作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或仿寫、或想象、或擴充等語文實踐活動,既能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又能鍛煉書面表達能力。因此仿寫是初學寫作的有效手段,是走向獨立寫作的橋梁。
仿寫句子:如三年級上冊《花鐘》一文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幾種花開放的時間。而其中有兩三種卻寫得很簡單,如“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于是我請學生模仿著其它幾句的寫法,插上想象的翅膀給句子換一個說法。結果有的寫:“晚上八點,夜來香悄悄開放,靜靜地聽著月光花和煙草花之間的悄悄話呢!”有的寫:“晚上八點,夜來香開了,他看見身旁的曇花還在睡夢中,就輕柔地呼喚起來‘曇花、曇花,快醒來!’”有的寫:“晚上八點,夜來香開了,它睜大眼睛正在欣賞美麗的星空!
仿寫片段:三年級應注重段的訓練,語文課本里有許多構段方式明顯、精彩生動的段落,如《趙州橋》里概括具體的段式,《富饒的西沙群島》里因果和總分總的段落等等。學完了這些課文,我一般都引導學生仿寫一段話。如:學完了《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就請學生仔細觀察當天的大課間活動,然后以“大課間活動開始了,操場上真熱鬧!”為開頭寫一段話。雙休日布置學生參觀農(nóng)貿(mào)城的水果市場,再以“水果市場里的水果真多!”或以“水果市場里熱鬧非凡!”為開頭寫一個片段。通過仔細觀察,許多同學竟洋洋灑灑寫了兩面多呢!
仿寫文章:三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有一個訓練重點是學習、掌握三種不同的表達人物語言的方式。這一單元里的《灰雀》、《小攝影師》、《我不能失信》都是以^對`話的形式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的,當學生借助課文和課堂練習學會了這三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后,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7
教材分析:
《地球爺爺?shù)氖帧肥切W語文一年級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xiàn),通過孰桃子自已落地的故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地心引力”這一比較深奧的科學現(xiàn)象和科學常識,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從而愛科學 ,學科學。
學生分析:
班內(nèi)男生占學生總數(shù)的一半,大多數(shù)學生活潑、大膽且獨立,他們對科普烊的讀物十分感興趣,愛讀《少兒十萬個為什么》、《兒童千百問》、《小哥白尼》等書刊。他們的'知識面較寬,對許多事情充滿好奇。經(jīng)過一個多學期的培養(yǎng)和訓練,他們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識字速度較快,又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受他們的歡迎,但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好動、好玩。
設計理念:
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索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秘產(chǎn)生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會寫“球、玩”等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3、能讀懂課文的內(nèi)容,對“地心引力”現(xiàn)象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并大致了解這一科學常識;從而地身邊的一些科學現(xiàn)明探求的欲望更強。
教學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教學時時:2課時
教學媒體:生字卡片、錄音機、教學媒體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
3、了解“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
一、 導 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紙飛機嗎?你在玩紙飛機的時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學生各抒已見,預測學生理:最希望紙飛機能飛得更高更遠……)好,現(xiàn)在你們想玩一次嗎?我們來比一比誰的紙飛機飛得高、飛得遠。(學生放飛自己的紙飛機)。
不管我們的紙飛機能飛多高,多遠,最后它們總是全掉下來。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我們讀懂課本上的故事。(板書課題),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學生們愛玩紙飛機,而紙飛機必然落下這一現(xiàn)象,正與課文的核心內(nèi)容密切相連。因而從此為切入點,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二、 初讀課文,讀通句子,力爭把課文讀流利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句子讀正確,標出自然段,教師巡視。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為什么說謎底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認識兩個偏旁“辶”“忄”。了解文中出現(xiàn)的反義詞(遠-近,有-無,來-去)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課件)
1、教師范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并揭課題。
a、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范讀課文)
b、學生動腦筋猜
c、出示掛圖(課件):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1、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3、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講讀第一、二行
1、看圖說話: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么樣,水又怎么樣?
2、想一想: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么聲音?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3、小結:這幅畫畫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畫得像真的一樣,那么究竟是一幅圖畫,還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為什么?
4、扮演詩人,遠看山,近聽水。
a、指名扮演詩人,到教室后面看畫中的山,問:現(xiàn)在你看這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
b、這就叫“遠看山有色”
c、教學生字“色”: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字型;說說色是什么意思?(顏色,課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詩人,到畫前聽聽流水:問,你聽到流水的聲音了嗎?為什么?
e、小結:因為是畫,所以說聽聽——(水無聲)
f、教學遠近:遠近是一組反義詞,說說怎樣能記住這兩個字;無聲是什么意思;無的反義詞是什么?
g、教學聲:強調(diào)字形,聲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導朗讀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ǘ┲v讀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么樣了?可是課文里是怎么說的,為什么?
2、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么樣呢?
3、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4、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么意思?(吃驚、害怕)
5、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資料城。
1、課件準備“資料城”模塊,學生朗讀。
2、學生閱讀。
3、學生匯報。
七、說話訓練,評價交流。
1、資源準備:課件中的說話訓練材料。
2、學生思考交流。
3、學生表達,教師評價。(鼓勵為主)
八、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九、作業(yè):
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后兩邊;聲:強調(diào)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字詞,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指導朗讀,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
2、課堂作業(yè)本第一題
3、形近字比較,組詞
遠()近()京()聲()
運()聽()驚()色()
二、指導朗讀和背誦課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
2、指導朗讀: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范讀-指讀-引讀-齊讀
3、根據(jù)畫面背誦課文
a、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景色?
b、課件(聲畫統(tǒng)一),試背-齊背-指背
三、資料城。
1、課件準備“資料城”模塊,學生閱讀。
2、學生閱讀、交流。
3、學生匯報,師生評價。
四、寫話訓練,評價交流。
1、資源準備:課件中的寫話訓練材料。
2、學生思考交流。
3、學生匯報,教師評閱。
4、展示優(yōu)秀作品。
五、作業(yè)指導
1、寫出這首詩的幾對反義詞:遠——近、有——無、去——來
2、默寫課文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畫》這首古詩的'教學不同于高年級,重點是引導小學生在識字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層次地讀,在朗讀中感知、感悟與品味。下面將我在《畫》這篇課文的教學反思如下:
1、讀一讀,初步感知
揭示課題后,我出示畫面,放配樂朗讀錄音,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并結合錄音朗讀,指出讀好古詩首要的是字音要讀準,其次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古詩的韻味。接著我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課文讀正確。學生或自己拼讀,或同桌互讀互查讀音,或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再逐個拼讀過關等形式進行自讀嘗試。隨后我組織學生試讀古詩并進行評議,在評議中糾正個別讀錯的字音。在學生的評議中我借機出示本課生字,幫助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
2、做一做,感悟詩境
首先讓學生看畫面,我示范朗讀,從而吸引學生的朗讀興趣在學生反復朗讀后漸漸進入詩的意境時,我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并根據(jù)個人的感悟作出相應的動作。如讀到“遠看”學生把手放在額前,仿佛眺望遠處,“近看”則低頭下看,“花還在”做花開的樣子,“水無聲”學生則自擺雙手或與同桌對擺單手。這樣學生在看圖、聽讀、伴讀、表演中不知不覺悟出詩境而且也能因熟讀而成誦。
3、演一演,拓展延伸
學生會背誦之后,我又指圖說“誰來當個小詩人,邊表演邊給這幅畫面配上詩?”學生的情緒高漲,都想當小詩人體會做詩人的樂趣。于是我讓學生各自作準備,進一步激發(fā)讀、誦樂趣。最后學生們紛紛走上講臺,又是演又是背,演的盡情盡興,背得韻味十足。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9
教學要求:
1、能說出在日常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
2、能認真聽別人說話,把握主要內(nèi)容,并能比較完整地轉述;
3、把話說清楚明白,并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教學難點:
能真實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生活中的觀察發(fā)現(xiàn)。
(一)課件播放書中的“三幅圖”
1、同學們在這三幅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用一句話簡單地說說。(學生說,老師及時指導)
2、這段時間我們觀察了不少身邊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發(fā)現(xiàn)。那我們每個人就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有一個要求,別人說的時候,要專心聽,你要記住,你們小組的同學都有哪些發(fā)現(xiàn)。(學生小組交流。)
(二)好,老師特別想了解你們組的組員們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用“我們組的組員……”的句式說,看誰記得多。(各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
1、同學們說的真多,而且說得特別清楚,老師給你們一個建議,當你要說很多個同學的發(fā)現(xiàn)的時候,不用說每個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們組,有的同學發(fā)現(xiàn)了……有的同學發(fā)現(xiàn)了……還有的同學發(fā)現(xiàn)……”句式。(指幾名學生說。)
2、聽了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老師對其中的一個發(fā)現(xiàn)可感興趣了,那大家又對哪一個發(fā)現(xiàn)最感興趣?(學生發(fā)言。)
3、如果你對誰的發(fā)現(xiàn)感興趣,就去問問他(發(fā)現(xiàn)者)到底怎么回事?(學生提問,學生解釋。)
4、我們經(jīng)過交流,就會越來越明白,因此老師提議,我們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人的發(fā)現(xiàn),然后以他的話題,展開交流,可以提問,可以補充,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小組交流。)
(三)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交流得特別充分,而且有的同學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特別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讓學生說出發(fā)現(xiàn),然后其他學生提問,發(fā)現(xiàn)者解釋。
2、老師適時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你還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嗎?(學生回答。)
小結:同學們,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如果我們有機會親自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這些有趣的.植物,該多好啊!
二、總結下課。
同學們,從天到地,從地到天,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孩子,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奧秘。這一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教學反思:
學生匯報自己的觀察,將重點都定在了發(fā)現(xiàn)一詞上,大家都很積極,好像爭著比誰的發(fā)現(xiàn)最多最奇,但把“觀察中”忽視了,而怎么觀察到的,自已觀察時所做了什么,這個過程學生卻大多數(shù)都是只字不提。引導學生將自已是如何觀察到的,及觀察時自已是否認真等過程說了出來,這就為觀察的內(nèi)容提供了真實性的證詞。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綠線內(nèi)的8個字只識不寫。
3、了解春筍具有戰(zhàn)勝重重障礙、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生命力。
二、教學重難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了春筍節(jié)節(jié)向上、茁壯成長的情景,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讀”、“悟”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zhì)和蓬勃向上的氣勢。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春天悄悄地來了,春天細細的雨叫——?春天柔柔的風叫———?春天嫩嫩的筍叫——?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讀準平、翹舌音)
3、范讀。春筍長什么樣嗎?它們怎么長大的呢?聽老師讀課文。
。ǘ┏踝x課文,感知大意
1、初讀課文。
。1)同桌識讀生字表內(nèi)的生字和綠線內(nèi)的.生字。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初讀。
。1)出示詞語。
。2)學生認讀。A。自由讀。B。指名認讀,相機正音。C。小老師領讀。
3、再讀課文,逐句讀通。
。1)再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標好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隨機糾錯)
(3)學生三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小朋友邊聽邊看這一段有幾句話。
(2)小朋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春筍,“轟隆隆“的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筍娃娃醒來了!你覺得怎么樣?(開心舒服)
讓我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3)春筍是怎樣從泥土里冒出來的呢?讀讀第二句話
出示填空:它們泥土,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出來。
指名口頭填空。
覆蓋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筍把它們沖破了!壓在身上的石塊多重啊,可春筍把它們掀翻了!春筍一個一個,你追我趕,終于冒出了地面,這是多么強大的生命力。。襟w演示春筍從地里鉆出來的情景)
小春筍是怎樣鉆出來的?指導學生演一演春筍破土而出的動作。小春筍睜開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
。4)指導朗讀。A。教師范讀。B。學生表演誦讀。
2、細讀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出示實物:春筍誰來說說它的樣子?書上是怎么寫的呢?
筍娃娃多可愛呀。ㄒ龑W生感知“裹”、“淺褐色”、嫩生生“)
。3)指導朗讀:你看到這樣一個白白胖胖的娃娃,你會感到怎樣?讀讀看。
。4)媒體演示。
春筍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它們咧著嘴笑得多開心!它們仿佛在高興地說什么?
指導朗讀第二句(讀出開心的語氣)
。5)媒體演示:看,春筍是怎么長大的呢?
指導朗讀第三句(注意標點,讀出春筍使勁生長的勁頭。)
。6)練讀第二段
A、學生自由讀。B、指名讀,師生從語態(tài)、表情、情感等方面進行評價。C、配樂齊讀。
3、回歸整體,指導誦讀。
(1)配樂齊讀。
(2)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夸夸小春筍嗎?
。3)指導背誦。
A、媒體演示,教師范背,學生小聲跟背。B、同桌互相演誦。C、指名試背。D、配樂齊背。
。ㄋ模┓治鲎中危笇懽
1、抽讀生字卡片。
2、口頭組詞、擴詞。
3、識記字形,認識新偏旁:
4、按筆順描紅。
五、教學結束:
完成《習字冊》上的作業(yè)。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1
【教材分析】
《爺爺和小樹》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視覺、孩子的語言,敘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系。冬天,熱心、慈愛的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樹為爺爺遮陽。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富有人情味的圖畫。人與樹的關系是親密的,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人與自然也應當是和睦相處的,而我們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更應當互幫互助。
【設計意圖】
。、小學1~2年級要認讀生字1600~1800個。同時又要讓學生在起始的閱讀教學中,感受到閱讀課文興趣,因此,本課教學中,力求落實好10個生字以及5個偏旁的教學,同時,把認讀生字放在課文中去理解體會;讓學生在整體的朗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力圖很好地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2、充分發(fā)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來解讀課文,認讀生字,掌握偏旁。教學設計中,通過讓學生“說、認、讀、找、比”等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質(zhì)疑、討論,來突破“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這兩個閱讀理解的難點。
。、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童趣,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么?”“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么?”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以樹木對我們?nèi)祟惖淖饔茫鳛檎n外的延伸,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目標】
。薄⒄J知目標:
⑴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不、開、四、五”四個字。認識1筆畫“乚”和五個偏旁“父、刂、冫、人、灬”。
、普_、流利地朗讀課文。
。病⑶楦心繕耍
、排囵B(yǎng)合作互愛的情感,學會與人共處。
、贫脴淠臼侨祟惖呐笥眩巳硕家獝圩o花木。
【教材分析】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由圖片引出課題
1、貼“小樹”:
請學生用“小樹”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貼“爺爺”出示詞語“爺爺”:
教學生字“爺”:
、疟容^爺──爸。
、平獭案浮弊诸^。
。场⒃趦煞鶊D中貼上“和”,齊讀課題:
你們想編一個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嗎?
。、出示圖一、二,讓學生說。(什么時候,誰在干什么?)
⑴自由說。
、浦该f。
看課文是怎么寫的。
二、讀通課文
。、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病⑼阑プx,檢查。
。、出示詞語(請學生讀準“和”兩種讀音,以及“不”的變調(diào)):
爺爺和小樹
暖和
不冷了
不熱了
。础R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在課文中找到生字,圈出來,讀讀字音,看看你能記住它嗎?你是怎么記住的?
。、四人一組合作:
、拍贸錾挚ㄆハ嘧x。
、普f說用什么辦法記住生字。
3、教師把生字貼在黑板上,指名上臺說說你認識哪個字?是怎么記住的?領讀(組詞讀)
4、師隨機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讓學生認認、讀讀、記記
四、再讀課文
。、四人合作一起讀。
。病⒈荣,指名小組讀。
五、游戲“當小小啄木鳥”
。、師在黑板上帖一棵“流著淚”的小樹,告訴學生,小樹上有許多蟲子,讓學生當啄木鳥醫(yī)生給小樹捉蟲。
。、學生拿出信封里的畫,樹上的“小蟲”上都有一個生字或偏旁,讀給同桌聽,讀對了,就劃去一條小蟲,看誰捉的小蟲多。
。、最后老師在黑板上貼出“有笑臉”的小樹。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識字11個;辨別多音字“少”,同音字“南、男”。
2.認識前后左右的位置。
3.寫字練習。
教學重點:識字。
教學難點:
1.認識位置。
2.比較同音字。
教學準備:
(一)教具
1.課文圖片。
2.生字卡片;將漢字卡片設計成漢字在上面大而突出,漢語拼音在漢字下面,比漢字稍微小一些。
3.拼音圖卡。
投影片:東西南北
(二)學具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圖上有什么人?
這些人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很小孩,我們可以稱他們?yōu)椤澳信仙佟彪x我們最近的是一位老爺爺,帶著三個小孫孫放風箏。老爺爺站在最左邊放風箏,穿紫衣服的小朋友在招呼右邊的兩個小朋友,過來看放風箏,右邊的兩個小朋友都趕緊跑過來了,看他們玩得多開心呀!在他們的前面還有兩個小朋友在看馬路上的汽車,左前方有一位叔叔和一位阿姨在交談。
在莊嚴的城樓前還聳立兩根漢白玉華表,x廣場上有很多人,他們來自東西南北各個地方。
教師板書課題。
二、新授
(一)利用漢語拼音試讀
1.同學們都知道了前后左右的方向了,這幾個字你們認識了嗎?不認識沒關系,準確的拼讀漢字下面的漢語拼音你一定能認識這些字。相信自己行自己就能行!大家先看拼音,讀準每一個字的聲母和韻母,準確拼讀音節(jié),試著認字。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好辦法?(指名說一說:在不認識的字下面畫一個小圓圈,反復拼讀認字;請教身邊的同學;問一問老師……)大家比一比,賽一賽,誰認得又準確又迅速。
2.學來讀一讀,看一看聽一聽,他和你讀的一樣嗎?
3.哪位小老師愿意帶領大家一起讀生字?按順序讀你們會了,不按順序你們還會嗎?
4.游戲幫助小雞找家。
準備16個小房子的拼音圖卡,分別寫上“東西南北……”的音節(jié);制作16只小雞,身上分別寫上生字“東西南北……”
(1)任意指一座房子,問:這是誰的房子?學生拼讀音節(jié),
(2)依次選出幾對男生女生,將寫有字的小雞和房子一一對應,看誰找得又對又快。直到全部搭配好為止。
5.大家都很細心,如果老師搬走拼音房子,你還能認出這些字嗎?(教師打亂順序任意指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二)記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少”,提問:它有兩個名字,哪位同學能讀一讀這個字?讀sh4o時,可以組成哪些詞語?讀sh3o時又能組成哪些詞語?
2.教師出示:“南——男”,提問:你能分別組詞嗎?
老師說一句話請你判斷一下是哪個漢字:說話內(nèi)容:
(1)秋天來了,天氣涼了,一群大雁飛到南方去了。
(2)我們班的男同學特別愛勞動!
1.在有幾個字寶寶跑出來了,快認認他們。出示投影:
東——車先用它們組組詞
西——兩組個詞區(qū)分一下
石——右——左能不能用組詞的方法
提問:這些字有點像,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的樣子和讀音嗎?自己想一想——小組同學討論——指名回答。
教師提示:左和右,兩兄弟,比一比不同之處在哪里?(左下工,右下口。)
2.你還有哪些字不認識?
3.認識前后左右的位置,隨之認識“前后左右”四個字。
(三)說話:我們認識了課文中的生字,你能說說你的前后左右嗎?如果你的位置變了,你的前后左右在哪邊?
1.能介紹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學嗎?
2.大家一起學習,讓我們再一起做個游戲: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三、練習:翻牌認字
方法:學生拿出生字卡片,同桌合作學習。一人讀字,一人找字,看誰找得準,收獲多。全部認識,獎勵同桌兩朵小紅花;認識大部分字,獎勵同桌一朵小紅花。
四、寫字
你認為哪個字難寫,需要老師幫忙?
1.同學說一說字的筆順筆畫。(注意“女”字的最后一筆是橫)書空。
2.練習寫字。
左:橫在上半格中間靠下一點,撇豎虛線右邊一點起筆,往左到左下格中間出撇尖,短橫在撇下橫虛線下起筆比第一筆橫稍短一些收筆,豎從橫下邊中間位置起筆到下半格中間手臂,最后一筆橫從撇下起筆比第一筆橫長一些處收筆。
右:第一筆長橫上半格下邊起筆,撇和左的撇位置相同,口寫在和左的工相同的位置上。
男:上邊的田寫在上半格橫虛線上邊,力寫在下半格橫虛線下,橫折鉤的橫稍寬一些,撇從豎虛線起筆,田的豎和力的撇是兩筆。
女:學習筆畫撇點。學寫女字,一筆撇點,二筆撇,三筆衡。起筆豎虛線上半格中間往左過橫虛線開始點往右下斜,到右下格中間收筆,最后寫橫,從橫虛線起筆橫虛線上一點收筆,把撇露出頭來。注意女的筆順。)
五、小結
中國的文字這么有趣,我們一定要把它學好。
小學一年級語文《東西南北》優(yōu)質(zhì)教學反思
《東西南北》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為達到上述這一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1.重視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
本節(jié)知識是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學生只有在實際生活中才能體會到辨認方向的重要性,也只有在實際生活中才能學會辨認東、南、西、北,發(fā)展空間觀念。因此,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如“早晨起來,面向太陽……”等兒歌,為達到教學目標起到的作用不小。
2.以活動為課堂的基本組織形式,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節(jié)課我把學習的場地由室內(nèi)轉向室外,同學們熱情高漲,積極地投入學習中,學生在獨立觀察、認真思考、小組合作等多種活動形式中學習,牢固掌握了本課所學知識,真正的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3、觀察身邊,課堂延伸
學生在熟悉的學校環(huán)境及游戲中建立了一定的方向概念。在回到課堂中,學生的興致仍然高昂。傳授者通過讓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然后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口述四周的事物。這樣,不僅鞏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同時,也使書本的知識升華到現(xiàn)實中來,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地張揚。
這一堂課,把主體地位還給了學生,充分地運用了身邊的資源,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使數(shù)學教學真正的面向了全體學生。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通過讀《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懂得要想創(chuàng)造令人矚目的偉業(yè)必須具備什么事情都要親自去實踐、去發(fā)現(xiàn)的精神和自信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4個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哥倫布離席而去時所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一個熟雞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個煮熟的雞蛋,你能把它豎立在桌子上嗎?誰愿意來試一試?
2、A情況(大家沒有成功):雞蛋是橢圓形的,大家無法豎著立住。但是,500多年前哥倫布卻辦到了。你一定想知道他是怎樣做到的吧?那么,馬上走進快樂讀書屋去看個究竟吧!(板書課題)
B情況(個別學生成功了):你很聰明,想到了這個辦法。那么500多年前,哥倫布是用什么辦法讓雞蛋豎在桌子上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同學們,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哥倫布為什么要豎雞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真好!相信大家走進快樂讀書屋,這些問題定會迎刃而解!
二、自主讀文,整體感知:
1、用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讀文中,把自己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詞作上標記,多讀幾遍,可以查工具書解決。
2、同桌合作讀文,互相檢查識字情況,爭取讀得更好。
3、小組內(nèi)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并且提出自己的疑問或感興趣的問題(結合課前提出的問題),準備在小組內(nèi)與大家交流討論。
三、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1、小組互動交流,并分角色朗讀。
2、匯報讀書收獲。(引導學生把自己在讀書中解決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與大家交流。)
3、談感受。你是怎樣理解哥倫布離席而去時留下的耐人尋味的話的?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四、朗讀品味,擴展延伸:
1、指名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讀出人物的特點。如達官貴人對哥倫布的藐視、嘲笑、譏諷;哥倫布的禮貌、平靜、自信及對達官貴人的蔑視。)
2、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事,你會怎么做?
3、師感言小結:達官貴人面對小小的熟雞蛋,束手無策,哥倫布卻輕而易舉地立了起來。雖然這個事情很簡單,但正像哥倫布說的那樣,“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fā)現(xiàn),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誰能夠最先突破!毕M瑢W們能夠學習哥倫布那種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在成功面前不驕躁,在譏諷面前不自卑的可貴品格。
4、鼓勵學生搜集有關哥倫布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五、檢查識字,補充閱讀。
1、卡片出示本課應該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
2、做識字游戲。
3、學生閱讀《閱讀》書中的相應文章。
教學反思
《哥倫布豎立雞蛋》這篇課文講述了哥倫布為了駁斥忌妒者對他的挑釁和攻擊,巧用豎立雞蛋的方法證實:即使是最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fā)現(xiàn),去證實。成功的取得,關鍵在于創(chuàng)先。
課文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jié)):介紹哥倫布的創(chuàng)舉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9節(jié)):具體敘述哥倫布用豎立雞蛋的方法駁斥那些忌妒者的攻擊的經(jīng)過。
課文以對話描寫為主,人物的情感都在對話中表現(xiàn):達官貴人的'惡意挑釁,哥倫布的冷靜和自信。課文最后一節(jié)寫了哥倫布離席時說的話,道出了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含義深刻。
一、從課題入手,了解人物
本課的題目提示了課文內(nèi)容的重點,既揭示了主要人物,又道出了主要事件。哥倫布因駕船航海沿地球轉了一圈并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的事跡而享譽世界,但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說可能對此事了解得并不多。在揭示課題后,組織學生了解哥倫布的生平,對發(fā)現(xiàn)新大陸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對后世的影響作簡單的介紹,激起學生對人物的敬意。
二、整體感知,學習歸納
歸納概括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文能力。閱讀教學中的概括,指的是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在初讀課文后,要求學生用關鍵詞句來提煉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可提供學生一些參考,例如簡要的板書、基本的句式。本課教學中,教師板書了文中的主要人物,并幫助學生理清他們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進行概括。這樣既幫助學生把握課文內(nèi)容,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三、提出問題,深入學習
邊讀邊思,對課文內(nèi)容提出問題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對課文內(nèi)容的質(zhì)疑,教師分了兩個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先引導學生對達官貴人攻擊哥倫布的這段話進行質(zhì)疑,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發(fā)現(xiàn)新大陸是一件平常的事嗎?達官貴人為什么不去發(fā)現(xiàn)呢?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又產(chǎn)生了新的疑問:達官貴人為什么一開始說把雞蛋豎立起來是不可能的事,后來卻說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到“豎立雞蛋”與“發(fā)現(xiàn)新大陸”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最后一節(jié)中哥倫布離席時那番話的含義。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4自然段。
品讀課文,了解彩塑、壁畫和藏經(jīng)洞的特點。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品讀課文,了解彩塑、壁畫和藏經(jīng)洞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在古老的絲綢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蘊藏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對,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規(guī)模最宏大、藝術價值的石窟藝術寶庫——莫高窟。
2、每一個去過莫高窟的人,都會發(fā)出這樣的贊嘆——(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稱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呢?(相機板書)
4、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莫高窟,先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欣賞精妙絕倫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師今天帶來了三幅圖片,請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哪幅是威風凜凜的天王?哪幅是強壯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據(jù)是什么?
3、師述: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她端莊溫情,含笑自如;這天王身著戎裝,身披鎧甲,真是威風凜凜;這就是強壯勇猛的力士,瞧他這模樣,一定是力大無比!
4、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
5、這兩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出示圖片)誰來讀讀描寫臥佛的句子?指讀。
(評價:①讀得不錯,如果你的`朗讀能讓大家感到臥佛像活的一樣就更棒了。②是啊,我們似乎還聽到他的呼吸聲。③真是“惟妙惟肖”。)
7、這兩千多尊彩塑中,據(jù)說的有9層樓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這就叫“精妙絕倫”。
8、齊讀:這段話先總寫了彩塑的特點,再分別介紹三種彩塑,接著描寫一尊臥佛的特寫鏡頭,最后總寫游人的感受,寫很有條理。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三、感受壁畫的宏偉瑰麗
1、莫高窟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寶庫,是因為—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出示)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1)請同學們聯(lián)系上下文看看,這句話在上下文之間起什么樣的作用?
(2)這句話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幾小節(jié)的內(nèi)容?后半句呢?這樣的句子,我們稱它為過渡句,過渡句可以使文章前后連接自然、流暢。
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壁畫的特點是——宏偉瑰麗。
2、齊讀,這句話中哪里寫出了壁畫的宏偉?
“四萬五千多平方米”聽起來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讓我們來算一算。
請同學們看看我們上課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相當于多少個這樣的教室?
有人說,如果把壁畫全部排列起來,有二十公里那么長,可見,敦煌壁畫是多么宏偉呀!
3、壁畫的宏偉瑰麗還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請同學們默讀第三小節(jié),用心讀,大膽想,要把文字讀成活動的畫面,讀完后說一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剛才,同學們靜靜地讀,默默地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誰先說給大家聽?
4、同學們很會讀書,真的把文字讀成了鮮活的畫面,敦煌壁畫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歷史悠久,技藝精湛,被西方學者稱為“墻壁上的圖書館”。課文中這樣概括地寫了壁畫的內(nèi)容——引讀“壁畫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畫中,各種佛像畫、故事畫、山水畫、動物畫、神話題材畫、裝飾圖案畫等應有盡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寫飛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麗迷人的飛天讀到我們的眼前?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教師指導。
(3)誰愿意再來讀一讀,我給你配上音樂。其他同學可以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想象畫面,用心去欣賞畫面。
(4)評價:讀得怎么樣?掌聲送給她。謝謝你給了我們美的享受。
壁畫上的飛天和同學們想象中的飛天一樣嗎?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飛天視頻)
教師引說:在全部敦煌壁畫中,有四千多個姿態(tài)萬千、嫵媚動人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學們,課文用一個排比句來描寫飛天,句中用五個有的寫出了飛天的不同姿態(tài),句式非常整齊,而且描寫飛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詞語,讀起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
(1)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的句式也寫一寫飛天。就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寫一個正常,寫兩個超常,如果能寫出三種,那就太超長了!
(2)指名交流。
7、同學們筆下的飛天,和莫高窟飛天壁畫一樣,姿態(tài)萬千,優(yōu)雅柔美。
師引讀——看著這些?
四、感受藏經(jīng)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1、敦煌彩塑神態(tài)各異,敦煌壁畫宏偉瑰麗。游覽莫高窟,有一個洞窟是必須要去的,這就是面積不大的藏經(jīng)洞。事實上,現(xiàn)在的藏經(jīng)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里面一無所有,人們?yōu)槭裁匆欢ㄒ竭@個小洞前看一看呢?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4節(jié),你能找到理由嗎?
2、指名交流。
藏經(jīng)洞里曾經(jīng)藏有豐富的藏品,封存著中國幾千年燦爛文化和藝術輝煌。(板書:藏品豐富)
請同學們再讀讀這段話,注意一個曾字,你讀出了什么?
3、是呀,這長寬僅2.7米左右,高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經(jīng)封藏了六萬多件的文物,如果把這六萬多件文物一個挨一個排列起來,有25公里之長。可如今藏經(jīng)洞陳列館展出的只有19件文獻真品!請同學們再來看一段資料,讓我們靜靜地聽一聽歷史的控訴。(朗讀文字)
看了這段文字,你想說什么?
4、是呀,藏經(jīng)洞見證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發(fā)了中華兒女奮發(fā)向上的動力。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這小節(jié)。
五、總結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對中國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但她也讓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和文明的偉大魅力。
作為中國人,我們理當為祖國的燦爛文化而感到自豪。讓我們自豪地讀——(出示第五自然段)
板書設計:
18、莫高窟
彩塑精妙絕倫
壁畫宏偉瑰麗
藏經(jīng)洞藏品豐富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5
教材分析
課文很美,無論是文字還是內(nèi)容,都似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灑下一路愛心,讓我們感受到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體會到奉獻的幸福感。讀課文,會讓我們的心跟隨清泉流淌,心中涌起像清泉那樣無私奉獻、幫助別人的渴望。
這篇課文優(yōu)美、流暢,課文中出現(xiàn)了如:“火紅的杜鵑花”“美麗的身影”“明亮的大鏡子”“靜靜的山谷”“清脆的歌聲”等語言形式,可以引導學生在積累這些詞語的同時感悟到加上修飾部分可使描寫的事物更具體、形象、生動。本課的插圖也很美。這是一篇幫助低年級學生觀察想象,感悟語言文字的好材料。
教學目標
。保柚Z境,自主識記“哦”等8個生字,會寫“瓦”等9個字。聯(lián)系上下文或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燦爛”、“瓦罐”、“清脆”等詞的意思。
2.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層層朗讀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常痴b自己喜歡的部分,主動積累課文中出現(xiàn)的優(yōu)美詞語,培養(yǎng)學生自主積累和運用語言的習慣。
教學重點:識記8個生字,會寫9個字,在朗讀想象中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教學難點:品析詞句,感悟泉水的快樂和無私。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圖片、多媒體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二單元學情分析
教 學 預 設
教 學 調(diào) 整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見過泉水嗎?誰能說說你是在哪里見到泉水的?你見到的泉水是怎樣的?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將帶大家一起進入泉水的'世界。齊讀——泉水。
2.書寫:“泉”。泉水的“泉”字是我們要會寫的一個生字,我們把它請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注意“泉”字關鍵一筆是什么?結構方面要注意什么?)老師范寫,學生一起書空。
給“泉”找朋友。
3.泉水就是從巖石的裂縫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
二、聽讀課文
1.課文究竟寫了泉水的什么?愿意一同來聽一下課文錄音嗎?
2 學生根據(jù)聽讀的情況回答自己的收獲。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生字和難讀的詞句,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序號。
2.反饋自讀情況:
、 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和詞組,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一股清泉石縫瓦罐水塔杜鵑花 清脆
。ń柚鍒D認識杜鵑花,借助插圖或實物認識瓦罐 。)
火紅的杜鵑花美麗的身影清脆的歌聲
(感受“_____的_____”的語言形式。)
、 出示句子:
哦,原來是一股清泉從石縫里沖出來,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哦”要在問答中,領會它所表達的語氣,朗讀好這句句子。)
泉水說:“唱吧,唱吧!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
。ǜ惺堋昂埽ǎ┖埽 )”和朗讀好這句句子)
。ɡ首x這兩句話,比較體會兩句句子中的“清”的不同意思。)
4.再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5.思考:泉水輕輕地流淌,伴隨著我們讀準、讀通了課文,你能說說泉水都流過了哪些地方?遇見了誰呢?最后又到哪里?
五、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讓我們先一起去看看泉水姑娘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出示第一小節(jié),誰能把這句話讀正確?
2.泉水來了,你聽。(有條件可播放水的聲音)這聲音讓你想到了什么?
請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讀第1句話。
3.把“沖”換成“流”,比一比,讀一讀,感受泉水來到這個世界的迫切心情。
4.讀了這一自然段有什么感受?
5.讓我們美美地讀讀第一自然段,齊讀第一自然段
六、寫字指導:
過渡語:今天的這節(jié)課,咱們還要認真地寫四個字: 結 塔 股 脆
1.讓學生認讀后,觀察字形特點,師生共同提示書寫注意事項。
2. 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范寫,重點指導:
股:與“背”比較,發(fā)現(xiàn)“月”在書寫時的差異。 塔:右下是合,中間的橫短不能少。
脆:右下是橫折鉤,豎彎鉤,不要寫成巳。
4. 學生練習,把字寫規(guī)范、美觀。
5. 展示,交流評價。
6. 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第一題(書寫:泉 瓦 結 塔 股)
(關注學生寫字姿勢,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的第3、4題。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精華】02-23
(精選)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15篇01-08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5篇)03-31
小學語文教學教案15篇02-09
語文小學教案01-03
語文《過秦論》教學教案04-11
語文教學教案05-17
語文教學教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