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科學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科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知道11月22日是小雪節(jié)氣。
2.通過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間的感情。
3.引導幼兒通過天氣變化,植物變化等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了解小雪節(jié)氣。
活動形式:
班級集體活動。
活動內(nèi)容:
介紹小雪節(jié)氣的風俗、農(nóng)事活動、節(jié)氣故事、節(jié)氣兒歌、手工制作、親子活動等。
小雪的由來:
進入該節(jié)氣,中國廣大地區(qū)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于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小雪節(jié)氣的相關民俗:
腌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jié)氣后,一些農(nóng)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jié)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nóng)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qū)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祭品,最早是農(nóng)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
曬魚干: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nóng)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小雪節(jié)氣有三候:
一候: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會出現(xiàn)了;
二候: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面的陰氣下降;
三候:萬物失去生機,進入嚴寒的冬天。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庇捎谔炜罩械年枤馍仙刂械年帤庀陆,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zhuǎn)入嚴寒的冬天。
小朋友們學到了那么多,都躍躍欲試的想要做一些有關小雪的東西啦!
通過開展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傳統(tǒng)文化,感受了家鄉(xiāng)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氛圍,更讓孩子們懂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需要在他們身上不斷的傳承下去。
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用團、搓、分泥、粘、按等技能制作小雪人。
2、體念泥工活動帶來的成功和喜悅。
活動準備:
1、范例、多媒體課件。
2、橡皮泥、泥工板、黑豆、枸杞。
活動過程:
一、多媒體演示,激發(fā)幼兒制作雪人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雪人的頭和身體是什么樣子的?
三、教師示范制作雪人。
1、首先我們選一小團橡皮泥放在手心團,團成長圓形。
2、復習分泥(一分為二,把其中的一份再一分為二)。
3、大圓做雪人的身體,小圓做雪人的頭,按上二顆黑豆做眼睛,按上枸杞做鼻子,最小的小圓做小雪人的帽子。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引導幼兒分泥的`方法和連接的技巧。
五、展示幼兒作品。
剛才小朋友都很認真地做小雪人,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自己做好的小雪人拿到前面來,給全班的小朋友欣賞。
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聽音樂做雪花飄的動作。
2、學習走跑交替,并會聽信號做相應的動作。
3、鼓勵幼兒進行紙的多種玩法,體驗游戲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在教室里布置好“雪花掛飾”。
2、廢報紙折好若干。
3、錄音機及磁帶(快慢不同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對雪花的興趣
提問:
(1)冬爺爺給我們教室里送來了許多新朋友,它們是誰?(小雪花)
(2)小雪花,小雪花輕輕的從天空飄下來,飄到了我們的教室里,一片、一片、又一片,小朋友看一看小雪花是什么樣的?(幼兒自由回答)
(3)小雪花有幾個小花瓣?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4)小雪花有六個瓣,跟著風兒跑,飄到這兒,飄到那兒,可高興了,小朋友我們來學學小雪花飄起來好嗎?
(5)小雪花飄的這段音樂好聽嗎?一起來聽一聽。小朋友這段音樂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一樣嗎?你覺的在前面的音樂中小雪花該怎么飄?后面的音樂中小雪花又該怎么飄?
(二)幼兒聽節(jié)奏慢的音樂做動作
提問:
(1)小耳朵聽的真仔細,讓小雪花跟著音樂飄起來吧!
(2)誰愿意把你學小雪花飄的樣子做給大家看?(個別表演,其他幼兒學習做)
(三)幼兒聽節(jié)奏快的音樂做動作
提問:
(1)千朵花、萬朵花,開在藍天下,飄飄灑灑(放音樂),哎呀!大風吹來了,小雪花會怎樣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誰愿意把大風來小雪花飄的'樣子做給大家看?(個別表演,其他幼兒學習)
(3)學小雪花飄來飄去可真美,現(xiàn)在讓我們聽著音樂,學著小雪花飄起來吧!(完整表演音樂)
(四)幼兒撕雪花
提問:
(1)師:小朋友學小雪花飄得真好看,想不想把自己變成一朵小雪花?
(2)老師介紹玩法: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小雪花的紙片,小朋友用你們的小手來撕一斯,撕成一朵小雪花,把它帶在自己的身上,讓我們大家都變成一朵美麗的雪花好嗎?(幼兒撕紙,老師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五)和小雪花做的游戲
提問:
(1)小朋友你們都變好了嗎?準備游戲。
(2)小雪花說:小朋友們,我非常喜歡你們,你們愿意和我一起游戲嗎?
(3)鼓勵幼兒用多種玩法和小雪花玩。(即紙的多種玩法)
活動反思:
音樂教育應該滲透于一日生活的全部教育之中。生活中到處都有音樂,生活中也經(jīng)常蘊含著音樂教育的因素,要多利用平時的各種機會將教育活動和幼兒的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所以,只要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我想他們一定會學的更好。
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科學教案4
【課程簡介】
在“冬天來了嗎?”課程中,孩子們能夠了解小雪時節(jié)的氣候特點,通過在自然中尋找冬意,學會根據(jù)條件在自然中尋找答案并用語言表達,同時通過毛巾操的練習克服懶惰情緒、堅持健康生活。屬健康、語言領域結(jié)合的綜合性課程。
【課程目標】
1.知識方面:了解小雪時節(jié)的氣候特點;
2.技能方面:學會根據(jù)條件在自然中尋找答案并用語言表達;
3.情感方面:克服懶惰情緒,堅持健康生活。
【課程內(nèi)容】
1.小雪感受分享(5分鐘)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的節(jié)氣是小雪。說到小雪,小朋友們有沒有自己特殊的理解呢?小雪時節(jié)代表著冬季的開始,氣溫逐漸下降,大自然中生物的靈氣減弱,萬物進入休養(yǎng)狀態(tài)。小朋友們有沒有感同身受呢?一到冬天早晨就想賴床,不愿出門面對刺骨的寒風……
2.尋找冬意(35分鐘)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
師:但在南方,初冬時節(jié)一般不會很冷,我們感受到冬天來臨的.過程也比較漫長,現(xiàn)在小雪節(jié)氣已到,小朋友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身邊的冬天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出家門,去大自然中感受一下吧!
(2)活動進行
、偻ㄟ^五感,收集自己找到的冬天特征。(感受冷風,觸摸冰霜,觀察枯樹……)
、诜窒碜约赫业降亩焯卣鳎L制圖畫。
3.毛巾操(15分鐘)
所需材料:毛巾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你們找到冬意了嗎?隨著氣溫的降低,人們、動物們逐漸怠惰起來,不愿出門活動,只想溫暖被窩。但這并不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下面讓我們一起用毛巾操,作為今天課程的收尾吧!注意做操時,胳膊一定要伸直哦~
。1)站直,向前伸胳膊,手背朝外,手提毛巾,使毛巾與地板相垂直,然后用擰抹布的方法擰毛巾;伸直胳膊,呼氣,向內(nèi)轉(zhuǎn)動手腕10次。最大限度的轉(zhuǎn)動手腕效果更佳。
。2)伸腰站直,兩手抓住毛巾的兩邊舉向頭頂。胳膊豎直舉起,身體盡量伸直;呼氣,慢慢的將毛巾越過身后,放下胳膊。吸氣,慢慢舉起胳膊,恢復原狀,如此反復做10次。
。3)站直,挺直身板,一只手放于頭后,另一只手放于腰后,豎直的抓住毛巾;抓著毛巾慢慢的上下移動。右手在上做10次,再換左手在上做10次,如此反復做即可。
。4)站立狀態(tài),雙腳與肩同寬 ,膝蓋微微彎曲。胳膊向后伸,手掌向上抓住毛巾。胳膊間距保持與肩同寬;慢慢呼氣,膝蓋伸直,向后仰,挺胸;恢復原狀,如此反復做10次。
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意境,體驗“我”在雪中盡情嬉戲的愉快情境。
2、初步學會朗誦詩歌,理解詞語:飄、物、掛滿、鋪滿。
活動重點:
掌握和理解詞匯飄、掛滿、鋪滿。
活動難點:
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的優(yōu)美意境,理解雪花飛舞,大地一片潔白的意境。)
活動準備:
1、繪制雪花飄舞的圖片或搜集下雪天的資料。
2、歌曲《雪絨花》的磁帶,雪花指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受雪花的美。
1、欣賞雪花飄舞的畫面,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2、學習詞語:飄、舞,并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飄、舞的意思。
3、播放《雪絨花》的音樂,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雪花輕盈地旋轉(zhuǎn)、飄舞的情景。
二、欣賞兒歌。
1、結(jié)合“雪花飛舞,大地一片潔白”的`畫面或?qū)嵕,播放?yōu)美的配樂兒歌。
2、引導幼兒看一看、找一找“小雪花在哪里”。
3、結(jié)合背景圖,重點學習詞語:掛滿、鋪滿。
4、啟發(fā)幼兒討論“如果你們看到了這么美、這么多的雪花,想干什么?”
5、學習完整朗誦兒歌。
三、分組表演兒歌。
1、鼓勵幼兒戴上雪花指偶進行表演。
2、交換朋友進行第二次表演,進一步感受兒歌的優(yōu)美意境。
活動延伸:
提供指偶繼續(xù)讓幼兒在語言區(qū)進行表演,并擴展想象,雪花還會飄到什么地方,有什么變化。
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科學教案6
【課程簡介】
本課程以“雪花飄飄,小雪來到”為主題,旨在通過開展科學和藝術領域的趣味活動,幫助大班幼兒感受冬季天變化。上海很少下雪,通過課程增加對“雪節(jié)”和雪花的相關認知,了解小雪節(jié)氣的相關習俗,增加科學小常識,提升語言表達、藝術創(chuàng)作、精細動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屬語言、社會、藝術相結(jié)合的綜合性課程。
【課程目標】
1.知識方面:了解小雪這一節(jié)氣的含義;了解小雪的習俗;了解雪花的特點和形成過程;
2.技能方面:能夠利用畫筆繪制雪花;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合作完成科學小實驗“制作雪花”;提升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情感方面:深化對二十四節(jié)氣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與認同;提升弘揚并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感。
【課程內(nèi)容】
1.了解小雪節(jié)氣(10分鐘)
所需材料:視頻動畫《小雪時節(jié),我們應該怎么吃?如何穿?》
活動過程:
。1)播放小雪節(jié)氣的趣味科普視頻;
。2)邀請幼兒分享他們在視頻中看到學到了什么,教師簡要總結(jié)。
2.認識雪花(10分鐘)
所需材料:各種雪花的圖片、雪花科普視頻
活動過程:
(1)教師組織幼兒自由講述他們印象中的雪花,引導幼兒說出雪花的顏色和形狀;
(2)展示各種雪花圖,讓幼兒仔細觀察,說出這些雪花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3)教師結(jié)合視頻《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兒講解雪花的分子組成及形成過程。
3.科學小實驗《制作雪花》(25分鐘)
所需材料:吸水樹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
。2)教師簡單講解實驗原理:吸水樹脂有非常強的吸水性,吸水后會膨脹成水凝膠,像雪花一樣。
4.繪畫活動:制作五彩雪花口罩清涼貼(20分鐘)
所需材料:純白色口罩清涼貼;水彩筆(安全無毒)
活動過程:
教師給每位幼兒發(fā)放一版純白口罩清涼貼,幼兒利用不同顏色水彩筆,在口罩清涼貼上繪制各種形狀的雪花。
【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雪花》09-16
小雪的教案12-03
小雪節(jié)氣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小雪11-21
節(jié)氣小雪的教案11-19
小雪小班教案03-01
大班小雪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