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動教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活動教案1
設計思路:
1、幼兒當前經(jīng)驗分析本次活動讓孩子在經(jīng)驗基礎上,嘗試在看、猜、玩的過程中總結動物之間的異同,大膽把自己的經(jīng)驗用簡單的一句話表達出來,提升他們對動物的經(jīng)驗,同時激發(fā)他們喜歡動物、關愛動物。
2、活動環(huán)節(jié)分析
1)找出隱藏的小動物:看一看、猜一猜長長鼻子、長長耳朵、長長尾巴的動物。
2)找找哪些動物藏在樹葉:孩子們通過說說樹葉后面有什么;拼拼動物的照片;找找類似紋理皮毛的小動物;
3)找動物的影子:在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的基礎上找到和影子相匹配的動物。
3、素材、價值的分析動物花花衣主題中的科;顒,在動物花花衣主題的尾聲開展。孩子們對動物非常感興趣,對身邊常見的動物也有了一些經(jīng)驗,對他們的外形、叫聲等有了了解,特別對動物明顯特征和不同動物皮毛的動物的分析。
內容與要求:
在看看猜猜玩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動物之間的顯著異同特征,嘗試用簡單的話大膽描述。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材料準備:
1、前期對黑白皮毛的動物有簡單的經(jīng)驗;
2、PPT兩幅;
3、動物和影子各20只,
4、黑色房子;
5、長頸鹿、梅花鹿、老虎、斑點狗、奶斑馬牛等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猜一猜(找出隱藏的小動物)師:森林里住著很多動物,它們一起生活、游戲,過得可開心啦,今天它們在去森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去找找有哪些動物藏起來了!
1、看看誰藏起來了?你看到了誰?它在哪里?你怎么知道是小白兔?小白兔的耳朵是怎么樣的`呢?(我們一起喊一喊:小白兔,我們看到你的長耳朵了,快出來吧。)
2、我們再去找找還有誰?它躲在哪里?這是大象的什么部位?它看上去怎么樣?(原來長長鼻子的大象躲在大樹后面。)
3、躲在樹上的是誰?這是它的什么部位?它的尾巴是怎么樣的?(長長尾巴的小猴子躲在樹上。)關鍵提問: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秘密,看看它們身上都有一樣什么?教師小結:長長的尾巴、長長的耳朵、長長的鼻子,這些動物都有一種長長的特征,雖然長得都不一樣,但都有一樣長長的東西。
二、說一說、拼一拼(找找哪些動物藏在樹葉后面)
1、游戲:吹吹、猜猜、拼拼
1)師:有的小動物躲在森林茂密的地方,你看到他們了嗎?我們一起用力吹,把樹葉兒吹走(可以吹2——3次)看看誰藏起來了?2)咦,他們怎么哭了?關鍵提問:它們也有一個秘密,它們有什么是一樣的呢?
教師小結:衣服都是黑白色的,但花紋不一樣。
2、師:它們后面還跟著動物,看看是誰呀?斑點狗——梅花鹿;奶!L頸鹿;斑馬——老虎關鍵提問:它們有一樣的地方嗎?
教師小結:這些動物花紋都很像,但它們衣服的顏色都不同,原來森林里的動物朋友都有許多小秘密,他們一起玩捉迷藏可開心啦!價值取向:發(fā)現(xiàn)有的動物花紋相同,有的動物衣服一樣。
三、玩一玩、貼一貼(黑夜捉迷藏)師:小動物玩得真開心,天慢慢變黑了,森林里還有很多動物藏起來了,只能看見他們的影子,我們一起再去找找它們吧!
1)引導幼兒觀察影子的特征,猜猜它是誰?關鍵提問:看到動物的影子,你來猜猜可能是誰?(出示動物影子,幫助幼兒找到藏起來的動物。)
2)幼兒游戲:找找貼貼每位幼兒圖片,找出相應動物的影子,說出他們的名稱。關鍵提問:你的圖片是誰呀?它躲在哪里請你找一找價值取向:幫助幼兒分析動物的特征,然后完整出現(xiàn)動物,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延伸:
活動中的材料放置在區(qū)角游戲中,可以讓幼兒再次游戲。
小班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洗澡》,知道洗澡能讓人變得涼快又干凈。
2、逐步積累洗澡的經(jīng)驗,養(yǎng)成夏天勤洗澡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歌曲磁帶、各種沐浴用品(沐浴液、香皂、浴巾等)
活動過程:
一、我愛洗澡——知道洗澡的好處
1、師:天氣越來越熱了,你們每天洗澡嗎?為什么要洗澡?你們會不會自己洗澡?洗澡有哪些好處?
2、師:洗澡時,需要用哪些東西?
3、小結:洗澡時,用香噴噴的沐浴露或肥皂不僅可以讓我們的身體變干凈,還會變成香寶寶呢。
二、我來洗澡——熟悉歌曲旋律,積累洗澡的經(jīng)驗
1、師播放歌曲,幼兒欣賞。
2、再次播放,請幼兒根據(jù)歌曲中的.內容作相應的洗澡動作。
3、小結:洗洗頭,洗洗臉,洗洗身體洗洗腳,做個干凈的香寶寶。
三、認一認、說一說——各種各樣的沐浴用品
1、出示各種沐浴用品,請幼兒說說它們的名稱和用途。
2、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洗澡吧。
3、小結:有了這些物品的幫助,我們就能洗得香噴噴,每天洗澡,我們來做個香寶寶。
小班活動教案3
小班教案《秋天的果園》
活動目標:
1.在游戲的情境中觀察秋天的果園,感受果園果實累累、色澤鮮艷的自然美景。
2.嘗試用水粉筆轉一轉、點一點的方法表現(xiàn)圓圓的果子,并能選擇喜歡的顏色大膽表達自己對果子的認識。
3.在游戲的情境中自由創(chuàng)作,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幻燈圖片(果園:蘋果、桔子、柿子、山楂)
2.畫有果樹枝干的繪畫紙、水粉筆、顏料、抹布。
3.幼兒有過水粉涂染和畫圓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1.在游戲的情境中參觀果園。
指導語:秋天里哪些好吃的水果成熟了? 我們到果園里去看一看吧。
樹上結了什么果子?
蘋果(桔子、柿子、山楂)是什么樣子的 ?
蘋果(桔子)還有什么顏色的?
師生共同小結:剛才我們參觀了果園,看到果園里的果子都是圓圓的,有紅顏色、黃顏色……有的果子是大大的,有的果子是小小的。
2.幼兒創(chuàng)作圓圓的果子。
。1)出示畫有果樹樹干的底圖,討論果子的表現(xiàn)方法。
指導語:這也有一片果園,今天我們也讓樹上結滿圓圓的果子。
你畫過什么圓圓的東西?你們是怎么畫的`?(教師引導幼兒空手練一練)
圓圓的果子可以怎么畫?
(2)個別示范,了解果子的繪畫方法。
指導語:誰來試一試大大的、圓圓的果子怎么畫?
那小小的果子怎么畫呢?
(3)幼兒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指導重點:幼兒能夠嘗試運用轉一轉的方法繪畫圓果子,繞一繞的時候線條要緊一些,果子才能圓圓的。
3. 欣賞作品:秋天的果園。
指導語:我們的果園里有哪些圓圓的果子?你畫的是什么果子?是怎么畫的?
我們也去看看幼兒園里的果樹吧。
小班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在小熊送禮的游戲中運用對應的方法感知1和許多,樂意用語言表達。
重難點:運用對應方法感知1和許多
活動準備
長毛絨小熊1個,1袋糖(其中1粒糖紙為黃色,其余為紅色),1盒珠珠(糖和珠珠的.數(shù)量各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一、送糖(以生活游戲感知一和許多)
1、摸糖
小熊為小朋友帶來一袋糖。請個別幼兒上來摸一摸!坝卸嗌偬悄?”
2、看糖
1)教師將一袋糖倒入大盆子內,問:盆子里有多少糖?
2)這些糖一樣嗎?
小結:黃紙包的糖有一粒,紅紙包的糖有許多!
3、分糖
小熊說這些糖的味道可好吃啦!邊分邊說:“許多糖分給小朋友,每人1粒。小朋友沒人手里有幾粒糖?”
二、送珠珠(以互動游戲的方式拓展感知一和許多)
1、摸珠珠
1)小熊又送來了一盒禮物,里面是什么呢?
2)教師上下?lián)u動盒子,問:盒子里有多少珠珠?
3)小朋友沒有看見,是怎么知道有許多的?
2、猜珠珠
1)每個幼兒從盒子里摸1粒珠珠。教師搖動盒子,聽聽盒子里的珠珠還有嗎?
2)小朋友每人手里有幾粒?
3、找珠珠
1)盒子里的許多珠珠哪里去了?
2)要使盒子里仍有許多珠珠有什么辦法?(把一粒粒珠珠放回盒子)
3)(幼兒逐一放回)“一粒粒珠珠合起來怎樣了?”
三、延伸
平時的活動中可以運用生活中的東西如老師的大椅子和幼兒的小椅子來做“一和許多”的學習。
小班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繪本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2、感受故事中哥哥大寶對弟弟的關懷之情。
活動準備:
繪本《弟弟在哪里》、CD。
活動過程:
一、出示繪本、引出主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好看的繪本,你們想看嗎?
二、閱讀繪本、理解故事
1、出示第1頁
師:圖片上的是誰?猜猜他們是什么關系?他們準備做什么?
小結:大寶和二寶是一對親兄弟,他們相親相愛,跟著媽媽準備去野餐。
2、出示第2頁
師:大寶和二寶平時在一起都做些什么?
小結:他們在一起看故事書、搭積木、一起畫畫。
3、出示第3—5頁
師:有一天大寶畫了一幅很漂亮的畫,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
小結:二寶一不小心把大寶的畫弄臟了,大寶很生氣,說再也不和弟弟玩了。
4、出示第6—9頁
師:這時媽媽的烤餅干做好了,大寶想起要和二寶一起吃,可是二寶卻不見了。
小結:大寶在家里翻來翻去也找不到二寶,他非常著急。
5、出示第10—11頁
師:這時二寶在樹屋里叫哥哥,原來他在樹屋里采蜂蜜,準備和哥哥一起分享,大寶看見二寶說以后再也不生弟弟的'氣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將繪本發(fā)放給幼兒,請幼兒邊看繪本邊聽故事。
2、你覺得今天的故事可以叫什么名字?為什么?
四、情感遷移、感情升華
1、今天這個故事講得是哥哥和弟弟之間的事,小朋友你們誰家有哥哥或弟弟,姐姐或妹妹嗎?
2、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之間是怎樣相處的?你有沒有像大寶一樣關心自己的兄弟姐妹?
3、總結:今后我們在生活中要主動關懷自己的兄弟姐妹,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而吵鬧,要學會關懷。
小班活動教案6
活動目的:
1、發(fā)展簡單的因果關系的概念。
2、培養(yǎng)初步的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嘗試使用連接詞:因為……所以……
活動內容:
一、看圖講述。
1、出示“小手變干凈了”圖片,引起孩子的興趣,成人逐一講述圖片的內容,引導孩子理解圖片中的因果關系。
圖一:小手臟臟的`。
圖二:洗洗小手(小手洗一洗)
圖三:小手變干凈了。
2、聽話識圖。成人描述圖片,孩子練習指認。
二、看圖表述。
1、成人再次完整描述圖片內容。
2、使用“因為……所以……”“……結果……”表述畫面內容。
3、請孩子模仿講述,例如:因為小手……所以……其他內容的學習參照“小手變干凈”。
活動要點:
1、成人在示范描述的時候要注意使用關聯(lián)詞。
2、學習過程中先講述,再提問。
3、結合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引導孩子尋找原因,判斷結果。
小班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穿項鏈的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2、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jié),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媽媽表達愛意。
活動準備:
1、前期經(jīng)驗:知道3月8日是婦女節(jié)。
2、穿好的項鏈一條、挖好孔的花片若干、線、大小吸管若干、背景音樂《我的好媽媽》。
活動過程:
一、結合節(jié)日,引出主題——說說媽媽的節(jié)日
1、結合節(jié)日,引出主題。
。銈冎澜裉焓菐自聨兹?是誰的節(jié)日嗎?
2、夸夸好媽媽,感受媽媽的愛
。∨笥眩l來說說媽媽平時是怎樣照顧你的?
。覀兊膵寢,她們愛我們,愛工作、愛勞動、尊敬老人,她們永遠是我們心中最美的人。
小結:今天是3月8日,是媽媽的節(jié)日,也是奶奶、姥姥、姑姑、阿姨、老師的節(jié)日……
二、欣賞探究——為媽媽穿項鏈
1、欣賞(教師出示項鏈范例)
*小朋友猜一猜,項鏈是怎么做成的?
。 教師引導幼兒探究如何串成條,打結成環(huán),如何將吸管與花片結合,怎么穿更漂亮等等。
2、激發(fā)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
。銈兿胱约涸囈辉噯?
。裉焓菋寢尩墓(jié)日,我們也來穿條漂亮的`項鏈送給媽媽好嗎?
3、幼兒自主選擇材料穿項鏈。
。變悍中〗M圍坐在桌前,用準備好的材料動手實踐。
* 播放背景音樂《我的好媽媽》,讓幼兒在制作過程中感受親情。
。處熝不刂笇,對于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給予適當?shù)膸椭?/p>
。膭钣變捍竽憚(chuàng)作,提醒幼兒在串的過程中注意花片與吸管的間隔排列。
四、引導評價
1、評價
。∨笥训男∈终骒`巧,你們都穿出了漂亮的項鏈。媽媽收到你們的禮物一定會特別高興。
2、表達對媽媽的愛
*我們的媽媽那么愛我們,那么辛苦,那我們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呢?你能為媽媽做什么呢?
。惆秧楁溗徒o媽媽戴的時候,想對媽媽說句什么話呢?
。變航o媽媽送項鏈。(播放背景音樂《我的好媽媽》)
小結:媽媽愛我們,我們也要關心她愛她,幫助媽媽,聽媽媽的話。
小班活動教案8
目標:
1.運用搓、壓等方法,嘗試制作簡單的女孩形象。
2.體驗與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準備:
面泥、墊板、范例
過程:
一、故事導入
今天,老師又請了我的一個好朋友來做客,看看她是誰?她是弟弟寶寶還是妹妹寶寶啊,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妹妹寶寶扎了兩個小辮子,真漂亮啊。
二、教師示范
出示范例
1.寶寶的小臉是什么樣的?(圓圓的)
教師示范:搓成一個圓,然后壓扁。
2.寶寶的小臉上有什么?(有小眼睛、小嘴巴)
教師示范:用少量面泥搓成一個小小的圓形做眼睛,用紅色面泥搓成一個長條做小嘴巴。用面泥搓成一個小圓后壓扁,做出寶寶的耳朵。
3.看看妹妹的頭發(fā)是什么樣的`?
教師示范:用面泥搓成長棍狀,壓扁,在小臉上裝上頭發(fā)。再用一些面泥搓成長棒狀,做成女孩子的小辮子。
三、幼兒制作
幼兒嘗試用面泥制作女孩,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四、展示交流:
看看哪個妹妹最漂亮?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小班活動教案9
活動內容:有趣的小路
活動目標
練習沿地面直線及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行走。
行走時身體能保持平衡、協(xié)調。
重難點
練習沿地面直線及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行走。
活動準備
平整的戶外活動場地上,畫有寬度分別為5厘米、15厘米的兩種小路;平衡木2根;裝有自制花朵的挎籃每人1個;大型花園的場景圖兩幅。
活動過程
隊列練習,熱身運動
一個跟著一個,排成一路縱隊走到運動場。
熱身運動。師生邊念兒歌《快樂的小腳》,邊做相應的動作:“小腳小腳走走,我的小腳走起來,小腳小腳跑跑,我的小腳跑起來;小腳小腳跳跳,我的小腳跳起來;小腳小腳抬抬,我的小腳抬起來!
自由練習,在不同寬窄、高矮的小路上行走
指導語:操場上有許多條有趣的小路,有的寬、有的窄,有的高、有的'矮,F(xiàn)在就去試一試怎樣安全走過小路吧!
自由嘗試走過各種小路。
指導幼兒身體保持平衡,沿地面直線或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行走。
分組練習走過各種不同的小路。
可增添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情景,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及難度。
小班活動教案10
小班觀察分析:擁抱的魅力
音樂游戲時間,我正和孩子做“許多小雨游來了”的游戲。孩子們扮成小魚圍著我快樂的游來游去?墒俏野l(fā)現(xiàn)只有阿毛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著我和小朋友游戲。
阿毛是我們班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他膽子比較小,做事比較慢,對人不信任,總是拿著某種物品作為自己的依戀物。看得出來他也想?yún)⒓游覀兊挠螒,但是又不敢參與進去。盡管我不停的鼓勵她游戲,他還是不愿意。怎么辦呢?我想再多等他一會,看看她的表現(xiàn)。我邊和小朋友游戲邊關注著他。當我唱到“許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許多小雨游來了,快快抓住.”故意走到他身邊和他親近親近、和他抱一抱、對他笑一笑。孩子們也模仿我的動作,相互擁抱。阿毛被我們的氣氛感染了,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重復游戲,在我的邀請下,他終于邁出了第一步和我們一起游戲。
分析: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抱一抱、笑一笑是讓他們接納別人最好的方式;顒訒r他不愿意參加,我沒有強求他。因為孩子的適應有快有慢。讓他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過程。最后用自然親密的動作打動她,讓他參與游戲,讓他邁出勇敢的第一步?粗倪M步,我也感到無比的欣慰。
寶寶們上學了——大班教養(yǎng)筆記
今天是寶寶們上學第二個星期,可愛的寶寶們已經(jīng)有點適應了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哭鬧現(xiàn)象也有所緩解,偶爾還會聽到個別寶寶的哭聲,僅僅兩個星期寶寶們就能夠如此乖,我感到特別欣慰。還記得第一天的時候,我們三位老師為了減少寶寶的不安,為他們準備了好多好多的玩具,可是我們的玩具對大部分幼兒來說并不那么吸引,每天他們在擺滿玩具的教室里尋找的不是玩具、同伴,而是媽媽、爸爸、奶奶、爺爺。于是,教室里哭聲彼伏,任我好話說盡,百般呵護都不管用。
然而,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想想,他們這么小,從溫柔的家庭來到陌生的幼兒園,看到的是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人,怎能叫他們不焦慮、不害怕呢?于是,我就盡量用抱一抱、摟一摟、親一親的方法與他們進行交流。有的孩子脾氣很倔,中午不肯睡覺,常常我的左手抱一個,右手摟一個,眼睛和嘴還得照顧著另外幾個。
比如:給幼兒整整衣服、系系鞋帶,親親和抱抱他們等。經(jīng)常問一下渴不渴、餓不餓,要不要大小便......使幼兒覺得我們像媽媽一樣關心他、愛護他,慢慢消除他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新入園的幼兒對園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我會誠心、耐心和愛心,使每個幼兒覺得在幼兒園就像在家里,老師和阿姨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在言語、行動上給予關心和照顧,讓幼兒盡快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能消除對陌生環(huán)境的顧慮,讓他們能夠每天開開心心的,快快樂樂的上幼兒園。
向孩子道歉——養(yǎng)成教育案例
每次上課,我都會強調坐姿,但是作為一名老師,我卻沒有做到。慶幸的是有不少“小老師”對我略微指點,教我如何坐。
那天,我在寫教育筆記,由于板凳高而桌子矮的緣故,正著坐很難受,于是我就側身坐,結果被我們班幾個“火眼晶晶”看到了。他們來到我身邊說:“老師,你這樣坐不對!”“噢,那哪樣坐才對呢?”我問。于是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拿著小板凳到前面坐下(還保持原來的錯誤姿勢),接著問了句:“那位小朋友告訴我,我哪里做的不對,應該如何做?”.結果有好多的小朋友指點我。
在這件事情上,我耍了一些“小聰明”,借題發(fā)揮了一次,鞏固了小朋友對正確坐姿的認識。但小聰明始終是”小聰明”啊.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齡初期兒童行為表現(xiàn)在模仿行為特別明顯。所以我在想:我們老師和家長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氛圍,一個有助于他養(yǎng)成良好行為和培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的氛圍。那么作為一名提供者的我們更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如果在養(yǎng)成教育上,我們也能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那么我們該有多自豪啊!
小小創(chuàng)可貼,濃濃師幼情
一不小心,我的左手大拇指處劃破了。一條口子雖長,但不深,星星點點地流著一點血。我毫不介意,拿紙巾擦了擦血,正打算繼續(xù)給孩子們講故事。
誰知道眼睛特別“亮”的楊楊竟然發(fā)現(xiàn)了:“姜老師,你的手流血啦!”聲音雖然輕,但關心之情洋溢其中。在他的呼喊聲中,孩子們都將目光轉向了我的手指,并且紛紛嘟囔著:“姜老師流血了”、“真的流血了”、“我也看到了”……看到孩子們關切的眼神,我笑著說沒事的,希望就此結束這件事。沒想到,孩子們可不想就此罷手。
細心的朱朱說:“老師,你怎么不用創(chuàng)口貼。俊
王芷欣緊跟著說:“姜老師,用了創(chuàng)口貼就不疼了。”
雯雯還指著自己手腕上的“傷疤”說:“我上次也弄開了,媽媽給我貼了創(chuàng)口貼!
……
孩子們的生活經(jīng)驗還真不少,這時的我不得不佩服他們了:“老師沒有帶創(chuàng)可貼,就不貼了吧,沒有關系的。”
“那我明天給你帶個創(chuàng)口貼吧!”小朱朱真的很有愛心哦。
“我也給你帶!”孩子們又七嘴八舌地搶著說了。
我感到心里一陣陣暖流涌起!安挥昧耍蠋熂依镆灿械,明天我自己就貼好了哦!”于是我又開始和孩子分享故事了。
第二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在活動室門口接待孩子們!敖蠋,給你一個創(chuàng)可貼哦!”小朱朱遞給我一個創(chuàng)口貼。說實話,我被感動了,原來他昨天不是隨便說說的,原來小朱朱確實把這件如此小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姜老師,我也給你帶了創(chuàng)口貼!”調皮的小宇竟然也有這份細心,他爺爺還跟我說:“昨晚一回家就說要帶創(chuàng)口貼了!”原來小宇心里是有我的,可惜平時還因為他的調皮我老是生他的氣,我不禁臉紅了,有些后悔。
“姜老師,我?guī)湍阗N上吧!”天真可愛的杭杭拉著我的手,非要親手貼上她帶的創(chuàng)口貼。我蹲下來,頭一次像一個孩子一樣,享受著被人照顧的感覺,這是一種多么奇妙、甚至讓人迷戀的感覺啊,而給我這種感覺的竟然是一個不滿4歲的孩子!看著她認真的表情、細心卻顯笨拙的動作,我忍不住在她的頭上親了一下,多可愛的孩子!
……
一樣的早晨,一樣的孩子,不一樣的是,今天的我竟然收到了十幾張創(chuàng)口貼,十幾張來自于孩子手里的創(chuàng)口貼?粗@一張張小小的創(chuàng)口貼,我有種流淚的沖動。這豈止是一張張小小的創(chuàng)口貼,我看到的是在這小小創(chuàng)口貼背后的濃濃深情,是孩子們對我的一種關心、一份關懷、一片愛意!
我最親最愛的'孩子們,衷心地祝愿你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海寧的故事
有一個女孩叫海寧,長著圓圓的娃娃臉,常常的睫毛,大大的眼睛,一笑兩個小酒窩,特別可愛,平常一聽見音樂渾身都能動起來,樂感特強,是他們班的舞蹈主力。
這孩子中午在幼兒園就餐,吃飯、站路隊、玩耍都特別好,唯一讓老師操心的是孩子的午休,小朋友睡前老師講故事,她也不聽,就是自己在鬧,一會兒下床拿鞋子扔到床底下,一會兒又把被子疊起來再伸開,一會又把小腳丫翹起來數(shù)數(shù),一部分孩子睡著了,她不睡,大部分孩子睡著了,她還不睡,自己玩呀鬧呀,值班老師沒辦法,抱著她,哄著她,她終于睡著了,值班老師也松了一口氣,輕輕地把她放在床上,她睡得那個香甜啊,小臉紅撲撲的,小嘴嘟嘟著,有時睡夢中還咯咯笑起來,大概是做了什么好夢?墒,起床時間到了,老師把她叫醒,讓她起床時,她可就耍起來賴來了,哭著鬧著不起,老師去抱她,不是用手抓,就是她用腳踹,說不定在踹的同時,一泡尿就全都撒到褲子里面了,然后是老師打電話通知家長,家長匆忙來送衣服,老師又急忙給她換衣服......幾次三番,老師疲憊,家長也有意見了。漸漸地值班老師得出了經(jīng)驗:把她叫醒后,不管她哭不哭,先把她往廁所里面抱(我們的活動室、洗手間是一體的),先把她撒尿,這樣就不至于把尿撒在褲子里,等尿撒完了,孩子也就不哭,醒了。
如今的海寧啊,可懂事了,自己吃飯,自己睡覺,還能去幫助小朋友穿衣服,就像一個小大人。
小班隨筆:“老糊涂”和“小糊涂”
周四是我們班新來小朋友王佳浩入園的第三天,這個小家伙適應能力特別強,從來到我們班的第一天起,佳浩就沒有一點不開心,他很自然地和我們班的小朋友們融在了一起,老師告訴他一些基本的要求,上課、入廁、洗手、進餐、飲水等等,午睡佳浩也特別乖,不哭不鬧很自然地入睡。這天午睡起床后,孩子們都陸續(xù)穿好了外套準備吃水果,只有佳浩沒有穿外套,老師讓他快穿上外套,他說找不到了,老師問他放在哪里了?他說放在桌子上了。
我就開始幫他找,整個臥室活動室反反復復找了許多遍,我們的小床是雙層的,我連床底下都反復找了很多遍,沒有找到,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兒,因為天氣不好,上午也沒有帶孩子出去,后來我擔心是頑皮的孩子會把佳浩的衣服丟到窗子外面,又在臥室每個窗子了外面進行了尋找,仍然沒有,再后來,趙老師說是不是佳浩換了衣服,因為前兩天佳浩穿的是一件近似灰色又有點墨綠的融融外套,我就是認著那件衣服在找,趙老師在孩子們放衣服的地方找到一件紅色加黑色的夾克外套問是不是佳浩的,他說不是,他說他的衣服有帽子,可是有幾個小朋友非?隙ǖ恼f那就是王佳浩的衣服,可是佳浩哭著不讓老師給他穿那件衣服,趙老師怕佳浩著涼感冒哄著佳浩說先暫時穿著,老師再幫他找,我又開始翻騰臥室,最后出了一身大汗,仍然一無所獲,我在想:這如何向家長交代!孩子的衣服在班里都能找不到了!
這時我才想起來打電話問一下佳浩的媽媽是不是給佳浩換衣服了,結果不說大家也明白了……孩子一上午穿著紅顏色的衣服,我還認著灰顏色的找,佳浩明明穿了沒有帽子的衣服,他卻一定要有帽子的衣服,唉!一個“老糊涂”和一個“小糊涂”。榇宋乙苍诜此甲约旱挠^察太不仔細,午睡放衣服也需要更有序,才可能避免此類事情的發(fā)生。)
誰在家里是喂著吃飯啊
晚飯是小油卷,我們一邊給孩子們添飯,一般告訴孩子們一口飯一口菜地吃,眼看著有的寶貝光吃菜,小油卷沒動,我說,肯定在家都是喂著吃的,所以很多寶貝不會自己這樣一口飯一口菜的吃。
鞠老師說:不會吧?在家還喂著吃?“
我問:”孩子們,誰在家是喂著吃飯的?"
唰唰唰,呵呵,有舉手的呢!
鞠老師無語,笑了!
我問舉手呂振毓,在家誰喂他吃飯?回答:”奶奶!
奶奶這幾天病了,誰喂?”爸爸“
”誰喂你吃。看尢齑T“ “我媽媽。”
“王浩寧,誰喂你吃飯啊?” “我媽媽!
。。。。。。
其實即使不聽孩子們說,我們也能觀察出,哪個孩子在家一定是喂著吃的。因為孩子在進餐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表現(xiàn),比方說,掉飯粒、一口飯一口菜、用勺子的方法、吃飯的快慢、兩只手的協(xié)調能力、吃飯(特別是米飯的時候)的方式等等,都能看出孩子在家是不是自己吃飯。
所以,當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時候,,一切的活動都在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我們的付出都是為了孩子的將來,我們更希望家長朋友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為孩子的將來想一想,不要怕孩子累,更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孩子的能力比我們想的都好很多很多。放開手腳讓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困難就在于我們大人是否愿意把我們的愛放大。把我們的心放大。
小班活動教案11
活動設計背景
九月的一天,一名外地轉來的幼兒拿著一個青皮核桃問我:“老師,這是什么呀?好吃嗎?”我說:“這是沒成熟的核桃,還不能吃,等過段時間,它成熟了才能吃!彼麧M臉遺憾地走了,我想:何不趁此機會,教孩子們認識一下常見水果,讓孩子們“長長見識?”于是就有了本節(jié)課的構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幼兒認識一些常見水果。知道他們的外形,顏色,吃法以及味道。
2、通過本課學習,使孩子們知道多吃水果的好處,養(yǎng)成多吃水果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常見水果的外形,顏色,以及吃法。同時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養(yǎng)成多吃水果的習慣。
活動準備
常見水果(蘋果、香蕉、桔子、梨)實物以及桃子,石榴等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復習手指操(小白上樓梯),導入課題。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逐一出示四種常見水果,引導幼兒認識(從外形,顏色,吃法以及味道上來區(qū)分)
1、看外形:蘋果是圓的`,紅紅的。香蕉是長長的,黃色的。桔子是桔黃色的,圓圓的。梨是淡黃色的,上邊小,下邊大的橢圓形。
2、實際吃:注意引導幼兒,香蕉和桔子要剝開皮后才能吃,蘋果和梨要洗干凈才能吃。也可以削掉皮吃。
3、品嘗味道:分給幼兒常見水果,讓他們細細品嘗后,說出是什么味道?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1、這些是常見水果,我們還見過那些水果?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來,(比如:桃子,石榴,葡萄等)并認識。
2、水果里有很多對我們身體有好處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多吃水果、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水果由于產(chǎn)地不同,種類也不同,建議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多認識一些水果。比如:火龍果、荔枝、榴蓮等。
小班活動教案12
目標:
1、探索呼拉圈的各種玩法,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2、在游戲活動中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各種車的'愿望。
準備:
紅、黃、藍、綠色呼拉圈若干
活動設想:
一、活動身體。
教師帶領幼兒開火車進入活動場地,活動全身。
二、自由探索。
1、幼兒觀察呼拉圈:這是什么?呼拉圈看起來像什么?有些什么顏色?
2、幼兒自由探索玩呼拉圈,引導幼兒玩出各種不同的方法(滾、轉、跳等);
3、幼兒介紹并演示自己玩呼拉圈的方法;
4、幼兒再次嘗試,
教師鼓勵幼兒用別人的方法也試著玩一玩。
三、游戲:開火車
1、嘗試游戲:幼兒將呼拉圈套在身上變成火車的車廂,一節(jié)一節(jié)連起來往前開(教師提醒幼兒車廂不能斷掉);
2、調整運動量:小火車停下來加加油;
3、再次游戲:幼兒根據(jù)呼拉圈的顏色找一樣的好朋友連起來,變成紅、黃、藍、綠四輛小火車。
一、結束活動
1、幼兒圍坐討論:開小火車要注意什么?
2、教師小結:車廂要一節(jié)節(jié)連起來,開車時要看看兩邊,不能和別的車撞起來……
小班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探索水果里面的秘密。
2.愿意在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各種水果若干、水果刀一把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出示各種水果,用摸摸、看看等方法,引導幼兒認識各種水果的外形特征。
小結:西瓜圓圓的,表皮是光滑的;獼猴桃橢圓形的,表皮是毛毛的;草莓一頭大一頭小,表皮是粗糙的.。
2.探索發(fā)現(xiàn)
(1)教師提問:水果里面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用水果刀切開水果,引導幼兒觀察,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連線配對
。1)出示操作材料,幼兒找各種水果的橫切面,并用線連起來。
。2)交流分享。
活動生成及建議
可以將活動中切開來的水果放在區(qū)角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沾上顏料在紙上印畫,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小班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知道圖書是用紙做的,易皺、易濕、易壞。
2、愛護圖書,學會正確的使用方法:輕拿輕放,一頁一頁輕輕地翻閱。
活動準備:
圖書角、每人一本圖書、故事錄音、紙、每人一張、水盆每組一只。
活動過程:
一、放錄音故事:《小圖書的哭聲》,聽第一段。
聽完后提問:小圖書為什么哭?圖書是用什么做的?(知道圖書是用紙做的)
二、小實驗
1、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將紙握在手里,幼兒發(fā)現(xiàn)紙用力握會皺稍用力紙會撕破。
2、幼兒操作
每人一張紙,每組一只盆,幼兒將紙放在水里發(fā)現(xiàn):紙會浸濕,濕的紙更容易破。
三、練習看圖書
1、老師示范
輕輕地到圖書袋拿圖書,一頁一頁輕輕地翻閱,看完后輕輕地放回原處。
3、幼兒練習(個別)
4、全班幼兒練習,教師指導
四、放錄音故事
活動延伸:
1、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修補圖書。
2、開展愛護圖書的競賽,幼兒輪流當圖書管理員,督促同伴認真看書,愛護圖書,看完后放回原處。
故事《小圖書笑了》,聽第二段。結束課題。
活動結束:附
故事《小圖書笑了》:
幼兒園小班的'圖書袋里的圖書可多了,小朋友都喜歡看。有一天,老師走進教室聽見“嗚嗚嗚”的哭聲,是誰在哭呀?老師找呀找,發(fā)現(xiàn)是一本小圖書在哭,老師問:“小圖書你怎么啦?”小圖書說:“嗚嗚我好痛”老師又問:“怎么會痛的呢?”小圖書說:“剛才是小朋友看我時把我弄疼的!泵谂赃呎f:“是點點搶的”小圖書說:“對,小朋友都喜歡我,可不知道怎樣愛護我,這不,點點把我的胳膊拉斷了。嗚嗚嗚,好疼啊!”老師說:“對不起,我來給你治病吧!薄爸x謝”“哈哈哈,哈哈哈”,“誒,是誰這么開心呀?”老師問:“是我小圖書,我現(xiàn)在不哭了,因為小朋友都會愛護我,會一頁一頁輕輕地翻著看,我好高興呀!”
小班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樂于探索火車司機邀請朋友的游戲規(guī)則。
2、愿意積極參與“開火車”的游戲,感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前期經(jīng)驗:學唱過歌曲,對火車有一定的`了解。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回憶歌曲——進一步熟悉歌曲
1、師:你們想做一個開火車的小司機嗎?在開火車之前,我們一起來演唱歌曲《火車開啦》。
2、師:小火車司機在開火車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呢?(用開心、歡快的聲音演唱)
3、師:我們來試一試,做一個快樂的小司機。(再次演唱歌曲)
4、小結過渡:你們都是快樂的火車小司機!
二、開火車——創(chuàng)編動作
1、師:你們都是小司機,那你是怎樣開火車的呢?
2、幼兒聽音樂開火車。(找出有節(jié)奏開車的小朋友)
3、再次開火車,注意車輪要一下一下地轉。
4、小結:我們的火車開得又快又穩(wěn),小司機的本領真大!
三、音樂游戲——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1、觀看錄像,探索游戲規(guī)則。
2、請個別幼兒做火車小司機邀請小朋友乘車。
3、搭成長長的小火車,開往上海動物園。
4、小結:我們的小火車還可以開到很多的地方,以后我們再來做火車小司機,帶朋友去更漂亮、好玩的地方。
【小班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活動教案01-23
小班活動教案12-28
小班找動物教案:小班區(qū)域活動教案04-02
小班美術活動教案07-12
小班健康活動教案07-31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01-26
小班健康活動教案11-08
小班種植活動教案05-24
小班區(qū)域活動教案05-28
小班安全活動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