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jié)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表達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shù)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guān)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
2、視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選擇具有云貴民族風情的樂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等配樂。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zhuǎn)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jù)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四、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字的書寫:“戴”,半包圍結(jié)構(gòu),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jié)合緊湊;“蝴”左中右結(jié)構(gòu),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gòu)成;“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五、自讀感悟。
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根據(jù)下列提示展開想象,讀后交流描述:早晨,同學們來上學了,我好象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學生讀后交流描述。
2、指導朗讀:早晨的.校園多美啊,你喜歡這時的校園嗎?那么就把你的喜歡的情感用你的朗讀來表達出來吧。學生自讀自練,指名交流。
六、讀讀說說演演,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你喜歡這所民族小學嗎?
分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如:上課時民族小學的學生讀課文非常好聽,下課時他們盡情嬉戲,非?鞓返鹊。
2、這讀書的聲音究竟有多好聽啊?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引導學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靜……”一句,體會正因為同學們讀書的聲音非常好聽,所以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不飛了,猴兒也來了。
3、情景表演:幾個小朋友分別扮演樹枝、鳥兒、蝴蝶、猴子,請“它們”做評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讀得好的話,“它們”就如課文所示,圍攏過來靜靜地聆聽。
4、激情朗讀:同學們讀得可真好,為了鼓勵大家,今天老師允許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學的小朋友一起游戲,你想玩什么?引導學生口述,再朗讀該部分。
七、讀讀畫畫,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桌互讀。
2、聯(lián)系前面的課文,帶著你的感情,放飛你的想象,畫畫你腦海里的民族小學。
八、復習生字。
1、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通過已學過的生字幫助鞏固新學生字,如提土旁加平還讀píng,蟲字旁加胡依然讀hú。注意滲透偏旁表義的思想。
2、邊用課件演示要求寫的十二個字,邊指導書寫。
3、學生寫字,教師相機指導,組織評議。
九、拓展活動。
民族小學的許多學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個筆友,他們很想知道你們是否喜歡他們熱愛的民族小學,也很想了解你們的生活。請小朋友們給他們寫封信,這樣他們就可以通過你們獲得更多的信息了。學生寫信后在學習園地里展示。教師從媒體上尋找信息,選擇一所邊疆小學的學生與本班同學開展“手拉手結(jié)對子”活動。
教學反思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篇抒情散文。在教學時,我讓學生了解我們各族兒童的團結(jié)友愛和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這樣的情感要讓學生自己去領(lǐng)會,自己去感受。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去學習,自主討論,自己感悟,給學生心靈放飛的權(quán)利,培養(yǎng)了學生的悟性、靈性。在第一課時,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關(guān)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上少數(shù)民族人民的特點,孩子們普遍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于他們的服飾,印象更為深刻。與此同時,我讓孩子們念念這些少數(shù)民族的名稱,在認識這些民族的同時,也為隨后開展的深入理解課文鋪墊了基礎(chǔ)。
在學習課文時,課文中并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我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上課時的情景。孩子們各抒己見,十分踴躍,有的說:“他們聽得目不轉(zhuǎn)睛!庇械恼f:“他們積極舉手發(fā)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庇械恼f:“他們把課文讀得又整齊又動聽!
這一課中我的教學設(shè)計比較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但我也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有時還顯得有些繁瑣。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提問語言、過渡語言、激勵語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師多加錘煉,精心準備。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調(diào)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上快樂地學習!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2
學習目標:
1、學會尊重別人,關(guān)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2、認識十個生字,能結(jié)合課文理解“猶豫、憂郁、驟然、歧視等詞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理解一些詞語意思,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流程:
一、前測激趣
剛才同學們在進行晨會時,臺上的同學講完故事,臺下便響起熱烈的掌聲,說說為什么給他們幾位掌聲?(請一個在臺上講故事的同學)你得到別人給你的掌聲,心情怎么樣,會怎么想?在什么場合下我們經(jīng)常聽到掌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29 掌聲(板書)
1、齊讀課題。
2、說說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ㄕl鼓掌?這掌聲是給誰的?為什么給她掌聲?……
過度:看來同學們心中的疑問還真多!下面同學們帶著這些心中的問題自由讀課文,讀完之后再把本課的生字認讀,呆會兒老師會檢查。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讀課文后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1) 出示小黑板A指名認讀B齊認,C擦去拼音認
(2) 請同學說說這些生字在課文中所帶出的一些詞語
(3) 出示小黑板:學生齊讀詞語:
小兒麻痹癥 姿勢 落下了 殘疾 情況 鎮(zhèn)定
講述 情緒 調(diào)來
a、講解兩個多音字:落調(diào)
b、解釋小兒麻痹癥
2、學生自由說你剛才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3、隨機講讀課文的重點段
。1)出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ㄎ撵o、膽小、自卑……)
如果用書上的一個詞來概括,你會想到哪個詞?
。2)隨機板書憂郁,并請同學說說它的意思。
(3)課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與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現(xiàn),同學們找找是哪個自然段?這一段中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ǹ鞓贰⒆孕、愛與人交往、開朗……)
。4)練習朗讀第一段與第四段
(第一自然段要讀出她一種自卑心理,所以語氣要低沉緩慢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讀出快樂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讀得高興,跳躍一點)
a 、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b、讀后評議。
過渡:一個自卑、憂郁的孩子后來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瞧,一對反義詞同時出現(xiàn)在她的同學身上,是什么讓她有如此大的轉(zhuǎn)變,同學們學了課文2、3自然段便知道了。
4、學生默讀課文,讀后說說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轉(zhuǎn)變?
5、老師隨機講解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
。1)英子為什么猶豫呢?這個時候她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緊張、自卑、痛苦)
。2)指導朗讀這一句。(要讀出那種難受,那種緊張的心理)
6、同學們?yōu)樗牧藥状握疲?/p>
7、第二次同學們是因為什么而鼓掌?
8、指名讀描寫第一次掌聲的句子。
9、如果英子是我們中的一員,此時你想對她說什么?隨機解釋驟然。
。阏嬗赂遥隳苄,我們相信你,你終于克服了自卑心理)
10、這一次掌聲代表什么?(是對英子走上講臺的贊許,是對英子走出陰影的肯定和鼓勵)
11、看插圖:找出課文中的句子描述這幅圖。
12、這次響起掌聲是因為什么?這次掌聲代表了什么?(贊揚,也有鼓勵)
13、從這兩次掌聲里,你體會到什么?(分小組交流,再匯報)
14、學生匯報。
(尊重、理解、鼓勵可以改變一個人,當別人身處困境時要給他們鼓勵和幫助,幫助別人,自己也會體會到快樂……)
15、感情朗讀2、3自然段
16、出示小黑板:
(老師這有一段英子長大后給作者的來信,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
。1)齊讀
。2)聯(lián)系全文:從英子的變化中,說說你會想到什么?或是有什么感受?
。S機講解歧視的意思)
、僬驹谟⒆拥慕嵌,作為英子應(yīng)該正視自己的缺陷,反正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這何不快樂一點)
、谖覀儗埣踩顺錆M關(guān)愛,不能歧視,要多給他們鼓勵與幫助)
過渡:一個自卑憂郁的小女孩,在同學們的掌聲鼓勵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并微笑面對以后的生活,這掌聲所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種愛)
體現(xiàn)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關(guān)愛,在生活中,愛還可能是什么?(學生自由說,說完之后,老師出示小詩讓學生朗誦)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友善的講話
愛是炎炎夏日一縷清涼的風
愛是寒冷嚴冬的一杯熱茶
愛是瓢潑大雨中的一把小花傘
愛是黑暗中的一支蠟燭
師:是呀,這個世界是由曖維系成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板書:
29 掌聲
原先的英子:文靜、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憂郁)
↓熱烈的掌聲(關(guān)愛)→受到鼓勵、鼓起勇氣
改變的英子:快樂 說笑 跳舞(開朗)
教學反思
1、在學生與本文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為此,教學本課時我采用了“以讀代講,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當學生調(diào)積起已有的生活體驗,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樣去想一想的時候,學生便不再是他們自己了,他們便不知不覺中游離于文本之內(nèi),學生就具有了自己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覺得這樣學生更好地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點,她能激發(fā)學生關(guān)愛殘疾人的愛心,并由此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關(guān)愛他人的愿望。教學中,我有多處這樣的設(shè)計:假如你是英子,你走上講臺前心里會想什么?當你聽到掌聲以后心里又會怎樣想?假如你是臺上的同學,你想對英子說什么?等等,這樣的設(shè)計就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的思考和朗讀與文本能直接的對話,其實,這樣的機會也是靠老師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的。
2、重視朗讀的指導
“書聲朗朗”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征。朗讀并不是僅僅靠傳統(tǒng)的“讀書百遍”就能湊效的,在寶貴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朗讀的指導就起著“引路人”的作用。
在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兩段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讀,并想想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出英子的不同性格特點。在第三自然段中,我注重指導學生該怎樣讀好英子猶豫的心里、英子激動的心情,以及英子那種感激的心里。我在教學中注重調(diào)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自己尋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不同的語氣朗讀,學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讀當中表現(xiàn)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改變后的開心心情,真正地做到了讀中體味,在讀中感悟,真正地讓學生在朗讀教學中具有了獨特的內(nèi)心體驗。教師在課堂上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意
中年級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不能直接給出解釋,也不能讓他們按字典解釋照搬,而應(yīng)結(jié)合課文,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在課文中有幾個這樣的詞語:猶豫,憂郁,歧視等!蔼q豫”一詞我在教學中結(jié)合后面的“慢吞吞”來理解,說明英子不愿意走上講臺,但是老師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因此拿不定主意。“憂郁”和“歧視”可以放在一起來指導這兩個詞雖然都是在課文的后半部分才出現(xiàn),但含義在前半部分已經(jīng)顯露出來。例如第一自然段:“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這其實就是英子憂郁的表現(xiàn),而為什么英子會這么憂郁,起上講臺時又那么猶豫呢?就是因為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學們歧視她。在這樣的語境下來理解“歧視”,學生就能知道這里“歧視”的意思是“看不起她”。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意,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就會相應(yīng)的提高。
評課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整堂課都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學中,老師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為他們營造了一個良好氛圍,讓他們以小主人的身份討論他的話應(yīng)該怎樣讀,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說、讀、演練中形成師生互動,學生在學中獲得快樂,得到發(fā)展。
二、正確把握課文重點、難點,優(yōu)化了課堂結(jié)構(gòu)
語文課不像數(shù)學課那樣層次清楚,條分縷析,由易到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它融整體層次性的明確和相對的模糊性為一體,所以語文課特別需要認真設(shè)計課堂內(nèi)容,明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這樣老師講起來才有所側(cè)重,學生聽起來才目標明確!墩坡暋愤@堂課主要用對比的教學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來的英子對比,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對比,由淺入深,刪繁就簡,化整為零,從而使學生理解“掌聲”的意義,從而理解課文內(nèi)容,受到思想教育。
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實踐活動,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1)、課堂以“活”為原則,激活學生的思維,劉老師授課時不是僅僅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課堂上充滿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讓課堂成為學生思維演練的主陣地,劉老師在這堂課上自始至終都做到了這點。例如:學生的質(zhì)疑問難,想像當時英子的想法,談自己的看法,感受等等,無不體現(xiàn)一個“活”字,課文以朗讀為主,朗讀形式多種多樣,有個別讀,分組讀,齊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新”延伸課堂內(nèi)容,使學生感到課有終了,學習無窮盡,例如:教師設(shè)計的拓展練習,生活中哪些是愛,可以說是學生對教材的再認識,也是學生主動性的體現(xiàn),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當然,這堂課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處,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還處理得不夠好,有些話要說的淺一些,盡量能讓學生更好一些。
總之,整堂課始終貫穿了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這一些教學理念,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絕招是練出來的,要練有用的絕招的道理。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導入新課
1“絕招”的意思。(可以通過或同桌議論理解題意)
2、通過課題,你還理解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
2、分段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根據(jù)閱讀提示,再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討論: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幾個孩子都比賽了哪些絕招?你最佩服誰的'絕招?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柱子是怎樣練絕招的?
四、全班討論交流圍繞上面提出的問題,組織全班同學討論。
1引導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全文內(nèi)容。
2重點引導想象小柱子是怎樣練絕招的。學生可各抒己見,想象他在練的過程中是怎樣克服困難,虛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悅。
3通過兩次比絕招的閱讀,談?wù)勛约旱捏w會和收獲。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中有很多處描寫了人物的動作和對話,要通過這些動作和對話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出來。
六、擴展延伸
說說自己有哪些絕招,平時有過像課文描寫的那樣的比賽嗎?有興趣的可以寫一寫。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4
一、 教案背景
面向?qū)W生:小學 學科:語文
課時: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熟讀這兩首詩,能背誦更好。
2、通過讀注釋,能大體了解詩意。
3、教師準備春景電子圖片。
二、教學課題
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詩畫交融”的特點,要引導學生在腦中想象出詩中描繪的景色。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收錄《詠柳》《春日》兩首描寫贊美春光的古詩,《詠柳》作者賀知章,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辭!洞喝铡纷髡咧祆洌@是一首春游詩,描繪了一幅萬紫千紅的春景圖。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2、理解并能運用比喻修辭,體會比喻修辭的生動。
教學難點:以詩句中絢麗的色彩為媒介,在腦中想象出每句詩描繪的畫面,感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情畫意。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相結(jié)合,以誦讀法為主。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春天是美麗的,許多詩人都在贊美春天,你們知道哪些描繪春天的詩?找學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背誦中追問:春天是什么顏色?春天是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的,紅的花、綠的葉、藍的天、白的云,淺黃、嫩綠,鵝黃??
今天我們再來學兩首描寫春天的新詩,大家已經(jīng)預(yù)習了,已經(jīng)背下來的學生來背誦。感知詩人賀知章、朱熹筆下的春天呈現(xiàn)出的色彩。
(二)、初讀感知
1、背誦的同學注意停頓,糾正字音。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多找學生反復讀,讀至抑揚頓挫。在誦讀中識字,自己畫出生字,在誦讀中識字。
就不認識的字和讀不準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師、同學請教。講解:分析字形重點識記:“詠”,用口吟誦,與口有關(guān),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
“泗”、“濱”,與河水有關(guān),左邊是三點水旁;
“絳”,與絲織有關(guān),左邊是絞絲旁。
“裁”,與衣服有關(guān),里面是衣字,比較“載”、“栽”;
“剪”,用刀來剪,下面是刀字;
“妝”,梳妝,女人愛梳妝,右邊是女字旁。
指導寫字時,注意讓學生先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結(jié)構(gòu),再動筆寫。教師重點提醒:“裁”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濱”字第七筆是一筆撇,不是兩筆;“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丟掉一點。
(三)、精讀分析《詠柳》
1、自由讀,指名一個一個讀,將詩的韻律讀到位。
2、請你再看看注釋,邊讀邊想象。
“碧玉妝成一樹高”:“碧玉”,綠色的玉,這里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皧y”,打扮!耙粯洹,滿樹,“一”字這里不表示數(shù)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扮的一樣。這里運用了比喻修辭,想象碧玉一般的樹葉。參照百度圖片:“萬條垂下綠絲絳”:“萬條”,泛指柳樹枝條多。“絳”,一種絲織的帶子。全句的意思是:從樹上垂下來無數(shù)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在頭腦中想象千萬條垂柳的情景。 百度搜索圖片地址:
“不知細葉誰裁出”:“細葉”,柳樹新萌發(fā)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安谩,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詩中指的是:裁剪細葉。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把春風比作善于裁剪的剪刀,更加生動。
學生讀,心里想象著每一幅圖畫,有感情的自讀、同桌互讀、點名讀。至能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背誦。
(四)、精讀分析《春日》
我們學習的《詠柳》顏色是是春天柳樹的碧綠,下面我們再讀一下另一手描繪春天的詩。
1、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般羲,水名,在山東省中部,源于山東省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因四源并發(fā)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經(jīng)曲阜,也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和死后安葬處的近旁!盀I”,水邊。
全句的意思是: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孔子曾經(jīng)呆過的地方
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
“無邊光景一時新”:“光景”,風光景色!耙粫r”,一個時辰,這里形容時間很短,一時之間。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2)、讓學生把自己當作詩人,在風清日朗的日子里,到河邊去看春景,想一想,“無邊光景一時新”都會有哪些景物?
根據(jù)學生回答點評,如說花草,可問什么樣的花草,讓學生想諸如“姹紫嫣紅”之類的形容詞。再齊讀詩,心中想象著你看到的春天。
參考百度搜索圖片:
(3)、“等閑識得東風面”:“等閑”,平常、隨便。識得,認識到。“東風面”,春風的面貌,因我國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故稱春風為東風。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
“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斗艷的景色!翱偸恰,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開、姹紫嫣紅的景象都是由春風點染而成的。
意思是: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說,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詩人看到的姹紫嫣紅都有什么呢?
(4)、《詠柳》中我們知道是誰把柳樹裁剪成碧玉一般?(生回答:春風)那《春日》這首詩中又是誰帶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答:東風,即春風)
(五)、同樣是春風送來的春天,討論一下這兩首詩描繪的春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處呢?
小組討論,教師總結(jié)。
不同之處:景物不同,顏色不同??
相同之處:都是春景,都很清新,都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都像一幅畫??
(六)、小結(jié):春天是五彩繽紛的,你們也拿起你們手中的筆,學著詩人,描繪一下你們眼中的春天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成、對”等6個字,學習“又字旁、絞絲旁、門字框”。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像力,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在讀中感悟“小樹在春風里搖綠了嫩芽和樹梢,搖紅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樹和小鳥說的話,識字,培養(yǎng)想象力。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1、看插圖小樹在風中點頭,小鳥在樹上嬉戲,讓學生仔細觀察,問:你看到了什么?能說說你的感受嗎?
2、理解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再整體感知。
1、借音自讀課文,一節(jié)一節(jié)地讀,再連起來讀。
2、標出課文一共有幾小節(jié),并用橫線畫出生字詞,然后自己反復拼讀,把生字讀準。
3、同桌互相認讀生字,并糾正讀音。開火車選讀帶拼音的生字詞,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詞,全班讀。
4、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小組合作,輪讀課文。再指名讀、評讀。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
2、選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反復讀,想想:讀了這節(jié),你明白了什么?小組交流。
3、檢查,你最喜歡讀哪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
4、讀了第一小節(jié),你明白了什么?讀了第二小節(jié),你懂得了什么?讀了第三小節(jié),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師再指導朗讀
四、總結(jié)全文,回歸整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新課
認讀生字;貞浾n文內(nèi)容
二、背誦,誦中感悟
1、誰能準確、流利地把課文讀一讀?
2、練習背誦,同桌互相背背。指名背。
三、書寫,學會生字
1、認讀帶拼音的生詞,再認讀沒拼音的生詞,然后用“會認字”與“會寫字”組詞、說話。
2、仔細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邊書空邊說說筆順。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交流,互相說說。教師指導書寫,再獨立書寫。
四、識詞、積累運用。
認讀詞語花籃里的'詞。你從這里還學會了哪些新詞?把你最喜歡的選幾個填在花籃里。選擇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再小結(jié)全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6
《趙州橋》,這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課文語言準確,簡練,又不乏生動。就論壇上大家議論較多的幾個問題我結(jié)合著自己的課堂教學談這樣的幾點看法。
1、是否有必要告訴學生這是說明文。
我個人認為在小學三年級這個階段,讓學生知道說明文這種文體,這不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因此一兩句話簡單說說可以,不說也不是什么缺點。但是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趙州橋雄偉一部分的時候,通過簡筆畫的方式在黑板勾勒了橋的結(jié)構(gòu),引導學生說出設(shè)計的特點,并清楚的引導學生標上了那幾個數(shù)字,并告訴學生這種說明方法叫“列數(shù)字”。我是這樣想的,列數(shù)字這種說明方法在以后課文的學習當中還會涉及到,本課提出來作為一種初步的認識讓學生有所了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一點基礎(chǔ)。
2、有關(guān)趙州橋傳說的合理引用
當時在備課的時候,查閱了很多的資料,其中有關(guān)趙州橋傳的傳說有很多。但是如何的將這些傳說恰倒好處的引用到課堂的學習當中,還真的需要細細思考。當我和二實小的王霞老師在一起交流的時候,她的`點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王老師將“張果老施用法術(shù)聚來了太陽和月亮,放在驢背上的褡褳里,左邊裝上太陽,右邊裝上月亮。柴王爺也施用法術(shù),聚來了五岳名山,裝在車上推車趕驢上橋,F(xiàn)在,趙州石橋橋面上,還留著張果老騎驢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車軋的一道溝!边@一情節(jié)用在本段學習了趙州橋雄偉之后,目的就是讓學生進一步清楚趙州橋的雄偉堅固,這樣的引用可以說是恰倒好處。
3、中心句過渡句的處理
在本課的學習當中中心句與過渡句我處理的方法基本相同。第二段的中心句,我是在引導學生學習了第二段課文之后,讓學生歸納第二段主要寫了什么,然后引到第一句話上,告訴學生象這樣的句子這就是中心句。過渡句的處理方法基本相同。
4、課堂小練比
通過在線交流,我得到了很多課堂小練筆的方法與竅門。有的老師提供多種中心句讓學生自主選擇,仿照著課文的句式進行訓練。有的老師則直接將課文的內(nèi)容重新提煉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來重新描述趙州橋。這些方法都給了我啟發(fā)。
5、課后練習
對于課后練習中的夸夸趙州橋一題,我非常欣賞論壇上有些老師提出的做法:由夸獎趙州橋引申到夸獎設(shè)計者李春、夸獎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從而進一步體會到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本次課例大教研落下了帷幕。課例教研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無論是在線研討還是雙向視頻還是課堂研討都讓人真正地動了起來。在參加整個教研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了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盡的,參與其中,進步很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7
一、情境激趣,觸發(fā)語感
1、上課,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7課《荷花》,[板書課題]、大家齊讀課題。從古至今,人們都非常喜歡荷花,現(xiàn)在我們就到荷花池,看看那里的荷花是什么樣。
播放錄像。
2、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欣賞這一池的荷花,你有什么感受?(我覺得荷花非常的美)
二、充分誦讀,激活語感
1、多美的荷花。±蠋熞埠湍銈兺瑯拥母杏X。清晨,漫步在池邊,聞著陣陣清香,欣賞這一池的荷花,多美呀!下面就請大家自由地讀課文,想想作者都寫了什么。注意要讀準字音。
2、下面老師請幾位同學來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讀準了字音。
、匍_火車讀課文。(糾正字音)
、谡l愿意說說課文都寫了什么呀?(課文寫了荷花的樣子,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
3、作者不僅寫了荷花的樣子,還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荷花?磥硗瑢W們都讀懂了課文的內(nèi)容。
、俳酉聛砝蠋熣埻瑢W們再來讀一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反復讀一讀,可以和周圍的`同學互相讀一讀,也可以讀給周圍聽課的老師。一會兒我們再交流交流。
②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表情特別美,一會兒咱們要比一比,誰讀的時候表情美。
③你喜歡哪一句,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
三、潛心品讀,領(lǐng)悟語感
1、還有這么多同學想表達自己對荷花的喜愛,等一會兒老師還會給你們機會的,看來全班同學都非常喜愛作者筆下這一池的荷花。那作者把眼前這一池的荷花比作了什么?(一幅畫)[板書:畫]
、伲ǔ鍪揪渥樱┠隳茏x一讀嗎?指名讀句子。
、谶@是一幅什么樣的畫,畫上都有什么?
③那課文是怎么寫的呢?誰愿意把課文這部分內(nèi)容給大家讀一讀?
、拍阌X得他讀的怎么樣?
、坪迷谀哪隳苷f說嗎?
⑶你能像他這樣也把對荷花的喜愛讀出來嗎?
、三R讀。
2、荷葉就是這樣一片挨著一片,挨得那么緊,綠得又是那么鮮艷,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
荷葉是這樣,那荷花又是什么樣呢?誰來把描寫荷花的句子給大家讀一讀。
①自己練習讀一讀。
、谖覀兿胂笠幌拢苫ㄟ有哪些姿態(tài)呢?
3、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纯催@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lǐng)可真了不起。要畫出這樣的一幅畫,畫家的本領(lǐng)可真是了不起,這不是一般的畫,它是怎樣的一幅畫呢?(活的畫)[板書:活的]
、僬l愿意再來讀讀這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讓這一池的荷花活起來。
、谀阌X得他把這荷花讀得活起來了嗎?哪讀得活起來了?還有哪兒讓這幅畫活了起來?
生:露出破裂全都展開
、垡x:有的……有的……有的……。
四、領(lǐng)悟語感,背誦段落
1、想不想把這幅美麗的荷花圖留在你的腦海里?你們先自己試著背一背。
2、看屏幕,老師把句子中的重點詞句去掉變成了填空的形式,我們試著來背一背。
3、我們不看課文,看圖試著背一背。
五、總結(jié)
1、錄象談了自己的感受,現(xiàn)在學了課文,你能再說說現(xiàn)在的感受嗎?
2、課我們就上到這,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請同學們準備好生字本,我們還要學習寫字。
六、板書設(shè)計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其中一個多音字“結(jié)”)及新詞,認讀4個字。
2、能從指定的詞語中選擇一個寫一寫。
3、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演一演。
4、朗讀課文,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教學重點:學習第5自然段。
教學難點:理解為什么小男孩用5美元買到了自行車,體會人們的善良及同情心。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重點課時)
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先仔細讀幾遍,理解各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如果開始不理解,試著再讀幾遍。實在理解不了的,將問題提出來,給學生一個質(zhì)疑和解疑的機會。應(yīng)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薄爸匾晞(chuàng)設(shè)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溝通課本內(nèi)外、課堂內(nèi)外、學校內(nèi)外的聯(lián)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2、通過朗讀,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演一演,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和同情心。
教學重點:課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學難點:理解為什么小男孩用5美元買到了自行車。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一些道具,模擬拍賣會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海關(guān)決定拍賣一批沒收的自行車,這個小男孩只有5美元,他能買到自行車嗎?
我們一起讀課文,找答案。
板書:5美元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后標上自然段的序號,并同桌互查生字。同學們在課前都做了預(yù)習,下面我們以起來讀一讀詞語。
出示詞語:
而且逐漸結(jié)束立即
吞吞吐吐恍然大悟
一無所獲不約而同
提問:小男孩用5美元買到自行車了嗎?(不僅買到了,而且是一輛的。)(困)
2、默讀,思考:這個小男孩為什么能5五美元買到一輛的自行車?
三、細讀課文,品詞品句。
1、默讀課文,思考:小男孩為什么用5美元就能買下一輛自行車?
2、小組里討論交流。選出發(fā)言人。
3、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是拍賣員幫助小男孩買到了自行車;另一種認為是人們幫助小男孩買到了自行車。你同意哪種意見,說說理由。同時指導朗讀。(在拍賣員和人們的共同幫助下,小男孩用5美元買到了的自行車。)
板書:10、5美元的故事
拍賣員小男孩人們
5美元買自行車
四、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參加拍賣的人,為什么不買最后一輛的自行車?把你的想法說給同學聽。(讓學生進入角色,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想像能力,調(diào)動他們的情感體驗,感受人的善良和同情心)
2、請你邊讀邊想像拍賣會的情景,用朗讀表現(xiàn)出來,《5美元的故事》。
3、請大家小組合作表演一下。
五、課堂小結(jié):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嗎?體會到人們的善良和同情心。我們今后也要盡力關(guān)心身邊的人。
課后反思:學生在朗讀上沒有什么困難,但從學生的讀書中,可以看出個別學生的預(yù)習工作做的不到位,在學習課文時,學生不能從文中體會人們的善良,讀書不到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以及新詞,認讀4個字。
2、從指定的詞語中任選幾個寫一寫。
3、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生主動識字,學會本課13個生字。
教學難點:能夠選擇詞語造句。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指名朗讀課文,大家評議。(復習課文,檢查讀課文情況和生字的認讀情況。)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且吞恍悟獲逐
漸即結(jié)束約次
2、注意“結(jié)”是多音字。
jié(結(jié)束)
結(jié)
jiē(結(jié)果)
3、說說你怎樣記生字。
恍悟即結(jié)約次漸吞獲逐等合體字可以按部件記,也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記。
束是指事字,可以結(jié)合甲骨文字來記。
4、擴詞練習。
5、練習寫生字:
指導:注意“逐”與“啄”的區(qū)別
要求:先整體觀察每個字,記好每一筆的位置,然后一氣呵成。
三、完成課后習題。
出示詞語:
讀詞語,再選擇幾個寫一寫。
而且逐漸結(jié)束立即
吞吞吐吐恍然大悟
一無所獲不約而同
四、試著選擇一個說一句話。指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困)
五、課堂小結(jié):本節(jié)課學習了生字,體會了詞語的意思,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正確應(yīng)用。
板書:
10、5美元的故事
沒有沒給
沒
沒收出沒
課后反思:
學生能用自己學過熟字來記憶新字,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記字方法。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到朋友之間不僅需要互相信任和尊重,還需要溝通,交流和愛護,得到對方的肯定和鼓勵,并感受到友誼的珍貴。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朋友之間情感交流的方法,感受友誼的珍貴。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
說說你的好朋友是誰?你為什么喜歡和他交朋友?
2、揭示課題,板書:15朋友之間
3、師述:
我們該怎樣保持朋友之間的友誼呢?學習可今天這篇的問題。她們是怎么解決的呢?通過這件事,她們又有什么收獲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朋友之間》。
3、指名朗讀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學生課前預(yù)習情況。
1、自讀課文,認讀生字新詞。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興奮、欲言又止、
光彩奪目、糟糕、自不量力
震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正音。
4、討論: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自由朗讀課文,小組討論課文主要內(nèi)容。
2、全班交流。學習質(zhì)疑解難。
3、提出問題,教師總結(jié)歸納,在學習課文時找答案
四、課堂小結(jié),書寫生字。
1、教師小結(jié)。
2、指導書寫生字。
(1)指名認讀生字。
(2)交流,說說怎么記住這些字。
左右結(jié)構(gòu):段詞扭證
左中右結(jié)構(gòu):傲
上下結(jié)構(gòu):簡
上中下結(jié)構(gòu):意
(3)重點指導書寫“傲”字。
(4)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1、提問:請同學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第15課,你知道了什么。
二、2、師述: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進一步體會友誼得真正內(nèi)涵。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1—4自然段,邊讀邊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1)指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
(2)討論交流。
師問:這時,作者的'心情怎樣?
2、學習課文5—28自然段。
(1)討論:“我”的感情有哪些變化?
(2)分別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
不理解—— “我只是覺得……”林童欲言又止。
她為什么不告訴我她的想法。
生氣——我轉(zhuǎn)身離去。
難過——一想起和林童過去是那樣友好,現(xiàn)在卻不能共同分享歡樂,我就很難過。
懷疑——也許很糟糕。
3、學習課文29—33自然段。
(1)請同學讀演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談?wù)勛约旱捏w會。
(2)分小組表演。
(3)全班表演。
(4)學生評議,交流感受。
(5)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
三、總結(jié)全文,有感情朗讀課文。
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勀銓φn文的感受。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0
一、導入
1、你認為學習一篇課文,首先要做什么?(讀書,把書讀好)
2、學生自由認認真真地讀課文。
二、了解居里夫人和老婦人
1、解題:題目中的“這”指___,“我”指___。
2、誰來介紹一下居里夫人。
(世界著名的女科學家,波蘭人,在德國工作,發(fā)現(xiàn)了鐳元素,制造用的,兩次獲諾貝爾獎等)
3、誰來介紹一下老婦人。
(白發(fā)蒼蒼,坐在輪椅上)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文中還有什么東西很重要?(板書:鮮花)
有多少鮮花?板書:一大束。
比較:一大束與一束、一朵
2、形成板書:把一大束鮮花獻給。
3、練習:
人們把一大束鮮花獻給居里夫人,是因為_______。
讀第2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人們對居里夫人的尊敬?
討論、朗讀指導與練習。
4、練習:
居里夫人又把一大束鮮花獻給老婦人,是因為______。
讀第3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居里夫人對老婦人的尊敬?
討論、朗讀。
5、有感情朗讀第2、3自然段。
三、學習第4自然段
。、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
。、學習第1句“這位老婦人是誰?”
。ǎ保┻@是什么句?
。ǎ玻⿷(yīng)該怎么讀?朗讀練習。
。ǎ常┱l在問?
。ǎ矗┤藗?yōu)槭裁催@樣問?
板書:人們想:________________。
。场⒕永锓蛉嗽趺凑f?深情什么意思?
有感情地朗讀居里夫人的話。
。、學習第3句
。ǎ保┲攸c詞是哪一個?“肅然起敬”是什么意思? 哪些地方說明“肅然起敬”?
。ǎ玻┱l對誰肅然起敬?(人們對老婦人和居里夫人)
。ǎ常┚毩暎
全場的人對老婦人肅然起敬,是因為__________。
全場的'人對居里夫人肅然起敬,是因為_________。
5、有感情朗讀第4自然段。
四、深化中心
。薄⒛阌X得居里夫人是怎樣的人,她哪一點最值得我們學習?(成名后仍不忘小學老師)
。病⒛隳苓@樣做嗎?
。、練習:
。ǎ保┙裉,你是我小學的老師。
(2)明天,你__是我的老師。
。ǎ常10年后,你__是我的老師。
。4)不管何時何地,你__是我的老師。
五、課堂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本第4、5、6、7題。
板書:
這是我小學的老師
老婦人 尊敬 居里夫人
鮮花
人們
人們把一大束鮮花獻給居里夫人,
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里夫人又把一大束鮮花獻給老婦人,
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場的人對老婦人肅然起敬,
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場的人對居里夫人肅然起敬,
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你是我的老師。
明天,你_______是我的老師。
10年后,你_______是我的老師。
不管何時何地,你_______是我的老師。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會認“替”、“雛”、“姹”、“嫣”,會寫“筆”、“紙”、“昏”、“紫”、“航”、“貼”、“緊”這七個字,了解“姹紫嫣紅”、“風平浪靜”這兩個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詩中蘊含的互親互愛、互幫互助的人情美。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蘊含的互親互愛、互幫互助的人情美。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接到過別人寫給你們的信嗎?你們給遠方的親人和朋友寫過信嗎?能給大家說說你接到信或?qū)懶艜r的感受嗎?
2、當大家寫出或接到表達內(nèi)心真誠情感的來信后,總會感到格外欣喜,這就是信的魅力。一位作家金波老爺爺專門寫了一首有關(guān)信的詩,讓我們一起去讀讀它,來領(lǐng)悟?qū)懶诺恼嬷B吧!
二、初讀課文
1、讀課文,讀準字音,將課文讀通順。
2、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多種方式檢查生字讀音,進行擴詞練習。
3、同桌再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
4、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并對同學提出誠懇的建議。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節(jié)。其他同學找一找:在這段詩里,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話。
2、理解第1句。
“用筆和紙”、“用手和心”,對這兩部分如何理解呢?
。ㄖ攸c理解“心”,無論是寫什么信,將信寫給誰,都要有一顆真誠的心。)
3、理解第2句。“我多么想寫啊”,體會“多么”、“啊”,表現(xiàn)出內(nèi)心對寫信的渴望。
4、指導朗讀。讀出真誠和渴盼的情感。(指名讀——評價朗讀——自由讀——齊讀。)
四、小結(jié)
“我多么想寫啊,寫許多許多的信”,作者的渴望溢于言表,他究竟想寫些什么呢?下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非常想用手中的筆和紙,用一顆真誠的心來寫許許多多的信。他想幫誰寫信?寫些什么呢?讓我們來看看2——5節(jié)。
二、學習課文2——5節(jié)。
1、自由讀2——5節(jié),你最喜歡哪封信,就將寫這封信的小節(jié)多讀幾遍。
2、全班交流。
A、第二節(jié)。理解“雛鳥”,體會出雛鳥對媽媽的期盼之情,并通過朗讀把這種期盼表現(xiàn)出來。(猜一猜:雛鳥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B、第三節(jié)。理解“姹紫嫣紅”,體會出花朵對蜜蜂的焦急、期盼之情。指導朗讀。
C、第四節(jié)。理解“風平浪靜”,體會出風平浪靜時航海的快樂。(如果你是大海,你會對小船說些什么呢?)指導朗讀。
D、第五節(jié)。理解“綿綿細雨”、“無邊”,用手勢進行表演讀。
3、你還想幫誰寫信?學習學習金波爺爺,把你的心聲表達出來。
4、在信中表達真實的'想法,表達真誠的情感,這封信就成為了心和情的使者。用你們的朗讀將這份心和情表達出來吧!
5、你喜歡哪一段,就將這一段試著背一背吧!
三、學習第6節(jié)。
1、指名讀第6節(jié)。
2、這一段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句子是什么,你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四、小結(jié)
信可以讓相隔千里的人連得更緊,這就是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寫成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表白自己,幫助別人。
五、拓展
你想幫誰寫信呢?說一說,再仿照課文寫一寫。
六、作業(yè)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板書設(shè)計:
信
雛鳥天近黃昏媽媽
花朵姹紫嫣紅蜜蜂
大海風平浪靜小船
云綿綿春雨云
樹連成森林樹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2
一、教學要求
1.知道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行了。
2.指導學生先打草稿,然后念一念,改一改,直到自己滿意了,再謄到作文簿上。
二、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1.請同學們看一段簡短的.錄像。(一個小同學去買牙膏,售貨員阿姨熱情地接待)
2.你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二)研讀例文
1.這是多小的一件事情啊,事情雖小卻可以從中看出阿姨待顧客如親人。這個同學就把這件事寫下來了,請大家看語文書17頁上的一段話,題目是___________。
2.指名讀。
3.小組討論。這位同學寫得怎樣,談?wù)劺碛。你有本領(lǐng)比他寫得更好嗎?
過渡:大家瞧,生活中每天都在發(fā)生類似的小事情,只要你留心觀察,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就是一篇作文了。你們愿意試一試嗎?
(三)嘗試寫作
1.進入三年級后,同學們開始學著用鋼筆寫字,有的同學很高興、很興奮,有的同學卻在發(fā)愁,覺得用鋼筆寫字太麻煩。大家的感受不一樣,誰能把這句話補充完整。“用鋼筆寫字真____________!
2.真是五花八門呀,你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呢?是什么事情使你對用鋼筆寫字產(chǎn)生如此的感受呢?現(xiàn)在請大家想一想,再寫下來。(讓學生寫15—20分鐘)
3.寫好了嗎?把筆放下,把自己寫的內(nèi)容讀一讀,看通不通,覺得不妥的地方自己動筆改一改,可以邊讀邊改,也可以先讀一遍再改。
4.在四人小組內(nèi),讀給別人聽,讓大家提意見,根據(jù)別人的意見再改一改。
5.誰愿意把自己的文章讀給大家聽。(在聽的過程中老師及時給予評價)
(四)再讀例文,完成習作
1.語文書上還有一篇作文呢,一起來讀一讀。
2.多有趣啊,自己腦海里所想像的東西也能寫下來和大家分享,瞧,這就是作文,你們覺得難嗎?
3.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第19頁的兩段話。
4.通過讀語文書的提示,你覺得我們可以寫什么?
5.你準備寫什么?
6.寫作時要注意什么?(先打草稿,再修改,最后謄寫)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會讀本課生字詞,正確朗讀課文。
2、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及這種設(shè)計的優(yōu)點,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點:
研讀理解“為什么說這種設(shè)計,在建橋是一個創(chuàng)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嘗試創(chuàng)新,設(shè)計未來的橋。
教學方法:
直觀感受、引導發(fā)現(xiàn)、研讀體驗、匯報交流等。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去拍義烏的橋的照片,收集有關(guān)趙州橋的圖文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象引入,談話揭題。
1、展示學生拍的“義烏的橋”的照片,并作簡單介紹。
2、欣賞圖片——我國古代的橋,談話揭題。
3、看了圖片,你想說什么?(指名說)
二、初讀課文,發(fā)現(xiàn)問題。
1、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不讀錯,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不讀破句,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詞語。
3、趙州橋怎樣呢?讀了課文,說說你烈的.感受是什么?(指名說,師板書重點字詞。)
4、再讀課文,學生質(zhì)疑。
5、學生提問,師生梳理、篩選問題,確定本節(jié)課的研究專題——為什么說這種設(shè)計,在建橋是一個創(chuàng)舉?
三、嘗試體驗,研讀課文。(學生根據(jù)老師給出的學習建議自主、合作、探究。)
四、匯報、交流學習成果。
1、有聲有色的朗讀匯報。
2、說說趙州橋的設(shè)計特點。
3、趙州橋設(shè)計圖展示,并講解說明。
4、為什么稱趙州橋在建橋是一個創(chuàng)舉?針對此問,學生結(jié)合課外收集的資料談?wù)勛约旱睦斫、體會。
5、為什么趙州橋設(shè)計成拱形呢?用竹片(木片)動手實驗,理解這種設(shè)計的科學依據(jù)。
五、總結(jié)延伸。
1、試背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趙州橋的設(shè)計特點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想?
2、欣賞圖片——國內(nèi)現(xiàn)代的橋,談?wù)勼w會。
3、請學生當一回橋設(shè)計師,動筆設(shè)計“未來的大橋”。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要求:
1、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知道纏足陋習對中國婦女的身心造成的嚴重危害,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革命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關(guān)鍵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從字里行間體會孫中山從小就具有凡事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堅決與封建勢力斗爭的革命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24課,齊讀課題。
2、通過昨天的學習,你知道孫中山的姐姐原先是個怎樣的女孩子?(板書:活潑能干)齊讀第一小節(jié)(板書:喜歡)
二、精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過渡:這么一個又活潑又能干的姐姐,真讓人羨慕,但好景不長,后來姐姐又變成什么樣了呢?
1、出示第七小節(jié),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2、在這里,我們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姐姐?(板書:沒笑臉沒歌聲)從哪看出來的?(加紅兩個“再也沒有”)指名讀
3、讀了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疑問嗎?(是什么讓姐姐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4、要想解開你心中迷團,就得讀讀課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
三、整體感知(第二~第六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二~第六自然段。
交流:媽媽要姐姐纏足。
過渡:對!是纏足這件事使姐姐失去了笑臉,失去了歌聲,也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
2、媽媽是怎樣給姐姐纏足的?指名讀第二小節(jié)。
(1)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痛苦流淚)
(2)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姐姐纏足的痛苦?把它圈出來。
(3)交流“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直往下流”讀好圈出的詞語,體會姐姐的痛苦。
(4)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當時封建社會婦女纏足的樣子呢?通過老師介紹、觀看圖片,你想說些什么?
(5)你能把姐姐纏足時的痛苦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第二小節(jié)
3、看到姐姐這么痛苦,如果你是孫中山,會怎么想?怎么做?
是啊,孫中山當然不愿姐姐受這份罪,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心情怎樣?(板書:生氣心疼),于是他同媽媽激烈地爭吵起來。
課文的3-6自然段寫了孫中山與媽媽的爭吵,同桌練讀對話,要求在讀的時候,注意抓住人物說話的提示語,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讀好人物的語言。
(1)孫中山心疼什么?他又生氣什么?
出示:你為啥要姐姐受這份罪呢?姐姐纏住了腳,還能下田干活嗎?
(2)“還能下田干活嗎?”是什么意思?
(3)你能用既生氣又心疼的語氣來讀讀孫中山的話嗎?指名讀
(4)齊讀這一小節(jié),讀出孫中山當時既生氣又心疼的語氣。
4、媽媽又是怎樣回答的呢?指名讀課文的`第4小節(jié)。
(1)媽媽為什么要給姐姐纏足呢?
(2)你知道封建社會的婦女為什么要纏小腳嗎?
師介紹:纏足之風開始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時期。從宮廷傳入民間,后來纏足之風愈演愈烈,以至于小腳女子成為當時男人擇偶的標準,說什么“娶妻要娶小腳妻”。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找個好婆家,做母親的往往在女兒七、八歲的時候給她纏足。在小腳盛行時期,大腳女子往往被視為沒有教養(yǎng),會被人家恥笑,甚至難以出嫁。
(3)難怪媽媽在說的時候先——嘆了口氣,你從這聲嘆氣聲中讀懂了什么?(板書:無可奈何)
(4)誰能把把媽媽當時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5、孫中山能接受這種理由嗎?
引讀,出示:既然知道纏小腳不好,就不該去做。別人笑話怕什么?
(1)真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這里沒有提示語,你能給它加個嗎?
出示填空:孫中山___________地說:“既然知道纏小腳不好,就不該去做。別人笑話怕什么?”
(2)指名讀,體會孫中山的氣憤。
6、但媽媽只是說:(引讀)
出示:“你年紀小,還不懂得這些事!眿寢尯蹨I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1)比較句子:媽媽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
(2)你欣賞哪一句?為什么?從媽媽含著的“眼淚”中你讀懂了什么?(痛苦、無奈、心痛、對女兒的愛)
(3)這是無奈的眼淚,心疼的眼淚,你能把媽媽的無可奈何讀出來嗎?指導讀好第6自然段。
(4)出示課文插圖,看圖想象: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了房門后,在干什么?
她會對姐姐說些什么?
姐姐又會是什么樣子?
孫中山聽到什么?又想些什么?
屋內(nèi)媽媽______________,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屋外孫中山看到_________,聽到_________________,他心想__________________。
7、總結(jié):在封建陋習面前,媽媽屈服了,姐姐也不得已屈服了。但孫中山很心疼,很生氣,堅決反對。
讓我們再一起讀2-6小節(jié),老師讀提示語部分,男生讀孫中山的話,女生讀媽媽的話。讀出孫中山的心疼,生氣、堅決……讀出他母親的無可奈何。
三、學習第七小節(jié)
從那以后,(引讀)第七小節(jié)
(1)看來纏足的陋習不僅傷害了姐姐的身體,更傷害了姐姐的心靈。
(2)(加紅“深深地、幼小的”)從“深深地”、“幼小的”,你讀出了什么?
(說明孫中山幼年時受到這件事的打擊的程度很深,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烙下了深深的創(chuàng)傷,永遠不會忘記。)(板書:刺痛)
四、學習最后一節(jié)
過渡: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使他從小就立下了“破陋習”的決心,我們來看看,后來孫中山有沒有實現(xiàn)這個愿望?
1、齊讀最后一節(jié)。板書:革命成功
2、當了大總統(tǒng)的孫中山做了一件什么事?“首先廢除”是什么意思?這說明什么?(姐姐纏足的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纏足給中國婦女帶來的巨大的痛苦。相機理解“殘害”。他從小立下了志愿。)
3、千千萬萬個中國婦女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欣喜若狂。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喜事呀!讓我們來欣喜地齊讀這一段。
五、展開聯(lián)想,表達情感。
1、如果沒有孫中山,我們在座的女同學也許正在纏足;如果沒有孫中山,你們的奶奶、媽媽也許早已纏足。想到這里,你想對孫中山爺爺說些什么呢?
請你用“孫中山爺爺,我想對您說:…………”的句式來說一句話表達你的心情或想法吧。(出示句式)
2、問問周圍的老人,以前生活中還有哪些陋習?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知
、贂J會讀生字。掌握”蓮蓬、飽脹、挨挨擠擠”等詞語;
、谧x懂課文內(nèi)容。
2.能力通過看圖說話、寫話的練習,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3.情感通過看圖,讀文,展開想象,品味詞句去欣賞荷花的美,從而加強語感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看圖,讀文,展開想象,品味詞句去欣賞荷花的美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給你們猜個
謎語
,看你們能不能猜到?
“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綠船上”。同學們想一下,有誰猜出來了?z荷花{
有誰見過荷花啊?請你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自己看過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
這樣的荷花同學們想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二課荷花”。請大家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么?
二、復習生字詞。
上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詞,首先我們一起來回顧以下。(擠,蓬,骨,脹,裂,幅,翩,蹈,昨,夢),F(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朗讀一下課文,看作者是怎樣描寫荷花的?
三、細讀課文,深究文意。
1.教師讀第1自然段,學生思考:“我”為什么去看荷花?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點?(清香)
2.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荷葉、荷花是什么樣子的?找出書中有關(guān)語句,用“――”畫下來。
再看圖:圖文對照,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荷葉、荷花的樣子?(提示:①你看到荷葉怎么樣?圖上的荷花有幾種姿勢?②“我”到荷花池邊,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細看什么?)(同座討論、教師巡視指導、個別說、再集體說)
分析比較上述兩個句子,體會課文句子的寫法。(第2句描寫荷葉的具體形象!氨叹G”寫出了荷葉的“顏色美”;“大圓盤”寫出了荷葉的樣子,突出了荷葉的“姿勢美”,挨挨擠擠,寫出荷葉的繁茂,把荷葉寫活了。)
指導朗讀:該怎樣讀才能把荷葉的美表現(xiàn)出來?(碧綠重讀;挨挨擠擠讀慢……)
課文題目是荷花,為什么這里要寫荷葉呢?(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樣的?課文用了哪一種句式寫出來的?(有的……有的……有的.……)
a.這個句式說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樣子多,花姿不同)引導學生用這種句式說話。
b. “才”“全”“還”表示什么?(花“剛開”“全開”“未開”。)
練習:①剛開的白荷花()。②全開的白荷花()。③將要開的花骨朵()。
小結(jié):這段從顏色、姿勢兩方面寫出了荷葉荷花的美。
3.導讀第3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作者為什么把這一大幅畫看作“活的畫”?
(2) “看作”是什么意思?(當作)
(3)這幅畫怎么會活起來?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請用““畫下來。
(4)用這么美的詞句來描寫荷花,表達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感情?“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千姿百態(tài),“看看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麗;“如果……可真了不起”――難以做到更顯其美。這樣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荷花的強烈的喜愛之情。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三年級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4-08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2-20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01-30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02-02
小學三年級語文《點金術(shù)》教案01-03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03-15
小學三年級語文《信任》教案11-03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