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信》是北師大版語文第六冊“書信”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通過替不同的對象寫信,表達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同時也說明了信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詩的語言簡練優(yōu)美,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很好范本。
二、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語言和思維發(fā)展比較好,有良好的預習習慣,掌握一些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從學生的預習看,對于小詩的學習,孩子們知道應該從詩歌的韻律(押韻)、結(jié)構(gòu)(幾小節(jié),每小節(jié)的內(nèi)容)上去學習。而且也能夠根據(jù)詩的基本情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練習。本文語言簡練,內(nèi)容比較淺顯,格式簡單,很受學生喜愛。
三、教學目標:
1.學會認讀生字詞“雛鳥、姹紫嫣紅”,理解詞義。
2.理解詩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練習仿照課文編詩歌。
4.幫助學生了解“書信”常識,使學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實感的表露,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激發(fā)學生的寫信熱情。
教學重點:
1、學會認讀生字詞“雛鳥、姹紫嫣紅”,理解詞語的意思。
2、理解詩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自學生字。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板書課題:信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ㄕn堂預設:給誰寫信?是誰寫的?寫了什么?為什么寫?)
【針對課題引導學生質(zhì)疑,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習慣】
。ǘ⿲W文:
1.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去看一看。
、 打開課本p112,自己讀全詩,注意把音讀準。
、 分小節(jié)指名讀,正音。
③ 擊掌識字(雛鳥、姹紫嫣紅、代替、航海、風平浪靜)。
課堂預設:
雛鳥和姹紫嫣紅兩個詞語要引導學生去理解
課堂生成舉例:
師:“雛鳥”什么意思?
生1:雛鳥就是幼小的鳥。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書上說替“雛鳥給媽媽寫”,所以我想雛鳥就是小鳥。
師:你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詞語的意思,會學習。
生2:我們每天做操,廣播操的名字叫做《雛鷹起飛》,雛鷹就是小鷹,所以我知道雛鳥就是小鳥。
師:你是聯(lián)系實際生活去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的。
生3:(班里平時能力很弱的孩子,手里拿著預習本,照著讀到)雛鳥就是幼小的鳥。
。ㄆ鋵嵲谂@個孩子的預習本時,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他寫出的準確答案,也知道他是在媽媽的提示下查詞典,查到的。)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半天沒反應過來,有可能是一時間沒有理解我問的意思吧。旁邊的同學著急了,說道:老師,我知道他是查詞典查的,我也是查的,跟他的'答案一樣。
師:瞧你們多會學習呀,懂得借助工具書,去理解詞語的意思呢!
【理解詞語的過程,更多的是通過學生不同方法的理解,要滲透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這些方法的習得遠遠比理解這個詞語本身,要更有價值!
課后反思改進:(對于“姹紫嫣紅”和“風平浪靜”的理解,可以更有語文味,與課文聯(lián)系更緊,這樣單位時間內(nèi)的效率會更高)
*“姹紫嫣紅”:(課件出示精美的鮮花圖片)師:這樣的情景就叫“姹紫嫣紅”,你還懂得什么詞意思也一樣?邊讀邊想象畫面之美!緩木W(wǎng)上下載精美的圖片,意在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詞義。進行換詞訓練,可以積累一些近義詞,豐富詞匯!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學習體會課文生動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2. 激發(fā)學生親近動物、親近自然的熱情。
教學重點
學習體會文章語言的生動、準確、形象,領悟介紹小動物的一般寫法。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介紹動物的順序。
課前準備
課件(音箱)
教學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像老鼠,眼睛圓,尾巴大,腿矯健,能攀爬,性溫順,特乖巧。
2.說說你印象中的松鼠。
3.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動的'短片。(要求談感受。)
要點:活潑可愛、腿腳敏捷、頭腦聰慧……
4.教師小結(jié),并過渡到課文的學習:
看看作者布豐筆下的“松鼠”和你們說的有哪些異同。
二、 知識性內(nèi)容安排:
1.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自由朗讀(大聲、小聲、無聲等)課文,標出小節(jié),圈出生字詞,熟悉文章大致內(nèi)容。
2. 請學生朗讀課件上的生字詞,集體糾錯正音。
3. 介紹文章體裁為文藝性說明文,學習第90頁關(guān)于“說明”的一段介紹。
明確:①說明文是介紹事物特點的文章。語言準確、平實、簡潔。
、谖乃囆哉f明文在內(nèi)容選取和語言表達上較為生動活潑,具有文藝色彩。
三、 朗讀課文,深入思考
問題:讀讀想想,作者寫了松鼠哪些特點,從文中哪些詞句中得到體現(xiàn)?要求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和用詞的恰當。
難點梳理:作者在介紹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等惹人喜愛的特點時,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準確運用形容詞和動詞。作者在從面容、眼睛、四肢、面孔、尾巴等方面來說明松鼠漂亮的形體時,用了“清秀、閃閃發(fā)光、矯健、輕快、敏捷、機警、玲瓏、漂亮”等形容詞和“翹、躲、豎、坐”等動詞,形象地說明它討人喜歡的特點;二是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在介紹松鼠叫聲響亮時,對松鼠進行人格化的描寫:“要是被人惹惱了,還會發(fā)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生動地表現(xiàn)它豐富的情感。
四、 梳理文章順序
漂亮——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坐姿、吃相
馴良——活動范圍活動時間尋食習慣、主要食物
乖巧——過水情景逃跑筑窩
文章結(jié)構(gòu):
總(1)——分(2-5)——補充說明(6)(先主后次)
小結(jié):提醒同學們做讀書歸納卡片和說明文的一般順序模式。
板書設計:
如何寫:(1)抓住特征(2)語言生動(3)合理排序
五、 作業(yè)設計
1. 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對松鼠進行自我介紹。
2. 搜集并閱讀布豐的資料及作品若干。
語文教案 篇3
應該說,快樂園的孩子們已經(jīng)讀了很多書了。和剛開學相比,孩子們已經(jīng)知道或者意識到閑暇時間是自己最佳的閱讀時間。我看在眼里,心里也暗暗為孩子們感到高興。但是仔細觀察孩子們的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閱讀還停留在淺嘗輒止和浮光掠影,我要用什么辦法來讓他們的眼光看得更遠、思緒走得更深呢?
偶然間,聽到了一節(jié)課:
我爸爸(繪本閱讀)
教學目標:讀懂圖意,說出圖畫背后的文字,理解圖文背后包含的濃濃的父子情義;學會用一句話(一段話)描述自己的爸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知道3月8日是什么節(jié)日?我們會在這一天祝愿誰?我們還會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還會吟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天我們不了媽媽,聊聊我們的爸爸。
2、英國有位著名的畫家叫做安東尼.布朗,他為我們創(chuàng)作了一本圖畫。(出示《我爸爸》)
二、走進圖書,讀圖說文
。ㄒ唬┌职值挠∠
1、打開書的第一頁,大家看看,我爸爸怎么樣?說說你對“我爸爸”的印象。
2、我爸爸長得漂亮嗎?
大家都這樣看我爸爸,但是在我的眼睛里,(出示: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裁炊疾慌,連壞蛋大灰狼都不怕!
3、知道我爸爸和誰比賽嗎?是世界冠軍劉易斯。你看,我爸爸遠遠把他甩在后面,留下的汗都變成了云彩!
4、說說我爸爸怎么樣?板書:勇敢
能說說勇敢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應板書:跑、跳、走……
。ǘ┌职值木渥
1、出示第一幅圖:爸爸不見了,他上哪兒去了?爸爸變了,爸爸怎么會變成馬呢?看他桌子上的食物、*子,這都說明爸爸什么了?
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三幅圖,用上剛才的句式說一說其中一幅圖。
2、圖看到這里,說說我爸爸怎樣?(強壯、快樂、靈活)
3、猜一猜,書上還會畫我的爸爸怎樣?讓我們帶著自己獨特的想法繼續(xù)往下看。(繼續(xù)看圖,師講述。)
4、爸爸做了什么傻事?5、書看到這里,說說我爸爸怎么樣?(板書:聰明、幽默)
。ㄈ┑谌M圖片
1、帶著對爸爸酷的認同,帶著對爸爸的.崇拜,接著看。這幅圖象告訴我們什么呢?猜一猜,下面繪畫什么?
2、爸爸在干什么?這是誰的動作?男生站起來,一起做爸爸的動作。
3、爸爸是怎樣做鬼臉的?大家也來做一做。誰還能做個和我爸爸不一樣的?
4、我爸爸怎么樣?想送給我爸爸一句話嗎?
三、重點講解,感受父愛
1、書快看完了,我們從頭到尾回味一下,哪幅圖給我們的印象最深?
2、拿我們仔細來回味一下大野狼的哪幅圖。
仔細瞧瞧這幅圖里還藏了誰?(《小紅帽》《三個小豬和大灰狼》)再仔細看看大野狼的尾巴怎樣?
3、出示我爸爸唱歌的圖片,知道站在我爸爸后面的兩位是誰嗎?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和多明戈,我爸爸來了以后,他們再出名,也只能站在我后面,看看,他們什么表情?猜一猜,他們可能在唱什么歌?
4、將圖上的兩句話合并成一句話。(重點在標點和“也”)
5、再回頭看看第一幅圖,你覺得我爸爸怎么樣?
你相對爸爸說什么?出示最后一幅圖,板書:愛
四、深入體會,表達父愛
同學們,爸爸真的敢走鋼絲嗎?能跑得過劉易斯?作者為什么要這樣畫呢?
。ㄒ魳罚┰瓉硭械臅伎梢苑催^來讀,原來爸爸的歌是唱給我聽的,爸爸的舞是跳給我看的,爸爸的鬼臉是為了讓我覺得快樂,爸爸的快樂是為了讓我們更快樂。爸爸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我。我愛爸爸,爸爸也愛我,永遠愛我!
五、拓展延伸,自主作業(yè):
1、用簡筆畫,為自己的爸爸畫一張畫。在旁邊為爸爸寫上一句話。
。ㄓ亚樘嵝眩河蒙稀啊瘛粯;……像……一樣,也像……一樣”就更好了。)
2、還可以向黑板上一樣,畫一個絡圖。
3、同學們回到家,可以把你畫的畫給爸爸看看,一直靜靜地依偎在爸爸的懷抱里,告訴他:“爸爸,我愛你!
聽課以后的感受:很好的語言材料;有效的閱讀方法。我決定在快樂園也讓孩子們感受這種方法,同時也對孩子們進行愛爸爸的熏染和教育。
首先,我要重新定位我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句式訓練“……也……”“像……也像……”;能力目標:在繪本《我爸爸》的閱讀教學中,滲透“猜想——驗證——反思”的閱讀方法;情感目標:在反復閱讀、思考“我爸爸”的表現(xiàn)的基礎上,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感悟爸爸對兒子的愛和兒子對爸爸的愛和感激,強化父子(女)情誼。
懷著對這節(jié)課的期待,我把孩子們帶到了多媒體教室?粗⒆觽兊男缕妗⑴d奮,我的心里暗暗得意。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的預料之中。但是,意外發(fā)生了:
……
我:同學們,爸爸真的敢走鋼絲嗎?能跑得過劉易斯?作者為什么要這樣畫呢?
。ㄒ魳罚┰瓉硭械臅伎梢苑催^來讀,原來爸爸的歌是唱給我聽的,爸爸的舞是跳給我看的,爸爸的鬼臉是為了讓我覺得快樂,爸爸的快樂是為了讓我們更快樂。爸爸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我。我愛爸爸,爸爸也愛我,永遠愛我!
孩子們,你還能記得爸爸為我做了些什么嗎?
生1:有一天深夜,我發(fā)燒了。爸爸騎摩托車把我送到了醫(yī)院。
我:夜是那么深,天氣是那么冷,爸爸義無反顧送你去醫(yī)院,他一定還在醫(yī)院陪你到病好了,真了不起!說說你想和爸爸說的話。
生1:爸爸,我愛你!
我:回去大聲告訴爸爸。
生2:爸爸為了供我上學,到廣東打工去了。一年才能回來一次。
我:他不想家?不想媽媽和你嗎?
生2:想啊!他還經(jīng)常打電話回來呢!
我:原來爸爸為了你生活得更幸福,自己把這份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深深埋藏在心底,真?zhèn)ゴ!你應該高聲說——
生2:我愛你,爸爸!
……
就在我將孩子們帶進了一個回味父愛的氣氛中的時候,我自己的兒子卻顯得很冷淡:他的腦袋背著我的目光,趴在桌子上。我不想因為他破壞了課堂氣氛,下課以后,孩子們排好隊回教室,我叫住了他。他說:“我想不到爸爸的愛!蔽抑郎鷼鉀]有任何價值,只能嘆口氣,扶了扶他的頭,示意他走了。
說我不愛自己的兒子,打死我也不承認!
但是為什么孩子這樣說?是他不懂事,還是我沒有讓孩子覺得爸爸深愛著他?抑或兩者兼而有之?
孩子還小,不能理解父親所做的事情背后一顆怦怦直跳的心,可以原諒,可能隨著他年齡的增長,歲數(shù)大了,心就會細一些,但是還要等多久?就像時下時髦的一句詰問:“永遠有多遠?”
我應該怎樣縮短孩子從不理解到理解的距離?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了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了解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
領悟一些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認識鯨是哺乳動物。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鯨的音像資料及圖片資料。
2、學生搜集有關(guān)鯨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你們養(yǎng)過小動物嗎?養(yǎng)過什么?老師也非常喜歡養(yǎng)魚,養(yǎng)過小鯉魚,小金魚。這幾天,我不想養(yǎng)小魚了,我想和朋友一起養(yǎng)條大魚──大鯨魚。你們覺得怎么樣?
看來老師的想法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同學們還找出了各種理由來勸說我放棄這個主意。老師可不是這樣容易被說服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課就是講的鯨,看看同學們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到說服老師的依據(jù)。
二、自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老師要求在說依據(jù)的時候不可以說錯字音,因此大家在讀文時可一定要讀準字音,把文章讀通讀順呀。ㄉ踝x文)
2、再讀課文,讀懂內(nèi)容
大家找到依據(jù)了嗎?只讀一遍就想說服老師可太不容易了。只有條理清楚,有理有據(jù)的語言才具有說服力,所以請你再讀課文:想一想你準備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服老師不養(yǎng)鯨這種魚。(生再讀文)
三、全班交流,學習課文
現(xiàn)在大家有足夠的理由來勸說老師了嗎?重申一遍,我準備養(yǎng)一條大魚──大鯨魚,你準備怎么說服我?(板書鯨魚)
根據(jù)學生找到的依據(jù),靈活指導學習相關(guān)內(nèi)容:
●認識鯨的大:
1、生讀第一自然段,你從哪些地方知道它很大?
2、為了說明鯨的大,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作比較:
文章是寫鯨,為什么要寫象呢?這是把鯨與我們熟悉的大象作比較。鯨對于我們來說;本是很陌生的事物,但作者拿陌生的事物和我們熟悉的事物像大肥豬、人作比較,通過比較,陌生的事物我們的頭腦中漸漸變得清晰了。于是,陌生的事物不再陌生了,所以,拿熟悉的事物作比較,是一種很好的說明方法。
列數(shù)字:
假設我們同學平均體重是40公斤,那頭最大的鯨是我們的多少倍?(4000)最小的呢?(50)十七米長你有概念嗎?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來說明事物,這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我們以后可以用這些方法來寫事物。
舉例子:
3、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讓老師感受到它特別大?指導朗讀。
(過渡:鯨是很大,你看這句話。最大的十六萬公斤,最小的兩千公斤。我不養(yǎng)十六萬公斤的,我養(yǎng)個小點的還不成嗎?從鯨很大這一方面,你說服不了我,還是從別的`方面找找突破吧。)
●認識鯨不是魚類,是哺乳動物,及相關(guān)特點:
△學習第二自然段(鯨不是魚類,是哺乳動物)
1、自由讀,看看鯨是怎樣進化的?角色轉(zhuǎn)換,老師是養(yǎng)鯨人,你們是鯨魚,把第三人稱轉(zhuǎn)換為第一人稱說服養(yǎng)鯨人,把“鯨”換成“我”或“我們”。
2、學生匯報:(突出鯨漫長的演化)
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后來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并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學習第五自然段(鯨用肺呼吸)
1、鯨的呼吸有什么特點?
鯨用肺呼吸,不像魚用腮呼吸。
鯨每隔一定的時間必須浮出水面呼吸一次,吸足了氣再潛入水中。
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每次呼吸從鼻孔噴出的氣會形成水柱。
不同種類的鯨噴出來的氣形成的水柱不一樣。
2、作者正是從鯨呼吸的器官、時間、特征這幾個方面來介紹的。你們能不能根據(jù)課文的描述,自己想辦法或與別人合作,顯示和介紹鯨呼吸的特點?(學生自由組合,討論演示。)
(表演和介紹、畫水柱、朗讀等形式)
3、課文中說鯨的水柱就像花園里的噴泉一樣,(說明方法:打比方)但更勝于花園里的噴泉,它是個天然的噴泉。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贊一贊這美麗、奇特的“噴泉”吧。
△學習第七自然段(鯨是胎生的)
1、鯨生長的三個特點:吃奶長大;生長快;壽命長。
2、列數(shù)字:長須鯨剛生下來就有10多米長,7千公斤重,一天能長30公斤,兩三年就可以長成大鯨,鯨的壽命很長,一般可以活幾十年到一百年。
。ㄟ^渡:這可真是個學問呀?磥硌剑L的確是哺乳動物,不是魚。但是它非常地有趣。盡管不是魚,我還是考慮要養(yǎng)。所以,你們還是從其他方面來想想辦法吧。)
●認識鯨的生活習性:
△吃食:
1、須鯨吃什么?齒鯨吃什么?
2、說明方法:
列數(shù)字一頓就可以吃兩千多公斤
舉例子有一種號稱“海中之虎”的虎鯨,有時好幾十頭結(jié)成一群,圍住了一頭三十多噸重的長須鯨,幾個小時就把它吃光了。
3、找找有幾個“主要吃”?說明了什么?說明文語言準確
4、指導把鯨的大飯量給讀出來。
△睡覺:
1、鯨怎么睡覺的?(“幾頭聚在一起”、“頭朝里、尾巴向外,圍成一圈”“靜靜地浮”。)
2、師:原來鯨是群居的動物,養(yǎng)一條還行,養(yǎng)多了可真養(yǎng)成不起了。那好吧,大家說服了老師。這鯨啊,老師就不養(yǎng)了。
四、總結(jié)歸納
1、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同學們說服老師不養(yǎng)鯨魚的過程。
首先,大家證明了鯨不是哺乳動物,接著又從鯨的體積太大養(yǎng)起來不方便來勸說老師,然后又列出了鯨吃得多和不能單獨睡覺等生活習性方面的特點來說明鯨不容易養(yǎng)。大家正是這樣,把老師說服了。大家能夠說服老師,你首先得感謝文章的作者。他為你提供了充分的資料。你覺得作者都采用了什么方法將他的資料展現(xiàn)給大家的?
。袛(shù)字、打比方、做比較、舉例子。)
2、師:是啊,數(shù)字是最有說服力的。打比方、做比較、舉例子也都是不錯的說明方法,今后我們要說明一件事物的時候可以用著他們。
五、拓展知識,提升情感。
1、這幾天啊,老師為了養(yǎng)鯨,搜集了不少的資料,現(xiàn)在展示給大家看一下,好嗎?隨著人們對海洋的不斷探索和了解,對鯨的認識也愈來愈全面。(展示鯨的圖片)看,人們又發(fā)現(xiàn)了更多種類的鯨,有抹香鯨、藍鯨、瓜頭鯨、座頭鯨等等。
2、我這兒也有一份資料,請大家聽一聽。
聽了這一段話,你想說些什么?
3、再請大家聽一聽下面一段話。
聽了這段話,你們有何感受?
(人類是在自取滅亡;傷害動物就是傷害人類自己;鯨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們別傷害它;人啊,住手吧!別再做自掘墳墓的蠢事了。
4、是啊,鯨是人類的好朋友,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人類只有保護它們,才能挽救我們?nèi)祟愖约骸?/p>
六、動筆練習,深化認識。
1、因此,鯨這種動物,就算養(yǎng)得起老師也不能自私地把鯨圈養(yǎng)起來啊!那老師養(yǎng)點什么好呢?
2、小貓也好,小狗也好,老師都沒有養(yǎng)過,也不太了解他們。課后,就請你幫老師個忙,查查這些小動物的資料,然后像課文中介紹鯨那樣介紹一下你向老師推薦的小動物。誰介紹得最清楚,老師就優(yōu)先考慮他的意見。謝謝大家。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學習本文條理清晰地說明事物
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運用。
教學重點:
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教學設想:
本課時教案設計力求探索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調(diào)動學生主動學習,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開啟學生的思維。本堂課帶給大家兩個觀念,一是方法點撥比知識教育更重要,二是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開啟學生思維。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環(huán)境:
由杜牧《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激趣導入。荔枝是這樣鮮美,很遺憾,今天我們不能品嘗,可我們可以通過白居易為我們留下的《荔枝圖序》來感受這人間美味。
二、出示板書:
三、荔枝外殼有瘤狀突起,果肉色白多汁,味甜美。(摘自《學生辭!罚
四、板書課題:《荔枝圖序》白居易
看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研究:
。1)序;
。2)白居易;
(3)教師講述:顧況與白居易的故事。
。4)老師為什么知道得這么多呢?其實并不是老師記憶力強,老師只不過善于查資料。
資料的
利用身邊的資料:課本、字典、課外書等;
向同學借資料;
查圖書館資料;
五、指導讀課文: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的要求是:讀通、讀懂、讀好。
六、學生讀課文,抽學生點評。教師指導讀課文的要求:咬準字音。
七、指導學生讀懂課文:
。1)結(jié)合課文下注釋讀,不懂的字問同學,還不懂的劃下來師生共同討論。
。2)弄懂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師生共同討論:還有不懂的.地方嗎?趕快提出來,我們一起研究。
。4)大家都讀懂了課文,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荔枝?
。5)學生點評。
八、討論為什么他給大家介紹得這樣清楚呢?為什么他介紹得這樣形象呢?
學生討論教師板書:按順序;
講方法.
九、設疑:大家反復讀讀,動動腦筋,有問題嗎?
十、同學們都喜歡吃水果,你給大家介紹
一種你喜愛的水果吧。
十一、總結(jié):今天大家品嘗了鮮美的荔枝,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學會了怎樣讀書,還懂得向別人介紹事物要按順序:講方法,別人才能很清楚,印象才會深刻。但愿這對你今后的學習和交往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附:板書設計
《荔枝圖序》
(唐白居易)
身邊的、朋友的、圖書館的
讀書步驟:讀通、讀懂、讀好
一 日
二 日
三 日
形 葉 花 實 朵 核 殼 膜 瓤 汁
整體 局部 外 內(nèi) 按順序
打比方 講方法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反復的誦讀、揣摩、品味,把握詩人感情的脈絡,
2、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重點難點:
1、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2、 學習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3、 體會詩歌的結(jié)構(gòu)與表達方式方面的特點。
教學用具:多媒體計算機
課時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04年2月5日晚8時35分,著名詩人臧克家老先生卻因病離開了人間。
(出示幻燈片3)臧克家是繼郭沫若之后,我國詩壇上最杰出 的大詩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繼出版了《烙印》和《罪惡的黑手》 等,以鮮活的生活感受和嶄新的藝術(shù)風貌,引起詩壇的矚目。 新中國誕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有的人》便是他這類詩的代表作。這首詩是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作。
二、檢查預習
1、了解魯迅,了解作者
2、我的積累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現(xiàn)在我們播放朗誦帶,請同學們在聽的同時,注意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和重音。(播放視頻文件)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詩,注意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然后齊讀全詩。
3、魯迅簡介
為了更好的學習這首詩歌,我們先回顧一下魯迅先生的.生平。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yī)學院學醫(yī),后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
同學們還能說出哪些魯迅先生的作品?
……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反動派血腥鎮(zhèn)壓人民,不允許人民悼念魯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他。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人民群眾紀念魯迅的盛況,并瞻仰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寫了《有的人》這首短詩,抒發(fā)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4、思考討論:這首詩可以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明確:全詩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節(jié)):以鮮明的對比評價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第二部分(第2、3、4節(jié)):從兩種人對人民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中,熱情頌揚了魯迅先生戰(zhàn)斗而偉大的一生。第三部分(第5、6、7節(jié)):從人民對兩種人的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中,抒發(fā)了作者及人民永遠懷念魯迅的深厚感情。
四、 品讀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
1、 學習詩歌第一部分
(1) 指名學生朗讀第一部分。
(2) 思考問題:這一節(jié)詩有兩個“活”字和兩個“死”字,如何理解它們的含義?
第一個“活”指肉體活著,第二個“活”指精神活著;第一個“死”指精神的死亡,第二個“死”軀體的死亡。
死生乃是自然規(guī)律,不可逾越,也無法逃避。古往今來,多少哲人和詩人對此惆悵過,悲嘆過,思考過,議論過!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種生死觀,“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是一種生死觀,“好死不如賴活”又是一種生死觀。而詩人則徹底拋開生死的自然狀態(tài),把它幻化為意識形態(tài)。生死的界限變做道德的、審美的判斷。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即生。這在科學上是不可思議的,在藝術(shù)上確是真實可信的;這里情感的因素起著決定的作用。
2、 比較學習詩歌第二、三部分
(1)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三部分,思考這兩部分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聯(lián)系?
互相照應,2、3、4節(jié)分別照應5、6、7節(jié)。
(2) 這首詩使用了一種很典型的表現(xiàn)手法,那位同學看出是什么?這在詩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
2、3、4節(jié)每一節(jié)的前兩句都寫反動統(tǒng)治者對待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每一節(jié)的后兩句都寫像魯迅這樣的人對待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5、6、7節(jié)每一節(jié)的前兩句都寫人民群眾對反動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每一節(jié)的后兩句都寫人民群眾對魯迅這樣的人的稱頌。
(3) 這幾節(jié)詩中有幾個句子出自魯迅先生的作品請同學們找出來并說說出自魯迅的哪一首詩?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自嘲》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野草 題詞》
作者借魯迅的詩來表現(xiàn)魯迅的高尚品質(zhì)
(出示幻燈片9、8,齊讀)
(4) 這兩種人最后的結(jié)局如何?
A:(1)“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意。(2)“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記,被人民唾棄。(3)“他們的下場可以看到”,即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B:(1)“永遠記住他”。(2)“到處是青青的野草”,即魯迅精神到處被傳頌,被延續(xù)。(3)“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表現(xiàn)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魯迅先生無比崇拜,無限愛戴的深厚感情。
再次品讀詩歌
要求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
五、課外延伸
1、迅速默讀全詩,體會:“有的人”究竟指哪些人呢?(可以互相討論)
學生討論后明確:每節(jié)詩的前兩句都指反動統(tǒng)治者,他們雖然“活著”,卻如行尸走肉,他們欺壓百姓,下場可恥。每節(jié)詩的后兩句都是指魯迅以及像魯迅這樣的人,他們雖死猶生,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贏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頌。詩作的側(cè)重點是歌頌魯迅及像魯迅一樣的人。
2、既然文章主要是紀念魯迅,那么把詩的題目改為“魯迅贊”或者“紀念魯迅”好不好?
《有的人》更含蓄,而且擴大了詩歌的內(nèi)涵,使得詩歌更具有普遍意義。
六、課內(nèi)練習
閱讀泰戈爾的《某人》,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七、課后練習
上圖書館借閱或上網(wǎng)閱讀臧克家作品《老馬》、《罪惡的黑手》。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的分析,感受方程作為刻畫現(xiàn)實世界有效模型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情感與態(tài)度:
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
教學重點
歸納一元次方程的概念
教學難點
感受方程作為刻畫現(xiàn)實世界有效模型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我能猜出你們的年齡,相信嗎?
只要任何一個同學回答我一個問題,我就能馬上猜到他的年齡是多少歲,我們來試試吧。
問:你的年齡乘以2加3等于多少?
學生說出結(jié)果,教師猜測年齡,并問:你們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嗎?
學生討論并回答
二、知識探究
1、方程的教學(投影演示)
小彬和小明也在進行猜年齡游戲,我們來看一看。
找出這道題中的等量關(guān)系,列出方程。
大家觀察,這兩個式子有什么特點。
討論并回答:什么是方程?方程有哪些特點?
2、判斷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1)X+2=3(是)(2)X+3Y=6(是)
。3)3M-6(不是)(4)1+2=3(不是)
。5)X+3>5(不是)(6)Y-12=5(是)
三、合作交流
1、如果告訴我們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大家能夠自己列出方程嗎?(投影演示)
情景一:小穎種了一株樹苗,開始時樹苗高為40厘米,栽種后每周樹苗長高約15厘米,大約幾周后樹苗長高到1米?
你能找出題中的等量關(guān)系嗎?怎樣列方程?由此題你們想到了些什么?
情景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xx年3月28日新華社公布)
截至20xx年11月1日0時,全國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shù)為3611人,比1990年7月1日0時增長了153%,1990年6月底每10萬人中約有多少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情景三:西湖中學的體育場的足球場,其周長為200米,長和寬之差為12米,這個足球場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
下面是剛才根據(jù)幾道情景題所列的方程,分析下列方程有何共同點?
2X–5=21
40+15X=100
X(1+153﹪)=3611
2[X+(X+12)]=200
2[Y+(Y–12)]=200
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X(元),并且未知數(shù)的指數(shù)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問:大家剛才都已經(jīng)自己列出了方程,那個同學能夠說一下你是怎樣列出方程的,列方程應該分為那幾步呢?
生:分組討論,回答列方程的步驟(1)找等量關(guān)系(2)設未知數(shù)(3)列方程
四、隨堂練習
1、投影趣味習題,
2、做一做
下面有兩道題,請選做一題。
。1)、請根據(jù)方程2X+3=21自己設計一道有實際背景的應用題。
。2)、發(fā)揮你的想象,用自己的年齡編一道應用題,并列出方程。
五、課堂小節(jié)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這節(jié)課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六、作業(yè):分組布置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5-26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10-16
語文教案12-30
語文教案01-01
語文教案01-12
語文教案01-12
語文教案01-12
語文教案01-12
語文教案01-29
語文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