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認識黃瓜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運用感官從外往里的觀察。
3.知道黃瓜有營養(yǎng),多吃蔬菜身體好。、
活動準備:
炒,拌黃瓜各一份,黃瓜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黃瓜,演示講解
1.這是什么?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2.請小朋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黃瓜上有許多毛毛的'小顆粒。
3.把黃瓜切開,,請孩子觀察認識并表達:黃瓜里面是白白的的,中間有籽。
4.請你想一想黃瓜可以怎么吃!
二、教師操作,幼兒品嘗
1.現場做涼拌黃瓜,并邊做邊講解,把預先預備好的成品拿上來:炒黃瓜,涼拌黃瓜。
2.請孩子品嘗,并說說是什么味道的?
教師幫助幼兒說出脆脆的,酸酸的或者香香的等。
三、師生共同小結
黃瓜是綠綠的,長長的,摸上去有許多毛毛的小顆粒,黃瓜的肉是白白的,中間有籽,黃瓜脆脆的,可以涼拌吃,可以炒著吃。
小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由于小朋友都喜歡探索周圍的新奇事物,加上他們的判斷能力、應變能力比較弱,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又由于家長的溺愛,造成孩子生活上的依賴,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也比較差。所以我們選擇了"橡皮膏小熊"這一活動內容
引導幼兒講講小熊受傷的原因,同時通過設計標志使幼兒了解如何避免事故的發(fā)生,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知道一些粗淺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學習詞:橡皮膏、接、撐、扶、抓。
2、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日常生活中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3、嘗試學習設計安全標志。
三、活動準備
1、貼著橡皮膏的玩具小熊。
2、每人一盆已切割成小塊的圖片。
3、圖文傳送器,圖片四幅。
4、畫紙、蠟筆。
5、課前已認識過一些標志。
四、活動過程
1、出示貼著橡皮膏的玩具小熊,引起幼兒的好奇。學習詞:橡皮膏。
2、通過玩拼圖游戲,讓幼兒找出小熊受傷的原因并說出來。
3、利用圖文傳送器出示圖片,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中的角色
初步理解小熊在活動中沒有保護好自己所以受傷了,并學習詞:接、撐、扶、抓。
4、組織幼兒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5、幼兒設計安全標志,并與大家分享設計成功的快樂。
A、幼兒設計標志。
B、把個別幼兒設計的標志放到圖文傳送器上向大家介紹。
C、鼓勵幼兒把自己設計的標志向聽課的老師介紹。
五、活動延伸
1、把設計出來的標志張貼在相應的地方,以引起全園小朋友的注意,提高全體幼兒的安全意識。
2、鼓勵幼兒繼續(xù)設計各種安全標志。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勇于探索,喜歡探索的良好習慣。
2、嘗試利用多種感官觀察物體。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真水果,蘋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
猴子的手偶
大袋子
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1:學習兒歌《水果歌》
教師出示裝圖片的盒子,請幼兒摸出圖片,能說出圖片上水果的顏色。
教師將圖片貼在展示板上,邊貼邊教幼兒說兒歌。
將所有圖片貼完,教師帶幼兒說兒歌2—3遍,并請幼兒上前邊點圖邊說兒歌。
環(huán)節(jié)2:探索活動《真假水果》
教師拿出猴子的手偶,說,“你們好,我是猴子”。
教師說:“哎呀,我現在肚子好餓啊,你們給我點吃的吧?好不好,你們知道我喜歡吃什么嗎?”
教師可讓幼兒假裝喂猴子吃點東西。幼兒喂完了,猴子還不飽。
教室?guī)е镒蛹傺b找東西吃,找到了一個裝著水果的大袋子,這是猴媽媽留給它的。
猴子打開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進去。教師問幼兒,這是為什么?
原來猴媽媽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著急了。
老師布置任務,請小朋友幫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
教師將幼兒分組,每個幼兒3—4個幼兒,由一位老師負責,幼兒探索真假水果的區(qū)別。指導老師的指導:不能直接告訴幼兒哪種是真的,哪種是假的,可引導幼兒通過手,鼻子,眼睛等多種感官去發(fā)現。
幼兒分享成果。教師將幼兒聚集在一起,請每組的一些幼兒說說她們如何辨別水果的真假。教師用刀切開幼兒找出的'真水果。
環(huán)節(jié)3: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給水果描虛線和涂色。
角色區(qū):在角色區(qū)玩水果模型和頭飾等。
活動反思:
幼兒是獨立的、發(fā)展的個體。只有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兒童才能充分體驗自身的存在與價值,更好地獲得發(fā)展。兒童只有在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調動他們積極的思維參與到活動中來,使教師預設的活動目標盡可能的達到預期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日常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并在適當的場合運用。
2.初步培養(yǎng)文明禮貌行為和意識。
教學準備
1.小兔和小狗玩具。
2.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小白兔和小狗玩具,以簡短的故事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今天來了兩個小動物,大家知道它們是誰嗎?
(2)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回答。
2.讓幼兒根據故事的情景學說禮貌用語。
(1)教師一邊演示玩具,一邊說故事:小兔和小狗是好朋友,它們經常在一起玩。有一天,它們在家里一起搭積木,小兔想用一塊方形的積木搭屋頂,可是小兔沒有,它看見小狗那里正好有一塊。它該怎么向小狗借玩具呢?
、儆變夯卮。教師小結:小朋友都說到了一個“請”字,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說的話吧。
、谟變杭w模仿。
(2)教師繼續(xù)講故事:小兔對小狗這么一說,小狗就把方形積木借給它了。這時,小兔應該說什么呢?
①幼兒回答。教師小結:當別人幫助了你的時候,應該說“謝謝”,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小兔是怎樣向小狗道謝的吧。
②幼兒集體模仿。
(3)教師繼續(xù)講故事:它們倆在一起玩了一會兒積木。這時小狗看見外面天氣很好,便對小兔說:“我們一起出去玩吧!”小兔高興地答應了。它們來到草地上,小兔和小狗玩起了轉圓圈的游戲。它們一起轉呀,轉呀,小狗玩得太開心了,一時間忘了要和小兔抓緊手,突然,小兔一下子被摔在了地上,它“嗚嗚”地哭了起來。小狗這時應該怎么說呢?小兔又會怎么回答呢?
①幼兒思考后回答。教師小結:不小心傷害到別人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原諒別人的時候就說“沒關系”。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和小狗的對話吧!
、谟變杭w模仿。
3、看幼兒用書,讓幼兒體驗如何學說禮貌用語。
(1)教師:小朋友們,看看書上畫了些什么?猜猜他們在說什么?
(2)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書上的小朋友和剛才故事里的小兔和小狗一樣都很有禮貌。當到別人幫助的時候要說“謝謝”,不小心傷害別人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原諒別人的時候就說“沒關系”。
4.拓展幼兒經驗,引導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那些禮貌用語。
(1)教師:現在我們來學習一首禮貌歌。(見活動材料)
(2)教師領讀,讓幼兒跟著念。
教學反思:
小嘴巴守門員(人體認識與保護)
小班教案健康
一、 活動主題
《小手真干凈》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教會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飯前、便后、手臟時、勤洗手的衛(wèi)生習慣
三、活動準備
肥皂 毛巾 水 一張紙 一把剪刀
四、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是幼兒洗手環(huán)節(jié)的.練習,難點是在平時的生活中養(yǎng)成勤洗手的習慣。
五、活動過程
1.一個魔術作為課程導入。(小兔子的耳朵動動 動…..)
2.教師提問,引入課題。
( 1 )教師:請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雙手,看看如果手臟了怎么辦?(引導幼兒說出手臟了該去洗手)
( 2 )教師:誰能說說我應該怎么樣洗手?(請個別幼兒講講,也可以讓幼兒小組討論后再回答,同時也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3 )教師小結:適時的鼓勵幼兒。
3.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
(1)用水把手打濕了。
(2)手心手背都要搓肥皂,并要搓到有泡沫。
(3)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沖手,沖沖沖,沖干凈,關上水龍頭,輕輕甩三下,一、二、三。
(4)幼兒在座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4.教師組織幼兒在水管邊實地洗手一次;幼兒洗手時,教師指導個別幼兒洗手的正確方法,提醒個別幼兒,不要玩水,節(jié)約用水,最后表揚正確洗手的幼兒。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能有意識地注意媽媽的特征,能結合自己的感受來描述媽媽的典型特征。
2、初步幫助孩子了解自己與家人走失以后自我保護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PPT。
2、收集媽媽背影的照片。
三、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故事
1、菲菲和媽媽到公園里去玩,結果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故事:誰來幫助菲菲找?菲菲找到了媽媽嗎?
(二)分段理解故事
1、邊看PPT邊提問:
。1)菲菲怎么會把媽媽弄丟的?她是怎么做的?丟了媽媽的菲菲心里會怎么樣?
。2)警察叔叔來幫菲菲找媽媽,假山前的哪個人是菲菲的媽媽嗎?為什么不是?
。3)出示圖片三:菲菲的媽媽的頭發(fā)是怎么樣的?菲菲最喜歡媽媽什么?
。4)出示圖片四:菲菲在哪里找到了媽媽?他看見媽媽是怎么做的?(撲向媽媽的`懷抱)。幼兒可以學一學其動作。
2、找到了媽媽,菲菲應該對媽媽說些什么?
3、議議:如果你走丟了該怎么辦?引導幼兒運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辦法。
(三)生活經驗交流
1、說說自己媽媽的樣子,最喜歡媽媽的什么?你有把媽媽弄丟的時候嗎?在哪兒?后來是怎么找到的?
2、每天放學的時候,你有把接你回家的人弄丟嗎?
(四)游戲:
猜媽媽背影出示照片,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是誰的媽媽背影?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孩子們的世界中,有著很多好吃的豆豆,有甜的、酸的、辣的'等等,而《點豆豆》這一藝術活動則是從幼兒身邊好吃的豆豆出發(fā),在品嘗過多種豆豆之后,在玩玩樂樂、游戲情境中學唱《點豆豆》,活動以吃豆豆導入,“點豆豆”游戲作為引子,在看一看、說一說、玩一玩的過程中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游戲情境中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并樂于用動作、表情和語言表現不同味道的豆豆。
2.樂意大膽表現,體驗唱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豆豆表情圖片若干,音樂磁帶cd。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引起興趣。
1.師:你們吃過什么味道的豆豆?
2.師:我?guī)Я艘恍┒苟菇o你們吃,請你嘗一嘗是什么味道的豆豆?幼兒大膽表述嘗豆豆后的感受。
3.教師唱《點豆豆》一遍。
二、結合情境游戲、理解歌詞。
1.和著節(jié)奏,學念歌詞。
師:“點,點,點豆豆,點呀點豆豆,什么豆豆,什么豆豆?x豆豆!苯處熞贿叀包c”一邊指自己的口袋,出示甜豆豆,問:什么豆豆(甜豆豆)。
2.理解歌詞,討論表情。
。1)幼兒品嘗甜豆豆,教師引導幼兒吃甜豆豆時笑瞇瞇的表情。
。2)幼兒一邊用手指點一邊學念歌詞。
3.同種方法,學唱酸豆豆和辣豆豆。
三、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學唱歌曲
1.游戲:點兵點將地游戲2遍。
2.幼兒當豆豆,完整地做游戲,幼兒吃完這個豆豆,就要做相應的表情。
小班教案 篇7
一、家訪
活動目標
(1)走訪每位幼兒的家庭,師生相互認識,讓幼兒對老師初步產生親切感。
。2)初步了解幼兒在家中的生活習慣、個性特點、身體狀況及家長的教育方法等。
活動準備
。1)與家長預約家訪時間。
。2)選擇帶給幼兒愛聽、愛看的故事畫書。
。3)做好送給幼兒的小禮物。(如折紙玩具)
活動過程
1、 與家長交談了解幼兒的個性愛好,習慣
提問:
(1) 你的孩子是否會自己吃飯,大小便?
(2) 是否有午睡習慣?自己是否會穿、脫衣服?
。3) 身體怎樣?是否容易生病?
。4) 有那些愛好、習慣?
。5) 是否上不定期托兒所?與小朋友是否合群?見到陌生人有什么反應?
2、 與幼兒接觸
介紹自己及班級的其他老師,介紹幼兒園;做折紙玩具送給小朋友。讓幼兒拿出在家最喜歡的玩具,并和其一起玩。
3、 發(fā)調查表給家長,并要實事求是地填寫
4、 道別時表示歡迎某幼兒做某某幼兒園的小朋友,并歡迎其到圖象重疊園來玩。
二、家長陪幼兒來園兩小時
活動目標
。1)在家長陪伴下,充分熟悉幼兒園、班級環(huán)境,了解班級主要活動場所(教室、廁所、午睡房等)的位置,學習入廁和用茶杯喝水。
。2)熟悉本班老師,見到老師能有禮貌地問好。
活動準備
各類有趣的玩具(如電動玩具、積木、娃娃圖書、插塑等),數量多于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1、幼兒在家長陪伴下自由地玩班上的電動玩具和拼插玩具等,并初步學習入廁和用茶杯喝水
2.老師熱情地接待幼兒,以自身的言行示范幼兒有禮貌地和老師相互問好(眼睛看老師、立正、鞠躬)并與幼兒共同活動。對特別膽小、怕陌生的.孩子要陪伴多些
3.幼兒離園時,老師熱情表示歡迎幼兒再來園活動
注:幼兒可分成兩至三批來園活動,每批兩小時左右。
三、幼兒獨立在園半天
活動目標
能離開家人,獨自在園活動,感受在園活動的快樂,逐步消除陌生感和恐懼感,具有初步的適應能力。
活動準備
(1)新穎的電動玩具。
(2)包裝精美的糖果。
活動過程
1.接待幼兒及家長,讓幼兒與父母愉快道別,與幼兒共同玩喜愛的玩具
2.組織幼兒集體欣賞電動玩具。邊玩邊學說名稱
3.吃糖果
給來園沒有哭的孩子先吃,表揚他們不哭,對哭的孩子給糖果時要提出明天來園不哭的要求。引導幼兒看糖果的形狀、色彩等。(老師亦可以用變魔術的形式“變”出各種吃的東西)
4.帶領幼兒玩戶外小型運動器械,如小滑梯、小木馬等
5.家長來接孩子時,老師表揚幼兒能愉快地在園活動,鼓勵他們明天再來
對哭的孩子要鼓勵他們向別人學習,明天也會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小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每個幼兒時時刻刻都在與自己的身體打交道,但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并沒有充分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減少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是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談話交流、欣賞故事等形式,使幼兒了解鼻子的功能和保護鼻子的方法,學會正確應對一些突發(fā)意外,同時通過激發(fā)幼兒交流、表達,發(fā)展他們的大膽自信的表達能力和與同伴的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鼻子的作用
2、培養(yǎng)幼兒保護鼻子的方法和意識。
3、嘗試用鼻子辨別不同的氣味,并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活動中能用鼻子辨別出不同的氣味。
難點:能將自己的發(fā)現用語言講述出來。
【活動準備】
1、24個透明的紙杯、12個小紙盒,里面分別裝有香油、醋,制成“氣味瓶”。
2、ppt課件
3、教師熟悉故事《翹鼻子魯魯》。
【活動過程】
。ㄒ唬⒅i語導入
左一洞,右一洞,有它能呼吸,有它能聞味。(評析:用謎語吸引幼兒注意力。方法簡單又有效。謎語隱含了鼻子的外形和作用,為下面活動的開展作了鋪墊。)
。ǘ、了解鼻子的作用
師:小鼻子能干什么啊?小結:(1)呼吸、(我們試一試,不讓他呼吸行不行)
1、請幼兒用手捏住鼻子,閉緊嘴巴,說說有什么感受。(多捏一會鼻子老師說一二三四才能松開)(2)聞味、(老師這有氣味瓶,請你聞一聞,看誰的小鼻子最靈)
2、教師出示氣味瓶
問:你聞到了什么氣味:你用什么聞到的?你的.鼻子還聞到什么氣味?
3、小結:鼻子的用處很大,可以幫助我們呼吸,讓我們辨別氣味。
請幼兒思考:如果沒有鼻子行不行?那我們怎么來保護它?
。ㄈ、通過欣賞故事課件《翹鼻子嚕!,掌握保護鼻子的一些方法
1、師:鼻子里有很多細細的血管,很嬌嫩,容易受傷,出血,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鼻子。有一只小豬,它不愛護自己的鼻子,就發(fā)生了意外。
演示故事課件《翹鼻子嚕!贰
2、問:嚕嚕平常有什么壞毛。坑幸惶焖诩易隽耸裁词虑?嚕嚕把東西鼻孔后,感覺怎樣?媽媽送嚕嚕到動物醫(yī)院,熊醫(yī)生怎么解決的?熊醫(yī)生還說了什么?
3、師:如果你遇到嚕嚕的情況你會怎么辦?那你知道哪些保護鼻子的方法?
激發(fā)幼兒討論,鼓勵他們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4、小結:我們平時應該不挖鼻孔,鼻子癢時用手輕輕按壓;不把東西塞入鼻孔;有了鼻涕要用干凈的手帕輕輕擦,不要用力擤;游戲時注意躲閃,也要避免碰撞、推擠小朋友……
。ㄋ模、知道用正確的方法處理一些意外情況
1、請幼兒看圖聯系實際進行表述:如果東西已經進入了鼻孔,你會怎么辦?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情境演示。
2、我們的鼻子有自己的用處,它不喜歡有東西打攪它,因為這樣會影響它好好工作,鼻子也會難受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這樣做。
【活動延伸】
小鼻子屬于我們身體的五官,我們回班用小鏡子照一照還有那些五官需要我們保護吧!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經典】07-22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