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模板匯編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設(shè)計背景
為了讓幼兒體驗生日聚會的快樂,布置好生日的氣氛,氣球蛋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生日的感受,享受和同伴分享的快樂。
2、體驗生日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圖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生日活動向幼兒進行體驗和分享教育。
難點:氣氛達不到。
活動準備:
生日蛋糕 氣球 生日照片 生日歌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讓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生日照片,說說自己過生日的情況氣氛感受。
2、傾聽故事《會唱歌的生日蛋糕》,知道可以用生日蛋糕來慶祝生日。
3、以xx小朋友生日的時候,舉辦生日慶祝,大家一起過生日,唱歌跳舞,吃生日蛋糕。
4、演唱歌曲《生日快樂》,讓幼兒了解怎樣用有意義的方式過一個快樂的生日。隨著音樂做動作,感受歌曲中過生日的快樂氣氛。
教學反思:
幼兒很高興,很感興趣,也學習了歌曲。不足之處:講解時有點亂。
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不挑食、多吃東西才會快快長大。
2、練習手膝著地爬行、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
3、感受故事的趣味性,體驗情景游戲的愉悅。
4、探索與實驗,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準備
1、故事道具:毛絨線做的毛毛蟲,用卡紙作的食物若干。
2、律動音樂磁帶;《蟲蟲爬》,《蝴蝶飛》
教學過程
一, 律動:快樂的毛毛蟲
今天天氣真好,小毛毛蟲們?nèi)ヅ酪慌,玩一玩把?跟找音樂做爬行,伸展,卷曲,打滾等動作)
二, 故事表演
1、出事毛毛蟲,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邊操作刀具邊講故事一遍
提問:毛毛蟲為什么會變成美麗的蝴蝶呢?
3、用毛毛蟲的口吻講故事第二遍。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講故事。
毛:小朋友,你們好,我也想變成美麗的蝴蝶。,可是我該怎么辦呢?
三, 游戲
1、出示事物,教師先示范表演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游戲
提要求:第一,二星期媽媽請你們吃XX
3、幼兒按自己的醫(yī)院游戲。
第三個星期“你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可以和別人不一樣。
第四個星期“還有什么沒吃過,泱泱都愛吃才會張大,才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哦。
4、律動:毛毛蟲變蝴蝶
表演:毛毛沖睡覺――蛻皮――張出翅膀――變成蝴蝶
教學反思
蝴蝶本是日常生活動中常見的一種昆蟲,通過本堂教學活動,幼兒對聽故事、看動畫片、拼蝴蝶圖以及隨音樂用姿體表現(xiàn)毛毛蟲變蝴蝶過程,總體還是感興趣的,也初步對蝴蝶蛻變知識有了感知上的認識,整個活動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活動的全部內(nèi)容,基本實現(xiàn)了教學活動目標。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午睡習慣:不蒙頭、不趴睡。
2、使幼兒能區(qū)分不同的音樂情緒,在音樂中入睡和起床。
3、以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幼兒主動、愉快入睡。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用及時貼自制七色花若干;
2、錄音機,優(yōu)美舒緩及活潑的磁帶各一盤。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出示七色花)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花?(引導幼兒認識七種顏色,說出名稱"七色花" )知道是從哪來的嗎?(孩子們討論)小結(jié):告訴小朋友一個秘密,這是小仙女送給咱班甜甜小朋友的七色花,因為呀,甜甜午睡可好了。小仙女就悄悄地送給了她一朵七色花。
2、提出午睡要求:
。1)小朋友要把小鞋分清左右整齊地放在活動室里;
(2) 躺好后,自己蓋好小被子,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千萬別蒙著頭睡。也不能趴著睡;
(3)只要小朋友不講話,不玩別的東西,閉上眼睛聽著音樂一會兒就睡著了。
3、播放《搖籃曲》聲音由大到小直至消失,教師指導幼兒入睡。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睜著眼睛。那樣,小仙女就不會來了。只有等小朋友都睡著了以后,小仙女才會悄悄地把美麗的七色花放在小朋友的枕頭底下。
4、 教師扮做"小仙女"將七色花放在午睡好的幼兒枕頭下。
5、播放歡快音樂,聲音由小到大,幼兒陸陸續(xù)續(xù)起床。
6、尋找七色花:師:小朋友找找看,小仙女送給你七色花了嗎?(孩子們在枕頭下找到了美麗的'七色花,互相觀看,歡呼,高興極了)
活動反思:
小班的孩子午睡習慣基本沒有形成,教師及時捕捉到了這一教育契機。本次活動中,教師針對小班孩子比較天真幼稚的特點,設(shè)計了"小仙女送花"來引導孩子主動午睡。入睡前后不同音樂的運用,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銜接自然,恰倒好處。孩子們在音樂中入睡和醒來,區(qū)分不同音樂的情緒,培養(yǎng)了初步欣賞音樂的能力。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
2、學習跟著音樂做動作。
3、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請一大班幼兒飾兔姐姐。
2、小兔頭飾13只。
3、蘿卜若干。
4、用玩具圍成籬笆。
5、錄音磁帶。
6、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漱口
1.太陽升起來了,小兔們醒來吧,我們該起床啦。一起先來漱漱口吧!
2.牙齒里還有一些蟲子沒有鉆出來,我們再來一次認真些漱口,把蟲子全都趕出來。
二、學習小兔跳
1.小兔們跟著媽媽一起去鍛煉身體,好嗎?
2.小兔們先把耳朵豎起來,一個跟著一個神氣地跳。小眼睛、小耳朵要找到媽媽。媽媽要是跳得慢,小兔也要慢;媽媽要是快起來小兔也要快一些。而且要輕輕跳,不讓大灰狼聽到。
(中間加上語言節(jié)奏:小兔小兔跳跳,跟著媽媽跳跳,一二一二跳跳跳,一二一二跳跳跳,大家一起來鍛煉,蹦蹦跳跳身體好。
三、感受音樂,學習聽音樂做動作
1.噓!小兔們快聽是什么聲音 第一遍欣賞
2.原來是一段音樂聲,會是誰來了呢? 第二遍欣賞 大班幼兒飾兔姐姐聽音樂兔跳。
3.原來是兔姐姐來了,它跳得真好,我們一起來為它拍拍手吧! 邊欣賞邊拍手
4.小兔,你們會象兔姐姐一樣跳舞嗎?一起輕輕地跟著音樂來跳一跳吧!(加上語言節(jié)奏)聽音樂兔跳兩遍
5.哎呀,跳著跳著肚子餓了,小兔們排著隊跟著媽媽邊跳邊找找東西吃吧聽音樂兔跳一遍
6.你們瞧,這里有許多胡蘿卜,去拔蘿卜吃吧!噫,是誰在說話呢?小籬笆:我是小籬笆我想看你們跳舞,好嗎?(錄音)原來是小籬笆想來看我們跳舞,你們愿意嗎?聽音樂兔跳一遍
7.小籬笆:小兔你們跳得真好,請進來吃籮卜吧!好了,現(xiàn)在我們?nèi)グ翁}卜吧!聽音樂吃蘿卜
8.小兔,我們該回家了!兔跳回家。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音樂活動,目的是想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游戲,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鍛煉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誰會跳”的形式,貫穿始終,讓幼兒在一個自由,寬松的游戲環(huán)境中玩玩學學。整個活動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不同的形式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濃厚。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手指和聲音模仿小雞、小鴨、小羊、小狗這些小動物。
2、感受兒歌的節(jié)奏,并體驗模仿小動物的樂趣。
活動準備:兒歌《黃老爺爺有塊地》。
活動過程:
1、引入
——小朋友們喜不喜歡小動物?(喜歡)
——昨天啊,老師見到一位老爺爺,他叫“黃老爺爺”,他養(yǎng)了很多小動物。我呀,用那些小動物編了一首兒歌,你們想不想聽?(想)
2、教師示范兒歌
——現(xiàn)在老師把兒歌念一遍,小朋友們要仔細聽,兒歌里都有那些小動物?我來看看誰的小耳朵最靈,聽的最清楚。
黃老爺爺有塊地,咿呀咿呀喲。
他在田邊養(yǎng)小雞(兩手拇指食指相對,其他手指握拳,上下做啄狀),唧唧唧,唧唧唧。
黃老爺爺有塊地,咿呀咿呀喲。
他在田邊養(yǎng)小鴨(右手手心蓋上左手手背,上下扇),嘎嘎嘎,嘎嘎嘎。
黃老爺爺有塊地,咿呀咿呀喲。
他在田邊養(yǎng)小羊(兩手放頭頂,伸出拇指食指,其他手指捏拳),咩咩咩,咩咩咩。黃老爺爺有塊地,咿呀咿呀喲。
他在田邊養(yǎng)小狗(拇指頂住太陽穴,其余四手指做扇狀上下扇),汪汪汪,汪汪汪。
3、引導幼兒利用手指和聲音模仿兒歌里的`小動物
——老師的兒歌念完了,現(xiàn)在哪個小朋友可以告訴我,你在兒歌里聽到了什么小動物?(幼兒說出一種動物,就順勢問:xx是什么樣的呢?然后用手勢和聲音模仿,并讓幼兒學習。)
——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游戲,老師請你們當小動物好不好?
——老師念兒歌,念到什么小動物,你們就表演什么小動物。
——開始嘍。(第一遍先按兒歌原來的順序念,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并表揚做的好的小朋友。再打亂順序念。)
4、結(jié)束
——我們今天學了四種小動物,好不好玩?小朋友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看好不好?附:原版兒歌《黃老先生有塊地》 黃老先生有塊地,咿呀咿呀哦。他在田邊養(yǎng)小雞,咿呀咿呀哦,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唧。黃老先生有塊地,咿呀咿呀哦。他在田邊養(yǎng)小鴨,咿呀咿呀哦,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黃老先生有塊地,咿呀咿呀哦。他在田邊養(yǎng)小羊,咿呀咿呀哦,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黃老先生有塊地,咿呀咿呀哦。他在田邊養(yǎng)小狗,咿呀咿呀哦,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幫助別人,體驗幫助人的快樂。
2、能靈活越過障礙物,大膽嘗試走不同的小路尋找“蛋”,并會按顏色分類擺放。
3、幼兒能自主結(jié)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xié)作,提高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團結(jié)合作的觀念。
活動材料
1、小鴨頭飾每人一個,自選運動小器械若干(紙包、小拖車、小桶)。
2、創(chuàng)設(shè)有不同障礙物小路的場景,如添加平衡木、拱形門、地墊等各種障礙。
3、紅、黃、藍、綠色的海洋球若干,紅、黃、藍、綠色的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小鴨模仿操”。
幼兒頭戴頭飾,模仿小鴨做各種動作,進行游戲前的熱身。
2、游戲:把“蛋”送回家。
。1)引出話題:鴨媽媽總是把“蛋”下在小河邊的`草地上,請小鴨子們幫助鴨媽媽把“蛋”找回來。
。2)交代規(guī)則:每只小鴨可以找一個裝“蛋”的工具,選擇一條小路到草地上找“蛋”,運“蛋”的時候要當心,別把“蛋”打碎,要把“蛋”寶寶按不同的顏色安全地送回家。
。3)教師提醒幼兒大膽嘗試走不同的路,注意把“蛋”按顏色放入筐中。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fā)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傊谝院蟮幕顒又形覀儠⒁膺@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滾滾和蹦蹦》,并根據(jù)對故事的理解回答問題。
2、認識到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幫助,誰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大家需要團結(jié)友愛。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需要團結(jié)友愛。
【活動難點】
根據(jù)對故事的理解簡單的講述故事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滾滾和蹦蹦》、故事《滾滾和蹦蹦》光碟。
2、將兩顆乒乓球分別包入白紙中,畫上五官,做成滾滾和蹦蹦的`玩偶。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滾滾和蹦蹦》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聽故事嗎?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個關(guān)于黃豆的故事。教師播放故事《滾滾和蹦蹦》光碟請幼兒欣賞。
2、幼兒一邊翻看幼兒用書聽教師講故事。
二、分段理解故事《滾滾和蹦蹦》
1、教師從開始讀到"蹦蹦更加神氣"。
師:有兩顆豆子,他們叫什么?他們?yōu)槭裁唇羞@個名字?滾滾是怎么滾的?蹦蹦是怎么蹦的?(滾滾是"轱轆轆"地滾,蹦蹦是"蹦達蹦達"地蹦)
2、教師從"滾起來有趣"讀到"吵到臉紅脖子粗'/師:他們?yōu)槭裁闯臣埽?/p>
3、教師從"滾滾望著天上的月亮"讀到"吵了起來"。
師:滾滾是怎么說蹦蹦的?蹦蹦是怎么說滾滾的?
4、教師從"一陣風吹過來"讀到"我要蹦到天上去………"
師:滾滾要滾到哪里?蹦蹦要蹦到哪里?滾滾是怎么滾起來的?蹦蹦是怎么蹦起來的?
5、教師從"風停下來"讀到"你才滾不動呢"。
師:滾滾滾到大海邊了嗎?蹦蹦有沒有蹦到月亮上?滾滾為什么躺在那里不動了,怎么樣才能滾?蹦蹦為什么掉下來蹦不起來了,怎樣才能蹦?
教師朗誦最后一段。
師:最后滾滾和蹦蹦還吵架嗎?他們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討論
1、師:在生活中我們有哪些事情是需要別人幫助才能完成的?
2、教師小結(jié):我們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到的,很多事情我們都需要別人的幫助。
四、表演
1、教師出示乒乓球做的小豆子玩偶,邊講故事邊用玩偶來表演。
2、師講故事請幼兒扮演滾滾和蹦蹦。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教師講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懂得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相關(guān)詞匯。
活動準備:
1、帶領(lǐng)幼兒在幼兒園大門口,看哥哥姐姐是怎么上幼兒園、怎么跟老師打招呼的。
2、入園時,教師應親切接待,與幼兒一起玩玩具和運動器具,體驗大家一起玩的樂趣。
3、排練情景表演。準備道具:帽子、眼鏡架及爸爸外衣,外衣貼上一個顏色鮮艷的夸張式的大口袋,內(nèi)有餅干、巧克力若干。
4、設(shè)置場景:幼兒園大門及門外馬路。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夢,引起觀看表演的興趣。
有個小朋友叫小夢,他從來沒有上過幼兒園,都是爺爺、奶奶陪他在家里玩,F(xiàn)在,他長大了,爸爸媽媽要送小夢上幼兒園學本領(lǐng)了。小夢愿意上幼兒園嗎,請看表演。
二、分段看表演。
。ㄒ唬┑谝惶
1、看!第一天,小夢是怎么上幼兒園的!
2、表演第一段。
3、表演后問
①爸爸送小夢上幼兒園,小夢扭著身子說什么?小夢從來沒上過幼兒園,所以心里有一點害怕。
、诎职謴目诖锩鍪裁?小夢吃了糖,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
(二)第二天
1、請看!第二天,小夢是怎么上幼兒園的?(看第二段表演)
2、表演后問:第二天,爸爸從口袋里摸出什么?小夢上幼兒園了嗎?
。ㄈ┑谌
1、第一天、第二天,小夢都是吃了東西才上幼兒園的,那么第三天,會怎么樣呢,請看表演(觀看第三段)
2、表演后問
第三天,爸爸的口袋有吃的東西嗎?沒東西吃,小夢去幼兒園了嗎?小夢是怎么說的?
三、完整講述故事。
。ㄒ唬┙處熒鷦拥刂v述故事。
(二)故事后問
1、爸爸的衣服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爸爸的衣服真有趣,第一天,第二天,變出什么吃的'東西?
3、第三天,去幼兒園的路上,小夢去摸爸爸的口袋,摸到的是什么?(爸爸的拳頭)
4、我來做爸爸,誰愿意做小夢,掰開我的拳頭,看看里面是什么?(理解“掰手”的意思)
5、這一回,爸爸的口袋里什么吃的東西都沒有,小夢也上幼兒園了。我們一起學小夢,高高興興地對爸爸說:“上幼兒園真開心,我要上幼兒園。”
△小夢真乖,現(xiàn)在他不吃東西,也會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小朋友,我們來比一比誰能像小夢一樣,每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四、延伸活動
1、表演游戲:學習問候語與道別語
本班老師,一位做老師,另一位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阿姨等)幼兒扮演寶寶上幼兒園向老師問好!向家長說再見!
2、來園接待時,鼓勵每天高高興興來園的孩子。
附故事:爸爸的大口袋
第一天上幼兒園,爸爸抱著小夢,小夢扭著身子:“嗯,不去,不去嘛!”爸爸把手伸進口袋,掏呀掏,掏出一樣東西。哦,是巧克力。
小夢笑了,小夢乖了,小夢不扭身子了,跟著爸爸上幼兒園。
第二天上幼兒園,爸爸拉著小夢的手,小夢扭著身子:“嗯,不去,不去嘛!”
爸爸把手伸進口袋,掏呀掏,掏出一樣東西。哦,是塊甜餅干。小夢笑了,小夢乖了,小夢不扭身子了,跟著爸爸上幼兒園。
第三天上幼兒園,爸爸拉著小夢的手,小夢的眼睛盯著爸爸的大口袋:“不去,不去嘛!”
爸爸眨眨眼睛,把手伸進大口袋。掏呀掏,掏出一只大拳頭。小夢使勁掰開它,空的,什么也沒有,爸爸笑了,小夢也笑了,他自己蹦蹦跳跳向幼兒園走去,還大聲地說:“爸爸再見!”
小百科:爸爸的稱呼繁多,包括父親、爸、爸爸、爸比、老爸、阿爸、爹、老爹、阿爹、爹哋、爹爹(來自英語“Dadd也把父親稱為y”的粵語發(fā)音)、爺、老子、老竇(源于“三字經(jīng)”中的竇燕山,常誤寫為老豆,粵語)、老頭、達達、多桑;還有四川重慶一些地方及周邊地區(qū)稱父親為老漢(兒)等等。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