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的序數(shù),會用序數(shù)表達小動物所處的位置。
2.感知在不同情境下的序數(shù),能看圖卡將小動物送到指定位置,嘗試按序數(shù)要求玩“乘火車”的游戲。
3.體驗在生活中學數(shù)學以及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習6以內的序數(shù)
活動難點:
感知在不同情境下的序數(shù)
活動準備:
1.活動PPT;
2.火箭、秋千、摩天輪圖片各若干張;動物操作卡片若干;
3.火車票若干,紅箭頭一個(綁在小椅子上),事先搭好的小火車3列。
活動過程:
一、去郊游——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序數(shù)
(出示前三只小動物)師:森林里有許多小動物,山羊老師要帶他們起去郊游了,看看都有誰去郊游了呢?第一個來的'是誰?接著來的是誰呀?然后呢?(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邊出示第1、第2、第3的圖卡)
(出示后三只小動物)師:又有誰過來了呢?他們是第幾個來的呢?(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邊出示第4、第5、第6的圖卡)
二、排排隊——情景貫穿感知序數(shù)
1.師:山羊老師舉起小旗,1.2.3排隊咯,看看誰排在第一?你是怎么知道的?(從小旗開始)誰排在第二?袋鼠排第二,那接著呢?誰能和老師一樣用完整的話說一說?
2.師:山羊老師換了個地方舉起小旗,看看袋鼠排在第幾個呀?小貓排在第幾個呀?
3.小結:我們只要看好小旗,小旗邊上的就是第一個,然后往下數(shù),就可以找到隊伍里的小動物了。
4.師:咦,山羊老師收起了小旗,現(xiàn)在誰是第一個了呀?(小狗)你是什么看的?(看箭頭方向)(箭頭和小旗都告訴我們小狗是第一個)
5.師:現(xiàn)在沒有小旗,只有箭頭,現(xiàn)在你能告訴我,誰排第一個了呀?
6.小結:在沒有小旗的情況下,我們只要看好箭頭方向,找到第一個,然后沿著箭頭方向往下數(shù),也能數(shù)出小動物們排在隊伍的第幾個。
三、坐火車——個別嘗試匹配序數(shù)
1.師:他們排好隊,出發(fā)咯!小動物們來到了火車站準備去坐火車了,首先找到第一節(jié)車廂在哪里,火車頭的后面這一節(jié)車廂開始,往后面數(shù)?矗〈竽弥疖嚻眮砹,看看它應該坐在哪一節(jié)車廂里呀?誰來幫幫它?
2.個別練習:請小朋友來幫忙,根據(jù)小動物的車票,找到車廂。
四、草地上——改變形式鞏固序數(shù)
師:小動物們乘著火車來到草地上,看看誰是第一個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從沒有箭頭的那里,沿著箭頭方向往下數(shù))接下去的小猴是第幾個呀?……
五、游樂場——幼兒操作掌握序數(shù)
師:它們坐著火車又來到了游樂場里,看看游樂場里有哪些游樂項目呀?(火箭、摩天輪和秋千),小動物們拿著票去玩咯!這是小狗的游戲票,小狗應該要去玩哪一個項目呀?(摩天輪)摩天輪上的哪一個呢?(第3個)哪一個才是第3個呢?(講解)
師:請你根據(jù)小動物邊上的數(shù)字,幫小動物送到相應的火箭、摩天輪和秋千里。
六、乘火車——拓展遷移體驗序數(shù)
師:小動物們郊游玩得真開心,我們也乘上火車一起去玩一玩吧,請大家轉過身來,和我面對面?纯矗@里有幾列火車呀?哪一列是第一列?你是怎么知道的?接下來一列是第幾列呢?然后再看看自己身上的標記,你是乘第幾列火車的呀?請乘第一列火車的小朋友舉舉手,(請一個孩子示范)老師這里有火車票,請你拿一張火車票,看看你是乘哪一節(jié)火車廂的?數(shù)一數(shù)火車廂,趕緊乘到火車里去吧!
幼兒根據(jù)身上貼著的數(shù)字提示以及自己的火車票去坐火車,乘好火車,跟著音樂開火車離場!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感受作品的意境美、情節(jié)美、行為美。
2、初步感知和了解散文內容,理解字、詞:得意洋洋、蹭、滾等。
3、萌發(fā)想像及創(chuàng)造的愿望,懂得把美帶給大家。
活動準備:
1、樹林背景圖一幅、小動物圖片、字卡。
2、調色板、畫筆、顏料若干。 3、配樂散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樹,激發(fā)興趣。
1、出示花樹:這顆樹漂亮嗎?
2、幼兒猜測:是誰把這棵樹打扮得這么漂亮呢?
二、視聽結合,欣賞散文。
1、交代名稱,朗誦散文。
提問:散文的名字叫什么?誰把這棵樹打扮得這么漂亮呢?
2、分段欣賞,理解內容。
。1)欣賞第一部分:有誰在鋪滿落葉的地上放了一塊圓圓的、花花的.東西。這圓圓的、花花的東西是什么?(出示圖片:一個盛滿顏料的調色盤)
。2)欣賞第二部分:小動物們用調色盤打扮出了一棵漂亮的花樹,他們是怎么打扮大樹的?
。ɡ斫猓海ㄐ▲B)得意洋洋;小兔子打了個滾,在大樹干上蹭了幾下……)
(3)欣賞第三部分:畫家叔叔回來了,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
三、交流討論,總結提煉。
1、完整欣賞后提問:
。1)你覺得還有誰也是小畫家,他們會怎樣來打扮大樹?
。2)為什么說等到下雪的時候,樹林里還有一棵開滿花朵的大樹?
2、教師小結:小動物和畫家叔叔共同把花樹打扮得這么漂亮,把美帶給大家是件多么快樂的事情啊!
四、提升情感,體驗美好。
拓展:假如讓你來打扮這棵大樹,你會怎么做?鼓勵幼兒以實際行動來創(chuàng)造美。
活動延伸:
提供長幅的樹林畫,提供材料,幼兒合作完成“美麗的花樹林”,體驗創(chuàng)造美的快樂。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
孩子們在班級里的時候,常常在討論自己家里的車子怎么樣,自己的玩具車怎么樣,于是根據(jù)車子這個主題,設計了本次活動。本班特色是利用廢舊盒子進行環(huán)保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于是我們選取廢舊的牙膏盒子為車身,讓孩子們通過貼一貼、畫一畫來進行裝飾,讓孩子們自己也來做一做車子,從孩子們的`興趣點出發(fā),吸引孩子們,讓孩子們更好的在廢舊材料的制作中,初步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目標】
1、學習借助已有的經驗,表現(xiàn)動物車的基本結構和主要特征。
2、樂于發(fā)揮想象,比較大膽地制作動物車。
【活動準備】
1、帶有森林背景圖的。
2、牙膏盒子、彩紙、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幼兒自由地聽音樂玩“開汽車”的游戲。
師:我們開到森林里啦!大家都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吧。森林里有很多的小動物也迷路了,怎么辦?(送它們回家)那我們就開很多汽車送他們回家。
二、學做動物車。
1、師:看!老師已經幫小動物做好了一輛汽車,是用什么做的呢?還有什么?(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一邊講解)
2、教師示范制作動物車。
。1)先拿好一個牙膏盒子,選取寬的一面做車身。
。2)選好彩紙,剝下雙面膠,把垃圾扔到籃筐中,邊對邊對齊貼到牙膏盒上。
。3)選取小動物的圖片,貼到車身上。
。4)畫好車窗。
。5)貼上輪子,注意貼的時候一前一后,后面的輪子要對齊前面的輪子。
師:我的動物車完成啦!是一輛小兔動物車,我把它開到森林里,請迷路的小兔子上車,我送它回家。
3、幼兒討論:還有好多小動物迷路了,我們來幫幫它們,你想做什么樣的動物車?
4、幼兒操作,教師提出要求,想好做什么動物車,輕輕拿材料。
5、教師巡視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將做好的動物車開到森林里,并請迷路的小動物上車。
三、結束部分:引導幼兒欣賞、評價作品。
1、教師請幼兒上前說說自己是如何設計動物車的。
師:小朋友的動物車都設計好了吧?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游戲:“開汽車”。
師:森林里還有很多小動物迷路了,我們一起來開一開“奇妙的動物車”去找一找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
中班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出現(xiàn)較大的質變。主要表現(xiàn)在認識活動的概括性和行為的有意性明顯地開始發(fā)展。其中表現(xiàn)之一是他們開始自己組織游戲,只是他們的人際關系從主要和成人之間的過渡到和同伴之間的主要標志之一。但由于缺少一些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技巧,常常會出現(xiàn)爭吵、搶奪的現(xiàn)象,而且往往出現(xiàn)是強勢欺負弱勢的情景。借助“我們都是好朋友”這個主題,用“大老虎和小老鼠”的故事來教育孩子以自己的強勢去欺負自己的朋友,最終也會像大老虎一樣失去朋友,從而導出我們應該把好東西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一起玩才更好玩。
【活動目標】
1、對圖畫內容感興趣,學習有序地觀察畫面,大膽地猜想故事中可能發(fā)生的情節(jié),并嘗試用合適的詞語描述圖畫內容。(重點)
2、體會故事中傳達的同伴之間要和睦、友好的情感。(難點)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掛圖做成的小老鼠演示教具,幼兒說說小老鼠的形態(tài),并猜測它會和誰做朋友。
2、出示掛圖做成的老虎演示教具,點明老虎和老鼠做了朋友,幼兒猜測它們會玩什么,怎么玩。
二、幼兒閱讀。
1、根據(jù)教師的要求,閱讀《小朋友的書·我升中班了》第29—30頁“大老虎和小老鼠”,看有幾幅畫面,然后自主閱讀。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看看畫面上有哪些角色,它們之間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看圖說話。
1、教師示范,選一幅畫,用好聽的詞語描述,如第一個畫?梢杂谩耙恢挥指哂执蠛軈柡Φ睦匣ⅰ泵枋觯層變簩ふ页鲞@句話中“又高又大”這個好聽的詞語。
2、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幅畫,用兩分鐘時間準備,然后表述,并請其他幼兒補充。找一找其中好聽的詞語
3、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內容,編成簡單的故事。
四、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活動自我反思:
問題1:教師是活動的向導,忽視幼兒是活動的.主體。
在請幼兒個別觀察圖片的時候,雖然給他們自由發(fā)言的機會,但我還是不經意地把他們的想法向故事中的情節(jié)靠攏,沒有對他們很多有創(chuàng)意、有想法的回答進行追問,錯失了教育的契機?梢娢以趲熡谆討鸩呗赃@方面尚還很欠缺。
解決策略:尊重幼兒的想法,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猜想。
既然是請幼兒看圖猜想故事內容,我就應該聽取各種不同的猜想,哪怕與故事情節(jié)相反,只要他有自己的理由,都應該肯定,并以“故事講得是不是和你講得一樣呢?”激趣,設置懸念。
問題2:忽視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沒有對幼兒進行閱讀技能的提醒。
在請幼兒閱讀時,發(fā)現(xiàn)幼兒尚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喜歡邊看邊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話,導致教師無法為全班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獨立思考的環(huán)境。這也要求今后要對我們班幼兒的閱讀習慣進行重點培養(yǎng)跟重視。
解決策略:在生活環(huán)節(jié)中加強幼兒對閱讀技能,如:翻書的動作、按頁翻書、閱讀順序等。
問題3:活動中傳達的同伴之間要和睦、友好的情感沒有得到更好的延伸。
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只能將道理存在于幼兒的潛意識中,無法真正內化為他們的具體行動。僅僅依靠故事中的情節(jié)無法讓幼兒親身體會到同伴間要分享、友好帶來的愉悅情緒。
解決策略:重在活動的延伸。
教師可舉例在平時生活中幼兒普遍的、有代表性的不和睦想象,請大家說說解決問題辦法,并鼓勵幼兒試著去嘗試與同伴之間的分享,讓其真正體驗到同伴間和睦相處帶來的幸福感。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問路的禮貌用語。
2、學習使用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小貓問路》錄像帶一盤。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題:
今天我接到朋友邀請我做客的電話,叫我到她家去玩,可是我不認識她家,怎么辦呀?請小朋友幫我想辦法。
討論:不認識路怎么辦?
二、看錄像《小貓問路》,了解故事內容,學習使用禮貌用語。
有只小貓也不認識路,看看它是怎么辦的`。
1、說說小貓不認識路怎么辦的,這樣問好不好?為什么?
2、我們小貓,教小貓問路,應該怎么問別人才愿意告訴你?
。簡柭窌r要有禮貌,別人才會愿意回答。別人回答了要說謝謝。
三、利用情境表演學習運用禮貌用語。
1、師生共同表演。
要求:說說要到哪里去,要先打招呼,然后再問。
2、幼兒分組表演。
3、特別請平時不愿意在集體面前的和與同伴交往不太禮貌的孩子上來表演。給他們鍛煉的機會,以及練習禮貌用語的機會,體會禮貌的孩子大家喜歡的情感。
四、討論:還有什么時候需要問別人的,應該怎么問?
師:不認識路需要問別人,還有什么時候也要問別人呢?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古詩,大致了解詩的意思,體驗詩的意境。
2、初步學念古詩。
活動準備:
學生用書。
活動過程:
一、引導學生觀察圖片。
小朋友,看這張圖片上有什么?你們要從上往下觀察,認真的看清楚。(引導學生觀察后講述)
教師小結:山上被白雪覆蓋,樹葉都落光了,一位老爺爺坐在船上,身穿蓑衣,頭戴斗笠在釣魚。
你們看了這張圖片后有什么樣的感覺呢?(引導學生大膽講述)為什么你們會有這樣的感覺?(請學生講述自己的看法)
小朋友是這樣認為的`,那你們想聽聽老師是怎么認為的嗎?(具體感覺很安靜,很休閑自得的感覺)
這幅圖描述的是一首詩,你們想聽聽這首詩是怎么說得嗎?教師完整朗誦古詩內容。
二、引導學生理解故事含義。
1、你們聽了以后又哪些地方不明白嗎?(學生講述)那小朋友再聽聽老師來念念這首古詩。
2、你們覺得這首古詩說的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大膽講述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3、教師介紹這首古詩的作者——柳宗元及對古詩內容的字句作出解釋。
三、學念古詩。
1、剛才老師講的小朋友記住了嗎?那現(xiàn)在你們和老師一起來學念這首古詩。
2、學生跟隨老師學念古詩。
3、分男女孩子念古詩。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說明:
手膝著地爬行是最基本的爬行動作,也是中班孩子最易掌握和利用的爬行方法。本次活動在孩子會“手膝著地爬”的基礎上設計兩人一起合作爬,通過角色扮演和情境導入,掌握“一起爬”的動作技能,并在游戲中進行兩人一組共同攜帶一種物體爬,在練習手膝著地爬的過程中使孩子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活動目標:
1.學習和同伴“速度相同、身體靠攏”一起爬。
2.在游戲中,初步嘗試兩人一組共同攜帶一種物體手膝著地爬,學習兩人一起配合共同完成任務。
3.有初步的合作意識,體驗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熱身、放松音樂。
2.各種卡紙水果若干、大墊子6個、椅子6把(6種顏色毛毛蟲貼上面)、環(huán)保袋6個。
3.毛毛蟲胸飾13個(6種顏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活動身體。
情境導入,教師與幼兒一起活動身體。
——師:小毛毛蟲們早上好!天氣變冷了,媽媽給你們準備了六間房子,我們以后可以在屋子里吃東西、睡覺、取暖。可是現(xiàn)在這些屋子里什么都沒有,媽媽要帶你們去找好吃的果子放進我們的.屋子里,還要去找暖和的墊子放在我們的屋子里,好嗎?去之前我們先來一起跳毛毛蟲操吧!
二、找到和自己顏色匹配的房子,發(fā)現(xiàn)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好朋友。
1.自由爬,參觀6間屋子。
——師:現(xiàn)在請你爬呀爬去參觀媽媽給你們準備的6間房子吧!
2.找到和自己顏色匹配的房子,發(fā)現(xiàn)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好朋友。
——師:六個房子都一樣嗎?你知道你要住在哪間房子里嗎?快爬到自己的房子前吧!
——師:這是誰呀?你的房子里還有一個和你顏色一樣的好朋友呢!快抱一抱好朋友。接下來的游戲,你都要和好朋友一起完成,能做到嗎?
三、探索兩人共同攜帶一種“一起爬”。
1.練習和好朋友“速度相同一起爬”。
(1)自由嘗試“一起爬”。
——師:好朋友就是要一起做游戲、一起分享好吃的,我們小毛毛蟲們還要和好朋友一起爬。誰會和好朋友一起爬?
——自由嘗試。
(2)小組示范。
——師:媽媽覺得這對好朋友一起爬得最像好朋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樣爬的。
——小結:“一起爬”是“爬的時候用眼睛看看好朋友,我不爬的很快,你不爬的很慢,爬得一樣快”。
(3)兩人小組練習“速度相同一起爬”。
2.兩人小組共同攜帶一只袋子“速度相同一起爬”。
游戲:兩只毛毛蟲一起運果子。
——師:孩子們,學會“一起爬”也是一種本領,F(xiàn)在媽媽要請你和好朋友把剛才學習的本領用起來,一起帶著這個袋子去前面的樹林里摘果子,兩個人一起摘果子放進你們的袋子里然后一起爬回來。(教兩人攜帶一只袋子的辦法)
——進行游戲。(放音樂)
3.兩人小組一起背墊子爬,學習“身體靠攏”一起爬。
(1)兩人小組嘗試。
——師:孩子們,屋子里有了吃的東西,但還少讓我們更暖和的東西(出示墊子),我們如果坐在軟軟的墊子上會不會更暖和呢?媽媽要請你和好朋友一起去前面的商店里把大墊子背回來放進你們的屋子里?墒沁@么大的墊子兩個人應該怎樣背才能運回來呢?大家一起先來試試看。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03
中班教案02-03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02-09
中班教案02-14
中班教案02-14
中班教案02-14
中班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