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觀后感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后的感觸。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1
《感動中國》陪伴我們走過了20年,感人的故事歷久彌新,感動的力量經(jīng)久不息,這些平凡卻閃亮的名字一次又一次的的令我們落淚。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重大科技成果燦若星河。脫貧攻堅成果顯著,奧運賽場健兒們搶金奪銀,《感動中國》精準定位、悉心挑選,以十位代表性最強的人物為藍本,展現(xiàn)出“特殊”一年中,無處不在、蕩氣回腸的中國力量和民族精神。
一位84歲的老人,腳步略顯遲緩,卻目光堅毅,他腳下的高原印記著他半個多世紀以來奮斗的足跡?姑涝陂g,年僅13歲的吳天一申請入伍,之后被分派到中國醫(yī)科大學學習。1958年,經(jīng)歷了朝鮮戰(zhàn)場洗禮的吳天一跟隨部隊調(diào)防到青海,在這里他見到了大量因支援高原建設(shè)而患上高原病的患者,其中一位志愿軍的戰(zhàn)友尤其讓他印象深刻。他叫吳天一,痰多得從鼻子里、口腔里、嘴里面都涌出來,缺氧特別嚴重,他說飛機大炮都沒把我打倒,我到了這個地方,得了這個怪病,最后,他就去世了。這個話也深深刺痛了我。在調(diào)研途中,吳天一遭遇過六次車禍,留下14處骨折。最嚴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點就戳入心臟。100天后,他又出現(xiàn)在了馬背上。在高低壓綜合艙的人體實驗中,吳天一耳膜穿孔;阿尼瑪卿山科考,雙眼白內(nèi)障;長期高原奔波,導致慢性高原心臟病。身體屢遭重創(chuàng),而理想的火焰卻越燃越旺。
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zhuǎn)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你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這是《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陳貝兒的頒獎詞!凹o錄片貴在真實,而真實在于細節(jié)的把握與感情的'投入”,在《無窮之路》中,每到一個拍攝地,陳貝兒都盡可能地深入體驗當?shù)厣睿H身經(jīng)歷各種職業(yè),快速融入當?shù)厝说纳睿惺茑l(xiāng)村振興為當?shù)乩习傩諑淼捏@喜變化,見證并展示了祖國脫貧攻堅的成果,傳遞正能量給觀眾。
每個人的一生,相對于漫漫歷史長河是極其短暫的,但如果他能在短暫的一生中為社會發(fā)展和人類禮貌作出貢獻,人生價值變得以充足,這些事跡在我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隨我的心靈共同成長。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2
從2003年到2022年,20年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顆顆熾熱的心靈,歷久彌新的中國精神在照亮著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2021,家國萬里,感動依然。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高達100歲高齡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他從中華少年到愛國游子,再到歸根老人。他用50年時間回應了鄧稼先說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的約定。其中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赤子之心,讓人動容,令人肅然起敬。
愛國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愛國是“百年征途筑輝煌,砥礪初心向復興”,愛國是“茍利國家生與死,豈因禍福避趨之”。朱彥夫用槍桿子、鋤桿子、筆桿子,書寫了一段段精彩的人生,為中國抗戰(zhàn)事業(yè)、脫貧事業(yè)貢獻出自己畢生的力量。中國核動力事業(yè)的奠基人彭士祿,“深埋”一生,守護著中國的海洋。中國超人蘇炳添超越病痛,超越局限,超越極限,讓世界知道“中國人可以跑得更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張順東、李國秀夫婦身殘志堅,兩人共兩條腿,一只手,而他們卻用那兩條腿,一只手養(yǎng)育了一雙兒女,成功地脫離貧困,走上小康道路。因小時候誤用藥物而導致神經(jīng)性耳聾的女孩江夢南,在父母的幫助下,成功的學會了唇語,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并憑借一己之力考上了清華博士生,致力于人類的生活健康。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矢志報國的飛機設(shè)計工程師顧誦芬,他讓中國自主研發(fā)制造的飛機翱翔于天空。報國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他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天一,一生都致力于研究高原病。他在高原病研究一片空白時,開啟高原病的研究之旅,他在自己最寶貴的青春時光時留在了高原上,讓修筑青藏鐵路的14萬大軍無一因高原病死亡,創(chuàng)造了醫(yī)學界高原病的奇跡。
他們感動了我們,感動了中國。有追求,就能無畏挫折,不懼艱險,風雨前行;懷理想即可處變不驚,沉寂喧囂,凝視繚亂!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3
窗外下起了蒙蒙細雨,有點微冷。
一抬頭,眼前的屏幕中就出現(xiàn)了一位白發(fā)蒼蒼、瘦骨嶙峋的老人,正帶著平和的微笑凝望著照片里一個個孩子的笑臉。這位老人正是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劉盛蘭。老人本不富裕,家境貧寒,但自從開始捐助貧困兒童以后,就從沒有斷過。他堅持從很少的工資中擠出一部分用來捐助學子。失業(yè)、失火讓他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人只得返回家鄉(xiāng),靠撿廢品勉強度日。老人吃撿來的罐頭,幾十年沒有換過一件衣服,節(jié)省出來的每一分錢都捐助給了孩子,但他從不告訴孩子他的家境。盡管生活異常艱辛,老人還是將一份份裝滿濃濃心意的信封寄向了五湖四海……
劉盛蘭老人的.執(zhí)著讓我深深地震撼了,他不論自己的貧富賤貴,不管別人的冷譏熱嘲,一直用自己最真摯的愛來溫暖孩子們純真的心。望著那位躺在床上微笑的老人,溫暖蔓上了我的心扉,那些孩子永遠不會忘記,就是這樣一位老人讓他們獲得了希望與關(guān)愛。我的心被這種默默、無私的愛觸動了,那種微妙的感覺久久不能忘懷。感動竟如此簡單,沒有華麗的故事背景,就憑一顆充滿大愛的心。哈菲茲說過:“偉大總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能夠像個最普通的人一樣露面、說話與行動!眲⑹⑻m爺爺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在《三杯茶》這本書中,我同樣認識了像他這樣的人——摩頓森。摩頓森舍棄工作踏上了一段辛苦漫長的籌資旅程,經(jīng)歷千辛萬苦后,他終于成功建立了六十多所學校,一個美麗的承諾,終于兌現(xiàn)。每當想到這些愛的使者,我總會情不自禁地感慨:“愛竟能舍棄一切,竟能重燃希望!
雨,還在下,屏幕里的敘述聲格外深沉。我靜靜地聽,細細地想,正是無數(shù)個這樣的他們,懷揣著對國家的愛、對學生的愛、對工作的愛、對戰(zhàn)友的愛、對研究的愛,甚至對陌生人的愛,如春風細雨般將感動傳進了每個人的心。感動源于愛,因為有愛,世界才會更加美好,才會充滿溫暖。每一份真摯的愛都使我感動,從生活中的“小”愛做起,美好的未來將向你展開懷抱。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4
在觀看《感動中國》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張桂梅老師的故事,她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心生敬佩。
云南貧困山區(qū)里的家庭存在很嚴重的重男輕女現(xiàn)象,女孩大部分讀書少或不讀書。所以張桂梅老師決定辦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她努力了5年,也只籌集到了1萬元,在這期間她得到的最多的是冷漠和懷疑。后來她參加人大代表會,將這個夢想告訴了一位記者,經(jīng)過報道,更多的人來幫助她。一所寬敞的高中終于建起來了,但問題隨之而來,有學校沒學生。張桂梅老師走過11萬公里的家訪之路,去請,去勸,去求。將女孩們從田野間,灶臺前帶回了學校里。她將別人資助給她個人的錢和自己的工資累計100萬元,全部捐給了女孩們。
但女孩們基礎(chǔ)很差,有的甚至連小學都沒上過,在巨大的壓力和工作任務(wù)下,張桂梅老師患了23種疾病。每天用止疼藥來緩解疼痛,她要把時間留給女孩們。從病床上醒來,剛從死神手中逃脫,開口第一句便是:“能把我的傷葬費提前預支嗎?我要看到這些錢用在孩子們身上才放心!钡诙旄遣活欋t(yī)生勸阻回到學校。
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一不體現(xiàn)了張桂梅老師愛孩子的心,無一不體現(xiàn)出張桂梅老師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的人,怎能不值得我們尊敬?
可喜的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許多平凡的英雄。
不久前我國邊境幾名戰(zhàn)士為公殉身,他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形成了一堵肉墻,用自己的生命阻止印度兵踏入我國國土一步,他們不是不怕死,他們更怕敵人侵犯國家。還有消防員,當火災來臨時,人們無不著急,但他們目光堅定,步伐一致。他們在家是父親是兒子,在火場他們是消防員。他們手里握著的`是被困火場人們的希望。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不知大家可還記得花坪小學的副校長“英子姐姐”。她在網(wǎng)上為貧困學生捐款,這與張桂梅又何其相似。
戰(zhàn)士,消防員,老師,白衣天使……他們平凡卻又偉大。他們只是沒有像張桂梅那樣站在領(lǐng)獎臺上面對眾人罷了。他們也是人民的英雄,他們默默無聞,卻在最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舍己為人,無私奉獻,他們也應該受到我們的尊敬,永遠被我們銘記于心。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5
從古至今,一直都不缺自強不息,與惡運拼死抵抗的人。他們在逆境面前從未放棄,而是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生活。這一點,我在看完二零二一《感動中國》后,我真是深有感觸,更是有所感觸,受益匪淺。
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在身殘志堅的情況下,堅持去勞動,他們在面對生活的重重壓迫,沒有去怨天尤人,而是微笑面對,甚至在下地干活的時候還會哼唱兩句。兩位身殘的老人是風里來,雨里去,三十年如一日的艱辛,可是他們從未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憑借自己的能力去生活,去扶養(yǎng)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
清華博士江夢南,小時候因肺炎誤食藥品,而導致聽力幾乎喪失。作為一個聾啞人,他沒有把自己看成一個弱者,而是和平常人一樣去上學,她在父母無數(shù)次的教導下學會了唇語和說話?上攵,這對一個聾啞人來說有多艱難。她沒有因為自身的殘缺而放棄去學習的機會,甚至在自己自學的情況下還跳級讀書,成績也是名列前茅,江夢南付出了別別人千百倍的努力,有著野火燒不盡的頑強斗志,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香港傳媒人陳貝兒,跨越重重困難所拍攝的'《無窮之路》,向西方媒體展示了我們中國脫貧后的面貌,打破了他們的質(zhì)疑。在拍攝過程中,陳貝兒蹬了幾千級梯,爬了十幾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她更是以莫大的勇氣親身體驗索蹓,用自己的第一感受來感化觀眾,要知道,索蹓下邊是破濤洶涌的怒江,一掉下去便尸骨無存,可她卻毅然體驗,沒有絲毫猶豫,她用親身體驗向西方媒體證明了我們中國脫貧后的面貌,是真實且觸動人心的,而她的勇氣和毅力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青少年,我們要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钡臉酚^豁達,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磨礪自己的意志,堅持不向挫折低頭。風雨過后便是彩虹,只要我們心換希翼,便能達到成功彼岸。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6
班井斌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涌現(xiàn)出許多形形色色的人,他們默默無聞,渺小暗淡不被人注目,卻總能在關(guān)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年華不復的老一輩和尚未稚嫩的我們。
《202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每一位都是我們的楷模,我們需向他們看齊,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大有作用的人。楊振寧,他被公認在凝聚奈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領(lǐng)城擁有了13項諾貝爾級別成就,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yè)窮極一生。張順東、李國秀用一雙手腳相互扶持,將一雙兒女養(yǎng)大,又用辛勤勞作甩掉了貧困的.帽子。蘇炳添,大齡運動員,是亞洲第一個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九秒?yún)^(qū)的亞洲飛人。顧誦芬開創(chuàng)了中國自主研制殲擊機的先河,同樣為國家奉獻了一生。陳貝兒,為了世人證明中國在聯(lián)合國計劃的時間早10年脫貧的事實,恐高的她來因兩次攀爬鋼梯,身體一度抖的不行。
吳天一,60余年獻身高原病學研究,讓青藏鐵路建設(shè)期間4萬筑路大軍無一人因高原病死亡。江夢南,從從雙耳失聰,但她憑著驚人的努力一路逆襲考上清華,據(jù)她導師說,她做的模型已經(jīng)達到世界級水準……諸如此類人,諸如此類事跡,諸如此類精神,都是我們向前進的動力、支持力,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看身殘志堅的張順東、李國秀、江夢南、吳天一,他們哪一個不是普通人?他們哪一個是一出生就站在終點?不都是著心中的那股不屈服堅持的勁,才能一步步走到這個位置上。他們以陽光的心態(tài)戰(zhàn)勝別人口中的不可能,堅定自己的選擇,用事實向世人證明成功并不是
只有那些“厲害”人物可以做到,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只要你有動力,能堅持,肯吃苦,成功也會向你展開懷抱!
我們當代年輕人大都缺少這種精神,如果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那么就不會有那些看不起我們的人!陡袆又袊笕宋铩凡粌H感動了中國,也感了動了世人!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7
一個人,些許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簡單,但卻能點燃心中的激情與理想。持久性地做著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著自己去奉獻與堅持,這偉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樣。榜樣就像久違的甘霖,點點滴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榜樣好似無華的豐碑,時時刻刻指引著我們的方向,這是榜樣的無窮力量,這是共產(chǎn)黨員的本質(zhì)色彩!
偉大的時代呼喚著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yè)需要榜樣的引領(lǐng)。山里的花謝了又開,當年幼小的竹林現(xiàn)在已長的郁郁蔥蔥,而我們身邊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之上,像當初那樣恪守初心,不負使命。信念、奉獻、堅守、作為……這些都是榜樣賦予我們新一代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把榜樣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崗,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相信到那時處處都是創(chuàng)新、處處都是進步。
“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了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才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獻的支老師用“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道出了共產(chǎn)黨員的樸實無華,展示了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定信念。他們用不負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他們把畢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他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著榜樣的力量,這力量會讓富裕代替貧窮、康健代替疾病、友愛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園,也終將代替暗淡的荒地。
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支月英,用一雙平凡的握粉筆的手,撐起了整整兩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這雙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這雙手握住著焊槍,更握住著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這是握住了黨旗的雙手,更是一個充滿家一樣溫暖的愛的屋檐。正是千千萬萬個“支月英”用這樣的一雙雙手,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撐起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們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紅旗上璀璨的星。
榜樣的力量讓人奮發(fā)向上,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向榜樣學習,以榜樣為鏡,時時思考應當如何對待黨的重托與群眾期盼,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8
基層是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務(wù)群眾的“一線哨所”。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干部就是引導各項政策落實的那根針。基層干部的“百寶箱”內(nèi)常備這幾樣“寶貝”,工作干起來方能如魚得水、樂此不疲。
常備記事本,民情民意一條不落;鶎尤蝿(wù)紛繁復雜,除了完成所在部門的日常與迎檢各項工作外,基層干部還涉及脫貧攻堅、征地拆遷等多個領(lǐng)域工作,忙起來就難免記住了這位群眾反映的,又忘記那位群眾所建議的。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泵袂槊褚獠粌H要耳聞入心,更要用筆記下來;鶎痈刹慨攤浜糜浭卤,認真記下群眾訴求,確保群眾所需所盼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也要常翻一翻,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理清工作思路,加快工作進度,查找工作差距,工作才能有條不紊推進。
常備千層底,踏遍基層每個角落。時代楷模黃文秀說:“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這樣說,也這樣做到了,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走在去往貧困戶家中的路上;鶎痈刹恳顸S文秀一樣,為自己納一雙千層底,主動到“村頭巷尾”走一走、到“田間地頭”干一干、在“泥巴板凳”擺一擺,以“一竿子插到底”的作風深入最困難、工作最薄弱的地方,收集沾滿“泥土芬芳”的“第一手資料”,推動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將好口碑鐫刻在百坭的山水之間,一步一履訪民情,一言一行解民憂。
常備情緒收集器,面帶笑容擔當作為。面對基層工作中的“攔路虎”,有人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有人妄自菲薄、松勁泄氣,更有人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澳闳羰㈤_,清風自來!被鶎痈刹慨敵樾那樽鲎觥按髵叱,消除負面情緒,面帶微笑服務(wù)群眾,堅守“初心”擔當作為,少一些埋怨,多一些樂觀,常懷感恩之心、常為感恩之行,積極面對工作中的“辛酸苦辣”。相信在回憶起基層工作的時候,腦海中定會浮現(xiàn)無數(shù)溫暖、感動的瞬間,嘴角也會不自覺地上揚。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 篇9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更是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一個國家來說教育是一件大事,對一個家庭來講更是一件大事。由于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適齡兒童無法正常入學,對上學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種奢望,但張桂梅,一個62歲的老太太,瘦弱多病、無家無子,卻用行動讓1645名貧困女孩邁向了大學之路,實現(xiàn)了華麗轉(zhuǎn)身,她就是人間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對張桂梅來說,她這一輩子都在為貧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勞,為建立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面對旁人的不解、質(zhì)疑甚至是謾罵,她都不予理會,牢記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擔,為改變貧困山區(qū)教育落后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現(xiàn)實情況,她四處奔走,拉贊助,搞募捐,最終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費女子高中成立了,這不僅僅是一所學校,而是無數(shù)貧困女孩改變命運的`希望之門,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學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張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學老師,義務(wù)當政府新建的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再到云南省華坪縣女子高中黨總支書記、校長,這一個個身份的轉(zhuǎn)變和疊加,對她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稱謂的改變,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對當?shù)亟M織的關(guān)心和照顧,都化作了她為當?shù)亟逃聵I(yè)做努力貢獻的動力,她不為名利,不圖回報,只為讓每一位貧困的孩子能夠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用一雙勤勞的雙手撐起了貧困孩子未來的天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張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過19年的努力實踐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教育奇跡,她知行合一,身體力行,用行動向我們廣大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課,是用行動讓貧困女孩華麗轉(zhuǎn)身的“天使”。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01-04
《感動中國人物》的觀后感06-10
央視感動中國人物心得體會05-08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優(yōu)秀03-30
感動中國人物直播觀后感06-16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10-04
感動中國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06-07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的觀后感06-05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02-23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