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活著》觀后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fā)感想。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活著》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著》觀后感 篇1
愛,是一個偉大的代名詞,含淚活著觀后感。一個人的本能就會讓他學會愛,而在千千萬萬愛中,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偉大的!霸俑F也不能窮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片中主人公丁尚彪夫婦就是這樣無微不至的為他們的女兒默默的無私的奉獻著,他為了女兒淪落他國,每天還要打三份工。異國的孤寂,思鄉(xiāng)的煎熬,他都堅持著,堅強的活著,他與女兒別離了8年后再次重逢,他仍舊叫女兒到美國求學時要堅強,有了堅強的毅力,也能戰(zhàn)勝自己。
父母是子女的墊腳石,沒有老丁夫婦的無私的奉獻,他們的女兒不一定有輝煌燦爛的明天。同時讓我感動的是片中幾次離別又幾次重逢,離別時傷心,重逢時喜悅,我的情緒也跟著這樣的`感人情節(jié)波動著,第一次是片中女主人公送女兒赴美國留學,在飛機場,8年前,她也是在同樣的地方送走了他的另一半,而如今,她又要送走她至愛的女兒,那種心情真是心如刀絞,我們做母親的人可能更能體會到那份母愛的辛酸,之后是女兒和父親在日本的重逢和別離,片中沒有太多的語言流露,只是用他們的眼神告訴對方,彼此是多么的思念,再次,是他們夫妻在日本的重逢,丁尚彪對妻子說“你辛苦了!”再次讓我淚流而下,離別時在吵鬧的車廂里面,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們彼此痛哭,那種淚是令人感動,讓人觸動的淚。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年青一代的父母要和向片中主人公學習,學習他們那種責任感,為孩子的明天打好基礎。
《活著》觀后感 篇2
余華的《活著》,幾乎是用了一下午時間,一口氣讀完。好的文學作品如同有魔力般,讓讀者不忍放下。讀完的第一感受是富貴的一生太悲慘了,似乎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到他身上。
在書中你能看見興盛、看見衰敗、看見頹唐、看見生活怎樣折磨一個人,看見離奇卻又平凡的人生。但正如作者所言,這個故事是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
生活對富貴而言,真的是一條路,沒有枝杈,就這么走下去,風來了,就吹風,雨來了,就淋雨。受不住了,就倒下,倒下了就再站起來,繼續(xù)蹣跚前行。他對苦難的'承受力以及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讓我對生活,乃至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與理解。人生的喜怒哀樂,都建立在活著的基礎上,活著需要韌性,活著才是一件幸福的事。
人生的意義或許真的不在命運之外,也許活著的意義就是在活著本身。當我們還在抱怨生活里的不如意,為生活中的不完美而糾結抓狂時,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這本書,或許你會更加感恩和接納生活,感恩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平靜與幸福,接納生活給予的不足與苦難。
親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福貴對生的渴望就一點一點的增強。也許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但當他看到什么是“壞”的時候,自然可以做到“好”。這本身就是有意義的,只有活著才能去追求,去選擇,去改變。
《活著》觀后感 篇3
今天晚上沒有課,便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通過《活著》這部電影重新回顧了那動蕩的歲月!看完以后,整體感覺感慨良多,突然間不知該從何說起!
影片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特別多!其中最觸動我的是鳳霞生產完后血流不止時家珍那種呼天喊地、無能為力的痛苦畫面!那一刻,我的腦海當中閃現(xiàn)出一個疑問,我在想,她受的了嗎?唯一的兒子幾年前被車撞死了,唯一剩下的女兒竟然也要被閻王爺搶去,她該會有多么痛苦?她該怎么辦呢?當我還在為女主人公的遭遇同情不已的時候,電影屏幕上出現(xiàn)了幾年后,小外孫饅頭和姥爺一起做飯送水的場景,然后在兩位老人、二喜和饅頭祖孫三代人和樂融融的飯桌場面上吃飯的場景中定格結尾!看完之后,我內心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那就是,無論遭遇怎么樣的不幸,都還是要堅強的活著,因為無論是多大的事情,都終將會成為過去!
影片講述了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一個家庭的種種遭遇和興衰成敗,為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的意義提供了參考!突然想起士兵突擊里面許三多說得那番話: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情,有意義的事情就是認真活著,總之,我們還是要認真活著!
相比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那個吃飯都吃不飽,像樣的衣服都沒得穿,生命說沒就沒有的時代,我們現(xiàn)在過的簡直是天堂里的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呀,只有珍惜生活,勤于勞作,才能對得起這份美好的生活!所以,讓我們一起,勤勞、努力、奮斗吧,因為唯有勤勞、努力、奮斗,才是對這個幸福時代最好的交代!
《活著》觀后感 篇4
活著能承受多幸福的就能承受多痛苦的。
福貴生在動亂,變革,饑荒的時代,能因敗家躲過地主斗爭,能從戰(zhàn)場上逃回來,妻子對他不離不棄,兒女懂事聰明,與他而言是非常大的運氣,他若是一直當?shù)刂鳎母飼r他和他的孩子都要被斗死,他的妻子在他那么落魄的時候依然沒有怪罪他,他是何德何能有這樣的妻子,沒有心疼過的孩子,都跟他那么親熱,連戰(zhàn)場都沒有奪取他的性命,還能有個心眼好的女婿,有個可愛的外孫,他遇到了最大的驚喜和幸福,同時也在不斷承受一個個幸福的離去,福貴回憶他不斷失去親人的一生。
在時間的流逝里,他與痛苦已經和諧了,而與親人在一起時候的`歡喜與溫暖卻在突顯,家人給他的愛伴隨著他的晚年生活,那個年代的人大多和福貴是類似的遭遇,好死不如賴活著是一個時代人的精神理念,只要活著,就可以遭遇更好的,更壞的,只要沒有打破活著,一切都可以接受,海明威說,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而對當時的中國底層人,卻是可以被無數(shù)次打敗,但不能被消滅,可能這就是中國人與美國人的區(qū)別,我們慶幸生在一個平和的年代,有病可醫(yī),有書可讀,不會被餓死也不擔心打仗,我們應當珍惜自己的親人,多愛自己的家人,他們是與活著最直接也是唯一有關系的,珍惜自己擁有的愛,是活著的見證。
《活著》觀后感 篇5
這部作品,通過展示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和一波又一波無邊的苦難,宣揚一種面對苦難面對死亡時可能的態(tài)度。
一本應列入你一生讀書計劃的書。
我高中時看了一遍,上個月又看了一遍,說的是一個老頭的一輩子坎坷的經歷,少時是個敗家子,后來家產輸光了,也老實了,他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小時候生了場大病,啞了;兒子在上小學時給別人獻血,失血過多死了。妻子受了刺激,大病不起。后來女兒結了婚,生孩子時難產死了。小外孫后來又成了孤兒,因為長時間挨餓,一次飽餐后也死了……真正的家破人亡!我剛好看過!
這部作品的名字叫《活著》,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源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為一部作品,《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與此同時,《活著》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這是作者的自序
挺好看的,就是講一個人的一生坎坷經歷,這中間他經歷了游手好閑的青年時期,戰(zhàn)爭、饑荒,還有親人的相繼離去,換了我們常人可能很多人會選擇自殺,然而他還是活了下來!
看了讓人憤怒,不過聽說要改編成電視劇,會有一個大團園的結局。
《活著》觀后感 篇6
終于完成了很多年一來的心愿。很早就希望自己能夠讀完這本書。今天終于讀完了:《活著》里的福貴經歷了多于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么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里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YF的一輩子,就如書名一般,活著,只是能夠活著,活著就要面臨苦難,但是苦難來臨了也必須艱難的活著,雖然這一輩子有許多的遺憾,但也曾經有過相逢,有過團聚,有過幸福時刻,老人最后也是看淡了人生,參透了人生的去活著。
《活著》這篇小說寫得溫和,相比老舍先生的文,就沒有那么壓抑,沒有那么露骨得讓人難受。這篇文章福貴的苦難絕不亞于老舍先生在《我這一輩子》小說筆下的那位巡警,那巡警最終的結尾是這樣的:我還笑,笑我這一輩子的聰明本事,笑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聲,這世界就換個樣兒吧!
但卻沒有這位巡警這樣讓人難受,可憐。二者不同就在于,應該小說中的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人生,是把自己的人生歸咎于內心還是歸咎于天命。這就是活著的學問吧。
《活著》觀后感 篇7
活著,他和他那頭老牛都活著。
他和那頭牛都叫福貴,但或許他比那頭牛要慘得多。它本應是個在家中歇息,享清福的老人,但現(xiàn)在卻并非如此。
他看起來很快樂,無論是什么時候,嘴里都哼著小調,雖說年輕時的生活并不富裕,也不快樂,但他依然愿意并喜歡回憶原來的往事。
他本應有個幸福的家,家中有她的愛人,孝順的兒子,女兒,還有女婿外加一個可愛的小孫子。只可惜,上天并未眷顧他,這些人都早已被死神帶走,只剩下他一個人,還活著
讀到每一個人的死,心中都會劇烈地顫抖,有時自然也會掉下淚來,尤其是在他兒子有慶死的時候有慶身體里本就不多的血是為救縣長夫人而被抽干的。在那時一個孩子的生命難道就比不上縣長婦人的命嗎?
我想還是活著好,就好比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人死了,一切就都完了,不要再想著要重新再來,更不要再想活著。
福貴,在書中,真的是一個神奇的人,就好像被賜予了無窮的`力量。因為賭錢,從地主變成佃戶,同時也救了自己的命,在被抓去當壯兵期間也奇跡般的活了下來。他的親人都一個一個的走了,而他還活著。按人們的話說,他和他的牛,真的是兩個 雖說活得并不像村長,當官的人那樣光鮮亮麗,但他至少還活著。他還能快樂的生活,快樂的去回憶。
這便是活著最深的意義吧!
《活著》觀后感 篇8
《含淚活著》播出后曾受到了日本電視界的廣泛關注。日本紀錄片知名制作人橫山隆晴表示,在日本主流頻道以配字幕的方式播放外國語紀錄片,并且是在黃金時段,這在日本電視界是破天荒的事情。
紀錄片《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中國放映后,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在訪問日本時,曾給與了這樣的評價:“我看了這部紀錄片后,深受感動!
一位21歲的男性大學生說:“這是我有生以來最感動的電影!現(xiàn)在日本大學生就業(yè)問題比較嚴重,我即將畢業(yè),聯(lián)系了許多公司但都沒成功,我感嘆自己生不逢時,情緒非常低落。但《含淚活著》讓我改變了想法,給了我真正的勇氣,我會振作起來!”
一位42歲雙眼哭得通紅的女性觀眾激動地說:“我是張麗玲紀錄片的粉絲,她的每部作品都讓我深受感動。今天我?guī)襾砜础逗瑴I活著》,邊看邊流淚,不過不是悲傷的淚,而是溫暖的淚,心靈像被洗過一樣,激勵我更加熱愛珍惜生活,這就是張麗玲紀錄片的魅力。她用十年時間拍攝的《含淚活著》,主人公對人生和家庭的熱愛,勤勞堅韌不拔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我再次感悟到中國人的美德值得好好學習。我將介紹朋友們都來看。”
一位49歲的'中年男性:“五個月前公司倒閉失去了工作,家庭和心里壓力很大,我甚至產生過人間蒸發(fā)等極端念頭。《含淚活著》給我的震動太大了!我的困境和片中男主人公簡直無法比,我會永遠以他為榜樣,做堅強不屈的男人和父親。在我人生中最苦悶絕望時遇到《含淚活著》這個電影是我的幸運,給了我希望和目標!我向主人公和制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謝和敬意!”
《活著》觀后感 篇9
有人說:人這一生就是一場精致的悲劇,從出生開始就迫不及待地奔向死亡,他們從自己的哭聲中開始,在別人的哭聲中離去。可既然活著就是奔向死亡的話,那么活著又是什么?我們說我們活著可又有誰說我正在奔向死亡?
誰能給活著下一個準確的定義?我們?恐怕我們自己還沒活明白;將死之人?他們又從何說起臨別時的感受呢?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我們只能在活著這個過程中跌跌撞撞地摸索,才能找到答案,而現(xiàn)在所謂的活著,已經被賦予太多物質的條件。
活著,活下去。這是每一個人來到世界時家人的期許,也是第一個務必承擔的'責任,也許我們曾在母親溫柔的凝視下聽她輕聲許下這期盼,也許只有沿著時光的長河逆流而上才能回溯過去,那最初的愿望作為一個新的希望,健康快樂地成長,平平靜靜地度過今后的人生,這是最開始的活著,卻不是最簡單的活著。母親還是希望這樣的活著是有條件的:要快樂,要幸福。也許這已經是底線了,也沒有一個母親愿意去想如果他今后并不是一帆風順該如何。
這樣帶著平凡期盼的活著,就像福貴在輸光家產一貧如洗時的樣子,經歷過蛻變之后如同重獲新生一般,那時他所想的活著,是一家人能夠在一起,有什么事一起經歷,只可惜,這樣的活著還不夠純粹。
只有在經歷絕境時才能明白活著的意義,那是生的渴求,是活下去的吶喊,在那個時候,活著就是活著,沒有太多含義,這樣是純粹地活著。
在影片最后,福貴向我們展示了單純的活著;在原著最后,福貴純粹地活著、
活著啊,它是個過程,永遠不能作為結果。
其實我們都只是過客而已,但是我們分不清楚究竟是誰路過了誰的人生。
生者歸過客,死者為歸人,而最后我們留給世界的會是什么?
《活著》觀后感 篇10
合上書本已是深夜,閉上眼睛,冥思、遐想!痘钪愤@部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命運在腦海深處層層涌現(xiàn),撞擊著藏在深處的靈魂,《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他們相互感激,同時也相互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同時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在講述主人公富貴如何承受生活巨大苦難時,也令我從中深受啟發(fā)。
福貴年輕時貪圖享樂,以致傾家蕩產,父親不久便被氣死,母親也相繼離世,原以為命運到這里便會有一些的好轉,但往往事與愿違,幾年平靜生活過后,接踵而來的是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的相繼死去。最后,只剩得福貴與一頭老牛在世上相依為命。那么多的災難都一一發(fā)生在福貴與他的家庭身上,但當厄運來臨時,福貴并沒有自哀自憐,只是在稍許的麻木后,又開始迎接生活的'挑戰(zhàn),以一己之力承擔著照顧這個破敗家庭的重擔,他始終沒有放棄生命的想法,即使在這個世上他僅有一頭牛,幾畝田與破茅房。所以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尾時,我沉沉的感受到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我已經被這堅強的意志所打動,我明白了無論遇上多大的困難,只要有一顆堅強、樂觀的心,世上沒有邁不過的坎。每次深陷困境時,只要想起有一位老人在世上僅與一頭牛相依為命,但他那活著的意志超乎于常人,我們更會精神抖擻,充滿這斗志。
《活著》以簡單的美麗和樸素的力量,召喚著我不斷前行。有人會認為福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但對于福貴自己,我相信他感受到了幸福。
《活著》體現(xiàn)了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人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活著》觀后感 篇11
生活中,每個人都為生活忙碌著,每個人都要有生活的本領,不能只生在溫室里靠父母,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應該懂得父母掙錢的辛苦,學會感恩,學會自己生活的本領!
這學期,學校開展了傳統(tǒng)文化《弟子規(guī)》的'學習,老師讓我們觀看了陳大惠老師的視頻——《活著》,我很受感動。視頻播放得內容是一個傳統(tǒng)幼兒園的孩子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圣賢教育。在這個幼兒園里,孩子們沒有大型玩具,沒有優(yōu)越的物質生活條件,卻生活得很快樂!老師帶他們做游戲,他們知道給老師送茶喝,給老師搬椅子坐,吃飯不挑食。尤其看到那個小朋友背誦毛主席的詩詞,很讓我佩服。視頻還放了很多做義工的大學生,他們什么都不會做,做義工還讓別人侍候。為了教育他們,陳老師帶他們到街上撿破爛七天,靠自己的能力吃飯,親自體驗靠自己生活的過程。在這七天里,他們遭受了種種困難和別人的白眼,撿了一天只掙到幾元錢,他們不再嫌棄垃圾桶臭,當遭到人罵時也學會了溝通,沒吃的盒飯也撿著吃了……他們都深深地體會到父母掙錢的不容易,體會到了擁有活著的本領的重要性。
是呀!現(xiàn)在我們物質生活好,父母又嬌慣我們,個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什么都不會做,都是父母替我做。當我們長大了,自己面對生活的時候,怎么能有能力面對生活的困難?這樣將來不就是廢人嗎?想到自己平日里挑食,想到自己挑剔穿戴,想到自己還讓媽媽整理書包……我感到很慚愧。
觀看了視頻后,我想:今后的生活,我也要改變自己,從小事上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學會感恩,學會活著的本領。
《活著》觀后感 篇12
看《活著》這部電影,我一直在思考:何為活著?
至少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催^這部電影后,好像給了我一點思路。但這僅限于思路,因為現(xiàn)在的我還沒有能力或是說,還沒有資格去參透,這似難非難,似易非易的四個字:何為活著?
看電影中福貴的一生,不可謂不心酸。因為賭錢,從一個闊綽的紈绔子弟變?yōu)橐粋一貧如洗的平民百姓;從住著寬闊院落到淪落街頭;從有父有妻有兒到父亡妻散子離去這不小的變化一般人怕是接受不了。但是福貴堅持下來了,他勇敢地接受了自己犯下的'錯誤,勇敢地面對了殘酷的現(xiàn)實。
這好像讓我認識到活著是勇氣,活著是面對,活著是承擔。
生命是脆弱的。《活著》這部影片中完美的詮釋了它。福貴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死去。這也更加讓我們看到在那樣一個年代,活著,不容易。在一開始,因為福貴賭錢,父親被氣死;在內戰(zhàn)中母親病逝;在 我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生命,在時代的轉動著的巨大的齒輪中顯得那般微不足道。一瞬間便可消失殆盡,雖有憤怒,但更多的是無奈。
福貴這一生,真是苦不堪言。難道活著就是為了受苦嗎?不。活著,是要在那濃重的苦味中尋找那一絲的甘甜;在那卑微的生命中尋找那一點的幸福。
饒是歷經艱苦,福貴仍是對春生說:咱得好好活著活著就是幸福,就像福貴說的小雞長大了就變成了鵝;鵝長大了就變成了羊;羊長大了就變成了牛只要活著,我們總能尋找到幸福!
活著也許就是苦中尋樂,活著也許就是幸福!
現(xiàn)在我好像有一點點的明白了,何為活著。
【《活著》觀后感】相關文章:
活著觀后感02-25
電影《活著》觀后感11-08
《活著》觀后感范文09-11
活著經典語錄10-20
活著的讀書筆記02-13
活著讀書筆記02-11
《活著》讀書筆記02-18
《我為什么而活著》教案08-26
我為什么而活著教案03-08
關于活著讀書筆記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