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芬奇的旅程》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芬奇的旅程》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晚看了個非常溫情的科幻電影《芬奇的旅程》,推薦給大家。電影的主題是,世界末日里,一個垂死老人給自己的狗狗制作了一個機器人看護,隨后一起踏上去往舊金山的冒險之旅。在電影里,機器人是有自我意識的,會說話會思考會做夢會悲傷。它還需要學習走路,學習開車,學習發(fā)揮“主觀能力性”,學習跟狗狗建立信任,學會享受生活。看的時候,總會想到《機器人總動員》里的瓦力,一樣憨厚可愛的機器人,一樣溫情的電影,但《芬奇的旅程》里多了些悲傷。
因為是世界末日,所以電影里相當一部分背景是廢土風格,整個世界充滿沙塵,頹敗,荒涼,但依然保留著文明的痕跡。這里所描繪的廢土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因為比較真實,符合邏輯哈哈哈。《瘋狂的麥克斯》里的廢土風格,太狂野了,完全抹去了文明的痕跡。而《沙丘》里的廢土風格,又太優(yōu)雅了,沙漠的線條和光影美輪美奐,讓人難以沉浸到沙漠的炙熱里。當然各自的風格都很契合電影表現(xiàn)的主題,以上只是我自己的喜好。
另外就是這種沒有脫離人類文明的科幻片,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耀斑爆發(fā)導致的紫外線輻射引起的世界末日,是一種符合現(xiàn)實和邏輯的設定。我看的科幻片不多,按照自己的理解粗略分為兩類:一是基于人類文明的,一種是基于外星文明的。我個人比較喜歡第一類,像《芬奇的旅程》《星際穿越》《攻殼機動隊》《銀翼殺手》等,整體是基于人類的文明的一種延伸,更像一種可預見的未來。而基于外星文明的,比如《降臨》《阿凡達》《寄生獸》等,這種對外星文明的想象,不可能脫離人類文明,總讓人覺得有點別扭。當然也有可能是我不相信有外星人,這種在現(xiàn)實中神秘摸不著邊的東西,總有種神神叨叨的類似于宗教的氣息,讓人排斥。
最后分享一個愉快觀影的小技巧,那就是放棄迅雷。難道只有我一個人今天才拋棄迅雷?那種不充值就無法用的下載工具,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忍了那么多年。
【《芬奇的旅程》觀后感】相關文章:
【推薦】達芬奇求職信3篇02-18
關于達芬奇求職信3篇03-24
《科學的旅程》讀書筆記10-04
幼兒園胡蘿卜的旅程教案04-03
達芬奇畫蛋讀后感12-10
《十二歲的旅程》讀后感12-19
初一觀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二作文-觀后感作文01-11
小學生啟蒙新旅程開學演講稿(通用11篇)07-22
童夢奇緣觀后感《童夢奇緣》觀后感12-30
《風雨哈佛路》觀后感風雨哈佛路觀后感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