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后感(實用)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佰》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佰》觀后感 篇1
我一直以為,和蘇州河畔相關(guān)聯(lián)的一定是輕柔的吳儂軟語,或者是悠揚的蘇州小調(diào),直到這部電影鏡頭將畫面在這里緩緩展開。
蘇州河水潺潺,悄無聲息流逝,用一己之力劃分天堂地獄兩個世界,月色寒涼,照著南岸的天堂,燈火通明、歌舞升平,也照著北岸的地獄,硝煙彌漫,殘垣斷壁,這樣的景象,何其震撼,何其直擊人心!
沒有援軍,沒有退路。
歷史就是如此殘忍又真實,孤軍奮戰(zhàn)的四個晝夜里,在這場罕見的被圍觀戰(zhàn)爭中,那為壯聲勢對外號稱八佰人的四百人,生命在那一場戰(zhàn)役,永遠被定格!
被戰(zhàn)爭裹挾的每一個幼小的個人,都有牽掛,有掙扎,有惶恐,每一次天明,都有人再也沒能睜開眼睛,這里沒有風花雪月,來不及說聲保重,也許下一秒就是永別,可我慶幸,沒有人真的退縮,當士兵們舍身炸日軍的鋼板陣,一個接一個的名字報出來,一個接一個的赴死,我的眼淚洶涌而出,他們也是兒子,也是父親,也是丈夫,可國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也是他們。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而為我們守護歲月靜好的身影,從未遠去,直至今日依舊在!
近日,衛(wèi)國戍邊烈士遺骸的'現(xiàn)場交接儀式上,大型軍機抵達機場,將士們列隊集合,為保衛(wèi)國土的英雄們鳴槍致敬,無比莊嚴的儀式,是給他們的最高敬禮。
他們是加勒萬河谷沖突中犧牲的烈士,是以生命為代價守衛(wèi)祖國疆土的人,他們中有人即將為人父,有人只是青澀少年,他們也曾在某個夜晚抬頭望月思鄉(xiāng),但這一刻,母親的思念沒了盡頭,那些愛著他們的人也再等不到消息……
保衛(wèi)祖國疆土,守護巍峨邊界,當肩負起這樣的神圣使命,他們便是身披鎧甲的勇士,是我們每個人應(yīng)當敬佩的人!
我們的民族,遭遇過天災(zāi)肆虐,也對抗過戰(zhàn)火紛擾,我們的民族從廢墟中一次次站起,一次次奮進。
當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里,不要忘了祖國,不要忘了舍生忘死守衛(wèi)祖國的人,不要忘了是誰在身后為我們守護和平,守護安寧,我們這些被守護的人,能做的,唯有銘記,唯有敬畏!
望明朝,未有人嘗戰(zhàn)血,未有人聞硝煙,未有人顧自看戰(zhàn)場寒涼的月光。
《八佰》觀后感 篇2
電影《八佰》講了抗日戰(zhàn)爭期間,淞滬戰(zhàn)場上,八百名戰(zhàn)士在上海四行倉庫奮力抵抗日軍進攻的故事?赐赀@部電影,我感受到了這些戰(zhàn)士的愛國精神。
這部電影有許多讓人落淚的地方,不過,這兩個地方才是最讓我感動落淚的。
第一個情節(jié),是戰(zhàn)士們正在休息,而鬼子卻逮住這個機會,靠近倉庫,架上梯子,想打戰(zhàn)士們一個措手不及,這算不算是一群老鼠想要占領(lǐng)貓的領(lǐng)地呢?看到這里,我心想:“日本鬼子真可惡!居然偷襲,怕是不敢正面進攻吧,真是一群瓜慫!”中國軍人發(fā)現(xiàn)了鬼子,馬上拿起槍奮力抵抗?尚」碜幽氖沁@么好打的,就這一次日軍進攻,中國軍隊就損失慘重。我們的戰(zhàn)士有的被打斷了腿,有的被炸斷了胳膊,有的`直接犧牲了……當電影放到這里時,我的眼淚已經(jīng)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心中似乎有一團熊熊烈火。我心想:“我一定要學(xué)習(xí)更多的知識,將來報效祖國,讓祖國更加強大,絕不會讓任何侵略者再敢打中國的主意!”
第二個讓我感動的情節(jié)是800名戰(zhàn)士一起升旗的情景,他們當著日軍的面升旗,這是對日軍極大的羞辱。于是,日本鬼子就派來飛機轟炸,想炸倒國旗。許多中國戰(zhàn)士開槍保護國旗,可國旗的架子還是斷了。但架子一斷,一群人沖上去,用自己的雙手和胳膊穩(wěn)住了架子,這些英勇的戰(zhàn)士就像一座地基,把國旗死死地穩(wěn)住。不過,飛機又來了,“打打打打……”一串串子彈飛了過來,打入那些戰(zhàn)士的身體。又有一群人沖了過來,抱著國旗架子,不讓它倒下——畢竟這可是一個國家的標志!戰(zhàn)士們可真是一群愛國的人,正是因為他們有一顆愛國的心,才讓日本人不能輕易占領(lǐng)上海。中國有那么多愛國的人,中國怎么可能滅亡呢?
此時,我想到,如果所有中國人沒有抵抗,而是投降的話,那日本就會占領(lǐng)上海,占領(lǐng)南京,那現(xiàn)在的地圖上就沒有“China”,而是一片大大的“Japan”,可以說,這無數(shù)戰(zhàn)士的犧牲換來了現(xiàn)在強大的中國。他們絕不低頭、愛國護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中國人永不屈服、絕不后退的精神換來了今天我們的平安,換來了今天中國的強大,也換來了今天中國在國際上的絕對地位,那些烈士雖然離開了,但他們是偉大的,值得我們銘記!
八佰精神,永不消亡!
《八佰》觀后感 篇3
《八佰》的故事就是描寫淞滬會戰(zhàn)末期,國民黨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420人留守蘇州河畔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故事。為壯聲勢,對外號稱800人。
上海四行倉庫和英法租界只有一河之隔,租界里燈紅酒綠,賭場、戲院正常營業(yè),街道上熙熙攘攘。河對岸團附謝晉元告訴大家,這里是我們最后的陣地,也是我們的墳?zāi)埂?/p>
謝團長接到上峰的命令,要死守四行倉庫,倉庫的對面就是英法租界。死守的目的就是死給你看,換取英美等國際勢力的同情。戰(zhàn)斗很慘烈,英美也很同情中國,各大國際報紙的記者紛紛架起設(shè)備在對岸拍攝,報導(dǎo)戰(zhàn)況。同時更多的是河對岸的中國看客。他們把戰(zhàn)斗當戲看。而我坐在熒幕前看著他們,我心里怒斥這些看客。然后電影里飛艇上的外國觀察員指責中國看客的冷漠。
這400人并不是想當英雄,也不想撐英雄。四百壯士英勇抵抗日軍,意思沒錯,但進到歷史現(xiàn)場確不是這樣的。他們有些是農(nóng)民,稀里糊涂被抓來當兵。張譯演的文職軍官也只會打算盤,不會打槍。他們心念的是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影片的第一幕不是打日本,而是中國軍隊在槍斃逃兵。
懦夫經(jīng)過戰(zhàn)火的洗禮變成戰(zhàn)士這是基本套路。對岸觀戰(zhàn)的大學(xué)生看到國軍應(yīng)勇戰(zhàn)斗被感召,偷偷渡河要加入他們,他們對戰(zhàn)爭有著浪漫的想法和期待,他們眼中的戰(zhàn)爭是一些書本上的傳奇。當見到強大的敵人,槍火紛飛,尸橫遍地時,這種浪漫就消失殆盡了。真正見過戰(zhàn)爭的'人是不相信英雄那一套的。姜武飾演的老鐵,不管你怎么罵我,羞辱我,老子就是怕死,就是不想死。看到身邊兄弟受傷,他也生惻隱之心要去救人。等他付諸行動時,戰(zhàn)爭馬上就給了他教訓(xùn),讓他負了傷。
最后他們奉命撤退。上面知道繼續(xù)表演沒有意義了,英美出于自己利益的考慮不會支援中國。謝團長希望戰(zhàn)斗能重新激發(fā)戰(zhàn)士們對戰(zhàn)局的信心。
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說,上海淪陷大局已定,七十萬國軍都沒干成事,你們四百人能成。
謝團長還不甘心,希望這場戰(zhàn)斗能激發(fā)對岸群眾的戰(zhàn)斗熱情。
黃曉明冷冷回到,他們的熱情馬上就會消退,這些人的熱情改變不了戰(zhàn)局。戰(zhàn)爭的背后都是政治。
這個真相是告訴特派員告訴謝團長的,也是導(dǎo)演想告訴觀眾的。
你們這么做到底值不值,后人會如何評說。八佰的幸存者楊養(yǎng)正晚年在接受鳳凰衛(wèi)視采訪時說,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個軍人,為國家打日本。
《八佰》觀后感 篇4
當我成塵時,你必能看見我的微笑!}記
有句話說得好:“天堂離地獄只有一步之距!彪娪袄锏800壯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也聽說過一些關(guān)于800壯士的故事,但看完電影之后還是會忍不住落淚。1937年,抗日時期,中國在淞滬戰(zhàn)爭最后只留下了一個師的軍力去打后衛(wèi),抵抗上海日軍,最后卻零零散散只剩了幾百人。他們只有400多人,對外卻宣稱有800人,而他們的勇氣和力量也遠遠不止800人。日軍用盡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們一次次的扛了下來,用行動告訴世界,中國人還沒有放棄!
四行倉庫在蘇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開頭,我看到了那些租界里的國人如魯迅先生筆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燈火通明,仿佛對岸的`戰(zhàn)爭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還在賭博,這也是將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啊。
電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們在影片的最后都“醒了”,成了當時的勇士,他們的舉動與影片中的老算盤和一個老頭形成了鮮明對比。前者心中剛開始還在各種糾結(jié),最后也為國家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后者為了自己活命,想盡辦法逃離戰(zhàn)場。最后一戰(zhàn)時老算盤看到對岸的戰(zhàn)況,他下了車,也去岸邊望著,雖然只有一個鏡頭,但忍不住讓我產(chǎn)生遐想,他是不是后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對岸,幫助他們?nèi)敉巳哲?他是不是也“醒了”?/p>
電影中還有一個情節(jié):日本人準備擺好鋼板陣,向四行倉庫進行攻擊,于是那里的戰(zhàn)士個個都綁上炸彈,跳到日本人的陣形里,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聲響徹天際,對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驚訝,日本人說好的三小時攻下四行倉庫也不了了之。
他們跳下樓時我十分驚嘆,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嗎?沒有,他們也怕但他們卻有舍己為人、前仆后繼、奔赴戰(zhàn)場的精神,這是最可貴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游,自然也去到了四行倉庫的遺址。現(xiàn)在回想起當時的場景,依然很清晰破爛不堪的墻體,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于彈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塊白一塊完全無法想象當時戰(zhàn)況究竟有多激烈。
狼煙四起,槍聲余音繚繞;待到破曉,奔赴戰(zhàn)場懷抱,摯友已故,精神終究未倒;故土燃燒,保衛(wèi)者奔向風暴:無憾與你相遙,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八佰》觀后感 篇5
“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xiàn)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是《八佰》電影中謝晉元團長在四行倉庫對每一個戰(zhàn)士的喊話,也是激勵戰(zhàn)士們用盡全力跟日本人一拼。那些戰(zhàn)士們都是中國沒有留下姓名的英雄,都是為國家犧牲的勇士?赐赀@部電影,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戰(zhàn)士,他們有親人,也有朋友,但他們在國家危難的時候選擇放棄了小家保護大家!為了阻止敵軍爆破四行倉庫,多少戰(zhàn)士在短時間內(nèi)對生死存亡做出改變,毅然地一個接一個地抱著炸藥從四行倉庫跳下,并高聲喊出自己的名字,伴著炮聲消失在血泊中。四行倉庫后面就是租界,它們之間僅僅只隔了一條蘇州河,用地獄和天堂兩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雖然戰(zhàn)爭就在那些隔岸觀火的百姓面前,但他們沒有半點警戒之心,租界天天燈紅酒綠,因為他們總覺得:只要外國人在這,自己就是安全的。也有一些愛國人士一直為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士們,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隨著日軍的猛攻,謝團長的部隊從原來的八百人變成了四百余人。明知必敗,但他們并沒有放棄。記得當時還有記者來采訪,問還有多少兵力,為了讓日本人知道中國人還在,中華未亡,擴大國際影響,對外宣稱是“八百人”。
他們沒有八百人,但英雄總有八佰人。當謝團長命令將士們舉起中華民國國旗時,他們就已經(jīng)勝利了。一個人倒下了,一個人再上去穩(wěn)住旗桿。最后整理尸體的時候,是八個已死去的將士牢牢的握住了旗桿,旗桿未動,但點燃了中華子民心中的熊熊烈火,也喚醒了那些睡眼惺忪的百姓。
死守四行倉庫四天四夜后,部隊接到通知:緊急撤退,如果再不撤退,日軍就會拿重炮轟炸四行倉庫,到時租界就會受波及。在部隊連夜集體沖橋時,子彈如雨似的打在橋上,橋不再是灰白色,而被鮮血染成了紅色兒,但戰(zhàn)士們對彈雨無所畏懼。對岸百姓的心中烈火也徹底被點燃,在欄桿后紛紛伸出了手,最終部隊在謝團長的帶領(lǐng)下成功撤退,傷亡三十余人! 栋税邸穼(dǎo)演管虎說,之所以用大寫的“佰”,便是為凸顯百字的“人”。氣吞山河,臨危不懼的“八佰壯士”為我們樹立了一座座精神豐碑。這種精神來自于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氣,也來自于民族苦難的共情。不讓四行倉庫變成400人的墳?zāi),只要有一個人在,就一定堅守陣地和敵人戰(zhàn)斗到底的決心。他們大多數(shù)都沒有名字,但他們真實地活過。想到這里,我深刻的感受到我們今天的生活實在是來之不易,這可是在抗日戰(zhàn)爭歷史中涌現(xiàn)出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殊死拼搏,不懈努力才換來的呀!
《八佰》觀后感 篇6
上周六公司組織一起去看了《八佰》,算是第一次去團建。我看了豆瓣評分,又是2D的抱著去吃點爆米花的心態(tài)一起去了。
電影播前,老總上去說了幾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1、這電影的主人公是他老家的,故事真實,很值得驕傲;2、現(xiàn)在不去要你去打仗,我們也要團結(jié)好好工作,拼命賺錢。雖然有點打雞血,本心還是很好,雖是小福利,乘以個五百也是比數(shù)目。
這里想評價老總,畢竟我也沒有他那資本和眼見。來一起想說說電影吧。
看完就去豆瓣打了三星的`分。前面部分我都顧著嘴,人物關(guān)系沒有理清楚。(后來才知道沒有主角)色調(diào)一暗臉盲癥也就犯了,還是很驚訝魏晨、鄭凱等流量小生在里面。
有幾個點很是觸動我,還是沒有落淚(吃太多苦了麻木了~)比如說小湖北和另外一個小男孩(不記得名字了)在亂戰(zhàn)中看見白馬的那時,被子彈擊中的那一刻。前一秒孩童氣息,白馬代表希望,下一秒就沒了,強烈的對比。
電影里有很多對比,比如說:江邊兩岸的生活,日軍的黑馬謝團長的白馬,老算盤前后的心理變化等?粗苁菈阂,直到電影結(jié)束硬是沒有爆發(fā)我的情緒。
電影高潮鄙人暫且認為是,晚上最后四百多人沖上橋的那段。像是放著0、5倍速在跑,好多升格鏡頭,有點視覺疲勞還是一個角度的那種。
江對岸伸出手想要營救士兵,為啥就剩個手呢?過于戲劇化了吧,可能因為他是電影不是紀錄片,導(dǎo)演需要用藝術(shù)的手法?又或許我感受不了當時的人心的想法?
還有暗寓的白馬,有點像在做高中語文的閱讀理解?赡芪蚁矚g用小事情來表達大道理的那種,不喜歡喊口號,空虛的表達手法。
又去看了,管虎拍攝《八佰》的紀錄片,歷時二百三十天拍攝,《八佰》劇組終于順利殺青。為了打造出真實場景,劇組斥資建立占地200畝的實景建筑,此外還人工開鑿了一條新蘇州河。為了呈現(xiàn)出最佳照明效果,僅照明彈就消耗300顆,還有300多公斤煙油和近5噸的舊報紙,僅僅是場景設(shè)置便足以震撼,光看數(shù)字便不難想象電影的鴻篇巨制。
廣電應(yīng)該是很支持的,可以作為教育片去給下一代觀影,也值得。無論是《戰(zhàn)狼》還是《八佰》,道理都一個。
愛我中華。
《八佰》觀后感 篇7
周末,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看后,我深有感觸。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zhàn)的最后一役,第88師262旅524團副謝晉元率四百二十余名戰(zhàn)士(對外號稱八百人),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
躍
“賣報了!日本人說只用三個小時就能攻下四行倉庫!”這次的報紙在租界轟動一時,很多外國人都在下注,看看究竟是中國人能堅守抵抗,還是日本人會強行攻占。這邊是天堂,那邊卻是地獄。
四行倉庫的墻體正被敵軍扒開,并被粗魯?shù)厝M了一個個炸藥包,只要外面一炸,里面的人就必死無疑了。但是,日本人還是小看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一個個戰(zhàn)士,背著炸藥包,一邊喊著自己的名字,一邊縱身一躍,在那些日本人驚訝的眼神前,綻放出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光輝。我看到這里,不禁熱淚盈眶。是啊,假如沒有他們的跳躍,哪有今天中國的飛越呢!
舉
在面臨堅守兩天的重任的同時,團副謝晉元在征得了大家的同意后,毅然決然地命令士兵第二天一早,就將 軍旗升起來,盡管這樣會激起日本人的怒火,但他們不怕,因為他們是中國人。
軍旗升起之后,果然激怒了日本人,敵人一次又一次地對 軍旗進行掃射。我們的戰(zhàn)士,第一批死了,第二批補上,第二批死了,第三批再補上。這面 軍旗,不僅是國人不屈精神的凝聚,更是用戰(zhàn)士的生命染成,高高地舉起來的'。看到這里,我眼眶泛紅,淚水滑落了下來。
送
一根電話線,一座橋,一個狙擊手。
一根電話線是連接兩岸的工具,一座橋是連接兩岸的通道,但是一個狙擊手,他是阻斷連接兩岸的人。租界里的人,任務(wù)是跨越橋,穿過狙擊手的封堵,將電話線送進四行倉庫去。這談何容易?但是仍有一大批中國人請愿,去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一槍,兩槍,三槍,四槍……橋上躺滿了尸體。終于,有人爬到了最后一個橋墩,但是在他向外爬出的那一瞬間,子彈擊中了他,他將手中的電話線,連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扔了出去。我的嘴角忽然一熱,滿嘴咸苦。
我想,電影開頭那只鉆入洞中的白鼠,不正是對那些躲在租界里的中國人的臆像嗎?但是,在中國士兵無懼生死、奮勇守衛(wèi)的過程中,他們漸漸變了,變成了一匹匹白馬,馱著像趙子龍一樣的戰(zhàn)士們護國殺敵。
先烈們,中國已站起來了,已傲然挺立在這個地球上,愿你們安息!
《八佰》觀后感 篇8
《八佰》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在1937年淞瀘會戰(zhàn)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zhàn)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zhàn)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涌,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里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jīng)繃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舍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沖的逃兵,也讓我心里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并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lǐng)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占領(lǐng)。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zhàn)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zhàn)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yīng)讓國民黨戰(zhàn)士沖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zhàn)士們拼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zhàn),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甭牭綀F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沖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jīng)泣不成聲。心想是什么樣的人這么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沖,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jīng)被我的淚水打濕。眼睛都已經(jīng)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八佰》觀后感 篇9
趕在假期末與摯友相約許久未見的影院,看了一場震撼人心的電影——《八佰》?赐觌娪昂髢(nèi)心百感交集心情久久不平復(fù),電影《八佰》中的每一幀都是歷史都是淚點,這部電影改編自歷史真實事件。
故事是1937年淞滬會戰(zhàn)進入尾聲,兩個多月的時間,日軍的侵略使國軍節(jié)節(jié)敗退,戰(zhàn)局急轉(zhuǎn)直下,上級命令全主力軍全線西撤,獨留一支孤軍死守上海,軍隊以四行倉庫為陣地與敵人進行了四天四夜的戰(zhàn)斗。這支軍隊僅有四百多人,團座為迷惑敵軍便對外宣稱部隊有八百人,也就有了“八佰壯士”的英勇事跡,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場在戰(zhàn)略上毫無意義,戰(zhàn)術(shù)上毫無勝算的負隅頑抗。
影片中有一個片段謝晉元團長站在四行倉庫的天臺上望著蘇州河對岸燈火通明的租界,說:“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蘇州河將當時的上海分為兩部分,河的那邊是歌舞升平的東方巴黎,河的這邊是面目瘡痍的烈火戰(zhàn)場,是生與死的分界。
如今再看上海的四行倉庫,墻壁上彈孔兮兮可見,但英雄卻不知歸處,真英雄的結(jié)局卻是未曾得到善終。戰(zhàn)爭時期的`子彈孔,即是歷史又是多少英雄的青春啊!那些英雄小的十幾歲大的三十幾歲,都是正值人生的大好年華。影片中21歲的陳樹生全身綁滿手榴彈從六樓縱身而躍與日軍同歸于盡,最后卻連照片都沒有留下。還有那句:“有生之年,我想看見富士山頭插滿五星紅旗”。一個個稚氣未脫,卻將一個中國人的骨氣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謝謝,每一位平凡英勇的戰(zhàn)士。
那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如果沒有英雄先烈們在戰(zhàn)場上的浴血奮戰(zhàn),拋頭顱灑熱血,那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大好河山,更不會有今天的我們這樣舒服的日子。
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歷史的包袱不會拖累我們,會讓我們更加努力前進。
誠然,何為有我們?即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我們。作為青年的我們要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鴻鵠之志,要努力學(xué)習(xí),在書山書海中充實自我,銘記歷史,為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夢而努力,貢獻出自己一份綿薄的力量。有濟無濟,不負青春。
光是站起來是不行的,一個國家想要在世界藍圖中久存,其文化必須繁榮發(fā)展,文化的接力棒傳入我們青年的手中,我們青年便應(yīng)同離弦的箭一般,有力的奔跑。文化依舊有力量,青年一代便有未來,民族便有希望。努力珍惜現(xiàn)在的一切學(xué)習(xí)機會,努力學(xué)習(xí)努力奔跑吧青年。
《八佰》觀后感 篇10
影片開頭,同一場景,兩種景象。隔著一條蘇州河,一邊歌舞升平,繁華似錦,一邊奮勇殺敵,滿目瘡痍。天堂和地獄用來形容當時的場景再合適不過。對八百勇士(據(jù)歷史記載,當時四行倉庫只有400多人,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來說,他們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魂,只要他們在一天,就不能讓日本人隨心所欲。對于河對岸的百姓來說,八百將士的存在給了他們安全感,給了他們希望,喚起了他們的意識覺醒。
《八佰》講述的是淞滬會戰(zhàn)末期,謝晉元所率524團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后一塊陣地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日軍四天四夜的故事。面對敵人的飛機、大炮、毒氣彈,他們毫不退縮,即使只有小米加步槍,他們也一次又一次的把敵人擊退,影片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華夏熱血兒郎的家國情懷!
電影中最讓我記憶的是三個場景:一是影片前半部分,當日軍抵近企圖爆破守軍所在大樓時,一位身上綁滿手榴彈的中國士兵,毅然從樓上跳下,與敵人同歸于盡;第二個場景是升國旗,明知升國旗會激起日軍的憤怒,面對的將是更猛烈的進攻,但是國旗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尊嚴,為了樹立國人信心,他們用人墻護旗,人在棋不倒;三是影片末尾,八百冒著敵人密集火力,在槍林彈雨中沖橋撤入公共租界的場景。為了大局,明知這一場撤離就是送死,他們卻沒有一個人退縮,毅然決然向前沖。劇中,團長說:要想真正打贏這場戰(zhàn)爭,靠四行倉庫里的八百壯士是不行的.,得靠他們背后的四萬萬同胞。何香凝先生說: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我們深知今天的太平生活是革命先輩們用身軀、用鮮血打拼出來的,是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團結(jié)一致、一致對外鑄造出來的。我們未出生在戰(zhàn)爭年代,不能為祖國的解放而奮戰(zhàn)沙場。但是,既然我們出生在這個和平發(fā)展的時代,就應(yīng)該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xué)習(xí),認真奮斗。戰(zhàn)爭年代造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年代為我們保留了尊嚴和美好。我們應(yīng)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yīng)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八佰》觀后感 篇11
電影《八佰》取材于一九三七年淞滬會戰(zhàn)的最后一役,講述了日軍攻打上海時,“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抗日歷史故事。實際上只有四百二十人參加了戰(zhàn)斗,為了壯大聲勢,謝晉元副團長對外號稱有八百人,此即“八百壯士”的由來,就是這“八百壯士”用智慧和勇氣抵抗日軍四天四夜進攻的故事。
隨著一聲警報聲響起,一支來自民間的保安團的隊伍從田地里走出,到達上海。這時狂風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閘北已經(jīng)變成一片廢墟。電影開始了,戰(zhàn)斗也打響了。
四行倉庫的一邊是富麗堂皇、聲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邊是戰(zhàn)火紛飛、一片狼藉的“地獄”戰(zhàn)場,中間隔著蘇州河,一座橋把兩邊連了起來。
在戰(zhàn)斗中,日軍為了尋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護下,拼命的挖掘墻洞,企圖在墻內(nèi)安裝炸藥把墻炸開進入四行倉庫。戰(zhàn)士們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軍開火,還是無法讓日軍的坦克停止,四行倉庫瞬間危在旦夕。陳樹生發(fā)現(xiàn)如此危險的境況,為了阻止日軍爆破墻壁,他把手榴彈綁在自己的身上,從樓上縱身一躍跳下與敵人同歸于盡。“舍生取義,兒所愿也!边@就是陳樹生留給母親的.最后的話。后面的戰(zhàn)士也奮不顧身的跳了下去,他們保衛(wèi)了四行倉庫的第一步入口處,他們用生命來守衛(wèi)著四行倉庫,為祖國而戰(zhàn)。
在租界的人們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們勇敢戰(zhàn)斗的場面,被戰(zhàn)士們的勇敢、忠誠而折服,他們把家里的很多東西都送入四行倉庫,藥物、食品等源源不斷的送來。
伴隨著太陽從東方升起,一面嶄新的旗幟在四行倉庫樓頂上屹立。勇士們矗立著,面向迎風飄揚的旗幟,敬著軍禮。突然,日軍的戰(zhàn)斗機從南岸飛來,瘋狂的向樓頂掃射,日軍的目標就是想把旗幟打到,但是四行倉庫的戰(zhàn)士們拼死守住旗幟。前一排的戰(zhàn)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戰(zhàn)士前仆后繼,無論是生還是死他們緊緊地握住旗幟不放,要讓旗幟屹立東方。旗幟就是軍魂,旗幟就是民族的希望。
電影結(jié)束了,電影院里傳出哽咽的聲音,包含著我的眼淚。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薄鞍税賶咽俊睘榱嗣褡,為了國家,他們拼盡全力,英勇抵抗。正是這種保家衛(wèi)國的頑強斗爭,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是未來和平的守護者,更要銘記戰(zhàn)亂紛飛的過去,和平來之不易。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壯士,銘記英雄,勿忘歷史,共鑄和平。
《八佰》觀后感 篇12
管虎導(dǎo)演的《八佰》上映后,我一直密切關(guān)注著,近日有幸參加了公司組織的觀影活動,也算圓了觀看《八佰》的心愿。
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zhàn)末期,中日雙方激戰(zhàn)已持續(xù)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四百二十余人,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在上海四行倉庫!拔迦藶槲,百人為卒”,于是影名《八佰》。
伴隨著燈光的關(guān)閉,電影開始:一支保安團穿梭在雜草叢生的荒原,幾個人嘴里念叨著湖北方言,“迅速打掃戰(zhàn)場,秋收前回家收莊稼”。懷著疑惑的想法隨著鏡頭一拉,不遠處便是黑煙滾滾、斷壁殘桓、滿目蒼夷的上海城,心里一窒,他們此去必兇多吉少。鏡頭一轉(zhuǎn),保安團被日軍發(fā)現(xiàn),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擊,不得以以逃兵的身份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
隨著鏡頭一暗,一條蘇州小河分隔了四行倉庫與英法租界地,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形成強烈對比,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尸橫遍野,給人印象深刻。
影片中戰(zhàn)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日軍組隊扛著鋼板陣沖到最薄弱的西墻下,爆破樓體,我方手榴彈又不起作用,在這最萬分危急的時刻,一個從電影一開始就沒出現(xiàn)的小角色卻讓我記住了他的名字—陳樹生。
他脖子上掛上兩捆手榴彈,沖向被日軍炸開的墻口,拉開弦又身中數(shù)槍,毅然決然的縱身跳了下去。嘭!接著一個又一個戰(zhàn)士捆著手榴彈跳了下去,聽到那聲“娘,孩兒不孝了!”我已經(jīng)控制不住眼淚,握緊的'的拳頭一直沒松開過,正所謂“我以我血薦軒轅”。
國難當頭之際,看賭場的小刀哥、臺上的戲子、女童子軍、沒了工作的老師,都成為了英雄的化身。恰恰是這樣一群卑微的普通人克服了對死亡的恐懼頑強的抗戰(zhàn),寧死守護國旗不倒。
這部電影觀看完,我遲遲不能從悲傷中緩解過來?梢哉f電影中的許多片段讓我感受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生命的脆弱。還有來自民族苦難的同情,也來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氣,小人物在家國大義面前的舍生取義。
電影之中的那匹大白馬,在如此混亂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通體雪白、長鬃飛揚,它代表的是希望和未來,也是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無畏不屈精神的延續(xù)。歷史雖然過去了,但是我們要牢記歷史,要努力變得更加強大,才不會讓歷史重演。
向逝去的先烈們,致敬!
《八佰》觀后感 篇13
八月份,電影大作《八佰》即將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觀眾們還是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的。有人預(yù)測,《八佰》上映后,其票房很有可能會超過的票房冠軍《戰(zhàn)狼2》。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zhàn)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zhàn)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zhàn)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電影《八佰》由管虎導(dǎo)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yè)影片,本應(yīng)該于7月5日全國上映,最后卻擱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樣都很清楚,《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jù)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zhàn)。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軍便加快了侵華的步伐,并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
而電影《八佰》,便講述了發(fā)生在淞滬會戰(zhàn)期間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為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占領(lǐng),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占領(lǐng)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后,謝晉元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并據(jù)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于中國軍隊守衛(wèi)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只孤軍。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后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一起齊心協(xié)力,多次打退了日軍的進攻。
第一天戰(zhàn)斗,我軍共消滅敵兵80余名,傷敵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國人民的嚴厲懲罰,"皇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實,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一個營的兵力。該營士兵陳德松在《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一文詳細記述道:"以該團第一營為基干,組成加強營,仍用團番號。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排。"為迷惑敵人,在記者采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說。
【《八佰》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八佰》觀后感09-05
《八佰》觀后感09-05
八佰觀后感09-06
[精選]《八佰》觀后感07-06
電影《八佰》觀后感11-22
八佰觀后感(15篇)02-18
電影八佰觀后感優(yōu)秀01-07
八佰觀后感15篇11-22
《八佰》觀后感12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