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熱門】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
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我還在兵團,那時的消息很閉塞,只能從報紙上看看這方面的消息,但報道的也不多,后來報紙上連載《唐山大地震》,才更詳細地了解了大地震的詳情。
今天看了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又一次從視覺上感受了唐山大地震當年的情景,看電影的過程中我大哭了三次:四川大地震的鏡頭中媽媽讓醫(yī)生鋸了女兒的腿;元妮和方登母女相認;她們一家人在墓地方登向媽媽懺悔,這些演員演得都太好了,但還是最喜歡徐帆的表演,很真實,沒有表演的痕跡。
但影片穿幫的地方也不少。比較明顯的情景有:元妮的.電話沒聲,老牛換了兩節(jié)電池就好了。我認為不太對吧,我家的電話沒聲都是線路的事,電池是管來電顯示或液晶窗的呀;方登的養(yǎng)父在練大合唱時竟然唱的是《走進新時代》,后面的鏡頭跟著的是97年的春晚,那大合唱就是96年的事了,96年哪有這支歌呢?
總之,再好的影片也是會有遺憾的。還是看主流吧。
沒看過朋友的看看吧。真的很感人。也正好讓淚水沖洗一下眼睛。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2
1976年,一夜間,唐山暴發(fā)了大地震!頃刻間,一座座房子倒塌了,砸死了一個個生命,呼喊聲,求救聲一聲接一聲,我看到這,心里一下子揪了起來。
故事講的是一個爸爸跑回家救自己的女兒和兒子,不幸被石頭砸死。兩個孩子被壓在同一個石板下,可只能保一個,媽媽兩個都要保,時間不容考慮,媽媽違心作出了選擇保兒子。最終女孩得救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30年沒去找親人,因為她一直忘不了媽媽說的`話保弟弟。
30年后, 汶川發(fā)生了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她,豪不猶豫的回到了祖國,來到了第一線,積極參與救人,弟弟一聽到地震的消息,也是來到了汶川參與救援,她們相遇了。
回到了家鄉(xiāng),她才知道媽媽在她不在這些年,畫像前放著她喜愛吃的水果、墓里弟弟上學的課本,她也有一份、弟弟要給她買新房她不住,就是好讓她們認識回家的路、30年沒嫁人,媽媽心中一直有那沒倒的家。她哭了,大家都哭了······
母愛不是自私的,母愛是偉大的!災難是無情的,人和人之間的親情是無價的!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3
本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普通且幸福的四口之家經歷了唐山地震和地震后的故事。那場地震先帶走了父親,后面剩一個無助的母親面臨兩個孩子二選一的難題,媽媽的'“救弟弟”帶走了姐姐那一刻生的希望,可從母親的視角來看姐姐的“去世”也使她陷入了三十多年的深深自責當中。一場地震影響這對姐弟今后的人生。
地震帶走了弟弟的一只胳膊,但他在往后的人生中,并沒有因為失去這只胳膊而失去人生奮斗的方向。而姐姐劫后余生,遇到給她新生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最后的他們也擁有了美滿幸福的家庭。直到又一場地震讓他們再次相遇,因為經歷,因為感同身受,姐弟倆都去援救了和他們一樣經歷災難的人。
或許冥冥之中一直存在緣分,后來他們團聚了,也釋懷了,彼此相擁而泣,家人始終是家人。我依舊記得電影中有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所以我們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也許有些痛是一輩子也抹不掉的,但總會有人關心你,在乎你,理解你,因而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的愛與包容,感恩越來越強大的祖國。一定要堅信風雨之后定會有彩虹。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4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年,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發(fā)生了大地震,7.8級的地震把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了一片廢墟。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
震后,元妮獨自撫養(yǎng)兒子。劫后余生的`方登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yǎng),進入了全新的世界。姐弟從此天各一方,32年之后,汶川大地震時,方達和方登同時為志愿者趕赴現(xiàn)場重逢了,救援結束之后,他們回到了在杭州的家。
看完影片我深有感觸年,僅僅23秒,唐山毀于一旦!誰知32年后汶川發(fā)生大地震,又把人們帶回了1976年。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是當方登回到家,母親給她下跪時的情景和方登在父親墳前后悔,痛哭流涕的樣子,一聲聲的對不起使我淚如雨下。
母親的偉大,是無法形容,在一些困難的抉擇面前,無論他們做的對與否,我們都要原諒他們,因為父母都是為了孩子著想的。
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是弱小的,但人類絕不會向災難屈服,因為人類是堅強的!有我們偉大的黨和政府在,災區(qū)一定會重建家園,災區(qū)人民也一定會過上幸福美滿的新生活。唐山如此,汶川亦是。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5
今天下午,我和張瑞澤一起到萬達影院看《唐山大地震》。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1976年7月中國唐山發(fā)生了一場大地震。一戶人家有兩個孩子,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達。在地震時兩個人被同一塊水泥板壓著。怎么辦?救姐姐,弟弟就被壓著;救弟弟,姐姐就被壓著。他們的媽媽心急如焚!當救援的人們告訴她,快點做出決定,否則兩個孩子都沒得救了時,他們的媽媽只好痛苦地選擇了救弟弟。幸運的是,方登并沒有被死神奪去了生命,后來被一戶解放軍收養(yǎng)了。1986年,方登抱著救死扶傷的理想報了醫(yī)學院。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方登從加拿大飛回中國,加入救治病人的隊伍中。發(fā)現(xiàn)他的.弟弟也在救災當中。后來,方登和弟弟,媽媽團圓了。
看了《唐山大地震》后,我感到災難是無情的,但人要有堅強的心靈去戰(zhàn)勝災難。這部影片更讓我欽佩的是方達雖然被地震奪去了一只胳膊,但是他還是艱苦創(chuàng)業(yè),過上了幸福的日子。他那種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6
唐山,是一座鳳凰城。在經歷了一九七六年那次刻骨銘心的大地震后,她浴火重生,成為了一座嶄新的,文明的城市。在新的幸福生活里,我們并沒有忘記這座城市經歷過的'痛苦。三十四年后的《唐山的地震》就再一次感動了無數(shù)的觀眾,我也是這些觀眾中的一員。
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唐山生活的方大強一家四口遭遇了唐山大地震。方大強長眠不醒;方凳、方達姐弟倆被分別壓在一塊水泥板的兩頭,媽媽元妮只能選擇救一個孩子:一旦撬起水泥板的一頭,那另一個孩子將被壓死。元妮最終選擇救弟弟……但姐姐方凳也僥幸逃過一劫,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三十二年以后,在汶川地震的唐山救援隊,姐弟倆終于相認,方凳也原諒了母親。
在影片片尾,方凳和母親在自己的“幕”前抱頭痛哭。方凳說:“在我見到方達時我就后悔了。他是我弟弟!他還活著!”這句話使我潸然淚下。一個險些奪走她生命的人,方凳可以為“他還活著”而痛哭,為“他還活著”而內疚,為“他還活著”而后悔……這是多么感人的親情。
唐山大地震已經過去了三十四年。但這座城市里的人們不會忘記這次痛苦。在這次地震中,我見識到了他們的堅強和親情。相信,他們會歷經火焰的痛苦重生鳳凰的美麗!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7
星期六爸爸帶我去看電影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電影主要演了1976年在我國唐山發(fā)生了一場7.8級的大地震,地震僅僅23秒,一個繁榮的城市灰飛煙滅,一片廢墟。有一對雙胞胎姐弟被壓在同一塊樓板的兩端,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條件下,救出其中一位,另一位就會被壓死。在大家的催促下,痛苦的媽媽選擇了救弟弟,放棄姐姐,媽媽的話被壓在石板下的姐姐聽到了,她傷心的哭了,弟弟得救了,卻失去了一只胳膊,而他的姐姐也奇跡般的活了下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了。20年后姐姐考上了醫(yī)科大,弟弟也從一個蹬三輪的車夫干到了一家公司的`老總。
2008年四川汶川發(fā)生了7.8級地震,姐姐和弟弟都參加了救援隊,在地震現(xiàn)場姐姐感受到了,在天災面前人類是多么的微小,他徹底理解了母親。在救援中他和弟弟相知相識了。他們一起來看媽媽,32年的風霜換來了母女重逢,年邁的媽媽跪在女兒面前請求女兒原諒她,母女抱頭痛哭。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感到天災是多么的無情,母愛是多么的偉大。我們是多么的幸福,我們要理解父母好好學習。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
7月22日下午4:20和好友一起看了《唐山大地震》,哭得很厲害。7月25日下午4:00又陪另一個朋友看了第二遍,沒想到哭得更兇了,看來我的年齡是大了。
我雖然沒有經歷過那么大的災難,但從小就生活在地震高發(fā)區(qū),半夜從樓里跑出來的經歷還是有的,而且與親人分離、參加救災的經歷也有一些,所以看到一幕幕場景總好像有那么一絲絲的熟悉一般,老是不能把心平靜下來。第一次看時,感動是一波一波的,所以淚水還有節(jié)制。但到了第二次,從一開始震,我就淚如泉涌了,越哭越傷心,似乎想一下宣泄盡心中的波瀾,這可能和我最近事業(yè)生活都不順身體又有病有關吧。我看不得老百姓受苦,真的',這不是我標榜自己,而是我這個人心軟,來自于底層,知道底層百姓的艱難、困苦。
陳道明演得真好,演出了一個真軍人、真男人的感覺,能與這樣的人相伴是幸福的。徐帆大家都說演得好,但我覺得這個演員本身有點軟。
一個城市可以鳳凰涅磐、浴火重生。人呢?我也可以嗎?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9
聽說《唐山大地震》的票房過億,而今天又是唐山大地震34周年忌日,所以,便約了朋友一起前去觀看。都說看這電影要準備好紙巾,還真是,一場電影下來,一起去的好友早已泣不成聲了。好半天都沒說話呢!
那一場八級地震就發(fā)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瞬間,天變紫了,房屋垮塌,當時人們都在睡夢中,對來臨的地震渾然不知,因此,死傷無數(shù)。那一刻,大地在顫動,人們的心也在隨之顫動。但是,那一場不應該發(fā)生的地震還是發(fā)生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可是,死去的人有24萬人多,受傷的'人更是不計其數(shù)。電影中描寫的那個家庭,父親在地震來臨時冒死救回了母親,母親在震后選擇救弟弟而放棄姐姐的那一種對自己親生骨肉的割舍,女兒對母親的怨恨以及母親堅決不再嫁的那種對她丈夫的真誠。那,都是那一場大地震之后所有家庭的真實寫照。
現(xiàn)在,那些所謂的都市人整天在外奔波,那友情,親情已經隨之減少,F(xiàn)在,朋友都已經被在各種場合中利用,“友情”這兩個字已經遠去。而且,親人也可以隨時被出賣。因此,“親情”這兩個字也漸漸模糊,也漸漸迷茫。
希望,那些都市人也可以來看看這部《唐山大地震》,它,可以讓你的心靈之湖中的船只漸漸靠岸。讓你重新找回你曾經丟失的親情,友情。
正如漢密爾頓所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是人,人身上最偉大的是心靈!弊屛覀儌ゴ蟮男撵`隨之顫動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
xx月xx日是唐山大地震正式播放的時間,我們坐車到南坪萬達廣場去看唐山大地震,我們買了票,走進電影院,我非常高興,因為這次是我第一次看電影,我們走進電影院的4號廳找到了自己的坐位,并坐下來,最先開始播了二十分鐘的廣告,聲音大得不得了,我的耳朵都快被震聾了,終于開始了,1976年7月28日3時,唐山市有非常多的蜻蜓在飛,到了晚上,唐山市的天空變成紫色了,整個唐山市在23秒內夷為廢墟,24萬人死亡,5000人變成殘疾人。有一塊水泥板壓住了一對龍鳳胎,男的'叫方達,女的叫方登,因為一塊水泥板里面壓住了兩個人,如果敲開姐姐那邊就壓弟弟那邊,所以只能救一個,他們的媽媽說:"救弟弟。"于是弟弟被救了出來,姐姐被甩在了死人堆里,下起的大雨把她給淋醒了,她開始去找她的媽媽,可是還是沒找到,然后她遇到了兩位軍人,最后她被兩位軍人收養(yǎng)了。后來方達和方登在汶川相遇了。最后,他們(她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非常悲傷,也非常感人,里面的母親一直想到自己的罪過,一直感到心痛。三十二年的時間里面,她說了二十年,回家的路怎么走,這真讓人感動,這個媽媽真的很偉大。讓我們珍惜生命,珍惜我們的親人,珍惜我們的媽媽,好好生活每一天。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
1976年7月28日一場突如其來的7。8級地震,使無數(shù)家庭家破人亡,無數(shù)孩子在一瞬間成了孤兒,造成24。2萬人死亡。
故事從一個幸福家庭說起,那一天,他們全家沉浸在幸福當中。晚上,天氣又悶又熱,狗汪汪叫,魚兒在水面上不停地跳。地面開始震動,他們還沒反映過來,轟隆隆房屋倒塌了,“快跑,地震了!备改概艹隽朔孔。轟、又有房子倒塌了,這響聲讓母親反映過來,他們的孩子還在里面?墒,房子蹋了,父親為救孩子沖進倒塌的房屋,不幸遇難。房子倒塌聲中夾雜著人們的哭聲,地上一片廢墟。這時母親發(fā)瘋似的.往廢墟跑去,水泥板下傳來陣陣喊聲:“媽媽,媽媽!币恢皇衷趽u擺,“我的孩子。”母親跑過去。解放軍們已經到了,展開救援,母親大喊:“這里有活人!瘪R上有人跑來,看了情況后,努力救援,當兩個孩子被發(fā)現(xiàn)壓在同一塊石板下,一位解放軍走到母親面前說:“我們已經努力了,但只能救一人。”“救兒子,救兒子!蹦赣H痛苦地做出了選擇。
32年過去了,母親天天祈禱。兒子成家立業(yè),可他們不知道,女孩還活著,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女孩因不理解母親,記恨母親32年。2008年汶川地震,當她看到地震救援時,一位母親為保其他人的安全,不惜鋸斷女兒的腿,她終于理解了母親。女孩回到老家,和母親相認。
地震,一種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一種可怕的災難。災難無情人有情,只要我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明天會更好。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始于1976年,終于XX年。唐山地震讓方登一家生死兩重,汶川地震救災中卻讓她家人破鏡重圓。如果沒有那23秒的地震,他們會如同所有普通中國家庭一樣,在年華中成長、年華中老去。這故事結構是戲劇、是命運、更是一個輪回,輪回中映照的是中國草頭百姓辛苦、掙扎、尋找、回歸的32年。
欣賞過該電影的觀眾,帶著哭紅腫的眼睛,用沙啞的嗓音談論了影片所帶來內心的感受。他們稱:除去開場10分鐘的驚心動魄和結尾10分鐘的'感天動地,電影敘事中間的部分幾乎看不到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慟哭?墒撬麄兊难蹨I卻是不自主的流了下來。他們一致認為該影片帶來的不僅是視覺、聽覺的震撼,更是心靈上的震撼。每一個中國人都該靜下心,接受電影《唐山大地震》帶來的心靈沖撞。
觀眾不僅在影院灑下了淚水,還在影片的100分鐘內收獲了人生真諦。有觀眾稱,沒有什么比和親人在一起是幸福的了。雖然人命在自然面前不如草芥,但是我們只要珍惜這份情,沒有什么可以分離我們。影片帶給觀眾最大的感受就是對死者的懷念,對死者的致敬,是為了生者可以活的更好,可以懂得活著的意義。
影評人劉邦邦評價了電影的情感基調,“不矯情不煽情,是《唐山大地震》難為可貴的情緒基調,它勾畫了清晰卻又高明的情感脈絡。其間融匯了各種情,而導演高明之處則在于,沒有將他們熬成一鍋濃烈的湯,而是有節(jié)制地慢慢勾兌!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3
7月26日晚上,媽媽帶我和哥哥去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令我很震撼。
這部電影主要講: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了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讓幸存者陷入一個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令我最感動的一個場景就是:在唐山大地震發(fā)生后的幾十年里,四川汶川也同樣受到了地震的威脅。原本學醫(yī)的方登知道了,二話不說的背上醫(yī)藥包迅速從加拿大趕往四川。巧合的是,在唐山發(fā)生地震時斷了一只胳膊的方達也參加了救援。晚上,方達跟其他救援的人講起了1976年在唐山救姐弟倆的情形。他說的每一句都被離他不遠的方登聽到了,32年沒見的姐弟倆終于重逢了。
這部電影最令我震撼的`有兩個數(shù)字—–23秒32年。在23秒中,地震震倒了25萬多戶幸福的人家,死去了上十多萬的人。而方登卻在過去了32年后和家人相遇。這種親情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這部電影中,它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在任何災難下,什么東西都可離去,唯獨一種東西不能離去,那就是——親情,親人永遠都是親人!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4
星期六爸爸帶我去看電影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
電影主要演了1976年在我國唐山發(fā)生了一場7。8級的大地震,地震僅僅23秒,一個繁榮的城市灰飛煙滅,一片廢墟。有一對雙胞胎姐弟被壓在同一塊樓板的兩端,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條件下,救出其中一位,另一位就會被壓死。在大家的催促下,痛苦的媽媽選擇了救弟弟,放棄姐姐,媽媽的話被壓在石板下的姐姐聽到了,她傷心的哭了,她也恨她的媽媽。弟弟得救了,卻失去了一只胳膊,而他的姐姐也奇跡般的活了下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了。20年后姐姐考上了醫(yī)科大,弟弟也從一個蹬三輪的車夫干到了一家公司的老總。
2008年四川汶川發(fā)生了7.8級地震,姐姐和弟弟都參加了救援隊,在地震現(xiàn)場姐姐感受到了,在天災面前人類是多么的'微小,他徹底理解了母親。在救援中他和弟弟相知相識了。他們一起來看媽媽,32年的風霜換來了母女重逢,年邁的媽媽跪在女兒面前請求女兒原諒她,母女抱頭痛哭。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感到天災是多么的無情,母愛是多么的偉大。我們是多么的幸福,我們要理解父母好好學習。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5
星期三下午,我們在學校食堂里看了一部電影:《唐山大地震》。這真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好電影。
1976年,河北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發(fā)生了大地震。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最后,妻子李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救弟弟”這三個字深深地印在了方登心頭。
慶幸的'是方登劫后余生,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yǎng)了她,改變了她的生活,但方登心里一直沒有忘記生死關頭媽媽放棄了她,“救弟弟”這句話一直在她的耳邊回蕩,她恨媽媽。養(yǎng)父母不止一次地鼓勵她回唐山尋找親人,但方登始終不愿再回去。
32年后,姐弟又在地震救援中偶然相遇,一家人終于團圓。面對女兒,李元妮跪了下來。虧欠、悔恨、欣喜、驚訝,母親的淚水奪眶而出。也就在此時,方登對母親的怨恨也終于消逝了。
看到這里,我感動得淚流滿面。
32年,作為母親的李元妮遭受著良心的折磨,作為女兒的方登,則在思念與怨恨的矛盾心情中生活。幸運的是,母親的愛和女兒的寬容終于使她們重新團聚,這濃濃的母女深情,多么令人感動與敬佩!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相關文章: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06-29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5-29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18
《唐山大地震》 觀后感11-08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2-26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2-23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熱門】06-13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熱門]07-05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實用)07-05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必備]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