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 推薦度:
-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必備)
當(dāng)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呼蘭河傳》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
近期,讀了兩本書,《呼蘭河傳》和《殺死一只知更鳥》。讀罷再度回味時,大致把兩本書做一下有趣的對比,慢慢推敲一下,似乎有一些耐人尋味之處。好比漢堡之于蒸饃,雖然風(fēng)格迥異,亦有相通之處。
蕭紅生于1911年,哈珀李生于1926年,兩人生活的年代只相差15年。兩本書均帶有自傳性質(zhì),都是以兒童清澈的眼光描寫孩提時代周圍的世界,一個描寫民國時期呼蘭河小城的風(fēng)土人情,一個描寫美國大蕭條時期梅科姆鎮(zhèn)的社會生活。
兩個小城的風(fēng)貌形不同而神似。呼蘭河小城只有兩條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若有車馬走過,則煙塵滾滾,下了雨滿地是泥,而且東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個。蕭紅家的后園中有一棵玫瑰,花朵像醬油碟那么大,開得茂盛而芳香。梅科姆是個疲疲沓沓的老鎮(zhèn)。一到雨天,街道就成了紅色的爛泥坑。人行道上,野草叢生,縣政府大樓搖搖欲墜,鎮(zhèn)上的院子里種著潔白晶瑩的山茶花,夏天時開得如火如荼。呼蘭河的人們一年四季里風(fēng)霜雨雪地過活著。梅科姆鎮(zhèn)上的四種人包括縣城里的人、林子里的人,垃圾場旁邊的人、黑人們各自不緊不慢地生活著。呼蘭河城里有探訪員們?yōu)楦鞣N消息作傳,梅科姆有斯蒂芬妮充當(dāng)運送消息的英吉利海海峽。呼蘭河的人們借助鬼神尋求解脫,在精神上的盛舉,如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梅科姆鎮(zhèn)上的人們則到教堂里求得靈魂的.救贖。
關(guān)于教育和啟蒙,不論地域和膚色,童年的影響都將伴隨孩子的一生。蕭紅童年就跟祖父學(xué)詩。早晨念詩,晚上念詩,半夜醒了也是念詩。斯庫特則常常蜷縮在父親的懷里讀書讀報。呼蘭河有兩家學(xué)堂,高等小學(xué)里最大的學(xué)生二十四歲了。梅科姆的學(xué)校則有很多學(xué)生每年開學(xué)的第一天他們來報個到,以后就不來了。管考勤的老師把他們弄來的,威脅他們說要不來就帶他們?nèi)ヒ娋L。她認(rèn)為只要把他們的名字寫在花名冊上,開學(xué)的第一天把他們弄到學(xué)校來,她就算執(zhí)行了規(guī)章制度。讓人驚嘆的是梅科姆縣那時就有強制義務(wù)教育的規(guī)定了,學(xué)生不來上學(xué)要報警,盡管流于形式,仍然嘆服實行強制義務(wù)教育之早。
封建禮教和社會偏見對人的迫害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命運。12歲的小團圓媳婦被折磨致死,15歲的拉德利被禁閉得十五年沒有露面。阿迪克斯說:“總有一些辦法能使人變成幽靈!
當(dāng)讀到知更鳥一書中最溫馨一段:“杰姆和我每天傍晚在街角迎接阿迪克斯下班,經(jīng)過杜博斯太太家門口時,阿迪克斯瀟灑地摘下帽子一揮,祝她明天過得愉快。阿迪克斯當(dāng)著杜博斯太太的面把我悠起來放在肩膀上,一家三口在暮色中一路走回去。正是這時我覺得父親是世界最勇敢的人,雖然他從不擺弄槍,也從未參加過任何戰(zhàn)爭!
祈愿世上的孩子們都能坐上這樣的肩膀。
勇敢的杜博斯太太離世時像山風(fēng)一樣自在,不虧欠任何人,不依賴任何東西。馮歪嘴子不但沒有感到絕望已經(jīng)洞穿了他。因為他看見了他的兩個孩子,他反而鎮(zhèn)定下來。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負(fù)著他那份責(zé)任。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rèn)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紀(jì)念碑上雖然沒有刻下這些平民英雄的名字,在文學(xué)的園地里他們宛如一顆樹、一株勁草散發(fā)的自己的芳澤。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2
因為遇著了《我家有個大花園》,遇著了《三月的原野》,便生出了想去讀讀蕭紅作品的愿望!段壹矣袀大花園》多美呀!作者用清新干凈的筆觸寫盡了記憶中園子的模樣。也深深地表達(dá)了自己對園子的熱愛,對祖父的思念。《三月的原野》像個嬰兒,嫩嫩的。這里,那里都透著綠,甚至就連牛糞也是嫩嫩的,新鮮的,冒著熱氣。河冰偶爾的莽撞了些,苦悶又奔放的流著,但不妨礙原野的柔和與生機。由此,我喜歡上了蕭紅,喜歡她筆下的世界。
在午后閑置的時光里,《呼蘭河傳》在我眼前徐徐展露出她的容顏。
我驚訝呀!呼蘭河冬天的寒冷。小說一開筆就說“嚴(yán)冬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大地則滿地裂著口!痹缇吐犝f北方的冬天寒冷無比,但哪里曉得是這般模樣:嚴(yán)冬到了,老人的胡子結(jié)了冰。豆腐盤子翻了,豆腐就被凍在地上,撿不起來,這是多么奇妙呀。缸會被凍裂,門會被雪封住,推不開。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并不因為寒冷而減淡了他們的快樂呀。也許在冬天到來的時候,他們早做了防犯。也許他們就是一群簡單而快樂的人。
又也許這些人本來不是這樣,是因為作者深深的熱愛而把這一群人塑造得這樣開朗幽默。
呼蘭河人在嚴(yán)寒面前,會撒嬌的說:“好厲害的天!小刀子一樣!边@嬌嗔可比《紅樓夢》里“風(fēng)霜刀劍嚴(yán)相逼”溫柔得多。面對大雪封地,饅頭散了一地,此時此刻,如果是你,看到裝著饅頭的箱子翻了,饅頭滾了一地,還有路人揀到了吃著走了。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也許會怨天尤人,雷庭大作吧。而賣饅頭的向著那走不太遠(yuǎn)的吃他饅頭的人說:“好冷的天,地皮凍裂了,吞了我的饅頭!毙新返娜寺犃诉@話都笑了,我也笑了。窮困艱難的日子里竟有這樣的樂觀與幽默。我真的很佩服這群呼蘭河人。
當(dāng)然,我還特別喜歡作者的祖父。那個笑口常開的老人就那樣自然而然的從作者的筆下走進了我的記憶里。當(dāng)作者把谷子和狗尾草混為一談的`時候,“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忝刻斐缘木褪沁@個嗎?’我說:‘是的。’我看著祖父還在笑,我就說:‘你不信,我到屋里拿來你看。’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蔽蚁氩徽撋钍鞘裁礃幼,會笑的人理應(yīng)獲得上蒼的眷顧。祖父活了八十歲。古語云:“耋耄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卑耸畾q的高齡難道不是福嗎?
祖父不僅愛笑,也極富耐心。他會把我叫去,慢慢給我分析谷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則沒有。祖父會容忍我把韭菜當(dāng)作野草一起割掉。會任由我拿著水瓢把水向空中揚去,而不往菜上澆。會糊里糊涂地讓我把玫瑰花插滿他的帽子。那滿頭紅通通的花朵,惹得祖母和父母親大笑起來。而我也笑得最厲害,在炕上打著滾的笑。
此時祖父也才明白,并不是雨水多,花開得香,是因為我這個搗蛋鬼在作怪惡。
祖父真是能文能武,不僅會侍弄園子里的花草,還會講詩!靶∩匐x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重重疊疊上陽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迎紅”,“兩個黃鸝鳴翠柳”,“春眠不覺曉”。原來,唐詩漢賦在時間的每個縫隙里都有它們的身影。而作者的調(diào)皮也是愈演愈烈,不僅一念起詩來,五間房都可以聽見。還把“幾度呼童掃不開”念成“西瀝忽通掃不開”。
祖父還是個手藝高超的廚子,祖父會燒全豬,掉到井里的小豬,鴨子被祖父抱到家里,用黃泥裹起來,放在灶炕里燒,燒好了就把那小豬撕開,立刻就冒了油,香氣撲鼻,饞了作者也饞了我。
在呼蘭河還有一個令我敬佩的卑微的小人物,馮歪嘴子。他自食其力,又當(dāng)?shù)之?dāng)媽養(yǎng)活了二個孩子。
呼蘭河里那個性情古怪的有二伯讓我想起了學(xué)校里以前的電工師傅。有二伯寄養(yǎng)在作者的家里,別人若不給他吃的,他就罵,給了他吃的,他又客氣地推辭。他常和麻雀說話,和黃狗聊天。在院子里乘涼,一大堆人講閑話,只有有二伯一聲不響的坐著。他若和人說話,使聽的人半天不得要領(lǐng)。這和電工師傅是多么相像呀,就像親弟兄。
在呼蘭河我最討厭的是團圓媳婦的婆婆。這個惡毒的老太婆,是她把年僅十二三歲的團圓媳婦給活活整死的。阿米徒佛,她是愚昧的,就為了要給團圓媳婦一個下馬威,而一步一步走向殺人的境地。團圓很剛烈,不肯屈服在婆婆的淫威之下,婆婆打了她一個月,吊她,用皮鞭子抽她,團圓想跑,婆婆就用烙鐵烙她的腳心,用鎖鏈子鎖她。凡是那惡毒的婆娘能想到的治人的辦法,全用上了。不過,她最后也沒得到好下場,開始是被云游真人騙走了五十吊錢。后來,團圓媳婦死了不久,她的大孫子媳婦就跟人跑了,她自己也死掉了。兩個兒媳婦,一個為著那團圓媳婦瞎了一只眼睛。另外一個因為她的兒媳婦跟著人家跑了,令她羞辱不堪,瘋了。
老胡家從此就不大被人記得。這就是因果報應(yīng)呀。種什么樣的因,結(jié)什么樣的果。
火燒云的變幻多姿并沒有養(yǎng)育靈秀純樸的呼蘭河人。這里的人們愚鈍、麻木、安于現(xiàn)狀。作者也說,她寫的并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了紀(jì)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地這里了。而茅盾評價《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fēng)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我還讀到的是艱難,是荒涼,沒有沈從文先生筆下湘西的溫情和熱烈。這一切也許都源自作者那顆受傷的心靈。在讀的過程中,我總是忘不了她那句“半世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蹦悄,蕭紅32歲。時間在那一刻停止了呼息。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3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此小說時,正是抗日最艱苦的階段,這使遠(yuǎn)在香港的蕭紅更加懷念自我的故鄉(xiāng)和童年,于是,蕭紅以自我的家鄉(xiāng)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chuàng)作了這部小說。在藝術(shù)形式上,它是一部比較獨特的長篇小說:它雖然寫了,但沒有主角;雖然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雖可各自獨立,卻又儼然是一整體。
第一章寫呼蘭河的自然風(fēng)光以及它的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那是一個既僻遠(yuǎn)又熱鬧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有一個"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禽獸和小孩,可居民們都在看熱鬧,沒有人出來加以整治。有的說應(yīng)當(dāng)拆墻,把道路加寬;有的說應(yīng)當(dāng)種樹,泥坑有水時扳著樹走。卻沒有一個人提議填平這個坑,盡管填坑并不難。
第二章寫當(dāng)?shù)厝藗?精神上的盛舉"——風(fēng)俗民情。小城故事多,每到舉行盛舉的日子,人們跳大神的跳大神,扭秧歌的扭秧歌,放河燈的放河燈,看野臺子戲的看野臺子戲,看廟會的看廟會,十分的熱鬧。
第三四兩章寫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鄰右舍。第三章主要寫我的祖父,祖父已年近七十,是一個慈祥溫和的老人。家里僅有祖父最關(guān)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門里門外,我寸步不離他,他常教我讀詩,帶我到后花園游玩,我走不動的時候,祖父就抱著我,我走的動了,祖父就拉著我,祖孫倆相依相伴,有著無窮的歡樂。第四章主要寫我們的幾家鄰居。西邊的一間破草房租給一家喂豬的;還有一間草房租給一家開粉坊的,他們常常一邊曬粉、一邊唱歌,過著很歡樂的生活;廂房里還住著個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還住著個趕大車的`胡家。
第五六七章分別寫三個獨立的故事,三個不一樣的生活杯具。天真活潑的小團圓媳婦的死,孤苦無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貧困的磨官馮歪嘴子的不幸。
第五章主要寫胡家的小童養(yǎng)媳——小團圓媳婦。她是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成天樂呵呵的,可婆婆想給她個下馬威,總是無端打她,左鄰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為,都說應(yīng)當(dāng)打。胡家就越打越兇,時間也越打越長,小團圓媳婦被折磨得奄奄一息。老胡家聽了跳大神人的話,又給小團圓媳婦用開水洗澡。洗澡時,很多人來看熱鬧,眼見她被滾燙的水燙暈三次,幾天后最終死去了。
第六章主要寫"有二伯"。有二伯是個老光棍,性情古怪,與人不大愛打腔,卻喜歡同石頭、麻雀、黃狗談天。聽祖父講,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戰(zhàn)爭時,多虧有他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被人罵"絕后",只要聽到有人這樣罵他,就會悲痛的大哭起來。
第七章主要寫管拉磨的"馮歪嘴子",他不但會拉磨,還會做年糕。馮歪嘴子沒有舉行儀式就有了孩子,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人見人夸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馮歪嘴子的幸福生活沒有得到祝福。大家的贊譽瞬間變成詆毀,都說王大姐壞,謠言層出不窮,馮歪嘴子受盡人們的冷嘲熱諷。過了兩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后因難產(chǎn)死去,馮歪嘴子常常含著眼淚,但他看到大兒子已會拉驢飲水,小兒子也會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絕望。在兒子身上,他看到了活著的期望。
無意識地違背了“幾千年傳下來的習(xí)慣而思索而生活”的小團圓媳婦在看客的麻木中被整死了,有意識地反抗著幾千年傳下來的習(xí)慣而思索而生活的馮歪嘴子則以含淚的微笑活了下來。
作者用孩子的視覺、散文詩一般的語言娓娓道來,是這部長篇小說的一大特色。讀這部小說,猶如欣賞散文、咀嚼詩歌一般的令人蕩氣回腸。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4
呼蘭河城,一個不繁華、不富裕的地方。這里的人們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讀著讀著,總覺得十分安靜,他們?yōu)榱嘶钪钪衲绢^人一樣。
這本書似乎把我們帶到了過去,那個灰色的世界。人們的無知與愚昧,活生生地害死了一個12歲活潑可愛的女孩。就因為太大方不符合這里的規(guī)矩,所以婆婆狠狠地打了小團圓媳婦,
生病后婆婆又想了很多辦法讓小團圓媳婦好過來。我都不知道這個婆婆到底是討厭小團圓媳婦還是可憐小團圓媳婦了。越往后讀心情就越沉重,十分同情她的遭遇,為她憤憤不平。為什么要打她?生病了為什么不去醫(yī)院?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當(dāng)時的迷信與待人的冷漠形成的。他們的迷信害得小團圓媳婦生不如死,最后還是被燙死了。作者寫出了對當(dāng)時社會上迷信做法的.諷刺。
通過這些,也反映出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好好地珍惜它們吧!這些來這不易。
再說說馮歪嘴子吧!他雖然是個普通的下等人,但生性樂觀,他一生肯定都是快樂的。他雖然受到別人的嘲笑,但并不把它放在心上,而且生活得更勇敢。如果當(dāng)時的人們都是這樣,那再也不會有像小團圓媳婦那樣的悲劇了。
當(dāng)作者寫到結(jié)尾時,讀著讀著總覺得很凄涼。隨著時間的變化,這些東西似乎已經(jīng)不在了,似乎又在回憶她和祖父的快樂時光,似乎又在懷念在這兒的種種時光,這里的歡樂,這里的悲傷。
《呼蘭河傳》記載了蕭紅童年時的歡樂與悲傷,感觸與同情。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5
《呼蘭河傳》是民國女作家蕭紅所著。它正如著名作家茅盾所說:“一首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fēng)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笔捈t以自己小時候的經(jīng)歷和口氣,寫成了這篇“如詩,如畫,如歌”的小說。
全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講胡家的團圓媳婦。團圓媳婦是個童養(yǎng)媳,才十二歲。她的婆婆很會持家,對家里的家禽家畜很是愛惜,對雞鴨豬狗都舍不得打,怕打了豬不長肉,怕打了雞不生蛋。。。。。。唯獨對小團圓媳婦,卻毫不留情,每天打八場罵三場,還美其名曰:不打成不了好人。結(jié)果,打出病來,也不去大夫那兒治病,迷信地東家要個偏方,西家討個秘方,把團圓媳婦放熱水里熱昏,再用冷水澆醒。如此這般折騰了許多次,活生生地把這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折磨致死,人財兩空。
從這個故事里,我不僅讀到了一個生活在公婆打罵下的童養(yǎng)媳悲慘的命運,更認(rèn)識到那個時代女子低下的地位。書里說到,當(dāng)?shù)啬腥舜蚱拮拥臅r候,都會理直氣壯地說道:“娘娘(廟會上的子孫娘娘)還得害怕老爺(子孫娘娘的丈夫)打呢,何況你一個長舌婦!”可見,男人打妻子,婆婆打媳婦在那個年代是一件天經(jīng)地義的事。連明媒正娶的女子都難逃脫被打罵的命運,更何況一個地位卑微,甚至可以說半是媳婦,半是傭人的童養(yǎng)媳。
其實,即使小團圓媳婦沒有被折磨死,她也會和那個年代大部分女子一樣,默默地為別人走完一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何去何從。被三從四德綁架了人生觀的女孩子,一生只知道完成三件事:出嫁,生子,持家。她們的一生,僅僅是服從,僅僅是一個附屬品:從父,從夫,從子。即使是大戶人家的女兒,也往往沒有屬于自己的完整的名字。她們的姓就是她們的標(biāo)識。父姓上冠以夫姓,便伴隨她們的一生,直至刻在墓碑上,留下一點她們曾經(jīng)來過的痕跡。 從“xx氏”,我們無從得知她是誰,有著怎樣的音容笑貌,只能看到兩個家族的聯(lián)姻。她們代表的不是自己,只是一個代號,一個附屬品,一個婚姻證明。在時代的限制下,她們只知道自己是某某的女兒,是某某的妻子,是某某的母親。她們并不知道她們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我”—— 作為一個“人”的真正自我。 正因為沒有自我意識,她們不知道自身的尊嚴(yán),當(dāng)然也無法認(rèn)識自身的價值,只能在打罵歧視下,或痛苦或麻木地走到人生盡頭。書中還提到,有些媳婦不堪忍受婆家的暴力或冷遇,回娘家訴苦,可是母親卻告訴她這是“命”。 這些年紀(jì)輕輕的女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悲哀甚至痛苦的“命”。有些人實在不堪忍受,只能輕生以求解脫。所以,生在那個時代的小團圓媳婦,她的命運注定是一場悲劇。
我特別關(guān)注這個章節(jié),還有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到今年年底,我也是十二歲。 幸運的是,我生在一個民主而開明的時代: 男女社會地位平等,每個人都可以有屬于自己的.名字,擁有自由的意志,懷有獨特的夢想,所以我擁有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認(rèn)為這樣才是正確的。人生而平等。既不應(yīng)該有地位,職業(yè)的歧視,也不應(yīng)該有性別的歧視。在我們周圍,優(yōu)秀的男同學(xué)和女同學(xué)各領(lǐng)風(fēng)騷;我們放眼社會,各行各業(yè)的男女精英各有千秋。性別,本不存在“誰比誰優(yōu)秀”或“誰比誰差”的問題。無論男女,作為“人”,不僅有社會責(zé)任,家庭責(zé)任,更需要為自己負(fù)責(zé)。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 同樣十二歲的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在大千世界里行萬里路,在夢想成為一名化學(xué)家,在夢想著諾貝爾的榮耀。我深深地同情同齡的小團圓媳婦,為她嘆息,為她流淚,也為自己慶幸命運的恩寵。
千年前,《木蘭辭》 用委婉詼諧的方式向男性世界宣告:“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千年后,我們迎來了男女平等的環(huán)境。既然有幸降生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名女生,我會更加自信自強,展現(xiàn)自己的風(fēng)采,發(fā)掘自己的潛能,追逐自己的夢想,努力活出自主的人生!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6
《呼蘭河傳》是一篇偉大的杰作!
蕭紅是個心思寂寞的人,但是從她身上我又看到一股極不平凡的魅力。就像她寫的《呼蘭河傳》,有人說它像小說,又有人說它像自傳,蕭紅的文章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令人不明其中的因此然。
《呼蘭河傳》不像《城南舊事》,雖然同樣是寫小城里的故事,可《城南舊事》給我的感覺像是一朵含苞怒放的花,緊緊的讓人讀得輕快自然;但《呼蘭河傳》不一樣,它就像一盤顏料,什么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全都混在一齊,令人琢磨不透,可又別有一番韻味!
《呼蘭河傳》是一片美文,文章中,極有藝術(shù)感的.文字令人心動不已;《呼蘭河傳》也是一篇寂寞的小說!當(dāng)時的蕭紅,一個人身在淪陷的香港,心中苦悶而寂寞,這種情緒,透過文字滲透進了我們心中。
在第二章《小城三月》中,我在不知不覺中,又看到了另一個蕭紅。小城的三月風(fēng)景如畫。瞧,“三月的原野綠了,像地衣那樣綠,透在那里、那里”,好一個“那里、那里”,連一片草地都能寫得如此唯美、動人!
再看看第三章《生死場》,哎,如此悲傷、凄涼,令人心痛。
《呼蘭河傳》是立體的、有寂寞、有完美、有悲傷、有期望。今年秋天,我讀了一篇故事,這故事,沒有華麗的詞語做點綴;沒有優(yōu)美的句子做裝飾;有點只是灰白的畫面,但是從灰白的畫面中,我分明聽到了了一曲凄涼的笛聲,能讓我聽到這笛聲的恐怕只有這《呼蘭河傳》了!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7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huán)地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fēng)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著自然的結(jié)果,那自然的結(jié)果不大好,把一個人默默地一聲不響地就拉著離開了這人間的世界了。至于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fēng)霜雨雪,仍舊在人間被吹打著。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
不得意怎么樣?人生是苦多樂少。那粉房里的歌聲,就像一朵紅花開在了墻頭上。越鮮明,就越覺得荒涼。他們就是這類人,他們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得到寒涼就在他們的身上,他們想擊退了寒涼,因此而來了悲哀。
他們被父母生下來,沒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飽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飽,也穿不暖。逆來的',順受了。順來的事情,卻一輩子也沒有。磨房里那打梆子的,夜里常常是越打越響,他越打得激烈,人們越說那聲音凄涼。因為他單單的響音,沒有同調(diào)。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8
每個人都擁有童年,有些是美好的,有些是痛苦的,但蕭紅姐姐的童年是多樣的。
在這本書里,我感到童年時期的蕭紅姐姐是一顆未熟的葡萄肉,純潔的'內(nèi)心看到骯臟的表皮,看到社會的骯臟,在這本書的文字中我看到了怪怪的有二伯,可憐的小團圓媳婦,慈祥的外公……
我印象最深的是由二伯了,他要是被一塊磚頭絆倒了,他會指著那塊磚頭罵上半天,可見他脾氣有多么古怪可是他又可憐,又善良,有二伯就沒有了母親,他是喝羊奶長大的,長大后,有二伯從來不不吃羊肉。蕭紅姐姐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9
年青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有這樣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劇來,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古語說,“女子上不了戰(zhàn)場!逼鋵嵅粚Φ,這井多么深,平白的你問一個男子,問他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個年青的女子竟敢了,上戰(zhàn)場不一定死,也許回來鬧個一官半職的?墒翘秃茈y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那么節(jié)婦坊上為什么沒寫著贊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贊詞?那是修節(jié)婦坊的`人故意給刪去的。因為修節(jié)婦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一個女人。他怕是寫上了,將來他打他女人的時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女人也跳下井,留下來一大群孩子可怎么辦?于是一律不寫。只寫,溫文爾雅,孝順公婆……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0
《呼蘭河傳》這本書,我似乎也走進了這個被身逢國難、顛沛流離的年代;想到了一直生活在極度艱難的歲月里的作者——蕭紅;也想到她曾經(jīng)說過的話: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呼蘭河傳》這本書中,第四五章讓我情有獨鐘。一個就是作者與自己祖爺那個園子,而另一個就非常凄涼、離作者家不遠(yuǎn)的團圓夫婦一家。
我們先來看看作者與祖父的園子,在這一章節(jié)的文章中跟我們語文書中第十八課《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樣,也都講的是作者小時候那天真活潑的樣子;那無憂無慮的童年。與作者一樣,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最美好的童年,但在書中看到作者的'童年,似乎就像我們越過了時空的界線,回到呼蘭河那座小鎮(zhèn),看著這些,我也有時會暗暗發(fā)笑,這一切真是太有趣了,就比如說作者第一回見到大雨的時候,就用裝東西的大壇子頂在頭上,一路猛沖,沖回了家,但門坎太高了,沖不過去,猛一跳,過是過去了,但就像剎不住的汽車直向祖父沖了過去,后果不堪設(shè)想。這樣有趣的事情數(shù)不勝數(shù),可見她的童年是多么的有趣!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1
真正好的文章絕不是用華麗的詞語堆切出來的空中閣樓。打動人心的往往是最簡單的東西。
沒有華麗的詞匯,都是蕭紅小時候平靜的生活,在他的筆下,平凡的人忙著生,忙著死。平靜下絕望與希望交織。人與人之間可以溫暖,又可以冷眼旁觀。
世上的罪惡差不多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的,沒有見識的善良愿望會同罪惡帶來同樣的損害。呼蘭河傳中的`小團圓媳婦以愛的名義,卻慘死在最后。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么這么悲涼?
悲憫,是看透世事變幻后的無奈和善良。蕭紅在《呼蘭河傳》中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東北大地上卑微掙扎著的中國人群像,有因為迷信無知而將兒媳折磨致死的小團圓媳婦婆婆,有每天嘴里嘟囔著“介世道可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的有二伯,還有為自由愛情貧病交加而亡的王大姑娘……對于這群深受壓迫,愚昧無知的故鄉(xiāng)人,蕭紅哀其不幸更怒其不爭,但在批判的背后流露的卻是當(dāng)時身處異鄉(xiāng)的蕭紅對那片東北大地的一片深情。所以她在文中感慨“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么這么悲涼?”面對嚴(yán)酷的世道,也許只有悲憫才是慘淡人生的唯一安慰!
面對嚴(yán)酷的世道,也許背命才是慘淡人生的唯一安慰。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2
有人說,它是一部小說,可是它卻沒有貫穿全文的線索;有人說,它是一本自傳,但又不完全像。而我覺得,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fēng)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它,就是著名的女作家蕭紅寫的《呼蘭河傳》。
蕭紅出生在一個叫呼蘭河的小城,這個小城是寂寞的,也是單調(diào)的: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等,這些都是每年必不可少所舉行的。瞧,老胡家的小團圓媳婦病了,引來大家的轟動;看,磨館馮歪嘴子忽然有了老婆,有了孩子,可不久老婆又去世了……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受到蕭紅當(dāng)年的寂寞。但這所有的寂寞都未能阻止蕭紅的調(diào)皮之舉:用鏟子把谷穗割掉,留下一大片狗尾巴草,讓祖父哭笑不得;玫瑰花開時,將玫瑰插在祖父的`帽子上,讓家人大笑。
這本書里,令我最感傷的就是文章的“尾聲”了:“以上我寫的并沒有什么優(yōu)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著我幼年的記憶,卻忘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睆哪且粋個文字中,讓我感受到蕭紅回憶這段時光時,她的心情是怎樣的寂寞!
讀著她的書,我也漸漸沉浸在呼蘭河城的故事中。這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每天都生活在快樂之中,有美味的食物吃,有許多的伙伴玩耍,可有時還覺得自己的童年不夠精彩。如果蕭紅能生活在現(xiàn)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一定會感到十分滿足;而對于我們,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我們應(yīng)該珍惜自己的童年,好好地保存這一段美好的記憶,不要讓它隨著時光匆匆流逝!
讓我們一起享受這精彩的童年,讓它成為我們永遠(yuǎn)的美好回憶!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3
《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創(chuàng)作的一部自傳體小說,該書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zhèn)呼蘭河的風(fēng)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與特色。
《呼蘭河傳》的作者在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揭示他們的貧苦、無望、愚昧、麻木的時候,諷刺幽致則使人感到悲涼、凄苦。讀者既同情他們的不幸,又原諒他們的麻木。這也是作者的諷刺幽默所產(chǎn)生的由于的美感效應(yīng)。
養(yǎng)豬的那家租住的碾磨房,房頂?shù)牟萆祥L著青苔。一到下雨,那房子里的人就提著筐子上房采蘑菇,采蘑菇的驕傲得不得了,而全院子的人則沒有不羨慕的,都恨自己為什么不住那草房里。于是感嘆啼噓,相嘆不已。房上采蘑菇的'故意選幾個大的拋下來,借以炫耀,哪知道忘記了房頂已經(jīng)露了洞,一不小心就把腳掉下去了,把腳往外一拔,腳上的鞋子不見了,鞋子就從房頂落到翻開的滾水里,滾著翻著……
從《呼蘭河傳》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深深地感覺到當(dāng)時的蕭紅是孤獨、寂寞的。她曾對老朋友白朗這樣說:“未來的遠(yuǎn)景已擺在我的面前,我將孤寂、憂郁以終生!”她渴望著從現(xiàn)實的重負(fù)中解脫,而這種解脫恰恰是難以做到的,于是,她便想留守著一方童稚年代的美麗的土地,幻想著遠(yuǎn)離喧囂的寧靜。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4
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松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點病態(tài),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看了著名作家矛盾的評價,使我很好奇作者蕭紅筆下的故鄉(xiāng)的故事和人們?她的故鄉(xiāng)是什么樣子使她難忘?很想知道關(guān)于作者故鄉(xiāng)呼蘭河城的人、事、景、也就是所說得風(fēng)土人情,人情世故。可是在那個年代,沒有通迅設(shè)備,那么呼蘭河城人們的生活娛樂又是如何打發(fā)出去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懷揣著好奇心的我走進了她的故鄉(xiāng)。
作者總共分七章篇幅來描述呼蘭河城里的.故事。第一章描述故鄉(xiāng)呼蘭河城的環(huán)境,第二章描述故鄉(xiāng)呼蘭河城的人們的精神面貌、娛樂,第三章描述“我和祖父祖母親戚間的故事,第四章描述故鄉(xiāng)呼蘭河城作者的街坊領(lǐng)居的故事。第五章描寫小團圓媳婦之死的悲慘故事。第六章描寫在城里四處游蕩好吃懶做的有二伯,第七章描寫工人馮歪嘴子的故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是第七章描寫工人馮歪嘴子的故事。這章描述了一位憨厚的老實人與領(lǐng)居之間的互動,一開始,馮歪嘴子平常就透過那小小的一扇窗與外界聯(lián)系。但到了秋天,新鮮黏米一下來的時候,馮歪嘴子就忙著開始做黏糕,推著單輪車到街上叫賣?墒亲詈,馮歪嘴子還是逃不開命運的捉弄,在他第二個兒子出生后沒多久,他的女人王大姐就因難產(chǎn)去世了。鄉(xiāng)中的百姓以為幸災(zāi)樂禍,等著看馮歪嘴子何時倒下,但馮歪嘴子看到他的兩個孩子時,反而鎮(zhèn)定下來,繼續(xù)活在這個世界上。馮歪嘴子沒有因妻子去世而自暴自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每章都像作家矛盾評價的一樣“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松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點病態(tài),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了封建社會中的幼兒蕭紅。積極樂觀的她告訴我們:不要過早感嘆童年逝去,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和天真才是最重要的。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5
人生只有一次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美妙的,童年有時酸,有時甜,有時辣。在蕭紅筆下的《呼蘭河傳》里她把童年描述出了一個一個的大坑,令人只想落淚。
蕭紅的故鄉(xiāng)在東北的呼蘭河城。那里的人不懂知識,一生都在在迷信的天空中遨游,他們善良而無知,可惡而無辜,在那片土地上飄揚著凄涼和苦難。蕭紅把這種環(huán)境描寫得栩栩如生,她幾乎沒有伙伴,但他有無窮無盡的快樂。比如說她祖父的后園,里面的動物和植物都很平凡,但蕭紅都和他們成為了朋友,產(chǎn)生了濃厚的感情。
蕭紅的童年是酸的,酸的令人落淚。她的家很貧窮,貧窮就像一汪清水,什么也沒有。她家的院子里的風(fēng)霜風(fēng)雪,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自然的結(jié)果。
蕭紅的童年是甜的,甜的令人羨慕。呼蘭河城里有很多的人、物、事。比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這些讓蕭紅的童年豐富多彩,五彩繽紛。
蕭紅的童年是辣的,辣的令人忍不住同情。她家的鄰居來了一個團圓媳婦,而那一家的'婆婆,有一些可惡。天天打罵團圓媳婦,最后團圓媳婦幾乎被打成瘋子了。那一家的婆婆說被鬼魂附體了,打罵的更厲害。最后,說是用燙水洗澡趕走鬼魂。把團圓媳婦活活的燙死了。
呼蘭河城這地方,人人幾乎都沒有文化。都只信有什么閻王、龍王、鬼魂什么的。人死跳大神送魂,秋天唱戲謝龍王。鬼節(jié)放河燈接鬼,四月逛廟拜神像。
我們的童年雖然沒有蕭紅的童年這般苦,但是我們有這般甜,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珍惜自己的童年!逗籼m河傳》是散文詩,是一首凄慘而凄婉的歌謠,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敢于命運拼搏的斗爭精神。同時警示我們遠(yuǎn)離迷信、遠(yuǎn)離不好的習(xí)俗。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2-04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05-18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3-10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2-18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02-04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01-27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集錦01-14
《呼蘭河傳》的讀書筆記通用10-29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精品)12-09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精)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