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人生》的讀書筆記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生》的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的讀書筆記1
讀過這本書以后,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寫些什么,不拘形式的讀后感也好,一些心情的觸動也罷。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在與作者的精神碰撞的過程,是一個充滿舒心愉悅的旅程。書本整體顏色是小清新藍,搭配水墨畫,給人一種十分淡雅的感覺。
我喜歡這本書幾乎每一個標題,毫不夸張的說,書中的每一個標題都符合文青關于詩情畫意的想象。溫一壺月光下酒,以夕陽落款,用歲月在蓮上寫詩,不知多少秋聲等等,光是標題就已經美的不知所以了。整本書分為五個章節(jié),情緒依此遞進,從活在當下,體味生活滋味,到表達溫暖的感情,再取溫柔半兩,隨遇而安,最后回歸初心,方得始終。
看似散漫的散文,細細讀來,并不只是辭藻的堆砌,而是一次關于生活的對話。作者在每一篇文章中都傾注了自己的真情實意,以自己的切身體驗,從小細節(jié)著手,以小見大,從再平凡不過的經歷中參透其中的道理,讀來沒有絲毫的壓迫感,反而能夠舒緩壓力。
其中,我最愛的'一句話是“愛的開始是一個眼色,愛的結束時無盡的蒼穹!逼渲杏猩钜,欲辯又還休。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紅心番薯這片文章,微涼秋風,舊家前河堤的葦芒花遍地蔓生,遮擋住了父親的蹤跡,近了才發(fā)現(xiàn)父親的白發(fā)藏在灰白的葦芒花里,我竟未能看見。經歷過幾年南洋戰(zhàn)爭的父親,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紅心番薯就是他日日夜夜的期盼,這樸實無華的番薯溫暖了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牽動著歸家的心。在那一代經歷過戰(zhàn)爭的人心底,有一段番薯的歲月,“那歲月里永遠有槍聲時起時落”,在顛沛流離的時代里,在饑餓的歲月里,紅心番薯都是生活的慰藉。廉價的番薯不僅記錄著過去的時光,它從頭到腳都是有用的,番薯花芬芳倔強,淡紅的花朵在每一個落日余輝里開得正好。番薯葉也可以單獨作為蔬菜登上菜場的舞臺。這渺小卑微的紅心番薯映照著上一個年代的沉默與喧鬧,也承載在對父親深深的懷念。這是一篇溫暖的文章,透過平凡的紅心番薯,寫出上一代人的厚重的歷史,也從點滴間透露出溫暖細膩的親情。
讀著又發(fā)現(xiàn)一篇寶藏文章《溫一壺月光下酒》,”傳說北極的人因為天寒地凍,開口說話就會結成冰雪,對方聽不見,只好回家慢慢地烤來聽…”,烤雪讓我覺得浪漫極了。人的言談都有情緒,用大火或是文火,烤得太快或者太慢還需要視情況而定。遇到談情說愛得時候,要用情詩裁冰,最好放上一首情歌渲染氛圍,再加一點酒就能聽的人微醺;要是遇上吵架的情況,聽的時候大火烤一半,留一半隨意丟棄!疤热羰倭,就一把火把整個雪屋燒了,燒成另一個春天!币酝瑯拥男那,留住秋夜里的桂花香,等秋天過去,再打開細細品嘗;再比如說,溫一壺月光下酒,邀上好友,在滿園狂花中痛飲,在蟬聲悠悠的夏夜里醉去,在薄暮秋霜里與海棠俱醉,或是用臘梅溫一壺大曲,都是浪漫的體驗。當然,讀文人騷客的詩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而讀蘇東坡的詞另有一番滋味,“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棹板,唱”大江東去“。溫月光下酒,尋一個良辰美景,添上幾分才情,效果會更佳。
讀到《我似昔人,不是昔人》,山靜水流世事無常,一切都是人間常態(tài)。有位梵志幼年出家,白發(fā)蒼蒼返鄉(xiāng),鄰人問他你還是之前那個梵志嗎?他回答說我還是我,只是不是當初那個我了。讓我自然地想到了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算是同一個道理吧。時間河流的流逝也許短期不會帶來太大的改變,但過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呢?在回顧過去的同時,我們也接受著現(xiàn)在。年少時做的夢,許下的愿望,如今都實現(xiàn)了嗎,抑或是丟在過去的舊時光里。我們的外貌,思想和性格都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一路走來遇見的人,經歷的事,現(xiàn)在看來都是寶貴的回憶。了解了這一點,或許對生活會更熱愛一點,對身邊的人要更珍惜一些,對自己的期待要堅持下去,在前行的路上要做一個不受惑的人,對于生活也要加足馬力向前啊。
在我感覺浮躁的時候,這本書里的詞句總能給我或深或淺的暗示。文章用詞優(yōu)美雋永,參雜了些許禪意,落腳在平凡的事物上,道理深入淺出。觸動我敏感神經的是這本書寫的都是人間的美好所在,永遠向陽的心情教我慢慢尋覓生活中真實的感動。所以,我想把它推薦給你,一起找到生活的甜。幸運的是,后來某天我在喜馬拉雅電臺里找到這些散文,然后再無數(shù)個夜里,讓它就這樣放著,伴著我進入夢鄉(xiāng)。一本書畢竟有限,雖無法徹底改變一個人的脾氣心性,但多受些熏陶,總沒有壞處。
《人生》的讀書筆記2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杰作,它以農村青年高加林的生活為線索,展現(xiàn)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社會的生活面貌和人們的精神世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閱讀體驗、思考和感悟。
首先,我被這部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所吸引。高加林、李子儀、張麗麗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們的性格特點和人生觀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通過他們的故事,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人們對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對未來的無限向往。
其次,我對小說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作者通過一系列的情節(jié)設置,讓讀者在不斷的驚喜和轉折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起伏和波瀾。特別是在高加林失業(yè)與就業(yè)的情節(jié)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測性。
在閱讀過程中,我對小說中的主題產生了深刻的思考!度松愤@部小說以人生為主題,通過高加林等人物的經歷,展現(xiàn)了人生的'起伏、挫折和成功。我認為,這部小說所傳達的主題思想是: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充滿了未知和變數(shù),我們需要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
最后,我分享一下我的個人觀點!度松肥且徊恐档靡蛔x的好書,它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在我看來,這部小說不僅是一部描繪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社會的生活畫卷,更是一部關于人生的哲學思考。通過閱讀這部小說,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意義。
《人生》的讀書筆記3
黃河滔滔,歷經九曲方能一瀉入海;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勘探隊伍,一路披荊斬棘,曲折回環(huán)。才完成心中的夢想。這正如我們漫長的人生旅程,不可能是一條平滑的直線。彎路無疑將會是它別無選擇的主旋律。
彎路會使我們迷失方向,彎路會使我們摔得鼻青臉腫,但是,請別忘了,它同樣是我們難得的人生經歷。
本杰明曾經說過: “一千次失敗才磨礪出一塊成功的基石。”沒錯,彎路就是這樣一塊人生的試金石,它讓經歷風雨洗禮后的彩虹更加絢麗,它能使頑石放出金子的光輝,它能使原本平凡的人生從此閃閃發(fā)光。玄奘年輕時并未顯露慧根,甚至還因為受不了激烈競爭而萌發(fā)轉寺之念,幾次寺中的僧試,他都失望而歸。但是他最終在暫時的不得志中清醒了過來,明白自己抱怨寺中競爭激烈無異于自尋彎路。從此他每日三課,潛心修行,終成正果。而像晉朝的周處,少時為害鄉(xiāng)里,沒少走彎路。但他明白自己的過失后,以之為鑒,不但為鄉(xiāng)鄰除害,要使自己成了一個品行高尚的人。是啊,彎路不意味著永遠失敗,珍惜這次經歷,從中吸取教訓,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收獲。
珍惜每一次轉彎,它是年少時的膽大妄為,記錄著我們成長的印跡;它是學生時代的貪玩本性,用成績單上的.紅色數(shù)字警示我們;它是我們人生的暫時失敗,把經驗銘刻入我們的心底;它是我們走出坎坷、奮然前進的動力,重新將人生引上正確的航線。
是啊, “ 換一個角度,失敗和挫折同樣是財富”。我們或許不經意間會走上彎路,但是當我們以勇氣和自信努力轉彎,又回到正途上時,一顆奪目的寶石又被嵌入了人生的黑皮匣中。士季在勸諫晉靈公時曾說:“過而能攻,善莫大焉!痹谖铱磥,改過就是轉彎,從彎路中轉返,從泥濘中爬起,在一次次失敗挫折中浴火重生,這一次次的轉彎,都是人生的財富啊!
珍惜每一次轉彎吧,黃河因為彎曲而滋潤著更廣袤的土地;勘探隊因路途彎曲而得以深入鉆探;那么,我有理由堅信人們也會因為珍惜每一次轉彎而將人生的路走得更好!
【《人生》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人生讀書筆記02-05
《人生》讀書筆記02-17
《人生》讀書筆記(優(yōu)選)08-23
(精華)《人生》讀書筆記11-12
【推薦】《人生》讀書筆記11-02
《人生》讀書筆記范文07-07
路遙的《人生》讀書筆記06-21
關于《人生》讀書筆記06-13
《人生由我》讀書筆記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