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筆記匯編(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讀書筆記 篇1
論語是孔子寫的一本名著,分別有二十篇,第一篇是學而第一、第二篇是為政第二、第三篇是八佾第三……
今日我讀了第一篇學而第一,心里有很多感受 。其中有一段使我覺得很有道理,這句話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孔子說:“學了后,時時去溫習它,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者從遠方來共學,不也很歡樂嗎別人不了解自我的才能,卻不抱怨,不也算得上君子嗎”最讓我深刻感受的句子,就是第這一句。。
記得有一次,我們班正在為一次期中考試做準備,我一個人卻在漫不經(jīng)心的讀課外書,我心想:上課時我那么認真,這一次考試我必須大獲全勝,我越來越得意,慢慢就放松了對考試的警惕,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直到考試那天,我胸有成竹地走向考場,我拿著試卷,就在這一刻,我目瞪口呆,只見那一道道難題擺在面前,我心里一急,連題目都沒看清楚,就毫不猶豫的寫起來,我寫一題錯一題,心里好像有一群兔子在跳躍,到了最終我還有幾道題沒寫,頭上像炸開了鍋。結果大家可想而知了。
我經(jīng)過這次失敗加上“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我必須會改正缺點的。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jù)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chǎn)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必須與我們今日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jīng)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論語》讀書筆記 篇2
我的爺爺由于父親早逝,只讀過兩年私塾,但是他卻一直堅持看書,閱讀一切能接觸到的讀物,最重要的是不恥下問,我記得當時他七十多歲的時候看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問題還是總是詢問我們,雖然他有點孔乙己式的思想行為,喜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是很重視子女的教育,所以父輩們都接受了在當時很好的教育,雖然由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沒能上大學,可是這個思想?yún)s一直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父親由于沒能被推薦上大學留在了農(nóng)村,但是他也沒有隨波逐流,不斷學習農(nóng)村新的種植技術,村子里每次使用新的種子、農(nóng)藥、化肥都是他引領的,好多人經(jīng)常過來請教他怎么做,他都很熱心的講清楚注意事項,四十多歲的時候還去報班學習農(nóng)村財會知識想努力做好村里的.會計。他盡最大的努力供我和哥哥讀書,當時村子里嘲笑父親說“花費那么多錢讀書,都可以養(yǎng)老了,那么辛苦干什么,尤其是那個女兒”,可是父親從來沒有動搖過,也許他想在我們身上實現(xiàn)他沒能完成的夢想,也許是讀書打開他開闊的思想,那時他就經(jīng)常說:“你們學到什么時候我就供到什么時候,哪怕留學我也盡力供”。曾經(jīng)我的高中老師還有同學的爸爸(市里組織部長),問過我爸爸是做什么的,我說農(nóng)村種地的,他們都不信,覺得氣質(zhì)談吐都像一個有學識身份的人。是的,我想這就是不斷學習帶給他外在的修養(yǎng),雖然生命短現(xiàn),可是村里人提起他很多都說:“我就佩服他一個!蔽視r常想起,如果他能好活到現(xiàn)在,也能很快適應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吧,可惜我沒有繼承他的優(yōu)點。
剛畢業(yè)時上班的公司老板是研究生畢業(yè),做的也是相關專業(yè),他經(jīng)常和我們一起到工地做事,他的專業(yè)知識很強,我們很佩服他,他也知道這一點,可是有的時候真正動手做事的時候,他還是會問那些沒有學歷的老師傅“這個是怎么做的”,他也沒感覺丟臉或怕別人看地他,這就是強大的自信,所以更好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而我(相信有些人和我一樣)因為不自信,又由于從小到大經(jīng)常聽到的是我怎么聰明,上班后也是說我學東西快,反而在不懂得時候不敢問,使自己失掉很多進步的機會。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可以在學習中,不斷學到新知識,明白很多道理,找到進步的動力,放飛自己的心里,所以說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
《論語》讀書筆記 篇3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論語》這部書,我收獲很大。在這本論著中,我認識了一個謙虛好學的孔子,一個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的孔子。輕輕翻開《論語》,讀著書中的文字像是穿越回了幾千年前,看到了春秋時期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局面,由此產(chǎn)生了孔子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深受歷代的統(tǒng)治者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也許他的思想言論和今天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不太相吻合,但它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思想,從中我們會收獲很多。
孔子推崇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漸漸地忽略這個問題,讓人們重新認識并堅持孝道是一件重要的事,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薄笆赂改改芙咂淞;”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边@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對子女抱著很大的期望。所以給父母提供良好的物質(zhì)保障不是孝的根本,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做人處事,不辜負父母的期待才是真正的孝。
在治學方面,孔子有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gu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tài)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蓖瑫r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ⅰ懊舳脤W,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我們班上的那些同學各自有各自的才能,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叭诵斜赜形?guī)熝伞薄R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沉淀在厚厚的《論語》之中,經(jīng)歷了歷史長河的沖刷,依然煥發(fā)出動人的光芒。它像一縷陽光,播撒我心中知識的種子;它像一滴雨露,滋潤我向善的靈魂。《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中華文明的匯聚,是一位諄諄教導的老師教會了我們?yōu)槿颂幨碌牡览恚且I我們向上的階梯。
《論語》讀書筆記 篇4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我們祖先在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算是中國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論語》有著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道理。
在《論語》中有這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句話強調(diào)了我們要溫習以前學過的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的溫習都要有新的發(fā)現(xiàn)。雖然溫習看上去很難,但是只要你換一個思路想總是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的?鬃拥'學習方法不管古代還是現(xiàn)在都通用。而且現(xiàn)在很多老師也在讓學生這樣做。就這樣只閱讀一句,我就受益匪淺。如果那些對古文都不屑一顧的人都知道古文這么有用,就會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甚至還會對古文一句一句的品讀與贊賞。
在《論語》中還有“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备嬖V了我們要盡孝的方法。孝順原來不僅表現(xiàn)在口頭上的關心和尊敬老人的行為上。還要在品行和為人上面遵循父親的志向與意愿。像這樣的道理還有許多許多,說都說不完。
《論語》只是眾多經(jīng)典古文中優(yōu)秀的一部。經(jīng)常品讀古文可以使我們擁有豐富的知識,學會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論語》讀書筆記 篇5
讀論語,感到收獲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
一、《論語》既樸實無華又秀色可餐,白紙黑字,片言只語就勾畫出了美好圖景:“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道出治國真諦;“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醞釀凌云壯志;“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描摹君子氣概;“仁者愛人,親親愛人”呼喚人間溫情。這些樸素而睿智的詞語使我的心靈干凈明澈,引我走進了一個欣欣向榮的世界。
二、規(guī)范我的'言行和學習方法。印象最深的是:上半年,我急于求成,卻忽略了對概念、句型的理解,這使我學得并不扎實,特別是英語……后來,我反復咀嚼了《論語》,其中“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話語,使我受益匪淺!墩撜Z》倡導的老實、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這比任何一種學習法都行之有效。反復咀嚼,如同在蒼翠的青橄欖中嚼出絲絲清涼:做事一定不能違背原則,不僅僅是學習,否則必然失敗。我豁然開朗。
三、思,然后明目標。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晃蹲x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鉆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它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有了知識,沒有思想,就是不切實際的罔。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學習獲得知識,不是最終目標。我們還必須學會思考人生,人應當成為怎樣的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前十天,我夸下海口說我知道一個半元音字母,結果我姐姐不信,偏讓我說出來,哎,這下可鬧笑了笑話。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
思考,然后明確目標,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應思考立身和處世的原則!皟(nèi)圣外王”的君子,是我們做人做事的目標和準則,也許也是需要用畢生努力不斷去接近的一個目標。
讀《論語》,讓我們的心靈和諧飽滿,讓我們對生活有熱愛,有向往。因為它太博大精深,我不敢說我已讀懂《論語》,但我從中悟出了很多知識、啟迪,更讓我明白了關于學習和讀書的方法、態(tài)度。我還會堅持研讀《論語》,一點一滴的通透其心靈,使我的心靈芳香馥郁。
【《論語》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論語》的讀書筆記01-12
論語讀書筆記02-09
《論語》讀書筆記02-08
論語的讀書筆記02-23
[合集]論語讀書筆記12-21
讀書筆記之《論語》01-11
《論語》的讀書筆記精彩01-10
論語的讀書筆記(精華)09-27
[薦]《論語》讀書筆記01-25
論語的讀書筆記范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