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讀后感(匯編2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陳情表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陳情表讀后感1
讀完李密的《陳情表》后,我感觸頗深。表中,一方面要感謝朝廷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要為病重的祖母床前孝順。進退兩難,其實是忠孝兩難。他說道“我是敗亡之過的俘虜,身分卑微低賤,被朝廷提拔委命,哪里敢猶豫徘徊,有更高的希望?”感恩之心,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為命,在她年高體弱的時候,實在不能拋棄她離家遠行。最后,他乞求陛下同情心,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并允許他為祖母養(yǎng)老。在這種情況下,生命愿以生命奉獻,死后也要結草圖報。忠君之情是一片孝心,令人感動。
李密懂得感恩。為了報答祖母的恩情,他放棄了當官的機會;為了回報朝廷的恩情,他許下了承諾!吧鸀殡E首,死為結草”為國家服務的心。最后,晉武帝被他的`孝心所感動,不僅同意暫時不去詔書,還獎勵奴仆兩人,并給他贍養(yǎng)祖母的費用。
人,應該經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來自內心。俗話說,俗話說,感恩來自內心!暗嗡,當涌泉相報!备螞r父母,親戚朋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這是一片海洋。我們是否注意到銀絲和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驗和回報。
人們一天比一天老,我們能像李密一樣放棄一些機會,回報親人的恩情嗎。感恩是對恩情的一種感激,是每一個不忘別人恩情的人縈繞在心頭的情感。學會感恩,就是擦亮塵土飛揚的心靈而不麻木,學會感恩,就是永遠銘記無以為報的點點滴滴。
陳情表讀后感2
感恩來自內心。俗話說,俗話說,感恩來自內心!暗嗡鳎斢咳鄨。”更何況父母,親戚朋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這是一片海洋。我們是否注意到銀絲和皺紋。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驗和回報。
人們一天比一天老,我們能像李密一樣放棄一些機會,回報親人的恩情嗎。感恩是對恩情的一種感激,是每一個不忘別人恩情的人縈繞在心頭的情感。學會感恩,就是擦亮塵土飛揚的心靈而不麻木,學會感恩,就是永遠銘記無以為報的點點滴滴。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心,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連感恩都不知道的人,一定有一顆冷酷無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隨時都會有令人感動的感激之情。更不用說家庭了,是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遇到的遇到的人給予的每一點關心和幫助都值得我們用心去記住,記住無私的人性之美和無償的幫助之恩。感恩不僅僅是為了報答感恩,因為有些感恩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感恩不是等量回報就能還清的。只有用純真的`心去感動,去銘刻,永遠記住,才能真正配得上給你恩惠的人。
即使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他們也會在孩子的記憶中占據很長一段時間。但這種同樣的感覺更多的是對事物的記憶和找不到地方的悲傷:誰會呼喚你的乳名,關心你的溫暖和溫暖,看著你的一舉一動?
人間真情——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值得我們回味、懷舊,讓我們懂得感恩……
【陳情表讀后感】相關文章:
陳情表教案03-25
《陳情表》教案05-25
陳情表的教案06-13
《陳情表》說課稿12-30
《陳情表》教案02-06
陳情表的教學反思02-25
陳情表教案模板12-30
《陳情表》教學反思05-29
《陳情表》教案15篇02-26
陳情表讀后感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