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不跪著教書》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1
《不跪著教書》這本書中多次強調(diào)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要堅持讀書,善于思考!爸灰x書,什么都好辦”,“要讓自己的學生出色,教師必須出色;想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應(yīng)當多讀書,自覺地多讀書”,“學生超越教師,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師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書中的這些話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的心為之一顫。
作為一名老師,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讀的書還太少,思考的深度尚淺。校長經(jīng)常提醒我們應(yīng)該博覽群書,但是,自己卻常常以忙、累為借口推脫。事后我反問自己:要給學生一杯水,你準備好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斷的水源了嗎?尤其是書中講到現(xiàn)在的教師普遍缺乏思考,只知“埋頭苦干”,不知“及時反思”,對教學中和班級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往往視而不見,缺乏深度的思考。
現(xiàn)在,我就反思一下在我的課堂上還存在哪些問題呢?我感覺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興趣調(diào)動缺少手段;二是對學生需求關(guān)注不夠。該如何解決以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首先要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想學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再結(jié)合語文教學目標和要求,設(shè)置合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學習過程中,愉快學習,獲得感知,如:識字教學可用編順口溜、字理識字、聯(lián)想識字等方法進行。即形象生動,學生又喜歡學。閱讀教學要注意抓重點內(nèi)容體會文章,提高提問的技巧,使問題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讓學生是學習主體的理念充分展現(xiàn)。作文教學一定要創(chuàng)設(shè)合理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動機,喚起學生曾有的記憶。作文評價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差異寫出合理的批語,以促進學生的不斷進步。
現(xiàn)在我告訴自己“思考也會成為一種習慣”,長期的缺乏思考教師就會成為教書的機器,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激勵自己多思考。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2
《不跪著教書》是吳非的一部教育隨筆,由于是隨筆,閑暇時讀的很輕松,在輕松的文筆中,透著點點思想和才智,給我很多啟發(fā)。寫道:面對最早接觸到的.生活沖突,孩子首先總會學習父母的態(tài)度。這讓我很有感受,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很大作用。
曾看到這樣一個案例,讓人匪夷所思。案例:小A是一個平常少言寡語的小女孩,裝扮得卻很像一位假小子,特別聽話,上課從來不講話,卻也從不發(fā)言?墒怯幸欢螘r間,我發(fā)覺她竟然接連好幾天沒做作業(yè),考慮到她性格內(nèi)向,開頭我讓她回家補上就行了,教師不批判?蓻]想到平常那么聽話的她竟然只補了一小局部。問她緣由,她一句也不答復(fù)。我心想:這孩子怎么了,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應(yīng)當問問家長怎么回事?于是讓她請家長來一趟,結(jié)果等了三天都沒來,而且每一天她都會撒一個在我們成人看來非?尚Φ闹e。事情更嚴峻了,我于是親拘束放學時到校門口請其家長來談?wù)劇K龐寢尩睫k公室后,我剛跟她媽媽說了一句:小A這幾天作業(yè)始終沒有完成。我話還沒說完,她媽媽就沖上前,啪地用勁打了小A一巴掌,自己立刻也紅了眼眶。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小A還只是一個小學生呢。她犯了錯誤自然不敢跟媽媽成認,教師要請她媽媽來,她為了躲避,自然要撒謊,而為了圓之前的那個謊,她又不得不編出更多的謊,這無疑是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
在對兒童實施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學校教育始終處于主導地位,然而家庭教育卻起著關(guān)鍵作用,由于這種關(guān)系,二者必需有機結(jié)合到達合諧統(tǒng)一。做為教師,特殊是班主任,是連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紐帶。教師要常常與家長聯(lián)系,反映學生在校狀況,了解在家表現(xiàn),針對狀況制定措施。作為家長更應(yīng)當主動到校了解學生在校表現(xiàn),協(xié)作教師做好工作,限事態(tài)于萌芽狀態(tài),切實負起家長的職責?梢痪植考议L往往是臨渴才掘井,發(fā)覺自己的孩子落后許多了才來關(guān)懷,表現(xiàn)為被動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長。讓我們?yōu)楣餐哪康囊坏罁撈饘⒆拥慕逃桑?/p>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3
在參加“新上崗教師培訓班”的課程中,有一位培訓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無非先生寫的一本書,名字叫做《不跪著教書》。初次聽到此書的名字,我就非常感興趣,教書和跪著是什么關(guān)系呢?后在從事教學的第一年,閑暇時間從網(wǎng)上瀏覽了此書。書中沒有什么高深的觀點,也沒有那些晦澀難懂、拒人千里的理論,而是對教育現(xiàn)象的反思和教學隨想,是和同行或?qū)W生的對話。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有幾句回味起來充滿哲理與智慧的句子讓我深受觸動。
開篇第一則隨筆——《永不凋謝的玫瑰》就深深地打動了我,這個故事長久地激勵著吳非老師,他說:“為了愛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能像人一樣地站立在這個世界上,我幻想著生活中有這樣的美好!边@個故事也深深觸動了我,我們老師往往被傳統(tǒng)觀念束縛,忽略了學生的想法。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會去批評這個小女孩,然后耐心地教育她應(yīng)該保護花草樹木。那么這個孩子這么善良的行為不是被我給扼殺了嗎?我被這么美好的、有愛心的小女孩感動,更為蘇霍姆林斯基愛的教育感動。在感動的同時我也感到了沉重,教育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教師的責任不僅在傳授知識,更重要的還是育人,教會學生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吹竭@,我不禁問自己:“面對孩子,我是怎么做的?我做好了嗎?”當我認為學生犯錯的時候,我總是會馬上告訴他這樣做不對,有時甚至發(fā)怒責備,以為嚴厲的批評可以給他深刻的教訓,下次他就不敢犯錯了。我想我的“不夠耐心”與“不夠機智”不僅讓我失去了許多教育的契機。
書中多次強調(diào)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要堅持讀書,善于思考!爸灰x書,什么都好辦”,“要讓自己的`學生出色,教師必須出色;想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應(yīng)當多讀書,自覺地多讀書”,“學生超越教師,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師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書中的這些話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的心為之一顫,作為一名新老師,我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讀的書還太少,思考的深度尚淺。我問自己:要給學生一杯水,你準備好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斷的水源了嗎?尤其是書中講到現(xiàn)在的教師普遍缺乏思考,只知“埋頭苦干”,不知“及時反思”,現(xiàn)在我告訴自己“思考也會成為一種習慣”,長期的缺乏思考教師就會成為教書的機器,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必須激勵自己多思考。
還有《讀好書如播種》一文,著實讓我感動了許久。文中由青少年犯罪的報道談起,倡導人們要抓緊讓孩子們進行文字閱讀。我覺得吳非老師說得很有道理。
青少年的道德養(yǎng)成雖然途徑多樣,但是通過讀書獲得文明教養(yǎng),通過文字閱讀凈化心靈世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他建議,讓孩子們睜開眼看世界的時候,第
一眼就看到最美好的東西,接觸最基本的道德理念,如誠實、友愛、自尊、善良、正直等等,讓愛和美充實孩子的心靈世界,讓崇高和尊嚴引領(lǐng)青春的目光。要想讓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從現(xiàn)在起,讓我們教師早日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捧起久違的名著,擠兌有限的時間,閱讀文學的經(jīng)典,享用人類的文明,希望從此以后真正地告別跪著教書的歷史。
不可否認,書中會還有很多篇章,披露了人們熟知的中小學和大學教育的現(xiàn)狀,揭示了這個現(xiàn)狀方方面面的社會根源,可以說,大凡與中小學有關(guān)的人們:家長,學生,老師,以及學校和社會上的各方人士,都能深切的感受得到,但又有誰能像吳非老師這樣直面現(xiàn)實,直逼人生,鞭辟入里地揭開種種教育問題的瘡疤,并剖析個中原因的呢?由此,就憑這點,我完全可以說,只有站著的人,才能寫就這樣一部站著的書。
“想要學生成為站直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弊x完《不跪著教書》,我想這句話應(yīng)當成為中國教師群體每個人的心靈拷問。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4
在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就拜讀了吳非老師的《不跪著教書》,最近再次拿起這本書,讀到一些貼近我們一線教師各種狀況下的勸勉以及指導方法,有了很多和以往不一樣的想法,有人說這不就是類似雞湯嗎?把教育放在心上,育人放在首位的人會明白,這“雞湯”是真材實料,是我們可以“喝”一輩子的。
。ㄒ唬皩σ粋教師來說,最大的安慰,就是我們培養(yǎng)出了人,一個有感恩之心的人!
相信很多青年教師會同我一樣,懷揣著一腔熱忱從學校畢業(yè),剛踏上崗位之時,把自己的熱情揮灑在講臺之上?墒悄軌虮3诌@樣勁頭的人可能漸漸地減少。教育是一件良心活,所以我一直保持自己的初心,去愛自己的學生。
感恩教育是老生常談了,盡管如此,我一直在思考我們教師本身如何看待這件事呢?是不放心上?還是時刻滲透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之中?想起我?guī)У牡诙䦟脤W生,他們?nèi)缃裨诹昙墸規(guī)У剿麄內(nèi)昙壓缶蜎]接著教他們了,離別之時我們都非常地失落。他們熟悉了我,熟悉我的班級管理模式,很喜歡我,舍不得我,我則有種把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拱手讓人的感覺,相當難過;貞浧鸷瓦@些孩子三年來的點滴,從一年級時我就把感恩教育滲透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晨會、班會、單獨談心等方式,開展感恩類型的活動,講感恩主題的故事,寫小日記,制作手抄報,畫感恩主題的畫等等,最主要的讓學生懂得換位思考,讓他們懂得父母的心情,或者模擬場景,情景再現(xiàn),讓他來做當時的爸爸或媽媽,學會換位思考,就會減少很多矛盾。還有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開家長會。家長會上必須提及感恩教育,并爭取家長們的全力支持,做到在校在家態(tài)度保持一致的,家校合作,讓孩子成為有感恩中心的人。三年如一日,我班上的每個孩子都非常善良,團結(jié)一致,班級氛圍良好。從無撒謊之事,待人誠實友善,也無忤逆父母之舉,方方面面體現(xiàn)著感恩教育帶來的影響。之后的兩年我都不在他們的學校工作,偶有事情回來一趟,每回遇見,他們都會像一群小雞遇到雞媽媽一樣飛奔過來,那情景讓我難忘。每當說起這些學生,我會不禁露出微笑,“得意門生”不正是最好的形容嗎?他們是我的驕傲,我知道,這份懂得感恩的心,會伴隨他們走過人生每一程。
。ǘ拔覀兊哪康氖墙逃⒆,而不是爭論是非曲直,爭輸贏。不要訓家長,這可能使他們?yōu)殡y!
和家長溝通方面,我一直秉承這個觀點。良好的家校溝通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guān)鍵點之一,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才能全力地教育學生。如果真的為了學生著想,而不是為了自己學科成績的平均分、優(yōu)秀率,那么就應(yīng)該讓家長與我們站在同一戰(zhàn)線,或者說我們的出發(fā)點一致,因此不應(yīng)該把家長放置于和自己的對立面,那樣自己只會孤立無援,與此同時,在家長學生心目中,你也不會是一個負責、工作能力強的老師。
我們班有個孩子,在學習上是沒有要學習的意識的,但是也不惹事,上課的時候自己安靜地坐著看書,下課后和自己喜歡的一兩個同學玩。班上有幾個調(diào)皮的學生,覺得他很好欺負,平日里經(jīng)常和他開開玩笑,有一次兩個男生認為這個男生用言語侮辱他們倆,因此伺機找機會“報仇”,在排隊的過程中打了這個男生一巴掌。我當時看到后立馬跑過去制止,隨后分開處理,讓被打的學生先去上課,打人者留在教室,結(jié)合我自己所見,將事情了解清楚,立馬通知兩位家長前來學校處理此事。電話中大致告訴他們請他們過來的原因,讓他們注意安全。隨后在辦公室中等待他們的到來,這個過程中,我讓兩個打人者分開,冷靜思考。待家長來后,再將事情經(jīng)過原原本本告知,并告訴他們此次要他們過來的意義在于什么?同學之間玩鬧可以,若是仗著他人天性軟弱進而轉(zhuǎn)為欺負,這樣的勢頭必須立刻阻止,否則火苗蔓延,影響性格、影響未來。出了這樣的事,家長肯定首先關(guān)心自己的'孩子什么原因打架,因此客觀陳述事實是他們想聽的,也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第一步,他們會覺得你很公平,取得他們的信任后,再進一步進行溝通。如果這里我們不夠冷靜,不夠智慧,質(zhì)問他們你們怎么在家教育孩子的,想必接下來的談話都沒有任何意義了,甚至無法繼續(xù)談下去,原本是過錯的一方可能因為這樣的批評無地自容而拒絕溝通。因此看到吳老師這段話的時候,我深有感觸,我們只是學生的老師,這點絕對不能逾越界限,我們要想讓自己的工作順利進展,怎么能夠把學生家長當作學生一樣來對待呢?
事后我找到被欺負的這位同學,告訴他遇到這樣的事情必須要挺起胸膛,軟弱不能給自己安逸,只會帶來更多傷害。耐心教他處理此事的方式,愿他能夠成長,不再為這樣的事犯難。后來我和他的家長用電話進行了一番溝通,將此事悉數(shù)告知。這位家長也知道自己的孩子軟弱,家長本身人也善良,她認為孩子之間的矛盾,她就不去計較,因此我又把吳老師的這段送給了她,“不要寬容那些以愚弄別人為能事的人,他們不僅僅是在捉弄人,而且褻瀆了人世間的善良!睊祀娫捄螅瑳]一會我收到了一條短信:“李老師,你人真好,就像《淘氣包馬小跳》里的歐陽校長一樣讓人覺得倍感親切。我們家長會全力配合您,一起讓孩子變得更好!”這是心靈靠近發(fā)出的動人的聲音,這是家校之間友誼的聯(lián)結(jié)。
吳非老師的《不跪著教書》給了我一次思想的洗禮,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我要提醒自己身為人師的激情永遠不能消退,讓自己站直了教書。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5
《不跪著教書》中寫到的一句話:“語文教師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是跪著的,他的學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弊髡邊欠抢蠋熢谶@本書的序中說“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人?……我們中國首先得有鐵骨教師,教育的辭典中才配有‘鑄造’這樣的詞語。
在《不跪著教書》一書中,吳非老師又在“呼喚風格”,可見,風格對于一個語文教師有多么重要。文中作者提到了對于教過他的很多老師都隨著歲月的流逝遺忘了,可是少有的幾個教書有風格的老師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他的成長尤其是后來的教育觀帶來了至深的影響,讓他知道了“風格”,也是教師安身立命之本。何謂風格?怎樣形成自己的風格?做不了大氣磅礴型的就做小橋流水型的,當不成儒雅學者型的就干脆做內(nèi)秀含蓄型的。風格是需要靠學識和能力來武裝的,所以還得學習。要多讀名著,加強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還得多讀專業(yè)書籍,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課改風聲水起,作為一個有想的教師,不可隨波逐流,也不能見風是雨。在吸取他人長處的同時,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塑造屬于自己的風格。
視教育為事業(yè),視教育為希望、視教育為理想、視教育為信念、視教育為生命。而不是把教師的職業(yè)當作謀生的手段、某名的臺階、謀利的渠道、謀權(quán)的踏板。要像張思明那樣用心去營造局部的晴天,要像李鎮(zhèn)西那樣全身心的踐行著自己“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理想,要像竇桂梅那樣執(zhí)著的為學生的生命奠基,要像霍懋征那樣用滿腔的愛心去喚醒、呵護、雕塑學生的`愛心。我們教師的一生可以沒有很大的名望,也可以沒有很多的財富,但不可以沒有快樂的心態(tài)和工作的樂趣。我們教師職業(yè)性質(zhì)不會因誰而改變,需要改變的是工作的心情。雖然我們教師許多人不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至少可以選擇快樂的心態(tài)。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考試、輔導、補差等這些日常的工作會占去我們很多的時間,甚至有時候連業(yè)余時間也要搭上,于是,我們就好象沒有時間去思考別的事情了;赝^去,自己何嘗不是如此?工作繁雜,家務(wù)煩累,讓我在日復(fù)一日的忙碌中幾乎殫精竭慮。吳非老師的《我美麗,因為我在思想》令我幡然醒悟。我知道了具備獨立思想,是老師的安身之本,是終身學習的立身之本,一個人,只有成為一個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實的內(nèi)心,才有可能始終充滿活力,在他看來:思考著是美麗的。所以,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美麗的老師。
“一本好書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種子,一粒愛的種子,一粒正直的種子,這些種子適時地播撒在讀書人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養(yǎng)感知,潛移默化,人的心靈就會變得充實、高貴、美麗!睍械倪@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作為老師,要愛讀書,在讀書的時候,卻時常不能靜下心來,雖然不似吳老師說的那樣帶著功利閱讀或跪著閱讀,卻比較浮躁,有走馬觀花和囫圇吞棗之嫌。所以在空閑的時候,我愿和吳老師那樣,就著一杯清茶,選幾本喜歡的書,細細讀起,去經(jīng)歷別人的生活,去咀嚼別人的思想,去品位別人的人生,讓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恫还蛑虝,讓我做一個有尊嚴精神追求教師。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6
讀了一本好書,吳非先生的《不跪著教書》。因了這本書,我的內(nèi)心久久的不能平靜。和他所有的作品一樣,讀完之后帶著一絲感傷,感慨于當今的教育還存在那么多的弊端;而更多的則是一種激勵為教育戰(zhàn)線上的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教師為而感動。
評價一個人職業(yè)道德情操的高尚與否,關(guān)鍵并不是看他在為自己標榜著什么,而是要看他為別人付出了什么。人與人之間,任何一種與功利相掛鉤的交往,都會喪失生命本身所擁有的純度和馨香。教師的職業(yè)應(yīng)該是高尚的,教師的心靈永遠都應(yīng)該是純凈的!跋胍獙W生成為站直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我認為這種“站直”指的就是教師要有信仰、獨立的思考、有愛和善良的情感。
評價一位教師的工作有三句話:讓學生喜歡你的課、讓學生喜歡你任教的學科、讓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帕斯卡爾說過:人的肉體是可怕的,人的靈魂也是可怕的,而更可怕的是它們居然能結(jié)合在一起?梢娙藳]有信仰是可悲的,而如果人的信仰是假的,則很可怕。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信仰、沒有精神的追求,他的學生就很難成為“站起來”的人。
教師還要有獨立的思考,并把這種獨立的思考意識轉(zhuǎn)化成自己的思想,通過自己的言行表達出來,引導學生去探索、去正確的思考和生活。不僅要讓他們學會質(zhì)疑,而且要教會他們大膽的假設(shè)、拓寬求證的思路、在分析中展現(xiàn)獨特的推理過程。這就需要教師要學會多讀書,學會站直了讀書,這樣才能學會思考。
就教師的職業(yè)而言,對教學工作的機械重復(fù)、對生活的淡漠是對職業(yè)的褻瀆。有了熱愛的品質(zhì),教師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保持職業(yè)的激情,用自己愛和善良的情感來教會孩子懂得愛、懂得善良。如果沒有愛的教育,世界在人的眼中就沒有了善良和溫情。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他的職業(yè)敏感和對新事物的追求將會產(chǎn)生一種近乎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往往能教育和感化他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學生感受到我有一位偉大的老師,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到精神的源泉和生存的動力,這樣他們才能從學習中感受到愉悅。從這個意義上講一位合格的教師要有睿智、好口才、有激情。只有這樣才能和學生交流、更好的溝通、才能展現(xiàn)學科的內(nèi)在魅力和教師的個性。教師要有自己的個性,并且敢于表現(xiàn)自己的個性,這樣的.教師才是魅力的、才是最受學生歡迎的。
“一個人應(yīng)該知道自己希望做什么,應(yīng)該做什么,必須做什么”,要知道自己的界限,知道什么該堅持,知道什么該放棄,知道怎么樣更適合自己的個性特征。于是,我們就不需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只需要做一個找準了自己位置的人,成功就成了附屬品了。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要以為這很容易,F(xiàn)在的好位置不代表正確的位置,“認識你自己”從來都是難的。只有堅持認清自己,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像螺絲釘一樣深入下去,才能取得最后成功。
我們常因自己的慵懶而埋怨周圍的競爭太過激烈,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強調(diào)自己的壓力過大。事實上,沒有壓力,人會變的更加的無所適從。所以面對當今的中國教育,我堅定的告訴自己:站直了,別趴下!就像淘金者,滿懷勇氣與渴望,用愛和堅韌去挖掘,就一定會收獲喜悅。我會一直努力,惟有如此,才是享受生活,享受挑戰(zhàn)!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7
最近讀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吳非老師撰寫的教育隨筆《不跪著教書》,篇篇觀點鮮明新穎,振聾發(fā)聵,分析問題一針見血,給人耳目一新,讀后受益匪淺。吳非老師在 “序”中說:“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人呢?”發(fā)人深省的思考引出一個話題:教師是什么,怎樣才能做到“不跪著教書”?
人們把教師比著辛勤的園丁、無私的春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燃燒的蠟燭等等等等……
我覺得,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就應(yīng)該是一朵美麗無比、賞心悅目的花,吸引著學生;教師也不僅僅是春蠶,他的生命在每一個季節(jié),在奉獻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教師還不僅僅是工程師,人類的靈魂不可能用一個固定的工藝流程去塑造,再說,教師自己的靈魂又由誰來塑造呢;教師更不僅僅是蠟燭,他不應(yīng)該用“燃燒”自己來“照亮”學生。
教師究竟是什么?其實,教師就是教師,就是一個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油鹽醬醋,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師也是一個“站直了”的人,一個大寫的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fā)展的人,一個永遠讓學生銘記在心并學習的人。而要做到這樣,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 而書中提出的`“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人?”的質(zhì)問振聾發(fā)聵!
《不跪著教書》有一個標題是“我美麗,因為我在思想!眳欠抢蠋熈信e了現(xiàn)實中的一些跪著教書的現(xiàn)象:“面對一本教參,他不敢說不;面對外行領(lǐng)導的錯誤指責,他會立刻匍匐在地;教師失去了獨立思考的精神,乃至喪失尊嚴,能靠他去立人嗎?”事實上,我們身邊乃至我們自己都不免犯同樣的錯誤,我們算不上是一個有思想的教師。我們常常在教參與個人思想之間舉棋不定:要是按照自己認為的來教,萬一考試考到這個問題,而標準答案肯定是以教參為準,那豈不吃了虧?斗爭的結(jié)果,往往是違心地將教參上的觀點與標準答案傳授給學生,寧可躲過學生懷疑的目光。讀了吳非老師的《不跪著教書》,知道了,我們不只是“授業(yè)、解惑”,更重要的我們還要“傳道”,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而教師首先要是一個思想先進、厚重,不盲從、很自信的人,學生才能在學習先進科學技術(shù)的基礎(chǔ)上,更懂得為人處世,更能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如果一個教師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很難想象他所教出的學生會是什么樣子,真的就如吳老師說的“學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養(yǎng)順服的思想奴隸”?
怎么叫有思想?想到了這么個小故事《不要考100分》,這幾個字是已故著名數(shù)學家陳省身先生給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題詞。中國科技大學前任校長朱清時說:“為了多考一二十分,孩子們要多做練習,要多學幾個星期。等他們長大后,當初多得的這一二十分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起了壞的作用。”他說:“不要為了這一二十分,摧殘了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浪費聰明才智,讓人格、品德扭曲化,讓他們淪為考試的機器!边@么看來,兩位大家對教育有著明確的理想,這種思想植根于對工作的信念,來源于對學生終生發(fā)展負責,對民族未來負責的觀念;也因為他們有著更為廣闊的教育視野。
怎么做個有思想的老師?我是個有思想的老師嗎?什么叫不跪著教書,怎樣才能不跪著教書?吳非老師說:“只要肯讀書,什么都好辦!边@是告訴我們要多讀書才能有思想,不跪著教書。“不管以后課堂模式如何,老師還是要在課堂上與孩子們說話的;無論如何,別讓孩子們看不起你!彼谕贻p一代的教師“能注意知識的積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條件有限,那也要有點自我提高意識,哪怕讀點閑書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讀書不多,聽聽別人說讀書也行”。教師讀書是關(guān)系教育成敗的大事。教師不讀書,就沒有教育理想,就沒有教育信念,就沒有教育思考,就沒有教育智慧,就沒有教育活力,就沒有教育創(chuàng)新,一句話:就沒有教育生命。教師是天生的職業(yè)學習者,職業(yè)讀書人。教師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一輩子“站直了”教書!
讀了《不跪著教書》這一本書,讓我明白了:教師不僅僅是園丁,他自己本身就應(yīng)該是一朵美麗無比、賞心悅目的花,吸引著學生;教師也不僅僅是春蠶,他的生命在每一個季節(jié),在奉獻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教師還不僅僅是工程師,人類的靈魂不可能用一個固定的工藝流程去塑造;教師更不僅僅是蠟燭,他不應(yīng)該用“燃燒”自己來“照亮”學生。他本身應(yīng)該站著教書。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8
這學期讀了吳非老師的《不跪著教書》,篇篇觀點鮮明,吳老師好像用跟你聊天一樣的方式把這一個個道理說給我們聽,雖然平平和和,但句句都說到老師們的心坎上,讓我受益匪淺。
不跪著教書,那應(yīng)該怎樣教書呢?我?guī)е@個問題翻開這本書,吳老師通過真實的案例和故事告訴我們,跪著,意味著教師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趨炎附勢,為名利失去了身為教師的責任,為了迎合上級而折腰,隨波逐流。事實上,我們身邊乃至我們自己都不免會犯同樣的錯誤,我們算不上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老師。
那我們應(yīng)該成為一個怎樣的老師呢?像吳老師說的,一味合格的教師,只要不斷地進德修業(yè),把自己的工作和學生的成長結(jié)合起來,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才能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人!耙寣W生出色,教師必須出色,要讓學生多讀書,教師自己首先要多讀書,自覺讀書”,我也希望我能成為吳老師口中說的老師,受到學生尊敬,讓學生忘不了的老師。那我只能增加自己的閱讀,多讀書,多思考,多學習。“為人師表為人師表,要想讓學生多出色,教師就必須出色。學生趕超教師,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師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書中這些話都深深地出動了我,作為一名新老師,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讀的書還太少,思考的太少太淺。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準備好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水源。書中講到了現(xiàn)在的教師普遍缺乏思考,只會“埋頭苦干”,不能“及時反思”。想想我自己也是一樣,有時其實是已經(jīng)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但是因為忙,沒有及時去反思,過段時間也就忘記了。久而久之,問題依然存在,而我也沒有多少進步。所以除了多讀書,我還要學會多反思。讓反思成為我的一種習慣。
讀了《不跪著教書》,我深刻的體會到,教師要堂堂正正的,不趨炎附勢,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和意見。經(jīng)常低頭看看學生的優(yōu)缺點,放低身子與學生平等的貼心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時時了解學生、關(guān)心學生,給學生以真愛,要從細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學生的真實的思想,讓他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人性美,做一個正直的、真誠的、寬容的、有愛心的、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人。這樣我們的學生才可能成為站直了的人。我在為了成為這樣的老師而努力!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9
"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人呢?""如果教師是跪著教的,他的學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這些振聾發(fā)聵的話語來自吳非老師的《不跪著教書》。假期中,我有機會細細品讀了這本書。讀罷掩卷沉思,內(nèi)心竟如灌鉛樣的沉重:蕓蕓眾師之中,真正做到不跪著教書者能有幾人?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成了照本宣科的機器,成了書本的奴隸,考試的奴隸。我們曾經(jīng)有過千百年下跪的歷史,我們身上或多或少的透著些奴性,我們自己還在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跪著生活。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看來只能先從教師不能跪著教書做起。那么,怎樣才能做到不跪著教書呢?
首先,教師要多讀書。"教師要學會教書,首先應(yīng)該學會讀書,學會思考。"教師讀書是關(guān)系教育成敗的大事。教師不讀書,就沒有教育理想,就沒有教育信念,就沒有教育思考,就沒有教育智慧,就沒有教育活力,就沒有教育創(chuàng)新,一句話:就沒有了教育生命。教師是天生的職業(yè)學習者,職業(yè)讀書人。教師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一輩子"站直了"教書!
其次,教師應(yīng)該有自己的思想,應(yīng)該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一個具有獨立思考精神的教師人格獨立了,才能給學生良好的示范;思想獨立了,才能教會學生用智慧去懷疑,去判斷,去立論,去創(chuàng)新!"如果一個教師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很難想象他所教出的學生會是什么樣子",真的就如吳老師說的"學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養(yǎng)順服的思想奴隸"?只有用思想才能滋養(yǎng)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師的思想光明才能燭照出學生的精神燦爛,只有教師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學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師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學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師的人格偉岸與厚重,才不會導致學生的人格猥瑣與淺薄。
再次,教師要具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就像肖川老師說的"沒有任何一門課程可以直截了當?shù)亟探o我們教育的智慧。"的確如此,盡管不少的文章和著述都涉及到"教育智慧"的話題,我們從中所能得到的也僅僅是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而已,更何況這些方法和技巧能否恰到好處的為我所用還要另當別論。"教育智慧只能從我們內(nèi)心深處長出來,其長勢取決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們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學識修養(yǎng),()心性修養(yǎng),精神修養(yǎng)。"也就是說要想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必須從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淵博自己的學識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養(yǎng)、升華自己的教育追求入手,別無他徑。
也就是說要想實現(xiàn)不跪著教書,最根本方法是除了讀書,還是讀書。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10
這個暑假我認真地閱讀了吳老師的《不跪著教書》。書中的《教師要有精神追求》里說到:我認為,評價一位教師的工作,簡而言之可以是三句話:讓學生喜歡你的課,讓學生喜歡你任教的學科,讓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每每聽到學生說不喜歡語文課,不喜歡文學,我就疑心他有個不稱職的語文教師或是缺少家庭文化教養(yǎng)。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喜歡你的課(有的同行更明白地說出“要讓學生喜歡教師”)道理很簡單:我們和學生之間需要橋梁,這個橋梁就是語文,語文是人與人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徑。我特別喜歡這些話,我希望自己是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語文老師。
書中的《口才》說:教師的談吐,體現(xiàn)著他受教育的水平,體現(xiàn)著他的.教養(yǎng),體現(xiàn)著他的人格魅力?墒怯行┩羞^于漠視這個問題,他們低估了語言的影響,把教師等同于販夫走卒;他也低估了學生的辨析、評價能力,以為自己是在與一群沒有思想的人打交道。說真的,我希望自己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老師。
《誡徒》里吳老師說:現(xiàn)在對青年教師的閑話很多。有些家長自持有學歷或官職,自以為是,和教師的沖突比較多,這只能有待于慢慢磨合,而不必急于說服家長和自己保持一致。當你與家長談“僵”了時,不應(yīng)指望辦公室的其他教師都附和你的看法,因為你在沖動時的說話可能欠妥當,如果有同事用眼神向你示意,那有可能是你注意緩和態(tài)度。我們可以適當?shù)赝讌f(xié),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而不是為爭論是非曲直,爭輸贏。我特別喜歡這些話,是。∵m當?shù)赝讌f(xié),這樣我們的心胸放寬,心態(tài)放平。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孩子。不是為了爭論輸贏!我希望自己能做到這樣的心胸。更更重要的是,我平時就能把工作做好!得到家長從心底里的認可,就不會有那么多得是是非非了。有句話說:日久見人心。我做得怎樣?家長會看得到的。相信自己,也一樣要相信別人!
讀了《不跪著教書》這本書后,我體會到:教師。要挺直了身板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要經(jīng)常彎下腰去俯視學生的優(yōu)缺點,要不時蹲下身子與學生平等的心貼心的交流,偶爾還要跪下去仰視孩子們的天真和純潔還有我們時刻在說的閃光點。這樣我們教師才是“該站的時候如青松,該跪的時候如階梯”!
讀后感,?谑,語文課,情感,教師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11
最近,我讀了江蘇省特級教師吳非老師撰寫的教育隨筆《不跪著教書》。跪著,意為教師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意為趨炎附勢,意為為名利而失去教師的責任,意為為了迎合上級而折腰,而隨波逐流。吳非老師在書的“序”中說:“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人呢?”這段話發(fā)人深省,教師怎樣才能做到“不跪著教書”?
一、不能跪?qū)W生。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應(yīng)是平等、民主、融洽的,既要拋棄師道尊嚴,也要直起脊梁做人。對學生的正確態(tài)度是:熱愛,尊重,不遷就。
二、不跪?qū)︻I(lǐng)導。教師首先要自尊、自信、自強,也要保持一顆淡泊寧靜之心,無欲則剛,無求品自高。
三、不跪?qū)ι鐣。教師要做一個正常的`社會人,一個普通人,不要整日忙與社會應(yīng)酬,不要下跪于名利之中,應(yīng)固守自己的一方天空。
四、不跪?qū)议L。教師要與家長保持一定的距離,又要彼此在必要的溝通之中平等、理解、信任、支持。避免庸俗化、功利化。
是啊,我們要做站直了的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遠、底蘊和智慧。要時時了解學生、關(guān)心學生,給學生以真愛,要從細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學生的真實的思想,讓他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人性美,做一個正直的、真誠的、寬容的、有愛心的、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人。這樣我們的學生才可能成為站直了的人。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12
第一次聽到這本書的名字——《不跪著教書》,我很驚詫,亦很迷惑,不知其意,但同時也被它深深吸引了。書一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的捧起書來打量它一番。"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人?"封面上的這兩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
挑燈拜讀完一遍后,深深為吳非老師的教育理想所折服,也為他的理想主義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碰壁,為他的困惑和矛盾所打動。
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中國人曾經(jīng)有著千百年給封建權(quán)貴下跪的歷史,深受封建思想毒害,逆來順受,從骨子里向外透著奴性。封建主義早已滅亡,可它給中國人帶來的精神毒害還不可能說消失就消失。還有人可能還在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跪著生活。為了不使我們的下一代繼續(xù)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下跪,我們教育工作者就要向吳非老師所說的,得要站直了教書,得要有鐵骨!
書中讓我最感動的是開篇第一則隨筆——《永不凋謝的玫瑰》。這篇文章講的是前蘇聯(lián)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他記下了這樣一則真事。校園的花房里開出了一朵碩大的玫瑰花,全校師生都非常驚訝,每天都有許多同學來看。這天早晨,蘇霍姆林斯基在校園里散步,看到幼兒園的一個4歲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從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這個女孩為什么摘花,他彎下腰,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的?能告訴我嗎?小女孩害羞地說:"奶奶病很重,我告訴她學校里有這樣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點不信,我現(xiàn)在摘下來給她看,看過我就把花送回來。"聽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蘇霍姆林斯基的心顫動了,她攙著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媽媽的,感謝她養(yǎng)育了你這樣的好孩子。"
這個故事長久地感動著我,并深深地啟迪了我。假如是我,會怎么做呢?
我想我可能會對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憂心忡忡,首先會沒收了她的花,更不會再去摘花給她,而是苦口婆心的對小女孩進行一番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教育小女孩不要損害公物。小女孩也一定會唯唯諾諾,并從此開始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慢慢根植積累著一條又一條的大道理,但可能會讓她缺失了對人性美與人情美的感悟,缺乏了同情心和憐憫心。可能今后她知道別人有困難或生病等也會漠不關(guān)心了……
肖川博士指出:"教育智慧只能從我們內(nèi)心深處長出來,其長勢取決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們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學識修養(yǎng),心性修養(yǎng),精神修養(yǎng)。"所以教師要有"心":愛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純潔的心;要教會學生擁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愛一切生命,懂得寬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溝通情感,用智慧啟迪智慧,用心靈觸摸心靈!我們首先應(yīng)該是站直了的教師,要不斷的學習,要了解學生、關(guān)心學生給學生以真愛,要從細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學生的真實的思想,通過一些真實的事例,找回他們的同情心,讓他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人性美,這樣我們的學生才可能成為站直了的人。
最后我想說:《不跪著教書》真是一本好書。在此我只想好好地感謝吳非老師,他給我?guī)砹擞|及靈魂的感悟。為了愛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能像人一樣地站立在這個世界上,我希望著生活中能有這樣的美好。
愿吳非老師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境界能給教育界乃至全社會都帶來深刻的反思和啟迪,愿中國涌現(xiàn)出更多更多的"鐵骨教師",教育出的學生都能成為"站直了的人".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13
這是吳非老師的一本著作,看到書名《不跪著教書》時,心怦然而動,為什么說不跪著教書?不跪著教書是什么意思?等等,這些疑惑堵在心頭,要想知道答案,讀下去吧!現(xiàn)在我終于把這本書讀完了。
這本書一共分為六輯:永不凋謝的玫瑰、我美麗,因為我在思想、愛與敬重的閱讀、往高處飛、“實話”怎么說?和在歡樂中沉思。雖說是六輯,但是我認為有一個總的理念就是無論是校長,還是教師、學生都應(yīng)該具有審辯式思維,遇事要先思考,再去做。
書中篇篇觀點鮮明新穎,分析問題一針見血,給人耳目一新,讀后受益匪淺。正如吳非老師在“序”中說的:“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人呢?”這話發(fā)人深省。
作為教師的我們是人而不是神,也不是偉大的蠟燭、園丁。我們與學生應(yīng)該是共同成長的朋友,在生活中也是相互影響的伙伴,所以我們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然后想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這種平等關(guān)系。吳非老師認為評價一位教師的工作,簡單地說可以是三句話:讓學生喜歡你的課,讓學生喜歡你任教的學科,讓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就這幾點做起來很難,但是如果我們多讀書,不讓自己“文化貧血”,應(yīng)該是可以做到的。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不要跪著教書,那么就應(yīng)該做站直了的教師,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精力不斷地學習,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遠和智慧,勇于創(chuàng)新,勇于挑戰(zhàn)。同時也要讓學生不斷地發(fā)現(xiàn)人性美,做一個正直的、真誠的、寬容的、有愛心的、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人!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14
在《不跪著教書》這本書中,老師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做教師的職責,身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持之以恒要做到的:
一、要拋棄學科本位的思想:身為教師,不負責任,那就是老師的悲哀。老師對學生要有正確的評價觀,不以分數(shù)為標準把學生劃分成三六九等,應(yīng)在教學過程中,關(guān)注學生做事的.態(tài)度,在師生交往的過程中關(guān)注學生做人的原則,一個學生,如果沒有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但他認真,誠信,富有愛心,作為教師,你應(yīng)該為這樣的學生自豪,雖然這樣的學生不會給你帶來所謂的榮耀,但會讓老師的內(nèi)心變得踏實!
二、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一個老師不能一味用語言教育學生,身教重于言教,老師良好的行為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老師,你希望學生善良,那老師的內(nèi)心就要柔軟和慈悲,你希望學生正直,那老師就要誠信,你希望學生積極向上,你老師就要不畏困難,你希望學生陽光朝氣,那教師就要樂觀開朗,老師要知道,若干年后,在你的學生身上會折射出老師的影子,我們希望,這些影子是美好的!
三、要有執(zhí)著的方向:在當今人心浮躁的社會,老師要耐得住寂寞,不沽名釣譽,要能經(jīng)受住一些誘惑。我們要明確,教師的主陣地在課堂,老師的著力點在學生,把學生培養(yǎng)成站立的人是我們永遠努力的方向,身為教師,千萬別把心思花在人際關(guān)系的內(nèi)耗上。
《不跪著教書》這本書展示了老師的氣節(jié)和氣度,它是一本讓老師補鈣,讓老師醒神的好書,值得一讀。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15
一、教師要有尊嚴,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
教書近十年,碌碌無為,渾渾噩噩,原因何在,就是因為缺乏尊嚴,沒有鐵骨。繁瑣的工作,使我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得過且過,沒有個性,缺乏激情,使我見了什么都無所謂。我成了十足的教書匠。我是跪著教書,跪在應(yīng)試教育的面前,俯首貼耳,惟命是從。
所幸的是,這本書讓我徹底清醒,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自己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才能教出善于思考的學生。正如書中序言所寫:“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確有過放棄的念頭,然而一想到中國人有千百年下跪的歷史,想到文革給中國人帶來的恥辱,想到下一代人還可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下跪,就覺得我們中國首先得有鐵骨教師,教育的辭典中才配有‘鑄造’這樣的詞條!
二、教師要不斷進修,提高自己的業(yè)務(wù)水平和自身素質(zhì)。
“評價一個老師的工作:讓學生喜歡你的課,讓學生喜歡你任教的學科,讓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喜歡你任教的學科,教師本身就要有讓人信服的魅力:良好的修養(yǎng)、淵博的知識、風趣的談吐、較高的業(yè)務(wù)水平。這些素質(zhì)并不是天生具備的,而是后天慢慢培養(yǎng)出來的。只有不斷地進修,不斷地汲取知識,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完善自我。所以只有教師自己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才能讓你的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意識。
三、教師還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生活,需要關(guān)愛,需要同情,更需要一顆善良的心。善良的心充溢著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教育也如此,一樣需要有仁愛,需要有愛心的.教師。愛孩子首先要走近孩子,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理解全班每個孩子的悲哀與歡樂。愛孩子,必須尊重孩子。要尊重孩子成長發(fā)展的規(guī)律,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愛孩子,就必須信任孩子,信任孩子的潛在能力。在師生之間,只有架起“愛”的橋梁,才能到達教育的最理想的彼岸。唯有在教育中注入更多的關(guān)愛與希望,生命之花才能永不枯竭地綻放,教育之樹才能永遠長青。
吳非書中說到,好教師的最高追求不是成績,而是能將學生身上的潛能最大限度地誘發(fā)出來,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能互相誘發(fā)對方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最后雙方都得到很好的升華。但愿我們都能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爭取做一名最出色的教師。
為了青年教師的成長,學校推薦我們看一本書《不跪著教書》。一開始我感到非常好奇,教書和跪著是什么關(guān)系呢?帶著這份好奇我細心地閱讀了吳非先生寫的這本書。書中沒有那些晦澀難懂、拒人千里的理論,而是對教育現(xiàn)象的反思或教學隨想,是和同行或?qū)W生的對話。那充滿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對人、對教育的熱愛,使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靜。雖然還沒完全內(nèi)化,但是也想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原來“跪著”,意為教師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意為趨炎附勢,意為為名利而失去教師的責任,意為隨波逐流。書中有一段話一直縈繞在我耳畔——“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么樣的人呢?”這段話發(fā)人深省,我不由得思索:教師是什么,怎樣才能做到“不跪著教書”?
書中多次強調(diào)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要堅持讀書,善于思考。“只要讀書,什么都好辦”,“要讓自己的學生出色,教師必須出色;
想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應(yīng)當多讀書,自覺地多讀書”,“學生超越教師,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
然而如果教師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書中的這些話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的心為之一顫,作為一名老師,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讀的書還太少,思考的深度尚淺。校長經(jīng)常提醒我們應(yīng)該博覽群書,但是,自己卻常常以忙、累為借口推脫。事后我反問自己:要給學生一杯水,你準備好一桶水,甚至源源不斷的水源了嗎?尤其是書中講到現(xiàn)在的教師普遍缺乏思考,只知“埋頭苦干”,不知“及時反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往往視而不見,缺乏深度的思考。想想自己也一樣,有時經(jīng)常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但沒有及時去反思,時間過了也就忘了。現(xiàn)在我告訴自己“思考也會成為一種習慣”,長期的缺乏思考教師就會成為教書的機器,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必須激勵自己多思考。
我要多思考,最實用的方法就是認真地讀書,不停地讀書,永遠地讀書,從書籍中汲取教育智慧。教師不讀書,就沒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活力、教育創(chuàng)新,一句話:教師不讀書就沒有教育生命。教師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一輩子“站直了”教書!不跪著教書,是一個教師最初的姿態(tài),也應(yīng)該是一個教師終生的姿態(tài)。
人應(yīng)該有一種憂患意識,對于教師更是重要。有了憂患意識,人才能保持頭腦的清醒,清醒才能覺醒,覺醒的人多了,舊的體制才會被打破,新的法則才會應(yīng)運而生。
《不跪著教書》是一本直面現(xiàn)實,教人冷靜、沉默、深思、批判、反省的好書。好在哪里?盡管揭露的丑的東西太多;
盡管作者的筆端太嚴肅和冷峻了;
盡管都是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盡管除了嘆氣還是嘆氣,但這也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作為教師多嘆嘆氣則少一些麻木,多一些清醒;
少一些應(yīng)付,多一些責任;
少一些浮華,多一些真摯。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太應(yīng)該嘆氣了!來一次心靈的吐舊納新吧!
作者無非強調(diào),作為教師是應(yīng)該有思想的,不應(yīng)該“跪”著教書。實際上他所強調(diào)的是教師自身思想上、人格上的獨立。然而,改“跪”為“站”,談何容易啊!
中國的知識分子是不喜歡“跪”著做人的,更何況教書了。
古代知識分子對待且兇且惡的世俗現(xiàn)狀,既不想合于污淖,又想積極入世施展抱負,結(jié)果往往難遂人愿,于是有了“一生好入名山游”、“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李太白,有了“采菊東離下”的陶淵明和“流觴曲水”的王羲之。終歸是曲高和寡不為世俗所容,除了留下千古的郁悶之外,更多的是知識分子特有的人格及思想的高標,乃至于對后世知識分子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郁悶的事太多,誠如作者所言:教師的功利主義思想;
社會對權(quán)力的過分崇拜;
學生人文情懷的喪失;
學校領(lǐng)導的官僚化;
假、丑、惡的肆虐,真、善、美的黯談;
教師利益分爭的爾虞我詐。
“當年,我自認為學校是凈土,忽略了學校只是社會的一部分,現(xiàn)在我終于知道世上唯一可‘靜’下來的可能只有人的心境了!弊髡哂幸环N深深的失落感,這種失落感來自于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差距,而情感核心是緣于他對祖國、對教育事業(yè)、對學生深深的熱愛。
像吳非的這種失落感,非彼獨有,凡具有良知的教師都會有此共鳴。因為我始終相信,教育隊伍中人性的、思想的火光仍是熠熠不止的。面對失落、彷徨乃至于與世俗的格格不入,我們?nèi)绾尉駬衲?我們無法“歸隱田園”,也無法“放浪形骸”,因為現(xiàn)實的責任遠遠重于心中的不痛快。由此想到了“行吟澤畔”的三閭大夫“清醒”的自白,想到了他“與世推移”和“深思高舉,自令為放”的困境抉擇。
歷史告訴我們,做精神上的富足者遠比做物質(zhì)上的蠹蟲要有意義得多!耙寣W生站著做人,我們就絕不能跪著教書”,這就是作者的心靈告白。盡管“站”著是那么的不合時宜,會招致非議和蔑視,甚至會吃“大虧”,但只要信念不倒,希望也總是會有的。世上“跪”著的人太多,但唯獨教師不能輕易言“跪”,只有站直了身板,學生才有希望,教育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相關(guān)文章:
《不跪著教書》讀書筆記03-17
《不跪著教書》讀書筆記范文03-24
讀《不跪著教書》有感04-15
《不跪著教書》讀書筆記(10篇)04-23
《不跪著教書》讀書筆記10篇04-23
不跪著教書讀書心得05-30
《不跪著教書》讀書心得03-17
不跪著教書讀后感03-20
《不跪著教書》讀后感02-24
《不跪著教書》讀后感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