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當(dāng)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1
馬克思曾說:“歷史是由人民創(chuàng)造的!钡拇_,正是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閃耀在人間,造就了歷史。這個暑假,我閱讀了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人類群星閃耀時》,他被譽為“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這本書也是他的名作之一。他以書中12篇偉人的事跡,記錄了人類歷史上那些可能影響未來的片刻與人物,他們的人性光芒如同群星的閃耀。在這本書的12篇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滑鐵盧的一分鐘》。
茨威格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在那決定法國乃至歐洲命運的一分鐘里,那位手握命令而無法決斷的元帥的猶豫,選擇時的艱難,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來者不是來支援的格魯希軍隊,而是被擊退的普軍時的大驚失色和驚恐萬狀。也許失敗的原因不止是那推遲了兩個小時的檢閱,又或是拿破侖信任了一個過分老實的軍官,或是軍官過于信任了拿破侖的命令,但至少,如果沒有格魯希元帥停下來不再爭取主動權(quán),法國的革命必將截然不同,甚至這一分鐘決定了整個19世紀。
作者在文中說:“唯有強者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永遠不要被動等待命運的.垂青”。在我國的歷史上,也有一些因優(yōu)柔寡斷而改寫歷史的事件。早在秦朝末年,楚漢相爭,項羽請劉邦去鴻門赴宴,當(dāng)時他的謀士范增已看出劉邦將成大器,暗示項羽殺掉他,但項羽過于優(yōu)柔寡斷,多次錯過機會,竟然讓劉邦安然無恙地回到了封地,并由此引發(fā)了烏江自刎的失敗結(jié)局。歷史上的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成敗往往就在一念之間,所以關(guān)鍵時刻我們做事應(yīng)該果斷,不要給自己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除卻《滑鐵盧的一分鐘》,本書的其他篇章細致描繪了一些歷史人物的重要片段。無論是亨德爾、列寧、菲爾德等人的成功,還是拿破侖、斯科特、威爾遜的失敗,都那么生動有趣而引人深思。茨威格讓我們清清楚楚地看見人類的歷史是怎樣在一瞬間被改寫的,讓人有生不逢時之感慨,當(dāng)個人意志和歷史宿命碰出火花時,那樣的時刻便從此照耀著人類文明的天空。
同時這本書也表明了茨威格對歷史的看法,他并沒有對那些利用戰(zhàn)爭手段建立政權(quán)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君王、將相們歌功頌德,而是通過巴爾扎克之口表達了自己對于暴力的厭惡。但對于執(zhí)著而仁慈的人,比如偉大的人文主義者西塞羅,他便會致以崇高的敬意,以呼喚獨立和自由的精神。
茨威格說:“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xiàn)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情的流逝。”人類智慧所凝結(jié)成的繁星普照著黑夜。而我們要做的,大概就是在觀賞漫天繁星的同時,也努力讓自己成為天空中一顆閃耀的星星。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2
你在山頂上看過夏日的日落嗎?那種壯美、靜謐、莊嚴的謝幕之后,只留一縷緋紅色的云霞,遠山更加肅穆深沉,天空更加暗灰神秘。清晨的光芒萬丈、午時的白日炎炎,在這一刻都歸為沉寂。大地和蒼穹在一絲落寞中,漫溢出闊大的蒼涼之氣。
讀完《人類群星閃耀時》,我的心里涌出的也是這樣一種蒼涼。茨威格用14個故事,帶我們走近14位巨星(其中也有大事跡小人物)的生命某個決定性的時刻,大多數(shù)卻都在生命終止之前。與其是人類群星閃耀,不如說是人類巨星隕落時。
茨威格不愧是偉大的傳記作家,且不說他的筆法多端,14個人物的描寫形式各異,有詩歌、有戲劇、有故事,短短的篇幅,有的涵蓋了人物的一生,有的選擇放大某個切面,有的凸顯了人物最重要的思想……然而,最偉大的是,他深深地走進了每個人物的內(nèi)心深處。即使他們有的是探險家,有的是政治家,有的是作家,無論是哪個領(lǐng)域,原來偉大的人和偉大的人之間,是心意相通的。也許,茨威格比他筆下的某些人物還要了解他們自己。
說說這本書里讓我印象極為深刻的人物吧。
臨終前出走的年事已高的托爾斯泰,最后一次鼓起勇氣,與自己的生活和階層徹底決裂,以踐行他的畢生思想,他的靈魂在升入天國的那一刻終于不再矛盾,他得到了解脫。
偉大的作曲家喬治。腓特烈。韓德爾在中風(fēng)后,以強大的意志力戰(zhàn)勝了偏癱,沖破生命的阻力,猶如在枯樹上開出無比絢爛的花簇,寫出了自我救贖、救贖無數(shù)世人的歌劇《彌賽亞》。
難以想象,70多歲的歌德愛上了19歲的少女,如同陷入初戀的漩渦,最終在失戀的.打擊下,化痛苦為力量,寫出了舉世矚目的《浮士德》;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走向地獄的刑柱上,經(jīng)歷了從死到生那最為可怖,而又最具希望的生命瞬間,重新走回人間。
他們的故事,在作者精煉又深刻的濃縮下,我似乎看到,是痛苦,是劫難,讓本已熠熠發(fā)光的耀眼的星,升華為真正的巨星,他們的余輝在人類的天空永不泯滅。
也有人,如同劃過天際的流星,我們雖不記得它的全貌,而那閃爍的瞬間卻永久定格。比如寫出法國國歌《馬賽曲》的作者,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軍中上尉,他的一生默默無聞,他的曲子也曾聲名寂寂,但是上帝將靈感砸中了他的一霎那,他照亮了人類。
開啟了美國西部淘金大門的蘇特,以敢闖敢干的冒險精神,創(chuàng)造了富可敵國的財富,最終卻因發(fā)現(xiàn)金礦,斷送了自己的所有,淪落為眾人皆欺的乞丐。他也曾經(jīng)如日中天,結(jié)局卻讓人唏噓不已。
決定了滑鐵盧戰(zhàn)役成敗的格魯希,是一個小人物,然而透過他,我們看到了拿破侖的隕落。即使沒有格魯希,也或許有另外一個小人物,在關(guān)鍵的事件中發(fā)揮著決定性作用,那么歷史會改寫嗎?
還有其他幾位,不一一贅述,作者由點入面,用渾厚有力的筆力,讓我們洞見了偉大的人物的內(nèi)心。每一個故事,讀起來都讓人心潮澎湃,心弦動顫,似乎看到太陽冉冉升起,又壯偉墜落。品讀之后,大地一片蒼涼。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3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更多的是迷茫和無力,因為我想到了小時候自己第一次意識到死亡這件事:
那時我正在讀小學(xué)三年級,我有一天趴在床上,想到有一天我死了,這世界上便沒有我了,我的思想什么的都沒了,沒有意識了,太可怕了,差點嚇哭。
這之后我便想既然每個人都有一死,那我總得留下點什么給世界,讓它在我死后依然生機勃勃,于是我成了理想主義者。
到現(xiàn)在看這本書,12個人已經(jīng)死去了,但他們創(chuàng)造了不會隕落的星星,在他們死后的宇宙里依然閃耀著。
我今年21歲,距離我意識到死亡已經(jīng)過去十多年了,我這個理想主義者慢慢地悲觀起來,因為二十一歲的我一無所有,創(chuàng)造一顆永恒閃耀的星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對于人類來說,第一個意味著一切,第二個則什么都不是!蹦蠘O探險隊看見挪威的國旗比他們先插在南極大地上時,他們留下了眼淚。同樣經(jīng)歷了南極天氣的'極端考驗,但是最終卻成了什么多不是的第二個。
對,歷史太漫長,漫長到最后只會記住“第一個”的東西,而無數(shù)個“第二個”卻淹沒在歷史浪潮中。
第二個并不失敗,依舊會像斯科特寫下懇請我們照顧好他的遺孀死去一樣具有史詩般的光榮,失敗的是你沒有成為“第二個”的資格,你沒有去追求“第一個”。這樣的你,不會像巴爾博亞欠下債后出逃勇敢探索發(fā)現(xiàn)新大陸;也不會堅持不懈地攻下拜占庭,更不會像七十多歲的托爾斯泰依舊勇敢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而出逃...
因為他們沒有停止追求,即使在靈感枯竭了,心中依然響起《彌撒曲》,是他們心中那團永不磨滅的熱火點亮了一顆星星,讓它永遠在黑暗的宇宙中閃爍。
我今年21歲了,距離我意識到死亡已經(jīng)過去十多年了,我這個理想主義慢慢悲觀起來,因為二十一歲的我一無所有,創(chuàng)造一顆永恒閃爍的星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我不會讓心中那撮奄奄一息的火苗熄滅,我會努力讓它燃燒,變成熱火,變成永恒不滅的生命之光,把屬于自己的那顆星星照亮,讓它閃爍在人類無窮無盡地宇宙中!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4
已是深夜,罕見的有了幾顆星辰,在深藍的天空中若隱若現(xiàn)。我望著那一顆顆星辰,望著那夜空,突然想起一本我?吹臅,便是《人類群星閃爍時》。
這本書是茨威格的一本傳記,林林總總記載了十二個變更人類歷史的事務(wù),包括“拜占庭的淪陷”、“滑鐵盧的一分鐘”,“南極探險的斗爭”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也便是南極斗爭了。
故事講解并描述了斯科特一行人前往南極,與阿蒙森等人搶奪第一,不幸落敗。在歸途中,五人相互打氣,仍不幸身亡,但他們卻為英國帶去很多寶貴樣品的故事。從文章所講解并描述的故事來看,斯科特一行人確乎是落敗了,但他身為一個失敗者,仍舊能夠去敬重勝者,為他們宣告成功,對他來說,能邁出這一步確乎已經(jīng)是極大的勝利。而他們在歸途中,相互取暖,即使同伴受傷也不離不棄,即使天氣惡劣也不放下獻給國家的巖石樣品。即使失敗那又如何?再爬起來就是了,他們的精神在整個人類歷史的天空中,就像一顆星辰,亮眼而又獨特。這種精神讓阿蒙森感到慚愧,也是不足為奇的`罷!我想著。
十二個歷史瞬間,十二位傳主,十二顆星辰。他們或是勝利,或是失敗,但他們都是一樣的,都是做出過無比大的貢獻的人。這樣的話,又何苦去計較失敗呢?僅有你把失敗當(dāng)作勝利看待,才能照射屬于你自我的那一片天空!這樣的失敗,何不等于勝利?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5
你聽過喬治·弗里德里!ず嗟聽栠@個名字嗎?他或許在中國孩子之間并不是非常有名,但是當(dāng)你仰視那由無數(shù)個人組成的璀璨奪目的星空,你會發(fā)現(xiàn),亨德爾,也是一顆明亮而倔強的星星。
暑假時我讀完了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茨威格用他那極大的、對于歐洲文化的熱愛,細致入微地敘述了14位在歷史上做出了突出貢獻的人的事跡,讓那些在歷史的星空中偶然劃過的流星在張張書頁中綻放出了他們永恒的光芒。而在這14個改變了歷史的人物當(dāng)中,我最崇拜的,就是著名德國音樂家喬治·弗里德里!ず嗟聽枴
或許印證了那句話吧,“沒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風(fēng)順的”,亨德爾自費在意大利學(xué)習(xí)音樂,學(xué)成之后在英國開了許多家自己的劇場,向平民百姓展示自己的音樂結(jié)晶?上щS著歌劇的衰落,亨德爾的多家劇場接連倒閉,他本人也是債臺高筑,可他卻仍以超人的毅力支撐著自己的劇場和心血,卻不幸在52歲時患上中風(fēng)。右半身癱瘓,直接影響到他的大腦。
這似乎是對一個面臨絕境的天才音樂家的最大的打擊;蛟S常人會從此沒落,放棄生活,但亨德爾可是一顆光彩奪目的星星啊,雖然平凡,仍然堅強。他以極大的對生的渴望,在亞琛的溫泉療養(yǎng)地積極接受治療,最終康復(fù)。隨后又以更加熱切的精力投入到音樂和生命當(dāng)中,接連創(chuàng)作了六部歌劇和清唱劇,可惜時運不佳,在戰(zhàn)爭和嚴寒下亨德爾被迫取消了一場場演出,又是多家劇場接連關(guān)閉,又是債臺高筑,亨德爾再次陷入了如中風(fēng)前那般、甚至比中風(fēng)前還要艱苦的境地。
讀到這兒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被打擊之后站起,以滿腔的激情再次投入奮斗,卻現(xiàn)實的殘酷下失去了意志力。那次考試在我心目當(dāng)中非常重要,我比任何一次都要認真,也比任何一次都要努力,我做了不知道多少張試卷,也逼自己去熟悉、去攻克原本自己不會的、不愿意去學(xué)習(xí)的東西,但我卻仍然戰(zhàn)敗了,毫無懸念的。在倒在戰(zhàn)場上的那一瞬間,我這個自信心嚴重缺乏的斗士崩潰了。我做的不好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我就像亨德爾那樣厭倦思考、厭倦生活、厭倦曾經(jīng)喜愛的一切事物。難道生活真的一塌糊涂嗎?我們是在為了什么生活,又是為什么要生活呢?
但歷史發(fā)展到山重水復(fù)疑無路之時,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躲開債主的催債后亨德爾疲倦地回到屋子里,自覺地開始工作。這時他看到了好友詹寧斯寄給他的最新的劇詞作。在亨德爾拋開一切負面的情緒后,他拆開了信件,看起了劇詞。那些劇詞突然在亨德爾的面前發(fā)起了光,它們在亨德爾的腦海中回蕩,讓一首不朽的樂章在這個萬籟俱寂的夜晚里橫出世。
“一個敏感多憂的`人,世間的一切繁華都安慰不了他,唯有文字,閃閃發(fā)光的文字,可以一路照亮他。”或者說,夠真正治愈一個人的絕對不是榮華富貴,而是他的熱愛,對信仰的力量和奇妙的文學(xué)藝術(shù)。
“你們需要安慰!
“你要極力揚聲。”
歌詞不僅震撼了幾百年前的歐洲人,也震撼了隔著一本厚厚書頁的我。歷經(jīng)三個星期,一首《彌賽亞》橫空出世。這是對人類精神的偉大最強有力的證明,也是對從絕望中綻放的生命最高的禮贊。亨德爾將自己的信仰與生命,唱響了整個社會。
我仿佛找到了我的知音。是啊,不論是否“黑暗將遮蓋大地”,不論是否真的“遭人鄙夷”,我們都應(yīng)“昂起頭來”,“號角要響”。即使被挫折千百次擊倒,也要千百次地再站起來。擁抱生活和一切值得我們熱愛的事物。
或許我沒必要把自己逼得那么緊,在緊要關(guān)頭咬緊牙關(guān)努把力,在該休息的時候去自己熱愛的領(lǐng)域中找找精神上的慰藉和依靠,每個人都應(yīng)懂得松弛有度,給自己留下一個值得留念的東西和自由的空間。對我來說,詩歌、文學(xué)、音樂才是我生活的意義;蛟S我不能成為像亨德爾那樣的偉人,在人類歷史的星空中閃閃發(fā)光,但我也將像他那樣極力揚聲,在這個世界中綻放自己獨特的美好。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6
一本好書是人生的導(dǎo)師,一部好的電影可以確定你心靈的歸屬。今日,學(xué)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愛的鐘聲》。電影主子公是一個叫雨生的小男孩,他原本跟隨爸爸在城里讀書,可爸爸為了給農(nóng)夫工討還拖欠的.工資,砍傷了老板,被判有意殺人罪入獄。雨生無家可歸,餓昏在廢墟中,被路過的小偷龍八收留。雖撿回了一條命,卻又步入了另一個深淵,從今和龍八一起以偷竊為生。在一次入室盜竊中,龍八一伙被警方抓獲,雨生則被好心的劉所長送回了農(nóng)村爺爺家。在這里雨生遇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鐘老師。是鐘老師給了他只有母親才能賜予的愛;時鐘老師交給他很多道理;是鐘老師用雙手捧住了雨生這顆幼小的心靈,讓它萌芽,健康地成長。
另外,鐘老師也收留了很多像雨生這樣的留守兒童,他們陪雨生一起經(jīng)驗了淚與笑,經(jīng)驗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時間,可是父母的愛,始終缺席。
社會上,這樣的留守兒童并不少,可是即使有再多的好心人,他們童年缺失的那些情親呢?又有誰能彌補?我們只有用最最真誠的關(guān)愛去填補那些傷口。關(guān)愛留守兒童,共建美妙家園!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7
《人類群星閃耀時》寫了14個歷史事件,讓人感受到每一個杰出的人物,在背后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南極爭奪戰(zhàn)是這些事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
斯科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英國人,1910年,他帶著由他組建的探險隊,準備好了一切,向南極發(fā)起了挑戰(zhàn),在向南極進發(fā)時,遇到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不是隊員們的半途而廢,也不是嚴寒的氣候,而是他發(fā)現(xiàn),挪威人阿蒙德森也正沖往南極,他們可能會成功。
后來,西伯利亞矮種馬不適宜南極的冰天雪地,在走到比爾慈摩爾冰川時,最后一匹馬死了,他們不得不使用力氣,將沉重的雪橇拉著前行。隨后,寒冷的冬風(fēng)又提前來臨,讓原本松軟的雪,變成了堅硬的“三角鐵”。在他們以為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個踏上南極點的團隊時,他們發(fā)現(xiàn),在南極點上,已經(jīng)飄揚著挪威的國旗,阿蒙森提前到達了南極點!
雖然不是第一個登上南極點的團隊,但是他們要帶上所有證據(jù),證明挪威人才是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
就這樣,他們帶著一身疲憊踏上了返回的路。這時,斯科特和他的隊友們已經(jīng)沒有力氣和精神了,他們以失敗者的身份返回了。在返回的路上,他們的身體幾乎都凍得麻木了,在冰天雪地中發(fā)現(xiàn)儲存的煤油已經(jīng)不多了,不夠他們的需要了,他們堅持著剩下的路程。不幸的是,他們遭遇了暴風(fēng)雪,不幸遇難了。 斯科特——一個失敗的英雄。
寒風(fēng)吹過,滿地金黃的梧桐樹葉,又是一年寒冬,臨近歲尾。年初,獲友人贈書,相約年底出500字書評,總覺時間尚早,轉(zhuǎn)眼僅剩月余,又不想敷衍了事,遂決定重讀,一周內(nèi)出書評交差。 《人類群星閃耀時》,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有歷史上最優(yōu)秀的傳記作家的.美譽。以其獨特的傳記文學(xué)的筆鋒,展現(xiàn)了人類歷史上十個絢麗的瞬間。從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到南極洲的探險,從歌德到尼采,從人物的角度去切入歷史的敘述。歷史,真正偉大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已經(jīng)把進程以及時刻表現(xiàn)的十分完美,恰如“東家之子”,增一分則太紅,減一分則太白,恰到好出的微妙。通過這十個瞬間,作者像歷史致敬。
長河,我們一直用以形容歷史。這條長河在過去的漫長歲月,無數(shù)次改變其流向,這些改變往往在一瞬間被決定,從而改變接下來的人類歷史,影響了成千上萬人。無數(shù)閃耀人類文明天空的巨星,或瞬間的靈動,或微小的疏漏,被推上神壇或被命運拋棄,成就了獨一無二,無法復(fù)制的歷史,真正的歷史。在歷史的某個片段,可能某一天,或者某一天的某一個小時,某一分鐘,這種生死攸關(guān),但又更富戲劇的一瞬,被忽略的凱爾卡門,流星般閃耀的魯熱,滑鐵盧戰(zhàn)役的格里希,這樣的一瞬,永恒篆刻,被歷史記憶,瞬間即永恒。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8
3.當(dāng)改變命運的時刻降臨,猶豫就會敗北。
7.在尼采看來,痛苦只不過是疾眼和黑暗的此岸。----茨威格。
9.盡管他還很年輕,卻整日在想著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這一畢生計劃----茨威格。
11.黑夜總是激起官感豐富的想象,以夢幻甜蜜的毒汁使希望紊亂。
12.沒有一面墻是密不透風(fēng)的。----茨威格。
15.歷史上所有以理智來和解的'事情都是轉(zhuǎn)瞬即逝的。----茨威格。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9
對于我來說,看外文著作最頭疼的就是人物的名字國家以及翻譯后可能會存在讀不通順的情景,看第一章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投入進來,故事對我來說慢慢才開始變得流暢。
1、遁入不朽:巴爾沃亞是第一個橫穿美洲到達太平洋東岸的人。他為了躲債前往美洲,是一個膽大的人,能夠率領(lǐng)190人前往探險也是一個很有領(lǐng)導(dǎo)本事的`人。能夠侵略不值得被贊頌,即使是在那樣一種時代背景下。就像原文那句:在即將名垂青史的前夜,這場大屠殺令巴爾沃亞一生蒙羞。
所以這也是“英雄”的結(jié)局:“他高興地迎上去擁抱他的長官、多年的戰(zhàn)友、發(fā)現(xiàn)南海的陪同,他信任的朋友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然而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緊緊地按住了他的肩膀,宣布了他的拘捕令。因為皮薩羅也渴望不朽,渴望征戰(zhàn)黃金國,所以他或許竊喜能除掉這位放肆的先驅(qū)。
2、拜占庭的淪陷
茨維格的文筆真的太好了,尤其是描述破滅的前一夜,那種絕望和死寂讓我看著的時候也揪了一把心。完完全全沒想到淪陷僅僅是那一閃忘記關(guān)掉的門,前方戰(zhàn)士的熱血和皇帝的堅守最終沒有抵過那個小小的失誤。戰(zhàn)后被掠奪的一切不由讓人覺得萬分諷刺。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10
一本好書是人生的導(dǎo)師,一部好的電影可以決定你心靈的歸屬。今天,學(xué)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電影《愛的鐘聲》。
電影主人公是一個叫雨生的小男孩,他原本跟隨爸爸在城里讀書,可爸爸為了給農(nóng)民工討還拖欠的工資,砍傷了老板,被判故意殺人罪入獄。雨生無家可歸,餓昏在廢墟中,被路過的小偷龍八收留。雖撿回了一條命,卻又步入了另一個深淵,從此和龍八一起以偷竊為生。在一次入室盜竊中,龍八一伙被警方抓獲,雨生則被好心的劉所長送回了農(nóng)村爺爺家。在這里雨生遇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鐘老師。是鐘老師給了他只有母親才能給予的愛;時鐘老師交給他許多道理;是鐘老師用雙手捧住了雨生這顆幼小的心靈,讓它萌芽,健康地成長。
另外,鐘老師也收留了許多像雨生這樣的留守兒童,他們陪雨生一起經(jīng)歷了淚與笑,經(jīng)歷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可是父母的愛,始終缺席。
社會上,這樣的留守兒童并不少,可是即使有再多的好心人,他們童年缺失的那些情親呢?又有誰能彌補?我們只有用最最真誠的關(guān)愛去填補那些傷口。
關(guān)愛留守兒童,共建美好家園!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11
這本書共收錄了12個歷史特寫,在這些特寫當(dāng)中,我們會看到許多歷史教科書上從未記載的人物,但更多的是它們鮮為人知的時刻。
茨威格就是要經(jīng)過這樣的書寫來表達,那些被人們忽視、似流星一閃而過的歷史瞬間,其實才是永恒閃爍的星辰,普照著整個人類世界。
人性,無疑是最閃耀的,也是最多變的,從某些程度上決定了人類的歷史。
書中的“群星”便是一群吶喊者。
在歷史上那些偉大的的時刻,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人性的蹤影。他們或自私狂妄,或追求功名,或心懷遠大夢想,又或靜守內(nèi)心的一份安然。人類的影子是歷史黑暗面的養(yǎng)分,他們打破夜的寂靜,讓他們的時代乃至整個人類歷史發(fā)光發(fā)亮。
他們經(jīng)受著為人知與不為人知的歷練,理解著人性與內(nèi)心的`雙重考驗。歷史為何選中了他們,我想,大概是因為看中了他們身上的那份執(zhí)念。
他們偉大而又不平凡的一生,是奮斗與追求的一生,他們要做的,便是為自我的執(zhí)念找到終點。而讓一份執(zhí)念終見光明的推動力,便是超人的堅強意志與無與倫比的行動力,而他們,便是那些幸運地被上帝賜予鋼鐵意志的人。似乎有著無限精力的他們享受著成功,甚至是失敗。他們的身上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不管是歷史賦予的還是他們本身,都令我們嘆服。
人生的自傳與歷史的傳記,是自我思考的沃土,回首過去,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自我。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12
拿到這本書時,感覺應(yīng)該是很容易讀的故事書,但真正閱讀時,或許是因為翻譯的原因,還是存在一定記憶難度的,主要是外國人的名字挺難記。
靜下心來好好讀完大咖們都在推薦的這本:號稱人類智慧結(jié)晶的書,從千年帝國拜占庭的陷落、亨德爾奇跡的.精神復(fù)活、老年歌德的悲歌、滑鐵盧的最后一刻等歷史偉人的巔峰時刻,我最想分享以下兩個故事的閱讀心得。
一、拜占庭的陷落
描述的是新生代土耳其帝國攻陷羅馬帝國的事件,其中應(yīng)用了很多方法論(特別是成功的把戰(zhàn)船從陸地上拖運到另一邊的海面),攻城掠地。就在快要成功之時,卻因羅馬城池的疏忽-----留了幾個小門,讓對手輕松進了城,所以細節(jié)決定成敗。
整個對戰(zhàn),都是攻方想盡一切的辦法,且守方卻重重出錯,最后造成拜占庭的陷落,歐洲到最后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而現(xiàn)在無論他們?nèi)绾位诤,歷史都無法改變了。歷史的偶然性,很多小人物改變了歷史,很多蝴蝶效應(yīng)般的隨機事件改變了人類的走向。
二、亨德爾的復(fù)活
講述西方圣樂之祖--亨德爾的傳奇人生,突然中風(fēng)造成他右半身癱瘓,他用自己的意志冒死在溫泉泡9個小時,最后讓自己獲得重生,恢復(fù)健康后的他又毫不遲疑地全力投身到工作中,但時運不佳的他,又遇到生意慘談,負債累累讓這位斗士感覺自己被擊敗。最后是《彌塞亞》讓亨德爾真正站了起來,他抵住了一切逆風(fēng)惡浪。人生就是這樣,不斷的挑戰(zhàn)一次又一次的困難,在挑戰(zhàn)過程中把自己推向人生高峰。
群星閃耀,也許只是一瞬間的璀璨,但卻為歷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無形間改變了歷史的發(fā)展。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13
唯一的一聲“行”,唯一的一聲“不”,太早或太遲,使一時刻長留史冊,它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于全人類的命運。——茨威格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巔峰之作,面世后,一時洛陽紙貴,如今百年已去,但智慧之光不減,書香依舊四溢。書中記述十二個機遇故事,它們?nèi)缫活w顆明星,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驚艷閃耀,告訴我們機遇稍縱即逝,拒絕猶豫不決者。
書中最重要機遇屬于俄國十月革命領(lǐng)導(dǎo)者列寧,珍貴到改變世界。眾所周知,沙皇不歡迎列寧,把他驅(qū)逐到國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俄國爆發(fā)了四月革命,人們歡呼雀躍,但眼光尖銳的列寧看出,這是一場變質(zhì)的革命,不是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他必須立即回去奪回勝利的果實!但對手們是不會讓他用正常方式回國的,他們深知列寧是多么的強大,多么令人恐懼。但列寧沒有放棄,他與敵國德國協(xié)定:乘火車,從德國穿過。世界上最具“危險”的“炸藥”登上了列車,他要去炸毀一個腐朽、被淘汰的世界秩序。列車在“轟隆隆”中出發(fā)了,那個時代最“危險”的炮彈發(fā)射出去了,一個帝國、一個世界被摧毀了。列寧把握住機遇,俄國就把握住機遇,世界也把握住機遇,“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紅色旗幟如太陽一樣,迅速占據(jù)半壁江山,新的時代緩緩開始,而這些都是因機遇產(chǎn)生。我明白機遇之寶貴。
書中最短暫的機遇屬于法國元帥格魯希,僅有1秒。著名的滑鐵盧戰(zhàn)役,是雄獅拿破侖與歐洲這個大籠子的斗爭,勝,則可再續(xù)輝煌,一飛沖天,但他選擇了庸才格魯希,也就選擇了失敗。在戰(zhàn)役開始后,奉命在外游蕩的格魯希軍聽到了炮火聲,將軍們紛紛請求前往,此時,格魯希想了想,他想了1秒,決定戰(zhàn)爭、決定命運、決定世界的1秒,他放棄前往。孤立無援的法軍失敗了,拿破侖完了,格魯希此時卻顯示了極高的“軍事水平”,完整的帶回了法國最后一支軍隊,但機遇已經(jīng)沒了,他的`皇帝不能再夸獎他了。短短的1秒,左右了歷史的進程,一切都隨著機遇,如一條閃電轟擊在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點上,那一點上,星光璀璨。機遇是多么短暫而重要,失去它,便失去一切。我明白機遇的轉(zhuǎn)瞬即逝。
書中最鍥而不舍的機遇故事是關(guān)于美國人菲爾德的,難度超乎想象,為什么呢?在電報機發(fā)明十幾年后,人們剛在部分陸地上架設(shè)完電纜,他卻要穿過大西洋,在海底鋪設(shè)電纜,人們認為這個想法以后可能成功,甚至永遠不行。至于他,就是一位瘋子,但瘋子真的開始了,造電線、置船、出航,很快失敗,十萬英鎊加一年的時間全沒了;第二次,又失敗了;第三次,成功了,真的嗎?幾天后,通訊再次中斷了。輿論鋪天蓋地而來,偉大的事業(yè)困難重重……一阻便是6年,再一次失敗后,終于成功了,來之不易。何為成功,在血與淚的澆灌下,開出的勝利之花。這個機遇看似普通,人人皆可嘗試,但成功卻只屬于堅持不懈的奮斗者,那個真正付出的人。我明白機遇是有困難的。
如何才能把握機遇呢?首先我們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正確的判斷能力,發(fā)現(xiàn)機遇才能把握住它,讓它成就自己。其次我們要敢于選擇和嘗試,機遇太重要了,很有可能改變我們的人生,不能在關(guān)鍵問題上放棄。最后,為了機遇而付出辛勞,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管風(fēng)雨兼程,豈有因難而退之理!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了《人類群星閃耀時》,讓我對未來認識更加清晰,對人生理解進一步加深。抓住機遇,也許它不能成為點亮世界的星星,但它至少能照我前程似錦,讓我在夢想的道路上,披荊斬棘。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 篇14
本書是一本傳記類的小說,書名中閃耀二字頗值得回味,人類歷史上,無數(shù)凡人傾盡一生的風(fēng)光,只為獲得一瞬的閃耀,那一瞬,在歷史的星空中,便是永恒。但為了這一瞬的閃耀,付出畢生心血,是否值得呢?再看完十三個故事后,我想我的得到了答案—值得。
人生在作者眼中并不在乎一世的風(fēng)光,五陵荒蕪,湮沒多少王侯將相,歷史的海洋中,封侯拜相者多如牛毛,但留名萬世者卻屈指可數(shù),在我看來,人的價值所在是在離世的那一刻回望這片土地,你可以面對著自己留下的一切問心無愧。
書中的“一夜天才”魯熱,受市長之邀為軍隊作曲,一間普通的居所里,舉世聞名的《馬賽曲》誕生了,歌曲傳遍了大街小巷,軍隊高唱著這首歌踏上戰(zhàn)場。而魯熱的名字卻鮮為人知,最后在一間小屋里結(jié)束了自己窮困潦倒的一生。在他死后,法國人民高唱著這首歌,征服了歐洲,擊潰了入侵,打垮了納粹,歌曲一次次回蕩在魯熱熱愛的法蘭西上空,至今仍伴著國旗冉冉升起,紛至沓來的贊譽終于埋沒了魯熱的平凡,似乎他天生就是圣人,可自我看來,魯熱的一生只在那一刻是英雄,也只有那一刻值得銘記,在浩瀚星空中,這一瞬自是偉大。
在我眼中,歷史是由無數(shù)偶然構(gòu)成的必然,就如奧斯曼攻拜占庭,久攻不下之時,一座不起眼的小門竟是人類文明的精華毀于一旦,千里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有些人對此大加評判“如果門及時關(guān)閉也許就不會了;”“如果援兵及時趕到也許就安全了”。但歷史沒有如果,也沒有假設(shè)的機會,歷史只有冷冰冰的結(jié)果。她就像一個神奇的機器,能將平凡的化為偉大,更能將偉大蝕毀于無形。很多人試圖操縱中這臺偉大的機器,卻被絞進其中,最終灰飛煙滅,當(dāng)你開動這臺機器時,你發(fā)現(xiàn)自己已無法停止她了,你努力、努力想停下他卻無能為力,直到被她無情的車輪碾過,泯沒在沙土中。就像燃起淘金熱的蘇特爾,他不小心按下了歷史的按鈕,最終自黃金的幻想中逝去,這是歷史的慣性,或是歷史的規(guī)律。她像一位仁慈的君主,慷慨的給予榮譽和財富,但一旦有人觸犯了她,想變得比她更偉大,就會受到她的懲罰,消逝在漫天塵土中。就像莎翁在其名作《路佛瑞斯受辱記》所說“帝王息爭,乃時光之風(fēng)采;將謊言揭穿,讓真相大白,將歲月印記,給往事封印,將黑夜守望,喚黎明醒來;將惡人懲治,直至其悔改,將傲然大廈以光陰蝕毀,塵封它們那金色的光彩!
有人說,是英雄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但在我看來,是這個世界創(chuàng)造了英雄。在個人條件相同時,天下大勢也許會造就你不同的人生。就如在一列封閉火車中改變歷史的列寧一樣,他深受馬克思主義的`熏陶,但卻走上了一條與馬克思截然不同的道路---革命。馬克思并非沒有想到革命,只是沒有時代的條件。馬生活在資本全盛的19、20世紀,這也是德意志帝國的全盛期,自然無緣革命;而列寧則不同,他生活在風(fēng)起云涌的一戰(zhàn)時期,沙皇俄國搖搖欲墜,民眾苦不聊生,時局動蕩,萬事俱備,只差星星燭火便可成燎原大勢。正是這種時代特征的不同造就了兩人截然不同的人生。
而現(xiàn)在,又一個嶄新的時代擺在我們眼前,在這里,每個人都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所以,當(dāng)時代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時,為什么不一起來,會一會命運?
【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有感】相關(guān)文章: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09-13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精選】01-15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范文04-13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書筆記[精品9篇]12-21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讀后感07-05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05-17
《人類群星閃耀時》讀后感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