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讀后感[優(yōu)秀]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資治通鑒》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資治通鑒介紹了從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歷史。
極其厚重,這是我的第一印象。書中一頁,承載歷史中幾十上百年的波瀾進程;書中一語,濃縮一代帝王的興衰榮辱。血雨腥風、刀光劍影、爾虞我詐、進退維谷,皆化為了沉甸甸的文字,功過毀譽留待后人評述。千載世事浮沉,只感自身的渺小。唐朝歷經(jīng)289年才滅亡,289年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數(shù)字,但是這樣你往上推敲,你祖宗10代朝拜的是李家的天子,先知李家后知天,忠誠與服從就像刻進了骨髓,這就該思考這是為什么,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還是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的價值觀傳輸不到位。盛唐衰敗的原因,我也不多在此處評述,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還有的感受就是殘酷,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要為人上人,就要承受相應(yīng)的風險。各種將軍、大臣、宰相,說死就死,毫不遲疑。尤其皇帝,史上最高危的職業(yè),沒有之一,善終者寥寥。不要滿腦子禮儀道德,一封圣旨卸兵權(quán),這是在做夢,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誰力量大聽誰的,不然皇帝只是傀儡,由曹操開創(chuàng)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事分兩面看,皇帝可以下旨,而大臣們遵旨不呢?古代的忠誠也是讓我心驚,趙高李斯假傳遺詔,賜死公子扶蘇和蒙恬,那他們還真的就自殺了。古代人信奉,各為其主,主上隆恩盛重,只有以死謝恩。這映射到當前社會契約精神的減退,忠誠的缺失,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退步呢?忠誠要有的,但是愚忠可不行。
【《資治通鑒》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資治通鑒讀后感03-16
《資治通鑒》讀后感03-14
《資治通鑒》的讀后感04-18
資治通鑒的讀后感01-04
關(guān)于《資治通鑒》的讀后感03-25
資治通鑒讀后感范文04-15
[通用]《資治通鑒》讀后感11-27
(精)《資治通鑒》讀后感09-14
(集合)《資治通鑒》讀后感09-11
《資治通鑒》讀后感[精華]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