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自然的語言》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自然的語言》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自然的語言》讀后感1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告訴我們夏天來了;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告訴我們秋天來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告訴我們冬天來了。
其實,人有語,物有聲,大自然也會說話。
今天我們一起聆聽《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是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竺可楨創(chuàng)作的科學小品文。這篇文章通俗生動的介紹了物候學及其研究的對象,闡述了物候學現(xiàn)象來臨的有關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學的意義與知識,說明了物候學的特性與本質。
我剛看到題目也產生這樣的疑惑“大自然怎么會有語言?”,讀了文章恍然大悟,原來大自然的物候現(xiàn)象,如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實際上起著預報農時的作用。從這一點上說物候現(xiàn)象仿佛就是傳遞信息的“大自然的'語言”。
文章中印象最深的是“說臺風”,臺風是一種熱帶旋風。它的中心氣壓最低,風就環(huán)繞這低氣壓的中心而旋轉。越到中心,風力越大,發(fā)生的離心率亦越大。特別的大臺風往往伴隨著惡劣的天氣,而且破壞力特別大,不僅會造成人類生活區(qū)域的經濟損失以及人身傷害,而且還會有強風,風暴潮,暴雨等現(xiàn)象,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當然,物候學的研究首先是為了預報農時,“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水缸穿裙子山戴帽,大雨馬上就來到”、“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些都是大自然向我們傳遞的信息。
還想了解更多的物候學現(xiàn)象,揭開四季變化的奧秘,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的語言》吧!
《大自然的語言》讀后感2
石頭老師,我想對你說:“謝謝你教會了我們要仔細觀察!甭淙~老師,我想對你說:“謝謝你教會了我們落葉終究要歸根的自然規(guī)律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彼卫蠋,我想對你說:“謝謝你教會了我們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品質!薄笄澜,萬物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老師,花、草、樹、木,無一不例外。人不是我們唯一的老師。
一塊石頭是何等的堅硬。】烧l能想到,一滴水就這樣成年累月的滴著、流淌著,一把斧子都錘不開、砸不開的石頭,一滴水竟然辦到了!硬是硬生生地砸出了一個“洞”,可不就是要堅持不懈嗎?水都能這樣堅持,何況人呢!
萬事萬物都不可能只教我們一個知識,就像老師,那么水呢,它就可能只教我們一種品質嗎?
看過流水吧,你們可能沒有注意過,水在往前流的過程中,常常會有石頭、水草冒出水面,而水卻沒有因為這些東西擋住自己的去處,而是分開自己,越過它們,繼續(xù)向自己的目標流淌。是啊,這些石頭和水草不就像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嗎?克服它們,踩著它們,繼續(xù)向自己的目標前進。可不就是要勇往直前、永不放棄嗎?
萬千世界,總有源源不斷的知識需要我們去學習、去探索。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慧眼,任何奧妙之處,全部為你而展現(xiàn)!
【《大自然的語言》讀后感】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11-22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稿08-02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03-12
《大自然的語言》優(yōu)秀教案03-11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稿05-07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反思03-02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12-01
《大自然語言》說課稿09-26
有關《大自然的語言》教案范文09-16
《大自然的語言》教案精選15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