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河中石獸》讀后感
當(dāng)仔細(xì)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河中石獸》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河中石獸》讀后感1
學(xué)了《河中石獸》,覺得很有感觸,便去看了這本書。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朝短篇志怪小說,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慶三年年間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jì)昀以筆記型式所編寫成的。其主要搜輯當(dāng)時代前后的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yīng)、勸善懲惡等之流傳的鄉(xiāng)野怪談,或則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
其內(nèi)文記述若真若假,通過一個個精煉短小的故事折射出當(dāng)時官場腐朽昏暗墮落之百態(tài)。但是對于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百姓們,作者也深深地流露出對他們的同情與悲憫。
全集分五書,共二十四卷,分別為《灤陽消夏錄》、《如是我聞》、《槐西雜志》、《姑妄聽之》與《灤陽續(xù)錄》。
《河中石獸》讀后感2
《河中石獸》通過一個個精煉短小的故事折射出當(dāng)時官場腐朽昏暗墮落之百態(tài)。但是對于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百姓們,作者也深深地流露出對他們的同情與悲憫。
河中石獸講的是一個寺廟的山門的'兩個石獸被洪水沖到河里了,寺院的和尚在河里尋找石獸。怎么也找不到。方丈說,可能被沖到下游了,到下游找。一教書先生說,石獸那么重,應(yīng)該在原地沉到泥沙里了。有一個老船工卻說,石獸可能跑到河水上游了。因為河水不斷沖刷石獸下的泥沙,泥沙沖走了,石獸就往上游走點。這樣不斷沖刷,就不斷地往上游走。所以石獸就跑到上游去了。后來果然在上游找到了石獸。
這個故事有點離奇,但卻教給我們一個道理:凡事不要空想,要勤于觀察思考,要聯(lián)系實際,才能知道事情的真實情況。
《河中石獸》讀后感3
文章通過一個尋石獸的故事深刻的揭露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主觀地做出判斷。
想想如今的'社會,有多少人與文中的和尚,還有講學(xué)家一樣做事情都據(jù)理臆斷呢?古人有云“三思而后行”。做任何事情都應(yīng)該深思熟慮啊!在許多時候,比如我們做題目時遇到了困難,不能夠果斷行事,要多加思考。這個道理在很多事情上都能適用。
再說整本書,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閱微草堂筆記》有很高的評價:“惟紀(jì)昀本長文筆,多見秘書,又襟懷夷曠,故凡測鬼神之情狀,發(fā)人間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見者,雋思妙語,時足解頤;間雜考辨,亦有灼見。敘述復(fù)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來無人能奪其席,固非僅借位高望重以傳者矣!笨梢娝拇_是一本曠世之作啊。
【《河中石獸》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炮獸》教案08-26
《竹石》教案02-24
《竹石》的教案03-23
《搭石》的說課稿11-30
中國石教案04-01
《搭石》說課稿12-13
搭石說課稿10-14
《搭石》教案01-05
《搭石》的說課稿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