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迅的《范愛農》讀后感范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的《范愛農》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迅的《范愛農》讀后感范文1
讀了《范愛農》,我深有感觸。
魯迅在安徽巡撫思銘被刺殺后的同鄉(xiāng)會中,發(fā)現一個高大身材,長頭發(fā),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對魯迅的意見大抵是反對。一問才知道:他叫范愛農,是徐伯蓀的學生。
魯迅就憤怒起來了,覺得他太不勇敢,自己的先生被殺了,連打一個電報也害怕,于是堅持要發(fā)電。于是兩人便成了冤家,致使魯迅厭惡范愛農甚過滿人。
直到革命前一年,兩人才在紹興相見,成了好朋友。一同喝酒時魯迅又翻出那段往事,范愛農與魯迅處處作對,原來是魯迅再稅關的一次搖頭,使范愛農以為魯迅瞧不起他。
這告訴我們,要與他人多交流、溝通,闡明自己的想法,就可以避免很多誤會。如果魯迅在同鄉(xiāng)會上問一問范愛農,或許兩人早就成為朋友了。
我們要使自己的心胸更加寬廣,對他人的錯誤行為加以體諒,畢竟每個人都不可能不出差錯。但原則上的問題不能讓步。魯迅和范愛農都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分析。所以,我們還要學會換位思考。
同時,我們對事物也不要太敏感,范愛農把魯迅的一次搖頭當作輕視,實在不應該。
總而言之,只要有寬廣的心胸,就會避免很多誤會。
魯迅的《范愛農》讀后感范文2
讀了《朝花夕拾》的《范愛農》,我非常感動,但也有憤怒。
《朝花夕拾》主要講:自己兒時的幾件事。有為那幾個人感動,有為那可愛的小動物打抱不平;還很同情它們;還有為那名醫(yī)的治病態(tài)度和為人,感到憤怒。整本書,都是從記憶中抄下來的'。
我為長媽媽感到非常的感動,雖然她有點缺點,但是她大方;我還向藤野先生表示敬佩之情和深深的感動。還從范愛農身上感到正義,范愛農覺醒了,明白中國現在做是錯的,可惜了;我從魯迅身上感覺到他愛護動物、同情小動物的好優(yōu)點;我為書里那些名醫(yī)的態(tài)度而感到憤怒。雖然他們的醫(yī)術高明,卻并不對病人負全責,這絲毫不是好醫(yī)生的表現。
這里面,最令我感動的是藤野先生,他沒有任何私心,不怕這個國家的學生,最后寫成一篇文章,上交給國家,促使萬一這個國家的這個科目比自己國家強,他對她的全部學生負責任,真好!想想我自己,在教我表妹念字的時候,那些難的文章,故意不教她念,現在看來,我錯了。我以后,會對我答應的事情負責任!
【魯迅的《范愛農》讀后感】相關文章:
《范愛農》讀后感07-07
《范愛農》讀后感(合集)10-16
最新范愛農讀后感11-07
《范愛農》的讀后感范文09-05
《范進中舉》教案02-28
范進中舉教案03-06
憫農的教案12-01
《憫農》教案11-29
魯迅《雪》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