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陳景潤的故事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陳景潤的故事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陳景潤的故事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陳景潤的故事》,知道了他的一些故事。下面,我就介紹一下他。
陳景潤小時候,十分謙虛好學。在他7歲時,父母送他進學校,由于他的身體瘦弱,班里的幾個孩子經(jīng)常欺負他。有一天,同學把他打得鼻青臉腫,父親氣憤的`不讓他上學,他就哀求道:“只有聽老師講課,才是我最愉快的事!庇袝r,他為了深入探究知識,不拖延老師的時間,他就利用下課后與老師散步或放學路上,跟著老師一邊走,一邊請教數(shù)學問題。經(jīng)過長時間的刻苦鉆研,陳景潤終于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數(shù)學家!這就是陳景潤的故事。
讀了這本書,我有很多的感想。陳景潤之所以能成功就源于他堅持不懈,勇于鉆研的那種品質(zhì)。我要把他視為我的榜樣,像他一樣去努力,去鉆研,去成功!
陳景潤的故事讀后感2
陳景潤,福建閩侯人,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數(shù)學家,他的故事是在數(shù)學家的故事書里找到的,這篇故事講的`是陳景潤小時候發(fā)奮學習的故事。
有一天,媽媽把米倒在鍋里,填好水讓他看著,然后就上街去買菜去了。這時的陳景潤正在專心致志的思考問題,就頭也不抬地答應了媽媽。他的思路完全沉浸在做功課中,飯糊了他也沒有聞道。等媽媽從菜市場回來,一鍋飯有一半已經(jīng)燒成了黑炭。
同學們,我們要像陳景潤那樣在學習時一心一意、專心致志,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陳景潤的故事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高斯的蘿卜燈》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高斯從小就是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他的父親是一個勤勞的水暖工人,母親是一個石匠的女兒,他們都沒有文化。
高斯是一個獨生子,他們對高斯非常的寵愛,由于高斯的父親收入微薄,一家三口不得不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的過日子。一天,媽媽從菜市場買菜回來,籃子里裝著幾個紅蘿卜!皨寢尳o我一只蘿卜吧!小高斯緊跟在媽媽的身邊,輕輕地咬著媽媽的'胳膊”!吧岛⒆由}卜比較辣,有什么好吃的!”媽媽隨口說。不,我不吃,我要用它做一盞燈。高斯一面用手比劃,一面微笑著說。從媽媽手里接過一只紅蘿卜,高斯把它洗凈擦干,然后用小刀一點一點地把蘿卜心掏空然后倒了點油進去,再放上燈芯就成了蘿卜燈了。
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正是長知識的時候,我們應當向小高斯學習,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勤動腦、勤動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提高知識。
【陳景潤的故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創(chuàng)業(yè)故事讀后感04-29
職場禮儀精選故事04-29
職場禮儀的故事04-29
勵志創(chuàng)業(yè)故事02-19
職場勵志故事05-08
富翁創(chuàng)業(yè)故事05-09
驚蟄故事教案02-26
年的故事教案02-22
《范仲淹的故事》說課稿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