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粒種子的旅行》讀后感優(yōu)秀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粒種子的旅行》讀后感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天,被人們稱為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很多生命力頑強的植物都開始生根、發(fā)芽。偶然的一天早晨,發(fā)現(xiàn)陽臺上一個花早已被凍死的花盆里長出了綠綠的嫩芽,形狀并不是之前凍死的那種花,很好奇這到底是什么植物,婆婆告訴我,這是辣椒,但不是她種的。我就在想,這辣椒的種子是從哪里來的,是怎么來到位于城市的居民樓三樓的陽臺的,這粒辣椒種子真是幸運,正巧落到了能讓它生長的土里。
偶然的一天,女兒讓我跟她一起看《一粒種子的旅行》,答案在這本書里找到了。這是一本圖文并茂的繪本,我們稱之為圖畫書,書里用精美的插圖和生動有趣的語言講了種子如何“旅行”的故事。
書里介紹的鳳仙花我并不陌生,小時候經常拿它的花瓣來當指甲油,家里的小院里鳳仙花一年比一年多,這里一簇,那里一簇,現(xiàn)在才知道,原來鳳仙花的種子在旅行了啊,只是旅途有點短,連小院的門都沒有出。
除了短途旅游的,書里還介紹了能長途旅游的種子,如榆樹、槭樹的種子本身有螺旋狀的翅膀,可以借助風的力量,被大風吹得很遠。也有借助動物的力量去旅行的,比如櫻桃、草莓等這些能散發(fā)香氣的種子吸引著螞蟻、小鳥等小動物,他們帶著果實邊走邊吃,而種子也被它們帶著越走越遠。這些借助動物旅行的種子是要付出報酬的,需要把香甜的果肉奉獻給動物,種子才能被動物們跟隨動物去旅行。也有不需要付出任何報酬就能借助動物旅行的,比如牛蒡或者豬秧秧,只要有動物經過它們,它們就會用鉤子緊緊地鉤在動物的毛皮上,等動物們發(fā)現(xiàn),把它們甩開時,它們已經成功地進行了一趟旅程,準備在新的地方生根發(fā)芽了。
讀罷這本書,女兒問我:“我們出去旅游的時候,帶著的水果,如果有種子,吃完扔到旅游的那個城市,那這個水果的種子是不是也跟著我們一起進行了一場旅行?”“是的,非常正確”,我回答!八裕N子除了自己的力量、風的力量、小動物的力量,也可以通過我的力量讓他們旅行了!迸畠号d奮地說。是的,原來種子旅行的方法有那么多。
這本書不僅是為孩子準備的,更是為那些無法回答孩子問題的父母準備的,在這本書里,我們知道了二十多種種子的旅行方法,驚嘆于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也激發(fā)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一粒種子的旅行》讀后感優(yōu)秀】相關文章:
《一粒種子的旅行》讀后感04-30
一粒種子的旅行讀后感04-11
《一粒種子》教案02-21
一粒種子教案03-08
(精華)《一粒種子的旅行》讀后感11-17
《一粒種子》教學反思03-29
一粒種子教學反思04-11
一粒種子的旅行讀后感12篇[熱]11-17
小學語文《一粒種子》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