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塔》讀后感 推薦度:
- 《烏塔》讀后感 推薦度:
- 《烏塔》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烏塔》讀后感(匯編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烏塔》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烏塔》讀后感1
放手,讓孩子飛翔
《烏塔》一文像一塊石頭,投入我的心湖,泛起陣陣漣漪,讓我不禁深思:愛孩子,為什么不可以讓他(她)自由飛翔?
《烏塔》主要講述了“我”在羅馬碰到了一位名叫烏塔的小姑娘,并得知她獨自一人正在游歷歐洲,讀到這里,我的心被震撼了,中國孩子在家都被寵成了“小王子”“小公主”,更別談獨自出遠門了。而外國家長卻能讓孩子“試飛”,自由翱翔在世界各地。
當我讀到“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時,更想到中國父母對孩子那“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溺愛。而這樣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別說獨立了,甚至都毫無主見。
又讀到烏塔說:“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時,我的心中仿佛激起千層浪,是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睆臅局兄荒芰私馄妫瑢嵉赜斡[才能讓你身臨其境,領(lǐng)略所有。但中國家長則背道而馳,絕大部分家長堅信:書本就蘊含著所有。卻不明白實地游歷才是最好的一本無字書。而更有小部分家長,他們是絕對不會讓孩子單獨出門的。我真的不明白,愛孩子,為何要剝奪他(她)成長的機會?
想想生活中,那天,我已經(jīng)和幾個同學約好一起去綠道騎車,一切安排妥當,卻唯獨遭到大人們的反對,理由一連串:萬一摔著怎么辦?萬一遇到壞人怎么辦?萬一……我在懊惱的同時更想不明白:為什么不讓我們試試呢?
放手吧!讓我們自由飛翔!我們會用行動來證明我們長大了!
《烏塔》讀后感2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后,一道又一道波浪沖擊著我的心靈。一個十四歲女孩能夠獨自周游歐洲,這是怎樣一種勇氣,這是怎樣一種自豪?
文中,十四歲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經(jīng)過三年時間準備了這次旅行,并且她的旅費也是她自我掙得的。這樣的獨立本事真是讓我欽佩!想想自我,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總是慣著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才使我們的獨立、能干的本事被依靠的泥土一層一層地深深覆蓋了。
記得三年級的時候,我十分想自我騎著自行車去學乒乓球。于是,我就跟爸爸說去。
“爸爸,讓我騎著自行車去學乒乓球吧!”我用懇求的眼光望著老爸。
“不行!崩习謭詻Q地搖了搖頭。
看來老爸這座城市是攻不破了。只能去老媽那兒了。
“老媽,讓我騎車去學乒乓球吧!求你啦!”我用肉麻的`聲音說道。
這招可真顯靈,老媽讓步了。我歡呼雀躍起來!
當我獨自一人哼著小調(diào),自由自在地騎著自行車,感到清風拂面,無比歡快自在。看著旁邊的紅花綠草,心里感到無比舒暢。騎著騎著,我聽到后面有腳步聲,于是用余光掃了一下。熟悉的影子。我停下車,扭頭定睛一看,原先是外婆,我心里立刻感到一種無名的懊惱:看來爸爸媽媽還不信任我。我已經(jīng)長大了,完全有這種本事,只要放手讓我去體驗,我才能成長。
居里夫人說過:“路要靠自我走,才能越走越寬!笔前,掙脫爸爸媽媽的依靠吧,只要有勇氣,有信心,有本事,前方的路才會越來越寬,越來越明亮。
《烏塔》讀后感3
最近,我們學完了第七單元。其中《烏塔》這篇課文使我記憶猶新。
課文中主要講了一個名叫烏塔的14歲德國女孩獨自一人周游歐洲的故事。烏塔做事十分周全,用了足足三年的時間準備旅行。她還很勇敢,很熱情她擁有的許多品質(zhì)都是我們身上欠缺的。
在中國,父母都很疼愛兒女,使他們?nèi)缤跣〉幕ㄈ,藏在綠葉中養(yǎng)尊處優(yōu)。同樣是家中的寶貝,中國父母讓孩子待在家里,烏塔的父母卻放手讓烏塔自由飛翔。其實,過度溺愛對我們的成長有弊無利。
比起烏塔,我們該慚愧。相仿的年齡,卻有著大不相同的.地方。我們像溫室中的花朵,雖看著富麗堂皇,卻終究少了那么一絲頑強的生命力。烏塔,她是開在原野的玫瑰。溫室中的我們,到頭沒有平原上的玫瑰嬌艷。她的自強,勇敢,獨立,都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們?nèi)ノ木叩曩I筆,見到店員阿姨都害羞,更別說打招呼了。可是,烏塔還能鎮(zhèn)定,神態(tài)自若地周游列國,在旅店碰到陌生人也會熱情地問好。這一點,我們是無論如何做不到的。
烏塔,你真是勇敢,敢于周游歐洲;烏塔,你真是自立,張開雙翅飛翔;烏塔,你真是聰明,做事如此周全。而我們,卻那樣軟弱,膽小總怕這怕那
我們應(yīng)當學習烏塔,學習她的大方,爽朗,熱情,自立。海闊憑魚游,天高任鳥飛。我們要懂得的還有很多。
《烏塔》讀后感4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一篇課文,里面講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就在沒有父母的情況下環(huán)游世界。我想不到一個上學的孩子,就要環(huán)游世界,文中的烏塔是一個生活有經(jīng)驗、自理能力強、熱情活潑、做事有計劃、做事有主見。我非常的佩服她,他的.父母都同意她這樣做,還支持他。
再看看我們中國人的孩子。說到中國的孩子,我就是,我們中國的父母肯定不會讓我自己去環(huán)游世界,也不會讓我們出去玩。父母經(jīng)常工作,長長的沒時間,要不就會把我送到爺爺奶奶家里玩,要是我出一點事故爸爸媽媽會很擔心很傷心。我們中國的孩子受到了寵愛,溺愛,讓我沒有經(jīng)驗。
在今天,老師讓我們看到中國和日本舉行的夏列營的對比。我非常的生氣,我們中國的孩子太不懂事了我非常的生氣。我們在走路的時候規(guī)定我們中國孩子走50千米。日本孩子走100千米正是我們中國的二倍,在走的時候中國的孩子生病了就會到帳篷里睡覺,而日本的孩子生病了還繼續(xù)的走。這說明我們中國孩子很脆弱。我們應(yīng)好好學習烏塔,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烏塔》讀后感5
有的外國孩子2歲時父母便開始訓練他們獨立的能力。美國有的孩子在9歲時就不想被父母所限制,要求獨立自主。在上小學時,歐美一些國家的.老師就教育孩子們要有獨立情,不能依賴家長,不做溫室里的花朵。在美國,孩子們在學校中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交易,可以賣糖等。老師們不但不反對,而且還鼓勵他們這樣做下去。很多美國老師認為,這會為他們以后進入社會打下堅定的基礎(chǔ)。在德國,學校主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德國孩子們利用休息的時間幫助餐館和超市發(fā)傳單,做小工來掙零用錢,根本不用跟父母拿。而且還有一點值得我們來學習的是,外國孩子每周都要寫一遍論文,涉及經(jīng)濟,人物,動物,科學等各方面的。
看看中國孩子,很多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是“溫室里的花朵”。有一個報道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199X年,77名日本孩子來到內(nèi)蒙古,與30名中國孩子一起參加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中國孩子病了回到營里睡大覺,日本孩子生病了硬挺著走到底。到了營地,日本孩子麻利地搭建好了爐子,用一些簡單的食品做出了晚餐?芍袊暮⒆蛹炔粫鲲埜粫罱t子。最后還是厚著臉皮地吃日本孩子的飯。教官說“你們別人的飯,心里不會難受嗎?”而有些中國孩子聽了很麻木,沒有什么反應(yīng)。
中國孩子的嬌生慣養(yǎng),沒能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不像烏塔那樣的外國小朋友們,從小就鍛煉生存本領(lǐng),自立自主。
《烏塔》讀后感6
我們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烏塔》,講述的是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她自己掙旅費,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安排旅游計劃,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人通個信。她說她要繼續(xù)掙錢,以后去中國旅游。
烏塔是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小女孩,但她卻能勇敢地獨自一人游歷歐洲,增長見識。沒有大人的陪伴,而且計劃是自己安排的,旅費也是自己掙的。我猜想,烏塔長大一定是個很能干、很有能力的人,她肯定是個成功人士。
而我們中國人,要是想這樣旅游,總要父母陪伴,旅費也是由父母出,一切都是由父母安排好的。我們沒有勇氣獨自到外地旅游,而且父母也不放心讓我們自己出去旅游。
所以我們要向烏塔學習,從小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動腦、多動手、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好習慣,不能事事依賴父母。我也想通過用收集廢品、賣書、賣報等方法攢一些錢,到外地游一游,看一看,豐富一下自己的才智,鍛煉一下自己的能力。平時還要多干家務(wù)活,勞動能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明。
《烏塔》讀后感7
前幾天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寫了烏塔很勇敢、獨自去歐洲旅行的故事。跟她比起來,我真得很弱。
我弱在沒有像烏塔一樣的自立性,為什么我不能自立?因為中國式的爸爸媽媽總是護著自己的'孩子。今年三月,我們學校組織我們?nèi)ゴ河。學校門前早已人山人海,每個學生的家長,都背著大包,手提著好吃的。到了目的地,有一位家長從一棵大樹后面,只露出兩只眼睛,看著自己的孩子,生怕自己孩子渴了、餓了、累了。
有一次,媽媽讓我和弟弟一起去買菜,媽媽給了我們50元。我們拿著媽媽給的50元。我們買完菜,往家跑的時候,風很大,弟弟說:“我們倒著走吧?”我說:“好呀!”我們扭過頭來看見媽媽在后面呢!我和弟弟朝媽媽走去。我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跟著我們?”弟弟也說:“為什么呢?”媽媽說:“我怕你們走丟了!钡艿苷f:“媽媽,你太不相信我們了。”我說:“媽媽,我是大孩子了,已經(jīng)自立了。”
現(xiàn)在,中國家長不應(yīng)該太護著自己的孩子,要讓孩子學會自立,才能自強,才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烏塔》讀后感8
最近,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從這篇課文中,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中國教育存在著這么多不足。
首先,中國的家長們普遍認為現(xiàn)在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失去了就會斷子絕孫,所以他們就悉心照顧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而如果要讓他們獨立,就要像烏塔的家長一樣,放開孩子的手,讓他感受到外面的世界,這樣孩子們以后才不會成為家長的負擔。
然后,我從烏塔說的“中國的孩子缺少許多樂趣吧”發(fā)現(xiàn),中國的家長總想要讓孩子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可從沒想到讓孩子親自去體驗世界帶來的快樂。像烏塔,一個年僅14歲的德國小姑娘,竟然已經(jīng)被美麗的`意大利感動了,也就是說,烏塔已經(jīng)真正體會到世界給她帶來的快樂。
接著,再說說我。我小時候也是被溺愛長大的,但家長們經(jīng)常帶我出去玩,不過因為我還小,所以就沒讓我獨自出遠門。漸漸地,我長大了,家長們就開始鍛煉我的獨立能力了。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會自己煮飯、熱牛奶等事情了。不過,我早退烏塔比,還差遠了,所以我要學習烏塔的獨立精神,也要動員家長們一起學習烏塔的家人。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總結(jié)出了一條:中國的孩子要學烏塔,中國的家長要學烏塔的家人。只有這樣,中國的孩子才能個個長大有出息。
《烏塔》讀后感9
我聽到烏塔這個名詞,就覺得很新鮮,烏塔是不是一座黑黑的塔?還是一座停著很多烏鴉的塔呢?讀完課文以后,我大吃一驚,原來,烏塔是一個小女孩的名字。
“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中國的孩子像一只風箏一樣被父母拽在手里,而德國的孩子卻可以像小鷹一樣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中國的孩子大多在家里都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德國的孩子個個都是從小到大闖出來的,特別勇敢,特別獨立!斑@次趁暑假游歷了歐洲,已經(jīng)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她很自然的回答道!弊x了這段話,我不禁佩服烏塔勇敢又獨立的'精神。
中國的孩子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游樂園,孩子們很快樂?墒堑聡暮⒆觽冋J為光從電視中認識的世界總不完美。就像我一樣,我經(jīng)常從電視、電腦上看見過北京,但只有我來到北京親自感受,它的美才更深深地感動了我。
她還說,自己用了三年時間準備了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guān)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發(fā)廣告單,每個周末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烏塔做事好有計劃啊!我們要向她學習如何有效的制定計劃和有效的規(guī)劃時間。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認識了做事有準備有計劃,聰明、喜歡旅游、勇敢、獨立、合理安排時間的烏塔。
《烏塔》讀后感10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不禁愣住了,心中感慨不已。一個14歲的女孩,獨自一人游走四方,竟把足跡遍布了大半個歐洲!這可是何等勇氣,令人勇闖天涯;那又是何等懶惰,讓人足不出戶呢?
在中國,有誰哪怕是大人能獨自走上個十天半個月游遍亞洲已經(jīng)要讓人捧上天了,可歐美遍地的小冒險家們已經(jīng)屢見不鮮。恐怕我不用談美國“驚世駭俗”的對于中國學生可望不可求的教育法,也不用說枯燥的大道理,單看看身邊的小事就知道為什么美國一些乞丐都叱責中國人 “胡鬧”:若有秋游、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哪怕兩三里路也會有家長不時地“跟蹤大部隊”;每個人總不會一無是處,而家長們總是“恨鐵不成鋼”,稀里嘩啦地把雜七雜八的補習班一股腦兒潑到孩子身上,反倒越學越糟……這類事情基本上遍布三分之二的家庭。能怪孩子不爭氣嗎?只能說家長太溺愛,被樹陰蔽護的芽苗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整日地對孩子“捧在手里怕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背在背上怕摔了”只能害了孩子。獨立,孩子才有進步的空間。
再看看烏塔,一個僅大我3歲的`女孩,整整準備三年游走歐洲!讓我到她那么大也就是3年。我能準備好嗎?不能!我能下決心嗎?不能!我有她的膽量嗎?沒有!究竟為什么?為什么?不得而知。奉勸老師們上這堂課不要問學生“敢像她一樣嗎”,答“敢”的話,你對他們關(guān)于誠實的課全白上了。
那么,你們敢嗎?唉,我也是有此心,無此膽吶!
《烏塔》讀后感11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明白了一個十四歲女孩獨自一個人周游歐洲的故事,她的獨立讓我深深震憾。
烏塔對我而言,她才比我大幾歲,是我的同齡人,但她的獨立性卻遠遠超過了我。在生活中,父母總是慣著我,餓了給我送面包,渴了給我遞果汁。
人總是要獨立的,不能長時間依靠父母,要堅強、勇敢。如果不獨立,那個人就會缺乏信心,缺乏鍛煉,不能適應(yīng)環(huán)境。因為獨立,烏塔才能到各個地方旅游;因為旅行,才能使烏塔積累經(jīng)驗;因為旅行,才能使烏塔有工作經(jīng)驗,賺到錢繼續(xù)支持旅行。
假如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像烏塔一樣,堅強勇敢,計劃周全;我更會像烏塔一樣享受每一個地方的美。
于是我跑去問媽媽:“為什么僅有外國的小孩才能獨自出去旅游呢?那中國小孩呢,為什么不能去?”媽媽看了我一眼,認真地回答我說:“中國的教育方法和外國的教育方法是有區(qū)別的.,外國的小孩7歲就開始獨立,而我們中國的小孩子在父母的保護下,15歲了自我都不會買車票呢,你會自我買嗎?”我愣了一下,搖了搖頭,想想還真不會。但我立刻對媽媽說:“媽媽,我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看書,多讀報,慢慢地培養(yǎng)本事,積累知識,爭取自我也能出國旅游。媽媽聽了開心地點了點頭。我們擊掌為盟,期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僅有真正獨立應(yīng)對社會,人才能真正長大。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烏塔》讀后感12
今天,我們學了《烏塔》這一課。
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的一個小女孩,但她卻和我們中國的孩子不同,因為她一個人游闖了瑞士、米蘭、奧地利等等國家。
烏塔,她是那么勇敢!一個人獨闖意大利。想想我們,也許我們里面沒有一個人敢去。親人太嬌慣我們了,主要的是我們沒有常識,遇到困難也不知道求救。烏塔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查警察局的號碼,那里想必遇到的困難很多,可烏塔卻平安無事。
我想烏塔這樣做是對的,因為這樣會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也可以了解一些國家的知識,并且可以鍛煉自己的膽量。她在準備去意大利的旅費時,從不向大人要,是她自己周末去分廣告單,暑假去幫人看小孩,這種做法也是對的。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睘跛褪沁@樣做的,因為她明確的對作者說:“從電視上看到意大利許多次,但到這里她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我雖然不如我雖然現(xiàn)在還不如烏塔那么勇敢,但是我會從小事做起!我和烏塔相比,如她,但是我比以前好了許多,如:我爸媽不在身邊,但我學會了自覺自理生活、我奶奶家里有事,我鍛煉自己走路。。。。。。但與烏塔相比,我還遠遠不夠,以后我要努力改變?nèi)秉c,培養(yǎng)自己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多看一些書籍,增加知識,向烏塔學習,做個勇敢的人。 烏塔,這個名字深深感動了我。每個人要是都有這樣的膽量,他們一定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烏塔》讀后感13
《烏塔》這篇文章主要講述小女孩烏塔為了獨自游歷歐洲,竟為之準備了三年之久,并且在游歷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很強的環(huán)境適應(yīng)能力。
如果不是親口讀到和了解到,我絕不會相信。她畢竟才十幾歲呀!讀完這個故事,我才明白了這是千真萬確的。
其實,我們也要向烏塔學習。在中國,我們孩子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連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幫助爸媽掃掃地這些基本家務(wù)都做不到,更別提一個人游歐洲了!
坦誠講,我認為,其實中國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從小就嬌慣孩子,讓孩子“吃飽喝足,衣食無憂”?墒牵@樣又有什么用呢?孩子長大,翅膀硬了,總有一天要飛翔的。但是,他們卻因缺乏對生活的歷練,過多地對父母的依賴,只能在現(xiàn)實社會中掙扎著、呼喊著,但都只是徒勞!相反,只要根據(jù)孩子的成長過程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和獨立能力,孩子就會飛得更高、更遠!
很多家長都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飛了,不讓他受到一點傷害。所以,我想說一句,“路,總要自己走的;獨立,就是一盞燈,指引著你前進”。
《烏塔》讀后感14
學習了《烏塔》這一文,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文中寫了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用了三年時間,在家里就設(shè)計好了旅游路線和日程。閱讀了很多與這一些國家有關(guān)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飯館或超級市場分發(fā)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朋友玩。在暑假里,一個人游歷了整個歐洲。在我們中國有哪幾個孩子,自己獨自一個人到其他國家去過。
我時?匆娺@樣的情景,媽媽抱著孩子,爸爸從包里不斷地拿出零食來,爺爺奶奶一邊哄著他,一邊講著笑話。我想,這雖然包含著偉大的母愛,還有父愛,但是“小皇帝”會成會合適的.棟梁之才嗎?我的心不是甜的,更不是自豪的。而是苦的、澀的……是童年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候,特別是我們這一代吃著好吃的,玩著好玩的。有電視,有兒童圖書,還有游樂園……孩子們淋浴在媽媽溫柔的懷抱中,無憂無慮,什么也不過問。但是,爸爸媽媽卻不讓孩子們單獨一個人出遠門,害怕孩子們迷路。所以,每當孩子提出要出去玩時,爸爸媽媽就會像忠實的管家一樣看著孩子。
與烏塔相比,我們有著一個共同點:烏塔在家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她。我也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但我和烏塔卻有著絕然不同的生活:烏塔一個人游歷了整個歐洲,也不害怕。我卻獨自一人在家,也會害怕得要命。更不用說一個人到外面去玩,全家人都會忐忑不安。
總而言之,烏塔,我打心眼里敬佩你的勇敢。
《烏塔》讀后感15
前幾天,我們學了《烏塔》這一課,我感到驚奇:像烏塔這樣普通的14歲孩子,竟有能力一個人獨自游歐洲!
烏塔有很強的獨立能力,所以她的爸爸媽媽敢讓她自己一個人旅游。然而我們的父母親呢?抱在懷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且我們沒有獨立性,有的甚至不會整理書包,什么事都讓爸爸媽媽幫忙做。我們小孩是一群渴望自由的鳥兒!如果家長都放心讓我們?nèi)ジ墒裁,都不幫我們,我們沒了依靠,什么都沒人幫忙做,就會學這學那,就會有很強的獨力性,可以自己一個人生活了,F(xiàn)在大多家長都這樣:讓自己的兒女做功課,自己則在那里干家務(wù)活兒,如果孩子做完功課覺得無聊,想幫家長做點什么家務(wù),家長會拒絕,叫他(她)去看書,所以這樣大家都變成了“書呆子”。
烏塔的獨立能力不知道是我們的.多少倍。她一個人游歐洲需要查閱許多國家的資料,還要查許多風景名勝的圖片及資料,這樣可以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因為自己沒有導游。但還有個致命的問題:語言。所以她準備這次旅游用了整整3年時間,如果換作是我們,早就累趴下了。
所以我們很小就要學會獨立生活,不然以后去高中大學上怎么辦?還要會理財賺錢,烏塔旅游的錢可不是家人寄來的,是自己打工掙來的。
讀了《烏塔》,我覺得,人,就是要獨立。還要會理財賺錢,如果把這些都做到了,那么成為——富豪就不在話下了。
【《烏塔》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烏塔》的說課稿04-06
烏塔說課稿11-12
烏塔教學反思03-25
烏塔的教學反思02-22
烏塔教學反思02-07
《烏塔》教學反思09-20
烏塔讀書筆記02-08
《烏塔》讀書筆記02-12
《烏塔》教學反思優(yōu)秀10-27
烏塔教學反思15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