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讀后感(推薦)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字經(jīng)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1
我們要珍惜自己的黃金時間,用功讀書;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禮儀,不能成才;從小學會尊老愛幼,知道父母的甘苦,孝順父母……這一個個道理都來自于“道理的寶庫”——《三字經(jīng)》。你看過《三字經(jīng)》這本書嗎?可好看了!三字一句,六字一行,像順口溜似的,便于謹記,真有趣!
里面的一言一語都蘊含著一個個道理,都成了我的座右銘。正因為《三字經(jīng)》這本書陪伴了我的童年,現(xiàn)在,我的見識不斷增長,視野不斷開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三字經(jīng)》中的第一句話,也是我們要學會做人的第一個道理。是。∪松聛碓径际且粯拥,但如果從小就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自然就會變壞。有些父母從小就寵壞孩子,等孩子長大后卻嫌棄父母,漸漸誤入歧途。學好難,可學壞就容易了!我也不禁搖頭嘆息,F(xiàn)在那些坐牢的犯罪分子們,難道一生下來就注定是犯罪的命運嗎?不是。因為他們從小不會區(qū)分善惡,惡漸漸侵蝕了他們的靈魂,令他們喪失了人性,迷失了自己,才會成了他們永遠的罪過。才會造成現(xiàn)在不堪設想的后果。讀了這句話,我感觸很深,腦子里刻著這樣一句話: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學會辨別是非,將來做一個能為社會作貢獻的人才!
我曾看過這一句:稻糧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讀著讀著,我不禁臉紅了,還真想挖個洞鉆進去。這句話就像一塊抹布,把我心里的污跡抹得一干二凈!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話誰都會說,甚至都背厭了?尚袆幽兀课乙渤3庳熥约海恨r(nóng)民伯伯千辛萬苦地種稻溫飽每一個人,我們卻若無其事地浪費糧食,這對得起農(nóng)民伯伯嗎?回憶起農(nóng)民伯伯,他們無論天氣多么嚴熱,不論多么寒冷,他們都日夜不停地耕種著的那種滋味,讓我無比慚愧。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中午在家里吃飯,我吃飽了,可許多菜還在碗里動也沒動。我瞧四周沒人,便把飯偷偷地倒進了垃圾筒里,還不以為然地走開了,F(xiàn)在認真地想想,哎,還真不應該。當我們吃到香噴噴的飯菜時,可別忘了辛勤耕種的.農(nóng)民伯伯。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
《三字經(jīng)》可真是一本好書!“道理的寶庫”這個光榮稱號給予它可真沒錯!我們要牢記《三字經(jīng)》中的大小道理,并讀中思考,把書里的知識真正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日積月累,相信我們一定能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在此,我就贈大家一句我讀《三字經(jīng)》后感受最深的一句話,希望大家喜歡吧:海有邊,山有路。學無涯,不停步!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2
在我的書房中多了一個新成員:《三字經(jīng)》,那是我特地去新華書店買來為自己”補課“之用的。閑暇之時,隨手翻閱,細細品味,其味無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寒假回家,看到讀小學的侄兒正在背誦《三字經(jīng)》,便隨手翻閱起來,讀后竟愛不釋手,感嘆自己幼時沒能閱讀之,真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度纸(jīng)》讓我對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chǎn)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對作者廣博的`學識、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觀把握能力肅然起敬,為古代教育者獨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我們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古國的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煙海。盡管由于作者所處時代的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成書于封建時代的書籍難免會夾帶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但這并不影響《三字經(jīng)》成為我們特別是兒童學習中華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門之書。據(jù)資料介紹,《三字經(jīng)》最初版本是由南宋學者王應麟所作,后來在千百年的流傳中,被許多人增補加工,形成了多個版本!度纸(jīng)》是中國近800年來流傳最廣的啟蒙讀物,還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教育叢書。
《三字經(jīng)》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從其對歷史的表述中便可見一斑。文中對于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變遷,寥寥三百余字,卻集其要點和精華,讓人耳目一新,頗有登高遠望、一覽眾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傲攘48個字,卻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順序、”三王“所指、三個朝代的開國君王、延續(xù)時間,以及從夏朝開始摒棄禪讓、王位世襲等豐富的知識。回想自己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在學習中國歷史,卻仍然對于各個朝代先后順序、重要歷史事件、延續(xù)時間等顛三倒四或者一知半解,真是感慨萬千。
《三字經(jīng)》雖然重在傳道,但是并非枯燥說教,而是結(jié)合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黃香孝父,孔子拜師,趙普讀《論語》,公孫弘抄書,孫敬頭懸梁讀書,蘇秦錐刺股讀書,孫康映雪讀書等。這讓人在學習中添了不少樂趣,也讓讀者理解為人、處事、求學、交友等的道理有了更為直觀的體驗。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字經(jīng)》還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全面均衡的知識是一個有機整體,割裂開來教授,其作用往往大打折扣;掌握知識的精華,因材施教,并以獨特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相信你在閱讀之后,會比我有更多獨到的見解和體會。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3
書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就像我的啟蒙老師,讓我了解了許多知識,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記得上一年級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jīng)》,剛開始我很不喜歡看這本書,因為我覺得它不像《格林童話》、《伊索寓言》那些書,有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吸引我,而且我也看不懂。媽媽就把《三字經(jīng)》逐字逐句地解釋給我聽,她的講解使我明白《三字經(jīng)》里雖然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但是它更耐人尋味。
漸漸地我愛上了《三字經(jīng)》!度纸(jīng)》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里,每三個字為一句話,一段共有四句。它主要講述了人的善、惡、學、孝、禮、儀,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三字經(jīng)》教育我們要愛國愛校,親師愛友,勤于讀書等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當我讀到:“香九齡,能溫席!蔽艺娴暮芨袆樱↑S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給父親暖被子。他不僅以孝心聞名,還勤奮刻苦,博學多才。
我們現(xiàn)在的許多同學家境優(yōu)越,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不知道知恩圖報,孝敬父母,有的還對父母大吵大鬧,整天這個不滿意,那個不順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學習,而是趕時髦,比吃穿。父母為養(yǎng)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恩情。所以我們要學會愛自己的父母,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能愛他人,愛集體,將來長大才會愛社會,愛祖國。
“融四歲,能讓梨”講得就是:孔融四歲的時候,鄰居家送來一筐梨,他走過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大人問他:“你為什么挑小的呢?”他回答說:“哥哥們年紀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就應該吃小的呀。”我覺得孔融是一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從小就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長。我也要向孔融學習謙讓之禮。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的時候,看見一位老奶奶在我身旁站著,隨著車子的顛簸,搖搖晃晃的,很危險,我立馬站起來扶著她,讓她坐在我的位子上。老奶奶笑著問:“小姑娘,你為什么要把座位讓給我呀?我對奶奶說:“奶奶,我學習的《三字經(jīng)》里講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所以我就把座位讓給您坐”。奶奶說:“你真是一個懂事又孝順的好孩子!甭犕昴棠痰目洫,我心里美滋滋的,這都是《三字經(jīng)》的功勞呀!
通過對《三字經(jīng)》的學習,我明白了古代文化之所以能流傳到現(xiàn)代,是有它的道理的,例如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互幫互助、愛護公物等等,我們應該把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一代一代地相傳下去,把我們的國家發(fā)展得更加美麗富強,這是我的夢想。
俗語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同學們,與書為友,其樂無窮,讓我們點燃讀書的激情,在書海中揚帆遠航吧!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4
經(jīng)歷了多少滄海桑田,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jīng)》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yōu)美的旋律凈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于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jīng),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后,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以后的熏染,環(huán)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
從“茍不教,性乃遷。”到“知某數(shù),識某文!备嬖V我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备嬖V我們?nèi)绻麖男〔缓煤媒逃屏嫉谋拘詴儔,而學習的方法,貴在專心!拔裘夏福瑩襦徧!崩锩嫣N含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备嬖V我們?nèi)讼裼褚粯,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像方仲永一樣:他家世代都是種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時候時,方仲永已經(jīng)會作詩,由此父親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很多人都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于是父親一天到晚帶著方仲永去寫詩、賺錢,不讓方仲永去學習。直到方仲永十二三歲時,寫作才華仍和五歲時的寫詩水平一樣,到了二十多歲時,他的才華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沒有什么兩樣了。這不正體現(xiàn)了這句話的意思嗎?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又讓我懂得,做兒女的,從小時候要親近好的老師和朋友。正所謂“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從“一而十,十而百!钡健按宋宄#蝗菸!备嬖V了我們十進位算術方法,什么叫“三才、三光、三光”,告訴了我們“春夏秋冬”、“東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等四季、四方和五行。從“地所生,有草木!钡健敖z與竹,乃八音!边@句話還告訴了我們“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和“稻梁菽麥黍稷”等許多豐富的知識。
《三字經(jīng)》的經(jīng)典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jié)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fā)芽。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5
本學期,學?蒲刑幗M織全體老師觀看百家講壇視頻:錢文忠教授解讀《三字經(jīng)》,并發(fā)了相關學習資料,這次學習,是我真正走進了《三字經(jīng)》?匆暺林,《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我知之甚少,只會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焙竺媸鞘裁磧(nèi)我并不知曉?戳隋X教授的解讀之后,我對《三字經(jīng)》有了新的認識,我感到自己太孤陋寡聞了,我要補上這一課。
《三字經(jīng)》是故人智慧結(jié)晶的經(jīng)典,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它采用敘事和倫理并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典故,從上古社會到清朝結(jié)束,把各個年代都列出來了,文路清晰、流暢!度纸(jīng)》的內(nèi)容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易背,體現(xiàn)出了我國古人的智慧。內(nèi)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蘊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使人看了受益匪淺。從《三字經(jīng)》中能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既能用來教育學生,又能啟迪心智,既是一本難得的幼兒啟蒙讀本,又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好書。
我比較欣賞這幾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惫湃松星抑溃逃⒆邮墉h(huán)境、方法、時間、恒心的影響,我們現(xiàn)代教師更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改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更好的發(fā)展。為人師、為人母的我感到慚愧。我知道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我教子,惟一經(jīng)。勤有功,戲無益。”我要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作為一年級的數(shù)學老師,不單單是教學生會做題就行,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挖掘數(shù)學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學生做人的道理。使成長中的學生走正確的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勵學生刻苦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終身受益。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一年級的學生剛?cè)雽W,要教的東西很多,要教學生懂理,尊敬師長,友愛同學;要交學生懂得謙讓,互相幫助,寬以待人;要教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傾聽他人;要教他們做到彬彬有禮,井然有序……
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文化素養(yǎng),通過學習,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作為教師,要了解歷史,借鑒歷史,取其精華,發(fā)揚光大,多讀一些經(jīng)典書籍,在教育學生時,就會引經(jīng)據(jù)典,同時運用圣賢的智慧,教書育人。讓我們認真學習《三字經(jīng)》,繼承發(fā)揚它吧!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6
經(jīng)歷了多少滄海桑田,經(jīng)過了多少風風雨雨,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向毅力于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jīng)》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字一句、含義簡單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但至今為止還未探索出這本書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yōu)美的旋律凈化心靈,升華個人思想,讓你在體味韻律的同時,獲得并體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義以及人的內(nèi)心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
這兩句放在《三字經(jīng)》的開頭,一語雙關,既從人的本性開始寫起,結(jié)構(gòu)明確,也闡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是善良的,經(jīng)過錢文忠教授介紹:最初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儒家思想創(chuàng)立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為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觀點能夠使很多人避免“霧里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nèi)心世界真是的寫照。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可是由于受到后天外來環(huán)境的熏染,差距越來越大?梢娫诠糯陀腥藢Α昂筇飙h(huán)境”做出了評價,認為導致人性不一樣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一向沿用至今。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于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去理解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受到變遷,而學習的根本辦法,就是專一”。這是錢文忠教授對這句話的理解,我對這句話,情有獨鐘,因為人性格的養(yǎng)成是要受到后天教育的影響,對于18歲以下未成年人,他們沒有辨別是非的本事,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上網(wǎng)、打游戲、逃學、說臟話,這些現(xiàn)象在中學生中已經(jīng)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們本性的善良,讓他們有一個健康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這才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對于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倍艿浇處煹慕陶d,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jīng)超過了他的教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么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我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么不用心一點兒呢?
《三字經(jīng)》的經(jīng)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fā)芽。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7
寒假期間,學校要求背誦《三字經(jīng)》,我想:背《三字經(jīng)》有什么用?我極不情愿地向書店走去。誰知拿起這本內(nèi)容豐富,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記誦的《三字經(jīng)》,我竟一眼不眨地看兩個多小時,直到肚子唱起空城計,我才匆匆付完錢,興高采烈地向家里奔去。
每天寫完作業(yè),我沒心思看曾經(jīng)讓我朝思暮想的動畫片,而是拿起《三字經(jīng)》,津津有味地看起來。你可別小瞧它,這里面含意無窮呢!其中書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最受感動。
這個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有個小女孩叫黃香。才九歲就開始幫爸爸媽媽做家務,而且還很孝順父母。天氣炎熱時她會用小扇子把席子扇涼才讓母親睡;冬天天氣寒冷,她又會在父母睡前,把被窩躺暖才讓父母睡……黃香她小小年紀就這么懂事,懂得為父母減輕負擔,知道父母在外工作十分勞累,主動承擔家里所有家務,還細心地照顧父母,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小女孩?纯此,再看看我,真是有天壤之別。我現(xiàn)在雖然讀五年級,卻還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在家不但什么事都不干,吃飯還特別挑食,每天上學也是由爸爸媽媽接送,就連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也是爸爸媽媽幫我檢查……我和一個小小年紀的黃香相比真是自愧不如呀。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孩子。
《三字經(jīng)》有一段是這樣寫的':“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边@幾句話的意思是:戰(zhàn)國的蘇秦,讀書時為防止瞌睡把頭發(fā)吊在房梁上,困倦時用利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他沒有老師教誨,而是靠自己勤奮刻苦。晉朝人車胤夏天抓螢火蟲裝入紗袋,當作現(xiàn)在的電燈泡照明,用來晚上讀書;孫康冬天夜晚借院子中雪反射出來的光看書。他們家里都非常非常的貧窮,但從來沒有放棄和停頓過學習。我覺得古人的做法雖說有些不合科學道理,但這種自覺學習的精神影響一代代的后人。從歷代文學家、政治家和科學家的經(jīng)歷來看,沒有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是不愛學習的。想一想自己,感覺十分慚愧:家庭有能力支持我讀書,學校是全市規(guī)模最大的學校,老師教學水平也很高,可以說各方面條件都很好,可以更廣泛和深入地學習知識?墒亲约簺]有好好珍惜,學習不刻苦,有時還做違反紀律的事,回想起來真是后悔。今后我要向這些優(yōu)秀的古人學習,學習他們克服困難、勤奮學習的精神,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三字經(jīng)》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jié)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jīng)典。它濃縮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著大家?旌臀乙黄鹑プx這本好書吧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8
《三字經(jīng)》是我們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必不可卻的入門之書。據(jù)材料引見,《三字經(jīng)》是中國近年來傳布最廣的啟蒙讀物,還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叢書》。全文結(jié)構(gòu)嚴謹,文筆天然流利,深入淺出,講究押韻,朗朗上口,很是適合背誦識記,百讀不厭。內(nèi)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輿、*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普遍流傳而又言簡意賅。
如今的每個家庭都只要一個獨生后代,許多青少年社會問題的呈現(xiàn)都是家庭作風不良或教育不嚴而形成的。《三字經(jīng)》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還有“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等都說明了為人父母的權(quán)利和嚴格要求后代的重要性。此刻的獨生后代有許多嬌生慣養(yǎng),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而《三字經(jīng)》教育人們孝敬父母,友好兄弟。書中說“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如果我們的教育以身作則、從小學起,經(jīng)常給孩子講“漢代的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為父母搖扇子,冬天以身體為父母溫暖床席?兹谒臍q的時候,就懂得謙讓長輩,吃梨時挑小的,大的讓兄長吃。那這個社會還會呈現(xiàn)那么多不和諧的現(xiàn)象嗎?
《三字經(jīng)》作者具有不凡的歸納綜合和言語表達能力,這從其對歷史的表述中便可見一斑,文中對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變遷,寥寥三百余字,卻集其要點和精髓,讓人耳目一新,頗有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之意。如”夏有禹,商有湯,周文武,稱三王。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傲攘葦(shù)字,卻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順序,”三王“所指、三個朝代的建國君王、延續(xù)時間,以及從夏朝起頭摒棄禪讓、王位世襲等豐碩的知識。
《三字經(jīng)》雖然重在傳道,可是并非枯燥的說教,它記載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黃香孝父、孔子拜師、趙普讀《論語》、公孫弘抄書、孫敬頭吊頸讀書、蘇秦錐刺股讀書、孫康映雪讀書等,這讓人在學習中添了不少樂趣,也讓讀者對為人、處事、求學、結(jié)交等方面有了更為直觀的體驗。
《三字經(jīng)》在結(jié)尾時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給子孫兒女留下什么遺產(chǎn)。作者的立場是”人遺子,金滿?;我教子,獨一經(jīng)!八f世人留下許多金銀財富給兒女,我呢?教育后代,唯有一冊經(jīng)書而已。在教育后代的問題上,很附和現(xiàn)代觀念。
解讀《三字經(jīng)》能讓更多文化并不高的人也能理解文化,使文化通俗化。讀完《三字經(jīng)》,能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有進一步認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涵養(yǎng),弘揚正氣。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9
《三字經(jīng)》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兒童啟蒙讀物,成書大約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度纸(jīng)》一經(jīng)問世,即廣為流傳,實際上成為全國通用的兒童教材,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稱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經(jīng)》被尊稱為“經(jīng)”。
三字經(jīng)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以中國歷史為素材,講述了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jīng)把《三字經(jīng)》列入了《世界兒童道德叢書》,那都說明《三字經(jīng)》的文化地位是何等重要。
《三字經(jīng)》采用敘事和論理并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的歷史典故,蘊含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nèi)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廣泛深動而又言簡意賅。
《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分為六個部份,每一部份有一個中心。
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材;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diào)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并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從“知某數(shù),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有數(shù)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而且簡單明了;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序,這部份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jīng)、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諸子的著作;從“經(jīng)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diào)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上致君,下澤民”。
《三字經(jīng)》中還列舉了許多意義匪淺的故事,如孟母三遷、孟母斷機、五子登科、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等,其中蘇洵二十七歲方才學習的故事讓我受到一些啟發(fā),說的是北宋散文家蘇洵在妻子程氏的勸告下,27歲才開始發(fā)奮讀書,經(jīng)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yè)大進。
嘉祐元年,攜子蘇軾、蘇轍到汴京,以22篇文章謁見歐陽淞,受其賞識,由此名聲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蘇軾、蘇轍均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將他們父子三人合稱為“三蘇”,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為文見解精辟,語言鋒利,縱橫捭闔,很有戰(zhàn)國縱橫家的風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蘇洵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是現(xiàn)代的我們所缺乏的,由此我們更應向他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被任何困難所屈服。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10
《三字經(jīng)》這本書,是個好東西,很適合兒童背誦,通俗易懂的語言,包含了很多深刻的道理。
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笔裁词橇x?就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懷的為人處事的原則。“學”什么?學習先賢哲人的著作,從他們的教誨中,懂得什么是“義”,去膜拜,去效仿。
再比如“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边@一段往往最受現(xiàn)代人詬病,覺得這是愚民說辭,尤其是對“父子恩、夫婦從”、“君則敬、臣則忠”這些話不滿,很多人要挑戰(zhàn)這種觀念。勤于思考、敢于批判當然是好事,但要把事物理解透徹才行,不能懂個半吊子,就揮舞大棒子懷疑一切!案缸佣鳌睆娬{(diào)的'是要懂得報恩,父親辛辛苦苦、天天汗滴禾下土,奔波勞累,一口飯一口水把你養(yǎng)大,尤其人還不跟小馬似的,一下生就會跑,人是十月懷胎、十年撫養(yǎng),再教你做人,幫你成家,而父親只是在年老的時候需要你照顧一下,哪怕伺候個三天五天,也算是對他的回報,這種善良的感恩之心,怎么可以否定呢?“夫婦從”也不是男尊女卑的意思,倡導的是一種“和諧”,古時候女人不出門,男人在外面討生活,自然就見多識廣一些,也可能因為生計奔波,情緒波動比較大,回到家里,女人多寬容他,多安慰他,順著他點兒,這不就是和諧之道嗎?多么深刻的夫婦相處原則,一個“從”字,便體現(xiàn)了精髓。這個“從”,不是受欺壓,而是包容,是愛!俺紕t忠”的忠,說的也不是愚忠,不是君要臣死、臣非死不可,那是后來的偏執(zhí)狂在理解上鉆牛角尖了。忠是忠誠、沒有外心的意思,就是你在騰訊打工,不能給阿里巴巴送情報。在君臣的合作中,忠是一種道德規(guī)范,是心往一起想、勁兒往一起使的意思。那種自虐式的愚忠,其實與忠無關,而是自我構(gòu)建、自己把自己架弄到一個虛偽的道德高度上,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在愚忠的君臣關系里,臣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名節(jié),并不是君的得失。
我最喜歡的,是“昔孟母,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边@一段。孟母從小重視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認識到跟什么人玩耍、交什么朋友,都對孩子的心靈成長以及道德養(yǎng)成有關系。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缺點,也沒有暴跳如雷,而是用一個簡單的“斷機杼”行為,告訴孩子不堅持學習就會前功盡棄的深刻道理。孟母真是了不起,擱現(xiàn)在來看,也是少有的明白人兒。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11
書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像我的啟蒙老師,讓我了解了許多知識,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記得上一年級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jīng)》,剛開始我很不喜歡看這本書,因為我覺得它不像《格林童話》、《伊索寓言》那些書,有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吸引我,而且我也看不懂。媽媽把《三字經(jīng)》逐字逐句地解釋給我聽,她的講解使我明白《三字經(jīng)》里雖然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但是它更耐人尋味。
漸漸地我愛上了《三字經(jīng)》!度纸(jīng)》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里,每三個字為一句話,一段共有四句。它主要講述了人的善、惡、學、孝、禮、儀,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三字經(jīng)》教育我們要愛國愛校,親師愛友,勤于讀書等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當我讀到:“香九齡,能溫席!蔽艺娴暮芨袆,小黃香九歲時,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給父親暖被子。他不僅以孝心聞名,還勤奮刻苦,博學多才。我們現(xiàn)在的許多同學家境優(yōu)越,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卻不知道知恩圖報,孝敬父母,有的還對父母大吵大鬧,整天這個不滿意,那個不順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學習,而是趕時髦,比吃穿。父母為養(yǎng)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恩情。所以我們要學會愛自己的父母,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能愛他人,愛集體,將來長大才會愛社會,愛祖國。
“融四歲,能讓梨”講得是:孔融四歲的時候,鄰居家送來一筐梨,他走過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大人問他:“你為什么挑小的呢?”他回答說:“哥哥們年紀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呀。”我覺得孔融是一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從小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長。我也要向孔融學習謙讓之禮。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的時候,看見一位老奶奶在我身旁站著,隨著車子的顛簸,搖搖晃晃的,很危險,我立馬站起來扶著她,讓她坐在我的位子上。老奶奶笑著問:“小姑娘,你為什么要把座位讓給我呀?我對奶奶說:“奶奶,我學習的《三字經(jīng)》里講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所以我把座位讓給您坐”。奶奶說:“你真是一個懂事又孝順的好孩子!甭犕昴棠痰目洫,我心里美滋滋的,這都是《三字經(jīng)》的功勞呀!
通過對《三字經(jīng)》的學習,我明白了古代文化之所以能流傳到現(xiàn)代,是有它的道理的,例如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互幫互助、愛護公物等等,我們應該把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一代一代地相傳下去,把我們的國家發(fā)展得更加美麗富強,這是我的夢想。
俗語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同學們,與書為友,其樂無窮,讓我們點燃讀書的激情,在書海中揚帆遠航吧!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12
《三字經(jīng)》這代歷史書,相信大家都看過吧,《三字經(jīng)》可是一本悠久的古代書。∷拿恳粋字,都蘊藏著一個深刻的道理。讀完三字經(jīng)后,還要透徹理解它們的意思,這樣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經(jīng)的每一個,每一行字,都在講述著一個個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那樣,意思就是不能浪費光陰,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來。
三字經(jīng)歷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間傳說融入到一個個字中的。別看這小小的一個字,它里面可有一個個故事呢!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那樣,講述的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呢!
在以前,有一個女神。一天,她的兒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對她說,只要她的兒子不吃地獄里的東西,他就還給她,可是,他的兒子只是吃了一個果子。從此,冥王只能讓他一年回去倆次,回去的時候,萬物復蘇,而沒回去的'時候,將寒冷無比。所以,導致出了春,夏,秋,冬,這四季。
瞧,這個故事是多么有趣!《三字經(jīng)》還有許多故事呢!如蓋房子,孟子媽媽三次搬家這些故事都是多么有趣啊!而且,故事的精華都包含在這幾個小小的字里。這幾個小小的字,卻蘊含著這么一個深刻的道理,真是好啊!
幼不學,老何為呢?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勤奮好學,不懂就要不恥下問,讀書必須懂得學則智,不學則愚,有不滿則進步這些道路都是通過求知無坦途,學問無捷徑而得來的。親師友,習禮儀是我們做人的基本道理。要知道尊敬親人,老師和朋友就必須要敏而好學。
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經(jīng)過雕琢,就不能成玉器,著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要我們努力學習,不然長大后就不等成大器。
經(jīng)過讀《三字經(jīng)》讓我知道了:夏有禹,商有湯。夏傳子,家天下。始春秋,終戰(zhàn)國。五霸強,七雄出。太祖興,國大明。清順治,據(jù)神京。復漢土,民國興。這些人都是因為知道了這些責任,明責任,負責任才去為國家作出無私奉獻。我們國家每個人都應該這樣:一人立志,萬夫莫敵,因為每個人都把成功的秘訣當作自己的堅定目標。成功是希望與奮斗的結(jié)合,那么我們都會和平相處,讀了歷史書,考試時要按時記載,通過古到今,如果親眼所見者,都會明白學習的敵人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的滿足。
讀了《三字經(jīng)》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為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說: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為坦白就猶如是城市和勇敢的生成物質(zhì),我們要擁有良書,喲工友益友,擁有一顆純潔的人,這會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你那純樸的心靈去體驗別人的困苦不堪,可以去聽見遠方的呼喚。讓你去了解,去親近社會與大自然。
三字經(jīng)讀后感 篇13
記得在我兩歲時,媽媽就開始在我耳邊念起了《三字經(jīng)》:“人之初,性本善。姓相近……”,是我從小聽到大的。
直到上了幼兒園我才能完整的背下來,那時還不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就在這個特殊的假期里,我又把以前讀過的《三字經(jīng)》拿出來細細品味。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的是:孔融四歲時,父親買回一筐梨,哥哥們都上了學堂,哥哥們讓孔融和弟弟先挑,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坐在旁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父親看見了很高興,心想孔融還沒上學堂就懂的謙讓。讀了這個故事,我很有感觸,心想我和弟弟之間、我和朋友之間、我和同學之間,是不是也要像孔融一樣,凡事要讓一讓,我們的關系是不是就更和諧了。
記得有一次,我因為跟弟弟搶玩具槍,把弟弟弄哭了。因為弟弟是在我八歲時出生的,以前所有的玩具都是我的。沒有人跟我爭搶,每當這時媽媽、奶奶總是教育我謙讓著弟弟,叫我滿足弟弟的需求,我很氣憤、很委屈,心想“憑什么……,偏偏與他對著干!辈欢闹t讓,不止一次的把弟弟惹哭。以至于后來弟弟就不怎么跟我玩了,好像不信任我似的,看著弟弟懵懂的大眼睛,我的心里像打開了五味瓶,虧我還是哥哥呢,怎么這么小家子氣,和這樣的小不點爭風吃醋,如果能夠穿越到那個講究禮儀尊卑的“孔融讓梨”的年代,年幼的孔融不笑話我才怪呢!想到這里,我不好意思地對著弟弟笑了笑,把他喜歡玩的玩具一件一件擺在他的面前,弟弟頓時舞動著小手攢動起來,我也不由得挺了挺胸脯配合弟弟做了個鬼臉……
我還特別喜歡這本書里面的一句話“勤有功,戲無益,節(jié)旨在,宜勉力!币馑际牵呵趭^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yè)有成;游手好閑,不求上進的人肯定是沒有作為的。一讀這句話我就想起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愛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老奶奶,你磨鐵棒干嘛用啊?”老奶奶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崩畎讍枺骸斑@么粗的鐵杵能磨成繡花針嗎?”老奶奶說:“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會磨成針的!崩畎茁犃,后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后來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詩人。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也有我的興趣和理想,要想把它變成現(xiàn)實,我必須在學習的道路上謙虛謹慎,腳踏實地。
讀了《三字經(jīng)》,我受益匪淺,明白了很多道理,以后我還要多讀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
【三字經(jīng)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字經(jīng)的讀后感03-08
《三字經(jīng)》讀后感01-26
三字經(jīng)讀后感02-04
《三字經(jīng)》的讀后感03-28
《三字經(jīng)》讀后感【精選】09-22
[精選]《三字經(jīng)》讀后感09-04
三字經(jīng)讀后感(精選)09-03
(精選)三字經(jīng)讀后感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