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優(yōu)選(7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祖父的園子》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1
今天,我們學習了《祖父的園子》這篇文章。本文通過了對祖父園子里的景物和作者在其中的活動描述,展現(xiàn)了作者快樂、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讓我對這個童話般的園子充滿了向往,更吸引我的是文中祖父對作者——蕭紅小時候的慈愛、仁德以及寬容,這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的童年、我的祖父以及祖父的菜園子……
我的童年中,有一段是在湖南鄉(xiāng)下跟我的祖父一起度過的,F(xiàn)在回想起來,那一段時光是我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刻了。在那里,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單純的伙伴;沒有車水馬龍,只有雞鴨牛群;沒有鋼筋混泥土的高樓大廈,只有漫山遍野的“綠”和泥土的清香。
我的祖父是一個勤勞善良、慈祥可親的老人。當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我的.祖父已經(jīng)拿起農(nóng)具到地里干活了;當我迎著朝霞,背著書包上學的時候,祖父站在村口目送我走在通往學校的田間小道上;當我披著晚霞回到家中,祖父已經(jīng)給我準備了從自家菜園子里采摘回來的綠色菜肴。
說到祖父的菜園子,那可是我童年記憶中的游樂場,有我太多的好奇、有我太多的快樂。每每閑暇時,我就會帶領我的伙伴們陪同祖父來到菜園子勞作,與其說是幫祖父的忙,不如是給祖父添亂,我們經(jīng)常會把玉米苗當萵筍葉掰掉,玩“過家家”煮菜吃,又總是把韭菜當雜草拔掉,更是經(jīng)常把南瓜摘下當玩耍,還鬧出用鋤頭下菜地“挖”黃瓜、把雞蛋埋在地里等著長出小雞的笑話……祖父對我和我的伙伴總是慈愛的、樂呵呵的,從不會因為我們的鬧騰毀壞菜園子而生氣,他會把我們攏到一塊,不厭其煩的給我們講解玉米苗與萵筍葉、韭菜與雜草的區(qū)別,一次又一次的教我們“哪些瓜果樹上掛”、“哪些瓜果地下長”的知識?赡菚r的我們貪玩、耐不住性子,每每弄得個一知半解,就溜走了,和伙伴們躲在菜地旁邊的草叢中玩游戲、瓜架后捉迷藏、田埂邊玩槍戰(zhàn),玩累了,菜園子的花生、紅薯、蘿卜、黃瓜等等都是我和伙伴們的美食……
我的童年、我的祖父以及祖父的菜園子在我記憶中刻下一道深深的痕跡,其中,有城市和鄉(xiāng)村的區(qū)別,有近鄰卻互不往來的城市小區(qū)孩子和朝夕相處農(nóng)村孩子的區(qū)別,但記憶的痕跡最為深刻的還是我的祖父和他的菜園子,在那里有我自由自在的、無拘無束的、充滿夢幻色彩的童年。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2
昨天,我們學習了蕭紅的文章《祖父的園子》,讀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我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雖然作者蕭紅的一生非常坎坷,但是那段在祖父園子里度過的童年時光是那么的美好快樂,令人向往,令人心動。她筆下流淌的童年時光都是自由的`,你看:“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謊話,愿意開一謊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玉米愿意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認真地品味這些句子,我的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一個扎著一個小辮,穿著一條紅色的小裙子的小姑娘。她正咧著嘴,開心地在倭瓜棚里捉迷藏,在黃瓜架“吭哧吭哧“地啃黃瓜,在玉米地里捉螞蚱……一切都是自然的狀態(tài),一切都是無邪的純凈。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也有這么一個園子。外公家后面的那一片園子,每年回老家,我總是隨手把行李一扔,直奔它的懷抱。
初春,剛剛下過一場春雨,園子里的一切都煥然一新。一陣微風吹過,那些綠色的小生命輕輕地抖掉身上的雨水,挺直了身子,顯得更加精神了。雨水滲入泥土,泥土散發(fā)出一股幽香,令人心曠神怡。蝴蝶、蜜蜂紛紛趁著大好心情,跳上一支優(yōu)美動人的舞蹈。
要問這時的我在干什么呢?“噓,別出聲”我正在捕捉一只活蹦亂跳的螞蚱。只見那只螞蚱似乎玩累了,停在一片菜葉上一動不動,我見時機已經(jīng)成熟,便猛地一下?lián)渖先!芭,真是太好了!”我抓著它滿園子亂跑。
夏天,我最喜歡的就是園子里的瓜棚。我和小伙伴們經(jīng)常在園子里游戲、打鬧。玩累了,就拿遮陽帽往后腦勺下一墊,躺在瓜棚下,翹起二郎腿,一邊采個黃瓜美滋滋地啃起來,一邊數(shù)數(shù)每棵黃瓜藤有幾朵花。過會兒,我見外公在瓜棚邊睡著了,就在他的將軍肚上畫鬼臉,等他醒來發(fā)現(xiàn),我早已逃得無影無蹤。園子里留下外公呵呵的笑聲。
外公的園子,就如蕭紅心中的“祖父的園子”一樣,它是我幼時的游樂場。它雖普通,但童年的我總能在里面找到無窮無盡的歡樂。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3
《我和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蕭紅在祖父的園子里自由、幸福、快樂地生活的童年。
讀了這篇課文,透過文章的字里行間,我仿佛看到蕭紅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地盡情玩耍;我又仿佛看到蕭紅在嬉戲時快樂的表情。我非常羨慕蕭紅的快樂、幸福、自由的童年,我也向望著在那樣的園子里生活?墒,我轉念一想:古訓說“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假如肖紅一直都在祖父的園子里無憂無慮的玩耍,而不去勤奮地學習,她怎么能成為偉大的文學家呢?我又不由得聯(lián)想到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假如魯迅小時候一直在百草園里快樂的玩耍,而不去三味書屋讀書,也沒有壽鏡吾老先生的嚴格要求,他也不會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這篇課文也讓我聯(lián)想到了古今中外許多偉大的人物。如:司馬光為了撰寫《資治通鑒》用圓木做了一個“警枕”睡覺時只要一動,他就起來撰寫《資治通鑒》。還有海倫.凱勒,在盲聾啞的世界里,夜以繼日的練習,練習再練習,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盲文學家。寫出了震驚世界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還有我國古代聞雞起舞的祖逖和劉昆;懸梁刺股的孫敬和蘇秦;囊螢映雪的車胤和孫康。他們的成功,哪一個不是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
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笔捈t和祖父的園子雖然快樂,卻不會成就一個人的偉大事業(yè)。想到這里我仿佛看到秋天來了,祖父看著滿園的荒草愁眉苦臉的樣子。這讓我不由的回想起自己的成長之路。有一次我懷著激動萬分的心情去參加繪畫比賽,可是因為我平時貪玩,沒有練就過硬的繪畫基本功,最終名落孫山!の液軅,心想是就此放棄還是繼續(xù)繪畫呢?這時我想到了《徐悲鴻勵志學畫》的故事.徐悲鴻在法國學畫期間,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他的畫作終于轟動了巴黎畫界。于是我拿起筆來不停地繪畫,經(jīng)過我的不懈努力終于取得了好成績。
《我和祖父的園子》讓我從反面懂得了,“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的道理。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快樂、幸福和自由。而要向少年周恩來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4
《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童年里在祖父園子的里發(fā)生的一些事。園子是作者童年的樂園,給了她自由,給了她快樂,所以這個園子在她心中,是那樣美好,那樣溫馨,那樣難以忘懷。祖父的慈愛與呵護,讓作者的童年是那樣自由快樂。
跟著祖父在園中,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這些都是童年的游戲,不是真正的勞作,純屬“胡鬧”,至于摘黃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綠螞蚱,這些更是孩子們的.游戲了。玩鬧累了,就在園子里睡下。當然,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慈愛的祖父。給了她孩子心靈的自由,他允許孩子隨便玩鬧,對孩子傾盡了愛心和耐心。他的愛放飛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正因為作者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樂的,甚至是充滿夢幻色彩的。
記得,我10歲那年的一個假期,爸爸媽媽把我送到了外婆家玩。外婆家有一大片菜地,菜地里種著各種蔬菜:青菜、白菜、卷心菜,還有玉米、花生、黃瓜我們到外婆家時,花生已經(jīng)成熟了,一天下午,天氣很熱。外婆說要帶我們去摘花生。來到菜地,外婆說:“要把花生整株連根撥去,在再一顆顆的摘下來!蓖馄诺脑掃沒說完,我就跑進了地里。兩手抓住花生的莖藤,使勁往上一撥!皣W”地一響,泥土頓時“飛”了一起。我也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陣煙土過后,我爬了起來,只是衣服上多了許多的土塊。外婆看見了,大笑不止。我一個人嘟著嘴生氣的看著他們。
現(xiàn)在的孩子也許比以前的人在物質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但除此之外,什么都沒有,沒有好玩的園子,甚至連草坪找個玩玩都困難;沒有朋友,日益發(fā)達的交通和越建越高的大樓把孩子們都隔絕開來了;沒有那么和藹可親,放任自由的祖父,有的只是學不完的興趣班,做不完的作業(yè),嘮叨不完的家長,看不完的電視,玩不完的游戲,真正這樣暢快淋漓的游戲和童年他們永遠都不能過到。
我希望童年可以一直存在。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5
可愛的昆蟲,美麗的園子和自由的生活,作者在祖父的園子里的生活是那么的自在美好,人兒是自由的,蟲兒的自由的,花兒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沒有拘束,多么讓人向往!這是我讀了《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后的最深感想。
每個孩子的天性都是天真、稚氣的。作者小時候竟將狗尾草當做谷穗,捉螞蚱、追蜻蜓、吃黃瓜,在園子里瞎鬧......作者小時候是那么淘氣,但慈祥的祖父卻從不氣惱。正是這樣,才使作者的童年生活充滿了自由、快樂和美好,給作者帶來快樂的不僅僅是園子,更是慈祥的祖父,作者在祖父的關愛中快樂成長。
我也有一段美好的童年回憶。
小時候,我經(jīng)常和表妹去她農(nóng)村的奶奶家玩兒。奶奶家有個菜園,那年夏天,我們常常來到菜園最里面的兩顆櫻桃樹上摘櫻桃,戴著草帽、挎著竹籃、踮起腳尖,摘下一個個又大又紅的櫻桃放到籃里,比比誰采的多,比比誰采的紅。累了就坐下歇會兒,摸摸濕軟的土地,聞聞泥土的芬芳;渴了,摘下一個櫻桃放到嘴里,上牙下牙輕輕一碰,酸甜的汁水便鉆入你的舌尖,滋潤你的喉嚨,直沁你的肺腑。
討厭的`蒼蠅滿天飛,一人一個蒼蠅拍,蹦著跳著打蒼蠅。呵呵,這是我們的游戲,好快活!
摘豆角嘍!我們鉆進豆角地,挑著豆角,卻不知不覺感到身上一陣疼癢,原來是被豆角葉上的毛刺扎了刺,可我們還傻笑著,看誰能堅持更久。忍著疼痛,卻倔犟地不肯放棄。終于忍不住了,大叫著“癢。√郯!”一齊爭搶著跑回屋,泡著熱水又搓又抓,奶奶在一旁又好氣又好笑地望著我們,臉上露出慈祥的笑......
如今童年已走遠,可每當來到那個園子,那快樂的時光仿佛又重臨于我的心頭。
作者所描寫的園子,就是美好的園子,就是美好的童年,就是那段快樂的時光!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6
《祖父的園子》一文是蕭紅的《呼蘭河傳》中的一篇佳作。在這個承載著作者兒時美好回憶的園子里,有“我”慈祥的祖父,快樂的童年和多彩的景物。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作者那無憂無慮、快樂無比的童年生活了。
在祖父的大園子里,一個小姑娘跟隨祖父栽花、拔草、種小白菜、鏟地、澆水。與其說是在幫祖父的忙,不如說是在給祖父添亂。踢飛菜種,割掉蔬菜,水不是往菜上澆,而是灑上天當作下雨。盡管這樣瞎鬧,祖父也沒有責怪她,還慈愛地笑著,耐心地教她分辨谷子和狗尾巴草。小姑娘的`臉上成天揚著無比歡樂的笑容。這個充滿生機的園子就是她自由的天地,也是她快樂的歸屬。
我特別喜歡文章的第十六自然段!盎ㄩ_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在說話似的。”在作者眼里,園中的這一切都像是一個個小精靈,它們都是有靈性的,自由自在,不受約束。正如她寫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
讀著這篇文章,我深切體會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這個園子就像是屬于她的大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可以盡情地展示自己、釋放自己。她在園子里就是主角,她寫到:“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我跑過去摘下來,吃黃瓜去了。黃瓜還沒有吃完,我又看見一只大蜻蜓從旁邊飛過,于是丟下黃瓜又去追蜻蜓了……”她可以隨心所欲地玩耍,盡情地享受祖父的園子中的無限樂趣。
《祖父的園子》描繪了作者的兒時回憶,表達了她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深深懷念。茅盾先生也曾評價過:“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蓖晔嵌虝憾篮玫。冰心曾說過:“童年是真中的夢,是夢中的真。”讓我們像作者一樣,好好珍惜自由童真、快樂美好的童年吧!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7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嗎?我很喜歡這篇文章,那么你呢?先看看下面的概述,也許就有同感了吧!
《我和祖父的園子》講了“我”和祖父在我們家的園子中發(fā)生的快樂的事情:“我”和爺爺住在呼蘭河這個小城里,我們家有個大園子,園子里不僅種了瓜、玉米等很多種植物,而且蜜蜂、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我”和祖父天天在園子里“忙乎”著。呵呵!可“我”并不是在忙乎,而是在到處瞎鬧!園子里的蔬菜都自由地成長著,蝴蝶、蜜蜂、小鳥也都自由地飛翔著,而“我”更是自由的: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找個陰涼的地方就睡著了……
看了動物、植物們的`自由成長和“我”無拘無束的美好生活后,那么你的心中應該產(chǎn)生羨慕之情了吧!是啊,同他們相比,我們現(xiàn)在的童年時代雖然有豪華的房子住,吃得飽,穿得好,有良好的學習條件,但卻是一只“籠中之鳥”,沒有自己自由的空間,哪里有文中小女孩那樣快樂自由呢?
再看看我們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吧:我們從早上7點開始上學,一直到晚上9點多作業(yè)完成后才可能有自由的時間。好容易盼到周末,完成大量的家庭作業(yè)后已沒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時間了,還要參加父母安排好的補習班、興趣班、培訓班。假期兩天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的。唉!你看教室里近視的占到一大半,并且總是弱不禁風。而農(nóng)村的孩子們則不同,他們學習壓力小,雖然功課可能不如我們,但卻盡情地享受了快樂和自由。
每當清晨我睜開朦朧的雙眼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窗外那一群群自由自在地翱翔的小鳥,聽到的是它們那快樂、清脆的歡叫。每當這時,我多么想從“籠”中飛出,成為它們中間的一員啊!
我想飛,想飛得更快樂、更自由!想飛得更高、更遠!在天空中自由快樂地翱翔!
【《祖父的園子》讀后感】相關文章:
《祖父的園子》說課稿02-12
祖父的園子教案11-12
《祖父的園子》教案02-22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4-05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2-20
祖父的園子的教學反思04-09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6-14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案11-03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最新10-27
《祖父的園子》教案精選15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