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水滸傳》讀后感15篇
當(dāng)細(xì)細(xì)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為此需要認(rèn)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水滸傳》讀后感1
《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北宋末年的農(nóng)民起義,描寫了一百零八好漢因為當(dāng)時黑暗的社會與腐敗的統(tǒng)治者給逼上梁山,后受到招安,招安后被奸臣所害。這一百零八好漢生活在不同的環(huán)境,有著不同的性格,但都有著兩個字,“忠”字與“義”字。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黑旋風(fēng)”李逵。在宋江被捕之后,在刑場上,不顧自己的安危去救宋江,這不就是書中的“義字嗎?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接受招安,這就是“忠”字。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做到的了“忠”字,卻很少人能夠做到“義”字。因為這需要很大的勇氣與必死的決心。但是,有些人就擁有這很大的勇氣與必死的.決心。比如:董存瑞舍生炸城堡,用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jìn)的道路,黃繼光為了完成任務(wù),用胸膛擋住了敵人的機(jī)槍......“義”字,是人類發(fā)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零件”。
《水滸傳》讀后感2
眾所周知,中國四大名著是《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和《西游記》,今天我就來談?wù)勚袊谝徊扛桧炥r(nóng)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水滸傳》。
《水滸傳》生動地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是一部經(jīng)典之作,它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以及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小說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我興趣油然而生。
書中那一百零八將。雖稱不上個個性格鮮明,但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花和尚魯智深“。
“智多星吳用“幾次獻(xiàn)策,例如為晁蓋獻(xiàn)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楊志,奪了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被捉,和戴宗被押赴刑場,吳用用計劫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huán)計攻克祝家莊等。
“花和尚魯智深“是一位嫉惡如仇、脾氣火爆的人,但他粗中有細(xì),豁達(dá)明朗,他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于水火。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xiàn)出一副粗魯,野蠻?伤搅藳_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書中有“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都是魯智深的故事。
《水滸傳》讀后感3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水滸傳》上這本名著。在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時候,它讓我學(xué)到了許多道理,同時也學(xué)到了許多歷史知識。
《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個好漢為了兄弟,為了朋友赴湯蹈火,兩脅插刀;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因為它需要用相當(dāng)?shù)挠職猓踔潦且幻一命得決心。一個具有強(qiáng)烈得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不,是他們?yōu)榱苏x,為了真理奮不顧身。
我還清楚滴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jīng)常為了一些小事與他人發(fā)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家伙們聞風(fēng)喪膽。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是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dāng)日本人侵華。多少革命烈士,用他們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
總而言之,水滸傳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雖然非常黑暗,但是仍有許多有義氣的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水滸傳》讀后感4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講了大宋朝時期,朝廷腐敗,高俅、蔡京等惡霸欺壓百姓,一百多個好漢被迫逼上梁山,梁山好漢替天行道、為民除害的故事。他們的做法令我非常贊同。但有些人認(rèn)為梁山好漢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我就來一條一條地排除掉吧。
有人說,找黃文炳報仇時,到他家時,把黃文炳殺了就行了,為什么要殺他全家呢?因為黃文炳的家人多,如果一個一個地查的話,那會拖延時間,把官兵引來,不如一把火燒了。有人說,“黑旋風(fēng)”李逵穿得不整齊,沒有禮貌,我都不喜歡他。李逵穿得不整齊,沒有禮貌是因為他不懂規(guī)矩,你要是問他什么是規(guī)矩,他就會說不懂。有人說,宋江攻打祝家莊,這是騷擾百姓,不算英雄好漢。錯,攻打祝家莊的`目的是救“鼓上蚤”時遷,而且祝朝奉也不是什么好人,再說攻下祝家莊后,莊里的老百姓都愿意上梁山,所以沒有騷擾百姓。還有人說,武松打虎是不保護(hù)動物的行為,不應(yīng)該算做得對。錯,武松那個年代老虎還多得很,而且這些老虎經(jīng)常出來害人,不是現(xiàn)在這樣,所以他是在為民除害。
梁山好漢沒有什么做得不對,他們的故事我重復(fù)聽到也是津津有味。
《水滸傳》讀后感5
古老的中國,歷史悠久,最有名的乃是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由于小時候剛開始牙牙學(xué)語,見許多人都在看什么《水滸傳》,于是便走馬觀花地看了起來,許多情節(jié)只是一晃而過,而今,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閱讀能力也漸漸地增強(qiáng)了,于是我便捧了本水滸傳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乃是施耐庵寫的一本名著,里面講述了一百零八將參加梁山伯之間的燒殺搶掠、勾心斗角以及好漢們的英勇機(jī)智,把所有的人物外貌以及形象都淋漓盡致地描寫了出來。真不愧是四大名著!
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李逵,他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fēng)”,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上梁山后,李逵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此時其老母已瞎,翻越越嶺時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怒殺四虎。他對宋江情分最重,對他的話言聽計從,可是當(dāng)知道宋江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時卻絕不輕饒,要和他大動干戈,后來卻發(fā)現(xiàn)是一場誤會!
我以后也要做一個孝敬母親、重兄弟情義的人!
我愛看水滸傳!
《水滸傳》讀后感6
《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本以為這本書會像《紅樓夢》一樣無聊,但事實上它的有趣程度可以與三國演義并列。
其實在接觸四大名著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四本書對我來說非常無聊,因為上面有很多我看不懂的地方,也許正是因為這些地方才讓它們這么有名。
在讀《水滸傳》之前,我了解到這是一部關(guān)于農(nóng)民起義的.書。而農(nóng)民起義無非就是因為統(tǒng)治階級腐朽,社會矛盾激化導(dǎo)致的,認(rèn)為沒什么看點,最多那一百零八個好漢值得認(rèn)識一下,除此之外也沒什么了?墒聦嵧鶗o予你沉重的打擊,這本書看完之后,我腦子里只有兩個字:忠義!
首先是忠。宋江對祖國盡心竭力,盡管在威逼利誘,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仍對祖國忠心耿耿,雖然他沒什么用,甚至毒死了李逵,但重要的是這份精神。
其次是義,這一百零八個好漢親如兄弟,面對朋友有難,毫不猶豫的就會去幫忙,十分講義氣,但這不是現(xiàn)在那所謂的兄弟義氣,不僅如此,如果他們路見不平,一定會拔刀相助,即便是素不相識的人。
讀完整本書我才知道,每本書都有它自己的價值,不應(yīng)該以片面的了解給整本書貼上不好的標(biāo)簽。
《水滸傳》讀后感7
《水滸傳》這本書作者明朝施耐庵。它主要講了:北宋年間,神宗天子第十子:端王,只知道踢球遇到高俅時,看他踢球十分厲害,什么也不問,就讓他當(dāng)太尉,結(jié)果許多平民百姓都被冤枉。于是好漢們聚在一起,想要改變這個情況,但最后,他們卻被高俅等奸臣毒害。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行者武松。因為他為人正直,而且武藝高強(qiáng),有勇有謀,有仇必復(fù),有恩必報,對壞人絕不會手下留情,對一些貧窮的老百姓卻熱心施舍。不過當(dāng)他打死一個壞人時,并不像別人那樣逃跑,隱姓埋名,而是勇敢地去縣衙自首。
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人要正直,不能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也不要為一些勾心斗角的事而懷恨在心;更重要的'是遇到壞人壞事要去阻止,不行的話,就去找大人或警察來幫忙。
《水滸傳》讀后感8
《水滸傳》是一本膾炙人口的書,今天我推薦它,不僅是因為這本書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更因為它擁有許多令人蕩氣回腸、經(jīng)典動人的故事。
這本書是我國第一部以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的史料為主要依據(jù),用細(xì)致傳神的文筆,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的形象,如李逵、武松、林沖等等。這里面有許多廣為流傳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林沖雪夜上梁山、魯智倒拔垂楊柳,等等。這些故事生動刻畫了眾多英雄好漢的形象,故事曲折生動,人物躍然紙上,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水滸傳》不愧為我國古典文學(xué)的精華。讀一讀這本書吧!書里的精彩故事肯定會讓你情不自禁地往下讀。可以說,這真的`是一本好書,書里的人物、景物、動物、植物無不描繪得那么精彩、細(xì)致。這本書不但能讓你心馳神往,更能讓你體會到好文章的妙處。在此我真心地向未讀過這本書的朋友們推薦,想擁有那蕩氣回腸的感覺嗎?想感受我國古典文學(xué)的魅力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快來讀一讀《水滸傳》吧!
《水滸傳》讀后感9
因為我很喜歡武俠打斗一類的書,在電視上看了幾集水滸傳,感覺很有意思,就買了一本水滸傳看了起來。
在還沒開始看的時候,聽別人說過水滸傳,在一百零八將中,最讓我佩服的是宋江,因為他不僅是老大,而且為人仗義,在兄弟們需要他的時候,總能及時趕到,并且心地善良,不管他認(rèn)不認(rèn)識的人,只要有困難,他都會出手幫忙。
在讀完水滸傳之后,我感到很痛惜,因為宋江總想招安,雖然他是想讓兄弟們生活的更好,遠(yuǎn)離和官府打打殺殺,并且可以精忠報國,但是皇上卻是在利用宋江他們,并不相信他們,讓宋江一行人去把各地區(qū)的農(nóng)民起義全部消滅,在這個過程中,梁山好漢死的死,傷的傷,燕青和武松不愿再過這樣的生活,離開了剩余的兄弟們。最后原來的一百零八個人中,只有二十七個人存活,回到了皇宮。
讀完以后,我對宋江的喜歡從此破滅,如果他一心不想著招安,而是和其他的'起義軍一起起義,那結(jié)局還會是這么的凄慘嗎?不會。讓我對宋江好感全無的主要原因是,他用毒酒把對自己最忠心,最熱愛的弟弟給毒死了,雖然他這樣是為了怕他弟弟在自己被陷害死以后為他報仇而名譽(yù)受損,但也不能應(yīng)此毒死他弟弟。所以,宋江的行為讓我對他好感全無。
《水滸傳》讀后感10
“蘆花蕩里一扁舟,俊杰那能此地游。義士手提三尺劍,反時須斬逆臣頭!北R俊義身陷梁山,家中卻被吳用在墻上落下了這幾句反詩,當(dāng)然這是梁山有意為,盧俊義不為梁山的巧言令色之誘,被軟禁一個月有余還是執(zhí)意要回,他怎知家中己生變,李固不但出賣了他,還將燕青請清出門戶,還霸占了他的家業(yè)、妻室。入獄成了盧俊義的必然結(jié)果,他被污吏和李固及賈氏所威逼,屈打成招,真成了大逆不道的死囚。
此時,利害兩端的一頭是李固、另一頭是梁山,一頭出五百兩黃金要結(jié)果盧俊義,另一頭出一千兩黃金要保全盧俊義性命,可有經(jīng)驗的污吏蔡福、蔡慶自有辦法解脫,買通關(guān)節(jié),通過張孔目,盧俊義被判了個杖四十,發(fā)配沙門島。
沙門島,那也是一條死路,但盧俊義活一天,總是李固的心病,他如是又買通兩個押送的`公人董超、薛霸要盡早結(jié)果了盧俊義的性命。在押送盧俊義的途中又演義了一段野豬林的故事,但結(jié)果卻不盡相同。半道里,燕青為救盧俊義殺了這兩個公人,卻遭人舉報,盧俊義又重入大獄。如果不是拼命三郎石秀勇劫法埸,盧俊義早就一命嗚呼了。
看此章,可見人心險惡,但另一面則幸存善舉。險惡之人,最為吳用、宋江、李固、賈氏……
《水滸傳》讀后感11
四大著名人人皆知,我在暑假讀了《水滸傳》,對它記憶頗深。
古人也贊賞:“山嶺崎嶇水渺茫,橫空雁陣兩三行。"我以前也看過,不過也是一生半熟,通常是看了這個故事一下又忘了另外一個故事。我對魯智深這個粗中有細(xì),俠肝義膽的角色念念不忘,他的原名叫魯達(dá),因打死了鄭屠,擔(dān)心官府揖拿,只好上五臺山,剃發(fā)為僧我想他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剃發(fā)為僧的吧。
他長著一副富貴模樣:頭里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后兩個太原府扭絲金環(huán);上穿一領(lǐng)鸚歌綠絲戰(zhàn)袍;腰上系著一條文武雙股鴉青;腳上穿著一雙鷹爪皮兩四縫干黃靴,生得面圓耳大,鼻真口方,腮邊一簇胡須。身長八尺,腰闊圍。但是因為他愛喝酒的性格,打了寺中的和尚。長老就把它派到智清禪師那兒,讓他看菜園。在那兒,他倒拔楊柳,結(jié)交了林沖……
書中有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如恭敬仁義的宋江、勇猛率性的武松。這本書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我看到最后時,宋江等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是被朝中奸臣毒害,導(dǎo)致宋江起義失敗。
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了弟弟,希望能讀到好書的人越來越多。
《水滸傳》讀后感12
《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他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其中,我最欣賞的是武松以及關(guān)于他的.那篇文章《武松打虎》。
武松是清河縣的一名壯漢,他再去縣治途中,路過景陽岡。傳聞山中有吊睛白額大蟲,但他卻不以為然,毅然前行。武松在山上閑暇之余,大蟲突然出現(xiàn)。武松大驚失色,回過神來的時候吊晴白額大蟲已死死地盯住了武松,像是一口就能把武松吃了一樣。雙方僵持了一會后就開始打了起來。最終武松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偷出右手打了大虎六七十拳,終于把大蟲打死,但武松自己也已經(jīng)精疲力盡,已經(jīng)沒有力氣了……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有勇可以,但不能有勇無謀,一次虎口余生不能保證下次不會出事。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以大意,不能掉以輕心,要有充分的準(zhǔn)備。同時我們還要學(xué)習(xí)武松隨機(jī)應(yīng)變的能力,和他聰明過人的才智,以及他面對危險迎難而上的高貴品質(zhì)。
《水滸傳》讀后感13
前不久,我讀了一本書,書名為《水滸傳》,這本書使我感慨萬千。
這本書主要講述北宋時期,一百零八位好漢陸續(xù)逼上梁山。在宋江的帶領(lǐng)下,替天行道,劫富濟(jì)貧,打抱不平,團(tuán)結(jié)一心。再到朝廷招安,然后大破遼兵。最后卻被高俅等奸臣所害,每個人落了個悲慘的下場。
在這么多的好漢中,我最喜歡“及時雨”宋江。他極為孝順,為人仗義疏財,常常救濟(jì)窮人,雪中送炭。平時只好結(jié)江湖好漢,有人投奔他,便留在莊上好好款待,沒有嫌棄的意思;要走時,還盡力相助。和他比起來,我感到十分慚愧。我平時十分小氣,連一塊餅干都不愿意分給同伴。當(dāng)同伴們一有吃的`,我便會向他們索要。我真應(yīng)該向宋江學(xué)習(xí)啊!
回到故事中去,仔細(xì)一想,這本書十分直觀地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上一個很嚴(yán)重的問題——污吏。在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有多少好漢是被人冤枉而上梁山的?那些官吏們一收到別人的金錢,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給人判個死罪,太可惡了。
《水滸傳》雖然只是一部小說,但它給后人卻留下了許多啟示。
《水滸傳》讀后感14
我讀水滸傳印象最深的是宋江,我對他頗有些看法,甚至極度不滿。
宋江提倡忠義,這點便無可厚非,是他帶領(lǐng)梁山走上壯大,他當(dāng)首領(lǐng)時梁山達(dá)到巔峰時刻,敗童貫、高俅以及天下八方節(jié)度使并活捉高太尉,北上抗遼大獲全勝并迫使遼主動投降,隨后又討伐了王慶、田虎不失一將都取得了勝利,足見梁山實力。宋江為人與劉玄德甚為相似逢人便拜,見人便哭,自稱曰‘小吏小吏’,或招曰‘罪人罪人’,不知該說他做作還是該說他謙虛,正因如此他才能招的108將。前期對他的評價多為積極,但他后來將梁山帶到了陰溝里,竟然接受詔安,108名好漢被派去壓制農(nóng)民起義。結(jié)果只剩下了36位好漢,他壯大了梁山同時毀滅了梁山,他不是一個好首領(lǐng),更不是一個好兄弟,他得知自己喝了毒酒死后除了名聲什么都留不下,為保全他的名聲,為防止李逵造反,竟將毒酒給了他,我實在對李逵打抱不平,宋江死了我一點都不同情,他自作自受,活該為死難的兄弟付出生命報應(yīng),但他毒死李逵竟為一虛名,太自私了,可笑的`是吳用,花容兩員虎將竟為了這么個假仁假義的東西自殺,或許這便是宋江的人格魅力吧。
真義假義無所查,他對朝廷真忠誠。
《水滸傳》讀后感15
這個假期我終于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一書,這本書是施耐庵先生的代表作,這么多年來一直只曾聽說不曾拜讀過,這次就這假期的空閑打算讀上一讀。
在看這本書之前,《水滸傳》中的眾人在我心中的形象是“敢于挑戰(zhàn)的開拓者”、“反抗豪強(qiáng)的革命家”,但是看完這本書之后我卻大受震撼,這些我曾經(jīng)以為的梁山英雄們在我看過全書后都有些變了一番模樣。甚至*了之前的一切認(rèn)知?催@本書時我有很多的不解,這些“英雄好漢”的形象超出了我的認(rèn)知變得殘忍和冷漠了起來。
例如李逵回山后講述自己母親被老虎吃掉后的經(jīng)歷,山上的這些兄弟不但不關(guān)心安慰,卻笑了起來?扈三娘竟然歡天喜地的`嫁給了梁山上殺了自己滿門的矮腳虎王英?因為宋江他們的設(shè)計秦英全家慘死,秦英最后竟然還能死心塌地歸降梁山?這樣的事例數(shù)不勝數(shù),讓我越發(fā)的困惑。
雖然《水滸傳》的三觀讓我有些不認(rèn)同,但是它也有它值得一讀的優(yōu)點。比如書中對人物的刻畫十分生動,情節(jié)描寫也都十分引人入勝,大家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學(xué)習(xí)其中的精髓。
【《水滸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水滸傳》讀后感12-31
水滸傳的讀后感02-04
水滸傳讀后感01-14
水滸傳讀后感01-22
《水滸傳》讀后感01-23
【精選】《水滸傳》讀后感07-18
水滸傳讀后感(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水滸傳》讀后感07-25
(經(jīng)典)水滸傳讀后感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