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后感[實用3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
最近,我讀了一本由著名意大利作家亞米契寫的小說到《愛的教育》,本書的作者出生于1846年,自幼熱愛文學(xué)。1868年出版的《軍營生活》使他走上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道路。1886年出版的《愛的教育》,則將他的文學(xué)生涯推上了一個新的創(chuàng)作高峰。
這本書是以日記體的形式創(chuàng)作的,全書共一百篇文章,始終貫穿著一個愛的主題,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安利柯。全書記敘著他在一個學(xué)年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展現(xiàn)著一百多年前意大利兒童之間的友情,反映著他們不為階級及社會地位所阻隔的友情!百u炭者的兒子與“紳士的兒子平起平坐。”在學(xué)校里,無論什么樣的人,都成了平等的好朋友了。
在這本書中,我讀后感觸最深的是《囚犯》一文。它講述著一年冬天,有位先生去監(jiān)獄擔任教囚犯的學(xué)科。這些囚犯中,有一個七十八號的,比別人更用功,更感謝先生的教導(dǎo)。六年后,他來找到了那位先生,并贈他一個墨水瓶。那墨水瓶,似乎是用釘子鑿刻的,真不知要費去多少工夫哩!蓋上雕刻著鋼筆擱在筆記簿上的花樣,周圍刻著“七十八號敬呈先生,當作六年間的紀念”的字樣,下面又用小字刻著“努力與希望”。要是犯了錯,就悔改,去感謝一切。這位囚犯費盡心思、窮盡心血,做了這樣一份飽念真情實意的紀念品給老師,感謝開導(dǎo)自己的老師,讓人起敬。我們都應(yīng)該向他看齊,闖了禍,就去改正,接受應(yīng)有的處罰。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依稀記得學(xué)校里,有位同學(xué)犯了錯,不但不承認,還抵賴,甚至還把“同伙”給供出來,想逃避責任。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我們應(yīng)該勇于承認,敢于承擔,做一個陽光向上、樂觀豁達、誠實守信的好學(xué)生!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2
我非常喜歡閱讀,書中的故事,就好像發(fā)生在我身邊,或喜或悲,或愛或恨,好像我就是主人公,我的書就像是精神食糧,一天不吃就饑腸轆轆;書又像是我親熱的朋友,給我?guī)頊嘏涂鞓罚粫袷且槐K明燈,照亮了我的心房。在書的海洋里,我最喜歡的一朵浪花,就是《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部日記體小說,原名《心》。書中以小學(xué)生安利柯的口吻,記述了一百個動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學(xué)生,老師和家長,他們是平凡的,但他們都具有高尚的品質(zhì)。比如,誠實的卡洛斐,寬容的克萊諦,以及與病魔頑強斗爭的“小石頭”。他們的品質(zhì)都令我感動,令我敬佩。
在這一個個閃光的故事里,都包含著為人處事的道理。比如,卡洛斐在街上撿石子,隨手一扔,正好砸傷了一個在街上散步的爺爺。事后,卡洛斐沒有逃避,而是主動到爺爺家去道歉,還把珍藏多年的郵票集送給爺爺,爺爺被他的.真誠感動了,把郵票集還給了卡洛斐,并夸獎他誠實。這件事很小,但足以看出一個人有沒有敢于認錯的勇氣,只要你有了卡洛斐這種勇氣,就可以取信于人。
這本書里還有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每月故事”。安利柯的學(xué)校每月末都要學(xué)習(xí)“每月故事”。這一些故事,講的都是戰(zhàn)爭時期一些小英雄的故事。他們生在不同,住在不同,相同的是他們都有一顆愛國的心!我們要學(xué)習(xí)他們那高尚的愛國精神!
《愛的教育》真是名副其實,這里面的主人公用愛心譜寫了一首悠揚的樂曲,當我們奏響它時,卻發(fā)現(xiàn)它是世界上最美的天籟之音!我讀書,我快樂。書是我的好伙伴,它將陪我走過漫漫人生路。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3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那便是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其中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yīng)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chǔ)!敖逃疀]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的一切。有句話說得對,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接受了父母的教育,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要言傳身教,還要把握著孩子發(fā)展的方向。在《愛的教育》中,無論是來自底層的父母,還是有錢有勢的紳士,他們大都是以正面的積極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的,沒有當今社會上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而是嚴格要求孩子們,引導(dǎo)他們與人為善,和睦相處。小說中引人注目的是老師給我們的“每月故事”,許多故事是講述愛國小英雄的事跡的,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愛國意識。
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怎樣學(xué)習(xí),生活,怎樣去愛。“愛”,多么閃亮、溫馨,多么令人鐘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更好!我們要完全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同創(chuàng)出人間最美好的愛。一本優(yōu)秀的教育巨著,他不僅僅能夠傳遞出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教育精髓,更能使我們從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從而真正的有助于我們的工作和學(xué)習(xí)。
【愛的教育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愛的教育書評01-19
愛的教育日記01-17
《愛的教育》感言12-04
愛的教育活動總結(jié)01-21
愛的教育教學(xué)反思10-15
《 愛的教育 》讀后感03-22
《愛的教育》讀后感02-27
(精選)《愛的教育》讀后感07-24
(經(jīng)典)《愛的教育》讀后感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