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愛的教育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
愛,一個神圣而熟悉的字眼,愛讓我感悟到了很多。在生活里,有同學間的友愛,有師長的愛,有父愛,有母愛。而《愛的教育》更讓我感悟到了愛的境界。
這本書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亞米契斯寫的,它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nèi)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對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的孩子所表現(xiàn)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稅鄣慕逃烦錆M了博愛的精神,這種愛像一根紅線貫穿亞米契斯的'作品流光深遠,使這本書超越了時空,獲得普遍。永恒的價值,成為一部讓人受益匪淺不可多得的作品。小說記錄了對長輩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這本書細膩生動的刻畫了個種高貴品質(zhì)—————愛國。善良。寬大。應用。俠義。無私令人深受感動。有《班長》。《窮人》!陡鎰e》。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深受啟發(fā)。如《納利的保護者》不僅告訴人們貴賤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而且要更加關愛那些貧窮的人。
愛是個人不能缺少的,我們一生下來,爸爸媽媽對我們有愛,爺爺奶奶對我們有愛……而我們又是怎樣面對這些愛的呢?爸爸媽媽愛你,讓你多吃青菜,增加營養(yǎng);爺爺奶奶愛你,讓你多穿衣裳,別著涼了,而我們顯現(xiàn)出的確實不耐煩的表情。讀了《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我以前是忽略了“愛”這個偉大的字眼,從現(xiàn)在起,我要珍惜所有人對我的愛,并將我的愛奉獻給別人。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愛是恒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著風暴卻不以動,愛就是充實了生命,正如盛滿了酒杯。
轉(zhuǎn)瞬間,我們離《愛的教育》那個年代已經(jīng)很久了,但是“愛”這個字是永遠不會離開我們的,愛是對祖國,對父母,對朋友真摯的愛。愛是一種付出,愛是一種給予,其實也是一種回報。愛每時每刻都存在,而我們應該去關愛大家。
由此,我不禁聯(lián)想到這次汶川的地震想到了國家領導人對四川人民的關愛,想到了廣大武裝消防官兵對四川人民的付出,想到了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的支援。這些不都是傳遞著“愛”嗎
愛是博大的,是無窮,是神圣的,請大家記。褐灰巳硕极I出些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人間!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2
今年暑假,老師布置了一項讀一本好書的任務,我與媽媽一起到書店挑選了一本《愛的教育》,我利用假期的時間把它讀完并悟出了一些道理。
《愛的教育》是一部風靡全球、膾炙人口的佳作,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花了近十年時間才完成的。小說通過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全書共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記;他的父母在他的日記上寫的勸誡啟發(fā)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稅鄣慕逃芬粫鵁o論哪一章、哪一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或者是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或者是朋友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文中眾多的人物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有知錯就改的安利科,有珍惜友誼的.克萊蒂,有高尚的卡隆,有待人友好的克洛西,有廢寢忘食的潑來可西,有舍己為人的洛貝蒂……通過文字,我仿佛感覺到這些人就在我的身邊。
《愛的教育》里有一個故事讓我最為難忘。這個故事講了主人公安利柯跟媽媽到了畸形兒院門口,媽媽卻不讓他進去,而是獨自去探望了畸形兒。事后,在寫給安利柯的信中,媽媽這樣說:“像你這樣健康的孩子進去,一定會給那些不幸的殘廢孩子帶來心理壓力,他們時常為自己的殘廢而深感不幸,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
我感動了。安利柯媽媽的心靈多么美好啊,她處處為別人著想,為了不傷別人的心,她不讓自己健康的兒子進畸形兒院,她才是真正做到了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F(xiàn)在,能像安利柯媽媽一樣為別人著想的人有很多(比如,那些在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者讓座的人),但是有一部分人卻只考慮到自己,甚至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他人(比如,有些家長因為怕自己的孩子吃虧,而教導他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這些人與安利柯媽媽比起來是多么渺小與可恥。∥覀円矐撓癜怖聥寢屢粯,多為別人想一點。
看了這篇感人的文章,我想,如果所有人都像安利柯媽媽一樣,世界將多么美好!啊,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向安利柯媽媽學習,學習她的善良,學習她為別人著想的精神!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3
前段時間,我聚精會神地看完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我翻開第一頁時,就被一個個溫情有趣的題目吸引住了,《第一場雪》、《探望受傷老人》、《校長》……書中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位四年級的學生,因為父親責備了他,安利柯立即說出失禮的話,經(jīng)過母親教育,他明白了自己的錯誤,然后他向父親真誠地道歉,一家人又幸福美滿地生活在一起。
“父母”這個詞大家都十分熟悉,父母親好比是大樹,孩子就是果子,大樹用自己的甘露營養(yǎng)來滋養(yǎng)果實,父母親用無私的愛來滋潤我們成長。送給大家一句名言:“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珍惜家人給予我們的每一次關愛,每一份呵護,我們會倍感幸福。讀著這本書,不由讓我想起一件最近發(fā)生的事。
那天我和胡伊朵在圖書館聽課學習。她媽媽工作忙,沒來接她,于是我和爸爸請她到我們家吃飯。一到家,爸爸就切開西瓜,一塊塊放在盤子里,端給我們。啊,紅紅的.瓜瓤,甜滋滋的,一直甜到我們心底。媽媽看見家里來了小客人,興奮地跑到廚房忙開了!班赅赅辍保璋迳蟼鱽砬胁说穆曇。可能太急促,媽媽不小心切到了手,殷紅的鮮血流了出來。爸爸著急得在家東尋西找,可惜創(chuàng)可貼用光了。爸爸立刻跑下樓,騎著電動車,飛奔藥店。大約過了四五分鐘,爸爸提著剛買的藥,滿頭大汗地趕回家。他疾步來到媽媽身邊,先從剛買的消炎藥里取出棉簽,蘸了點藥水,輕輕涂在媽媽的傷口上,還一邊輕輕地吹著氣,嘴里心疼得直埋怨媽媽太不小心,爾后又給媽媽貼上了創(chuàng)可貼。
中飯燒好嘍!有香噴噴的粽子,圓圓的雞蛋,還有我最愛吃的餛飩和麥餅。我大口大口地嚼著,心里卻有些不是滋味。媽媽平時這么忙,為了我們著急做飯,才切傷了手。媽媽,我要對你說:“媽媽,您辛苦了,我永遠愛您!”爸爸也是一樣愛我,他每天送我上學,接我放學。我身體不舒服時,他愁眉不展,悉心給我喂藥。我取得好成績時,他總是鼓勵我要更加努力。平時他工作也很忙碌,可當我遇到難題向他請教時,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教我,直到我把這道難題弄懂為止。想到這里,我的內(nèi)心又涌起無限感激。
爸爸媽媽放心吧,我會用心把你們的愛記在心里,好好學習,回報社會,并且把這一份份愛播撒向社會,傳遞給身邊最需要幫助的人。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4
下了多日淅瀝瀝小雨的天終于晴朗了,午后的陽光異常溫暖,雙手撫摸那清新的封面,手上仿佛沾滿了濃濃的書香。這并不是我第一次讀這本書了,每次讀完都有一種說不盡、道不完的溫暖與感動。俗話說得好,“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再一次讀這本書,我又重溫了那份感動。
愛,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彌漫在我們周圍,卻不被我們所察覺,其實它的意義已經(jīng)融入生命。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敢肯定,愛,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nèi)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所感。故事中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其中《仁慈的花朵》這個故事讓我至今歷歷在目。它講述了女子學校的女生幫助、捐獻了一位因在掃煙筒時丟了銅板的少年,瞞著校長,做了一群“無名英雄!
再看看如今復雜的社會,有些人金錢至上、口是心非,人們越來越奉行“人心隔肚皮”’這種錯誤的理論,導致一些青少年不易相信別人,缺乏安全感,患上了抑郁癥。他們的行為準則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即使在道德面前也會討價還價。這種人是十分渺小、自私的,他們的處事方法必然會遭受到人們的唾棄與鄙視。因為虛偽換不來真情,自私換不來溫暖。
《愛的教育》蘊含了正確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質(zhì)教育的根基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教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zhì)的基礎。在本書中我看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堅持高標準和要求,在個性上允許孩子自由發(fā)展。安利柯有一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亞米契斯的教育思想也體現(xiàn)在這個小小的細節(jié)中。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十分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親人,除了親人之外一律不愛,那他必將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不懂得愛真正的含義。然而又有多少人懂得愛的含義呢?看看現(xiàn)實,這世界上并非擁有著很多的愛,而將真正的.愛視為一種奢飾品。人們將自己的金錢與利益擺在第一位。
在《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作很多東西,“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是我已經(jīng)明白和懂得真正的意義:愛是偉大的,是無窮的,愛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課!皭鄣慕逃边@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之難!
午后的陽光依然耀眼,仰望太陽,她正迎著我微笑,那樣可人、清純、淡雅的微微一笑……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5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yǎng)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
這些日記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長,都是孩子在讀書期間一天內(nèi)發(fā)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孩子只是很簡單的將這些學習過程,教育過程如實地記敘著,但越是簡單的東西越是可以表達很多的內(nèi)涵。因為讀者看到小學生將他眼中的先生的教育方法,先生對學生的愛、關心,對學生的幫助,以及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友愛的情感用一些記敘性的文章記錄下來,有一些簡單的情感表達其中,小學生雖小,但卻能深刻感受到先生“愛的教育”,感受好與壞,感受愛與憎惡,這一切復雜的感受通過這一篇篇日記表達出來,傳達給讀者,引起讀者的一些思考,讓讀者能切身體會“愛的教育”,感受“童言無忌”。
當我們在閱讀這本書時,可以慢慢思考些什么,這些思考使我們能夠深刻體會一下愛的教育。愛的教育并非易事,當教師、父母能把握好這個度,那愛的教育則發(fā)揮了它應有的作用,而不正當處理這愛的教育,這愛就有可能成為溺愛,盲目的愛,將會起到反作用。我想這是我們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這些以日記形式的小故事表現(xiàn)給我們看。這些日記大人可以看,以了解孩子的心靈,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齡人的身心狀態(tài),一切都因它沒有復雜的語言,卻能帶來一些共鳴。
下面來介紹一下作者,埃德蒙多·德·亞米契斯,出生在意大利里古拉州的一個小鎮(zhèn)奧奈格里斯,參加過統(tǒng)一意大利的愛國戰(zhàn)爭,在行軍打仗中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活。1870年意大利完成統(tǒng)一,亞米契斯退伍后從事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作了許多反映教育事業(yè)的作品。亞米契斯受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領袖馬志尼的影響很大,作為一個民族主義者和人道主義者,他認為教育問題具有重大意義。他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包括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等人類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過一些小故事表現(xiàn)得親切感人,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首先是因為作者讀他所描寫的對生活的熟悉,特別是對孩子心理入木三分的洞察,寫來就自然生動,給人印象深刻。其次是由于作者擁有一顆孩子般純真的愛心,使作品擁有一種統(tǒng)美的情感。
《愛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作品,鼓舞孩子能接受挑戰(zhàn),用愛心創(chuàng)造美好的世界,所以值得大家一看。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6
伴著清涼的晨風,我一頁一頁貪婪地翻閱著《愛的教育》,翻著翻著,我仿佛聽見書中彈奏出無數(shù)旋律,這旋律雖然千變?nèi)f化,卻永遠離不開“愛”的主旋律。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他采用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nèi)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師生之間的深情,同學朋友的友情,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中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受到愛的教育。
它帶給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fā)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
此時此刻,我想到了父母,從小到大,父母用愛哺育著我們,為我們傾其所有;我想到了老師,老師將我們引領到知識的殿堂,循循善誘,無私奉獻;我想到了朋友,友情伴隨著我們一路成長,一路歡笑……
想著想著,我的視線不由漸漸模糊了。淚光中,小時候的點點滴滴又浮現(xiàn)在我眼前:那天,媽媽得了重感冒,臉色蠟黃,不停地咳嗽著。那天,我跟同學們玩耍時把校服外衣勾破了。當我回到家怯生生地脫下外衣時,媽媽并沒有責備我,而是馬上找出針線,縫起了那個破洞。我站在媽媽旁邊,看著媽媽熟練地穿針引線,一針一線密密地縫著,縫進了慈母的摯愛與深情。忽然,媽媽咳了起來,緊跟著身子猛烈地抖動了一下。啊,不好!剛才媽媽咳嗽的時候,針頭刺到手指頭了。一滴殷紅的鮮血冒了出來。我看著媽媽的手,心疼地說:“媽媽,你的手流血了,別再縫了!”可媽媽只是將手指頭放在嘴里輕輕吮吸一下,又低下頭縫了起來……頓時,一股愛的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
愛,是甜美的,是幸福的。它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陽,溫暖著人們的心田;它像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帶給路人生活的希望。讓我們奏響愛的旋律,讓這美妙的旋律在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盡情回蕩!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7
《愛的教育》是本日記體小說,整篇小說的主旨就是愛這個字,書里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不驚天動地的,但感人肺腑、引人深思。
作為一個老師,這本簡單的小說讓我明白,我們要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燈”。一味地責罵和批評是沒有用的,對于孩子,要用愛教育,用心感受孩子們的想法,才能真正點亮孩子的明天。
書中一些發(fā)生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仿佛就是我與學生每天生活的.縮影。而讓我受到啟發(fā)的,還是作品中,老師在處理學生一些突發(fā)事件時與眾不同的處理方法。記得書中主人公安利柯結束三年級升入四年級,新?lián)Q了一位老師。這位老師看似相當嚴肅,所以學生們對他都有些敬而遠之。但在一節(jié)課上發(fā)生的事,讓所有的孩子對他開始喜歡起來。在那節(jié)課上,這位老師讓孩子默寫,這時有一名學生趁著老師沒有看見,便跳在椅子上玩起了洋娃娃,恰好老師一回頭,看見了,這名學生趕緊坐下來,低著頭準備挨訓。可這位先生卻只是淡淡地對他說,下次不要再做這種事了,就轉(zhuǎn)身離開了。當全班學生默寫完,他深情地對學生講述了自己的心聲,他說,我們從此要同處一年,讓我們好好的過這一年,大家要用功,要有規(guī)矩,我沒有一個親人,你們就是我的親人……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我一個都不愿意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nèi)喑蔀橐患,成為我的榮耀。我現(xiàn)在并不要讓你們用口來答應我,但我卻已經(jīng)知道你們在心里已經(jīng)答應我了,我感謝你們。話音剛落,下課鈴就響了,所有學生都一改往日的吵鬧,安安靜靜地離開了教室。而那名玩洋娃娃的學生聽了這番話后,也走到先生身邊,哆哆嗦嗦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這個故事真實地反映了這位老師的教育方法,其實這個事情在我的班級課堂上也有。可是很多時候,我卻不能像這位老師一樣冷靜的處理,往往是對學生加以嚴厲的斥責。雖然淘氣的學生表面上是老實了,但過不了多久,他們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究其原因,其實就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問題,不會設身處地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所以學生當然不會領我們的情。
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為學生提供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而不能訓斥學生,不要過分地執(zhí)著于“立竿見影”,注意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身心健康。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8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一個意大利小學生一齊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jīng)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此刻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yōu)榱四骋惶煨虧M釋放,得到超脫而干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簡便,每一天也會有因?qū)π聳|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于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我國家的光明,同樣能夠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jīng)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9
最近,我一直在看一本書——《愛的教育》。本來還以為是像童話一樣好玩、有趣。但我看完才知道,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是以一個四年級的意大利小孩身份寫的日記。寫了他在的成長經(jīng)歷,每一個故事都深深打動了我。
在《愛的教育》里面,充分寫出了個“愛”字。把所有的故事用“愛”巧妙地連在一起,給我們講述了純潔的同學之愛,濃濃的師生之愛,溫馨的母子之愛,還有對祖國的誠摯之愛。這一個個小故事,都讓我感動!渡倌陳蹏摺分械囊獯罄泻,寧愿自己饑寒交迫,也不接受誹謗自己國家人的錢。我被他對祖國的深愛打動了!堆┣颉分械目屐秤卵┣蛟覀死先说难劬Γ_始不敢道歉,最后他鼓起了勇氣向老人道歉。我被他的誠實勇敢打動了,《少年筆耕》中的敘利亞,非常體諒父母的辛苦,他犧牲晚上睡眠的時間,偷偷幫父親抄寫工作,就算成績下降也堅持不懈。我被他孝順父母行為打動了……
最觸動我的其實是小主人公安利柯的父親給他寫的一封信——《感恩》。在信里,父親告訴安利柯,老師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尊敬、愛戴老師。即使老師有時犯錯誤,但也要尊敬老師。在文章里有一句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句子:“因為他們把畢生精力、才智都奉獻為了孩子,是因為孩子犧牲了一切的人,是開發(fā)你精神的人!笔茄,常言說:“愛自己孩子是人,愛別人孩子是神!蔽覀兠刻於忌钤凇吧瘛钡腵關愛下,就會充滿了愛。不是常說老師是辛苦的園丁嗎?的確呀,老師不就是不知疲倦的園丁嗎?她用全部經(jīng)歷呵護著知識的小苗。為了小苗能茁壯成長,她精心栽培它們,長成粗壯的大樹。我們不是天天說老師像父母一樣,所以我們應該感謝老師,去報答他們。可是我有時候也不能理解老師的嚴厲,和安利柯一樣對老師有抱怨的時候,現(xiàn)在想一想真是慚愧。我覺得安利柯的父親的這封信不只是寫給安利柯一個人的,而是寫給所有人的,因為“尊敬老師”和“孝敬父母”一樣,是每個人都必備的基本道德。
這本《愛的教育》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希望像《愛的教育》這樣的好書越來越多,希望這類好書的讀者越來越多!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0
暑假里,跟同學逛書店,隨手從書架上拿了一本書,本想隨便翻著看看,結果我竟站著看書近一個小時,我自己都感到驚訝,這本書竟然如此吸引我!
這本書的名字叫《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讀這本書,我心里一直在涌動著一份感動,原因是這本書里處處洋溢著一種令人感動的愛,至今難以忘懷。
這本書的形式很新穎,是以日記的形式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全書共100篇文章,它主要講了安利柯從新學年開始一直到一學年的結束所發(fā)生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每章每節(jié),都把“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書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的事,善良的人,以及他們平凡的日常生活。像賣炭人、小石匠、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敘述,把我們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
每月都有一個故事,稱作每月故事。如洛貝諦舍身救人,卡隆的高尚品德……但最令我感動的還是安利柯的媽媽。當她的孩子安利柯生病后,她是那樣無微不至的關懷著自己的孩子,她可以置自己的尊嚴于不顧,上街乞討,甚至連自己的命都不管不顧,一心只盼望孩子快點好起來,替孩子分擔病痛。
人人都說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愛。 安利柯的媽媽是偉大的,而我的媽媽也是偉大的。以前,年小的我不理解媽媽的苦衷,不理解“嘮叨”“啰嗦”的真正含義。當母親冒著嚴寒、頂著酷暑拖著疲憊的身體下班回到家時,還要為我完不成作業(yè)、打游戲生氣。小時候,每當爸爸出差了,媽媽每天都要天不亮就起床給我準備早餐…..總之,只要是為了我,媽媽從來都沒說過苦、說過累。她無論多忙,回家多晚,都會抽出時間來檢查我的作業(yè)。現(xiàn)在我上初中了,也開始慢慢體會到媽媽的不易了。
我想:媽媽是上帝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她無私地為我們奉獻自己的一生而不圖一絲回報,這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真實的感悟。今天我才明白了原來自己以前體會到的母愛是那么浮淺!
母愛是大公無私的、母愛是不求回報的、母愛是無怨無悔的,《愛的教育》的確給我上了人生的第一課。
愛的教育讀后感 篇11
《愛的教育》是一本記錄小學生安利柯從十月開學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發(fā)生在他身邊的種種感人的小事。是意大利作家愛德蒙多……亞米契斯寫的。下頭有幾例。
安利可有一位好朋友——卡隆,他在一天里做出了一件令人感人的事情:有幾位小孩在學校欺負一位殘疾小孩——克洛西,克洛西被激怒了,一個墨水瓶仍去,一不細心,扔到剛進去的'教師,教師說:“誰仍的?”卡隆十分可憐他,就站起來,教師又說:“不是你!睔埣残『⒄酒饋砹耍f:“有很多同學欺負我!宾畷r,幾位欺負她的人全部站起來了。最終,那些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放學了,學校門口坐著一位小孩,正在悲痛地哭著,許多孩子明白了事情的經(jīng)過:原先那個小孩是個煙囪掃除人,得這三十個銅幣,銅幣從口袋的破洞里漏掉了。孩子們紛紛捐錢給他,還有一個小孩給十個銀幣,那煙囪掃除人歡喜地拭著眼淚,手里裝滿了錢。
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聽說過:敘利亞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父親借了書件來抄,收入十分少,敘利亞在父親十二點鐘的時候開始幫他寫字,第二天父親十分高興。敘利亞持續(xù)了四個月,學習越來越差。最終,敘利亞寫字的時候,一不細心,筆掉下去了,父親慢慢的走進房間,發(fā)現(xiàn)自我的兒子,緊緊地抱住他,這時,敘利亞才明白父親在他身邊,他說:“原諒我,原諒我!备赣H原諒了他。
還有一件感人的事情:一八五九年,法意兩國聯(lián)軍因救隆巴爾地,與奧地利戰(zhàn)爭。正是那個時候的事:意軍要去奧地利的基地偵察,看見一個孤兒在農(nóng)舍門口工作,窗邊飄著一面三色旗。士兵要他爬樹看一下有沒有奧地利士兵,孤兒在上頭看見的都說出來,有幾聲槍聲傳過來,士兵要他下來,因為敵人發(fā)現(xiàn)我們了,孤兒一向都在上頭偵察。轟!孤兒死了,永遠的與世長辭,士兵用軍人的禮來葬他。這位年輕的孤兒為國而犧牲了,本來長大還能做自我的事干出一番事業(yè),實在太可惜了。
愛就是以上三個事例的中心思想。愛好比一個環(huán),把一顆顆心聯(lián)系在一齊。每一個愛的故事里都有一顆少年人高昂而可敬的心靈。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愛,世界會無法想象,所以,僅有人人獻出一點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完美。
【愛的教育讀后感 】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書評01-19
愛的教育日記01-17
《愛的教育》感言12-04
愛的教育活動總結01-21
愛的教育教學反思10-15
愛的教育讀后感01-01
《愛的教育》讀后感02-27
《愛的教育》讀后感09-09
《愛的教育》讀后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