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讀后感(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感動中國》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讀后感1
“感動”是一個雙性詞,在不同人的身上,就會有不同的詞性。那晚,我深受觸動,因為,《感動中國》給了我一個明確的答案,感動,“不是”名詞,“是”動詞。
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淚流滿面?傆幸环N情感能撥動人心靈深處的弦。在20xx年度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人物的節(jié)目錄制現(xiàn)場,無論是觀眾,還是主持人、受訪者,似乎都被一種無聲的精神力量感動著,在不經(jīng)意間,熱淚盈眶。
20xx年度的《感動中國》人物,有的是從事國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功臣是,有的是負責一方工作的人民公仆,更多的則是“小人物”。他們中有些人為國家,民族共獻出了全部青春甚至生命,更多的則是在看似波瀾不驚的平凡生活中贏得了尊重。
當物欲的.強光讓人迷失,當財富與權力霸占一席之地,當社會的價值取向被影響……靜下心來聽一聽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熱枕讓你我重拾感動與感激之情,撥動你我心靈深處的那根最柔軟的弦。
我不談論別人,只談論同齡的女英雄:何玥。正如他的頒獎詞一樣: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她,本性善良,身前,無論別人有任何困難,總是顯得落落大方。在她躺在床上,臨近死亡,她也沒有一點自私,的腦瘤的她,希望捐出自己的器官……她不顧父母的反對,哭著說:“我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备改,含淚答應了。11月17日0時10分,她在醫(yī)院走完了屬于她的12年……
如果,如果你是她,你會怎樣選擇?是完整的來,完整的走,還是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著,帶給別人生的希望?
所以,我說“感動”是動詞,而“不是”名詞,你信嗎?
《感動中國》讀后感2
這學期,我們發(fā)的課外讀物是《感動中國》。這本書,我不是平平淡淡的去讀的。而是深情的去讀的,因為,它記載了我國當代的輝煌成就。
這本書里面記錄著很多令我感動的故事,而最令我感動的是發(fā)展片篇第一單元最后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記敘了中國神舟5號載人飛船上天的過程。
中國神舟5號載人飛船的成功,圓了中華民族千年的航天夢。相信大家都知道月球上面有個“萬戶山”吧,它就是中國人不懈追求航天事業(yè)的最好見證。今天,中國人終于在我們這個時代實現(xiàn)了飛天的夢想。中國這次發(fā)射神舟5號航天飛船發(fā)射的成功,標志著我國以達到航天工以達到世界頂尖水平;那天,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向中國發(fā)來賀電,就連美國這樣的航天強國以及世界各國也都為中國的.水平為之贊嘆,紛紛向我國發(fā)來賀電。我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
中國神舟5號載人飛船的成功,凝聚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和航天追求者的心血和汗水。從500年前的萬戶開始,從古至今,中國有多少象萬戶、楊利偉這樣的人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航天夢想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深信,中國人的足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出現(xiàn)在月球和其它的星球上。
我們應把這件事作為學習的動力,認真學習,奮進向上。象研究神5航天飛機的人一樣,做什么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做得最好,不能馬馬虎虎蒙混過關,更不能被困難嚇倒。也要象楊利偉叔叔一樣勇敢。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真正有用的人。
《感動中國》讀后感3
前些天,我看了《感動中國——十二位杰出人物》這本書。書上介紹了愛人民的好警官——任長霞;三次跳下水搭救落水者的女性——魏青剛;經(jīng)歷汶川地震而救助同學的中國少年——林浩……他們的事跡令我感動,也感動著中國人民。
這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中國少年——林浩。
在地震的那一刻,同學們都被倒塌的房子給壓住了。在廢墟中二年級的林浩沒有害怕,他鼓勵同學堅強,并積極自救,勇敢地朝外面爬去,經(jīng)過奮斗終于爬出來。廢墟外人們沉浸在地震的恐懼中,倒塌的房屋隨時又會二次倒下來。林浩這時沒有顧自己,又沖回到廢墟邊救同學,忙著搬石頭,因為他知道時間就是生命。這時,塌墻上一塊磚頭向林浩砸來,他慌忙避開,但還是被磚頭擦破了頭。他顧不上自己流血的頭,繼續(xù)救助同學。不斷地呼喊同學,給他們生的希望,嗓子喊啞了,手磨出血了,可他一直堅持著,最后小林浩從廢墟中背出兩位同學。他救出了兩位同學,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他想的全是別人。
“如果我不救出他們,我就不是他們的班長了!绷趾频脑捯恢痹谖叶,他的精神品質是我們所需要的'。我讀著這個故事,想著,想著,在我眼前出現(xiàn)了另一幅畫面,也是在地震那時,一位冒著塌方危險的少年舉著鹽水袋,在幫助醫(yī)生救助同學,他一直舉著鹽水袋,舉著,舉著,一直安慰廢墟下的同學,要堅持,要等待救援,四五個小時之后,他也沒坐下。我知道他當時很累很累,一定很想休息一下。可他一直堅持著,不停給同學鼓勵。
救援終于成功。廢墟里的同學被安全救出來后。這時,他想把胳膊放下來,可發(fā)現(xiàn)胳膊一放下就痛。在災難面前,他們包括被救的同學表現(xiàn)的多么勇敢與堅強啊。他們都是我們心中的陽光少年。
《感動中國》讀后感4
昨天晚上,我一邊流淚一邊觀看感動了中國20xx年度人物頒獎晚會,有幾位獲獎嘉賓對我的印象比較深。
其中一位是72歲的孤寡老人名叫胡盛蘭,每月收入只有三百元,仍堅持給貧困學生捐錢,雖然只是二十元、三十元的捐,但對胡盛蘭老人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二十年來他共捐助了一百多名學生,捐助資金達到了十多萬元,他的行為深深的打動了我,我心里暗暗的想要和胡盛蘭老爺爺一樣,盡自己最大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當然我要先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能力幫助別人。
還有一位獲獎嘉賓,是一名在大山里的門巴族女教師名叫格桑德吉。格桑德吉是唯一一名從大山里考出去的大學生,畢業(yè)以后本來可以有更好的前途,但是她為了山里的孩子,毅然放棄了更好的前途,回到了大山里當了一名小學老師。當時我感到了老師的'偉大,所以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老師。
還有一位是一名老醫(yī)生名叫胡佩蘭,已經(jīng)九十八歲高齡了,她還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崗位上,每天堅持上班,為病人看病。胡佩蘭醫(yī)生醫(yī)術高超心地善良,事事都為病人著想,從她手里開出的藥方很少超過百元的,遇到經(jīng)濟實在困難的病人,胡佩蘭醫(yī)生經(jīng)常會為他們墊付醫(yī)藥費?戳怂氖论E以后,我特別的尊敬她,不僅尊敬她的醫(yī)術,更尊敬的是她的醫(yī)德。
還有很多的獲獎嘉賓我就不一一敘述了,他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我要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以他們?yōu)榘駱樱笏麄儗W習,爭取將來和他們一樣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
《感動中國》讀后感5
作文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開始留戀在校園里的每一寸光陰!450字作文文章講的是一個6歲的加拿大男孩。接下來,我們一家人去了袁家寨子做客,講解員給我們講解了那里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一些風俗。今天,我們幾個小伙伴去買棒冰吃?我要學習張嘎,機智勇敢地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挑戰(zhàn)和考驗。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感動中國學習雙百人物規(guī)劃精彩人生》的書。這本書既是老師布置給我的暑假任務,也是我心中早已渴望已久的一本關于中國英雄的書。
這本書中將了很多個人民英雄的故事,其中令我最為感動的就是《三輪車上的大愛》與《183個孩子的父親》。
第一個故事《三輪車上的大愛》講的是河北老人白芳禮靠打工、撿破爛、幫別人看自行車......這一類的雜活來賺錢資助學校,到他93歲在20005年9月23日早晨臨終時,他一共捐資助學35萬元。他自己沒有文化,卻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而他的私有賬戶上的存款是零。
第二個故事《183個孩子的父親》講的是遼寧省盤錦市的一位父親,他有183個孩子,他叫叢飛,原名張琮。他原本是一名歌手,有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成為了一名義工,他資助了183名貴州、湖南等省的貧困兒童。為了給孩子及時的交上學費,叢飛玩命一樣的瘋狂演出,他常常收到一筆演出費后,馬上就寄給貧困地區(qū)的孩子,而自己卻身無分文。20xx年4月20日年僅37歲的`叢飛永遠的離開了他愛著和愛她的人們!
讀了這本書我認識了許多偉大的人:魯迅、朱自清......我既看到了他們的人品、人格和精神。從今天開始,我要學習的他們的那種人品、人格與精神。做一個有志氣、有愛心和有志向的人,長大后我要用我的志氣、愛心來報答養(yǎng)育我的父母與祖國!
《感動中國》讀后感6
春天,是一個收獲感動的季節(jié)。在這個季節(jié)里,我們可以收獲許多讓我們?yōu)橹袆拥娜撕褪隆?/p>
星期四,我們看了《感動中國》,這個節(jié)目里講述了11位感動了你我,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更感動了中國的人物,他們是:梁萬俊、田世國、任長霞、袁隆平、明正彬、徐本禹、劉翔、牛玉儒、孫必干、中國女排……他們有的是飛行員,有的是警察,有的是運動員,有的僅僅是一個很普通的老百姓。但他們卻用樸實無華的行動感動了你我,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更感動了中國。他們中間,有些人已經(jīng)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有些人與死亡擦肩而過,生活在生死邊緣。
我對田世國的印象最深,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沒有多大成就,但他卻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父母和兒女。在他母親需要換腎時,他毫不猶豫的站了起來,把自己的子腎捐給了母親,為了消除母親的擔心,他在和醫(yī)護人員的.幫助下,一直都沒有讓母親知道是自己把腎捐給了她。老人家到現(xiàn)在還一直念叨著要親眼見見那位捐腎者,他怎么也不會想到,在他身體里的那個腎是自己大兒子的?吹竭@兒,我不禁熱淚盈眶,想到自己平常對父母的態(tài)度,我很慚愧。別的家庭都是父母給兒女捐腎,而田世國卻給父母捐腎,這怎么會不另人感動呢?平時我在家里是“小公主”,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偶爾會幫媽媽承擔點家務,和田世國比起來,我簡直太微不足道了。他那種尊敬父母的精神另我感動,我也一定會好好孝敬父母,回報父母的。
這11位獲獎者中,我對劉翔的印象也很深,他在20xx年8月28日凌晨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12秒91,他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他像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弱,亞洲人也不會輸!劉翔那一個個跨欄動作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那一歷史時刻也會永遠銘刻在心。我真想對劉翔說一聲:“謝謝你!”
這11位獲獎者將永遠留在我心中,將永遠感動著我。
《感動中國》讀后感7
今天下午,老師放了專題片《感動中國》,看完片子我被深深的打動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叢飛”。他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好爸爸,當他自己還沒當父親的時候,他就用父親的眼神看著那么多孩子,孩子的眼神讓他心動讓他行動。叢飛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當他被病痛折磨的時候,他想得仍然是他的“孩子”,他托人將學費轉交給了失學兒童,當時的那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淚如雨下。
讓我感動的還有“魏青剛”。他是一名普通的農(nóng)民工,甚至還被別人戲稱為“打工的'”?墒,他卻樸實,樸實得像一塊石頭?赡芷綍r,我們不知道他,確實,他小得像大海里的一葉扁舟,沒人發(fā)現(xiàn)他,但就是那一瞬間,他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在給魏青剛的頒獎詞上這樣寫著: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為一個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動作原自內心品質。從人群中一躍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俠之大者。
我們之中有幾個能像魏青剛這樣舍己為人的人,甚至可以說沒有。魏青剛是平凡的,但他的舉動讓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人。記得在節(jié)目最后,主持人問他:“得了這個獎,你最希望什么?”他說了一句很樸實的話:“希望大家能給我找得活干!”在場的觀眾都笑了,可是,我卻覺得沒什么可笑的,因為,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自己想說的話,能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魏青剛叔叔,我佩服你!
看了這次專題片,我從邰麗華身上知道了做人要堅強,從洪戰(zhàn)輝身上學到了什么是友善。勇敢和堅強……
《感動中國》讀后感8
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一個本該健康完美的生命失去了雙臂,從此無法與常人一樣用手做事。如此飛來橫禍足以讓成人都承受不了,而他只是一個十歲的少年。卻僅僅低迷了半個月,便奇跡一般的對自己的生活重新充滿了信心。
這個少年便是劉偉。
只是,命運卻似乎總是戲耍他,每當生活開始充滿希望時,又會給予絕情的打壓。他通過自己頑強的努力,12歲開始學習游泳, 14歲獲得全國游泳亞軍,卻用被無情的告知患上了過敏性紫癜,無法進行劇烈運動。
天能想象到他有多痛苦!但他依舊站了起來,用堅定的目光告訴全世界:你們做的到的事情我也做得到,你們做不到的事情,我也一定可以做到。
于是他開始苦練鋼琴——不是用手,而是用腳。這無疑是十分困難的,人的腳趾遠沒有手那樣靈活,許多人用手彈都需要很多年才有起色,何況是腳。但劉偉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他在腳趾頭一次次被磨破之后,竟然學會了運用腳趾彈出美妙的鋼琴曲。
他為音樂所著迷,他說:我覺得我的生命里有三樣東西不可以少,空氣,水,音樂。
聆聽他所彈奏的《希望》,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曲中透出的濃濃的生命之意。旋律優(yōu)美,婉轉柔和,沒有多少華麗的內容,卻如同曲名一般充滿了希望——生的`希望。
那是一個生命用如何凄風苦雨所換來的晴日,那是用生命演奏的樂章!
劉偉無疑是一個堅強的少年,他甚至從來沒有把自己當什么特殊群體,既不恃才而傲,也不卑躬屈膝,用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面向整個世界,他還說:我失去了雙臂,只是因為上帝想讓我擁抱整個世界。
如此樂觀豁達,如此堅忍不拔,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怎能讓人不曾動容。劉偉不止感動中國,他感動了整一個世界。
《感動中國》讀后感9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睍r間是最公正的裁判,它獻給勤勞者的是串串碩果;留給懶惰者的是聲聲凄涼的嘆息。
把握時間的人才能澆灌出絢麗的永不凋謝的成功之花,陳景潤就是這樣一位在與時間賽跑中獲得成功的`人。陳景潤從小酷愛學習。有一次,他頭發(fā)已經(jīng)很長了,便決定去理發(fā),可是理發(fā)店里有很多人,他拿的牌子是38號,輪到他還早呢!他不愿意浪費寶貴的時間,便去圖書館看書了?蛇@一去,便像是掉進了蜂蜜罐里,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陳景潤就是這樣惜時如金,所以網(wǎng)才摘得數(shù)學王國中的桂冠。試想,如果他不愛學習,不珍惜時間,他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嗎?
但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們和陳景潤是大相徑庭,我也是其中一個。只要鉆到空子,能玩就玩,雖說也曾下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可總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最后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真是煩惱!
不久之前,老師提前告訴我們要進行一次學習檢測,很多同學都抓緊時間復習,但我卻無動于衷,在匆匆地翻了翻書后繼續(xù)熱衷于打電腦游戲。可在做練習卷時,我一下子懵了,有些習題在頃刻間就與我成了陌路人。我不禁亂了陣腳,頭皮一陣發(fā)麻,腦子里“嗡嗡”作響,大滴大滴的汗珠從額頭順著面頰滾落下來,手中的筆也顫抖個不停。唉,結果可想而知,粗心錯了三四題,居然還漏了一道題目。成績如此糟糕,是我比別人笨嗎?不見得。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施,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人生不能虛度,生命精彩與否,是由我們自己把握的。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把握時間就是把握人生。要讓人生如花朵般散發(fā)出誘人的清香,就必須爭分奪秒!
《感動中國》讀后感10
那些藏在心中最軟的地方的感情,當遇到這種感人至極的事跡時,就會觸動感傷……
當我看完《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后,我心中有如被石子激蕩,泛起層層波濤……我能像感動中國獲獎者那樣在不同方面展現(xiàn)我們中國人美好品格嗎?我能像陳斌強一樣成為孝子嗎?
陳斌強是一個孝順的人,身為教師的他,不幸的是母親過早地患上了老年癡呆癥。年邁的母親居然已經(jīng)不認識自己的兒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有一次,母親不小心一個人走丟了,在警察的幫助下才找到了母親。孝順的他決定再也不跟母親分開。以后每天去學校教書,他都用小時候母親背過他和姐姐妹妹的綁帶,把自己和母親綁在一起,騎上摩托車上下班。學校校長為了讓他方便照顧母親,特地給了他一間宿舍……他給自己列了張長長的'照顧母親時間表,起居、洗漱、穿衣、喂飯乃至大小便,陳斌強樣樣照顧周到……
陳斌強有一顆那么孝順的心!小時候,媽媽用布帶背著他長大。長大了!他用這布帶背著母親,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就是兒子的一片孝心,一片感恩心。我跟他比起來簡直太慚愧了,我竟然為了讓媽媽給我買一個玩具就向媽媽又打又踢,從來就沒有體會過母親的感受,我真是太過分了。
現(xiàn)在想想,自已是多么的不孝!《三字經(jīng)》里說“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惫湃硕级靡㈨樃改,知書達理的我卻沒有做到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真是不孝。記得有一次,天氣十分熱,家里空調壞了,我卻叫媽媽幫我扇扇子,媽媽她累得滿頭大汗!唉,我都12歲了,還不如9歲的黃香呢!
陳斌強的孝心確實令人感動,他不僅感動了我,也提醒了我要知恩圖報。
在朦朧的眼神中,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孝心在覺醒,我正在為媽媽洗腳……
《感動中國》讀后感11
坐在寂靜的電影院里,一片蕭然,唯有那一幕,被深深吸引:一位母親,坐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她的眼神里盡是聽課的專注,學習的刻苦,還含著無盡的母愛。
一位母親,為了自己失聰?shù)膬鹤,十六年與孩子一起同窗苦讀。她是兒子的老師,是兒子的耳朵,是兒子最溫暖的懷抱,最貼心的母親。
就是這樣一位母親,為了兒子的明天,辭去自己的工作,學唇語,用一個母親驚人的耐力為兒子創(chuàng)造了奇跡。復雜的方程和定律阻擋不了她對兒子的愛,年過40歲的她學的再吃力,再勞累,卻始終對兒子說:“我不累!辈焕,是她愛的`謊言;兒子,是她心中唯一的牽掛。誰能說她沒有頭懸梁、錐刺股的努力?誰又能說她沒有映雪讀書的刻苦?她,一位平凡愛子心卻不凡的一位母親,就是同桌媽媽——陶艷波。或許,我們的母親亦是如此,她們也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人。也許,她們沒有偉大的作為,卻是你心中埋藏最深的那份感恩。贊頌母親的偉大卻似是而非,說母親平凡樸素卻又游刃有余。
閉上帷幕,拉開我們現(xiàn)實的窗戶。在那縷陽光的飄撒下,用心去描繪那熟悉的臉龐,用情去潑墨心中最美的她。因為愛,因為感激,因為有多少日子,是她陪伴在你左右,十四年相守,細心呵護。你是否這樣報答她?幼時,她悉心照料,喂你吃飯,你報答她,把飯吐在衣服上;兒時,你快樂的玩耍,你報答她,給她洗不完的臟衣服;少
時,為你有出色的成績,每天送你上學,你報答她,埋怨她,與她頂嘴。她那無聲的愛,勝似巍峨高山,潺潺流水。
何不送她一株百合?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用你被感動的淚珠去感恩她那愛到憔悴的心?用一個孩子的名義,對她說:“謝謝您,媽媽,我愛您!”
《感動中國》讀后感12
她是個正處于花樣年華的女孩,卻無聲無息地悄然離開;她是個捐出自己器官的女孩,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她是個有著如此殘酷的命運的女孩,卻像天使樣快樂飛翔。
她如同一輪明月,懸掛在波光粼粼春江之上,何處春江無明月?她就是何玥。
12歲的她不幸患上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并且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病情逐漸惡化,當她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下3個月時,竟大無畏的要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在她治病期間,她從未掉過一滴眼淚,在逝去前夜,任堅持地唱著“你快回來,我一個人承受不來……”
看到這,我心中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是怎樣一個優(yōu)秀,堅強的女孩子呀!年紀與我們同齡,但內心的強大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的!
隨著娓娓講述的'電視畫面,你那抹淡淡的,從容的微笑深深打動了我,略帶一點卷曲的秀發(fā)在額頭的一邊,淡淡的,柳葉兒似的眉毛平直述說著你的堅定,炯炯目光向我們表達著你的默默奉獻,嘴角微微昂起,最美而又矜持的微笑深深烙在我心里。
20xx年11月17日,你終于安詳?shù)那臒o聲息的去了,你的遺愿也隨即完成了---捐給了3個需要幫助的人。你來過,你不曾離,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一個小女孩,有如此之大的奉獻與不怕死亡的精神,真了不起!“你快回來,我一個人承受不來……”旋律再次響起,樸實清脆的歌聲,讓電視機前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任淚水模糊雙眼。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去。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币鼓唤蹬R,泛起一陣漣漪,春江上再次灑滿了銀色的月光,何處春江無明月?
《感動中國》讀后感13
21世紀是一位披上信念戎裝的軍人,它堅守在崗位上,不停地詮釋著愛與責任,它將感動傳承,孕育出多少個懷抱信念的炎黃子孫!愛的信念,堅持的信念,責任的信念,勇于挑戰(zhàn)的信念......多少種信念,匯聚成魔力的網(wǎng)纜,推動新的時代,因為一種信念,為這個地球繪上無法抹去的光輝。
看完了《感動中國》,我不禁潸然淚下。英雄們用信念支撐自己無法泯滅的給予精神,成為了人民的脊梁。因為一種信念,是信義。廠長孫風林為連夜趕路給工人發(fā)工資不幸去世,弟弟孫東林悲痛之余不忘給工人發(fā)工資。是啊,生命可貴,信義無價,。信義,是不后悔的承諾,兄弟倆用生命實踐信義,讓“民無信不立“在我們心中生根發(fā)芽。因為一種信念,是摯愛。王茂華、譚良才三次冒著火沖進屋中救孩子,不顧自己的安危,詮釋烈火中的大愛,兩人卻不幸嚴重燒傷。烈火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測試,而王茂華和譚良才用舍生忘死的精神通過了這場測試。不是愛,是摯愛,雖然素不相識,但舅甥兩人包含對每一條生命的摯愛,舍生忘死,他們將這份人間至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因為一種信念,是團結的愛國熱情。青海舟曲、世博亞運,有這個志愿者團體在的地方,就充滿希望。團結力量大,他們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卻團結一致,把這熾熱的愛國之心聚集在一起,釋放出不平凡的愛國熱情,為祖國建設服務,為祖國的富強貢獻了晶瑩的.汗珠。
感動中國,樂觀向上的孫炎明,對生活不離不棄;百折不撓的何祥美,毅然面對困難、挑戰(zhàn)挫折;臨危不懼的k165次列車乘務組,一絲不茍地在列車即將墜入江水之際,救出了所有乘客......因為一種信念,信義的信念,摯愛的信念,團結的信念,堅強的信念,編成感動的網(wǎng)纜,感動全中國。
《感動中國》讀后感14
感動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jié)目,它能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淚下,觸動著我們的心靈,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一個偉大的老師,因為母親得老年癡呆癥走失尋回后,所以他決定將母親綁在身后,騎著電瓶車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顧母親5年如一日。他的事跡經(jīng)過廣泛傳播之后,學校決定將陳斌強工作地點從鄉(xiāng)鎮(zhèn)調到縣城。
看到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里已經(jīng)有淚水在打轉了,我很佩服他對媽媽的一份孝心,雖然有諸多不便,但他還是一心一意,堅持一直背著母親上下班,他說過一句讓我印象最深的話“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我媽媽,卻沒有時間等了!弊屛翌D時潸然淚下,我也在心里暗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媽媽,他們?yōu)槲覀兏冻龅?太多了。看完后,我又在網(wǎng)上看了關于他的新聞,他在QQ空間里這樣寫道:“不過是一個兒子孝順母親,世間最普通的事兒,怎么就能引起那么大的轟動?想來,也許是很多子女雖心里裝著父母,卻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所以心存愧疚的緣故吧?”
張麗莉,一個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好老師,她愛孩子勝過愛自己。20年5月8日,張麗莉在失控的汽車沖向學生時,一把推開了兩個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軋,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現(xiàn)已逐漸康復。
結尾我很感動,這時候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說的沒有錯,張麗莉老師的班上有一位同學,他超級不喜歡語文,張麗莉就特意在課堂上讓他朗讀課文,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微笑著夸他“聲音有磁性,很好聽”。一段時間之后,那名同學的語文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我覺得她很了不起,這時我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她“臨危不懼、舍己救人”。
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
《感動中國》讀后感15
看完《感動中國》我有許多感觸。我贊頌黃旭華的隱姓埋名、淡泊名利;對劉盛蘭17年沒吃肉,連饅頭都舍不得買,卻大方的捐款助學感到震撼;對陳俊貴一生守望戰(zhàn)友情而感動;還對段愛平貼工、貼錢、貼命、貼近老百姓而肅然起敬一個個人無一不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什么是感動。
我被黃旭華淡泊名利、隱姓埋名感動。1959年畢業(yè)于上海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加科研。30多年中,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父親臨終前他也不知道,母親從63歲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他要聯(lián)絡全國24個省市的20xx多家科研單位,他和同事在沒有計算器的情況下,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成千上萬的數(shù)據(jù)。1988年,他不顧生命危險,親自下潛300米,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的第一人。是啊,他雖然拋家舍業(yè),隱姓埋名,但是他卻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此,我想到了水,他就像水一樣。水利萬物而不爭,但是人們卻不能離開水。他雖不爭,但這不爭勝過爭,他的不爭使他變得偉大。我也要向黃旭華學習,學習他的'無私、淡泊和他水一般的品質。
我還被劉盛蘭感動。他是一個普通的村民,他在73歲時成了孤寡老人。他為了讓自己老到無力行動時有人陪他,他開始助學,這是他的初衷。可后來,他每天捐款,慢慢的,他對這些學生十分同情,他便省吃儉用,真正無私地幫助這些學生。正如頒獎辭寫道:風燭殘年,發(fā)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是啊,他以無聲詮釋著大愛。此處無聲勝有聲,他的愛是無聲的,執(zhí)著是無聲的。正是他這樣默默地堅持,愛也積少成多,最后感動身邊的人。我也要向他學習,學習他的無私付出,學習他的那份愛心,那份執(zhí)著。
這些人,雖然平凡,但也用行動詮釋著什么是感動,他們甘愿做一滴水、一朵花,在無聲處默默地付出,但帶給我們的是最奪目的光彩。
【《感動中國》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讀后感04-22
感動中國讀后感04-23
讀《感動中國》有感04-18
《感動中國》讀后感15篇04-23
《感動中國》讀后感14篇04-24
《感動中國》讀后感 15篇04-23
感動中國讀后感15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