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心樹讀后感 推薦度:
- 愛心樹的讀后感 推薦度:
- 愛心樹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愛心樹》讀后感(通用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心樹》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心樹》讀后感1
小時候,媽媽總會給我講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故事,那時在我的眼中,媽媽的腦袋里藏著無數(shù)個奇妙的故事;漸漸地,我長大了,媽媽總會陪著我一起讀一本本引人入勝的書,那時在我的耳中,媽媽的聲音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現(xiàn)在,我上二年級了,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了,但我還是喜歡和媽媽一起讀同一本書。我們常常在一起交談自己的'感受,一起為書中主人公的快樂而快樂,因他的悲哀遭遇而傷心,也為他們有趣的言行而哈哈大笑。
假日時,和媽媽在書店瀏覽著各種各樣的書籍;晚飯后,和爸爸在書桌前品讀精彩紛呈的書籍。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閱讀的過程中,我收獲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我們一起讀《愛心樹》時,當(dāng)書中講到“從前有一棵大樹……它喜歡上一個男孩兒。男孩兒每天會跑到樹下,采集樹葉,給自己做王冠,想像自己就是森林之王。小男孩愛這棵樹……男孩很開心,大樹也很開心。
可是……大樹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給他,只是讓男孩坐在自己的樹墩上,好好休息……”那時候,我總會問媽媽:“媽媽,為什么男孩總是不高興呢?大樹為什么對男孩這么好?……”媽媽沒有說什么,只是溫柔地看著我,我思考著,說道:“媽媽,您就像大樹一樣,給了我很多很多快樂,我不要像那個男孩一樣,我要永遠陪著您……”我看到,媽媽用同樣溫柔的臉看著我,并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那時我深深地感覺到媽媽的溫暖。
好書就像是一位位忠誠的朋友永遠陪伴著我,好書指引我認識了人世間的真、善、美;在書的海洋中有爸爸、媽媽的幫助和同行,我快樂著,幸福著。
《愛心樹》讀后感2
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愛心樹》,講的是主人公和一棵大樹的故事。
童年時代,一棵蘋果樹是主人公的天堂。孩子在樹上、樹下盡情地娛樂。大樹,也深深地愛著孩子。
青年時代,大樹為了滿足主人公的需求,奉獻出所有果實,讓他換錢,維持生計,并為著他的快樂而快樂。
中年時代,大樹奉獻出所有樹枝,讓他蓋房,并為他的安居而快樂。
老年時代,大樹奉獻出整個樹干,為了他做一條船,去遠航。
大樹此時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老樹墩,但依舊為了主人公的快樂而快樂。
大樹為能夠為主人公付出,而一直感到快樂。而主人公的一生,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斷向大樹伸手。直到有一天,主人公已至垂暮之年,此時已沒有其他需求,只想安靜地坐在老樹墩上,靜靜地與老樹墩相伴,而老樹墩,仍以能夠為他提供一個休息的地方,能夠陪伴他而快樂。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想:其實這個故事講得就是人的一生,與家庭、父母、親人的.故事。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直到青年、中年、老年,父母都在無微不至、盡心盡力地呵護我們,為了我們的成長、為了我們的生活、為了我們的婚姻家庭……為了我們不斷變化的需求而想盡辦法去滿足,為了我們的點點滴滴而付出,不管自己有多辛苦,也無怨無悔。家,是我們永遠的港灣。
我們應(yīng)該感恩,不能只讓父母、親人們付出愛心,我們也要有愛心:我們應(yīng)該早一點能夠自理,讓父母少些操勞;自主完成課業(yè),取得成就,讓親人感到欣慰;早日自立,讓親人少些付出,不再無盡的從親人身上獲取,轉(zhuǎn)而能夠做親人們的依靠和支撐。
因此我決定:從現(xiàn)在開始,好好學(xué)習(xí),快樂生活,早日成才,早日自立。
《愛心樹》讀后感3
從前有一顆大樹,它喜歡上一個男孩兒。
男孩兒每天跑到樹下,采集樹葉做王冠。
爬上樹干,在樹枝上蕩秋千。
吃樹上結(jié)的蘋果。
同大樹捉迷藏,累了的時候在樹蔭里睡覺。
小男孩兒愛這棵樹,非常非常愛它,大樹很快樂。
但是時光流逝。
孩子逐漸長大,大樹常常感到孤寂。
有一天孩子來看大樹,大樹說:“來吧,孩子,爬到我身上來,在樹枝上蕩秋千,玩一會兒,你會很快活的!”
“我已經(jīng)長大了,不愛爬樹玩兒了,”孩子說,“我想買些好玩兒的東西,我需要些錢。你能給我一點兒錢嗎?”
“很抱歉,”大樹說,“我沒有錢。我只有樹葉和蘋果。把我的蘋果拿去吧,孩子,把它們拿到城里賣掉,你會有錢,就會快活了!
于是孩子爬上大樹,摘下樹上的蘋果,把它們拿走了。
大樹很快樂。
就這樣,每當(dāng)孩子有需要的時候,他才會來找大樹,尋求幫助,砍掉大樹的樹枝蓋房子,砍斷大樹的樹干做了一條船,駛走了。
大樹很快樂……
但是心里卻有些……
又過了很久,那孩子又來了。
“非常抱歉,孩子,”大樹說,“我希望還能給你點兒什么東西……但是我什么都沒有了,我現(xiàn)在只是個老樹墩,真是抱歉……”
“我現(xiàn)在需要的實在不多,”孩子說,“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我太累了!
“那好吧,”大樹說,它盡量把身子挺高!澳憧,我這個老樹墩,正好叫你坐在上面休息,來吧,孩子,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于是孩子坐下了,
大樹很快樂。
這個故事很感人,大樹很愛這個小男孩,它把它的.所有都給了這個小男孩,它對這個小男孩的愛是無私的,就像媽媽一樣。
《愛心樹》讀后感4
周六的作文課上,我們看了一本十分感人的繪本,叫《愛心樹》。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棵極為普通的大樹默默地陪小男孩成長,默默地為小男孩奉獻出自己所有的故事。當(dāng)小男孩還是孩童時,他可以爬上樹干玩耍,可以和大樹捉迷藏,可以拉著枝條蕩秋千,熱了他可以在樹下乘涼,餓了可以吃樹上的果實,累了可以在樹下靠著樹干睡覺。當(dāng)男孩長大需要金錢時,大樹給了他果實;男孩需要房子,大樹給了他樹枝;男孩要遠行,需要船,大樹給了他樹干。最后當(dāng)年老的男孩回到大樹身邊時,大樹已經(jīng)一無所有,不過他還可以讓男孩坐在僅存的樹墩上休息。雖然這棵大樹為男孩付出了全部,但它很快樂!很快樂!年老的男孩顫抖著雙手,回憶著和大樹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
我被這棵大樹無私的奉獻精神所感動,也被這偉大的愛所震撼!一棵極為平凡的樹,卻又是一棵不平凡的樹,它為自己深愛的小男孩付出了許多許多。雖然它為小男孩付出的——也許在常人的眼中看來只是微不足道的東西,可就是那些微不足道的東西蘊含了它對小男孩深深的`愛!雖然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一無所有,但它對小男孩深深的愛卻依然存在。無論小男孩在天涯海角,它的愛都會跟隨著小男孩,伴隨著小男孩,永遠不會分離!也許它會先死去,但它的愛卻永遠不會消失,依然會跟隨著小男孩一起走。如果小男孩先死去,它無法為小男孩舉行葬禮,不過它的愛會來到小男孩身邊和他一起被埋葬進土地,一起升上天堂,永遠永遠在一起,永遠永遠不分離,用深深的愛永遠陪伴著小男孩!
愛心樹的愛,永遠存在!
《愛心樹》讀后感5
端午假期,我讀了繪本——《愛心樹》。
這本繪本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和一棵大樹的故事。孩子很喜歡大樹,而大樹呢,也很喜歡孩子。小男孩幾乎每天都會跑到樹下收集樹葉,做成各種標本,也常常爬上大樹,在樹上蕩秋千,與大樹玩捉迷藏。累了、倦了,還會在樹蔭底下休憩打盹兒。大樹和孩子互相陪伴,嬉戲,孩子很開心,大樹也很開心。但是,時光流逝,孩子慢慢長大了,不再與大樹一起玩耍,大樹感到很孤寂。
有一天,孩子回來看大樹,大樹對他說:“來吧,孩子。再到我的樹上蕩秋千,或者到樹陰底下睡會兒覺!薄拔乙呀(jīng)長大了,不再玩這些啦,我需要一點兒錢!贝髽浠卮穑骸拔覜]有錢,我只有一些蘋果和樹葉,你把蘋果摘下來賣了吧!”孩子爬到樹上,拿走了大樹的蘋果,高興地賣了錢。后來,孩子接二連三地拿走了大樹地樹枝和樹干,去自己享受了。只有當(dāng)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想到了大樹。最后,孩子變老了,走不動了,他又來到大樹跟前,而大樹呢,只有一個老樹墩了。大樹看見孩子,就熱情地招呼他,“來吧,到我這里來坐一會兒吧!”孩子說:“可以。 焙⒆泳妥搅舜髽涠丈,這時的大樹是那樣的高興和激動。
讀完這本繪本,我覺得文中的那棵大樹就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文中的那個孩子就像我們。孩子只有碰到困難和坎坷的時候,才會來找大樹;而大樹,一直都是無私奉獻著,盡全力支持孩子。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大樹都是盡其所有付出,可大樹自己卻從未向孩子索求過什么,他只是熱切地盼望能見到自己的孩子,見到了,就高興,心滿意足。其實,我們的父母就是那棵愛心樹,所以我們要好好學(xué)習(xí)、懂禮貌,做一個懂得感恩、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愛心樹》讀后感6
《愛心樹》相信大家都看過,也知道里面的內(nèi)容——可就是那簡簡單單的內(nèi)容也曾轟動了全世界,震憾了多少人的內(nèi)心……
書中以小男孩的不斷成長和要求的不斷變化為主線,歌頌了大樹的無私奉獻并讓我們窺見了人性的陰影面:貪婪、自私,不為他人著想……
其實,這棵樹就代表我們的`家長,面小男孩就是我們,我們總是向家長索要東西,而且永不知足,要求越來越過分,但我們可曾想過,當(dāng)我們向父母索要萊西時,我們需要付出什么,父母又需要付出什么?……
我們應(yīng)該感謝家長,是他們在社會橫流中守住了家業(yè),盡自己所能為我們付出——但我們呢?我們嫌他們給的太少,嘮叨太多,但我們何曾想過他們向我們要了多少,我們抱怨了他們多少?這說明了什么?這不可笑嗎?這……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是人生的悲劇,“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是對生命的大不敬,“烏鴉反哺羊跪乳”,動物都懂得回報父母,而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又能有什么理由不向父母敬孝呢……
一只大洋彼岸的鴻雁,一個近在咫尺的口信;一桌山珍海味,一朵小花,一個野果;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一個作業(yè)本上的“a+”;一處富麗堂皇的豪宅,一片破舊的磚瓦;一滿箱的金銀,一枚帶著體溫的硬幣,但只要出慈愛或孝心,它們?nèi)嫉戎,全都無價……
人知道拿,也要知道還,更何況那人是自己的家長?慈愛無價,孝心無價,“放債圖利”那獻愛又圖什么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應(yīng)該向為自己奉獻過無數(shù)的父母敬孝,趁父母仍舊健在……
《愛心樹》讀后感7
《愛心樹》,我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在文中,樹其實是父母,他們老了,也許,小男孩老到快咽氣的時候,他的父母還不知道,如果不是他們當(dāng)初的溺愛,那男孩又怎會變得如此呢?孩子是無知的,他們應(yīng)該在男孩小的時候就熏陶他,使男孩知道要回來,回來看看自已的父母。男孩一定有過輝煌,但當(dāng)燦爛的太陽不斷烘托著他的時候,他,卻再不想回家。沒有感恩的心,它只能是一段空白的記憶。
走過這顆樹,我回到了家里,不經(jīng)意卻發(fā)現(xiàn)媽媽眼圈泛黑,精神不振,連忙問:“你怎么了”“沒事,一會兒就好了”。媽媽邊說邊用手用力搓了幾下臉!叭ニ瘯䞍喊伞薄罢娌挥谩。但一會兒的功夫,媽媽竟趴在桌上睡著了,卻想起昨夜涼風(fēng)陣陣,身上干爽無比;看到床頭那把扇子,一切都明白了,媽媽怕空調(diào)涼著我,很早就關(guān)了。忽然,一陣“陽陽,陽陽”的輕微喊聲傳入耳里,回頭一看,難怪如此輕的聲音,媽媽已熟睡了,嘴里竟還念叨著我的名字。不知道我在媽媽的'夢里,是否還在被她照顧著。不禁想起以前媽媽對我的點點滴滴,心里情不自禁的有一股感激之情。記得我小的時候,家還沒有拆遷,房子很小,夏天一到,特別熱,家里也沒有條件買空調(diào),媽媽總是想著法兒幫我解暑,她會用冰塊對著電扇扇,那一絲絲涼氣便是我那個時候最美好的回憶?粗焖膵寢,我悄悄拿起扇子,我要在媽媽醒來的時候給她一個驚喜……
樹老了,男孩也老了,我們不能等到父母也老了,才想起回報,只要能做到的,都要盡力。感恩,為何不能從現(xiàn)在開始?
其實,感恩,也是一種態(tài)度。有能力時,應(yīng)為社會COME ON。
《愛心樹》讀后感8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對我們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幼酷愛讀書,最近,一本名叫《愛心樹》的書深深感動了我。
這是一本很薄很薄的書,但讀過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一棵大樹與一個小男孩兒是很好很好的朋友,小男孩經(jīng)常去和樹玩兒,樹很快樂,但是,男孩兒漸漸長大了,不再去和樹玩兒了,樹很孤獨。之后,男孩兒向大樹要錢,要房子,要船,大樹都給了男孩兒,但她很快樂,最后,大樹只剩下樹根。
!這棵大樹不正像我們的父母嗎?他們含辛茹苦的將我們養(yǎng)大,不求一點回報。我們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是父母給我們買,我們想要什么東西,他們都盡量滿足。他們只求我們有出息,長大后不要向他們一樣,吃苦受累。
這棵大樹不正像我們的老師嗎?他們將時間和精力花在我們的身上,將汗水揮灑在講臺上。面對我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他們毫不吝嗇的將知識傳授給我們,帶我們在“知識!卞塾。他們同樣不求回報,只要我們?nèi)〉暮贸煽,老師們就非常開心。
這棵大樹不正像我們的朋友嗎?他們會在你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予你最誠摯的幫助;他們會在你不開心時,使出渾身解數(shù),只為博你一笑。他們也不求回報。
在日常生活中,“愛心樹”的.身影經(jīng)常出現(xiàn),我們要感謝他們?yōu)槲覀兊母冻觥,F(xiàn)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學(xué)習(xí),用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父母和老師,用誠摯的幫助與笑容,來感恩自己的朋友。
同學(xué)們,我們也可以做一顆小小的愛心樹,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不求回報!皫椭鷦e人,快樂自己!薄百浫嗣倒,手有余香!贝蠹倚袆悠饋戆!
《愛心樹》讀后感9
讀過希爾弗斯坦所寫的繪本《愛心樹》的人,肯定都很喜歡這本書里德蘋果樹。這顆蘋果樹為小男孩付出了很多,雖然沒有回報,但她很快樂。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故事:一棵蘋果樹,它喜歡上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經(jīng)常跑去和這棵大樹玩耍,采集樹葉,藏貓貓,蕩秋千……看著小男孩快樂,大樹快樂極了。男孩漸漸長大了,他要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他向大樹要錢,大樹無怨無悔給他自己的果實,讓他賣掉換錢生活,大樹很快樂;小男孩因為結(jié)婚又來要房子,大樹讓他砍走樹枝造房子,小男孩滿足了,大樹很快樂;小男孩又想去遠游,大樹又讓他砍掉樹干做船,船駛走了,大樹很快樂;過了好久,這個身心疲憊的男孩又回來了,大樹說:“我什么都不能給你了,我只有老樹墩”?粗⒆幼谧约旱臉涠丈闲菹ⅲ髽浜芸鞓贰O果老樹奉獻出了一切, 從來沒有要求小男孩回報給他什么,但是,他卻很快樂。因為,他愛這個男孩,男孩兒快活了,他就很快樂。這個故事很簡單,但卻深深地打動了我。仔細一想,我跟這個男孩還挺像,而我的家人們就像這棵蘋果樹。
我家的家務(wù)活基本上都是我的奶奶干的,她很節(jié)約水,有次我浪費水,被她罵了,我還向她翻了個白眼珠,F(xiàn)在想想,真是不對。我的爸爸媽媽更是辛苦,他們在一家飯店當(dāng)廚師和服務(wù)員,每天早上7點起床,晚上12點回家。如果是冬天,我爸爸燒菜就不會很熱。如果是夏天,我爸爸在廚房工作就會滿頭大汗。我的爺爺也很累,他在工地里上班,每天要工作11個小時,最可怕的是他4點就要上班。每當(dāng)我問爺爺累不累,他總是說不累。他們這么做不都是為了我嗎!我多像那個男孩,有了快樂獨自享受,一有困難,一有挫折,才會想起他們。特別是我的'爸爸。他是家里的頂梁柱,常年辛苦地工作,而我從沒關(guān)心過他,只有自己想要什么,才給爸爸打電話。不,我不要做那個男孩,我也想做一棵愛心樹,做一棵高大健壯、能為父母為他人遮風(fēng)擋雨、付出一切的快樂的愛心樹!
《愛心樹》讀后感10
有人讀這本書只用三分鐘,而有的人讀這本書卻用了一輩子。
故事中講一棵有一棵愛心樹,深愛著一個小男孩。男孩每天快樂地在樹枝間嬉戲、在樹蔭下休息,慢慢地長大了。有一天,他向樹要錢,說是想買一些他喜歡的東西。樹沒有錢,于是讓他把樹上的蘋果摘了,到街上去賣錢?吹侥泻M意的樣子,樹很快樂。
不久,男孩沮喪地又來了,說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個成人了,想有間自己的房子好娶妻生子。于是樹讓他把樹枝砍去,自己搭建了房子。
又一天,男孩悶悶不樂地向樹說他厭倦了故鄉(xiāng),想要到遠方尋找陽光燦爛的日子,于是樹又把主干給了他,讓他自己造了條小船,完成了出海的夢想?粗泻M懷壯志地去尋找新的人生,樹很快樂。
多年后,男孩倦游歸來,又來到樹的身邊。樹看看自己僅存的樹墩,十分抱歉地對男孩說:“如今我只剩下一個老樹墩,實在沒有東西可給你了”。男孩滿臉倦容地對樹說:“現(xiàn)在我需要的也不多了,只想有個安靜的地方,好好休息一下!睒湔f:“既然是這樣,那么我這老樹墩還是挺管用的,來吧,坐下來,好好的休息一會兒!鄙硇钠v的男孩坐下了,樹努力地挺直了腰支撐著,那一刻,樹仿佛又回到從前,覺得自己好幸福。
讀完這本書,我有一個疑問:原書從頭至尾,直到男孩變成了一個青年人、中年人,甚至是風(fēng)燭殘年的`老人,樹還是把他喚做“boy”,這僅僅是一種親昵,還是意味著男孩在精神層面上沒有長大?
故事中的樹是多么偉大、多么無私啊,而小男孩是多么自私,他只想著自己,全然不顧大樹的感受。故事中的樹就像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媽媽。樹是媽媽,我們就是故事中的小男孩,我們也是不是也有做過傷害媽媽的事呢?我想也許是的。所以,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做一個愛媽媽的人,做一個孝敬媽媽的人,做一個不讓媽媽受傷害的人……
《愛心樹》讀后感11
今天,我讀了《愛心樹》這本書,大家可能會有所疑惑:“樹怎么會有愛心呢?難道是樹上長滿了愛心嗎?”等會兒你就明白啦!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棵大樹十分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也十分愛戴這棵樹,每天跑到樹下嬉戲玩耍、在樹蔭下睡覺?墒菚r光飛逝,小男孩長大成人,當(dāng)他一無所有的時候,向大樹索要需求的東西,它總會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最后,孩子老了,只想找個地方坐坐,大樹又答應(yīng)了他,大樹很快樂。
讀完了這個故事,它雖然十分簡短,卻讓我一下子明白了許多,懂得了許多,俗話說得好:“小故事,大道理!”讓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是:“把我的樹枝砍斷吧,用它做船,你就可以航行到遠方去了;大樹很快樂!”故事中的那棵樹,它一而再,再而三地幫助小男孩度過困難,他卻一聲不吭地走了,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不說,直到后來,還忘記了這棵大樹。這就像是比喻生活中長大成年的兒子忘記了養(yǎng)育自己多年的`老母親。這不是一棵普通的大樹,它和某些人一樣,充滿著一顆愛心,和雷鋒一樣,同樣擁有著高尚的品質(zhì)。我們應(yīng)該用一顆充滿溫暖和愛的心來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當(dāng)別人遇到困難時,應(yīng)該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不去索要需要的報酬,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guān)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巴金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的一生始終保持著這樣一個信念,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爭取。”是啊,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設(shè)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去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現(xiàn)在,我明白了,解決了剛才的問題,這棵樹不是長滿了愛心,而是充滿了那個小男孩所沒有的愛心,愛是無價的,更是寶貴的,有它的人要長期保持下去,沒有的人要學(xué)會去擁有。愛,真?zhèn)ゴ螅?/p>
《愛心樹》讀后感12
讀了美國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寫的《愛心樹》后我恨受感動。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棵樹,她衷心喜歡一個男孩,男孩每天都到樹前去吃蘋果捉迷藏,靠在她的樹干上……樹好開心呢!可是男孩一天天長大,他對樹的要求也愈來愈多,樹則盡其所能地一再施予。許多年過去,男孩已經(jīng)沒有變成垂暮的老人,疲倦地回到大樹的身邊。大樹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給他,只是讓男孩坐在自己的.樹墩上,好好休息……
我感覺書中的大樹就像我們的父母和老師,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老師為我們啟智。他們都是我們生命中的那棵愛心樹,在我們需要他們的任何時候,他們都會無怨無悔地幫助我們,支持我們。他們像一盞盞不滅的明燈,照亮了我們的心靈。而我們就是那個“貪得無厭”的男孩,有了快樂獨自享受,一有困難,一有挫折,才會想起他們,想要他們幫助自己。
蘋果樹的“有求必應(yīng)”讓人感到無比的心酸,父母不也一樣嗎?父母總是無怨無悔地滿足我的一切要求,而且永遠不求回報。想想我們做子女的,接受著父母慷慨的給予,享受著幸福,一天天長大了,卻又對這種愛的奉獻無動于衷,天下所有父母都在不停的給予中得到快樂,在一天天期待中衰老。男孩的自私與蘋果樹的無私在催促著我們:愛自己的父母吧!
讓我們學(xué)會去愛自己的父母吧!他們十分辛苦。我們不能做那個男孩,我們應(yīng)該做善良、心中有愛的大樹,就算做不了大樹,那就讓我們做棵小小的愛心樹吧,不但要感恩并回報關(guān)心和愛我們的人,還要奉獻更多給需要關(guān)心和愛的人們!
《愛心樹》讀后感13
《愛心樹》這本書是媽媽在我三歲的時候就買給我的,十多年的歲月,我已從稚嫩幼兒長成十四歲的少年,如今又一次閱讀完這本薄薄的書,我的心依然為之震撼。
這本書描述的是一個男孩和一棵愛他的大樹之間的故事。大樹愛男孩,只要男孩需要,大樹就無怨無悔的給出自己的所有,在他兒時,給他吃自己的果實,陪他玩耍;在他成年后,讓他摘自己的果實去換錢生活、讓他砍走自己的枝條去建房子居住、直至讓他砍走整個樹干做了一條船去遠航。當(dāng)時光飛逝,男孩變成老人回到大樹身邊,大樹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給他,不過她還有個樹墩,可以讓男孩坐下休息,大樹很快樂!
這一句“大樹很快樂!”貫穿在整本書中,只要大樹能提供給男孩他想要的東西,大樹就會很快樂,而男孩一次次拿走了大樹的所有,卻從來沒有過對大樹的感恩和回饋,大樹的無私奉獻和男孩的無情索取是鮮明的對比,所以每次讀來,大樹的`“快樂”在讓我感動之余,也總給我一種說不出的感傷。
這讓我想到父母和孩子之間“愛”和“被愛”關(guān)系。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快樂總是心甘情愿的付出自己的所有,這也是我們?nèi)祟惿鐣О倌陙硭桧灥脑掝},但這份愛在不求回報無私給予的同時,更應(yīng)該被孩子“看見”和珍惜,“養(yǎng)育之恩”簡單的四個字,卻飽含著父母從年輕到白頭一日日的操勞,我想我們作為孩子,要從“接受愛”到學(xué)會“愛”到有朝一日也有能力“給予愛”,不斷勉勵自己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實現(xiàn)自己真正的成長和價值,而不應(yīng)該以為父母給予的一切都理所當(dāng)然,一味懶惰自私,一個處處只考慮自己而不顧及他人感受的人是為人所不齒的,并且最終也只能是可悲的下場。
最后,我真的寧愿大樹永遠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而男孩在年老歸來時仍能在樹下乘涼、吃到甜美的果實、還能大樹說說話。
《愛心樹》讀后感14
今天老師給帶著我們一起看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愛心樹》。
《愛心樹》里有一棵樹,它十分喜歡一個小男孩和她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流逝,小男孩漸漸長大,不僅不像小時候一樣天天來陪伴樹,而且還一再向大樹索取,慢慢地把樹推上絕路,最后樹什么也沒有了,小男孩也變成了老男孩,他坐在樹樁上思考著自己的人生......也讓我有了很多的思考。
故事雖然很短,但是含有深刻的道理。其實這棵樹就是我們的媽媽或爸爸,我們就那個自私自利的小男孩。我們一次一次地向父母索取,父母為了讓我們開心,就盡量幫我們實現(xiàn),但是有些父母的經(jīng)濟情況不好,所以有些要求不能滿足孩子。這些孩子有的無理取鬧,有的.離家出走,還有的甚至長大以后不贍養(yǎng)父母......其實他們的行為都是不對的,父母已經(jīng)盡力了支撐著這個家,我們也應(yīng)該為個家盡一份力,這份力不一定要掙錢,你可以幫父母干一點活,努力把自己的學(xué)習(xí)提高,這都是父母快樂的源頭。
愛心樹總是在重復(fù)一句話——“快樂”,是因為每次她都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快樂是她最大的快樂。直到最后還是“好快樂,但不是真的”。雖然這句話看起來有些矛盾,但它著深刻的含義。同學(xué)們議論一番,明白了樹快樂是因為她再一次幫助了男孩,但不是真的是因為男孩又會好久不來看她了,樹又會忍受寂寞,還有讓她不快樂的是下一次男孩來了,她又能拿什么給他什么呢?
同學(xué)們珍惜自己的父母吧,他們每天都在為了我們的快樂而付出他們的生命!
《愛心樹》讀后感15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棵樹,終將衰老,終將死亡。要緊的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在世界上走一回,我們將收獲什么,留下什么,值得深思。
這本書主要是說:有一棵大樹它非常喜歡和一個小男孩玩耍。每次和小男孩玩耍的時間,它都覺得很快樂。但是時光流逝,孩子逐漸長大了,孩子陪大樹玩耍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孩子對大樹的要求卻越來越多,第一次要錢第二次要房子,第三次要船,每一次大樹都滿足了他的要求。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大樹都盡自己的能力去滿足他,當(dāng)大樹看見孩子得到自己的幫助而開心的樣子,大樹也會覺得很開心。
我剛剛買到這本書的時候,引入眼簾的是封面上的.的一句話——“看了這本書后,孩子會更愛媽媽。”我認為這句話說得對極了,百分之百的正確!確實如此,看了這本書后,孩子會更愛媽媽。因為這本書中的大樹就是媽媽的化身,而我們就是那個孩子?僧(dāng)我們常常向媽媽伸出小手,向媽媽索取東西時,我們是否想過:媽媽能把這樣?xùn)|西給我們的時候是需要付出什么的嗎?汗水還是什么別的嗎?當(dāng)然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都沒有想過,我們只知道去享受得到這件物品時的快樂,從來沒有想過媽媽。然而媽媽呢?她對我們的要求總是有求必應(yīng),不求回報,只要看到孩子快樂,她就感到滿足了。
當(dāng)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立刻就被大樹的無私、不求回報給感動了,但是讓我最為感動的還是——當(dāng)大叔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男孩時,它還是覺得很快樂。還有,樹就像我們的父母,我們向他們索取了那么多,難道不應(yīng)該感恩,不應(yīng)該回報他們嗎?我們不能總被施愛,我們應(yīng)當(dāng)學(xué)會感恩。如果一個懂得愛的人,那這個人就一定會感恩。
【《愛心樹》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愛心樹》教案02-16
《愛心樹》教案(15篇)02-28
《愛心樹》教案15篇02-18
愛心樹的讀書筆記10-31
《愛心樹》讀書筆記04-02
大班健康教案《愛心樹》01-16
《愛心樹》教案7篇03-01
大班主題教案愛心樹03-11
大班語言教案《愛心樹》03-10
《愛心樹》讀書筆記范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