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資本論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資本論讀后感1
從資本的總公式看,剩余價值不可能發(fā)生在貨幣本身上,因為貨幣作為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實現(xiàn)商品的價格。它如果還是采取貨幣形式,價值量也就不能增大。剩余價值也不可能發(fā)生在商品的出賣上,因為這個行為只是價值的商品形式轉(zhuǎn)化為貨幣形式。
因此,剩余價值只可能發(fā)生在第一個行為G—w中所購買的商品上。不是發(fā)生在所購商品的價值上,而是發(fā)生在所購商品的.使用價值上。因為互相交換的是等價物,不可能因交換而發(fā)生價值變化,只能從所購商品的使用上發(fā)生!耙獜纳唐返氖褂蒙先〉脙r值,我們的貨幣所有者就必須幸運地在流通領域內(nèi)即在市場上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商品,它的使用價值本身具有成為價值源泉的特殊屬性,因此,它的實際使用本身就是勞動的物化,從而是價值的創(chuàng)造。貨幣所有者在市場上找到了這種特殊商品,這就是勞動能力或勞動力!
“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chǎn)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边@句話指出了三點:
(1)勞動力是在“活的人體中存在的”,它既不能離開人體,又不等于人體。
(2)勞動力是“生產(chǎn)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它只能在運用時,即在勞動時才表現(xiàn)出來。
(3)勞動力是“體力和智力的總和”。不能把勞動力等同于體力。一個白癡和瘋子即使有體力,也不能算勞動力。
資本論讀后感2
二十多年前,蕭灼基教授送我一部佳作《恩格斯傳》。那時他對我說,撰寫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傳記,是他在中國人民大學讀研究生時定下的心愿,那時只是完成了一半,還要繼續(xù)寫另一半,就是馬克思的生平傳記。今天,他終于如愿以償,《馬克思傳》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了,對他五十多年來堅持不懈、“目標始終如一”(馬克思語)的執(zhí)著精神深感敬佩。
看到這部書,觸景生情。我想起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在北師大圖書館工作了二十年,也讀了很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書,摘錄了大量資料,積累了許多有關馬克思的生活和工作圖片,當時我也有過編寫馬克思傳的念頭。后來,讀了國際工人運動的著名活動家威廉·李卜克內(nèi)西的書,我記住了他的一句話:“寫馬克思這樣的人必須承擔重大的責任!蔽蚁耄@是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自知能力不夠,難于承擔這個責任,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這也正是我要向蕭教授好好學習的方面。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190周年,蕭教授寫的`《馬克思傳》在這個時候出版,是對這位“千年偉人”馬克思最好的紀念。通過這部傳記,可以對馬克思作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社會學家、經(jīng)濟學家、革命導師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從書中可以看到馬克思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對工作的忘我投入;對友誼的珍愛、對家人親情的眷戀,這些無不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
資本論讀后感3
該書詳細描寫了社會不平等的起源、發(fā)展和壯大的過程,解釋了不平等的原因和解決措施,從中可以看到作者對當今社會不平等的`深深擔憂。
分別定義了資本和收入,解釋了資本和收入的增長模式,資本主要通過遺產(chǎn)繼承并通過高增長率確保自身每年迅速增長,相對而已收入增長的途徑很少且很低,讀后感通過教育能有效提高收入增進資源公平分配。比較了資本相對收入的增長率,19世紀到21世紀資本相對于收入的增長率表現(xiàn)為U字行,20世紀一戰(zhàn)二戰(zhàn)倒是資本嚴重受損,資本增長率一度低于收入增長率,但維持不了多久,資本增長率遠遠超過收入增長率,到目前為止看不到這個模式的改變。
這就導致資本分配不均,有錢的更容易增加財富,社會不平等一直擴大。作者建議采用累進稅進行繳納稅收,也就是富有的人交稅的比率要大于不那么富有的人,他認為這是平衡不平等最有效的形式。作者的理想模式是對全球進行征收累進稅,構建有效的世界銀行,確保有效征稅和經(jīng)濟良好穩(wěn)定運轉(zhuǎn)。
【資本論讀后感】相關文章:
資本論讀書筆記02-26
資本論讀后感04-08
《資本論》讀后感04-21
《資本論》讀后感范文03-24
(精品)資本論讀后感11-01
《知的資本論》讀后感12-19
《資本論》讀書筆記范文11-04
【必備】資本論讀書筆記02-17
資本論讀后感(10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