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調味品市場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調味品市場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調味品市場調查報告1
一、武漢市場優(yōu)勢及特點:
(1)武漢在全國的區(qū)位優(yōu)勢
武漢是我國華中地區(qū)的重鎮(zhèn),自十六、七世紀始,便是我國內陸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與中轉貿易中心。經武漢的商品可直接輻射到河南、湖南、江西、陜西、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山東等地,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美譽。
從近三、四世紀的發(fā)展情況來看,中國商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上海,上海已成為全球知名的國際貿易之都。而欲做中國全國市場,首選地則武漢第一,不但因為武漢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更因為武漢所擁有的強大消費能力。武漢市常駐人口930多萬,常年流動人口410萬左右,在全國超大城市中排名第五,僅次于上海、北京等地。xx年武漢人均gdp值達3000美元,屬典型的中上等消費型城市。武漢市場直接輻射的消費人群約為5.6億人,幾乎占到全國總人口的一半。武漢不但對華中地區(qū)起著關鍵性作用,更可影響及華東、華西與華南這三個全國最主要、同時也是最大的消費市場。
盡管近幾年隨著中國信息化進程的迅猛發(fā)展,市場格局有所變化,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作為傳統(tǒng)商業(yè)業(yè)態(tài)中的物流、中轉、輻射等功能優(yōu)勢,武漢仍數(shù)第一,據(jù)武漢大學市場專家李知恩教授分析預測:未來20年內,武漢市場依然會是眾商家的寵兒,依然會是各路商家角力打拼的首選市場,武漢的區(qū)位優(yōu)勢依然相當明顯,若政策發(fā)展順利,這種優(yōu)勢還會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
調味品在武漢市場很早以前便頗受商家的青睞,在各類商品中排名始終保持在前五名左右,這在全國都算奇跡。上溯至清中期,武漢的調味品貿易開始聞名全國,十九世紀七、八十至九十年代,武漢的調味品貿易與生產更是達到輝煌至境,武漢生產的各類調味品也廣受全國消費者的歡迎。近十年,各地的名優(yōu)調味品更是不惜余力,紛紛登陸武漢市場,欲借這個平臺,打開全國市場的大門,幾乎80%的調味品生產企業(yè)在選擇全國市場時,無一例外將武漢選為樣板或試點。業(yè)界有“能做好武漢市場,便一定能做好全國市場”的說法,可見,調味品企業(yè)對武漢市場的認可度有多高。無論成敗若何,武漢都早已成為廣大調味品企業(yè)必爭的市場。
(2)武漢及周邊地區(qū)的飲食習慣
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地區(qū),緊依長江、漢水,周邊大小湖泊100多個,首先是個多水的城市,同時武漢又是舉世聞名的“三大火爐”城市之一,因此,“悶熱潮濕”便是武漢地區(qū)最主要的氣候特征,這種氣候對飲食習慣影響甚大,加上“百年商埠”所帶來的南北口味大融合,便逐漸形成了現(xiàn)如今武漢及周邊地區(qū)的飲食口味,那就是整體偏重、辛、辣、鮮、酸為主要特征的飲食習慣。醬油、食醋、胡椒、辣醬、復合調料、味精、雞精這些調味產品也因此最受武漢及周邊地區(qū)消費者的喜愛。這幾種產品的銷量要遠比其它各類調味品的銷量大得多。從醬油、食醋、胡椒銷量全國排名第一、辣醬、復合調料、味精全國排名第二的實際情況中不難看出,這種飲食習慣對調味品需求的影響有多大。
(3)武漢調味品市場的優(yōu)勢特點
a)武漢本身是一個調味品消費大市,年調味品消費量全國排名第二,僅次于上海。據(jù)武漢市商業(yè)局提供的信息,xx年武漢全市調味品總產值約31億元人民幣,約占全國調味品總產值的7%左右,其中批發(fā)業(yè)態(tài)雄據(jù)第一,完成16.7億元,餐飲業(yè)首次超過商超完成8.71億,排名第二,超市零售以4.59億元緊隨其后(詳見下表),這其中還不包括眾多小飯店與便利店的消費額,若要將這些也統(tǒng)計進來,恐怕要接近35億元。
附表1:xx—xx年武漢市場各渠道調味品銷售排名表:
名次業(yè)態(tài)(渠道)xx年xx年增長率備注
1批發(fā)業(yè)15.91億元16.76億元5.3%↑
2餐飲業(yè)6.8億元8.7億元27.9%↑
3商場超市3.88億元4.59億元18.6%↑
4集貿市場2.26億元1.87億元-24.7%↓
b)武漢向周邊輻射的能力全國排名第一。眾所周知,武漢是我國最大的調味集散地與中轉中心,每年經武漢向河南、陜西、湖南、江西、山東等地發(fā)送的各類調味品貿易額不低于15億元人民幣。雖然近幾年鄭州市場有一定的發(fā)展,但相比武漢來說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而武漢保持第一優(yōu)勢除多年來廣大調味品企業(yè)對武漢市場的認可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武漢市場本身有一大批專業(yè)從事調味品貿易的大型商貿公司。據(jù)統(tǒng)計,年銷售額超過億元的就不低于6家,超過3000萬元差不多接近30家,年銷售額300萬元左右的,達到200家以上。這些貿易公司每家都有一大批自己的省內外客戶群,對武漢調味品市場向周邊省市輻射與促進武漢市場的.繁榮起著關鍵性作用。
二、武漢調味品市場背景分析:
(1)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你方唱罷我登場
武漢調味品市場多年來比較突出的一個情況就是這點。不知是武漢市場的誘惑實在太大,還是武漢對調味品企業(yè)的經營戰(zhàn)略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總之,每年都會有眾多的調味品企業(yè)來武漢試水,從而形成了武漢調味品市場一道獨特而又亮麗的風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盡管有的功成名就,有了折戟沉沙,且不論勝敗,客觀上講正是這種百家爭鳴充分競爭的局面,才促進了武漢調味品市場的發(fā)展,才促進了調味品企業(yè)的成熟與進步。成功了繼續(xù)加勁干得更輝煌,失敗了認真總結經驗找差距,他日尋機卷土再重來,市場是永遠的市場,武漢大調味品商機永遠存在。
(2)產品良莠不齊,假冒偽劣嚴重
武漢市場另一個表現(xiàn)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假冒產品的大量涌現(xiàn),盡管執(zhí)法部門也多次打擊過,但收效甚微,很多知名企業(yè)都深受其害,像鎮(zhèn)江香醋、海天醬油、水塔老陳醋、南街村復合調料、蓮花味精、大橋味精等,總之,越是知名的越易被假冒,現(xiàn)在武漢市場早餐攤點使用的醋類產品絕大多數(shù)是假冒偽劣產品。據(jù)估計,每年假冒偽劣調味品所產生的非法收入接近10億元人民幣,如果算上這些收入,武漢市場每年起碼可以再提高1/3產值。
(3)個別品種表現(xiàn)搶眼
由于武漢的氣候特征與“食魚”習慣,個別調味產品的表現(xiàn)尤為突出,比如胡椒,xx年武漢胡椒果及胡椒粉的消費量約為4000噸,產值約1億元,其中胡椒粉約占700—800噸,產值約3700萬元。武漢胡椒消費在全國是個特例。另外,鮮、酸味在武漢市場也被普遍看好。
(4)武漢市場容量巨大
從武漢xx—xx年度的各類調味品市場銷售情況與排名中不難看出,武漢市場上幾乎所有的單品種調味品在全國銷售都排名前三位,可見武漢市場的容量有多大(見表二)。
再從餐飲業(yè)角度上講,據(jù)武漢餐飲業(yè)協(xié)會提供的信息。目前,武漢全市有中等規(guī)模、年收入5000萬元以上飯店約60多家,中小規(guī)模、年收入超過500萬元的餐廳約500多家,小型餐館約2.6萬家左右,而高校后勤集團所屬餐廳、食堂則達到50家之多,這些餐飲機構每年還在呈一定程度的擴張之中。調味品的消費量自然而然會隨之不斷上升。
附表二:xx—xx年武漢市主要調味品銷量表及排名情況一覽:
排名品名xx年總銷量xx總銷量銷售排行榜(前三名)增比例備注
1醬油5.98億元6.55億元1海天、2加加、3李錦記9.53%全國排名第一
2食醋4.23億元5.09億元1水塔、2北固山、3、恒順20.3%全國排名第一
3醬腌菜3.4億元3.92億元1烏江榨菜、2六必居、3魚泉榨菜14.9%全國排名第二
4味精3.32億元3.7億元1大橋(味全)、2廚師樂3蓮花11%全國排名第四
5復合調味料2.83億元3.38億元1南街村、2王守義十三香、3江花19.3%全國排名第二
6雞精2.46億元3.05億元1大橋、2太太樂、3勁寶23.9%全國排名第四
7胡椒0.88億元1.06億元1味福、2鼎鼐、3南亞20%全國排名第一
8醬類1
調味品市場調查報告2
一、武漢市場優(yōu)勢及特點:
。1)武漢在全國的區(qū)位優(yōu)勢
武漢是我國華中地區(qū)的重鎮(zhèn),自十六、七世紀始,便是我國內陸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與中轉貿易中心。經武漢的商品可直接輻射到河南、湖南、江西、陜西、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山東等地,自古有“九省通衢”之美譽。從近三、四世紀的發(fā)展情況來看,中國商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上海,上海已成為全球知名的國際貿易之都。而欲做中國全國市場,首選地則武漢第一,不但因為武漢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更因為武漢所擁有的強大消費能力。武漢市常駐人口930多萬,常年流動人口410萬左右,在全國超大城市中排名第五,僅次于上海、北京等地。20xx年武漢人均GDP值達3000美元,屬典型的中上等消費型城市。武漢市場直接輻射的消費人群約為5.6億人,幾乎占到全國總人口的一半。武漢不但對華中地區(qū)起著關鍵性作用,更可影響及華東、華西與華南這三個全國最主要、同時也是最大的消費市場。
盡管近幾年隨著中國信息化進程的迅猛發(fā)展,市場格局有所變化,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作為傳統(tǒng)商業(yè)業(yè)態(tài)中的物流、中轉、輻射等功能優(yōu)勢,武漢仍數(shù)第一,據(jù)武漢大學市場專家李知恩教授分析預測:未來20年內,武漢市場依然會是眾商家的寵兒,依然會是各路商家角力打拼的首選市場,武漢的區(qū)位優(yōu)勢依然相當明顯,若政策發(fā)展順利,這種優(yōu)勢還會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
調味品在武漢市場很早以前便頗受商家的青睞,在各類商品中排名始終保持在前五名左右,這在全國都算奇跡。上溯至清中期,武漢的調味品貿易開始聞名全國,十九世紀七、八十至九十年代,武漢的調味品貿易與生產更是達到輝煌至境,武漢生產的各類調味品也廣受全國消費者的歡迎。近十年,各地的名優(yōu)調味品更是不惜余力,紛紛登陸武漢市場,欲借這個平臺,打開全國市場的大門,幾乎80%的調味品生產企業(yè)在選擇全國市場時,無一例外將武漢選為樣板或試點。業(yè)界有“能做好武漢市場,便一定能做好全國市場”的說法,可見,調味品企業(yè)對武漢市場的認可度有多高。無論成敗若何,武漢都早已成為廣大調味品企業(yè)必爭的市場。
。2)、武漢及周邊地區(qū)的飲食習慣
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地區(qū),緊依長江、漢水,周邊大小湖泊100多個,首先是個多水的城市,同時武漢又是舉世聞名的“三大火爐”城市之一,因此,“悶熱潮濕”便是武漢地區(qū)最主要的氣候特征,這種氣候對飲食習慣影響甚大,加上“百年商埠”所帶來的南北口味大融合,便逐漸形成了現(xiàn)如今武漢及周邊地區(qū)的飲食口味,那就是整體偏重、辛、辣、鮮、酸為主要特征的飲食習慣。醬油、食醋、胡椒、辣醬、復合調料、味精、雞精這些調味產品也因此最受武漢及周邊地區(qū)消費者的喜愛。這幾種產品的銷量要遠比其它各類調味品的銷量大得多。從醬油、食醋、胡椒銷量全國排名第
一、辣醬、復合調料、味精全國排名第二的實際情況中不難看出,這種飲食習慣對調味品需求的影響有多大。
(3)武漢調味品市場的優(yōu)勢特點
A)武漢本身是一個調味品消費大市,年調味品消費量全國排名第二,僅次于上海。據(jù)武漢市商業(yè)局提供的信息,20xx年武漢全市調味品總產值約31億元人民幣,約占全國調味品總產值的7%左右,其中批發(fā)業(yè)態(tài)雄據(jù)第一,完成16.7億元,餐飲業(yè)首次超過商超完成8.71億,排名第二,超市零售以4.59億元緊隨其后(詳見下表),這其中還不包括眾多小飯店與便利店的消費額,若要將這些也統(tǒng)計進來,恐怕要接近35億元。
B)武漢向周邊輻射的能力全國排名第一。眾所周知,武漢是我國最大的調味集散地與中轉中心,每年經武漢向河南、陜西、湖南、江西、山東等地發(fā)送的各類調味品貿易額不低于15億元人民幣。雖然近幾年鄭州市場有一定的發(fā)展,但相比武漢來說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而武漢保持第一優(yōu)勢除多年來廣大調味品企業(yè)對武漢市場的認可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武漢市場本身有一大批專業(yè)從事調味品貿易的大型商貿公司。據(jù)統(tǒng)計,年銷售額超過億元的就不低于6家,超過3000萬元差不多接近30家,年銷售額300萬元左右的,達到200家以上。這些貿易公司每家都有一大批自己的省內外客戶群,對武漢調味品市場向周邊省市輻射與促進武漢市場的繁榮起著關鍵性作用。
二、武漢調味品市場背景分析:
。1)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你方唱罷我登場
武漢調味品市場多年來比較突出的一個情況就是這點。不知是武漢市場的誘惑實在太大,還是武漢對調味品企業(yè)的經營戰(zhàn)略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總之,每年都會有眾多的調味品企業(yè)來武漢試水,從而形成了武漢調味品市場一道獨特而又亮麗的風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盡管有的功成名就,有了折戟沉沙,且不論勝敗,客觀上講正是這種百家爭鳴充分競爭的`局面,才促進了武漢調味品市場的發(fā)展,才促進了調味品企業(yè)的成熟與進步。成功了繼續(xù)加勁干得更輝煌,失敗了認真總結經驗找差距,他日尋機卷土再重來,市場是永遠的市場,武漢大調味品商機永遠存在。
(2)產品良莠不齊,假冒偽劣嚴重
武漢市場另一個表現(xiàn)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假冒產品的大量涌現(xiàn),盡管執(zhí)法部門也多次打擊過,但收效甚微,很多知名企業(yè)都深受其害,像鎮(zhèn)江香醋、海天醬油、水塔老陳醋、南街村復合調料、蓮花味精、大橋味精等,總之,越是知名的越易被假冒,現(xiàn)在武漢市場早餐攤點使用的醋類產品絕大多數(shù)是假冒偽劣產品。據(jù)估計,每年假冒偽劣調味品所產生的非法收入接近10億元人民幣,如果算上這些收入,武漢市場每年起碼可以再提高1/3產值。
(3)個別品種表現(xiàn)搶眼
由于武漢的氣候特征與“食魚”習慣,個別調味產品的表現(xiàn)尤為突出,比如胡椒,20xx年武漢胡椒果及胡椒粉的消費量約為4000噸,產值約1億元,其中胡椒粉約占700—800噸,產值約3700萬元。武漢胡椒消費在全國是個特例。另外,鮮、酸味在武漢市場也被普遍看好。
(4)武漢市場容量巨大
從武漢20xx—20xx年度的各類調味品市場銷售情況與排名中不難看出,武漢市場上幾乎所有的單品種調味品在全國銷售都排名前三位,可見武漢市場的容量有多大。
再從餐飲業(yè)角度上講,據(jù)武漢餐飲業(yè)協(xié)會提供的信息。目前,武漢全市有中等規(guī)模、年收入5000萬元以上飯店約60多家,中小規(guī)模、年收入超過500萬元的餐廳約500多家,小型餐館約2.6萬家左右,而高校后勤集團所屬餐廳、食堂則達到50家之多,這些餐飲機構每年還在呈一定程度的擴張之中。調味品的消費量自然而然會隨之不斷上升。
三、武漢市場的競爭格局分析
。1)本地品牌占據(jù)了鮮味產品近40%的市場份額,主導產品以味精、雞精、胡椒、蒸肉米粉、辣椒產品等為主。近幾年,武漢本土原有的知名品牌“黃鶴樓”醬油、食醋已完全退出了競爭舞臺,原副食集團只剩下“江花”與“黎明”來力扛市場,而“江花”品牌主打的產品是蒸肉米粉,雖然這幾年又增加了一部分新產品,但并未出現(xiàn)太大亮點!袄杳麽u油”市場反應也不突出。
而另外一個調味品巨頭“國營大橋味精廠”,則通過轉制或股份制改造表現(xiàn)出強勁的發(fā)展勢頭。無論是“大橋雞精”或是“大橋味精”都高歌猛奏,為武漢人守住了尊嚴,現(xiàn)味精與雞精產品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本土品牌之間,武漢市場暢銷產品中有大橋、廚師樂、味全、勁寶、太子等品牌,太太樂雞精能從本土市場中爭得份額實屬不易。胡椒是武漢調味品市場的另一個亮點,銷售不錯的品牌有味福、鼎鼐、美味全、九天樂、南亞等。
(2)外地企業(yè)攜品牌與資本優(yōu)勢、攻城奪寨,一點點將武漢市場除鮮味與傳統(tǒng)特色調味品外的其它產品市場份額掠奪一空!罢{味之王”醬油被海天、加加、李錦記、淘大、美味鮮等南派巨頭瓜分,武漢僅有“勁寶”一家爭得些許份額。食醋則完全由山西水塔與江蘇恒順包辦,南街村以“復合調料王”一枝獨秀,來自四川榨菜之鄉(xiāng)的涪陵軍團,輕而易舉便把醬腌菜的市場份額收入囊中。
四、武漢消費者分析
。1)武漢市民偏愛綠色、健康的調味產品
20xx年武漢人均GDP超過2800美元,按國際慣例這標志著武漢人在日用品方面的消費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事實上,武漢人長期以來對綠色、健康的要求一直較其它地區(qū)強烈。一些偏遠山區(qū)來的調味品就很受武漢市民的歡迎,如產于貴州的辣椒醬、云南的醬菜等,市場反應就很好。這幾年中央媒體對偽劣調味品的連續(xù)曝光宣傳及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加強,則直接讓武漢人在選購調味品時,更注重此點。
。2)價格定位:中等偏上為宜
不能說價格是影響武漢人購買習慣的主要因素,但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武漢人選購商品最怕“吃虧上當”,吃一次虧可能會導致他終生不購買此產品,武漢人購買商品要品質最好,價格又最合適。筆者專訪了4家超市,隨機尋問了一些調味品購買者,幾乎都這樣認為:調味品價格太低不能要,太貴又不合算,中等偏上則剛剛好。而在實際選購中,大多的武漢消費者確實會選擇中等偏上價位的調味品。因此,中等偏上的定價策略對于要打武漢市場的調味品企業(yè)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筆者將在走訪過程中得到的一些產品最適合價格信息整理如下:醬油:5~6元;香醋:4~5元;陳醋:3~4元;復合調料:2~3元;雞精:
4.5~5.5元;味精:3.5~4.5元;辣醬:5~6元。
。3)對品牌與包裝形象要求甚高
品牌形象與商品包裝現(xiàn)已成為市場競爭的第一要素,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各類商品的包裝也變得越來越漂亮,越來越精美了,企業(yè)負責人對產品包裝的重要性都非常清楚,但各地風格習慣不同,在包裝上也應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企業(yè)在給自己產品做包裝設計時,不妨反過來推演一番,比如:若我這個產品準備重點打武漢市場,那么就應該根據(jù)武漢市場消費者的喜好特點來設計產品包裝,要做到產品一投向市場,武漢消費者馬上便能認可喜愛。這樣,你再進行其它形式的促銷或推銷,便容易多了。以下是武漢市民對調味品品牌與包裝形象的一些偏愛特點:
a)武漢人喜愛典雅的色調,不喜歡太火氣的色彩。喜歡的色彩有:淡藍、淺綠、黃、米黃、淺棕、金、銀等,不喜歡的色彩有大紅、紫、桃紅、黑、白等,如“太太樂”。
b)武漢人偏愛簡潔明快、大方的圖案,不喜愛繁褥、灰暗的形象。c)對傳統(tǒng)時尚的設計有好感,如“李錦記”的“中國風格”。d)武漢人對現(xiàn)代化公司品牌形象有好感等等。
。4)對品牌產品的選購率較大
武漢市場多年來有一個很明顯的規(guī)律:那就是品牌越響,銷量越好;宣傳越多,銷量越大。由于來武漢打市場的調味品企業(yè)很多,品牌銷售變化太快,因此要想在武漢打開局面,除通路準確、促銷得力外,樹立品牌也至關重要,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品牌的影響作用還會更大,而武漢市民與其它大城市的市民一樣,在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能力不斷上升的前提下,要想買得對、吃得好,首選肯定是品牌產品,因此,企業(yè)打武漢市場時切記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機會,擴大產品的品牌影響力,方為上策。
五、武漢市場渠道分析:
。1)傳統(tǒng)渠道是致勝關鍵
從武漢市場各渠道銷售排名表中,不難看出,傳統(tǒng)業(yè)態(tài)調味品銷量占了武漢整個市場68%的份額,是武漢市場致勝的絕對關鍵所在。目前,武漢大型商超(包括跨國企業(yè))約50家,其中沃爾瑪1家、家樂福3家、麥德龍2家、華聯(lián)3家、武商量販約6家、中百倉儲27家、新世界1家、好又多2家、新一佳2家等;連鎖便利店700多家,其中中百便民240多家分店、雙匯近100家分店,其它如好鄰居、麗江、樂購等若干家;普通超市600多家;工商旗下的集貿市場310多家;專業(yè)調味品批發(fā)市場8個?梢哉f,武漢幾乎每區(qū)每街都有不同規(guī)模的超市或其它形式的銷售終端,是全國商超競爭最激烈、也是最密集的城市,在筆者調查中發(fā)現(xiàn),約80%的顧客在購買調味品時,會選擇這些傳統(tǒng)業(yè)態(tài)。因此,企業(yè)在進入武漢市場時,傳統(tǒng)業(yè)態(tài)一定要把握好。
。2)新渠道異軍突起,不容小視。
20xx年曾在武漢掀起了一股開發(fā)新渠道的風潮,就在那時,學校后勤第一次被業(yè)界抬出水面,原來大家都不關心的學校后勤一下子成了香餑餑,這一年武漢各大學校餐飲業(yè)實際完成銷售收入30多億元人民幣,調味品消費額達1.2億多元。去年,武漢市各類學校(包括高等院校、中大專、中學、小學、職業(yè)技校)。調味品采購量約為1.8億元,上升勢頭迅猛。據(jù)湖北省教育廳提供的材料,目前,武漢共有各類高校近40所、中專及職業(yè)學校約30所、中學約120所、小學約140所,現(xiàn)在僅武漢大學后勤集團與華中科技大學后勤集團兩家每年的調味品消費量便可達到20xx萬元人民幣?梢灶A見,未來幾年,這塊肥肉必將成為眾商家力爭的熱點。
六、武漢市場的推廣特點:
。1)傳統(tǒng)推廣方式盛行
武漢調味品市場最為常見的推廣手段是有獎促銷,然后是“買一贈一”、“抽獎旅游”等。很多企業(yè)在攻奪餐飲通路時,會首先給餐館廚師一定的現(xiàn)金返利,或者直接將現(xiàn)金藏在包裝中,這樣效果頗為有效;針對武漢市民的推廣方式則大多為“特價”或“買幾贈幾”,這樣更符合武漢市民購買商品的心理,既買到了較貴的好的調味品,有收到了不少贈品,很劃算;針對經銷代理商,大多調味品生產企業(yè)采取“開箱有獎”或“完成銷售任務的返及旅游”等方式。這樣做,從眾品牌推廣的角度上講,太過于追求局部效果或一時的業(yè)績,并不利于長期的發(fā)展戰(zhàn)略,會大大影響品牌形象的建設,造成虛假的品牌效果,一旦不用促銷手段,馬上便會陷入銷售困境,因此,企業(yè)在做市場時,應根據(jù)企業(yè)的規(guī)模綜合考慮,有條件的多學習西方如“可口可樂”、“百事”、“雀巢”等食品巨頭的營銷推廣模式,倡導用“整合營銷”方式來促進自己企業(yè)的發(fā)展。
。2)借力“從眾心理”,口碑傳播效果甚佳
武漢市場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從眾心理”嚴重,看別人買什么品牌,自己也買什么品牌;別人或熟人說某某品牌質量好,價格合理,她一定也去嘗試,甚至不考慮現(xiàn)在需不需要。專家李知恩認為:中國人在現(xiàn)階段的“從眾心理”強烈,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的初期給廣大消費者所提供的選購機遇太少,也就是真正能讓消費者放心的品牌太少,加上收入、消費能力的提高及對高品質的追求,因而會形成一個決策“真空”。從而在選擇商品時,會帶有一定的盲從性,缺乏自我。針對這種現(xiàn)象,企業(yè)在推廣時,除應該多加檢討外,是不是還應多想一想如何利用這個特點,及時樹立起真正的品牌形象,取得一個不錯口碑,來迅速填補這個絕佳的市場商機。
(3)終端的宣傳不夠,凸現(xiàn)機遇
盡管武漢市場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成熟市場,但就調味品市場來講,仍然處于發(fā)展初期,從競爭角度上講,其它行業(yè)如醫(yī)藥、化工、建材等幾乎“無機可施”,推廣也在各個通路爭得“你死我活”,而調味品行業(yè)卻大多“水波不興”,雖然說這與整個調味品產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有一定關系,但最主要的還是企業(yè)的“眼光問題”,企業(yè)的目光能看多遠至關重要,若是只想“混個飯吃”,那么便不用談,但假若希望能抓住這個發(fā)展前途極佳的行業(yè)機遇,則應該放眼未來,一切從長計議,一切從現(xiàn)在開始。“海天醬油”近幾年已在武漢投下巨資,在各個終端甚至各個街區(qū)的小型店鋪門頭上大做終端廣告(大約有400塊左右)效果甚佳,就是個典型的案例!昂L臁边@樣做無外乎希望達到如下目的:
一、讓廣大消費者天天能看到海天醬油,記住這個品牌,樹立海天醬油的品牌影響力。
二、讓消費者在選購調味品時,一定要選海天醬油。
三、在長期戰(zhàn)略上,謀求穩(wěn)固的霸主地位,并讓這種印象長期存在消費者心中。其實這三點目的都達到了,F(xiàn)在武漢市場還有很多像這樣的絕佳機會,絕大多數(shù)并未得到有效開發(fā),這種機會誰抓住了,誰就能致勝。從其它行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終端的決戰(zhàn)”才是企業(yè)真正的“生死決戰(zhàn)”。
七、武漢市場的發(fā)展機遇與前景
。1)除海天醬油與本地品牌“大橋”外,尚無絕對的領導型品牌,很多品種尚處在發(fā)展培育階段,給廣大調味品企業(yè)爭取武漢市場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競爭機遇。較有前途的品種有復合調料、辣醬類、腌菜、西餐調料等,目前武漢空缺嚴重,機遇多多。
(2)未來三年武漢調味品市場的發(fā)展前景是一片光明。據(jù)有關專家分析,武漢調味品市場實際上尚處在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因此市場走勢強勁,機會處處存在。預計在20xx年來臨時,市場總值會較20xx年翻上一翻。
。3)中高檔調味品與西餐調味品行情被普遍看好
武漢市政府日前公布了武漢市人均GDP預計數(shù)據(jù),到20xx年武漢人均GDP要超過5000美元大關。加上市場專家對未來三年武漢調味品市場的保守估計,雖然不能說武漢地區(qū)消費能力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便是武漢的調味品消費量與消費產值會大幅上升,武漢市餐飲市場這幾年突飛猛進,高檔中、西餐廳層出不窮,高檔調味品銷量大幅攀升,便是明證。另外參考香港、臺灣地區(qū)及新加坡、日本、韓國的調味品發(fā)展規(guī)律,我國近幾年的中高檔調味品發(fā)展的大勢已不可逆轉。各個大中城市對中高檔調味品的需求會大增,行情為廣大專家普遍看好,武漢在這方面更是如此,發(fā)展形勢喜人,前途一片光明。
總之,武漢市場作為全國最重要的調味品市場,機遇與競爭并存,成敗與風險同在,無論市場有多大,前途有多么光明,只有找準市場定位,樹立起強勢品牌形象,廣建網絡、厚積薄發(fā),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真正的勝利!
調味品市場調查報告3
發(fā)酵調味品是利用動植物原料經過微生物或酶的作用 ,經過特殊的工藝過程制造而成的調味品。發(fā)酵調味品是東方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1 發(fā)酵調味品:
發(fā)酵調味品一般可以用作基礎調味料,也可以作為主要的功能性調味料。 基礎調味料作為基礎或載體,通過與其它調味料調和或反應,可以獲得復合調味料或產生全新風味。
功能性調味料:該調味料的風味本身是用于調味的主體,提供給食物以該風味為主。
2 主要發(fā)酵調味品
市場上主要傳統(tǒng)發(fā)酵調味品:醬油、食醋、料酒、醬類、腐乳、豆豉、蝦醬、魚露、發(fā)酵辣醬、醬菜類、地方特色發(fā)酵調味品。現(xiàn)代發(fā)酵調味品還有味精等。
2.1 醬油 醬油,用豆、麥、麩皮釀造的液體調味品。色澤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于促進食欲。是中國的傳統(tǒng)調味品。
醬油是發(fā)酵調味品之首,無論是產銷量 ,還是人們的依賴度。 醬油的主要功能:咸味、其它味、香味、顏色、溶劑或分散劑 。
一.醬油的品牌分類
草菇老抽/生抽(海天草菇系列)、廚邦生抽/老抽(美味鮮系列)、醬油的成色面條鮮(加加面條鮮系列)、薄鹽老抽/生抽(李錦記薄鹽系列)、頭道鮮(淘大頭道鮮系列)。
二.其他分類
黃豆醬油、紅燒醬油、餐廳醬油、鮮香醬油、醬香醬油、脂香醬油、一點鮮醬油、味級鮮醬油、蒸魚豉油、鹵水汁醬油、原汁窩油、原生態(tài)醬油、有機醬油等。
三. 按照顏色分
1)生抽
顏色:生抽顏色比較淡,呈紅褐色。
味道:生抽是用來一般的烹調用的,生抽吃起來味道比較咸。
用途:生抽用來調味,因顏色淡,故做一般的炒菜或者涼菜的`時候用得多。
生抽的制作:生抽醬油是醬油中的一個品種,以大豆、面粉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種曲,經天然露曬,發(fā)酵而成。其產品色澤紅潤,滋味鮮美協(xié)調,豉味濃郁,體態(tài)清澈透明,風味獨特。
2)老抽
顏色:老抽是加入了焦糖色、顏色很深,呈棕褐色有光澤的。 味道:老抽吃到嘴里后,有一種鮮美的微甜。
用途:一般用來給食品著色用。比如做紅燒等需要上色的菜時使用比較好。
老抽的制作:老抽醬油是在生抽醬油的基礎上,加焦糖色經過特殊工藝制成濃色醬油。
通過調查,市場上生抽、老抽醬油所占比例相差不多。各種品牌所占比例也差不多。
4.按等級分類
油的鮮味和營養(yǎng)價值取決于氨基酸酞氮含量的高低,一般來說氨基酸酞氮越高,醬油的等級就越高,也就是說品質越好。按照我國釀造醬油的標準,氨基酸態(tài)氮瓶裝醬油大于等于0.8克/100ml為特級 ;大于等于0.7克/100ml為一級 ;大于等于0.55克/100ml為二級 ;大于等于0.4克/100ml為三級。
氨基酸酞氮的高低代表著醬油的鮮味程度,其作為醬油等級衡量的標準具有很大的意義,所以大多數(shù)企業(yè)都在不斷的提升公司的配制技術和研發(fā)技術,已達到高氨基酸態(tài)氮的高標準,從而已達到更高的商業(yè)價值。
氨基酸是醬油中最重要的營養(yǎng)成分,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反映了醬油質量的優(yōu)劣。氨基酸是蛋白質分解而來的產物,醬油中氨基酸有18種,它包括了人體8種必需氨基酸,它們對人體有著極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還原糖也是醬油的一種主要營養(yǎng)成份。淀粉質原料受淀粉酶作用,水解為糊精、雙糖與單糖等物質,均具還原性,它是人體熱能的重要來源,人體活動的熱能60~70%由它供給,它是構成機體的一種重要物質,并參與細胞的許多細胞的許多生命過程。
總酸也是醬油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包括乳酸、醋酸、琥珀酸、檸檬酸等多種有機酸,對增加醬油風味有著一定的影響,但過高的總酸能使醬油酸味突出、質量降低。此類有機酸具有成堿作用,可消除機體中過剩的酸,降低尿的酸度,減少尿酸在膀胱中形成結石的可能。
食鹽也是醬油的主要成分之一,醬油一般含食鹽18克/100毫升左右,它賦予醬油咸味,補充了體內所失的鹽分。
醬油除了上述的主要成分外,還含有鈣、鐵等微量元素,有效地維持了機體的生理平衡,由此可見,醬油不但有良好的風味和滋味,而且營養(yǎng)豐富,是人們烹飪首選的調味品。
調味品市場調查報告4
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
調查時間:
調查對象:
調查人:
調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進食欲,有益于人體健康的輔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進菜品質量,滿足消費者的感官需要,從而刺激食欲,增進人體健康。從廣義上講,調味品包括咸味劑、酸味劑、甜味劑、鮮味劑和辛香劑等,像食鹽、醬油、醋、味精、糖(另述)、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屬此類。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追求生活品質,調味品使用量在人們生活中逐漸增加,從趨勢上看,單一調味品需求下降,復合調味品需求及產銷量上升,占據(jù)了調味品市場80%的份額。東方調味品與西餐調味品融合的速度進一步加快,辣椒、大蒜在調味品市場的地位越來越突出。隨著國際化、專業(yè)化的并購重組,調味品的行業(yè)集中度將逐步提高,中小企業(yè)的優(yōu)勝劣汰也將加速。調味品產品將朝著產品多樣化、復合方便化、營養(yǎng)保健化等方向發(fā)展。
調味品類別
一、依調味品的商品性質和經營習慣的不同
依調味品的商品性質和經營習慣的不同,我們可以將目前中國消費者所常接觸和使用的調味品分為六類:
1、釀造類調味品:釀造類調味品是以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和淀粉等成分的糧食為主要原料,經過處理后進行發(fā)酵,即借有關微生物酶的作用產生一系列生物化學變化,將其轉變?yōu)楦鞣N復雜的有機物,此類調味品主要包括:醬油、食醋、醬、豆豉、豆腐乳等。
2、腌菜類調味品:腌菜類調味品是將蔬菜加鹽腌制,通過有關微生物及鮮菜細胞內的酶的'作用,將蔬菜體內的蛋白質及部分碳水化合物等轉變成氨基酸、糖分、香氣及色素,具有特殊風味。其中有的加淡鹽水浸炮發(fā)酵而成濕態(tài)腌菜,有的經脫水、鹽漬發(fā)酵而成半濕態(tài)腌菜。此類調泡發(fā)酵而成濕態(tài)腌菜,有的經脫水、鹽漬發(fā)酵而成半濕態(tài)腌菜。此類調味品主要包括:榨菜、芽菜、冬菜、梅干菜、腌雪里蕻、泡姜、泡辣椒等。
3、鮮菜類調味品:鮮菜類調味品主要是新鮮植物。此類調味品主要包括:蔥、蒜、姜、辣椒、芫荽、辣根、香椿等。
4、干貨類調味品:干貨類調味品大都是根、莖、果干制而成,含有特殊的辛香或辛辣等味道。此類調味品主要包括:胡椒、花椒、干辣椒、八角、小茴香、芥末、桂皮、姜片、姜粉、草果等。
5、水產類調味品:水產類調味品水產中的部分動植物,干制或加工,含蛋白質量較高,具有特殊鮮味,習慣用于調味的食品。此類調味品主要包括:魚露、蝦米、蝦皮、蝦籽、蝦醬、蝦油、蠔油、蟹制品、淡菜、紫菜等。 6、其它類調味品:不屬于前面各類的調味品,主要包括:食鹽、味精、糖、黃酒、咖喱粉、五香粉、芝麻油、芝麻醬、花生醬、沙茶醬、銀蝦醬、番茄沙司、番茄醬、果醬、番茄汁、桂林醬、椒油辣醬、芝麻辣醬、花生辣醬、油酥醬、辣醬油、辣椒油、香糟、紅糟、菌油等。
二、按調味品成品性狀分
1、醬品類(沙茶醬、豉椒醬、酸梅醬、XO醬等);
2、醬油類(生抽王、鮮蝦油、豉油皇、草菇抽等);
3、汁水類(燒烤汁、鹵水汁、喼汁、OK汁等);
4、味粉類(胡椒粉、沙姜粉、大蒜粉、雞粉等);
5、固體類(砂糖、食鹽、味精、豆豉等)。
三、按調味品呈味感覺
1、咸味調味品(食鹽、醬油、豆豉等);
2、甜味調味品(庶糖、蜂蜜、飴糖等);
3、苦味調味品(陳皮、茶葉汁、苦杏仁等);
4、辣味調味品(辣椒、胡椒、芥茉等);
5、酸味調味品(食醋、茄汁、山楂醬等);
6、鮮味調味品(味精、雞精、蝦油、魚露、蠔油等);
7、香味調味品(花椒、八角、料酒、蔥、蒜等)。
除了以上單一味為主的調味品外,大量的是復合味的調味品,如油咖喱、甜面醬、乳腐汁、花椒鹽等等。
市場份額及市場分析
經調查得知,調味品約占總食品份額的10%。其中味精占比29.5%;醬油、食醋及類似制品占比28.8%;醬類占比9.1%;雞精、雞粉占比3.2%;耗油占比2.2%;其他占比27.2%。
調查發(fā)現(xiàn),餐飲渠道的單品SKU主要以生抽為主,基本占據(jù)醬油、食醋及類似制品整體銷售的40%-50%,老抽相對銷量偏少;功能方面生抽都以甜鮮味為特點,可以在整個廚房體系里面運用,最大程度減少成本。
隨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鐵強化醬油項目”二期工程的鋪開,鐵強化醬油近日成為學術界、社會上爭論的焦點。調查后發(fā)現(xiàn),鐵強化醬油在上海市場中所占比重較小,市民接受程度不高。各等級的鐵醬油從3元多到6元多都有,同等級的鐵醬油和普通醬油相差也僅為一兩角,但是鐵醬油賣得并不好,大家還是會選擇普通的“金標生抽”、“草菇老抽”。鐵強化醬油雖然已在各家大型超市、賣場上柜,但由于該項目為定點生產,目前市場上只有一種品牌的鐵強化醬油,擺放在種類繁多的醬油貨架上并不起眼,而部分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更是難覓蹤影。
由查找資料顯示,我國每年醬油產量約占全球醬油年產量的半數(shù),年均增長21.6%。味精是調味品行業(yè)最大的細分市場,近五年來年均增長率達26.5%,權威機構預測,到20xx年末,我國雞精和雞粉行業(yè)總銷售量可達36.4萬噸。我國有近6000家食醋業(yè)生產企業(yè),但缺乏全國性品牌,20xx年行業(yè)的整合加快推進。白糖因其替代品少,在傳統(tǒng)飲食習慣以及價格比價效應下,仍然是居民生活中調味品消費第一選擇,近五年我國白糖消費量都維持在1200萬噸左右,占據(jù)世界白糖消費總量近8%。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升級,更多品種更多樣式的調味品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同時,我國的調味品市場也呈現(xiàn)出向高檔化發(fā)展的態(tài)勢。多年前,我們在超市中見到的所謂調味品無非也就是醬油、醋、糖、鹽等品種,而最近幾年,當我們進入超市時,見到的卻是雞精、醬、料包和海鮮抽。光醬就被分為:魚醬、香菇醬、拌面醬、肉醬、餃子醬等等。
近年來,一些上游企業(yè)開始進入調味品市場,如食品配料行業(yè)的春發(fā)、耐特、花帝、瑞可萊等配料企業(yè)開始生產針對終端的復合調味料產品。下游的餐飲企業(yè)也紛紛建立自己的調味品生產基地,如秦媽、海底撈、小肥羊等紛紛建設自有的火鍋底料生產廠,并借助自身品牌優(yōu)勢進軍各高端餐飲市場、商超以及流通市場。
【調味品市場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市場的調查報告04-03
市場產品調查報告03-19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04-03
市場調查報告12-31
市場優(yōu)秀調查報告02-15
電腦市場的調查報告02-23
市場玩具調查報告02-18
精選市場調查報告04-21
(精選)市場調查報告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