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和諧禮讓演講稿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jù)會議的內(nèi)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qū)別。在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和諧禮讓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和諧禮讓演講稿1
謙讓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美德,在處處講求競爭的現(xiàn)代社會,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zhì)疑。主張謙讓的人說“謙虛忍讓不僅是修養(yǎng)好更是大智慧!狈磳χt讓的人說“謙讓早就過時了。弱肉強食,競爭就該當仁不讓!辈贿^,不可否認的是類似謙讓的事情在你我身邊似乎已很難發(fā)生了。無論是乘車、購物、排隊、買票,還是與人合作、相處,優(yōu)先考慮個人利益不僅是人性使然,也是現(xiàn)實生活所激發(fā)出的人生存的本能。梁實秋曾在一文中寫道:“小時候讀到孔融讓梨的故事,覺得實在難能可貴,自愧弗如。有人猜想,孔融那幾天也許肚皮不好,怕吃生冷,樂得謙讓一番。我不敢這樣妄加揣測。不過我們要承認,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謙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兹谧尷娴墓适,發(fā)揚光大起來,確有教育價值,可惜并未發(fā)生多少實際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見!彪y道謙讓真的過時了嗎?當然沒有。謙讓是一種胸懷,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養(yǎng)。我們需要謙讓精神,這個時代也呼喚謙讓精神,今天,謙讓不過時。
清朝時,有一大戶人家想壘一道院墻把自己與鄰居家隔開。為墻基的位置,兩家發(fā)生了嚴重的沖突。大戶人家雖財大氣粗卻因不如鄰家子孫繁盛而吃了眼前虧,深感面子不保,馬上給在京城做大官的`兒子寫家書一封,細述了家中煩惱,要求兒子快返鄉(xiāng)想辦法整治鄰居一下,為家族撈回面子。這位在京高官見信后迅速給家中回了一封急信,信中語重心長地說明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并在信尾文采飛揚地寫了四句話:“千里捎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大戶人家見信后深受教育,迅速與鄰家修好,并決定兩家之間不再壘墻,永不隔心!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謙讓不是吃虧,是給自己留有余地。
有一則公益廣告,除了人們擁擠在公共汽車門前,始終是畫外音,一男一女為了自己能先擠上公共汽車而與對方大吵起來,一位老者則平心靜氣地勸告兩位年輕人“把心放寬就不擠了”。
這兩個故事都體現(xiàn)了謙讓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一位為人極其樂觀豁達的朋友討論謙讓的問題。她說謙讓實際上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哲學(xué),因為謙讓有時不僅可以化解矛盾,還體現(xiàn)了為人的一種風度與涵養(yǎng)!安粻帯本褪切木撤矫娴囊环N修養(yǎng),F(xiàn)代社會要求人必須積極進取,沒有人愿意主動讓出自己的利益給別人。謙讓并不是說不去面對真正殘酷的競爭,這與個人能力無關(guān),而是因為謙讓尋求一種內(nèi)心的平和,內(nèi)心平和才會靜,心靜才能生出大智慧。拋開斤斤計較的睚眥必報,謙讓展現(xiàn)出的氣度與修養(yǎng)、個人魅力會增加自己的人緣,獲得更多信任與好感,誰說不會給自己留有更多發(fā)展的空間與機會。
和諧禮讓演講稿2
“我家一條巷,相隔六尺寬。包容無限大,和諧詩中藏……”每當我聽著這優(yōu)美的旋律,我的腦海中都會浮現(xiàn)那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康熙年間,宰相張英的鄰居吳家蓋房時,想要占據(jù)張吳兩家之間的一條小路。雙方發(fā)生了糾紛,互不相讓,張家人見有理難爭,就給身在朝廷的宰相張英寫了一封家書,想要張英為家里撐腰。張英見到家書,提筆在家書上批詩四句:一紙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接到家書后深感愧疚,便毫不遲疑地讓出了三尺地基。吳家被張家“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大度所感動,于是也退讓三尺,便形成一條六尺寬的巷道,被鄉(xiāng)里人稱為“六尺巷”。
是!正如故事里所說,謙讓,是中華美德,人若謙讓得到的是友情、親情、財富……
我家在農(nóng)村,為了家里生計,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務(wù)工。我和妹妹跟著年邁的奶奶。妹妹很小,也很淘氣。因為我比妹妹大很多,所以家里農(nóng)忙的時候,奶奶下地干活前總會囑咐我照顧她!這也是我最頭疼的事情了……妹妹會分享我的美食,搶我的`玩具;在我和小伙伴玩耍時,她總會來搗亂;最可惡的是,妹妹幼兒園許多作業(yè)需要我?guī)兔ν瓿,這得耽誤我多少看動畫片的時間。≈苣┑絹砹,雖然很開心,但我的心里還是有隱隱的擔憂——看來這個周末要被調(diào)皮鬼攪黃了,因為周末往往是奶奶最忙的時候。晚上,外婆打電話來了,說想要妹妹去待一段時間,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終于可以擺脫這個調(diào)皮鬼了!
第二天一大早,奶奶就把妹妹送到外婆家。清早起床,我推開門窗,不知為什么,覺得外面的空氣格外清新,天空是那樣的湛藍,連地上用力拖著食物前行的小螞蟻都顯得那樣可愛!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我覺得沒有妹妹在家的日子是那樣的悠閑而愜意。一晃眼已是中秋后,妹妹回家了。剛一到家,就不停地催外婆打開行李,說有好東西要給我。妹妹迫不及待地打開袋子,“姐姐,給你吃吧!很美味的!”我一看“哇!月餅!”可是當我打開包裝紙,月餅上竟有一層綠色的東西,原來是月餅
上霉了!一旁的外婆解釋道:“都放了好久了!中秋節(jié)給她買的,就吃了一個,把藏到柜子里了,說要帶回來給姐姐呢……”聽完外婆的話,我的內(nèi)心五味雜陳,嘴里卻回蕩著月餅清香可口的味道,心里只有一個信念:以后我要對妹多謙讓一點!
生活中我們要學(xué)會謙讓,宰相張英如此,作為平凡的我們也應(yīng)如此!謙讓不是一葉扁舟,隨波逐流;謙讓不是一束曇花,轉(zhuǎn)瞬即逝。謙讓是永恒,正是因為這樣,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和諧禮讓演講稿3
“乘客們,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請您主動讓坐謝謝”。每當乘上公交車這種甜美的聲音在車廂里響起時乘客們都自覺站起來讓位。而這次不一樣。
看著老奶奶擠上車去,多不容易啊,看著孕婦挺著大肚子多不方便啊,看著抱著寶寶的阿姨有多難啊!
禮讓是大家做人的首要原則,也同樣是民族崇尚的美德,祖輩訓(xùn)語中的一條。但是,人們到底是怎么來禮讓的呢?
前排,大哥哥,大姐姐正聊得來勁,視而不見座在旁邊的孕婦!罢埬阕屢幌伦,太擠了,怕影響胚兒!痹袐D的'老公對一位小青年提出要求。這個年輕人看了看孕婦,然后無可奈何地站了起來。
“走開,走開”一個中年男人對一個老人說一個中年人將一位老人推開,那們老人被擠到一個角落等侯公交車,十來個中年人爭先恐后地搶位子。到了站口又有人上車廂。眼睜睜地看著一個老人呆呆地擠不上。
看了這一幕。讓我好心痛,同樣的公交車,同樣的乘客,碰到同樣的事情區(qū)別就這樣大呢?
和諧,謙讓已形成社會風氣。眼前的事真是很少見,我真希望,眼前的事別再讓我碰到。“美德好比珍貴的香料只有燃著或碾碎時才會發(fā)出最濃郁的芳香”大家都能講美德,到處都會聞到玫瑰的香味。
和諧禮讓演講稿4
每天上學(xué)時坐在公交車上,我時常會注意這樣一條標語:“給需要的人讓個座,向讓座的人道聲謝!”節(jié)假日在淮河文化廣場的綠地旁邊玩耍,我也會用心留意草地中小木牌上的提示語:“你尊重我生命,我奉獻你綠色!比粘I钪蓄愃七@樣的標語還有很多很多,如“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等。每當我看到這樣的'提示語時,心里總會覺得暖洋洋的,有一種說不出的愜意。
共建和諧社會,學(xué)會文明禮讓,與同學(xué)們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的使者,必須從自身做起。它可以是一個不經(jīng)意的攙扶,可以是一句簡短的問候,也可能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抹會心的微笑,還可能是一個無聲的鼓勵……這時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xué)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xué)到的呢?”,教授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在幼兒園!苯又盅a充到:“在那里,我學(xué)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多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同學(xué)們完善自己的文明行為也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yǎng)成文明的習(xí)慣,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學(xué)會禮讓,應(yīng)是我們同學(xué)們真心的付出,是不圖回報的。每天,我都早早來到教室,把教室衛(wèi)生打掃得干干凈凈,當我看到同學(xué)們坐在潔凈明亮的教室里學(xué)習(xí)時,心里由衷地高興。我覺得我為班級盡了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中午,我會幫生病的同學(xué)打打飯、掃掃地,雖然事情很小,但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和諧禮讓演講稿5
自8月1日起,公安交警部門將在全市開展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專項整治行動,對機動車不主動避讓的,一律給予駕駛?cè)?00元罰款、記3分的處罰,并將對外曝光。廣大市民們在獲悉這個消息后,拍手稱贊。
斑馬線一般是由多條相互平行的白實線組成,好似斑馬身上的.線條,所以稱作“斑馬線”。斑馬線作用是能引導(dǎo)行人安全地過馬路。對于機動車來說,看到斑馬線就要自動減速緩行或停下,車讓人,讓行人先行。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任何人都要遵守。然而現(xiàn)實中很多車輛和行人并沒有遵守這樣的規(guī)定,車輛通過斑馬線不減速、行人過馬路也不走斑馬線,城市交通的不文明現(xiàn)象屢屢顯現(xiàn)。城市交通如同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需要車輛和行人共同維護;禮讓則是一種價值導(dǎo)向,需要“車讓人”與“人讓車”合二為一。每個人過馬路都希望機動車停一停、等一等,同樣,駕駛員和乘客也希望行人按交規(guī)走好自己的路。既遵守交通規(guī)則,又彼此真誠尊重,才能為城市交通書寫文明。
禮讓斑馬線的“禮”,需要涵養(yǎng)過程意識和歷史耐心,就像乘車排隊、主動讓座、不開斗氣車、慎用遠光燈等文明行為,還要面臨不文明習(xí)慣的沖擊。對個人而言,內(nèi)心有道德律、行動有執(zhí)行力,才能讓交通安全與公共文明真正統(tǒng)一起來。同樣,禮讓斑馬線的“讓”也需要一顆耐心和善心,帶著感恩的心去為文明交通出一份力,為社會和諧盡一份心。在道路交通環(huán)境中,車是強勢一方,與車相比,人處于弱勢,所以更加凸顯了禮讓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強調(diào)一點,行人在享受“車讓人”便利的時候,也應(yīng)盡可能快速通過斑馬線,不在過斑馬線時玩手機,不追逐打鬧,最大限度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真正做到文明交通人人共建,交通文明人人共享。
人渴望文明,城市需要文明,城市交通文明是其重要內(nèi)容之一,機動車禮讓行人是駕駛員最起碼應(yīng)該遵守的交通法規(guī),讓“出行更安全、城市更文明,社會更和諧”,還需要司機和行人的共同努力。
和諧禮讓演講稿6
公交車里,座位都占滿了,那么是誰說了一句“您請坐!”呢?
一次,我去離家有些距離的圖書館,那里剛好有公交車通過。上車后,車內(nèi)有許多乘客,座位都占滿了,我只好抓著扶手站著,我的左邊坐著一位微胖的中年婦女,右邊站著一位年紀有些老的老奶奶。上車后的幾分鐘,我突然被叫。骸靶∶妹,請你坐這里吧!”我一轉(zhuǎn)頭:哦!原來是原本坐在我左邊那位微胖的阿姨,我看了看四周,一眼就望見了我右邊的那位老奶奶,我向那位阿姨說了謝謝后,走去把老奶奶攙扶過來:“奶奶,請您坐這里吧!”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浮現(xiàn)出燦爛的微笑,她對我說:“小朋友,謝謝你!”又對那位阿姨說:“謝謝,謝謝!”那個原本平凡的小角落,變得溫暖起來,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溫暖、更幸福,而這種溫暖就如一道風景線,吸引著全車的乘客……如今,不管是在哪條道路上,小車總會讓行人先走,而司機與行人總會相視一笑,不管是誰,都知道這道獨特的風景,友愛的畫面。我們生活中常常有這些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不管是路人還是司機,他們都做著文明的事,保有一顆文明的心。禮讓,真的可以讓溫暖油然而生。晚上下班坐地鐵回家時,車上滿滿當當坐著乘客,工作一天已經(jīng)很累了,但有人對你說:“女士,請你坐這里吧!”你會感到一陣幸福直至心頭。當你給需要的人讓座時,你在想:“我該幫助他!边@不就是陌生人之間的'友愛嗎?給需要的人給予幫助,讓他人感到溫暖,“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边@種愉快與幸福感也會感染到自己,讓生活多些美好。公交車上往往都有一個小細節(jié):車上總有語音播報:“給老弱病殘孕,及結(jié)伴小孩的乘客讓個座,謝謝合作!”這是每一輛公交車上一種獨特的聲音,我不僅感嘆道:我有這個責任禮讓他人。坐地鐵時,地鐵到站了,我們應(yīng)靠邊站,讓車里需要下車的乘客先出來,我們再進去,就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安全的負責,不管是車內(nèi)車外的乘客,都會禮讓他人。當你到站下車時,外面的人也會先讓你出去,這是互相依存的關(guān)系,有一句話叫:“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蔽覀円苍摱Y讓他人。
今天,禮讓不僅僅局限于口頭,而是在于怎么行動,在于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愛、文明的傳遞。
禮讓,就好像不分季節(jié)的溫暖與甜蜜,它是文明的結(jié)晶,是直至心頭的溫暖。
【和諧禮讓演講稿】相關(guān)文章:
禮讓斑馬線倡議書12-22
禮讓斑馬線倡議書05-22
寬容禮讓的演講稿02-21
關(guān)于文明禮讓的倡議書范文08-26
寬容禮讓的演講稿5篇02-21
文明禮讓斑馬線倡議書06-28
文明禮讓斑馬線倡議書06-07
色彩的和諧教案07-31
和諧校園教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