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柳樹醒了》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
《柳樹醒了》是一篇擬人化的優(yōu)美小詩歌,它把小柳樹比作了一個貪睡的小孩子,通過春雷跟小柳樹說話,春雨給小柳樹洗澡,春風給小柳樹梳頭,來告訴學生春天的變化。對于一下年級的小孩子來說,這樣結構工整、讀起來又朗朗上口的小詩歌,他們最喜歡了。
在上課伊始,我用簡筆畫的方式在黑板上畫了一棵貪睡的小柳樹,并用感染的語言,富有情節(jié)的小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那棵貪睡又可愛的小柳樹呈現在這些孩子們的面前的時候,從孩子們的'笑臉中可以看出在這棵小柳樹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活了。在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他們就有急著想去了解小柳樹的愿望了。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問孩子們:“是哪些好朋友把小柳樹給叫醒的啊?”不用我說,他們都拿起書認真地讀了起來。這個問題我事情班級中成績最差的那個孩子來回答的,當他大聲的自信地將叫醒小柳樹的4個朋友一口氣說完的時候,教室里想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我想:可能是這個可愛的小柳樹,也將這個沉睡的孩子叫醒了吧。
在朗讀教學時,我請學生來當那棵貪睡的小柳樹,我來當春雷。在朗讀開始之前,我請學生想象了一下,小柳樹會怎么樣的醒來,用動作來表示。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有的伸伸懶腰,有的打個哈欠,動作逼真極了,想象力在這里得到了提升,他們真的把自己當做了小柳樹,所以在朗讀的時候,他們讀得特別用心,特別入情。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2
在教學《柳樹醒了》一文時,我通過課件演示春天色彩明麗的美景,不僅讓學生進入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獲得身心的愉悅,而且巧妙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后面的自主學習做好鋪墊。從整體入手,以讀為主感知課文,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識生字,初悟文章的美。在學完課文后進行拓展延伸,豐富想象:
1、說一說,在春天里,還有什么醒了呢?
2、寫一寫;春天跟()說話了,說著說著()
3、畫一畫你眼中萬物復蘇的.春天。讀畫結合,將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畫面,使文章的情趣與學生的感悟融為一體,使朗讀變成一種享受,也體現了學科間相互溝通這一教學思想。文章內容的延伸,有利于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3
學《柳樹醒了》一文,我聲情并茂地范讀第三小節(jié)──“春風給柳樹梳頭了,梳著梳著,小柳梢啊,綠了。”讀完后,我說:“請同學們模仿老師來讀讀這一小節(jié),好嗎?”大家一聽,頓時興高采烈讀起書來。突然,一個同學猶豫了一會兒舉起了小手,小聲地說“老師,我不想像您那樣讀,我想這樣讀!”
師:說說你想怎樣讀?
。ㄟ@個同學故意把兩個“梳著”讀得一快一慢)
師:你為什么把兩個“梳著”讀得一快一慢呀?
生1:因為春風吹來的時候,有時大一些,有時小一些。昨天我放風箏的時候,春風就是一會兒大,一會兒小,害得我的風箏老是掉下來。所以我覺得它在給柳樹梳頭的時候,一定是有時快有時慢,所以我要一個讀得快一個讀得慢一些。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你不只觀察的仔細,而且還有自身的想法,老師為你感到高興。現在老師請你再把這一小節(jié)讀給大家聽,好嗎?
。ㄟ@一次他自信多了,讀得更有感覺了。)
師:同學們,請你們再去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你們覺得該怎么讀就怎么讀,但是要說出這樣讀的理由。
。ㄍ瑢W們興趣盎然地讀起書來)
生2:我覺得“梳著梳著”應該讀得輕輕的,因為春天的風是輕輕的。
生3:我也覺得“梳著梳著”應該讀得輕輕的。因為媽媽給我梳頭的時候,就是很輕很輕的,因為媽媽怕我疼。我想春姑娘肯定也怕小柳樹疼,所以她一定也會輕輕地梳。
生4:我覺得這句話應該讀出很舒服的樣子,因為我媽媽給我梳頭,我覺得很舒服。
……
師:就讓我們帶著自身的感受,來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吧!
……
【反思】
“尊重同學的個性,實現教學民主”這是我在課改實踐中刻意追求的一種教學理念。教學中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了,用欣賞的眼光看同學;“師道尊嚴”的架子放下來了,和同學平等對話;課堂上同學的頭抬起來了,手舉起來了,話多起來了,成為學習的主人;同學開始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學習方式開始多樣化、個性化。“梳著梳著”是一個籠統(tǒng)靜止的語言符號,但我在課堂上搭設的平臺卻激活了同學們的`經驗世界。兒童自有兒童的世界,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
在上面的教學中,同學在我不時地引領下充沛調動自身的生活、知識經驗參與閱讀,對文本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使得靜態(tài)的文本跳動著小朋友靈動的生命。在教師地傾聽和賞識中,同學不只有了充沛展示自我才氣的舞臺,而且教師也從其中受到感染和啟發(fā)。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4
上《柳樹醒了》這堂閱讀欣賞課時,我把課堂移到了學校操場南邊的大柳樹下。
《柳樹醒了》是一首非常清新富有詩意的兒童詩。春雷跟柳樹說話、春雨給柳樹洗澡、春風給柳樹梳頭、春燕和柳樹捉迷藏、孩子們和柳樹玩!谑牵鴺湫蚜,柳枝軟了,柳梢綠了,柳絮飛了……整首詩瑯瑯上口,意境優(yōu)美,不僅我喜歡,學生也明顯受到了感染,把整首詩讀得表情十足,讓我忍俊不禁。等孩子們讀熟這首詩后,我問:“柳樹醒了,你想跟柳樹說些什么呢?”孩子們馬上散開了,有的抱著柳樹問:“柳樹姐姐,你睡了一個冬天,夢見了什么?”有的撫摸著柳樹問:“柳樹姐姐,我給你編辮子好嗎?”有的索性大聲喊:“我愛柳樹!”……看著孩子們興奮的樣子,我又說:“說說看,春天里,除了柳樹,還有什么也醒了?”一時間,答案五花八門,精彩迭起。
生1:小草醒了。
生2:小花醒了。
生3:青蛙和蛇醒了。(哦,他知識真豐富,想到冬眠動物了)
生4干脆總結:動物和植物都醒了!
還有可愛的天天說:“冬天的時候,小河睡了,結冰了,春天來了,冰化了,水醒了!薄八蚜恕边@不是一句詩嗎?還有同學說:“冬天我們放假了,我們都在睡覺,現在春天了,我們就醒了。”--敢情他整個寒假都在睡覺呀?!真讓我們感受到那份童真的美好!
后來,我又讓他們畫畫“春天”,這下就更熱鬧了,孩子紛紛用繽紛的色彩畫出了五顏六色的“春天”,包括小欣欣黑得像烏鴉的“燕子”、小雨佳漂亮形象的“柳樹”……我欣賞之余,不禁佩服起這些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時,小雨塵的畫吸引了我,他的畫紙上有一個碩大的綠色太陽,我看看四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畫紅色的太陽,小雨塵為什么畫的是綠色的呢?我問了他。他靦腆地說:“春天看上去都是綠色的,我想春天的太陽公公如果也是綠色的,那就有更多的小草變綠了!暴ぉざ嗝赖南敕!我笑了笑,拿出小星星,在小雨塵的畫上認真地貼上了三顆五角星,小雨塵開心地笑了。還有什么比看到一顆美好的心靈更值得高興的呢?
這是一首童話詩,可我的學生用他們的童心和智慧譜寫出了另一篇、屬于自己的作品──《春天的童話》!
大人們變得渾濁的眼睛、遲鈍的感覺,真愧對兒童有趣的想象、清澈透明的心靈。只有童心才能讀懂大自然的語言。在孩子眼里,“一切皆有生命”透射出的人文情懷正是我們追尋的?磥恚處熤恍杞o兒童一個他們熟悉的信息,他們就會把自己對世界最真切的感受如詩如畫地告訴你。那是他們天生的智慧和財富,老師該好好地加以愛護!
詩歌閱讀與其說是讓詩歌進入課堂,不如說是讓它真正進入學生的心靈,拂去蒙在他們心靈上的積塵。因為詩,似冰雪,高尚而純潔。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思維是藝術的形象的,飽含情感的.思維,兒童的本質是詩,詩的本質是兒童!蔽覀儜撓嘈,天籟的聲音在兒童世界,教育不要讓他們丟棄了與生俱來的童貞,教育工作者不要淡漠了他們好奇的眼睛。用詩、畫去放飛孩子們的心靈吧!
語文課堂,就應該這樣處處感受到生命的律動:用生命來解釋生命,用生命來碰撞生命,用生命來補養(yǎng)生命。放飛孩子們活潑可愛的想像翅膀,讓課堂成為學生思想碰撞的場所;讓課堂成為學生激情燃燒的火場;讓課堂成為學生智慧的加工廠;讓課堂成為學生夢想開始的地方。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5
《柳樹醒了》是一首詩,以擬人的手法描寫了春天的柳樹。本課,通過對柳樹與春雷、春雨、春風、春燕這些景物生動、形象地描繪,讓學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變化,從而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
第一課時,我主要是進行了生字、詞語、初讀課文的教學以及讓生寫“說、話、朋、友”四個字的教學。因此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朗讀課文和會寫“春、高”兩個字。根據以上教學重點,我進行了教學,得出了如下幾點體會:
一、課文開頭的生字詞語復習,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第一課時學習的生字詞,而且通過“摘花”、“猜字謎”兩個小游戲,讓學生形象感知春天色彩明麗的美景的同時,更快地進入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獲得身心的愉悅,巧妙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梢,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有效地組織小游戲進行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課文的第二部分,通過圖片出示冬天里沉睡的小柳樹,引導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僅設計新穎有趣,更能生動且形象地再現了課文的內容,給學生以感官上的認識。“請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如果你讀得美,這棵柳樹就會為你睜開眼睛。”;“小柳樹有點醒了!;“小柳樹聽了你們的動聽的朗讀聲,他終于醒了!边@些鼓勵性的話語,讓學生進入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更好地融入了課文的學習和理解之中。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亮點所在。讀畫結合,將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畫面,使文章的情趣與學生的感悟融為一體,使朗讀變成一種享受,也體現了學科間相互溝通這一教學思想。
三、拓展練習的效果也較好。“你們知道在春天里除了小柳樹醒了,還有什么醒了?”“你能不能也像書中的小詩人一樣為這樣的事物編一句小詩呢?
兩個拓展題目,是對文章內容的延伸,有利于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但是,仍存在著不足:
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朗讀課文,但一堂課下來,學生在朗讀練習略顯不夠,而且不到位。雖然教師在教學設計當中有設計如:指名讀、分組讀、男女生讀、齊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地朗讀,但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實施與落實,造成了教學重點不突出,難點沒解決的尷尬局面。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習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愉感受,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點。
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我更加明白了知識目標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之間的關系,我會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向前邁進。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6
長期以來,我都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喚起他們學習的欲望,學習自然事半功倍。然而,《柳樹醒了》一課的課堂教學卻讓我對課堂的“激趣”環(huán)節(jié)有了新的認識。
一、激趣,應通盤考慮
上課伊始,在黑板上畫簡筆畫的柳樹,然后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它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出柳樹后,我故作神秘地說:“不,你們還不認識它,如果你么能把這三張卡片貼在柳樹相應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地認識它!比缓,我拿出三張卡片——柳枝、柳梢、柳絮,教孩子們讀,然后讓孩子們將它們貼到柳樹的相應位置上。接著,我又以“一字開花”的游戲引出“春”字帶頭的系列詞語——春雨、春風、春雷、春燕。讀的時候,孩子們興趣高漲。
回到文本,我讓孩子們去找“是誰叫醒了柳樹”,開始進行課堂內容的具體教學。在教學時,我發(fā)現這幾個詞語掌握得不錯,但其他的生字卻很糟糕,有的幾乎不會讀。
同樣的生字教學時間,我重點教學了三個生字“枝、梢、雷”,卻忽略了其他的五個生字,以至于丟失了整片森林。
所以,激趣,應先通盤考慮,在顧及整體知識的同時在進行趣味練習設計,讓“趣”成為有本之末。
二、激趣,應避免噱頭
在《柳樹醒了》的生字教學中,我設計了很多個游戲,除了常規(guī)的開火車、小老師領讀以外,我還設計了“我讀重你讀輕”、“石頭剪子布”等游戲,課堂很熱鬧,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高。
其中,在教學“!弊謺r,我是這樣設計的:
請兩名同學上講臺玩“剪刀石頭布”,其他同學和著石頭剪子布的節(jié)奏念“!。
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是幫助學生記憶“!,二是讓學生理解“耍”的意思,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實際的效果是:孩子們讀得熱好朝天,喉嚨震天響,看課件讀到這個字時依然有一半的同學茫然失措。
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們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兩個玩“石頭剪子布”的同學身上,沒有關注“耍”字本身,盡管學生們口念“!弊,但他們的心都在關注游戲的輸贏。如此身在曹營心在漢,游戲便成了浪費時間的噱頭。
而如此噱頭激趣在寶貴的課堂45分鐘里,要不得!
三、激趣,應注重持久
我始終認為,長久的語文興趣不是靠一堂課、一次有意思的游戲、幾段精彩的動畫或是優(yōu)美的課件獲得的`。教師在課堂的激趣中,也應顧及到學生語文興趣培養(yǎng)的持久性。
持久的語文興趣是如何獲得的呢?
首先是文字的魅力。文字是有魔法的精靈,洗盡鉛華后,讓學生發(fā)現文字本身的魔力,感受到文字的美好,興趣方可持久。
其次是不斷的積累。語文學習猶如一個人的成長歷程,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經歷,形成經驗,自身的能力素養(yǎng)得到提升,品味也隨之提高。語文學習也一樣,當不斷積累的文字由量變轉為質變,持久的語文興趣也就形成了。
無論是洗盡鉛華的文字還是語言文字的積累,都不是朝夕可至的,所以,激趣的目光,應該放得更遠一些,從關注一堂課轉向關注學生長遠的語文學習。
或許,這樣的轉變,能改變我們的教學生涯,能影響孩子的一輩子。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7
《柳樹醒了》是人教版新課標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下面是我對《柳樹醒了》的教學反思:
理清課文內容。這是一首兒歌,講述了在春雷、春雨、春風、春燕的作用下,柳樹悄悄地發(fā)生了變化。在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柳樹是在誰的幫助下醒了?學生讀文后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這為學習課文內容做好了鋪墊。
注重語言文字訓練。春雷轟隆隆,好像在跟小柳樹說話,他會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想象說話,有的說:“小柳樹,小柳樹,快醒來吧,春天已經到了。”有的說:“小柳樹,快睜開眼睛看看,春天來到了。”這一說話訓練的設計即深入引導學生感悟春天到了,萬物在春雷的催促下發(fā)生著變化,又訓練學生依據創(chuàng)設的情境說合理的話。這篇兒歌句式相似,用詞準確豐富生動,是訓練學生準確表達的好例子。學完課文后,在課堂拓展環(huán)節(jié)“春天來了還有什么醒著呢?”同學們根據課前的觀察,回答的非常踴躍。然后出示句式引導學生說話:×××××跟×××××說話了,說著說著,×××××。如:有的同學說:“春雨給小花洗澡了。洗著洗著,小花喲,紅了。”有的'同學說:“春風給小草梳頭了。梳著梳著,小草啊,綠了!睆乃麄兊目谥,美好的春天以詩的語言源源流淌。
誦讀與背誦結合。課文優(yōu)美生動,篇幅短小,段式相似,于是我將讀誦和背誦結合起來,提高效率。先感情朗讀,引導注意用詞的豐富多樣,如“呀、喲、啊”等語氣詞的變化,然后看著板書,和老師一起背,最后激發(fā)比賽欲望,看誰背得又快又美。
這堂課我將教學環(huán)節(jié)刪繁就簡,整合提煉,縮短教學時間,突出重點,提高實效。當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孩子剛剛開學,還處于收心階段,注意力不夠集中,發(fā)言積極性不夠高,朗讀放不開,感情不到位。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課堂,參與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8
《柳樹醒了》是一首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兒童詩。作者采用擬人的手法將柳樹、春雷、春雨、春風、春燕都賦予了生命的活力。這些事物和孩子們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在本課一開始,我就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走進”春天,感受到春天美麗的景色,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情境。我引導學生用眼去欣賞,用耳去傾聽,用心去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整節(jié)課,我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喜歡新鮮事物,喜歡游戲。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孩子反復認讀生字,這些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腦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學習熱情高漲,在愉快的游戲中不知不覺認識了本課的生字。
學生識記、鞏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復認讀,采用多種形式復現生字,讓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我在課堂上采用了:帶拼音投影出生字詞認讀、不帶拼音,學生自由練讀,然后開火車讀、男女生比賽讀、打亂次序指名讀、比較形近字、做游戲、把生字送回課文的詞語中,引導學生讀詞語。最后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我還總結了識字的方法。我問:“你知道哪些識字的方法?”孩子們馬上說:“多讀字,多拼拼音!薄翱雌浴!薄岸嘧x書!薄@一問,展示了學生的課內外識字方法,途徑。對這些學生又是極大的鼓勵,對其他的.孩子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整個課堂中,我非常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如學生在讀書時,我表揚讀書姿勢正確的孩子,激勵孩子們像他一樣認真讀書。寫字的時候,我利用口令“背挺直,肩放平,腳踩地,坐端正!眮硖嵝押⒆拥淖恕_@些看似小的細節(jié),卻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9
設計理念:
教的本質在于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fā)。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當學生迷路的時候,老師不是輕易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怎樣去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了的時候,教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
《柳樹醒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的題目已散發(fā)出詩意,這是一首詩,又似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柳樹醒了,春雷把她從沉睡中叫醒了。她睜開睡眼,春雨給她洗澡,春風給她梳頭,春燕跟她做游戲。柳樹醒了,她是那么柔軟,那么鮮嫩,那么活潑,那么嫵媚動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嗎?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習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愉感受,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會寫說、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感悟春天的美。
3、能發(fā)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新課。
1、你喜歡春天嗎?(板書春字)詞:你看見這個字想到了什么?(學生各抒已見,會說想到春風、春雨、春暖花開。)
2、做一字開花游戲,看誰說得多。
。ǎ
。ǎ
。ǎ
春
()()()
板書:春雷春雨春風春燕
3、出示多媒體課件,感受春天大地復蘇的景象。
(二)初讀,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說說課文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板書:柳樹)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說說柳樹在誰的幫助下醒了。
。ㄒ姲鍟
3、分節(jié)自愿讀課文,說說柳樹怎么了。
。ò鍟盒蚜塑浟司G了飛了)
(三)朗讀、識字。
1、在文中標出本課需要識別的字,并隨生字畫出生詞,字畫,詞畫,標出自然段。
。鞔_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效率,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詞讀習慣)
2、認讀生字:醒雷澡枝軟梳梢耍(反饋時,學生想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學和跟著這個字讀3遍)
。ü膭顚W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生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3、讀字組詞: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
。ū荣愂菍W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yǎng)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四)背誦、感悟文意
1、借助板書:自由練讀,練背,喜歡背哪段就背哪段。
。ù蚱苽鹘y(tǒng)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由閱讀為主,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2、創(chuàng)設情境背誦:配樂背誦,表演背誦。
。ㄍㄟ^配樂的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對文章的感悟)
(五)拓展與鞏固
說一說,在春天里,還有什么醒了呢?
總結談話:
柳樹醒了,孩子們也醒了。一年之計在于春,讓我們利用好這春好的春光,抓緊時間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吧。
(六)作業(yè)設計:
努力把課文讀得更好。朗讀全文給家人聽,說說自己學到的新知識。
教學反思:
課的開始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一字開花的游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所以,激發(fā)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梢哉f,沒有成功的激趣導入就沒有學生主動積極的閱讀探究和興趣盎然的朗讀練習實踐。
通過老師配樂朗讀,使學生感到了春天的美,在識字過程中,通過自學、交流學、訂報等方式,使學生能進一步掌握生字,并得到鞏固。通過實踐證明,教學必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切實感受到學生對所學內容興趣盎然,樂于探究;對小學低年級而言,有效地組織小游戲,有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見,教師應當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他們架設并構建新知的平臺。這些,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和前提。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0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柳樹醒了》。
二、教學目標
針對課文以及本次活動特點,我完成的是第一課時教學,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與能力: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發(fā)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2)過程與方法:在識記生字的過程中鞏固識記方法,能通過誦讀課文感受春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欣賞大自然的.美和熱愛大自然。
。4)根據課標要求,識字教學依然是一年級學生的學習重點,除此以外,我把引導孩子們通過觀察和朗讀來發(fā)現春天里事物的變化,感悟春天的美;學習用優(yōu)美的詩句來描繪春天里的美好事物作為本課的重點、難點。
三、說學情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對于識字、朗讀等語文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方法和能力。再加上學生年齡尚小,對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奇心,喜歡閱讀,所以學習起來特別有興趣,對于像本文這樣簡單又富有童趣的詩歌,學生在理解上一定沒有什么難點,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因此讓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之上自主識字、交流是怎樣記住字形的好方法,讓學生自主朗讀感悟,滿足大部分學生的表達欲望,做到資源共享,又訓練規(guī)范表達,激發(fā)學生新的求知欲望。
四、教學過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設計了(課件出示)激趣談話、引入新課,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細讀課文、感悟春美,鞏固拓展、結束課堂等教學環(huán)節(jié)。
1、讓學生初讀課文,然后我引導學生學習生字,然后讓學生將生字詞語放到課文中再讀再鞏固,這樣來突破識字的重難點教學。
2、細讀課文,感悟春美。我和孩子們一起美讀課文,感受課文美妙的詩句,優(yōu)美的畫面,感受柳樹詩意的蘇醒和春天跳動的生命力。
3、鞏固拓展方面,我讓學生思考還有什么醒了。讓孩子們把在大自然中觀察到的動物、植物、人物、氣候等方面的變化,仿照課文創(chuàng)編詩句或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春天的美麗。
五、反思
1、課前準備的內容過多,對低年級教學而言,未重視生字詞教學。在識字教學方面只是一筆帶過。
2、由于在低年級教學方面還缺乏教學經驗,所以在知識教授、課堂常規(guī)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方法。
3、在課堂常規(guī)方面,始終要求的不足。
4、對低年級學生而言,缺乏必要的激發(fā)方式。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1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入學一學期,很多好的行為習慣還未形成,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約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課堂上總要玩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傳統(tǒng)的教學把這些視為影響學習的特點加以約束,限制他們“動”,強制學生聽課。而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睂嵺`活動斤就是讓學生“動”起來,調動每個學生的感性體驗。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設計富有情趣的教學活動過程,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情境中的教學問題,組織他們積極地參與活動,參與學習。
《柳樹醒了》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在教學這一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觀察柳樹,把觀察到的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來。這樣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柳樹的生長過程已經掌握一二,在上課時學生紛紛發(fā)表意見,課題氣氛相當活躍,讓我感覺心頭一陣喜悅。隨后在讓學生感悟課文大意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誰讓柳樹醒了?學生讀文后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接著我讓學生說: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你打算怎樣讓柳樹醒來?你喜歡扮演誰呢?請你先仔細讀一讀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讀完后請在老師發(fā)下來的紙上畫一畫。于是學生興趣十足的讀起課文來了。不一會兒學生便紛紛舉手要上臺表現自己了。表現時學生非常的逼真,比如扮演春雷時,學生就在柳枝上畫了幾棵嫩芽,問他原因時,他便說因為春雷喚醒了柳樹,柳樹剛剛醒來,所以才長出幾棵嫩芽。多精彩的解說呀!看來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高了,課堂也生動起來了,課堂效果相當不錯。
通過教學的嘗試,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他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應該盡可能讓學生有時間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2
經過第一天識字課的講、評、反思,我們覺得還是老師講得多,霸占課堂,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學生各種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并...教學反思:經過第一天識字課的講、評、反思,我們覺得還是老師講得多,霸占課堂,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學生各種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并沒有有意識地培養(yǎng)與引導。
所以,經過互相啟發(fā)、討論,這一課,我們重新調整設計思路,嘗試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識字。走簡單、實效路線,一堂目標不求全求多,求精求實,簡化環(huán)節(jié),放手給學生時間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相信通過他們的努力,他們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并且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活動,讓課堂真正成為他們的世界。
第一堂李艷芳老師試教,在聽的過程中,我們的思路更加的清晰,重難點更加的明顯。在李老師引過路和教趙校長指導的基礎上,我最終敲定了這樣的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以識字、寫字為主。第一環(huán)節(jié),談話導入,鞏固學過的關于春天的詞語,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二環(huán)節(jié),師生初讀詩歌,通過關鍵詞語了解詩歌主要內容。前兩環(huán)節(jié)不是重要部分,但作為一節(jié)完整的課又不可缺少。第三環(huán)節(jié)為主要部分,分小組自主識字。因為是初次嘗試小組合作學習,所以,提前講好要求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使孩子們知道如何合作,我以假設自己是小組長的方法,示范學生們如何在組長的`組織下一起學習——組長拿出一張生字卡,大家一起來認讀,都會的放一邊,不會的,看有沒有小伙伴會,就請他來教讀,都有困難的生字留待請教老師。因為要求講得清,各小組學習積極性很高,且都知道該如何學習?创蠹叶颊J讀兩三遍之后,我請組員來匯報自己組的學習情況,有幾個字是大家都覺得難學的。把這幾個生字寶寶請上黑板,我只作了簡單的交待,第二次下達了小組合作的指令:用我們學過的識字方法,小組合作來學習這幾個有困難的字,比比哪一組的識字效果好。二次合作后,孩子們都很有信心識記這些字了。我就采取了讀詞語的方法來反饋學習情況。
不管是從課堂上學生讀詞情況來看,還是從課下的個別抽讀情況來看,孩子們大部分都掌握了本課要求會認的14個生字(其中6個生字要求會寫,放在下一堂完成)。并且用他們的話來說,這樣的課挺有趣,自己學得挺開心。
小組合作學習初見成效后,第二課時,我仍采用此種大膽放手的方法:
1.回顧“柳樹的好朋友”引關鍵詞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2.自讀,你讀懂了什么?
3.自讀,小組討論、學習,你還有什么不懂的?聽聽別的小朋友怎么說。
4.以第一小節(jié)引路,如何表演讀來感知詩歌內容,體驗春天的美好。
5.同桌小伙伴合作學習: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互相讀,之后表演讀。
不要小瞧了一年級的同學,他們的智慧真是了不得!14個生字,通過小組學習,幾分鐘之后平均能學會12個左右。自己讀書,關鍵的詞語都能找到并找全。看看他們的表演,那么生動形象,春雷怎么輕聲地跟柳樹說話,柳樹怎樣睡覺,又怎樣聽到叫聲伸個懶腰醒了,孩子們表演得可生動了。表演已經這么到位了,那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春天的美好這些目標不是已經全完成了嗎?并且示范引路后,兩個小伙伴一起學習,每個孩子都在張嘴讀,我讀給你聽,你讀給我聽,我們兩個再合作表演一下,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到了快樂學習之中。讀得那么充分,一堂課有一半學生能把詩歌背下來;讀得那么開心,每個人都興奮地投入到學習中。
老師并沒有講多少,全是孩子們在讀,在說,在表演?伤麄儏s那么開心,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平時,我們是不是太不信任學生了?我們管得是不是太細了?我們給孩子們的時間、空間是不是太少了?我們在教學設計上是不是太注重老師的講,而忽視孩子的學習經驗與學習能力了?
這是我們一年組老師初次嘗試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看到,我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調控不當,引導不到之處,但我們已經開始這么做了,只要有開始,只要敢去嘗試,進步與收獲就一定會有的。
失敗幾堂課怕什么呢,如果天天學習了那么多的理論與理念,就因為害怕失敗,就因為怕影響了那幾分成績而一直不敢邁出第一步,那我們什么時候才會有進步有提高呢?我也相信,在博愛,領導不會只看那個分數的。
大膽一些吧,只有在路上,風景才是變幻美麗的。
大膽地把時間還給孩子吧,只有孩子主宰的課堂才是充滿靈動與生機的“學堂”!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3
《柳樹醒了》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童詩,又似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通過對柳樹與春雷、春雨、春風、春燕這些景物生動、形象地描繪,讓學生理解春天、感受春天里事物的變化,從而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
教學時,我讓學生說說春雷是怎么跟柳樹說話的,春雨是怎么給柳樹洗澡的,春風是怎么給柳樹梳頭的,春燕是怎么跟柳樹捉迷藏的,整堂課,孩子們各抒己見,給了我太多的感動,聽——
“春雷跟柳樹說話時輕輕的,柔柔的,就像媽媽在我們耳邊叫;”“不對,柳樹睡熟了,春雷的聲音很響;”
“春雨給柳樹洗澡時很輕很輕,生怕弄疼了柳樹;”
“春風給柳樹梳頭就像媽媽給我們梳頭,好舒服好舒服!”
“春燕跟柳樹捉迷藏最好玩了!柳絮飛起來好漂亮!”
我還讓同學們加入到春雷、春雨、春風、春燕的隊伍中,一起來叫柳樹醒來,同學們就七嘴八舌地說起來,有的還用上了識字1中的詞語: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柳綠花紅……后來,孩子們還紛紛當起了柳樹,伸著懶腰,打著呵欠,醒了!
最后,我還讓小朋友展開想象的翅膀:春天跟( )說話了,說著說著( )。課后安排對文章內容的.延伸,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整堂課,孩子們給了我太多的驚喜,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應該注重突出學生主動性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應該盡可能讓學生多主動思考,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4
今天學習《柳樹醒了》,最近的天氣還有點冷,孩子們還不能感覺到春天的美。理解這篇課文還有一點困難。孩子們好象不能完全進入課堂,紀律也不是太好。上課之前自己設計的好多環(huán)節(jié)都草草結束,效果也不是很好,心情非常糟糕。離下課還有十幾分鐘,我出了這樣一道題:“春天和()說話了,說著說著,()。”
我以為孩子能說的也就是是花草之類的,我讓想說的同學上講臺來說,有十幾個孩子上來了。沒想到,孩子的思維活躍極了,想象非常豐富,說的特別好,我自愧不如。比如:
。、春天和小蛇說話了,說著說著,小蛇出洞了。
。病⒋禾旌秃f話了,說著說著,蝴蝶跳起舞了。
3、春天和海豚說話了,說著說著,海豚跳出了海面。
。、春天和蜜蜂說話了,說著說著,蜜蜂更勤快了。
。、春天和青蛙說話了,說著說著,青蛙去捉害蟲了。
。、春天和桃花說話了,說著說著,桃花笑紅了臉。
。贰⒋禾旌陀夯ㄕf話了,說著說著,迎春花黃了。
。、春天和麥苗說話了,說著說著,麥苗長高了。
。、春天和毛毛蟲說話了,說著說著,毛毛蟲不吃樹葉了。(這個孩子的想法很好,希望能實現。)
10、春天和小朋友說話了,說著說著,小朋友懂事了。
。保、春天和小河說話了,說著說著,小河的冰融化了。
。保、春天和小鳥說話了,說著說著,小鳥唱歌了。
。保场⒋禾旌脱嘧诱f話了,說著說著,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14、春天和小樹苗說話了,說著說著,小樹苗綠了。
第一次上臺說的孩子下去后,可能又想出來和別人不一樣的,沒上臺的孩子又想說了,有更多的孩子舉手要說。我的壞心情已經無影無蹤了,早被孩子們的熱情感染了。下課鈴響了,,就沒讓他們繼續(xù)。孩子們很遺憾,有的.還在說:“老師,我想說!蔽抑缓谜f:“把你想說的寫下來,老師會認真看的,好嗎?”
【反思】
這節(jié)課,終于知道孩子主動學習是什么樣子了?真是小手直舉,小嘴常動,小腦瓜轉得特別快,而且孩子們很興奮,有的甚至都站起來了,眼睛里的渴望讓我感動。
以后在備課時,一定要多為孩子們想一想,讓他們在課堂說他們最想說的話,做最想做的事。把課堂還給孩子,我們就等著享受這純真的童言吧!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5
【情景說明】
金雞一鳴新年到,孩子們開心回學校,我也領到了屬于我的小學語文第一冊新教材。翻開書,第一課就是《柳樹醒了》,初讀課文,我已感受到了濃濃的春意,作為一節(jié)常規(guī)課,在課堂教學中,出現了我沒有預料到的精彩。
【教學過程】
〖片段一〗
師:柳樹在誰的幫助下醒了?
生:春雷、春雨、春風、春燕。
師:春雷跟柳樹會說什么?
生:“柳樹朋友,快醒醒,大地發(fā)生了變化”、“小柳樹呀,你長漂亮了”、“我看到了你黃綠的眉眼”……
師:你想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一節(jié)?
。▽W生迫不及待的捧起書大聲朗讀。)
師:指名讀。
生1:有感情的朗讀
此時,我受到了感染,學生讀出了春雷與柳樹之間的親切,柳樹仿佛感受到了春雷的愛,像孩子般睜開了朦朧的睡眼,醒了。
〖片段二〗
師:柳樹醒了,迎接她的是誰?
生:春雨。
師:春雨是怎樣迎接這位客人的?
生:春雨給柳樹洗澡了。
師:小柳枝喲,有什么感覺?
生:軟了。
師:想讀這一節(jié)嗎?自己試一試。
。▽W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
師:請想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
此時,全班同學都站起來了,我又一次被陶醉,讀著讀著,我看見孩子們仿佛成了柳樹,柔軟的柳枝在隨風擺動。
【教學反思】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我覺得這種“情”不應是老師強加給學生的,是學生用眼、手、耳、心感受到的。很多情況下,是老師用情在感染著學生,在這節(jié)課中,我特別激動的是學生的情感染了我。當孩子們讀到這一節(jié)“春雨給柳樹洗澡了,洗著洗著,小柳枝喲,軟了”的時候,我看見孩子們輕輕地晃動著身子,在春雨的沐浴下,伸展著他們細長的手臂。哦,我明白了,這就是小柳枝喲軟了的感覺。學生的情觸擊了我的心靈,我感動的`身體仿佛柳樹一般,全身酥軟,此刻真有一種忘我的感覺。情從孩子的內心深處緩緩的流淌出來,從孩子們那有滋有味的朗讀中,我看到了多彩的春天,柳絮飄飛、鶯歌燕舞、百花齊放。這是春姑娘帶來的畫卷,是詩人送來的贊歌,是孩子們給我?guī)淼淖钚赂惺堋?/p>
新課標指出,孩子們在朗讀時,教師們應幫助他們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在上這一節(jié)課之前,我和孩子們一起到校外找春天,體驗大自然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景。孩子們在朗讀中也有各自的感受,作為老師應當尊重這一差異性,利用現有的資源給孩子創(chuàng)設最合適的情景,讓孩子們自己去體驗,只有自己感受到的才是最快樂的。
【專家點評】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課改的春風為學校帶來了的新的面貌,新課程理念滋潤著每一位教師的心田。關注孩子的感受,體現人文精神已在每一堂課中得到了體現。九年義務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讓他們自己去看、去讀、去悟,孩子們在春光的沐浴下快樂的成長,小荷已露尖尖角了。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04-16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04-14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15篇)04-15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合集15篇)04-15
柳樹醒了教學反思(通用9篇)03-09
柳樹醒了教案|柳樹醒了課文04-13
柳樹醒了教案02-25
柳樹醒了說課稿01-20
《柳樹醒了》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