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一件運動衫》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jīng)驗,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件運動衫》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一件運動衫》語文教學反思1
《一件運動衫》是第六組的一篇略讀課文,在教學設計時我便考慮到要把學習的自主權(quán)教給學生,引導學生用平時在講讀課文中采取的讀,思,交流的方法自主學習這篇課文。因此整堂課我抓住四個主要的問題做線索推進課堂的發(fā)展:(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2)這件運動衫第一次是怎樣得到的?又是怎樣失去的?再次又是如何得到的?(3)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喜歡這件運動衫?(4)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為什么?隨著這些問題的逐個提出安排了四次快速默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注意培養(yǎng)學生帶著問題讀書的好習慣,有讀必有思,提高“讀”的目的性。用比教快的速度讀課文是本組的一個訓練重點,通過多次的默讀,不斷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自主理解,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美好的友誼,教學任務自然水到渠成。
其次我針對“習作”是語文教學中“老大難”的`問題,提煉了文中指導“習作”的素材,力求讓閱讀教學能更好地為“習作”教學服務,讓“閱讀”“習作”合二為一,避免“習作”教學的空洞性、缺乏說服力。在教學設計時我依據(jù)本故事結(jié)局出乎意料,引導學生在今后的習作中要學習作者匠心獨運、構(gòu)思新穎的習作技巧;文中花了大量的筆墨來表現(xiàn)小男孩十分喜歡這件運動衫,而是為了表現(xiàn)小男孩關(guān)愛他人,抓住這點我又引導學生學會圍繞中心組織素材的重要表達方法;“小狗”一詞在文中出現(xiàn)兩次,從中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埋下伏筆”“前后照應”的習作技巧。設計意圖是希望通過聯(lián)系每篇課文指導習作的方法,讓學生感到習作的具體而不抽象,有內(nèi)容仿照而不空洞。
再次本著“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的理念在教學設計時我安排了兩次聯(lián)系舊知識的環(huán)節(jié),加強語文的應運性:1,文中前一次出現(xiàn)的小狗是為后文埋伏筆,后一次出現(xiàn)的小狗是和前一次相呼應,這樣的表達方法讓我們想到和第五組的哪篇文章相似?那篇文章又是怎樣埋伏筆、怎樣相呼應?2,小男孩和康威老先生之間的感情可以有我們積累運用中的哪些詞來形容?
接著在學習他人的教學中我深深的感到板書的重要性,它是文章的精華部分,起著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因此我依據(jù)本課文章的主題:表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愛,體現(xiàn)人間真情。隨著課堂的層層深入最后伴隨音樂《愛的奉獻》的**部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呈現(xiàn)出一個完整的紅色之心!
設想總是美好的,但由于教學能力的局限,在實際教學過程存中存在許多不夠完善的地方和問題:1,指導學生的朗讀(小男孩喜歡運動衫的句子)不到位。2,課堂上教師多余的語言過多(特別是學生在默讀課文時,教師過多的語言會影響學生的默讀、理解。3,急于代替學生回答他們回答不出的問題,對學生的引導還不夠。4,還是存在著完成教學任務的痕跡,一些環(huán)節(jié)指導不夠具體,交給學生的時間不夠。(特別是看圖指導習作的部分)
《一件運動衫》語文教學反思2
情感教學中的推波助瀾
沒有情感的教學是索然無味的教學,是低效的教學,也是失敗的教學。特別對語文課教學來說,文章內(nèi)容本身就蘊涵豐富的情感資源。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的成就的大小與情感 因素所起的作用要比智商對此所起的作用要大的多,情感可以鼓勵思維,使思維能力獲得超常發(fā)揮,教師只有認真把握情感教育的尺度,才能使學生的情感在教學中推波助瀾。 如何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在《一件運動衫》教學中我進行了實踐。
首先,教學目標的反思
《一件運動衫》這篇略讀課文通過“我”買運動衫、買鞋及康威先生用小狗給“我”換運動衫過程的描寫,體現(xiàn)了“我”與康威先生之間的真誠與友誼,贊美了人與人之間美好 的 情感。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繼續(xù)培養(yǎng)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的能力,了解課文大意,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從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 我在教學本課前已經(jīng)被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了,在不斷地朗讀當中,從字里行間感受到故事中蘊含的真情,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愛,帶著自己的情感體驗,深情導入,把學生 帶到這個美好的故事情境當中,用自己的姿態(tài)語言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 了解課文大意。3體會課文重點內(nèi)容在表達上的效果。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教學難點是體會課文重點內(nèi)容在表達上的效果。整課 的教學中我把重點目標作為主導性教學目標,作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輻射,從課中同學們的積極發(fā)言和課后同學們寫的小詩來看,目標定位準確。
其次,教學導入的反思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學導入牽扯到整節(jié)課的情感輻射,是情感點燃的切入點。所以,課伊始,我說:"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今天,老師要送給你們一件飽含愛的禮物,是 什么呢?”我觀察到學生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當大屏幕顯示出一件大角麋鹿的運動衫時,學生的情感匣門一下子被打開了,疑問也多了:老師為什么要給我 們一件運動杉?這是一件怎樣的運動衫?要向我們講述一個怎樣動人心弦的故事呢? 教師用名言引路,清晰、簡短,再用設疑的方式激發(fā)小學生的情感中認知的需求,讓他們好奇 的心里裝滿了小問號,這種求知欲望的點燃,同時也是學生情感的投入,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唯有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發(fā)生了強烈的興趣,調(diào)動了積極的情感,進一步的學習就水到 渠成了。
第三,教學方法的反思
情境教學法是我在本課教學中采用的辦法,讓學生入情入境,教師先用充滿深情的言語把學生帶到故事情境里,創(chuàng)設情境一:通過多媒體顯示畫面,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迭起,讓學生通過默讀,尋找本課中體現(xiàn)“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句子,配上音樂品讀文本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細細體味故事帶給同學們的思索。創(chuàng)設情境二:教師用自己的情感的投入,《愛的奉獻》的歌聲渲染,一件運動衫的圖片,立足學生的情感,點撥、推動學生的思維層層深入,達到超越文本。
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學生的情感比做土地,把學生的智力比作種籽,他說:“只關(guān)心種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種籽喂麻雀!睍r時刻刻光注學生的情感變化,是我在教學《一件運動衫》中的一條明朗的線索。
情感的調(diào)動,除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材的挖掘,還要情感的媒介物,比如板書的設計,我在教學這一課時就在板書上作了文章。
最后, 教學過程的反思
《一件運動衫》是一篇外國文學作品,中外文化的差異,字里行間的信息,對于學生都比較難理解,每篇文章都有顯性和隱性的言語,這篇故事的以“我”幫助康威先生在城里修鞋為起因,寫了“我”喜歡小男孩的運動衫,按樣子買了一件運動衫。當康威先生的鞋不能再修的時候,“我”就用“運動衫”和康威先生的一元四角五分錢給康威先生買了一雙皮鞋。當我把皮鞋送給康威先生的時候,出乎意料的事情發(fā)生了,原來康威先生見我喜歡這件運動衫,就用小狗換了小男孩的運動衫給我,故事就這樣出人意料地結(jié)束了。教參要求完成三步任務。第一步,思考的問題:抓住提示中“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八個字,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思考的問題:你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料到故事的結(jié)局了嗎?思考這個問題,其意義在于增強文章對學生的沖擊力,讓學生從這個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中不僅產(chǎn)生新奇感,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第三步,思考的問題:課文用了不少的筆墨寫了“我”對運動衫的喜愛和購買過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篇課文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用了兩條并行的線索,一明一暗!拔摇辟I運動衫、買鞋是明線,康威先生用小狗換運動衫是暗線,最后結(jié)尾時兩條線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 。教師可引導學生體會這種表達方法的好處。
《一件運動衫》語文教學反思3
《一件運動衫》,是一篇選讀課文,課文通過“我”買運動衫,買鞋及康威老先生用小狗給“我”換運動衫過程的描寫,體現(xiàn)了“我”與康威老先生之間的真誠與友誼,贊美了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平日,我們比較忽略對于課后選讀課文的教學。其實,讀來,這類文章中所蘊含的人文內(nèi)涵更不亞于精讀課文,甚至更接近孩子的的情感,讓他們更樂于接受。所以,本著“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通過此類文章的學習,以此來檢驗平時的教學效果。近而,更近一步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對本課展開了精心的設計。力爭讓孩子們在課堂上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自主學習感悟,給他們充分體會和發(fā)揮的空間。而在鉆研教材的過程中,我覺得課文不僅僅是在贊揚小男孩與老人間的真情,還有媽媽對兒子的疼愛,有售貨員對老人的同情,還有老人對陌生人的幫助之情等這些側(cè)面反映出來的情感因素。所以,這一節(jié)課的外延被無限地放大了,真情也不僅僅限于這兩位主人公,而是感受到更多人與人之間的愛。所以,我在“情”字上做文章,力求達到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育人,用心地設計了一個充滿溫情的“活”的.課堂:
1、運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感人。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學導入牽扯到整節(jié)課的情感輻射,是情感點燃的切入點。所以,在本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我設計播放歌曲《愛的奉獻》,讓學生一邊欣賞一邊跟唱,這樣即創(chuàng)設了一種情感氛圍,又拉近了我和孩子們間的距離。同時,我利用煽情的導語激起學生讀文的興趣和自信,并為本文的感情基調(diào)埋下了伏筆,更為學生們的感悟體會指明了方向。在教學結(jié)束時,我讓學生再一次聆聽《愛的奉獻》,再一次營造氛圍,立足學生的情感,點撥、推動學生的思維層層深入,達到超越文本。在音樂的情境中陶冶和提升感悟。
2、巧設疑問,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課上,我通過問學生:你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料到故事會是這樣的結(jié)局了嗎?來激發(fā)學生的共鳴:這個結(jié)局太出乎意料了。繼而引導:我想不僅是結(jié)局,包括在事情發(fā)生過程中,也有許多出乎我們意料之處。從而引出主線問題: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意想不到?用“——”劃出相關(guān)語句,并談談你的體會。思考這個問題,其意義在于增強文章對學生的沖擊力,讓學生對這些出人意料的地方不僅產(chǎn)生新奇感和探索的欲望,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此問題一出,立即達到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因為學生本身就帶著疑問和好奇。再加上這個問題并沒有將學生僅僅局限于小男孩和老人之間的關(guān)系,而是給了學生們個性感悟的空間,讓他們從各個方面去體會。這樣,也充分地展現(xiàn)了孩子們的自主閱讀和個性化理解。
3、以讀為主,讀中有方。語文教學離不開一個“讀”字,只有充分地讀,入情入境地讀,才會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內(nèi)涵。所以課堂上,我以學生的自讀為主,通過快速輕讀、快速默讀、小組讀、配樂讀、評價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們真正走進文本,感悟文本。同時,在讀的過程中,注重點撥方法,哪些關(guān)鍵詞該重讀,哪些地方該深情讀,相應指導。
4、注重點撥,總結(jié)方法。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要體現(xiàn)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點撥學習方法。如:作者是如何通過抓住小男孩的動作、神態(tài)等來表達他的內(nèi)心情感的。還有課文在布局謀篇上獨具匠心,安排了這么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的結(jié)尾。在最后環(huán)節(jié)我還安排了一系列的延伸活動,如看圖想象二人當時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接著,在這件運動衫上題詞,學生都紛紛匯報自己的感想。從而實現(xiàn)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當然,這節(jié)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有待我日后更加努力去完善。如:課堂上學生的指導朗讀還可以更深入些。最后還可以介紹相應的閱讀鏈接,如:《麥琪的禮物》,從而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一件運動衫》語文教學反思4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與文本自由對話,學生與教材所蘊含的情感激蕩交流,積極踴躍的參與,頻頻碰撞出亮麗的火花,真切地受到愛的感染和教育。課后,不少家長向我反映,孩子在家中多了很多愛的舉動,學會關(guān)心人了。我很欣慰,這就是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吧。
。ㄒ唬┌盐罩行,整體構(gòu)建
本節(jié)課的設計我動了一番腦筋,在設計上,我不是從“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件事去展開,而是直接抓住“愛”這條主線,先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了解了課文的大意,然后用一個詞來說說感受,五年級學生已經(jīng)能夠基本讀懂課文,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溫暖、關(guān)心、幫助、真情”,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閱讀后的感受!澳懿荒苡靡粋字表示?”“愛”,學生在一陣沉默后興奮地回答。愛——這是文章所要表達的最核心的情感,這也是學生在快速閱讀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所得。整個教學就圍繞著“愛”這個中心展開,以“愛”為經(jīng),以文字的解讀為“緯”,去課文中尋找愛,體會愛。
(二)個性閱讀,情感蕩漾
閱讀,是孩子與文本的自由對話,《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文本是主體感悟的語言材料,對文本語言的感悟首先要有讀來完成。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經(jīng)常的訓練。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閱讀、積極思考的`基礎上的。對文本讀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豐富。在教學中,我摒棄了繁瑣的分析,把閱讀的時間和自主權(quán)交給學生。通過讓學生快速閱讀,邊讀邊寫批注、師生減詞對比讀、小組讀、指名讀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觸文本語言,言語實踐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我尊重孩子的閱讀體驗,鼓勵孩子表達不同的感受,對孩子的閱讀體驗給予充分的肯定。正是在這種流淌著個性的語文生活中,學生帶著個性化的體驗,充滿了閱讀后的愉悅,多角度地詮釋了文本的內(nèi)含。學生不僅僅從“我為康威老爺爺放棄自己心愛的運動衫中感受到愛”,從“康威老爺爺用心愛的小狗為我換回運動衫中感受到愛”,他們還從“售貨員很同情康威老爺爺感受到愛”、從“媽媽聽了我說小男孩的運動衫很漂亮,沒一會兒,就給了我三元錢,從沒一會就可以看出,媽媽很疼我”,從“小男孩十分喜歡動物,他用自己心愛的運動衫換了康威老爺爺?shù)男」贰备惺艿搅藧。學生的發(fā)言非常精彩,在這里,學生親近文本,與文本、作者進行“零距離”的心靈對話。用心靈去傾聽心靈,達到心靈相通,情感共鳴,形成獨特的閱讀體驗,情感交融、智慧碰撞,學生的思維被真正激活了,就在學生與教材所蘊含的情感交流中,教師深情地說:“是啊,愛是無處不在的。它在空氣里,會化作一點雨;它在清水里,會變成一條魚;它在草地上,會長成一棵美麗的花;它在人心里,會化作涓涓暖流”。教師這種飽含激情的話語再一次把學生的情感推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ㄈ┳x寫結(jié)合,體驗升華
在最后,我設計了讓學生補充完善愛的小詩,這是一首沒有寫完的詩,而任何一個富有愛心的人都是能夠把這首詩不斷地進行下去的,也正是教學留下的這個空間,更進一步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頻頻閃現(xiàn)智慧的火花,學生感受之獨特、語言之豐富,超出我的想象。尤其是一個孩子說到“愛是一種欺騙”更是讓我驚訝。在創(chuàng)作這首愛的小詩的過程,就是學生把文本的體驗與生活的體驗結(jié)合,他們在生活中尋找愛的足跡。讀寫結(jié)合,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愛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以愛為主題的文章較多,例如:《給予樹》、《三個兒子》、《我不是最弱小的》等等。我認為這樣的設計既能很好的體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又很好的深華了它的人文性。讓我們共同在愛河中徜徉,在愛的懷抱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