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拔苗助長》教案(必備)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拔苗助長》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拔苗助長》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本課15個生字,并學會用生字組詞、擴詞,及用部分詞語造句。
能力目標:
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目標:
學習本課,使學生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夠的,好要有好的措施,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15個生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措施:
1、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讀熟課文。
2、自主合作的形式學習生字。
教學策略:
1、在談話中開始學習,通過聽讀認識本課生字,在小組交流中找出好辦法。
2、識記生字,在各種形式的游戲活動中鞏固生字,激發(fā)學生的識字愿望和樂趣。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自己種過種子嗎?是不是也希望自己的種子快點發(fā)芽長大?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是《拔苗助長》。
2、板書課題《拔苗助長》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生字……
2、同桌讀課文,讀不通的句子,讀準字音。
3、指名讀課文(師生評價)。
4、了解學生認識生字情況。
三、細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教師放課文錄音,學生認真聽。
2、學生模仿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3、指名讀課文,集體評議。
4、小組討論。
(1)那個種地的人為了讓自己的秧苗快快長高,他想了什么辦法?
(2)說說自己種.種子的體會。
5、每組推薦一名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大家評議)。
6、師:這個故事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決不做“拔苗助長”的蠢事。
7、齊讀課文。
四、課堂小結: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
1、學生談收獲。
2、學生自評、互評。
五、布置作業(yè):把課文讀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拔苗助長
拔、苗、助、古、總、終、于、疲
力、盡、累、非、常、枯、死
教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
1、會讀會寫本課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提高理解課文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教育學生決不能“拔苗助長”的蠢事。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書寫7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措施:
1、通過自主合作交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識字、寫字,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寫好字的本領。
2、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愿望及實現(xiàn)愿望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策略:
1、通過讓學生反復讀課文,讓學生理解這個寓言的寓意。
2、采用學生先試寫生字,在小組交流,最后教師糾正的方式,教學生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用具:田字格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認讀生字,集體評議。
2、指名朗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新課
(一)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自由或同桌讀)。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生字,小組合作認讀生字。
2、指名讀、組詞、擴詞用部分詞造句。
3、引導寫字。
(1)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點指導“跑”字。
(3)讓學生書寫練習“跑”字。
(4)學生在田字格本練習寫生字。
(5)展示學習作業(yè)。
四、小結: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說說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拔苗助長
苗、古、總、于、跑、壞、都
《拔苗助長》教案2
教學內(nèi)容:學習以“愿望”為主題的兩篇主體課文和一篇自讀課文,及識字、寫字、造句、聽故事等基礎知識的學習。
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三篇課文,使學生初步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夠的,還要友好的措施;知道為別人奉獻愛的愿望是美好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關心他人的好品質(zhì)。
2.識字29個,寫字15個。
教學重點:理解兩篇主體課文,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理解《拔苗助長》的寓意。
學習方式: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課件、小黑板、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7——8課時。
第一課時 拔苗助長
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寓言《拔苗助長》,使學生知道凡事都不能違背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否則欲速則不達。
2.識字14個,能熟讀課文。
教學重點:識字15個,能熟讀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理解寓意。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放映《拔苗助長》。誰聽過這個故事?給大家講講。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寓言《拔苗助長》。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自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認一認。
2. 互教互學生字。
3. 檢查生字掌握情況。游戲找朋友(一位小朋友舉起拼音卡片,另一位拿出于拼音相對應的生字)
4. 給生字找“鄰居”并讀一讀。
5. 熟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理解寓意。
1. 指名讀課文。
2. 討論:(1)農(nóng)夫嫌自己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為了讓秧苗快快長高,農(nóng)夫是怎樣做 的.?這樣做你覺得怎樣?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種種子的體會:你是不是也希望自己的種子快點長大?你用了那些辦法?
3. 師小結:像農(nóng)夫那樣做是愚不可及的蠢事,他違反實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好心辦了壞事。
4. 引導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還有什么事太急了不行?
四.鞏固復習。
1. 指名讀詞語。
2. 讀課文。
課堂總結: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板書設計: 拔苗助長
拔 苗 助 總 終 于 疲 力 盡 累 非 常 枯 死
拔苗助長 總是 終于 筋疲力盡 累壞 非常 枯死
教學回顧:
《拔苗助長》教案3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寓言故事嗎?聽說過哪些寓言故事?(學生匯報交流)
指導寫“寓”:同學們,“寓言”的“寓”是個生字,和我們學過的“相遇”的“遇”字長的很像,只要把“相遇”的“遇”的走之底換成寶蓋頭。(設計說明:用學過的舊字為基礎進行新字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識記新字更較容易。)請小朋友把手拿出來和老師一起寫,有一個地方容易寫錯。(第10筆和11筆)(寫完“寓言”)
簡介寓言:寓言和童話、記敘文一樣,是一種文學體裁,寓言是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來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完成板書“寓言兩則”“則”在這里是個量詞,“兩則”是指兩篇。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一則寓言故事,板書:“揠苗助長”理解“揠”的意思:小朋友,你知道“揠”的意思嗎?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遇到不懂的字就去查字典,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讀課文,能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字詞,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設計意圖:給學生滲透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的方法)連起來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指導。
1、生字詞語:
(1)出示生字新詞
Sòng jiāo pí
宋國 焦急 筋疲力盡
bó mèn kū
興致勃勃-納悶-枯死
(2)自由讀一讀,如果還沒有把握讀準,可以借助一下拼音。指讀。去掉拼音讀一讀。
提醒:“宋國”的“宋”是平舌音。
(3)指導寫“焦”(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個“隹”字,下面是四點底,寫的時候要注意上面的“隹”要寫得緊湊,下面的四點底要寫得開一些,把上面的“隹”穩(wěn)穩(wěn)托住。)學生在書上描紅。
2、初讀課文。
認識了生字,我們可以讀課文了,首先,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要做到這一點,第一,精神要集中,要眼到、口到、心到;第二,哪一句讀得不流暢就反復練習幾遍。自由讀課文,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理清課文思路。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宋國有個農(nóng)夫,因為(),就把禾苗(),結果禾苗()。
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句式說一說故事內(nèi)容。進行學法指導:同學們,這三句話連起來就是課文主要內(nèi)容,第一句是起因,第二句是經(jīng)過,第三句是結果,我們讀完一篇課文,就要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如果是一件事,在說主要內(nèi)容的時候,就是說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設計意圖: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小學階段應該有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讀完一篇課文,讓學生說一說主要內(nèi)容,學生往往說不清楚,其實,對于概括能力的訓練還是有方法可尋的,像本文寫的就是一件事情,教給孩子說清事情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方法,就是“授之以漁”。)
四、精讀指導。
今天,我們運用“讀一讀、演一演、評一評、說一說”的方法來學習課文。要想演好,就必須讀好,讀出感情,怎樣才能有感情呢?第一要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第二要認真揣摩人物的心理。
1、用這樣的方法讀一讀課文。
2、演一演。(同桌分工,一個讀,一個演,演的同學除了演出農(nóng)夫的神態(tài)、動作以外,還可以發(fā)揮想象,加入一些話語等。)
3、評一評。(評后再請一組學生演一演)
對讀和演的評價。教師相機點撥。(抓住關鍵詞:巴望理解意思,“巴”就是急切、迫切的意思,“巴望”就是十分急切、迫切地希望。天天前天去過了,昨天去過了,今天也來了,明天還要去,沒有一天不去。焦急、筋疲力盡、你有過筋疲力盡的體會嗎?說一說,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興致勃勃、納悶、理解意思,兒子為什么會納悶呢?他聽了父親的話,心里會想什么?)
在學生演的過程中教師完成板書
板書設計意圖:根據(jù)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來設計板書,抓住關鍵詞語,幫助學生能更好的`說這個故事。
4、說一說。(根據(jù)老師的板書說一說這個故事)
五、揭示寓意。
1、當農(nóng)夫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發(fā)現(xiàn)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會怎樣?兒子會對農(nóng)夫說些什么。
2、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小結,揭示出寓意:違反了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會誤了大事!
3、舉例說明:其實我們的身邊也有像《揠苗助長》中農(nóng)夫的例子,你能舉一舉嗎?
六、成語拓展
同學們,中國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寓言,有很多已經(jīng)演變成了成語,像以前學過的狐假虎威、坐井觀天,今天學的揠苗助長,下節(jié)課將要學到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以后會學到的……課件出示: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狐假虎威、坐井觀天、揠苗助長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濫竽充數(shù)
畫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劍(設計意圖:從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過渡到剛學的知識,再到將要學到的知識,不但鞏固了知識,使的舊知更具有系統(tǒng)性,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七、作業(yè)設計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中國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寓言,讓我們動手去找一找、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把學生從可內(nèi)引向課外,努力實踐“大語文”教學觀,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
《拔苗助長》教案4
一、 教學目標
1、學會寓言的生字和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拔苗助長》的寓意,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想。
3、積累詞語,能說出“拔苗助長”的意思。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拔苗助長》的寓意。
2、難點:領悟寓言中所蘊含的道理,并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想。
三、 教法與學法
師:引導教學與朗讀相結合的教學法。
生:讀中感悟,討論、交流相結合。
四、 教學準備
光盤、小黑板
五、 教學過程
。ㄒ唬 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曾經(jīng)學過哪些寓言故事呢?那你知道什么叫寓言嗎?(光盤出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新的寓言,題目叫《拔苗助長》。
2、板書題目。
3、學生齊讀題目。
(二) 質(zhì)疑激趣。
1、師問:拔和助是什么意思?那拔苗助長從字面上來理解呢?教師相機解釋:拔高禾苗,幫助禾苗長高。
2、看了題目之后,你們想從這寓言中知道些什么呢?能不能提出一些不懂的問題呢?
3、學生質(zhì)疑,教師歸納:
、、那個農(nóng)夫為什么要拔高禾苗?
、、他是怎么做的?
、邸⒔Y果怎樣?
、、這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ㄈ 學習課文。
1、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寓言吧?首先請聽課文朗讀。(光盤出示)
2、根據(jù)自學要求進行自學。
3、用小黑板出示要求。
、、認識“焦”和“喘”字并組詞。
②、理解“焦急、自言自語、筋疲力盡”的意思。
、、讀通課文,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
4、小組自學,教師輔導。
5、交流。
、、讀生字。(光盤出示)
、、理解詞意。(光盤出示)
、、詞語游戲。(光盤出示)
④、回答質(zhì)疑中的問題。
a、這個人為什么要拔高禾苗?(板書:巴望)他當時的心情怎樣?可用什么詞來形容?
b、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是用什么方法禾苗長高的呢?(板書:拔苗)這個人認為他自己的方法好嗎?你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力氣總算沒白費……)這個句子怎么讀呢?指句子:“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光盤出示)那么他的力氣是否白費了呢?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結果禾苗枯死了。板書:枯死)
c、在這里我想再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么種田人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呢?”你有什么看法?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最后在全班交流。(光盤出示答案)
d、這寓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光盤出示)
6、拓展延伸: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類似拔苗助長的事例也不少,你能舉例談談嗎?(教師適時點撥)
。ㄋ模 課堂。
。ㄎ澹 布置作業(yè)。
請大家課后去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再去交流交流吧!
《拔苗助長》教案5
一、教材分析:
這則寓言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7主題單元《愿望》的第一課,課文通過種田人拔苗助長的故事,讓學生初步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夠的,還要有好的措施,讓學生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二、學情簡析:
學生對生字和閱讀的有了一定的基礎,有初步的質(zhì)疑問難、參與評價等方面的能力。最近,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小小園》,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生活基礎,使這篇課文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學起來也更能表現(xiàn)和發(fā)展自己學習語文的個性。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字15個,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質(zhì)疑問難及參與評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一步學會與他人合作,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踏實做事、勤于動腦的行為習慣及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zhì)。
四、策略方法:
校本課程《小小種植園》把學生帶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再通過課件拉近學生和種田人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學習語文。
五、課前準備:
1、對“小小種植園”進行整理,做畦,使學生對“種植充滿希望。
2、制作“種田人”及生字的課件。
3、做識字游戲用的小黑板。
4、認字卡片,小組評價卡。
六、教學設計開展過程:
。ㄒ唬┙Y合生活實際,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再過幾天,我們就去我們的“小小種植園”里種莊稼了!
師:你們希望我們的莊稼長得怎么樣?
生結合《小小種植園》課程說說自己的愿望。
師:大家的愿望真好。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他也有一個美好的愿望,你們想不想見見他?
。ǔ鍪菊n件——一位種田人:小朋友,你們好,很高興能認識大家。我是一位種田人,這些就是我的禾苗。我多么希望這些禾苗能長得快一些呀,嗯,我一定要想辦法幫它們長高。)
評析: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相等,設計者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再現(xiàn)生活的真實,喚起學生生活積累的相似體驗。
。ǘ┳x課文,感知課文大意,初步識字。
師:種田人的愿望是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長高)
師:種田人想了什么辦法幫禾苗長高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拔苗助長》(板書:拔苗助長)
師:你怎樣記住這三個字?(拔、苗、助)
學生根據(jù)偏旁的表義功能說說自己是如何記住這三個字的。
師表揚學生,請學生和老師一起看課文。
師范讀課文,生用鉛筆在不認識的字上做一個記號。
學生聽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課文(如自由讀、默讀、齊讀),并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學生讀好后在全班同學面前讀課文或讀一句自己喜歡的話,其他同學及時給予鼓勵性評價。
師:你們讀得都很棒,現(xiàn)在你們知道種田人是怎樣幫禾苗長高了嗎?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拔苗、枯死)
師:種田人這樣是對還是錯?你覺得他錯在哪里?
師: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生從為禾苗澆水、除草、施肥、捉蟲等方面談自己的想法。
師:大家的主意都很好,你們聽,種田人在說什么?
。ㄕn件:種田人:小朋友,你們真聰明,謝謝你們給我想了那么多好辦法,用你們的辦法,我相信禾苗一定會長得又高又快又壯,我也相信你們也一定會把這節(jié)課的生字認會的,為了表示感謝,我有一些禮物,送給聰明的小朋友們。再見!)
評析: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設計者不用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做深刻的'講解,讓學生在閱讀中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明白寓言所要表達的淺顯道理。
。ㄈ┳R字
師:種田人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禮物,(出示紙做的禾苗)。按照種田人的愿望,我要把禾苗送給聰明的小朋友,哪個組都認識了本課的生字,就送給哪個組一棵。
師:快快行動吧!
生在小組內(nèi)認字。
(學生自學生字,并填好小組評價卡。)
師:哪個小組有解決不了的生字?
小組長舉出難認的字后全班共同解決。(師將學生舉出的難認字的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師: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我們的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小組認讀。同時進行評價。
2、游戲:找字。同時進行評價。
評析:識字教學往往是枯燥的,設計者采用學生自學、游戲識字、小組評價的方法,讓學生在比賽中學,在快樂中學,在評價中學,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作業(yè)
師: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真不錯,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生:好!
師:請各小組長領回種田人送給你們的禮物!
。ǚ乓魳罚M長領回禮物——禾苗。)
七、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使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不應過分強調(diào)評價的甄別功能。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更渴望聽到表揚話,因此課堂對學生的評價,也以表揚鼓勵為主。上,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能讓生活走進課堂將使學生學習語文事半功倍,本節(jié)課在這兩方面都有明顯地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高漲,愿學、樂學。
對于小學生,我們不能對他們講深奧的道理,只能引導學生去理解做事不能太急,否則可能好心辦了壞事,要想好以后再去做。
總評:
1、設計者重組了教材,運用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較好地引導學生理解寓意深刻的,有效地導學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2、教師對寓言所表達的寓意,不對學生做過深刻地講解,旨在通過讀故事,使學生明白淺顯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踏實做事、關心他人等良好品質(zhì)。
3、識字教學中設計者以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使學生在輕松快樂中識字。
4、設計者在本節(jié)課中還力爭體現(xiàn)新型的師生關系,有生生交流、生生評議、師生交流、師生評議,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對話。
《拔苗助長》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故事情境的變化,大膽想象,并能積極講述,初步理解成語故事所闡明的寓意
2.能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和音樂中帶有特定感情色彩的詞語創(chuàng)編動作,并能符合音樂節(jié)奏,注意力集中,投入的進行表演。
3.充分享受表演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事先給幼兒講述《拔苗助長》的故事。
2、錄音機,磁帶。
3、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1、按順序出示圖片,感知理解講述的對象。
。1)出示圖片一“圖片上有誰?他準備去干什么?
。2)運用“聯(lián)想,猜測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老公公的表情和動作。
出示圖片二“老公公怎么了?他為什么發(fā)愁呢?如果你是老公公你會怎樣做呢?”
出示圖片四“發(fā)生了什么事?禾苗為什么會枯死呢?請你來猜一猜。(猜測第三幅圖片,鼓勵幼兒分析并互相交流)
。3)理解圖片三,思考,判斷主人公的行為。
出示圖片四“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你覺得老公公這樣做好嗎?為什么?
2,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自由結伴講述
3,請個別幼兒上來講故事。
4,了解故事的名稱及所闡明的道理。
“誰知道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5依據(jù)音樂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情節(jié)。
。1)故事《拔苗助長》藏在一段音樂中,請你們仔細聽一聽,想一想這個故事。喚起幼兒對故事的回憶。引導幼兒傾聽音樂。
。2)教師幫助幼兒找出音樂中帶有特定感情色彩的詞“恩”“哈哈哈”“啊”。
。3)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編“恩”“哈哈哈”“啊”。等處的表情和動作。
“老公公為什么要”恩“呢?你們來做做他觀察禾苗時的表情和動作!
“老公公為什么要哈哈哈哈?”
“老公公和老婆婆為什么要“啊”?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可以用怎樣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現(xiàn)他們驚呆的樣子?”
。4)引導幼兒再聽一便音樂,其間在“恩”“哈哈哈”“啊”處用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進行表演。
6依據(jù)故事發(fā)展順序創(chuàng)編動作。
(1)啟發(fā)幼兒順著故事線索,說說在這段音樂中還聽出老公公在干些什么。
。2)教師提供語言線索,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與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相匹配的動作。
A、老公公興沖沖地走在長長的`田埂上,他打算去看看禾苗生長的情況。
B、禾苗在田埂里隨風搖擺。
C、恩?老公公怎么了?團團轉的動作可以怎么做?
D、哈哈哈哈,老公公想出了什么好辦法了?
E、好不容易把苗兒拔高了,真累要!這時侯老公公會做些什么呢?
F、老公公急忙回到家找來老婆婆,讓她來看拔高的禾苗,結果發(fā)生了什么事?
。3)幼兒根據(jù)語言線索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根據(jù)情況適當?shù)奶峁⿲W習的榜樣,讓幼兒比較,模仿。
7在音樂的感染下大膽表演。
幼兒根據(jù)語言線索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教師根據(jù)情況適當?shù)奶峁⿲W習的榜樣,讓幼兒比較,模仿。
。1)幼兒邊聽音樂邊用動作完整表演。
。2)提供更大空間讓幼兒完整表演第二遍,并要求幼兒在間奏處找個同伴扮演“老婆婆”,做快跑的動作。
(3)幼兒分組表演,相互學習欣賞,評價。
(4)老公公本來是希望禾苗快快長高。為什么他把禾苗拔高后,禾苗反而枯萎了呢?(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是行不通的)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拔苗助長》教案7
一、設計意圖
依據(jù)《綱要》語言領域內(nèi)容與要求第4條: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幼兒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第6條: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以及第2條、第7條,達到目標中的.第2條、第4條、第5條。
二、教玩具制作
布偶農(nóng)夫一個,圖片四張。
三、課題設計
(一)、出示布偶農(nóng)夫,引出課題。
(二)、講述寓言(利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三)、幼兒觀看操作卡(二十九),自己講故事。
四、引導幼兒討論
農(nóng)夫為什么會這么做?你想對急性子的人說一句什么話呢?
五、教師小結寓言的寓意
《拔苗助長》教案8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寓言《拔苗助長》,使學生知道凡事都不能違背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否則欲速則不達。
識字14個,能熟讀課文。
教學重點:識字15個,能熟讀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理解寓意。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課件放映《拔苗助長》。誰聽過這個故事?給大家講講。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寓言《拔苗助長》。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a) 自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認一認。
b) 互教互學生字。
c) 檢查生字掌握情況。游戲找朋友(一位小朋友舉起拼音卡片,另一位拿出于拼音相對應的生字)
d) 給生字找“鄰居”并讀一讀。
e) 熟讀課文
三、 再讀課文,理解寓意。
a) 指名讀課文。
b) 討論:(1)農(nóng)夫嫌自己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為了讓秧苗快快長高,農(nóng)夫是怎樣做的?這樣做你覺得怎樣?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種.種子的體會:你是不是也希望自己的種子快點長大?你用了那些辦法?
c) 師小結:像農(nóng)夫那樣做是愚不可及的蠢事,他違反實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好心辦了壞事。
d) 引導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還有什么事太急了不行?
四、 鞏固復習。
a) 指名讀詞語。
b) 讀課文。
課堂總結: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板書設計: 拔苗助長
拔 苗 助 總 終 于 疲 力 盡 累 非 常 枯 死
拔苗助長 總是 終于 筋疲力盡 累壞 非常 枯死
教學回顧:
第二課時 拔苗助長
教學目標: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指名讀課文。
讀詞語。
拔苗助長 總是 終于 筋疲力盡 累壞 非常 枯死
二、 學習寫字
出示生字:苗 總 于 法 跑 壞 都
齊讀生字。
認識“足字旁”
討論這些字的'結構、筆順。
師指導:“法、 跑、總”。
法: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筆順,共八筆,不要寫成7筆。
總:師先示范,學生描紅。
跑:用紅筆標出第七筆,然后請學生說一說為什么描成紅色?
其余的字學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練習寫。
評比:寫得好的獎勵小紅花。
三.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寫了7個字,寫時一定要注意“法”字共8筆和“跑”字的第七筆是提。
教學回顧:
板書設計:
拔苗助長
苗 總 于 法 跑 壞 都
《拔苗助長》教案9
活動準備
幼兒了解、熟悉《拔苗助長》的故事,錄制好同名樂曲。
活動目標
初步學習自主創(chuàng)編“拔苗助長”的律動,并隨音樂形象和緒按節(jié)拍、較投入地進行表演。
學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和特定音樂形象創(chuàng)編、記憶動作順序在活動過程中,充分享受在和諧空間中表演故事情節(jié)帶來的樂趣。
活動過程
1、依據(jù)線索回憶故事情節(jié)。
教師:有個故事藏在一段音樂中,你仔細地聽,是個什么故事?
。1)引導幼兒仔細聽音樂喚起幼兒對故事的回憶。
幼兒1:我聽到音樂中有“啊一”。
幼兒2:好像聽到農(nóng)夫爺爺“哈哈哈哈”笑的聲音。
幼兒3:我聽出來了,是拔苗助長的故事。
。2)教師幫助幼兒找出音樂中帶有特定感情色彩的詞“嗯”“哈哈哈哈”“啊”。
(3)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編“嗯”“哈哈哈哈”“啊”等處的動作和表情。
教師:①老公公為什么要“嗯”呢?你們來做做他觀察禾苗時的表情和動作。幼兒用各種動作姿態(tài)表現(xiàn)老公公看禾苗的動作,看看近處的`禾苗,前后左右都看看。
教師:②老公公為什么要“哈哈哈哈”?
、劾瞎屠掀牌艦槭裁磿鞍 ?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可以用怎樣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現(xiàn)他們驚呆的樣子?(幼兒用個性化的動作來表現(xiàn)。)
。4)引導幼兒再聽一遍音樂,其間在“嗯”“哈哈哈哈”“啊”處用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進行表演。
2、依據(jù)故事發(fā)展順序創(chuàng)編動作。
(1)啟發(fā)幼兒順著故事線索,說說在這段音樂中還聽出老公公在干些什么。
幼兒1:老公公走在路上。
幼兒2:老公公在拔苗。
幼兒3:我覺得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幼兒4:他拔了許多苗,在擦汗,很累的樣子。
(2)教師提供語言線索,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與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相匹配的動作。
、倮瞎d沖沖地走在長長的田埂上,他打算去看看禾苗的生長情況。
、诤堂缭谔镆袄镫S風搖擺。
、坂牛坷瞎趺戳?團團轉的動作可以怎么演?
④哈哈哈哈,老公公想出了什么好辦法了?(他小心翼翼地拔起苗來。)
、莺貌蝗菀装衙鐑喊胃吡耍胬郯!這時老公公會怎么做?
、蘩瞎泵丶医衼砝掀牌牛屗齺砜窗胃叩纳耸裁词?
(3)幼兒根據(jù)語言線索自由創(chuàng)編,教師根據(jù)情況做出榜樣。讓幼兒比較、模仿。
3、在音樂的感染下大膽表演。
。1)幼兒聽著音樂用動作完整地表演。
。2)提供更大空間讓幼兒完整表演第二遍,并要到處找個同伴扮“老婆婆”,做快跑的動作。
。3)教師唱譜,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禾苗枯萎的造型動作觀察學習。
。4)幼兒分組表演,相互欣賞、學習、評價。
老公公本來是希望禾苗快快長高,為什么禾苗反而不長(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是行不通的。)
課題生成
一天,小小故事會上一個孩子到前面講起了“拔苗助長”的事,結果引起了多數(shù)幼兒的呼應,都說聽過了。有爸爸媽媽給的,有爺爺奶奶給講的,也有從成語故事書上看到過的。這則我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成語故事,確實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都知道它,它包含較為深刻的哲理,不失為幼兒德育的好教材。能否將寓意深刻故事作為活動內(nèi)容,讓年齡小的孩子了解它、接納它,運用多通參與理論將故事改編成韻律活動,讓孩子自發(fā)地投入到聽、說、a做、演的活動中來,從而生成本課題。
《拔苗助長》教案10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故事情境的變化,大膽想象,積極講述。
2、通過欣賞動畫、同伴間的交流與猜測,初步理解成語故事所闡述的寓意。
3、能傾聽他人的談話,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拔苗助長》的動畫和字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如果你有一顆種子,種下后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為了讓它快快長大,你會用什么辦法?古時候有個農(nóng)民他也想讓他種的秧苗快快長大,你想知道他用了什么辦法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成語故事:“拔苗助長”。出示字樣
2、欣賞故事第一段
提問:①故事中有誰?他在干什么?
、诜N田的人怎么了,他為什么發(fā)愁?如果你是種田的'人,你會怎么做?
3、欣賞故事第二段
、偬釂枺含F(xiàn)在種田的人又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秧苗為什么會枯死呢?請你猜一猜。
、诰烤拱l(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再來看一看。
4、欣賞故事第三段
、俜N田的人是怎樣讓秧苗長大的?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嗎?
、诜N田的人對他想出的辦法滿意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你能說說他的話嗎?他會帶著怎樣的心情講這些話?你能給大家表演一下嗎?
5、完整欣賞故事
①種田的人因為拔厄秧苗,使秧苗枯死了,你想對他說什么?
、谀阒郎钪羞有什么事太急了也不行?
《拔苗助長》教案11
一、游戲綜述
寓言是含有諷喻和教育意義的故事,往往用精練的語言表現(xiàn)豐富的內(nèi)容,并闡述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兒童劇《拔苗助長》正是由同名寓言故事改編而成。這一經(jīng)典的寓言故事包含著較為深刻的哲理,能否將寓意深刻的故事作為兒童劇表演游戲的內(nèi)容,讓年齡小的孩子了解它、接納它呢?為此,教師嘗試將故事與韻律活動相結合,促使幼兒自發(fā)地投入到看、聽、想、說、演中來。此外,原故事中人物角色、對話、情節(jié)都十分簡潔,這是寓言的典型特征,但不利于幼兒理解及表現(xiàn)角色,教師對這些方面都進行了修改。改編后的故事既增加了角色,又豐富了情節(jié),簡潔的語言還能有效地體現(xiàn)戲劇沖突!虼耍變簠⑴c兒童劇表演,不僅能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技能、表演技能,還能很好地學習怎樣生活和怎樣做人。
二、游戲網(wǎng)絡
三、游戲準備
(一)經(jīng)驗準備
1.學習成語故事《拔苗助長》,初步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
2.創(chuàng)編故事《拔苗助長》,豐富故事內(nèi)容。
3.開展韻律活動“秧苗舞”、“農(nóng)夫耕地”,為豐富劇情做準備。
4.通過科學活動“稻子的生長”,幫助幼兒了解稻子的生長過程及植物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
5.通過多種形式的社會活動,幫助幼兒了解“什么是舞臺劇表演”。
(二)游戲資源
1.創(chuàng)設場景,準備道具。
(1)場景:村莊、田地。
(2)道具:紙制的大尺子,紙制的太陽,用銀色亮紙做的雨絲,農(nóng)夫、智者、秧苗、陽光、雨露、微風等角色的服裝。
2.選配音樂。
(1)《秧苗舞>所用音樂是舞蹈《小綠芽》音樂片段(歡快地):用于第二場眾農(nóng)夫?qū)ⅰ把砻纭币豢靡豢玫夭宓降乩锶ァ?/p>
(2)音樂《水族館》:表現(xiàn)秧苗被拔起后變蔫了的樣子,用于第二場秧苗從原來有精神微笑的表情變得越來越?jīng)]精神,表情也越來越痛苦,最后終于耷拉著躺了下來。
(3)沉重、緩慢的音樂:用于第三場農(nóng)夫想把蔫了的秧苗扶起的場景。
(三)家庭與社區(qū)
1.家長與幼兒一起尋找稻子生長的資料,幫助幼兒了解相關知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2.為幼兒的表演提供廢舊的材料和道具。
3.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在家中務角色進行表演。
四、游戲提示
1、這個故事情節(jié)簡單,因此教師指導的重點是在開始的活動中讓幼兒聯(lián)想和猜測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變化,給予幼兒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機會,然后根據(jù)這一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拓展想象,創(chuàng)編有趣的情節(jié),最后共同尋求故事的發(fā)展。在講述過程中,教師以幾句引導性的問話為幼兒提供了更多講述的機會,同時采用自由結伴講述的方式,也讓每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使他們說的愿望得到滿足和鼓勵。如教師提問:“你是怎樣發(fā)愁、著急、高興的呢?”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相應的動作,進一步理解人物的情緒變化,同時為音樂活動中的“秧苗舞”打下基礎。
2、表演兒童劇的難點在于用肢體動作、面部表情來豐富文字性的語言。在表演活礦動中,教師將不同幼兒的表演展示在同伴面前,通過直觀比較,讓幼兒自己尋找最好的表現(xiàn)方式,而被同伴認可的幼兒會將更多精力投放到創(chuàng)編個性化的動作上去。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表演的氛圍中用心、用眼睛、用嘴巴、用手、用腳,跟隨劇本的情節(jié)發(fā)展,隨著音樂的旋律內(nèi)化著自己的理解,幼兒在音樂的刺激下產(chǎn)生表現(xiàn)的激情,此時他們真正通過兒童劇表演這個平臺,在游戲中唱、跳、笑、玩,體驗表演的樂趣,提高藝術素養(yǎng),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
3、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始終都是支持者、引導者和鼓勵者。首先,教師采取簡潔、開放和啟發(fā)性的提問,幫助幼兒創(chuàng)編與故事情節(jié)相匹配的動作。其次,在幼兒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語言和體態(tài)進行暗示性的幫助,與幼兒共同享受快樂。最后,提示幼兒在每段學習的基礎上完整地表演,并逐漸加深難度,分角色表演,讓幼兒通過表演深入理解故事的道理。
4、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我們開展了以下活動:①科學活動“好吃的米飯”,讓幼兒對生活中的糧食有更多的認識。②音樂活動“秧苗舞”,幼兒通過舞蹈可以感受到秧苗的成長需要付出很多勞動。③學習古詩《憫農(nóng)》,了解盤中餐的來之不易。④社會活動“愛惜糧食”,針對現(xiàn)在的孩子農(nóng)食不缺,常常這個不吃那個不要的狀況,啟發(fā)幼兒深刻地感受到,比起世界上許多溫飽都解決不了的地方的孩子,自己是多么幸福。
五、游戲小故事
什么是夸張
“小宇,臉上的表情,還有你做的動作都要再夸張一些!薄翱鋸?”小宇和眾幼兒大眼瞪小眼地看著我,看著他們充滿疑惑的眼神,我就指手畫腳地示范起來:“看!眾農(nóng)夫發(fā)現(xiàn)地里的秧苗一夜之間都死了,他們是什么樣的心情?”孩子們說:“吃驚,不敢相信。”我說:“對呀,他們怎么也不敢相信秧苗一夜之間竟然都死了,他們臉上的表情會是怎么樣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張得大大的!薄澳撬麄兊氖趾屯葧鞘裁礃拥?”這下,孩子們的建議就更多了,什么動作造型都有,手臂大大伸展開的,一條腿跨得很遠的……各種各樣的動作都出來了。我又問孩子們:“這些幅度很大的表情和動作,在日常生活中你們會做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不會!”我說:“對了,這就叫做夸張的表演,明白了嗎?” 看到孩子們對我含笑點頭,我也會心地笑了。
“我是女生”
今天排練兒童劇時,原先扮演宋大這個主要角色的孩子因為家里有事,一段時間都不會來,這可怎么辦?如果由老師來代替宋大讀臺詞,就失去了我們想讓孩子得到更多鍛煉的韌衷,而且這期間還有對外演出呢,到時候總不能也是老師說臺詞吧!
因為班上所有的孩子對臺詞都很熟悉,于是有孩子提議,讓其他小朋友代替缺席的宋大,這個提議獲得了大家的認可,可是選誰呢?大家共同推選了說宋大臺詞最流利、表情最豐富的`沁沁。沁沁一開始愿意演宋大,可是當發(fā)現(xiàn)要讓她穿宋大的服裝時,皺皺眉頭說:“我不想穿男生的衣服,我是女生!贝蠹乙宦,沒了主意,這時有個孩子插嘴說:“是游戲,是假裝的,演完了你還是女生,可以繼續(xù)穿你漂亮的衣服!蔽铱辞咔叩纳裆兴徍,知道她是不喜歡這個角色的服裝,并不是不想演這個角色,于是就附和道:“對呀,小朋友們因為喜歡你的表演,所以才推舉你來演這個角色,說明你演得真的很棒,而且,在我們學過的京劇里,就有許多女的演男的角色!鼻咔呗犖疫@么一說,露出不相信的神色說:“是嗎?”我說:“真的呀,改天老師把她們扮演的角色照片拿來給你看!甭犖疫@么一說,沁沁愿意接受這個角色了。當我第二天把從網(wǎng)上找的照片拿給她看時,雖然沁沁沒有說什么,但是我從之后的排練中看出來,小姑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農(nóng)夫的角色中了。
附劇本《拔苗助長》
人物:宋大、趙二、張三、李四、孫五、智者、禾苗、陽光、雨露、微風以及旁白。
第一場
[場景:村莊。趙二、張三、李四、孫五無所事事地曬著太陽,聊著天。
宋 大 (興奮地跑上臺來,大聲壤嚷)哎,你們知道么,隔壁村子的人去年收了好多稻子。他們啊,現(xiàn)在天天有白米飯吃呢!
眾人一聽,都露出很羨慕的神情,立刻湊到宋大的面前。
眾 人 這是真的嗎?
趙二我吃山芋、南瓜可是吃夠了,真想吃到,香噴噴的白米飯啊!
眾 人 (伸出舌頭舔舔嘴唇,垂涎三尺的樣子)是啊,是啊,真想吃到香噴噴的米飯。
李 四 他們能種出稻子來,我們?yōu)槭裁床荒苣兀?/p>
孫 五 對啊,對啊,我們?yōu)槭裁床荒苣兀?/p>
[一位智者走過,眾人忙圍過去。
眾 人 哎,聰明的人,我們可以自己種稻子嗎?
智 者 現(xiàn)在是春天,正是栽種的好時候,你們當然可以自己去買秧苗,自己種稻子啰。
眾 人 (跳起來)太好了!說干就干,我們現(xiàn)在就去![眾人高高興興地簇擁著智者邊聊邊下。
第二場
[田地里,眾人忙著將剛買到的秧苗插到田里去。(配合詼諧有趣、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 以律動的形式表現(xiàn)這一勞動場面)田野里,大片大片的秧苗沐浴著陽光雨露,茁壯成長,一派勃勃生機,音樂聲中農(nóng)夫上場,小綠苗跳《秧苗舞》。
[太陽下,眾農(nóng)夫邊干邊擦汗,但他們想著很快就會有的白米飯,都表現(xiàn)得很高興。
宋 大 太陽這么好,汗出得這么多,你們都很累了吧?
趙 二 想到能吃上香噴噴的白米飯,我就渾身是勁。
張 三 我已經(jīng)專門買了個新碗,就等著盛白米飯呢!
李 四 我們還是趕快拔草吧,要不然耽誤了秧苗的生長多不好!
孫 五 是啊,想到白米飯我就一點也不累了。
[下大雨的時候,沒有地方可躲避,眾人只好冒著雨在田間拔草,雨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但他們想著很快夢想就會成真,還是表現(xiàn)得很高興。
宋 大 雨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回去吧!
趙 二 可是地里的草還沒拔完呢!
張 三 對啊,隔壁村子的人說,要想秧苗長得好,就必須把這些雜草拔掉。
李 四 是啊,這點雨算什么,正好我還嫌熱呢!
孫 五 對,這些雜草不拔掉,我們就不回去。
[雨漸漸停了,農(nóng)夫們忙完拔草又忙澆水,忙完澆水又忙捉蟲,忙完捉蟲又忙施肥……這一切都忙完后,眾人坐在田埂上休息。宋大拿出一把長長的尺子,趴在秧苗旁橫量豎量。
趙 二 宋大,你趴在那兒干什么。
[宋大重重地嘆了口氣,跌坐在地。
眾 人 哎……怎么坐到地上去啦?
宋 大 我急呀,你們看看這地里的秧苗,我們天天給它們拔草、澆水、捉蟲、施肥,累得我們腰都直不起來了?墒悄銈兦,隔壁村子的人教給我們的方法都用過了,秧苗還是秧苗,什么變化都沒有。
張 三 不會吧,我看秧苗都長得挺好啊,綠油油的!看得我心里真高興。想著等到秋天就能收到黃澄澄的稻子,然后就能吃到香噴噴的白米飯,我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李四、孫五 是啊、是啊,我們的口水也要流下來了,真希望早點吃到那香噴噴的白米飯啊。ㄗ鲥谙霠睿
宋 大 白米飯,你們想得美哦!
趙二、張三、李四、孫五 怎么了,秧苗出什么問題了嗎?
宋 大 出問題了,而且出的是大問題,你們看看這些秧苗,我們都種下去這么久了,可就是不見它們長高,我?guī)滋烨傲康囊彩沁@么多。(邊說邊高高地舉起尺子)你們說說看,我們到什么時候才能收到稻子?更別提你們香噴噴的白米飯了。
[眾人一聽此話,大驚失色,定格一會兒——眼珠子在眼睛里轉幾圈。然后,眾人開始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眾 人 (嘴里念叨著)怎么辦,怎么辦呢?
宋 大 (自言自語地)秧苗呀,你們知道我們每天種地有多辛苦嗎?為什么你們一點都不為我們想想,快快長高呢?快長高,快長高……
[他一邊念叨,一邊順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線頭,線頭沒拔斷,卻出來了一大截。宋大望著線頭出神,突然,他的腦子里蹦出一個主意。
宋 大 對呀,我原來怎么沒想到,就這么辦!
宋 大 (一躍而起)過來,過來,我有好主意了。
眾 人 人什么好主意?說來聽聽。
[宋大神秘地叫眾人把頭湊過來,凡人圍成一個圈。宋大輕輕地在眾人的耳邊耳語了一陣。眾人聽完后,仰頭大笑。
眾 人 好,好主意!這樣我們就能比鄰村那些傻瓜要早收到稻子了。宋大你真是了不起,能想出這么絕妙的主意。
宋 大 既然我們都想早點收到稻子,那就趕快干吧!
眾 人 好,說干就干。
[音樂響起,眾人開始忙碌地拔秧苗,小朋友扮演的秧苗隨著他們的動作,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一陣忙碌過后,眾人累得滿頭大汗。一名智者過來,看見他們在起勁地拔秧苗,眉頭皺了起來。
智 者 你們這是在干什么?
宋 大 你沒看見么,我們正在讓秧苗快快長高啊!
智 者 你們這樣把秧苗拔起來,就是幫它們長高嗎?
眾 人 你看,秧苗不是已經(jīng)比原來高許多了嗎?
智 者 你們會后悔的!
趙 二 后悔,怎么會后悔呢?秧苗一下子能長這么高,我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眾 人 就是,就是,別在這兒搗亂,妨礙我們干活了。
張 三 你是不是也種了秧苗?你肯定是眼紅我們的秧苗比你的長得高,長得好,故意這么說的吧!
眾 人 對啊,你是故意這么說的吧!
李 四 走開,走開,別耽誤我們干活。
眾 人 走開,走開,別耽誤我們干活!
[智者只得無可奈何地搖著頭走開了。
宋 大 這種人,看我們的秧苗長高了就難受。
趙 二 這種人,看我們快有白米飯吃了就來搗亂。
[眾人邊嘟噥著邊走下臺。
[《水族館》音樂中,秧苗從原來有精神的微笑表情變得越來越?jīng)]精神.表情也越來越痛苦,最后終于耷拉著腦袋躺了下來——臉上的表情變得愁眉苦臉,“秧苗”一排一排地倒下了。
第三場
[場景:田地里。又一天早上,雞叫三遍后,眾人大清早就高高興興地趕到了地里,當他們來到田邊,所有人都呆若木雞。
趙二、張三、李四、孫五 (抖著手指問宋大)這……這是怎么回事?
宋 大 (心痛的表情)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悲壯的、沉重的音樂聲中,眾人連忙到地里,扶扶這棵秧苗,拽拽那棵秧苗,但他們的手一松,秧苗又倒了下去。一陣徒勞無功的忙碌后,眾人泄氣地坐到了地上。
宋 大 到底是誰害死了我們的秧苗,要是讓我知道是誰,絕饒不了他。
張 三 這下吃不到白米飯了,我的新碗也白買了。
趙 二 不能放過這個害死我們秧苗的家伙。
李 四 你們說,會不會是昨天勸我們不要拔秧苗的家伙?
眾 人 (七嘴八舌)對,可能是他,一定是他!他嫉妒我們的秧苗比他的長得好,夜里來把我們的秧苗弄死了。找他去!好,我們找他去!
[眾人正嚷嚷著,智者迎面上來。
眾人看,他在那兒,快抓住他。
[眾人揪住智者。
智 者 不要急,不要急,發(fā)生什么事了?
眾 人 你害死了我們的秧苗,還問我們發(fā)生了什么事,真是太過分了。你賠我們的秧苗,要不然就對你不客氣了。
智 者 我哪有害過你們的秧苗?
宋 大 你看看。ㄟ呎f邊拽著智者看田里的秧苗)一定是你看我們的秧苗長得好,晚上偷偷來把它們都弄死了。
智 者 (無奈地搖搖頭)我怎么可能做出這種事呢?我知道你們的秧苗是怎么死的。
趙 二 (迫不及待地)你知道?快說給我們聽聽。
智 者 昨天,我就讓你們不要拔秧苗,你們不聽。你們知道么,自然界萬物的生長,都有自己的客觀規(guī)律,我們不能強行改變這些規(guī)律,只有遵循規(guī)律去辦事才能取得成功。你們不懂得這個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讓莊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長高,結果落得一個相反的下場。
[眾人啞口無言地跌坐在地上。
《拔苗助長》教案12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認識、會寫“焦、喘”2個生字,正確讀寫“焦急、喘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復述寓言故事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二、重點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言的意思。
2、難點:領悟寓言中所含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課之前,我們先看幾幅圖畫,看圖上畫的是什么故事?
播放課件:坐井觀天、狐假虎威、對牛彈琴、掩耳盜鈴、鷸蚌相爭、拔苗助長
提問:這寫都是些什么故事?(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多媒體出示:什么是寓言故事?)
板書課題:拔苗助長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想不想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呢?請翻到書本91頁。播放課件:課文范讀。聽完后自己再把這篇課文讀一讀。提出讀書要求:
1、拼讀生字,并在文中畫出生字,讀準帶有生字的詞語。
2、把課文讀通順,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讀課文。
師:我們先和生字詞打個招呼,誰愿意來做小老師,領我們大家來讀一讀。課件出示詞語。
請學生帶讀。
出示卡片:焦急,請同學讀一讀。誰知道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著急)課件出示:焦
這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寫這個字是我們應該注意什么?點名回答。
學生在紙上書寫“焦”字。
三、精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找一找“焦急”這個詞語在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學生讀第一自然段:你們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這個農(nóng)夫很焦急。(學生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
。ㄌ焯烊タ、焦急、轉來轉去、自言自語)
1、指名學生讀第一句:體會焦急的語氣。
2、第二句:禾苗真的一點也沒有長嗎?為什么農(nóng)夫感覺不到禾苗在長高?禾苗是真的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嗎?(禾苗實際是長高了)
從哪個詞看出來的?(“好像”一詞就說明禾苗是在不斷生長,只不過速度不像這個人想象的那么快,因為兩三天是看不出來的)
那個人為什么會認為“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呢?(因為禾苗生長的速度很慢,兩三天是不會有多大變化的,而這個人不懂得植物生長的規(guī)律,所以就認為禾苗一點兒沒長,于是就很著急地想辦法幫它們長高)
指名學生讀第二句,體會焦急的語氣。
3、“轉來轉去”,從他的動作我們也可以感覺到他的焦急。
指名讀第三句,把焦急的感覺讀出來。
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注意把焦急的感覺讀出來。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農(nóng)夫一直在焦急的等呀等,但是禾苗好像一點都沒有長高,于是他決定要幫助禾苗長,你們想一想如果按照常理農(nóng)民伯伯都會采用什么辦法來幫助禾苗生長?
指生回答。(合理地澆水施肥、捉蟲除草、松土等)
師:那我們這篇寓言中的農(nóng)夫又是采用了什么辦法來讓禾苗生長呢?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誰來讀一讀。指名讀。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農(nóng)夫用的是什么方法?指名回答。(拔禾苗-------拔苗助長)
這段中(第二自然段)的哪個詞最能表現(xiàn)出農(nóng)民心情非常著急?(急忙)拔苗之后,農(nóng)民心情有什么變化?
多媒體出示句子:他筋疲力盡地回到家里,一邊喘氣一邊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種田人一直忙到太陽落山,所以他累得――(引導學生說出“筋疲力盡”這個詞語并理解“筋疲力盡”)
。ㄈ、學習第三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這篇課文中我們還要學習一個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生字“喘”,注意這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點名回答)。
學生在紙上書寫“喘”字。
出示詞語“喘氣”,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急促的呼吸)
找一找“喘氣”這個詞語在課文的什么地方。這個農(nóng)夫為什么會喘氣?師:這個農(nóng)夫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直忙到太陽落山,課文用了一個什么詞來形容他此刻的狀態(tài)。(筋疲力盡)
師:“筋疲力盡”是什么意思,誰能通過動作來把這個詞語表現(xiàn)出來。指生表演。(喘氣、擦汗、趴地等)
師:他回到家里,一邊喘氣一邊說,誰來讀讀他的話?指名朗讀。
師:他說的這句話有一個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出示卡片:“沒白費”,想一想,“沒白費”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用其他的說法。(白花、白用、白使、浪費等)
課件出示:力氣總算沒
,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師:農(nóng)夫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是怎樣的.心情?
課件出示:他筋疲力盡地回到家里,一邊喘氣一邊
地說。(高興、開心;樂呵呵、笑瞇瞇、美滋滋;興高采烈、樂不可支)
。ㄋ模、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這個農(nóng)夫的辦法到底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結果如何?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學生讀。
師:禾苗都枯死了,但他之前還認為自己的力氣沒白費,其實他的力氣全都白費了,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你們知道嗎?
請你寫一寫,出示課件:
他的兒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他一邊一邊地說:“”。
如果你是他的兒子或女兒,你會怎么和你的爸爸說,把這個禾苗枯死的原因告訴你的爸爸。
學生自由寫一寫,教師巡視。指名回答。
。ㄟ@個農(nóng)夫違背了禾苗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急于求成,所以把事情辦砸了。)世界萬物都是按照自然規(guī)律生長的,時機成熟了,那禾苗就會長高?赡莻心急的農(nóng)夫卻自作聰明地把禾苗拔高,破壞了自然規(guī)律,反而導致禾苗枯死了。
。ㄎ澹、課堂拓展
討論:在我們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有拔苗助長這樣的事例嗎?
。B(yǎng)金魚喂魚食、強迫孩子在假期上多個補習班、長高吃補品、把花苞掰開......)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其實寓言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故事,還有很多道理蘊含在這個故事里。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寓言就開始盛行,流傳至今的還有很多很多。課后,你們可以多找找這樣的寓言故事讀一讀,不僅要讀,而且還要想一想,在這個寓言故事當中蘊含了什么深刻的道理。
1、讀完后,教師發(fā)一些卡片給學生。
課文中出現(xiàn)了兩個生字。這兩個生字從課文中出來了,而且在中飯的時候遇到一些險情,于是,這兩個字都被拆散得七零八落了你們看看吧(師出示生字卡片)。他們很希望成為一個整體,你們愿意幫助他們恢復原型嗎?
2、字的讀音,跟老師讀。
3、師強調(diào)這個字的結構和筆畫。
4、師:他們還希望找回自己的鄰居,你們能從這些漢字中找到他們的“鄰居”嗎?
5、這些生字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忙,現(xiàn)在他們又高高興興地回到了自己家中,回到課文中去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下面,請你們大聲地讀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吧!
《拔苗助長》是一則寓言故事,用現(xiàn)在的話說,大略是這樣:古時候,有一個農(nóng)夫,他在田里種了許多禾苗?伤X得那禾苗長得太慢了,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把禾苗拔得高一些。可沒想到第二天禾苗都枯死了。
讀到這兒,我不禁啞然失笑。文章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話,卻把農(nóng)夫“自作聰明”之態(tài)描摹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像拔苗助長這樣的事例。比如說:有個孩子個子長得比較慢,看起來很矮,于是家長們就自作聰明地買了許多補品,讓孩子吃下去,希望孩子長高一些?墒悄切┘议L卻不知道補品會對身體起到副作用,反而影響健康。其實,等過幾年,然會長高。在生活中,不但家長對孩子有拔苗助長的現(xiàn)象,老師對學生有類似的現(xiàn)象。有的學校只用五年的間就學完了六年的課程。也有些老師每天給學生布置一大堆作業(yè),希望學生盡快成才。
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尚知道“拔苗助長”的危害。生活在現(xiàn)代的人們!請記住“欲速則不達”
以前,我家養(yǎng)了一些金魚,我覺得它們長得太慢,我希望它們快點長大,就一直往魚缸里投飼料,結果那些金魚全都脹死了。
生2:我前天看到一朵花還沒完全開,我希望它能早點開,就用手去把花瓣掰開,第二天,那些花瓣掉了好幾瓣。
生3:前天,我急著把練習做好,結果錯了好多題,別人都下課了,我還得留在教室里改。
在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例如,一位家長看到鄰居家五歲的孩子能認許多字,可以看書、讀報,也就急于要求自己的孩子認字,甚至不惜采用不適當?shù)奈镔|(zhì)獎勵或恐嚇、體罰等手段,誘惑或強制孩子識字?墒亲约旱暮⒆悠珶o此興趣,而喜歡畫畫或音樂。家長棄孩子所好,求孩子所惡,結果是欲求不得,反而傷害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必然不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發(fā)展孩子之所長;循循善誘,對癥下藥,克服孩子之所短,以求揚長去短,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拔苗助長》教案13
教學目標:
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讀課文。
2、讀詞語。
拔苗助長總是終于筋疲力盡累壞非?菟
二、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苗總于法跑壞都
2、齊讀生字。
3、認識“足字旁”
4、討論這些字的結構、筆順。
5、師指導:“法、跑、總”。
法: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筆順,共八筆,不要寫成7筆。
總:師先示范,學生描紅。
跑:用紅筆標出第七筆,然后請學生說一說為什么描成紅色?
6、其余的字學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練習寫。
7、評比:寫得好的.獎勵小紅花。
三、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寫了7個字,寫時一定要注意“法”字共8筆和“跑”字的第七筆是提。
教學回顧:
板書設計:
拔苗助長
苗總于法跑壞都
《拔苗助長》教案14
始終認為,語文老師,就要用語文本質(zhì)的力量為學生生命的每一次新的進步和發(fā)展助力。始終認為,語文的核心價值之于兒童的言語生長就如同一層厚厚的“植被”。于是這堂課,從學生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展開愉悅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一則寓言走進一片語言叢林,由一則寓言追尋一段生長歷程,用一則寓言留下一個語文印記,去積累更為豐富、飽滿的言語智慧。
【教學目標】
1.學習“寓”“焦”等生字,注意字的關鍵筆畫,能正確、規(guī)范書寫。
2.讀懂故事梗概;學會抓住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把故事講清楚,并嘗試在關鍵處逗留,豐富故事內(nèi)容。
3.在講故事的學習情境中,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盡”“納悶”等詞,并體味在故事里的表情、行為和情感。
【教學過程及意圖】
課前活動:猜圖導入
1.老師帶來了幾幅好玩的畫,想看嗎?
2.學生根據(jù)圖畫猜寓言故事。
【“猜寓言故事”,一是循著兒童原有的閱讀經(jīng)歷,用“寓言故事”之門把他們引向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之林。二是喚起兒童對古代寓言故事的經(jīng)驗,如藏有《亡羊補牢》等故事的圖片,對故事里農(nóng)夫“傻”樣的呈現(xiàn),本身就有一種漫畫式諷刺的效果。課開始之前,形象化的方式,貼近兒童經(jīng)驗的起點,為課堂的整體立意進行了悄然鋪設!
一、揭題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學習第24課《寓言兩則》,“寓”是個生字,這個字,最關鍵的是豎(紅筆描),要一直寫到底。伸出手指寫一寫。
2.一起來學習第一則。這個字讀“yà”,題目連起來,讀――揠苗助長。
3.“揠苗助長”,什么意思?(把禾苗拔起來幫助它成長。)
4.“揠”指的就是――(拔),所以故事也叫“拔苗助長”。
5.題目再一起讀。
【課的導入要“輕”,意味著要簡明而不煩瑣,抓住一字的“一筆”“一音”,扣住一字一詞之義,簡潔明快;課的起步要“淺”,意味要簡單而不繁難,無非是寫寫、讀讀、說說。然而,“輕”和“淺”,卻蘊含著“準”和“要”。推敲“寓”最為關鍵的筆畫當屬“豎”,明白這一關鍵處,上下部分和最后三筆都不會寫錯,此“豎”牽“寓”字全局。課題揪住“揠”字的讀音和含義,其含義則來自學生對“揠苗助長”故事含義的原有經(jīng)驗!
二、讀懂梗概
1.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放聲讀這個故事,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2.課文都能讀準了嗎?好,請四個同學來讀一讀。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誰來讀第一自然段?
講的是什么?
。ń處煱鍟鞍屯保瑢W生在書上圈出。)
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誰來讀?
第三自然段?
第二、三自然段連起來講的是什么?
。ń處煱鍟鞍蚊纭,學生寫在第二自然段旁邊。)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結果是――禾苗全都枯死了。
(教師板書“枯死”,學生圈出。)
3.來,看黑板,誰能把這3個詞連起來,簡單地說一說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閱讀寓言故事第一步為“讀懂”。“讀懂”有兩個要素,一為內(nèi)容:故事大意,在于找到線索,線索就是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二為方法:根據(jù)線索簡單說說大意,這是語文方法或能力,本課授予學生的是“關鍵詞”串聯(lián)法。找出每個部分的關鍵詞,聚焦在農(nóng)夫“想”――巴望,農(nóng)夫“做”――拔苗,結果――枯死。找出關鍵詞,串聯(lián)概述,讀懂故事,讀薄故事!
三、故事情境
故事不僅要會讀,還要會講,講故事可是大有學問的,怎樣才能講好呢?
哦,一講清楚,二講生動,才能吸引人,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中的農(nóng)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ㄒ唬┳x講“起因”
1.先看故事的起因:農(nóng)夫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
。ǔ鍪镜谝蛔匀欢危
。1)“巴望”一詞變紅,讀這個詞,“巴望”是什么意思?
。2)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在“巴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呢?
2.師生對話交流。
引導抓住“天天”一詞進行體味。
。1)天天去看,你仿佛看到農(nóng)夫什么樣子?
(2)讀好這句話。
引導抓住“焦急”一詞進行體味。
(1)十分焦急,他會怎么想?
。2)引導學生逐漸進入故事情境:你就是農(nóng)夫,注意下語氣,再來說一說。
(3)出示圖片:“焦”字下面的四點像什么?
小結:哦,漢字帶給你們這么豐富的'聯(lián)想!古時候它是這么寫的,下面的四點其實就是有一團火在燒,農(nóng)夫的心里也像是有團火在燒,可真夠急的呀!誰來讀讀這句話?
3.誰來講講故事的起因?
關注三個坡度,引導學生在自己的發(fā)展區(qū)更上一層樓:
(1)短短幾分鐘,就把起因講出來;
(2)能注意講的語氣,有講的味道;
。3)能把十分焦急會怎么想也講出來。
【講故事的起因,在每個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可以大體表現(xiàn)為三種坡度:照“文”背;照“文”講;講豐富。從“巴望”到“天天看”,至“十分焦急”,要引導學生做停留,去想象樣子,揣測心理活動,可以說一方面是讓學生在具體的故事情境中,加深對詞語在特定語境中情感等的體會,另一方面也在為學生能把起因講好做鋪墊。而當學生無法領會這種鋪墊時,還需通過“有點遺憾,要是能把農(nóng)夫十分焦急時會怎么想也講出來,我們就更愛聽了”等評價語讓學生頓悟,促進其從講故事的第一坡度,登上第二、第三坡度!
。ǘ┳x講“經(jīng)過”
1.講好故事的經(jīng)過是關鍵,我們接著往下看。
2.這個農(nóng)夫是怎么拔的?自己先讀讀第二自然段。
3.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是像我們平常拔草一樣拔嗎?
學生體驗活動,引導理解體會“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怎么拔的?來,請你,請你,請你們?nèi)齻小農(nóng)夫來拔拔看。
相機追問:你怎么拔的?農(nóng)夫拔的時候,為什么既要用力,又要這么小心?
4.就這樣,他一棵一棵地往上拔,拔呀,拔,拔了多久?多久?(引導理解體會“筋疲力盡”一詞。)
。1)累得怎么樣?(筋疲力盡,累成什么樣了?)引導學生做做農(nóng)夫筋疲力盡的樣子。
(2)讀好“筋疲力盡”(變紅),并讀好句子。
5.誰來講講第二自然段農(nóng)夫拔禾苗?
關注三個坡度:
。1)能完整地講下來;
。2)講得味道較濃;
。3)能用動作為講加分,讓我們看到了“筋疲力盡”的樣子。
6.經(jīng)過還有一段,老師不教,不講,你們能講好嗎?還是先練一練。
。1)指名講。
(2)你們覺得他講得好不好?
(3)怎么才能講出“興致勃勃”的味道呢?
演示“勃”字,右邊是個“力”,農(nóng)夫的話就要講得響亮、有力,渾身都是勁。
(4)哪個小農(nóng)夫,再來興致勃勃地說一說?
【在故事情境中,“拔禾苗”是農(nóng)夫的“顯性動作”,反映的是“隱性心理”:有良好的出發(fā)點,自以為很有方法,有勤勞的付出,然而其結果卻是“好心辦壞事”。因此,“拔禾苗”這一體驗活動是在為學生領會與表達寓意進行鋪設!敖钇AΡM”會累得怎么樣?讓學生展開想象,做做農(nóng)夫的樣子,則也是幫助學生在講故事經(jīng)過時,盡可能達到第二、第三坡度。經(jīng)過的第二部分,由扶到放,只抓住“興致勃勃”一詞,加以引導,通過“勃”字形的辨識,領會農(nóng)夫“興致勃勃”地說時有力、有勁的情態(tài),幫助學生突破原來的語文高度!
(三)讀講“結果”
故事的結果很簡單,我們一起來講一講:他的兒子很納悶,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1.引導講好“很納悶”:教師做納悶的表情,問:他在想些什么呢?
2.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都枯死了:看到這個情景,兒子會怎么樣?(引導學生想象兒子的動作、表情。)
3.再一起講講故事的結果。
【故事的結果很簡單,但故事情境卻很豐富,從“納悶”鋪開兒子的不解、奇怪之情,從“枯死”鋪開兒子的難過、吃驚、捶胸頓足之狀,在前兩部分講故事的基礎上,只需淡淡處理,學生自然就會有所領悟,自然朝著生動精彩的方向而拔節(jié)!
(四)完整講述
1.一段一段會講了,誰能連起來講講這個故事?看,這是根據(jù)故事而畫的連環(huán)畫,誰能來配音?要把你講故事的本領盡情地表現(xiàn)出來哦。
2.指名學生上臺講。
關注學生能達到的最佳表現(xiàn):
(1)評價和自我評價;
。2)推動自我提高。
【完整講述故事,不是某個語言表達優(yōu)秀的學生的“表演”,而是對每個學生講故事能力的一個綜合促成環(huán)節(jié)。重點在于對講故事學生的“評”和“推”。學生講完,讓其自我評價,但這不夠,教師要給力,引導其發(fā)現(xiàn)優(yōu)點與缺點;教師要助力,幫助其補“缺”和提“優(yōu)”,這樣,指導和評價的是一個學生,然而面向和指向的卻是全體學生!
四、揭示寓意
1.你們覺得故事里的這個農(nóng)夫怎么樣?
2.你想對他說什么?
(1)引導學生從農(nóng)夫的“急”、禾苗的生長規(guī)律、農(nóng)夫的愿望和結果等方面展開自由表達。
相機板書:急于求成 違背規(guī)律 適得其反
(2)引導生本對話。
農(nóng)夫啊,農(nóng)夫,你以為禾苗一點兒都沒有長,其實――
農(nóng)夫啊,農(nóng)夫,你以為想出的是一個好辦法,其實――
農(nóng)夫啊,農(nóng)夫,你以為力氣沒白費,其實――
農(nóng)夫啊,農(nóng)夫,你以為是在拔苗助長,其實是在拔苗助――死!
。3)小結:笑聲中,我想你們都明白了。(指板書)趕緊把三個詞記在題目右邊吧。
。4)明白了故事里的道理,你想把它講給誰聽?為什么?
3.簡短的故事,深刻的道理,這就是寓言故事的魅力。請拿出課桌里的故事紙,輕聲自由讀讀,再去感受一下。
。1)學生自由閱讀《此地無銀三百兩》《掩耳盜鈴》《鄭人買履》《刻舟求劍》《買櫝還珠》寓言故事。
。2)閱讀分享:告訴大家,你讀了什么故事?簡單說說你的感受。
。3)讀了聽了這類古代寓言,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結:對,故事里都有個“蠢人”,做的都是“蠢事”,這類中國古代寓言,用“蠢人蠢事”給我們啟發(fā),真是耐人尋味!对⒀詢蓜t》中的另一則故事《鷸蚌相爭》,就又是一種味道了,下節(jié)課,也這么去讀讀、講講。
【從一堂課的結構來說,這是重要的第二板塊,就是對寓意的領悟。此環(huán)節(jié)以清淺的問題來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即“你想對農(nóng)夫說什么?”“你想把這個故事講給誰聽?為什么?”“讀了這類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三個問題,形成學生思維的三個坡度。其一,對故事中農(nóng)夫形象的思辨,在師生對話中初步建立對寓意的理解;其二,由故事中農(nóng)夫,到現(xiàn)實生活中農(nóng)夫這一類人,運用寓意進行理解與表達;其三,由一則故事,一個蠢人,到多則故事,多個蠢人,發(fā)現(xiàn)一類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以“蠢人蠢事”進行諷刺、啟迪的特點!
五、作業(yè)布置
語文實踐活動:
1.必選:將這個故事講給其他人聽一聽。
《拔苗助長》教案15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寓意,提高學習成語故事的濃厚興趣。
懂得做事情不能操之過急,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的道理。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成語故事VCD—盒,故事磁帶,錄音機,故事圖片若干,字卡(“起早貪黑”、“絞盡腦汁”、“精疲力竭”)。
知識經(jīng)驗準備:了解禾苗的生長過程。
活動過程
看圖猜故事。教師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根據(jù)畫面線索及教師提示猜故事,引導幼兒注意畫面與畫面之間相關聯(lián)的地方,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片的內(nèi)容。
播放成語故事VCD,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提問:
、俎r(nóng)夫嫌自己稻田里的禾苗長得太慢時,他想了一個什么辦法讓“禾苗快快長高?”
、谠谒膸椭,禾苗真的長高了嗎?最后田里的小苗都怎樣了?
經(jīng)驗講述:禾苗為什么會枯萎?
引導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禾苗為什么會枯萎。
教師小結:拔苗助長的寓意就是告誡人們辦事情不要違背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否則會把事情辦壞。
聽故事,擺圖卡。幼兒人手一套故事圖卡,邊聽錄音故事邊按順序擺放故事圖卡。
活動滲透
美術活動:繪畫——綠油油的稻田。
情境滲透:
把“禾苗生長順序圖”貼在墻上,供幼兒觀察了解。
有意識地在平時生活中教幼兒學習一些成語。
家庭中滲透:
建議家長和幼兒進行“成語接龍”的游戲。
成語故事:拔苗肋長
從前有一個農(nóng)夫,是個急性子。他總是起早貪黑地辛勤勞動,但總嫌田里的幼苗長得太慢。他天天到地里用尺子量那些小苗,希望幼苗能長得快一些。
他今天量,明天量,總覺得小苗好像沒有長似的,心中焦急萬分。他絞盡腦汁地想:采取什么辦法才能使小苗快快長高呢?
一天,他終于想出了一個使小苗長高的“好辦法”了。他頂著烈日來到田地里,把小苗一棵一棵往上拔。
他從早拔到晚,累得精疲力竭,但是心中暗自高興。他認為自己的方法太高明了,小苗一天就長了許多。
他拖著疲憊的雙腿,搖搖晃晃地回到家中,顧不得擦去身上的汗水,就高興地對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地里的.小苗不愛長,我?guī)退鼈冮L了許多,心里真痛快!”
他得意地搖起了扇子,還哼著小曲兒。他的兒子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地里去看,發(fā)現(xiàn)田里的小苗都枯萎了。
活動分析
本活動選取的成語故事《拔苗助長》告訴幼兒做事不能操之過急,要遵循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客觀規(guī)律;顒又校處熗ㄟ^圖片、成語故事VCD等輔助教學手段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nèi)容;并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講述禾苗枯萎的原因,進而理解成語的含義。通過活動,不僅使幼兒掌握了成語,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實施指導
活動重點:熟悉成語,理解故事的寓意。
活動難點:理解成語含義并能正確運用成語。
活動拓展
把故事圖片做成圖畫書,投放到語言區(qū)供幼兒翻閱。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帶幼兒參觀稻田,直觀感受、了解禾苗的生長情況。
組織幼兒玩“成語接龍”游戲。
注意事項
教師要用形象直觀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成語含義。
在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運用成語,讓幼兒體會成語的妙處。
【《拔苗助長》教案】相關文章:
拔苗助長教案03-02
《拔苗助長》教案12-22
拔苗助長教案范文04-02
《拔苗助長》讀書筆記01-08
拔苗助長讀書筆記03-09
拔苗助長讀書筆記6篇03-10
拔苗助長讀書筆記(6篇)03-10
拔苗助長讀書筆記合集【6篇】01-02
讀《拔苗助長》有感04-11
拔苗助長讀書心得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