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精選(4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兒歌《不要吵醒小蝸!范绦、有趣、瑯瑯上口,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喜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蝸牛這種可愛的弱小動物更能激起孩子的關注和喜愛。本次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溫馨、寧靜的氛圍,采用游戲的形式展開,讓孩子在哄蝸牛睡覺、與雷公公對話情境的變化中學習關心小蝸牛,學習較大膽、較清晰地表達。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哄蝸牛睡覺時安靜、恬美的氛圍,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2、學習用輕柔的聲音與雷公公對話,哄小蝸牛睡覺,基本學會兒歌。
活動準備:
1、場景草地、花園、小床、音樂《快樂的小蝸!
2、用小塑料碗做的.小蝸牛每人一個;
3、錄有雷聲和哭聲的音效。
活動過程:
一、幼兒帶著小蝸牛聽音樂進入教室,并看一看、玩一玩、說一說自己的小蝸牛。
二、模擬游戲:哄小蝸牛睡覺。
要求幼兒模仿大人哄小孩睡覺的情景,哄小蝸牛睡覺,說話、動作盡量安靜、恬美。
提示語:“平時爸爸媽媽是怎么哄我們睡覺的?我們的小蝸牛在外面玩了一天,該睡覺了,我們來哄哄它,讓它快點睡著吧!”
老師可以領著孩子邊說悄悄話邊哄,還可以邊唱《搖籃曲》邊哄蝸牛入睡。
三、幼兒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
1、播放雷聲的錄音,引出活動名稱。
提問預設:“這是什么聲音呀?這么大的吵鬧聲會把我們的小蝸牛吵醒的,怎么辦呀?”
2、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nèi)容。
(1)示范朗誦。提示語:“聽一聽老師是怎么樣請求雷公公的!苯處熡谜埱蟮恼Z調(diào)示范朗誦兒歌1—2遍(連著朗誦、只提示再來一次)。
。2)用提問幫助幼兒理解。
“剛剛老師對雷公公說了些什么呀?”
“呼!笔鞘裁匆馑寄兀课覀円黄饋韺W一學。
你有沒有被“吵醒”過?被人吵醒是什么感覺呢?
。3)學習用比較清楚的聲音請求雷公公。
提示語:“一定是我一個人的聲音太小了,我們一起來求求它吧!”
引導幼兒大聲地與雷公公對話!袄坠珱]聽清楚,我們大聲地求求它!”
3、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4、幼兒在變換的場景中練習兒歌。
以小蝸牛睡醒了來到花園里、草地上玩耍等情景繼續(xù)練習用輕柔的聲音朗誦兒歌。
5、送小蝸牛入睡。
師生共同邊唱《搖籃曲》,邊輕輕將小蝸牛送到小床上,輕輕地、有序的離開教室。
附兒歌:
不要吵醒小蝸牛
雷公公,雷公公,請您輕點打呼嚕。
我的蝸牛在睡覺,不要吵醒小蝸牛。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鉆過70厘米高的障礙物。
2、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及靈敏性。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能理解畫面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內(nèi)容。
5、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若干,數(shù)量為幼兒人數(shù)2—3倍的蘑菇卡片,小籃子4只。
2、在場地中間懸掛一條高約70厘米的長繩,布置成“樹林”,場地一端四散撒上“蘑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幼兒聽音樂做“小兔”的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ㄒ唬┙處煾嬖V幼兒今天的游戲內(nèi)容。
導語:今天兔媽媽要帶小兔去采蘑菇,可是有一片樹林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過去呢?
。ǘ┯變合氤龆喾N辦法后,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哪種方法最好,最后得出結論:鉆過樹林采蘑菇最好。
導語:現(xiàn)在就請小兔試著鉆過樹林采蘑菇,如果你鉆過去了,采到了蘑菇,請你告訴我你是怎么鉆過去的。
。ㄈ┙處熣垏L試成功且動作正確的幼兒告訴大家是怎么鉆過去的并示范給大家看,教師小結鉆的動作要領:雙膝彎彎,腰彎彎,低著頭兒鉆鉆鉆。
。ㄋ模┙處熣埲w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練習,教師隨機指導。
指導語:現(xiàn)在小兔們就可以用剛才學過的方法鉆過樹林采蘑菇了,小兔們出發(fā)!
。ㄎ澹┯變河螒,當幼兒把蘑菇全部采完游戲結束。
三、結束部分
兔媽媽表揚認真學本領的小兔,小兔們把蘑菇送給兔奶奶吃。
活動反思
體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與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教師的情緒態(tài)度與能否帶出高質(zhì)量的體育活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對于幼兒來講,吸引他們的是豐富多彩的有趣的體育活動的`過程,而要使整個過程充滿趣味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整個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個活動中我始終是以積極、活潑、充滿朝氣,而且能調(diào)動活動氣氛的情緒來感染幼兒,動作到位,做孩子的玩伴,用自己的活力感染和帶動幼兒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在這種歡樂、寬松的活動氛圍中,老師和孩子們的關系更密切了,孩子們的玩游戲的興趣也更濃了。由此看到,教師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幼兒中間,對幼兒的情緒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使幼兒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參與,從而使幼兒獲得更多的情緒體驗。在這個活動中,教師以兔媽媽的角色,幼兒以兔寶寶的角色,并讓幼兒帶上兔寶寶的頭飾進行角色的扮演,在場地中間懸掛一條高約70厘米的長繩,布置成“樹林”,場地一端四散撒上“蘑菇”形成情境,這樣幼兒游戲的興趣高、注意力集中、對活動過程和形式感興趣,有助于幼兒形成大膽自信的品質(zhì)和敢于嘗試的精神。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關注自己體重的變化,初步感知體重與健康的關系。
2、了解一些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方法。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讓幼兒知道控制體重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基礎:幼兒在園集體體檢之后;幼兒有下棋、看表格的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二塊大板;幼兒體重表;健康卡;圖片;棋子;PPT等。
活動過程:
一、學看表格,關注變化學看體重表——關注自己體重所發(fā)生的變化
1、出示體重表一:根據(jù)體檢結果,說說自己現(xiàn)在的體重。
2、看看比比,自己體重有什么變化?
3、出示體重表二:解讀符號“——”。
4、將自己此次的體重數(shù)字卡貼在表二中相應的'格子里。
二、討論交流,提煉方法討論交流——提煉一些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方法
1、觀察表二,提問:體重是輕好還是重好?
2、請保健老師來說說答案,同時解答幼兒的提問。(突出體重過重會影響健康)
3、提問:是什么原因會使我們的體重增加過快呢?(出示PPT)
4、提問:有什么好辦法能控制體重、保持健康?(出示PPT)
三、參與游戲,鞏固知識玩“健康棋”——在游戲中鞏固所學到的方法
1、老師介紹健康棋。
2、將體重增加過快的原因與控制體重好辦法的圖示予以制定規(guī)則。
(如:吃油炸食品退三格;每天運動進四格等。)
3、幼兒放棋譜、數(shù)字卡、圖片等,共同玩“健康棋”。
4、小結:鼓勵幼兒將所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健康。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一雙雙、一對對”是主題活動《我的數(shù)學》中的一項內(nèi)容。而這一知識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比較模糊、很難理解的。為此我以“手套”為題,設計了本次活動;顒又,通過“狗媽媽”與“狗寶寶”角色的設定,讓幼兒在一種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習。通過“說、挑、戴、放、找”這一系列的環(huán)節(jié),使活動的難點得以突破,重點得以突出,真正使活動變得真實、自然、簡單、有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感官來感知手套,分別按照不同的特征進行配對。
2.理解“一雙”、“一對”的含義。
3.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樂意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布置好場景:手套(實物)若干掛于線上,紙卡手套若干,不開心的小動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題:(師、幼分別扮演狗媽媽與狗寶寶的角色)
師:冬天來了,天氣冷了,我們的手也被風吹得好冷。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使我們的小手不冷呢?
幼A:插在口袋里。
幼B:小手搓一搓。
幼C:做運動,小手就不冷了。
幼D:焐一個熱水袋。
幼E:戴上手套。
師:那好,媽媽就用這個寶寶的意見。今天就帶寶寶一起去超市買手套吧!
(評析:由于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積累,因此小手變暖和的方法想出了很多種。談話簡潔,一下子就將幼兒的注意引導到課題中來。)
二、師、幼作律動,進入“手套超市”。
在兒歌(小狗小狗,“汪、汪”;跟著媽媽,“汪、汪”;看好馬路,“汪、汪”;注意安全,“汪、汪”)聲中,師幼一起做簡單律動進入“手套超市”。
(評析:小班孩子好動,這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念念兒歌,模仿小狗走路”的過程中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來,這使活動顯得真實自然!)
師:哇,手套超市到了,你們看見了什么樣的手套?
幼A:我看見了五指手套。
幼B:我看見了半指手套。
幼C:我看見了紅手套、黃手套、藍手套。
幼D:我看見了大手套,還有小手套。
師:媽媽最辛苦了,今天就讓媽媽來挑手套,好不好?誰來告訴媽媽,媽媽該挑幾只手套呢?
請一幼兒為媽媽挑選。
師:你挑了幾只?為什么要挑2只?
(因為小手有兩只,所以要挑2只手套。)
師:這個寶寶幫媽媽挑的兩只手套一樣嗎?
師:果然是一模一樣的,就像雙胞胎。兩只一樣的手套我們可以說成是“一雙手套”。
。ㄔu析:在幼兒觀察的基礎上,我有意地引導幼兒先幫媽媽挑手套,間接培養(yǎng)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同時,為使幼兒挑手套不至于出錯,我有意請了能力強的孩子先作演示。在表述“為什么”的過程中讓孩子明白兩只一模一樣的手套可以說成是一雙手套。這也為后面孩子自由挑選降低了難度。) 、
師:寶寶們,現(xiàn)在你們?nèi)樽约旱男∈痔粢浑p手套。挑的時候要看清兩只一樣的才是一雙手套!
幼兒自由交流:我挑的是一雙紅手套……
(評析:幼兒自由挑選時,基本都能理解一雙的意思,沒有一個孩子挑錯。)
四、幼兒戴手套
師:這么漂亮的手套,我們把它戴在手上吧!
幼兒戴手套。說說手套戴在手上的感覺。(舒服、很溫暖)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小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09
小班教案(精選)09-23
小班教案(精選)10-02
小班教案11-08
[精選]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精選】07-29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2